第3章全球海洋及不断发展的海洋人类活动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91119444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8.6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3章全球海洋及不断发展的海洋人类活动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第3章全球海洋及不断发展的海洋人类活动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第3章全球海洋及不断发展的海洋人类活动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资源描述:

《第3章全球海洋及不断发展的海洋人类活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全球海洋及不断发展的海洋人类活动(9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第一节第一节 全球海洋的分布与洋流系统全球海洋的分布与洋流系统第二节第二节 海洋自然资源的开发海洋自然资源的开发第三节第三节 大陆架的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大陆架的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大大洋洋海海它是海洋的主体,且远离大陆。面积约占整个海洋它是海洋的主体,且远离大陆。面积约占整个海洋面积的面积的89%,水深一般超过,水深一般超过3 000 m以上。具有独以上。具有独立的潮波系统和海流系统,水色深,透明度大。立的潮波系统和海流系统,水色深,透明度大。靠近大陆、或受大陆包围,位于大洋边缘的水域。靠近大陆、或受大陆包围,位于大洋边缘的水域。以狭窄的海峡与大洋相连的称为海,以岛链与大以狭窄的海峡与

2、大洋相连的称为海,以岛链与大洋相连的称为海湾,水深一般在洋相连的称为海湾,水深一般在3 000 m以下。潮以下。潮汐从大洋传来,水色低,透明度小。汐从大洋传来,水色低,透明度小。海洋海洋是指地球表面广阔而连续的咸水水体的总称。一、海洋的分布一、海洋的分布(一)海洋的划分及其特征(一)海洋的划分及其特征第一节第一节 全球海洋的分布与洋流系统全球海洋的分布与洋流系统 海的形态据其海陆相关位置,可分为海的形态据其海陆相关位置,可分为边缘海边缘海、陆间海陆间海和和内陆海内陆海 边缘海边缘海是一边以大是一边以大陆为界,另一边以半岛陆为界,另一边以半岛或岛屿为界,与大洋分或岛屿为界,与大洋分隔开的海。特点

3、是与海隔开的海。特点是与海洋水交换比较自由。其洋水交换比较自由。其中靠近大陆一侧较近的中靠近大陆一侧较近的海域受大陆影响大,沉海域受大陆影响大,沉积物丰富,水文状况随积物丰富,水文状况随季节变化明显,而靠近季节变化明显,而靠近大洋一侧的海域受大洋大洋一侧的海域受大洋影响较大,水文状况相影响较大,水文状况相对比较稳定。如我国的对比较稳定。如我国的东海和南海。东海和南海。 边缘海边缘海南海南海边缘海边缘海东东 海海 陆间海陆间海是介于是介于大陆之间的海,深大陆之间的海,深度较大,有海峡与度较大,有海峡与外海或大洋相通。外海或大洋相通。陆间海地区一般地陆间海地区一般地壳活动活跃,海底壳活动活跃,海底

4、地形复杂,多火山,地形复杂,多火山,地震。如亚欧大陆地震。如亚欧大陆与非洲大陆之间的与非洲大陆之间的地中海,南、北美地中海,南、北美洲大陆之间的墨西洲大陆之间的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等。哥湾和加勒比海等。陆间海陆间海墨西哥湾与加勒比海墨西哥湾与加勒比海陆间海地中海欧洲 亚洲 非洲地地中中海海 内陆海内陆海是深入是深入大陆内陆的海,海大陆内陆的海,海洋状况受大陆影响洋状况受大陆影响十分显著,因而,十分显著,因而,在不同大陆环境条在不同大陆环境条件下的内陆海,有件下的内陆海,有很不同的特点。如很不同的特点。如作为苏伊士地峡延作为苏伊士地峡延伸部分的红海和我伸部分的红海和我国山东半岛和辽东国山东半岛和辽

5、东半岛环抱的渤海。半岛环抱的渤海。内陆海内陆海渤海渤海黄渤海自然分界线长山岛田横山1220102010年年1 1月月1313日,秦皇岛市山海关造船厂附近出现冰海奇观日,秦皇岛市山海关造船厂附近出现冰海奇观 四四大大海海洋洋系系统统 太太平平 洋洋 大大西西 洋洋 印印度度 洋洋 北北冰冰洋洋 全球面积最大且最深的大洋。北起白令全球面积最大且最深的大洋。北起白令海,南到南极的罗斯海,东到巴拿马,海,南到南极的罗斯海,东到巴拿马,西至菲律宾的棉兰老岛。西至菲律宾的棉兰老岛。呈呈“S”S”形南北延伸,是南北跨度最大的形南北延伸,是南北跨度最大的一个。南临南极洲,北连北冰洋,并与一个。南临南极洲,北连

6、北冰洋,并与太平洋和印度洋有水道相通。太平洋和印度洋有水道相通。是一个热带大洋,东西长南北短,夹于是一个热带大洋,东西长南北短,夹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是面积最小、温度最低的寒带大洋。位是面积最小、温度最低的寒带大洋。位于亚洲和北美大陆之间。于亚洲和北美大陆之间。(二)全球海洋的地理分布(二)全球海洋的地理分布四大洋地理位置图四大洋地理位置图601807其中附属海其中附属海5 4491 2961 6981 310北冰洋北冰洋92147其中附属海其中附属海7 7253 89729 1957 492印度洋印度洋1 4091 093其中附属海其中附属海9

7、2963 6273 3779 377大西洋大西洋1 6141 443其中附属海其中附属海11 5004 02872 37017 968太平洋太平洋最最 大大 深深 度度/m/m平平 均均 深深 度度/m/m体体 积积/ /10104 4 kmkm3 3面积面积 / /10104 4 k k大洋系统大洋系统 各大洋及附属海域的面积、体积和平均深度一览表各大洋及附属海域的面积、体积和平均深度一览表海洋的分布特征海洋的分布特征分布不均匀分布不均匀n 北半球海洋面积北半球海洋面积60.7%,南半球占,南半球占80.9%。n 地球上的海陆分布还表现为南北半球地球上的海陆分布还表现为南北半球对称分布对称分

8、布的格局:南的格局:南半球以南极洲大陆为核心,海洋呈环状分布;北半球以北半球以南极洲大陆为核心,海洋呈环状分布;北半球以北冰洋为核心,大陆呈环状分布。冰洋为核心,大陆呈环状分布。以北冰洋为核心以北冰洋为核心大陆呈环状分布大陆呈环状分布以南极洲大陆为核心以南极洲大陆为核心海洋呈环状分布海洋呈环状分布二、洋流系统二、洋流系统(一)洋流的分类与成因(一)洋流的分类与成因洋流洋流亦称海流,是指具有相对稳定流向和流速的海水运动。亦称海流,是指具有相对稳定流向和流速的海水运动。 分分 类类 梯梯 度度 流流 补补 偿偿 流流 风风 海海 流流 海水的密度分布不均而产生的洋 流 海水的流失和相邻海区的海水补

9、充空缺所形成的海流 风 对海面的摩擦作用产生的洋 流 1. 梯梯 度度 流流等压面是压力处处相等的一个假想面,存在一个压强梯度力垂直指向压力递减的等压力面上。由于海水压力随深度而递增,因此,压强梯度力(D)垂直于等压面指向上方。等势面也是一个假想的面,与重力(G)方向垂直,海水沿此面运动时,重力不做功。E当海水的密度分布均匀时,海面与等势当海水的密度分布均匀时,海面与等势面平行,压强梯度力和重力在垂直方向面平行,压强梯度力和重力在垂直方向抵消,此时海水处于静止状态。抵消,此时海水处于静止状态。形成原因形成原因1. 梯梯 度度 流流E当等压面倾斜时如图当等压面倾斜时如图a a,垂直于等压面的压强

10、梯度垂直于等压面的压强梯度力分解成垂直水平面力分解成垂直水平面D D1 1和和平行水平面平行水平面D D2 2,D D1 1与重力与重力方向相反,故被抵消了。方向相反,故被抵消了。D D2 2就是梯度流产生的原动就是梯度流产生的原动力。梯度流一旦产生,地力。梯度流一旦产生,地转偏向力便立即对海流产转偏向力便立即对海流产生作用。生作用。1. 梯梯 度度 流流海峡或运河密度流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底层海水流向大西洋苏伊士运河红海海底层海水流向地中海曼德海峡红海海底层海水流向印度洋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海底层海水流向印度洋梯度流的主要表现地域梯度流的主要表现地域风海流风海流是在风的作用下而产生的风对海水的应

11、力,包括风对海水摩擦力和施加在海面迎风面上的压力而形成的一种稳定海流。 1893 189318961896年,海洋调查船年,海洋调查船“弗拉姆弗拉姆号号” ” 在进行北冰洋调查时发现,漂浮在海在进行北冰洋调查时发现,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块并不是沿着风向移动,而是偏面上的冰块并不是沿着风向移动,而是偏向风向之右向风向之右20204040。产生这种偏差的原。产生这种偏差的原因是什么呢?瑞典物理学家艾克曼,第一因是什么呢?瑞典物理学家艾克曼,第一个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个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得出了著名的理论上的研究,得出了著名的“艾克曼漂艾克曼漂流理论流理论”。

12、2. 风海风海 流流理论的基本假定 海洋是无限广阔的、海水是足够深的 海水不发生增水或减水现象、海水的 密度是不变的 海面上的风场是稳定的,且时间长到能形成恒定的流2. 风海流风海流结论结论J北半球表面流偏向风向之右(南半球偏左)北半球表面流偏向风向之右(南半球偏左)45,这个偏角与风速和流向无关。这个偏角与风速和流向无关。J对海流的流速和流向随深度发生变化。深度增加,对海流的流速和流向随深度发生变化。深度增加,流向不断的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流向不断的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J当右偏到某一深度当右偏到某一深度H时,其流向与表面流向相反,时,其流向与表面流向相反,流速接近于零。流速接近于零。

13、J伴随着风海流,在起作用深度范围内,海水会被输伴随着风海流,在起作用深度范围内,海水会被输向远方,风海流是沿着与风垂直方向运输海水的。向远方,风海流是沿着与风垂直方向运输海水的。26埃克曼螺线的结构风海流的副效应: 风海流的副效应是指由于风海流的水量运输,就可以导风海流的副效应是指由于风海流的水量运输,就可以导致海岸附近的增水或减水现象,从而又产生相应的海流。致海岸附近的增水或减水现象,从而又产生相应的海流。 上上 升升 流流倾倾 斜斜 流流反反 气气 旋旋 型型 环环 流流气气 旋旋 型型 环环 流流 上升流的形成:上升流的形成: 设想北半球有一海岸,风向大致与海岸平行,且海水密度随深度而增

14、加。如果海岸位于风向的右方,风海流的水量运输,使得较轻的表层海水输向海岸,并在海岸附近发生堆积作用,而在离海岸较远的地方,较重的海水随着较轻的海水的后面上升。如果海岸位于风向的左方,则岸边较轻的表层向外输送,而较重的海水将在靠近海岸处上升,取代离岸的表层海水,这种向上升的水流,称为上升流。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东海岸如加利福尼亚、秘鲁、西北非洲海岸都有上升流,它把含营养盐丰富的次表水带至海面,为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条件。反气旋型和气旋型环流的产生反气旋型和气旋型环流的产生在北半球稳定的反气旋控制的海区,风围绕反气旋中心做顺时针方向流动。因此,由风引起的海水水量运输,大体说来是趋向反气旋中心。

15、这样一来,较轻的表面海水将在反气旋中心区堆积起来,海水就会下沉,从而形成下降流。而在反气旋的周围,次表层较重的海水就会上升到表层,以补偿表面海水的流失。从水平方向上来看,反气旋中心的海水暖而轻,密度小。反气旋周围的海水冷而重,密度大。海水密度在水平方向上的这种不均匀的分布,将会产生一支与风向相同的表面海流,叫反气旋型环流。反气旋型和气旋型环流的产生反气旋型和气旋型环流的产生同理,在气旋控制的海区内,风围绕气旋中心做逆时针方向流动,由风引起海水的水量运输是向外的,结果在气旋中心,表层较轻的海水被输向气旋边缘海区,次表层较重的海水,便上升到海面。这样形成的密度分布不均,同样要与风向一致的海流叫气旋

16、型环流。南北半球盛行风所形成的风海流南北半球盛行风所形成的风海流 3. 补偿流 由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相邻海区的海水便会流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叫做补偿流。S补偿流有水平的补偿流有水平的, ,也有垂直的。也有垂直的。S垂直补偿流又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两种。垂直补偿流又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两种。S洋流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陆地形状以及地洋流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陆地形状以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转偏向力的影响。 秘鲁渔场的形成就是得益于附近海区盛行的上升流。冷海水上泛,将深处的磷酸盐、硅酸盐带到表层,给浮游生物提供丰富的养料,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 3. 补偿流海 区补

17、偿 流离 岸 风北太平洋东岸加利福尼亚寒流东北信风南太平洋东岸秘鲁寒流东南信风北大西洋东岸加那利寒流东北信风南大西洋东岸本格拉寒流东南信风南印度洋东岸西澳大利亚寒流东南信风补偿流的分布地域补偿流的分布地域(二)大洋表层形成模式(二)大洋表层形成模式大洋表层形成模式: 大洋表层环流主要是由稳定的盛行风引起的风海流。环流由于海陆分布不均,气压带被割裂成几个不连续的气压中心。因而,由风引起的海流只能成为围绕高压中心的环流。在北半球,绕副热带高压而流动的,为一顺时针方向的环流;绕副极地低压(中纬度低压)流动的,为一逆时针方向环流。在南半球,与副热带高压区相应的环流为逆时针方向。副极地低压与极地高压基本

18、上呈带状,那里的海流与纬圈平行。(二)大洋表层形成模式(二)大洋表层形成模式太 平 洋 表 层 环 流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心的顺时针环 流 北赤道暖 流 黑潮暖 流 北太平洋 暖流 加利福尼亚寒 流 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 风 漂 流秘鲁寒 流 南 赤 道 暖 流北太平洋副极地中心的逆时针的冷水环流亲潮寒流阿拉斯加暖流北太平洋暖流赤赤 道道 附附 近近 的的 赤赤 道道 逆 流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心的逆时针环流系统 北大西洋顺时针环流系统墨西哥湾 暖流北 赤 道 暖 流加纳利寒流北大西洋暖流南大西洋逆时针环流系统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西风漂流本格拉寒流大西洋表层环流大西洋表层环流南印度洋 逆时

19、针环流 南 赤 道 暖 流 莫桑比克 暖流 西风漂流 西澳大利亚寒流 南赤道暖 流 印度洋表层环流印度洋表层环流全球洋流环流系统全球洋流环流系统大洋垂直环流大洋垂直环流 大洋表层存在着多个环流,在同样存在着海水循环。这样势必出现某海区深层减水,其他海区增水。根据海水的连续性,必然出现上升流和下降流,从而形成垂直环流。在全球大洋中在全球大洋中由海水辐聚和辐散作用形成的垂直环流主要有:由海水辐聚和辐散作用形成的垂直环流主要有:信 风 和 赤 道 逆 流 区大 洋 西 部 暖 流 区副 热 带 高 压 区大 洋 东 部 寒 流 区极 地 区 一般在正常年份,大洋系统遵循着稳定的环流模式,从而形成沿岸

20、稳定的气候特征。但在某些年份也会出现环流异常,最为典型的是发生在赤道以南太平洋东岸的“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第二节第二节 海洋自然资源的开发海洋自然资源的开发第二节第二节 海洋自然资源的开发海洋自然资源的开发海洋资源的概念:狭义概念:是指在海水中生存的生物,溶解与海水中的化学元素和淡水,海水中所蕴藏的能量以及海底的矿产资源。广义概念:除了指上述的物质与能流量外,还包括港湾、航线、水产养殖空间、海洋上空的风、海底地热、海洋景观、海洋空间以及海洋的纳污能力等。一、海洋生物资源二、海洋矿物资源三、海洋能资源四、海洋水及其化学资源五、海洋空间资源一、海洋生物资源与人类渔业开发一、海洋生物资源

21、与人类渔业开发( (一一) ) 海洋生物资源分类和储量海洋生物资源分类和储量按海洋生物的系统按海洋生物的习性按海洋生物的相对丰度 按海洋利用的类型海洋海洋植物资源植物资源(包括海藻资源、红树林资(包括海藻资源、红树林资源、海洋草本植物资源)和海洋源、海洋草本植物资源)和海洋动物资源动物资源(无脊椎动物资源和脊椎动物资源等)(无脊椎动物资源和脊椎动物资源等)海洋底栖生物、海洋游泳生物和海洋浮游海洋底栖生物、海洋游泳生物和海洋浮游生物生物水产资源、观赏资源、工业资源、药用资水产资源、观赏资源、工业资源、药用资源和生物遗传基因功能资源源和生物遗传基因功能资源普通海洋生物资源、特种海洋生物资源和普通海

22、洋生物资源、特种海洋生物资源和稀有海洋生物资源稀有海洋生物资源等等 资源的储量与开发海洋中的生物资源储量是非常资源的储量与开发海洋中的生物资源储量是非常大的。据估计,全球海洋初级生产力每年达大的。据估计,全球海洋初级生产力每年达1 3501 350亿亿吨的有机碳,海洋生物的蕴藏量约吨的有机碳,海洋生物的蕴藏量约342342亿吨,海洋动亿吨,海洋动物物325325亿吨,而陆地上的动物还不足亿吨,而陆地上的动物还不足100100亿吨。与此相亿吨。与此相反,人类每年从海洋中获取的水产品仅占人类食物总反,人类每年从海洋中获取的水产品仅占人类食物总量的量的1%1%。到目前为止,海洋生物资源被开发的仅是一

23、。到目前为止,海洋生物资源被开发的仅是一小部分,科学家以有机碳计算的目前开发水平仅达到小部分,科学家以有机碳计算的目前开发水平仅达到海洋初级生产力的海洋初级生产力的0.03%0.03%。这表明海洋生物资源储量。这表明海洋生物资源储量丰富,开发海洋生物资源的潜力难以估量。丰富,开发海洋生物资源的潜力难以估量。 (二)世界渔场的分布与海洋渔业开发(二)世界渔场的分布与海洋渔业开发 (二)世界渔场的分布与海洋渔业开发(二)世界渔场的分布与海洋渔业开发 太平洋渔场印度洋渔场 大西洋渔场大平洋大平洋是世界各大洋中渔获量最高的海域。渔场有秘鲁渔场、千岛渔场至日本海的北太平洋西部渔场以及中国的舟山渔场等。

24、大西洋大西洋渔场有挪威沿岸到北海的大西洋东部渔场、纽芬兰渔场、西北非洲和西南非洲渔场等。印度洋印度洋的渔业主要集中在西部,东部产量不高。印度洋西部塞舌尔群岛,是广阔的拖网渔场。世界渔场分布图世界渔场分布图(三)海洋渔业中的过量捕捞问题(三)海洋渔业中的过量捕捞问题 人类海洋渔业的历史悠久,特别是工业文明之后,渔业技术的进步与由于人口增加而增加的对渔业产品的需求是部分经济鱼类的捕捞量大大超过了该类群体的自然生长量,渔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下降,许多近海渔场的资源趋向枯竭,各国对大洋渔业资源的争夺加剧,海洋生物资源的多样化受到严重的威胁。 目前,已有近1/4的海洋资源被消耗,近50%的渔储量被开发至其生

25、物极限水平而濒临耗尽。接近75%的主要鱼类资源已被充分或过量捕捞。据估计,全世界的渔船捕获能力超过鱼类资源的承受能力30%40%。主要渔场1997年渔获量/103t最高渔获量/103t最高渔获年份太平洋渔场太平洋渔场 太平洋东北部2 7903 4071987太平洋西北部24 56524 5651997太平洋中东部1 6681 9251981太平洋中西部8 9439 0251995太平洋东南部14 41420 1601994太平洋西南部82890719921997年世界主要渔场渔获量年世界主要渔场渔获量 印度洋渔场印度洋渔场 印度洋东部3 8753 8751997印度洋西部4 0914 0911

26、997大西洋渔场大西洋渔场 大西洋东北部11 66313 2341976大西洋西北部2 0484 5661968大西洋中东部3 5534 1271990大西洋中西部1 8252 4971984大西洋东南部1 0803 2711978大西洋西南部2 6512 6511997地中海,黑海1 4931 9901988世界地理第三章 (四四)海洋海洋水产增水产增养殖与海洋开发前景养殖与海洋开发前景 海洋渔业发展非常迅速,而其中海洋水产养殖发展最快。平均每年增长10%。l 全世界养殖的贝类有近100种,主要有牡蛎、贻贝、扇贝、蛤子、鲍鱼等。l 养殖的鱼类目前约100种,养殖对虾近30种,世界虾类养殖产量

27、80%集中在中国和东南亚一带。l 世界藻类养殖的主要产品有海带、紫菜、裙带菜、江篱、石花菜、麒麟菜等。l 目前世界海洋捕捞和养殖的范围只占大洋面积的10%,世界渔获量的90%来自于大陆架浅海区。大洋性和深海生物资源的开发应该是今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向。二、海洋矿物资源开发二、海洋矿物资源开发(一)海洋矿物资源的种类与储量(一)海洋矿物资源的种类与储量l 这里所指的是这里所指的是海底矿物资源海底矿物资源。l 近岸带广泛分布着滨海砂矿,它既是重要的建筑近岸带广泛分布着滨海砂矿,它既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贵重金属和稀有金属材料,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贵重金属和稀有金属矿物。目前世界已

28、探明的有工业价值的滨海矿有矿物。目前世界已探明的有工业价值的滨海矿有20多种。多种。l 在深海洋底的锰结核有以锰为主的在深海洋底的锰结核有以锰为主的30多种元素构多种元素构成,是公认的具有开发价值的矿产资源,主要集成,是公认的具有开发价值的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在北太平洋,号称地球上最大的中在北太平洋,号称地球上最大的“金属资源金属资源库库”。(二)(二)世界海底油气资源世界海底油气资源的分布与开发的分布与开发 印度洋的印度洋的波斯湾波斯湾是世界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的地是世界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的地区,已探明的储量几乎占世界的区,已探明的储量几乎占世界的1/21/2。大西洋加勒。大西洋加勒比海的帕里亚湾、

29、委内瑞拉湾等海域是另一个油气比海的帕里亚湾、委内瑞拉湾等海域是另一个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大西洋北欧西侧的北海是世界上资源丰富的地区。大西洋北欧西侧的北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油气产地之一,西非岸外的几内亚湾已最大的海洋油气产地之一,西非岸外的几内亚湾已经发现了经发现了1919个油气田。太平洋海域的澳大利亚岸外、个油气田。太平洋海域的澳大利亚岸外、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的浅海区以及我国的各海区也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的浅海区以及我国的各海区也都是重要的海洋石油产地。未探明的油气区主要集都是重要的海洋石油产地。未探明的油气区主要集中在北极地区、南极地区、非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中在北极地区、南极地区、非洲、南美洲

30、和澳大利亚周围海域。亚周围海域。(二)(二)世界海底油气资源世界海底油气资源的分布与开发的分布与开发 目前海上的石油开采主要集中在水深目前海上的石油开采主要集中在水深100 m100 m以以内的浅海区内的浅海区, ,深水区的石油资源甚至比浅水区的储深水区的石油资源甚至比浅水区的储量还要多量还要多1 1倍。因此,随着海上石油资源勘探技术倍。因此,随着海上石油资源勘探技术的进步与新油区的不断发现,海洋石油资源开发的进步与新油区的不断发现,海洋石油资源开发在世界石油资源开发中地位将进一步提高,海洋在世界石油资源开发中地位将进一步提高,海洋将成为世界石油资源的主要供给区。将成为世界石油资源的主要供给区

31、。60“海洋石油海洋石油981”981”能同能同时容纳时容纳160160人工作人工作 “海洋石油981”是我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最大作业水深3000米,钻井深度可达12000米,从设计、建造到完工持续了6年时间。 3000米水深的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不仅国内首创,且在国际上也保持最深纪录。该钻井平台可在我国南海、东南亚和西亚等地进行海上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三、海洋能资源开发三、海洋能资源开发海洋能资源的种类及其开发潜力海洋能资源的种类及其开发潜力 海洋能是指海洋的自然能量(动能、势能和热海洋能是指海洋的自然能量(动能、势能和热能),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温差能和

32、盐能),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温差能和盐度差能等海洋能资源属可再生资源,是人类取之不度差能等海洋能资源属可再生资源,是人类取之不竭的竭的“能源宝库能源宝库”,成为,成为2121世纪地球能源开发的重世纪地球能源开发的重要领域。要领域。 由于海洋能开发对技术要求高,前期设备投资由于海洋能开发对技术要求高,前期设备投资大,加之海洋环境复杂、海洋能资源分布存在着密大,加之海洋环境复杂、海洋能资源分布存在着密度低等不利方面,海洋能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度低等不利方面,海洋能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目前,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潮汐能和波能。用。目前,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潮汐能和波能。 潮汐能是人类最

33、早开发利用的海洋能资源,在目前的技术下,只有潮差超过3m的地方才具有开发的意义。全世界潮差超过3m的地方约有23处,第一座具有商业实用价值的潮汐电站是1967年建成的法国郎斯电站。 我国正在运行发电的潮汐电站共有8座:浙江乐清湾的江厦潮汐试验电站,海山潮汐电站,沙山潮汐电站,山东乳山县的白沙口潮汐电站,浙江象山县岳浦潮汐电站,江苏太仓县浏河潮汐电站,广西饮州湾果子山潮汐电站,福建平潭县幸福洋潮汐电站等。 我国潮汐发电量,仅次于法国、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海洋潮汐能开发 在人类探索海洋波能的种种用途中,最早进行开发研究的就是利用波浪能发电。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包括日本,英国,美国,加拿大,芬兰

34、,法国,德国,挪威,中国等都在研究波能发电,并提出了300多种不同的发电方案。20世纪70年代以来,上海、青岛、广州和北京的五六家研究单位开展了波力发电研究。用于航标灯的波力发电装置也已投入批量生产,向海岛供电的岸式波力电站也在试验之中。海洋波能开发波浪能电站外景波浪能电站内部67四、海洋水及其化学资源开发四、海洋水及其化学资源开发(一)海洋水资源及其开发(一)海洋水资源及其开发 海洋水约占全球总水量的93.7%。开发海水资源已成为大势所趋。海水利用的两种方式:海水直接利用是指用海水代替淡水作工业用水(主要包括冷却、水淬、洗涤、净化、除尘)、农业用水(主要包括海水养殖和海水灌溉)、商业和城市生

35、活用水(主要包括冲厕、洗刷、消防、浴池、游泳等。海水淡化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才迅速发展起来的,现在已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重要工业部门。世界海水淡化能力的55%分布在中东;其次是美国,占14.6%;欧洲和亚洲其他地区分别占11.4%和7.9%。69胶南一小区海水冲厕成范例未来将在青岛推广 70(二)海水中的化学资源开发(二)海水中的化学资源开发 海洋水中含有海洋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各类溶解盐约多种元素,各类溶解盐约48 000万亿万亿t。目前,海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目前,海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已经成为一个发展趋势。已经成为一个发展趋势。海水淡海水淡化工厂化工厂制盐工业制盐工业盐盐碱工业碱工业

36、氯氯有关工业有关工业原子能原子能发电厂发电厂水水钾工业钾工业钾盐钾盐溴工业溴工业溴溴有关工业有关工业海水海水浓盐水浓盐水镁工业镁工业烧结镁烧结镁烧碱烧碱有关工业有关工业氯碱氯碱有关工业有关工业 这种这种综合利用综合利用方式不仅能节约开发过程中的能源消费,增方式不仅能节约开发过程中的能源消费,增加了开发过程中产品输出,还能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技加了开发过程中产品输出,还能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可行,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重视。术上合理,经济上可行,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重视。五、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与海洋运输业五、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与海洋运输业(一)海洋(一)海洋空间资源空

37、间资源利用方式利用方式海洋运输空间开发的传统领域是建造海港和开凿沟通海洋运输的运河。20世纪后半叶,海上空间的开发加强了生产或生活空间的综合开发,包括海上城市、海上工厂以及海上娱乐设施等。海洋储藏基地是指在海中储藏石油、矿石、粮食、核燃料等物资的设施。海洋不仅提供了浩大的空间资源,同时它还有很大的环境自净能力。海洋倾废就是利用海洋所具有的这两方面特点,来处理各种垃圾。现代海洋空间开发是指为了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的需要,把海现代海洋空间开发是指为了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的需要,把海上、海中、海底和海岸带的空间用作交通、生产、储藏、军事上、海中、海底和海岸带的空间用作交通、生产、储藏、军事和娱乐场所的海

38、洋开发活动。和娱乐场所的海洋开发活动。世界第二长跨海大桥世界第二长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世界最长跨海大桥世界最长跨海大桥青岛胶州湾大桥青岛胶州湾大桥中国最长海底隧道中国最长海底隧道青岛胶州湾隧道青岛胶州湾隧道中国第一大港中国第一大港上海港上海港78日本关西日本关西国际机场国际机场79中国澳门国际机场中国澳门国际机场80世界海底光缆分布图世界海底光缆分布图81未来海洋空间利用示意(二)世界海运业发展现状世界海运业发展现状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是世界商船队快速发展的时期。近年来,这种增长趋势有所减缓,且逐年下降。目前,世界航运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集装箱运输规模的迅速扩大。

39、海洋运输是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传统领域,同时也是现代海洋产业中的支柱产业。目前国际贸易运输量(以吨计)70%左右和货运周转量(以吨千米计)的90%以上都是通过海洋航运完成的。集装箱运输第三节第三节 大陆架的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大陆架的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一、大陆架的生态经济意义一、大陆架的生态经济意义 大陆架的形成经受了大陆架的形成经受了大陆与海洋的长期相互作大陆与海洋的长期相互作用。加之其靠近陆地,接用。加之其靠近陆地,接受了大量的陆地河流带来受了大量的陆地河流带来的有机质。因此这里蕴育的有机质。因此这里蕴育着巨大的着巨大的海洋生产力海洋生产力。大陆架一、大陆架的生态经济意义一、大陆架的生

40、态经济意义 大陆架资源丰富,开发便利。目前,几乎所有的海洋开发活动都集中于大陆架区域,因此,这里也成为人类对海洋影响最为深刻的区域。大陆架是海洋大陆架是海洋生物的富集区生物的富集区大陆架的沉积大陆架的沉积盆地拥有丰富盆地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的油气资源大陆架是海底大陆架是海底砂矿的产区砂矿的产区 二、大陆架的开发与管理二、大陆架的开发与管理 (一)海上(一)海上“圈地运动圈地运动”的兴起的兴起 20世纪中叶以前盛行“自由海洋”的信条, 1945年9月28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布了关于大陆架的底土和海床的自然资源政策的第2667号总统公告,向国际社会宣布“处于公海下但毗连美国海岸的大陆架,深度大约在2

41、00 m以内的底土和海床的自然资源属于美国,受美国的管辖和控制”。美国的这一举动是对“自由海洋”信条的第一次挑战,很快就得到其他沿海国家的纷纷响应。从而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沿海国家扩大海洋管理范围、捍卫海洋资源权利的浪潮。二、大陆架的开发与管理二、大陆架的开发与管理 (二)大陆架制度的确立(二)大陆架制度的确立 1982年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对大陆架的界定做了重新修正,正式确立了大陆架制度。该公约于1994年正式生效,到1998年止,全世界已有127个国家或区域实体签约并批准生效,是目前为止最具影响的海洋法。但是,因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要兼顾各个国家的利

42、益和要求,还有许多不完善和不明确之处。 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例如,在封闭或半封闭的海域,周边国家主张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就可能存在着重叠,还有一些岛屿主权争议和渔业资源分配等问题,这些都有可能成为相邻国家关系紧张,甚至引发国际冲突的新的因素。因此,相邻国家间管辖海域划界和海洋权益,要求有关国家本着友好协商的精神,予以公平合理的解决。钓鱼岛之争地理位置地理位置:钓鱼列岛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总面积6.3 km2 ,该列岛包括一个面积为4.3 km2的主岛钓鱼岛和周围的四个小岛和三个小岛礁。钓鱼列岛位于台湾东北220 km处,东西分别距中国大陆和日本冲绳36

43、0 km。从地质结构上看是属于台湾的大陆性岛屿。钓鱼岛之争历史归属历史归属: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我历代政府都对此岛拥有主权。二战结束后,美国长期占领该岛。1972年,美国向日本归还冲绳时,竟将钓鱼岛一并交给日本。此后,日本一些极端分子强行登岛,对钓鱼岛进行实际上的控制。 由于一些历史的因素,钓鱼岛主权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再加上在1967年,一个联合国专家小组就发现在钓鱼岛附近的海底下蕴藏了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 ,估计有 (3070)x108 t,可以和整个中东地区的石油蕴藏量相比。此后,日本的右翼极端人士先后在钓鱼岛上建立灯塔,而中国民间的保钓人士也两次登岛,宣布中国应该对该岛实施主权。钓

44、鱼岛的主权之争在日本与中国之间逾演逾烈,造成了两国的关系紧张,目前这个问题还没得到解决。冲之鸟冲之鸟(三)海岸带管理(三)海岸带管理海岸带历来是海洋开发活动最为活跃的海域,也是各国海洋管理的重要领域。海岸带历来是海洋开发活动最为活跃的海域,也是各国海洋管理的重要领域。海岸带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生境丧失、水质下降、水文循环变化、海岸资海岸带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生境丧失、水质下降、水文循环变化、海岸资源枯竭、海平面上升、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源枯竭、海平面上升、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三)海岸带管理(三)海岸带管理世界范围的海岸带地区的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世界范围的海岸带地区的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u海岸带

45、地区的开发活动,改变了海岸地区的植被海岸带地区的开发活动,改变了海岸地区的植被类型与生境类型与生境u海岸地区的水体污染,使海岸带区域承受了巨大海岸地区的水体污染,使海岸带区域承受了巨大的环境负担的环境负担u近海渔业过度捕捞,改变了海岸生态系统的种群近海渔业过度捕捞,改变了海岸生态系统的种群结构并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结构并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u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变化威胁海岸带地区安全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变化威胁海岸带地区安全 三三 、海洋污染与环境保护、海洋污染与环境保护(一)海洋污染及其危害(一)海洋污染及其危害 海洋污染的特点:污染源多、持续性强、危害海洋污染的特点:污染源多、持续性强、危害大

46、、扩散范围广和控制难度大。大、扩散范围广和控制难度大。 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陆源与海岸带开发污染、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陆源与海岸带开发污染、大陆架钻探与深海采矿、海洋倾废、船源污染以及大陆架钻探与深海采矿、海洋倾废、船源污染以及大气污染等。大气污染等。海海 洋洋 污污 染染 物物种种 类类石油污染石油污染是海洋污染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全世界进入海洋的石油污染多达三四 百万吨 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全世界每年进入海洋的汞约10104 t,铜约25104 t,铝约30104 t,锌约 390104 t进入海洋中的固固体废物体废物,有些是通过江河自然排入的,有的是人们在海上或海滨活动中无意丢弃的,有些是

47、专门用船只把垃圾从 陆地运往海上的有机物污染与有机物污染与赤潮赤潮是近岸最普遍的污染现象。有机物分解后使海水出现富营养化,加快了海水中某些海藻的生长,从而导致赤潮产生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污染源于大量向海洋中倾泄核废料、核潜艇的海上失事等海洋放射性污染破坏了海洋的生态系统海洋污染种类石油污染工厂排污污染952010年年7月大连石油泄漏月大连石油泄漏96太平洋上垃圾岛!太平洋上垃圾岛!(二)海洋污染调查与海洋监测(二)海洋污染调查与海洋监测N 海洋污染调查与监测是通过定期测定海洋环境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及其他指标,获得全面、系统、长期的资料,掌握海洋污染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使得当海水或特定生物体内污染物浓

48、度超过“标准”时发出警报。N 海洋污染监测的载体一般分为水质监测、底质监测和生物监测。N 海洋调查与监测的常用的方法有现场取样和室内分析。20世纪70年代初,遥感技术开始应用于海洋污染监测。(三)国际社会保护海洋环境的努力(三)国际社会保护海洋环境的努力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海洋环境保护的义务:关于海洋环境保护的义务: 沿海国家有权在其领海范围内采用本国的环境保护标准并实施海洋污染沿海国家有权在其领海范围内采用本国的环境保护标准并实施海洋污染 控制;沿海国家在其专属经济区内有义务预防、控制源于其管辖区的各控制;沿海国家在其专属经济区内有义务预防、控制源于其管辖区的各 种污染。对

49、于外国船只的海洋污染行为,沿海国家不能按其本国法律,种污染。对于外国船只的海洋污染行为,沿海国家不能按其本国法律, 而应遵守而应遵守公约公约或其他国际法规则予以约束。或其他国际法规则予以约束。 船舶注册国有义务依本国法律约束其注册船只在任何海域所造成的海洋船舶注册国有义务依本国法律约束其注册船只在任何海域所造成的海洋 污染行为,即使这些船只处于本国主权管辖范围以外或公海区域。污染行为,即使这些船只处于本国主权管辖范围以外或公海区域。 外国船只进入的港口国家,可以采用本国或其他可应用的国际法约束进外国船只进入的港口国家,可以采用本国或其他可应用的国际法约束进 入船只的污染行为。入船只的污染行为。

50、 国际海底区域的开发活动的环境影响由国际海底管理局(国际海底区域的开发活动的环境影响由国际海底管理局(ISA)来进行)来进行 评价。由开发商或合同者所在国负责其产生的环境损害。评价。由开发商或合同者所在国负责其产生的环境损害。 自自1982年的年的公约公约出台以来,国际社会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许出台以来,国际社会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许 多重要进展。特别是关于不同来源的海洋污染预防措施,或以法律捆绑多重要进展。特别是关于不同来源的海洋污染预防措施,或以法律捆绑 协议或以行动纲领等形式,极大地推动了海洋环境保护事业。协议或以行动纲领等形式,极大地推动了海洋环境保护事业。 1. 1. 名词解释:梯度流,风海流,补偿流名词解释:梯度流,风海流,补偿流2. 2. 分析世界渔场形成的条件及地理分布特征。分析世界渔场形成的条件及地理分布特征。思思 考考 题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