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常见疾病的作业治疗脊髓损伤脑瘫课件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91057092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19.5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十章 常见疾病的作业治疗脊髓损伤脑瘫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第十章 常见疾病的作业治疗脊髓损伤脑瘫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第十章 常见疾病的作业治疗脊髓损伤脑瘫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资源描述:

《第十章 常见疾病的作业治疗脊髓损伤脑瘫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 常见疾病的作业治疗脊髓损伤脑瘫课件(8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十章第十章 常见疾病的作业治疗常见疾病的作业治疗全国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作业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本章内容v第一节第一节 脑卒中的作业治疗脑卒中的作业治疗 v第二节第二节 脊髓损伤的作业治疗脊髓损伤的作业治疗 v第三节第三节 脑性瘫痪的作业治疗脑性瘫痪的作业治疗 v第四节第四节 手外伤的作业治疗手外伤的作业治疗 v第五节第五节 烧伤的作业治疗烧伤的作业治疗第二节第二节 脊髓损伤的作业治疗脊髓损伤的作业治疗学习目标学习目标v了解脊髓损伤的功能障碍特点了解脊髓损伤的功能障碍特点v掌握脊髓损伤不同时期常用的作业治疗方法掌握脊髓损伤不同时期常用的作业治疗方法一、概述一、概述

2、(一)定义(一)定义l脊髓损伤(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Spinal cord injury,SCI)是指由于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的障碍。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的障碍。按损伤程度按损伤程度p完全性脊髓损伤完全性脊髓损伤p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不完全性脊髓损伤p脊髓震荡脊髓震荡按损伤平面按损伤平面p截瘫截瘫p四肢瘫四肢瘫(二)流行病学(二)流行病学v发病率:逐年上升v发病年龄:青壮年,40岁以下占80%v性别差异:男性为女性的4倍(三)病因(三)病因v外伤

3、性脊髓损伤(最常见)外伤性脊髓损伤(最常见)高处坠落高处坠落交通事故交通事故暴力打击暴力打击体育运动及刀枪伤等体育运动及刀枪伤等(三)病因(三)病因v非外伤性脊髓损伤(非外伤性脊髓损伤(30%30%)脊髓炎(脊髓炎(= =横贯性脊髓炎)横贯性脊髓炎)脊柱结核脊柱结核脊柱畸形脊柱畸形脊柱或脊髓肿瘤等脊柱或脊髓肿瘤等脊髓损伤的影像学诊断(L1以上严重,L1以下较轻)v运动、感觉障碍运动、感觉障碍v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心动过缓、水肿、肺栓塞等心动过缓、水肿、肺栓塞等v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心率减慢、血压偏低、体温不心率减慢、血压偏低、体温不升、反应迟钝;阵发性高血压

4、、大汗、憋气、心动过速等升、反应迟钝;阵发性高血压、大汗、憋气、心动过速等v排尿障碍排尿障碍二、功能障碍特点二、功能障碍特点v运动、感觉障碍(由重到轻)运动、感觉障碍(由重到轻)完全性脊髓损伤:完全性脊髓损伤: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和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和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损伤平面以下仍有部分感损伤平面以下仍有部分感觉、运动和括约肌功能存在;觉、运动和括约肌功能存在;脊髓震荡:脊髓震荡:脊髓遭受强烈震荡后立即发生迟缓性脊髓遭受强烈震荡后立即发生迟缓性瘫痪,损伤的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瘫痪,损伤的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及括约肌

5、功能全部丧失。能全部丧失。二、功能障碍特点二、功能障碍特点脊髓震荡脊髓震荡因为在组织形态学上并没有病理变化发生,只是暂时性因为在组织形态学上并没有病理变化发生,只是暂时性功能抑制,可以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可以完全恢复。功能抑制,可以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可以完全恢复。脊髓震荡是脊髓震荡是SCISCI中最轻的一种,在伤后中最轻的一种,在伤后24h24h内出现恢复,内出现恢复,6W6W内完全恢复功能。内完全恢复功能。临床上早期诊断为临床上早期诊断为“不完全截瘫不完全截瘫”的患者,在的患者,在6W6W内完全内完全恢复者才能诊断为脊髓震荡(属于回顾性诊断)。恢复者才能诊断为脊髓震荡(属于回顾性诊断)。目前对

6、其认识还相当肤浅,其原因主要在于脊髓震荡在临床上非常少见,而恢复时间又非常短暂,所以中国骨与关节研究所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时遇到许多难题。脊髓休克脊髓休克脊髓受伤后,脊髓功能处于暂时性抑制状态,临床表现脊髓受伤后,脊髓功能处于暂时性抑制状态,临床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反射和括约肌功能均丧为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反射和括约肌功能均丧失,一般在数小时至数天后,脊髓功能开始恢复,最后失,一般在数小时至数天后,脊髓功能开始恢复,最后可以完全恢复。可以完全恢复。无器无器质性质性损伤损伤脊髓震荡脊髓震荡数日至数周内可完全恢复,不残留后遗症脊髓挫裂伤、断裂伤脊髓挫裂伤、断裂伤脊髓休克期过后,将会残

7、留不同程度的截瘫症状脊髓震荡与脊髓休克脊髓震荡与脊髓休克p 脊髓震荡是脊髓损伤的一种类型;p 脊髓休克是脊髓损伤后病理生理的一个发展变化的阶段;p 脊髓震荡是引发脊髓休克的因素之一(比脊髓震荡更严重的脊髓损伤,也都可以引发脊髓休克这一病理过程,他们的机理都是造成高级中枢与低级中枢的联系中断,造成损伤平面以下的脊髓功能抑制,从而使其处于无反应状态)。总之,脊髓震荡是脊髓损伤的分类中的一个类型,脊髓休克是总之,脊髓震荡是脊髓损伤的分类中的一个类型,脊髓休克是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阶段,两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阶段,两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v损伤平面的确定损伤平面的确定 v损伤程度的评

8、定损伤程度的评定 v脊髓休克期的判定脊髓休克期的判定v运动功能的评定运动功能的评定采用ASIA的运动评分法v感觉功能的评定感觉功能的评定采用ASIA的感觉评分法v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三、三、 康复评定康复评定完全性完全性SCI患者的功能预测患者的功能预测作业治疗目的:作业治疗目的: 将各种障碍抑制在最低限度将各种障碍抑制在最低限度 防治并发症防治并发症 训练残存功能训练残存功能 生活自理生活自理 回归家庭、社会回归家庭、社会四、四、SCI患者的作业治疗患者的作业治疗治疗阶段p急性期p急性不稳定期p急性稳定期p恢复期治疗阶段p急性期:为进一步康复打基础,防止制动综合征p急

9、性不稳定期:卧床期,SCI后2-4周,病情稳定后,以床边训练为主。p急性稳定期:轮椅期,SCI后4-8周,脊髓休克基本结束,应逐步到治疗室训练,以获得各种能力为主。p恢复期:SCI后2-3个月,进行增强肌力、耐力、熟练轮椅操作、加强生活技巧等训练,让其逐步适应家庭和社会生活。长期卧床或制动而引起的功能障碍: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关节挛缩等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急性不稳定期(卧床期)急性不稳定期(卧床期)SCI后2-4周,病情稳定后,以床边训练为主。该阶段禁止做:损伤关节的运动受伤部位负重的运动需要做抵抗运动的动作v良肢位的摆放良肢位的摆放v体位变换体位变换v关节被动运动关节被动运动v肌力维持训练肌力维

10、持训练v早期坐起训练早期坐起训练v呼吸及排痰训练呼吸及排痰训练 v大、小便的训练大、小便的训练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急性不稳定期(卧床期)急性不稳定期(卧床期)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急性稳定期(轮椅期)急性稳定期(轮椅期)SCI后4-8周,脊髓休克基本结束,应逐步到治疗室训练,以获得各种能力为主。v站立训练:患者进行站起立床训练时一般从倾斜站立训练:患者进行站起立床训练时一般从倾斜2020开始,逐渐增加角度,每周约增加开始,逐渐增加角度,每周约增加1010。v垫上训练:在治疗垫上可进行翻身训练、垫上训练:在治疗垫上可进行翻身训练、 牵伸牵伸训练(主要牵伸下肢的腘绳肌、内收肌和跟腱)、训练(主要牵伸下肢的腘

11、绳肌、内收肌和跟腱)、垫上移动训练、手膝位负重移行训练。垫上移动训练、手膝位负重移行训练。v坐位训练:包括长坐位坐位训练:包括长坐位( (膝关节伸直膝关节伸直) )和端坐位和端坐位( (膝关节屈曲膝关节屈曲9090) )的支撑、平衡和移动训练。的支撑、平衡和移动训练。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急性稳定期(轮椅期)急性稳定期(轮椅期)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恢复期恢复期SCI后2-3个月,进行增强肌力、耐力、熟练轮椅操作、加强生活技巧等训练,让其逐步适应家庭和社会生活。v肌力训练:注重强化上肢的肌力训练,可采取肌力训练:注重强化上肢的肌力训练,可采取上肢支撑力训练、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训练及上肢支撑力训练、肱三头肌

12、和肱二头肌训练及握力训练等。握力训练等。v轮椅训练:包括轮椅坐位平衡训练、轮椅上用轮椅训练:包括轮椅坐位平衡训练、轮椅上用双臂支撑身体训练、驱动轮椅训练、移乘训练、双臂支撑身体训练、驱动轮椅训练、移乘训练、轮椅上应用动作训练等。(如下图)轮椅上应用动作训练等。(如下图)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恢复期恢复期脊髓损伤患者的体位转移训练脊髓损伤患者的轮椅训练v步行训练:步行训练:包括平行杠内步行训练和拐杖步行训练。v上肢、下肢作业训练:上肢、下肢作业训练:在患者进行练习站立时,可开展一些手工艺和使用上肢的游戏活动。能在轮椅坐稳之后,开始进行使用锤子、锯、手压黏土粉碎机、打乒乓球等活动。下肢功能改善时,可做踏

13、板式治疗器、脚踏式线锯等活动。v矫形器及自助具的使用:矫形器及自助具的使用:依据损伤节段的不同,可选用抓握矫形器、髋膝踝足矫形器、膝踝足矫形器、踝足矫形器等。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恢复期恢复期脊髓损伤患者使用的支架脊髓损伤患者使用的支架v日常生活活动训练:通过运用适当的辅助设备,进日常生活活动训练:通过运用适当的辅助设备,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如洗脸、洗手、刷牙、梳头、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如洗脸、洗手、刷牙、梳头、剪指甲、刮胡子、穿脱衣服、吃饭、自我导尿等。剪指甲、刮胡子、穿脱衣服、吃饭、自我导尿等。v家庭回归训练:应进一步强化日常生活独立性训练,家庭回归训练:应进一步强化日常生活独立性训练,包括洗

14、漱、更衣、入厕、洗衣、做饭、整理房间等。包括洗漱、更衣、入厕、洗衣、做饭、整理房间等。v职业康复训练职业康复训练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恢复期恢复期脊髓损伤患者的进食自助具及进食训练SCI患者患者OT的注意事项的注意事项v压疮:2h翻身v大小便管理v自主神经反射亢进时,注意采取高头位,排除诱因第三节第三节 脑性瘫痪的作业治疗脑性瘫痪的作业治疗学习目标学习目标v熟悉脑性瘫痪熟悉脑性瘫痪的的临床分型临床分型v了解脑性瘫痪的功能障碍特点了解脑性瘫痪的功能障碍特点v掌握脑性瘫痪常用的作业疗法掌握脑性瘫痪常用的作业疗法一、概述一、概述(一)定义(一)定义 脑性瘫痪又称脑瘫(脑性瘫痪又称脑瘫(Cerebral p

15、alsyCerebral palsy,CPCP)是指从小儿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各是指从小儿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原因所致的一种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种原因所致的一种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脑瘫患儿图片v家族因素家族因素v其他因素其他因素妊娠因素(产前因素):高龄妊娠、早产儿、妊妊娠因素(产前因素):高龄妊娠、早产儿、妊娠娠3 3个月内病毒感染、放射线伤害、酗酒、滥用药个月内病毒感染、放射线伤害、酗酒、滥用药品、毒品等。品、毒品等。分娩因素(产时因素):胎盘功能不良、胎盘早分娩因素(产时因素):胎盘功能不良、胎盘早剥、胎位异常、脐带绕颈、产程过长、胎儿宫内剥、胎位异常、脐带绕颈、产程过长

16、、胎儿宫内窘迫、产伤等。窘迫、产伤等。新生儿因素(产后因素):新生儿窒息、颅内出新生儿因素(产后因素):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贫血、低血糖、败血症、脑外伤、酸中毒、血、贫血、低血糖、败血症、脑外伤、酸中毒、胆红素脑病等。胆红素脑病等。病病 因因功能障碍功能障碍1.1.运动障碍运动障碍(1 1)肌张力异常)肌张力异常(2 2)动作及姿势异常)动作及姿势异常(3 3)运动发育迟缓)运动发育迟缓(4 4)反射异常)反射异常2.2.言语、听力、视觉功能障碍言语、听力、视觉功能障碍 3.3.智力低下智力低下4.4.知觉、感觉障碍知觉、感觉障碍 5.5.情绪、行为障碍情绪、行为障碍6.6.日常生活能力低下

17、日常生活能力低下二、功能障碍特点及临床分型二、功能障碍特点及临床分型v按运动障碍性质分按运动障碍性质分 痉挛型痉挛型手足徐动型手足徐动型肌张力低下型肌张力低下型共济失调型共济失调型震颤型震颤型强直型强直型混合型混合型临床分型临床分型v按肢体障碍情况分按肢体障碍情况分 单肢瘫单肢瘫偏瘫偏瘫截瘫截瘫三肢瘫三肢瘫四肢瘫四肢瘫双瘫双瘫双重偏瘫双重偏瘫v按病情严重程度分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型 轻度:生活完全自理轻度:生活完全自理 中度:生活部分自理中度:生活部分自理 重度: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重度:生活完全不能自理v运动功能评定运动功能评定包括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平衡反应、协调能力、包括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平

18、衡反应、协调能力、翻身能力、爬行能力、站立和步行能力评定及手翻身能力、爬行能力、站立和步行能力评定及手功能的评定。功能的评定。v反射评定反射评定原始反射、姿势性反射、保护性反射的评定原始反射、姿势性反射、保护性反射的评定v感知觉功能评定感知觉功能评定v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v智力障碍评定智力障碍评定三、三、 康复评定康复评定治疗目的治疗目的 促进脑瘫患儿运动、感觉技巧的发展,掌握日常生活活促进脑瘫患儿运动、感觉技巧的发展,掌握日常生活活动技能,提高言语、认知和社会生活能力,达到生活动技能,提高言语、认知和社会生活能力,达到生活自理,为将来接受教育、参与社会活动打下基础。自理,

19、为将来接受教育、参与社会活动打下基础。四、脑性瘫痪的作业治疗四、脑性瘫痪的作业治疗v1 1姿势控制训练姿势控制训练 仰卧位的姿势控制训练仰卧位的姿势控制训练v头部控制训练:痉挛型、驰缓型、手足徐动型头部控制训练:痉挛型、驰缓型、手足徐动型v翻身训练:包括反射式翻身、腿部控制式翻身、翻身训练:包括反射式翻身、腿部控制式翻身、手臂控制式翻身、头部控制式翻身。手臂控制式翻身、头部控制式翻身。v骨盆控制训练:通过桥式运动进行骨盆训练。骨盆控制训练:通过桥式运动进行骨盆训练。v髋关节的内收、外展控制训练:痉挛型和驰缓髋关节的内收、外展控制训练:痉挛型和驰缓型型治疗方法治疗方法-运动功能训练运动功能训练俯

20、卧位的姿势控制训练俯卧位的姿势控制训练v头部控制训练:俯卧位时,可通过色彩、响头部控制训练:俯卧位时,可通过色彩、响声吸引患儿抬头,治疗师可按压患儿脊柱两声吸引患儿抬头,治疗师可按压患儿脊柱两侧,帮助其抬头侧,帮助其抬头v支撑训练:包括肘部支撑训练,双手支撑训支撑训练:包括肘部支撑训练,双手支撑训练,手膝跪位控制训练练,手膝跪位控制训练v膝关节屈曲和髋关节后伸训练膝关节屈曲和髋关节后伸训练治疗方法治疗方法-运动功能训练运动功能训练v2 2坐位及坐位平衡训练坐位及坐位平衡训练坐位训练:坐位训练:v弛缓型患儿,治疗师双手下压其腰骶部,双手拇指弛缓型患儿,治疗师双手下压其腰骶部,双手拇指放在脊柱两旁

21、,刺激患儿抬头和伸直脊柱放在脊柱两旁,刺激患儿抬头和伸直脊柱v痉挛型患儿,治疗师双手从患儿腋下穿过,双手将痉挛型患儿,治疗师双手从患儿腋下穿过,双手将患儿双下肢外旋、外展,并保持膝关节伸直患儿双下肢外旋、外展,并保持膝关节伸直v手足徐动型患儿,将其双下肢并拢、屈曲于胸前,手足徐动型患儿,将其双下肢并拢、屈曲于胸前,治疗师双手固定其肩部,使肩关节内收、内旋,便治疗师双手固定其肩部,使肩关节内收、内旋,便于患儿双上肢支撑在身体两侧。于患儿双上肢支撑在身体两侧。治疗方法治疗方法-运动功能训练运动功能训练v2 2坐位及坐位平衡训练坐位及坐位平衡训练坐位平衡训练:坐位平衡训练:v椅坐位时,让患儿举起双手

22、,训练其静态平衡椅坐位时,让患儿举起双手,训练其静态平衡v端坐位时,将患儿向前后左右推动,训练其动态平衡端坐位时,将患儿向前后左右推动,训练其动态平衡v长坐位时,可通过一些作业活动,训练其躯干旋转和长坐位时,可通过一些作业活动,训练其躯干旋转和重心转移重心转移治疗方法治疗方法-运动功能训练运动功能训练脑瘫患儿的坐位平衡训练脑瘫患儿的平衡训练脑瘫患儿的坐位平衡训练v3 3爬行训练:爬行训练:手膝跪位保持:手膝跪位保持:患儿取手膝跪位,双下肢屈曲、头自患儿取手膝跪位,双下肢屈曲、头自然抬起、双上肢充分伸展支撑在地面上。然抬起、双上肢充分伸展支撑在地面上。重心转移的模拟爬行:将小球左右交替放在患儿重

23、心转移的模拟爬行:将小球左右交替放在患儿手旁,患儿通过左右手交替抬起将小球掷出,进手旁,患儿通过左右手交替抬起将小球掷出,进行重心转移训练。行重心转移训练。辅助爬行:辅助爬行:双手固定患儿骨盆,将腰部两侧交替上提,双手固定患儿骨盆,将腰部两侧交替上提,并控制其踝关节,引导患儿进行爬行训练。并控制其踝关节,引导患儿进行爬行训练。独自爬行:独自爬行:由左手左脚、右手右脚的爬行方式逐步熟由左手左脚、右手右脚的爬行方式逐步熟练为左手右脚的交替方式。练为左手右脚的交替方式。治疗方法治疗方法-运动功能训练运动功能训练脑瘫患儿的翻身训练脑瘫患儿的翻身、爬行训练v4 4手功能训练手功能训练拿起东西训练:拿起东

24、西训练:将患儿拇指外展,腕关节背屈并施加将患儿拇指外展,腕关节背屈并施加一定的压力。待患儿手伸展后,把玩具放到其手中,并一定的压力。待患儿手伸展后,把玩具放到其手中,并稍用力握其手,促进其拿住玩具。稍用力握其手,促进其拿住玩具。放下东西训练:放下东西训练:将患儿手抬高至头以上,并使肘关节将患儿手抬高至头以上,并使肘关节伸直、腕关节掌屈,促进手的伸展。也可轻轻敲击其手伸直、腕关节掌屈,促进手的伸展。也可轻轻敲击其手臂指总伸肌腱,并由腕部向手指方向轻擦,同时配合口臂指总伸肌腱,并由腕部向手指方向轻擦,同时配合口令促进手的伸展。令促进手的伸展。拿起并放下东西训练:拿起并放下东西训练:通过投掷沙包、套

25、圈游戏等通过投掷沙包、套圈游戏等进行此项训练。进行此项训练。治疗方法治疗方法-运动功能训练运动功能训练v手功能训练手功能训练手指动作训练:手指动作训练:捏大头钉、彩色小塑料块进行指尖捏捏大头钉、彩色小塑料块进行指尖捏物训练。通过捏黄豆、黏土作业等进行指腹捏物训练。物训练。通过捏黄豆、黏土作业等进行指腹捏物训练。投掷与打击动作训练:投掷与打击动作训练:投掷小垒球、沙包,用小木投掷小垒球、沙包,用小木槌敲击木琴、蹦跳玩具等进行此项训练。槌敲击木琴、蹦跳玩具等进行此项训练。双手协调性训练:双手协调性训练:通过搭积木、大块塑料拼插、拼通过搭积木、大块塑料拼插、拼图等进行双手粗大协调性训练。通过拧塑料螺

26、丝、拆装图等进行双手粗大协调性训练。通过拧塑料螺丝、拆装变形金刚等进行双手精细协调训练变形金刚等进行双手精细协调训练。治疗方法治疗方法-运动功能训练运动功能训练手功能训练手功能训练手功能训练手功能训练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感觉、知觉功能训练感觉、知觉功能训练v知觉运动训练:知觉运动训练:通过抵抗运动、叩击、抚摸等主动和被动运通过抵抗运动、叩击、抚摸等主动和被动运动,训练患儿的深浅感觉;通过玩彩色玩具训练视觉功能;通动,训练患儿的深浅感觉;通过玩彩色玩具训练视觉功能;通过玩出声的玩具、听音乐、逗患儿等训练患儿的听觉功能。过玩出声的玩具、听音乐、逗患儿等训练患儿的听觉功能。v改善身体形象训练:改善身体

27、形象训练:通过叩击、敲打、触摸及轻按关节、通过叩击、敲打、触摸及轻按关节、玩黏土做泥人、玩布娃娃、画人脸和身体,以改善患儿视觉、玩黏土做泥人、玩布娃娃、画人脸和身体,以改善患儿视觉、运动觉及对身体部位的认识。运动觉及对身体部位的认识。v辨别方向、距离、位置的训练:辨别方向、距离、位置的训练:通过使用平衡棒做体操、通过使用平衡棒做体操、向各方向投球、做各种移动性动作、用身体和其他物体比大小向各方向投球、做各种移动性动作、用身体和其他物体比大小和高低等,训练患儿空间知觉能力。和高低等,训练患儿空间知觉能力。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感觉、知觉功能训练感觉、知觉功能训练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日常

28、生活活动训练v1 1进食训练进食训练进食体位:进食体位:坐位,头端正,躯干伸直、略向前倾,髋、坐位,头端正,躯干伸直、略向前倾,髋、膝、踝关节均保持屈曲膝、踝关节均保持屈曲9090。口部功能的控制:口部功能的控制:运用下颌控制技术对患儿口、舌运用下颌控制技术对患儿口、舌进行控制,即用手指对患儿下颌施以柔和而稳定的向上进行控制,即用手指对患儿下颌施以柔和而稳定的向上推力,并保持一段时间。推力,并保持一段时间。纠正流涎:纠正流涎:用手指敲击或轻叩患儿的上唇数次,向左用手指敲击或轻叩患儿的上唇数次,向左右侧方轻轻牵伸唇部肌肉,帮助患儿的闭嘴活动。右侧方轻轻牵伸唇部肌肉,帮助患儿的闭嘴活动。治疗方法治

29、疗方法-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v1 1进食训练进食训练增加唇、舌的力量:增加唇、舌的力量:在患儿上下唇或门牙内侧放上在患儿上下唇或门牙内侧放上甜性或粘性固体食物让其舔食,以改善患儿下颌与口部甜性或粘性固体食物让其舔食,以改善患儿下颌与口部运动的发展。运动的发展。饮水:饮水:可使用吸管或有盖子的杯子饮水以控制每次进水可使用吸管或有盖子的杯子饮水以控制每次进水量。使用双耳杯有助于增加患儿双手持杯的稳定性和保量。使用双耳杯有助于增加患儿双手持杯的稳定性和保持姿势对称。持姿势对称。独立进食:独立进食:选用香肠、香蕉、薯条、饼干等便于抓握选用香肠、香蕉、薯条、饼干等便于抓握的食物让患儿自行进食

30、,以训练其眼手协调、手口协调、的食物让患儿自行进食,以训练其眼手协调、手口协调、抓握与放开、咬切、合唇、吞咽和咀嚼等功能。抓握与放开、咬切、合唇、吞咽和咀嚼等功能。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运用下颌控制技术对患儿口、舌进行控制运用下颌控制技术对患儿口、舌进行控制脑瘫患儿进食训练脑瘫患儿进食训练v2 2如厕训练如厕训练选择后面有靠背、前面有扶手、患儿坐上去双足选择后面有靠背、前面有扶手、患儿坐上去双足可平放到地面上的便器为宜。可平放到地面上的便器为宜。入厕过程中的体位训练:入厕过程中的体位训练:v训练患儿手握扶手向下蹲坐在便盆上:训练患儿手抓训练患儿手握扶手向下蹲坐在便盆

31、上:训练患儿手抓握能力,髋、膝、踝关节的协调能力,从站到蹲的重握能力,髋、膝、踝关节的协调能力,从站到蹲的重心转移能力等。心转移能力等。v训练患儿在便盆上的坐位平衡。训练患儿在便盆上的坐位平衡。v训练患儿从便盆上起立。训练患儿从便盆上起立。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脑瘫患儿入厕训练v3 3穿脱衣训练穿脱衣训练认识训练:通过游戏让患儿学会识别衣服结构认识训练:通过游戏让患儿学会识别衣服结构及身体的空间位置。通过给玩具娃娃穿衣,训及身体的空间位置。通过给玩具娃娃穿衣,训练患儿区分身体的前后及如何穿衣。练患儿区分身体的前后及如何穿衣。辅助穿脱衣训练。辅助穿脱衣训练。独立穿脱衣

32、:患儿具备坐位平衡、基本的体位独立穿脱衣:患儿具备坐位平衡、基本的体位转换及双手协调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独立穿脱衣转换及双手协调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独立穿脱衣训练。训练。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脑瘫患儿穿衣时的体位和方法v4 4淋浴训练淋浴训练辅助沐浴辅助沐浴v痉挛型患儿,选择俯卧位,可抑制其伸肌痉挛。痉挛型患儿,选择俯卧位,可抑制其伸肌痉挛。v迟缓型患儿,选择半卧位,给予其头部、颈部和躯干迟缓型患儿,选择半卧位,给予其头部、颈部和躯干以足够的支持。以足够的支持。v手足徐动型患儿,选择坐位,配合使用躯干加固带。手足徐动型患儿,选择坐位,配合使用躯干加固带。独自沐浴:独自沐浴:

33、对于平衡能力和手功能尚可的患儿,训练其对于平衡能力和手功能尚可的患儿,训练其独自沐浴。可在浴盆周围安装扶手、防滑垫及特殊装置,独自沐浴。可在浴盆周围安装扶手、防滑垫及特殊装置,以防安全。以防安全。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v觉统合训练的目的促进大脑发育成熟, 使大脑有效地处理来自外界环境与身体的感觉信息,最终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及兴趣。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感觉统合训练感觉统合训练v感觉统合训练的常用作业治疗方法钻滚筒和钻笼儿童蹦跳器平衡踩踏车训练滑梯球浴训练球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感觉统合训练感觉统合训练钻滚筒和钻笼钻滚筒和钻笼提高积极性、平衡能力、钻爬能力儿童蹦跳器儿童蹦跳器提高平衡能力、协调能力、下肢肌力平衡踩踏车平衡踩踏车提高协调能力和康复信心训练滑梯训练滑梯促进长坐位和蹲位的平衡能力发展,促进其平衡反射能力球浴球浴促进触觉和视觉功能发育脑瘫患儿的站立训练脑瘫患儿站立时的平衡训练脑瘫患儿的行走训练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