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立达中学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1053554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苏州立达中学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州立达中学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州立达中学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苏州立达中学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立达中学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8年初中毕业暨升学模拟考试试卷语 文1.本试卷共21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第一部分(26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2、) 到了石湖。我们远远地望见了茫茫的湖水,安静地躺在那里,似乎水波不兴,万籁俱j( )。我们在湖边走着,在不高的山上走着。四周的风物秀隽异常。登上山din( ),可望见更远的太湖。太湖里点点风帆,ll( )可数。太阳光照在粼粼的湖水上面,闪耀着金光,就像无数的鱼儿在一刹那之间,齐翻着身。绿色的田野里,夹杂着黄色的菜花田和紫色的苜蓿田,锦xi( )般地展开在脚下。2.下边的街头广告牌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4分)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子曰:“ ,可以为师矣。”(论语) ,悠然见南山。( 饮酒)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东风不与周郎便, 。(

3、杜牧 ) 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4.名著阅读。(5分)罗刹又骂道:“泼糊狲!好没道理,没分晓!夺子之仇,尚未报得;借扇之意,岂得如心!你不要走!吃我老娘一剑!”大圣公然不俱,使铁棒劈手相迎,他两个往往来来,战经五七回合,罗刹女手软难轮,孙行者身强善敌。他见事势不谐,即取扇子,望行者搧了一扇,行者巍然不动。行者收了铁棒,笑吟吟的道:“这番不比那番!任你怎么搧来,老孙若动一动,就不算汉子!”那罗刹又搧两搧,果然不动。(西游记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罗刹所说的“夺

4、子之仇”是指什么?(2分)孙悟空这一次借扇的结果是什么?请简要回答。(1分)下列名著中的人物、情节和书名对应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格列佛在小人国皇宫着火时撒尿扑灭皇后寝宫火焰,违反宫廷禁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白无常形态特别,活泼诙谐,心地善良(朝花夕拾) C.林冲倒拔垂杨柳(水浒传) D.哈克贝利芬山洞历险(汤姆索亚历险记)5.阅读下边的文字,模仿划线句的句式填入文中空缺处(3分) 苏州素称鱼米之乡,“鱼鲜虾蟹”、“粳糯稻米”便是苏式食品的主调。它的烹调和制作技艺历经代代名厨师因袭与发明,至今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 苏式食品讲究时令时鲜。苏州四季分明,季季物产不同,传统饮食素

5、来因时制宜,即使是家常便饭亦很讲究春尝头鲜、夏吃清淡、秋品风味、冬讲滋补。 苏式食品 。苏州传统饮食以“生活鲜嫩”、“宁缺不代”为选料原则。制作讲究刀工、火工、做工,苏式菜肴以炖、焖、煨、焐为主,兼融炸、爆、留、炒、煸、煎、烤、蒸等烹调手段。精工细作,为苏式食品的风味特色。 苏式食品 。色泽美、香味美、味道美、造型美四者融为和一体。利用食物的天然色素,点缀食品菜肴,利用花卉的自然芬芳,增进诱人的食欲。 苏式食品 。苏式食品繁花似锦,品种翻新层出不穷,比如同样一条鱼,可红烧、白烧、清炖、白笃,可烹调成冷盆菜,也可制作一道汤,鱼头、鱼尾、鱼身分开又可翻出更多的菜肴。 苏州美,美在青山绿水,亦美在饮

6、食文化。第二部分(44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6-8题。(9分)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贺 铸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注:贺铸,为人耿直,才兼文武,可惜官职低微。此词作于晚年退居苏州时。凌波:出自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形容女子轻盈的步态。锦瑟年华谁与度:用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诗意。蘅皋:长满杜蘅的沼泽地。6.作者善于熔化前人的语意或诗句入词,自成意境。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划线句所展现的画面。C2分)7.这首词表达

7、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8.词的下阕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历来为人所称道,词人也因此有了“贺梅子”的雅号,请分析其妙处。(3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9-12题。(11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

8、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彼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魏略曰: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

9、”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 【注】魏略:为三国时代记载魏国的史书。毦:用鸟羽兽毛做的装饰品。著籍:登记在户。平居发调:平日里有苛刻的赋税。自实:自己登记。 (节选自裴松之上表,三国志,中华书局简体字版)9.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 A.咨臣以当世之事 不以物喜(岳阳楼记) B.躬耕与南阳 治水必躬亲(治水必躬亲) C.亮知荆州次当受敌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D.备从其计 其真无马邪(马说)10

10、.概括【甲】、【乙】两段中诸葛亮形象的异同点。(2分)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 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12.裴松之注三国志的目的之一是“备异闻”。【乙】文是针对出师表中刘备三顾茅庐,招贤诸葛亮一事,补充其他史书上不同的记载,提供给后人更客观的评价依据。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乙】文中诸葛亮毛遂自荐的三个步骤。(3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第1315题。(9分)文化成长需要从容的心态周广文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从容是人的主体意识、意志品质与人生境界的综合表征。作为一种清醒的主体自我意识,从容是一种豁达、进取、自由的心态,做到为人处世不急不

11、躁、张弛有度,坚持不懈;作为一种意志品质与人生操守,从容意味着不被形形色色的“欲望”和“身外之物”所束缚,保持自我的人格独立,葆有一颗平常心;而从容作为一种人生境界,体现了人的气定神闲的自守、达观与超然。正所谓“兰秀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立德,不为窘困而改节”。 今天,从容作为一种悠然、宽缓的生活态度,已然成为一种稀缺的东西且离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究其原因,与我们快速发展的生活节奏不无关系。中国速度催生了我们生活的快节奏,我们在有意无意间做着压缩时间的工作。“快”似乎成了一种躲避不开的生活潮流,“快”也许是每个中国人对自己生活的最真切感受。 毫无疑问,当今国人的生活节奏是世界最快之一了。但

12、是“快”却赶走了“从容”,因为从容心态恰恰需要在时间中涵养和延展。据视觉(Lens)杂志2013年第9期刊载,当代英国著名摄影家马丁帕尔讲他近30年曾多次来中国拍摄,但是所“拍到的大多数照片都不怎么好”,他说,“在中国,大多数人都不自然”。读此消息也许需要我们深思,在急功近利的氛围中,人们脸上写满了浮躁、焦虑与欲望,唯独缺少的是从容。 文化的成长与积淀需要从容。按文化哲学家卡西尔的理解,人是文化的存在,正是文化划定了人性的圆周。回视人类文明历程我们发现,真正的文化都是人在从容自信的心态下创造出来的。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诸葛亮的“躬耕南阳,不求闻达”,陶渊明的“采菊东篱

13、下,悠然见南山”;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等都不失为“从容”的华章,它们既成就了仁人志士们的文化品格,也为中华文化添加了浓墨重彩。 一个人修身养性,需要涵养自己的从容心态。从容是一种对“度”的把握,是人性收敛与张扬的合理平衡。从容心态要求人们要能达到内心镇静而沉着地面对人生,“不畏浮云遮望眼”,守住自我,回到自己,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之根。只有守住自我,才能够做到宠辱不惊,才能够过滤出生活的品质,活出生命的质量。当然,从容心态的养成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沉下心来,接纳文化的滋养以及社会生活的历练,感受大自然从容不迫的节奏,真正做到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世界。 一个健康的社会,

14、也需要以从容的心态来面对“他者”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前提是文化的自信与从容。尤其是在全球化时代,各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日益频繁,文化的价值冲突也在所难免,这就需要我们克服文化浮躁,以从容的心态借鉴和观照“他者”文化。正在步入现代化的中国需要从容地面对世界并融入世界,并在从容的氛围中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创造出富有时代特征的现代文化,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13.下列有关“从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从容作为一种清醒的主体自我意识,是一种豁达、进取、自由的心态,做到为人处世不急不躁、张弛有度,坚持不懈。 B.从容作为一种意志品质与人生操守,意味着不被形形色色的“欲望”和“

15、身外之物”所束缚,保持自我的人格独立,保有一颗平常心。 C.从容作为一种人生境界,体现了人的气定神闲的自守、达观与超然。兰花的品质和君子的德行体现的正是从容的这个表现。 D.从容作为一种悠然、宽缓的生活态度,已然成为一种稀缺的东西且离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快速发展的生活节奏是根本原因。14.两段都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分析其作用。(4分)15.概述本文的论证思路。(3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620题。(15分) 他为人类做了一个梦 夏立军“桃花源”这概念在中国堪称妇孺皆知。桃花源记则似乎是一篇能够永远生长的文章。自古至今,人们不但争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人境还是仙境,还争论桃花源是南方还是北

16、方。其实不必争论,“桃花源”是从陶子灵魂疆域生长出来的,唯有陶子能让它生长。它显然是一个既非人境又非仙境的“乌有之乡”。 人间一一田园一一桃花源,画出了陶子灵魂生长的轨迹。 晋太元中、渔人、太守、刘子骥等等,你看,陶渊明言之凿凿,分明在呈现真实事件、真实时空,可是,他同时告诉你:那一切并不存在。陶子向往并创造了这个“桃花源”,却又诗笔一挥,把渔人已眼见之、足踏之、饮其水、吹其鸡的桃花源凌空架虚,悬于乌有之乡,极逼真又极空灵。才包着寻找桃花源这一目的,从人间出发的任何人,都只能空手而归。陶子就是这么安排的。陶子真是厉害。 陶子说得明白,这个美丽新世界是他心中的梦幻泡影。心中有桃花源,世间无桃花源

17、。它在人间,又不在人间。它不是人间,却比人间更具人性、人道。无意求之而得之,有意求之则踪影尽失。似乎完全是纪实,却又是彻底的浪漫。真即是幻,幻即是真,非真非幻,非幻非真。作者喜悦乎?苦闷乎?迷惘乎?渊明这是在开一个什么玩笑? 陶子做了一个大梦,借此发出此生最深长最有意味的一声叹息。人性、人道、人与人、人与自然,若如桃花源呈现出的那样就好了,人间却偏偏不那样,偏偏截然相反。人间与桃花源,是两个不能沟通的世界。桃花源拒绝沟通,害怕沟通。这竟然是桃花源存在的前提。桃源人从一开始就明白这一点。 人间田园桃花源,这是陶子用生命串联起的一个非凡的意义领域,形成陶渊明人生求索、生命审美的广阔天地。依从生命中

18、那份“天真”的召唤,陶渊明从他厌恶的“人间”退却至田园。田园的美好、艰辛与孤独,他都咀嚼品味过了。肉身需住址,灵魂无疆界。田园不是他人生的终点,这颗“田园魂”常常飞升至他心中的桃花源。 桃花源人侥幸地逃离了暴政,并从此逃离了残酷的克隆一般的朝代轮回,进入了一个无统治者无王税的“田园新时空”。陶子及芸芸众生,却不可能有这种幸运。桃花源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以如此口吻提及故晋,可证陶渊明对晋的眷恋即使有,亦相当有限。陶子无半点愤青式的表达,批判性却甚彻底。 中国古代,找不出哪篇文章比此文更富张力。 幽蔽的可望不可即的桃花源,打通了人类的某种美好情感。古今中外不断有思想伟人在幻想好的人类生活。从

19、柏拉图的理想国,到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再到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可证对美好社会的向往,是人类前行的永恒动力。梁启超则把桃花源称之为“东方世界的乌托邦”。桃花源有儒家礼记“大同世界”的影子,亦有老子“小国寡民”的痕迹,但又与它们根本不同。陶子把桃源人的声气口吻呈现给了我们,看上去那是一个可以诗意栖居的美丽新世界。桃花源比所有长篇大论的“乌托邦”都有诗意,也更似梦幻泡影。陶渊明并不存在为社会开药方之想。面对永远充满苦难的现实,自古至今,自以为手中有灵丹妙药的人真是太多了。 桃花源,这个妇孺皆知的概念,是陶渊明贡献给我们的。妇孺皆知,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桃花源,明明是陶渊明之梦

20、,至今却仍在拨动我们的神经,它的意义仍在生长。16.说说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不同含义。(3分) 桃花源记则似乎是一篇能够永远生长的文章。 “桃花源”是从陶子灵魂疆域生长出来的。 人间一一田园一一桃花源,画出了陶子灵魂生长的轨迹。17.如何理解第(5)节中划线的“似乎完全是纪实,却又是彻底的浪漫”这句话?(2分)18.选文第(10)节列举了古今中外思想伟人们对人类生活的美好幻想,有何作用?(3分)19.题目他为人类做了一个梦有何含义?(3分)20.结合本文及你所学过的桃花源记,谈谈作者为何说“人间与桃花源,是两个不可沟通的世界”?(4分)第三部分(60分)21.作文。( 60分)水有三种状态,人生也有三种状态。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温度是0以下,那么这个人的生活状态就会是冰;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抱平常的心,那么他就是一掬常态下的水,他能奔流进大海,但他永远离不开大地;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是100的炽热,那么他就会成水蒸气,他将飞起来。他不仅拥有大地,还能拥有天空,他的世界将和宇宙一样大。请以“心中有温度”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