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财富100强创业路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90998764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137.4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德国财富100强创业路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德国财富100强创业路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德国财富100强创业路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资源描述:

《德国财富100强创业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国财富100强创业路(5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贝塔斯曼长为巨人摩恩家族不做首富11莱茵哈德.摩 恩右欢送德国总统夫妇来到贝塔斯曼总部贝塔斯曼集团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今更是世界媒体业数一数二的巨头。人们说,贝塔斯曼家的女婿摩恩这一家人本来可以成为世界首富。然而,第5代家长似乎放弃了这条道路。真的放弃了吗?说起德国媒体业巨头贝塔斯曼Bertelsmann集团,世界上知识群体中人可能很少有不知道的。因为是媒体集团,它牵涉到经济,也牵涉到政治、文化、社会等所有方面。它的势力,从今天的女当家人莉茨.摩恩Liz Mohn跟世界政治领导人的关系可见一斑。她谈到跟瑞典女王一起搞一个慈善活动时说:“然后茜尔维亚女王的名给我打 .说起跟前美国总统克林顿的会晤,

2、她说:“比尔对我说.当然,光从财产上看,今日的摩恩家族也是够风光的。仅算在家长莱茵哈德.摩恩Reinhard Mohn名下的,就有43亿欧元2002年初计57亿欧元。两姓一家无数个脚印走来作为企业家家族,第一代是生于1791年的卡尔.贝塔斯曼Carl Bertelsmann。1835年7月1日,他在居特斯罗建立了C.贝塔斯曼出版社。该社的第一本畅销书叫“宗教麦勒,是一个基督教歌本。除了用出版物表示对新教的支持,也出版教育类的书籍,推出了两份报纸。1849年,当卡尔的儿子亨利希接管企业时,出版社有了14名员工。亨利希开辟了文学类书籍,出版了格林兄弟的著作等,也开始出版实用类书籍,主要是历史、哲学

3、、语言学这些方面的。他于1862年推出的报纸“保守民众之友连续发行了30年。出版社员工逐渐增加到70人。1887年,他还建立了职工养老金和事故保险体制。1887年,亨利希.贝塔斯曼去世,企业大权落到了“外姓女婿约翰内斯.摩恩手里。这个约翰内斯就成了这个家族的第三代。他忠实于岳父岳祖的“路线,热衷于宗教和政治。1910年,他早早地引入了职工有薪休假的体制。给贝塔斯曼带来第一次突破的是1921年接管企业的第4代亨利希.摩恩。20年代末,亨利希开始有方案地出版文学与娱乐类书籍。出版社领导人维克斯弗尔特更是点子层出,比方为书店布置橱窗,出版盒装成套长篇小说集。1939年,出版社员工增至400人。在第三

4、帝国时代,作为出版社的贝塔斯曼企业也被纳入了为纳粹效劳的轨道。除了文学书籍外,它出版了许多国家民族主义的、甚至反犹太的书籍,它成了纳粹军队正式读物的主要出版发行者,在欧洲各地大量印制这类书籍。这使这家出版社得以长时间地生存下去。然而,它最后仍然陷入了与纳粹政府的矛盾中,由于私购纸张等问题,贝塔斯曼出版社于1944年被以“对战争没有重要性的名义被关闭了。1945年3月,在居特斯罗的出版社大楼还在英军的轰炸中几乎完全摧毁,只有大多数印刷机幸存了下来。摩恩在一个点子中起飞 第五代的莱茵哈德.摩恩是贝塔斯曼集团之成为集团,成为世界顶级企业的真正功臣。而这一切起源于一个金色的点子。莱茵哈德出生于1921

5、年。后来,他自己说:“我们是6个孩子。所有孩子都得到严格的教育。他是在战争中长大的,没有上过大学。他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回忆自己的青少年时代是这样说的:“我是在30年代长大的。当时社会沉浸在国家民族主义的思维里。个人要服从一切。今天我还问自己,为什么希特勒能够这样地操纵整个民族。要想到:那时没有自由媒体,我们少年人不能离开德国,因为没有外汇。1936年,我骑自行车到柏林去,在奥运会期间第一次见到了深色皮肤的人。那是那样的陌生。战争期间,莱茵哈德在北非当军官,为帝国而战。后来作为战俘去了美国。在那里,他看到了民主是怎么回事,也学到了现代的管理方法。他之所以能够成为出色的企业家,似乎跟他的个性有着

6、很大的关系。他自己说,他的父母想把他培养成虔诚的教徒,但没有成功,“我是一个希望一切正确和笔直的年轻人。“我不是那么容易被说服的。从纳粹时代以来,我对所有教条都持疑心态度。也许正是这种疑心一切的精神把他推上了企业家的顶峰。1950年6月1日,“贝塔斯曼读者圈诞生。这个“创意被称为“国王点子。这个点子是销售部主任维克斯弗尔特Wixforth想出来的。简单地说就是:一般是读者去书店,现在是书去读者那儿。这个点子的成就是惊人的:6个月后就有了5万2千名会员,12个月后到达10万,1954年突破百万,1960年高达300万。今天,贝塔斯曼这个所谓的“俱乐部在全世界共拥有2900万会员。1952年,贝塔

7、斯曼推出成套的词典。这些词典很快在德国赢得了盛名。1956年,贝塔斯曼印刷厂从传统的印刷技术转向胶版印刷。今天,这个印刷公司是欧洲最大的胶版印刷公司。1956年,贝塔斯曼的“读者圈外又增加了一个“唱片圈。1958年,该集团建立了自己的唱片公司。1962年,贝塔斯曼首次“跨国,在西班牙巴塞罗纳建立了国外第一个图书俱乐部。这个俱乐部拥有国王夫妇这样的名誉会员,已经成为巴市三大形象之一,另外两大一是歌剧院,再一个就是巴塞罗纳足球俱乐部。1964年,贝塔斯曼买下了柏林电影公司Ufa,从此与现代影视圈结下了不解之缘。真正的突破发生在1984年,当德国首次允许私人办电视时,贝塔斯曼跟格鲁纳雅尔在汉堡办了个

8、合资企业,也叫Ufa。这个Ufa占有了私人电视台RTL40的股份。RTL很快就开展成欧洲最成功的私人电视台。1997年,这个Ufa跟1931年建立的私立播送公司CLT兼并,从而产生了欧洲最大的电视集团。2001年,进一步出手,使公司占RTL集团的股份到达76;2002年1月,再买下Person电视公司22的股份。贝塔斯曼近50年的开展路上有许多里程碑。其中包括1969年买下格鲁纳与雅尔出版社25的股份,步入杂志圈;1971年改制成为股份公司。1980年后,最大的成就大概是极成功地打入世界最大媒体市场美国。80年,贝塔斯曼买下纽约的世界最大简装本书出版社Bantam Books,1986年,又购

9、下美国的出版社RCA和Doubleday,1987年在纽约建立了贝塔斯曼音乐集团BMG;1998年,又买下了美国出版社Random House等。现在,贝塔斯曼早已成为英语出版界的老大。1997年还有一件大事,即贝塔斯曼于1月在上海开出了中国第一个图书俱乐部。从此走进了这个世界未来市场。有一件事始终难以为人理解:1993年,大老板莱茵哈德.摩恩把集团68.8%的股份交给了贝塔斯曼基金会。2001年,时代周报采访摩恩时问人,假设您保存下这些股份,把它抛上市,您也许就是世界上的首富了。您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摩恩的答复是,做首富对他来说毫无意义,“富有不是我的目标。我后来利用了我的财富来建立这个基金会

10、,并通过这样做为企业保有资本根底。新摩恩时代加固家族的势力 图:莉茨.摩恩莱茵哈德.摩恩仍然好好地活着,但他身边的风向好象有些转了。也许因为莱茵哈德已经83岁高龄,管不了也不想管那么多了?在这个莱茵哈德.摩恩仍然健在的“新摩恩时代,主要的人物是莱茵哈德的第二任妻子,比他小20岁的莉茨.摩恩。莉茨年轻时学的是牙医助手的职业。1958年,她进入贝塔斯曼图书俱乐部工作。很快她就成了莱茵哈德的女朋友。1982年,她俩终于缔结姻缘。刚开始时,她负责管一些社会性质的工程,比方名为“新声的歌唱比赛。然后,她不断扩张。她进入了贝塔斯曼基金会理事会和贝塔斯曼股份公司监事会。她说:“我会设计安排,但权力对我来说是

11、个负面的概念。莉茨是个浑身上下充满活力的女人,有着强大的交际能力。也许,她的野心直到2002年前董事长米德尔霍夫下台才充分显示出来。她干脆担任了贝塔斯曼管理公司的总裁。从此,贝塔斯曼更加走向家族化。贝塔斯曼容许过其股东GBL公司,让该公司所占的25股份上市。但除此以外,莉茨明确地说,她要把贝塔斯曼保存给家族,“心在为此而跳。这就是我们的生命。这是她说的话。莉茨担任总裁的贝塔斯曼管理公司控制着贝塔斯曼股份公司75的发言权。当然,最后这个决定还是她的老公莱茵哈德作出的。用莱茵哈德的话说,将来公司的任何决定“只有在家庭代表同意的情况下才能作出。管理公司董事会由7人构成,家庭成员莉茨、莱茵哈德和儿子克

12、里斯朵夫虽然只占了3席,但当然是他们3人说了算。莉茨和莱茵哈德有3个共同的孩子,其中两人担任了贝塔斯曼集团的领导职位。老大克里斯朵夫是互联网门户网站Lycos Europe的总裁。获得了政治学博士学位的女儿布莉吉特领导着贝塔斯曼5个支柱部门中的一个。唯一的例外是小儿子安德雷阿斯。他自己拥有一家模特儿公司,没有在家族企业中占据领导岗位的野心。他说:“我是作家,艺术家。但对他的父亲加强家庭在集团中的影响力的做法,他表示赞同。莱茵哈德并没有“老透,他仍然把握着公司的大方向。他最大的兴趣爱好是散步与思考。他说:“当我星期六可以散步5个小时时,我就有时间来思考问题,然后就会带着一堆解决方案回家。思考是很

13、有意思的事情。麦德龙的故事和它生出的两个故事12/13麦德龙创立人拜斯海姆两个人共同开出了麦德龙。两个家人在财富榜上走到了一起,而且还紧挨着。于是,这两个故事只能写在了一起。尽管这两家人今天距离并不是很近。这两个家人,一是麦德龙的主要创始人奥托.拜斯海姆Otto Beisheim,他排在2003年德国百富榜第12个位置上,财产值为42亿欧元,比2002年增加了5亿;二是兄弟俩米歇尔.施密特鲁腾贝克Michael Schmidt-Ruthenbeck和莱纳.施密特鲁腾贝克Reiner Schmidt-Ruthenbeck ,他俩原来排在拜斯海姆上面,有46亿欧元的财产,2003年减少到42亿,排

14、到了拜斯海姆的后面去。麦德龙本身的故事麦德龙METRO如今在中国也是大名鼎鼎。不过,中国人所了解的麦德龙其实只是麦德龙集团的一局部。这一局部是所谓的“麦德龙现购自运商场集团。此外,属于麦德龙集团的还有在德国生活的中国人都知道的考夫霍夫Kaufhof商场集团、雷阿尔REAL大型超市商场集团、媒体市场Media Markt集团、萨图伦SATURN电器商场集团等。麦德龙集团是今日世界最大的商业集团之一,在28个国家共拥有24万员工,营业面积达1144万平方米,2003年营业额达536亿欧元。细究起来,麦德龙集团的根埋得很深:1879年,考夫霍夫集团的历史就已经开始,同样被麦德龙吃掉的阿斯科德国商场股

15、份公司于1880年已经初步建立。但,真正的麦德龙至今只有40年的历史,今年正好是大纪念日。1964年,奥托.拜斯海姆和他的伙伴们建立了一个在德国令人耳目一新的商场:所谓的“现购自运商场Cash & Carry。他们钻了一个好大的空子:按概念,这种商场不属于零售业,而属于批发业,跟其它批发企业不同的是,你看到什么货就可以提走。为此,办成了会员制度,要凭卡入内,也就是说,只能为公司、企业购置。这一来,这里成了老板阶层的一个集合点,让来这里的人有一种自豪感。由于是批发,许多东西比外面廉价。由于不属于零售业,可以不受德国商店关门法的局限。德国商店只能开到18点半时,它可以开到20点半;现在,德国商店可

16、以开到20点了,它可以开到22点。由于晚上开门,给许多忙碌的人和老板们提供了方便。品种多,今天的麦德龙商场提供1万7千种以上的食品,3万种以上的非食品。这一切集合起来,当然是一炮打响。这实在是一个金点子。然而,据说这个金点子是拜斯海姆一次美国之行“盗版来的,原版据称是美国的“Terfloth & Snoek批发商场。然而,这个“盗版却比任何正版都辉煌,它为德国乃至全世界的商业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30年后,麦德龙集团足够强大了,于是超级胃口自然诞生。1996年,只化了10个月的时间,麦德龙一口气吃掉了阿斯科德国商场股份公司、考夫霍夫控股股份公司和德国SB购物股份公司,建立了今天的麦德龙股份公司。

17、同年,麦德龙走上了股市。同年7月25日,麦德龙股份公司的股票就进入了德国的达克斯指数。同年年底,以120.7亿马克的市场资本化,麦德龙一举进入了德国20强企业之列。1997年是麦德龙的国际年。这个集团开始大力开辟境外市场,这一年的国外营业额猛增了50,国外营业额占了集团营业额的7.1%。1998年是麦德龙集团至今最大的大年:税前毛利猛增了63.5%,达16亿马克。麦德龙的股票成了达克斯指数中最走红的股票。到年底,麦德龙集团形成了四大支柱的清晰脉络。国际化同样突进,1998年,国外营业额占到了集团营业额的35.2%。麦德龙集团所有的组成局部跟中国都有密切的业务关系。但真正打入中国的是麦德龙的“本

18、体即麦德龙现购自运集团。1995年,麦德龙的本体跟上海著名的锦江集团合作,建立了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1996年就在上海开出了第一家商场,一开始就取得了惊人的成功,“给中国带来了全新的概念。现在,麦德龙在中国北部、东部、南部和中部建立了四个销售区域,已建成18个商场。从麦德龙走出的第一个故事图:柏林波茨坦广场拜斯海姆中心的宾馆局部从麦德龙走出的第一个故事自然就是奥托.拜斯海姆的故事。奥托出生在一个清贫的家庭。他的爸爸是弗斯纳肯一个看管一个庄园的管家。尽管他从小是个好学生,老师们对他很满意,但他的父母都拿不出钱来供他上高级中学。为此,他没有去读高级中学,而是当了一名皮革业的学徒。一个皮革业学徒,一

19、个没有没有高等学历的人,居然从60年代开始一路飞奔,很快进入了德国最富圈。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一切归功于一个金点子。就象IBM公司曾经说过的:最好的方法是当第二个人。他不是这个点子的绝对创造人,但他却是这最成功的“第二个人。今天的麦德龙,仅以其现购自运集团而论,稳居世界第一。拜斯海姆的活动范围早已远远超出了麦德龙的范围。通过设在瑞士的拜斯海姆控股公司,他还拥有许多互联网公司如Scout24和风险资本公司如XL Venture。拜斯海姆是一个绝对的隐身迷,但随着麦德龙的上市,上市公司一切都是公开的,他在麦德龙的方面无可隐身。好在他的房地产业和瑞士的控股公司是不上市的。他这些公司的情况可谓无人知

20、晓。然而,尽管不愿意,拜斯海姆仍然经常成为媒体聚焦的对象。1990年,他从德国电影电视大王雷沃.基尔希手里买下2500部电影,救了当时已经面临完蛋的基尔希帝国。他一度也参与了基尔希手里的德国电缆一台,1995年才退出电视业。公众自然注目于象麦德龙这样大企业的老板。但众多的批评谣传包括2001年传说美国沃尔玛集团要买下麦德龙的谣言并没能影响麦德龙继续开展。甚至关于拜斯海姆在第三帝国时期曾经是党卫军成员的说法,也既没得到否认,也没得到证实。前两年,拜斯海姆迷上了互联网。据说,他的控股公司拥有70家互联网公司。同时,他在柏林建造着他自己的纪念碑:在柏林市中心最现代的波茨坦广场,紧挨着索尼中心,他建了

21、一个“拜斯海姆中心,楼高19层,里面有咖啡馆,商店,餐馆,还有属于柏林最贵之列的一个宾馆,一切都是最高档的。除了营业面积外,这里也有住房,每平方米的价格在4800至9500欧元之间。拜斯海姆自己看来是不会住到那里去的。他拥有的房地产已经遍布全球,在巴黎,在加利福尼亚,尤其在瑞士很多地方,都有他的高档房产。1988年,他已经参加了瑞士籍。从麦德龙走出的第二个故事第二个故事是米歇尔和莱纳.施密特鲁腾贝克兄弟俩的。他俩从一开始介入麦德龙业务,是他俩的福气,又何尝不是拜斯海姆的福气。来自杜伊斯堡的兄弟俩本来是施帕尔Spar批发公司老板。拜斯海姆跟他们结合,就是要借助他俩的经验。此后,麦德龙又吸收了一名

22、老板,即哈尼尔Haniel控股公司,那是因为麦德龙需要更多的资金。对哈尼尔来说,也是一个聪明的选择。麦德龙在拜斯海姆和施密特鲁腾贝克兄弟的操纵下,成了德国战后最成功的企业之一。然而,兄弟俩比拜斯海姆更神秘。至今人们在德国任何报纸上都找不到他俩的任何一张照片,在杂志的派对报导中,也绝对找不到他俩的名字。只有一次,他俩的名字响遍了德国媒体:2000年夏,兄弟俩和达尼尔家族一起向拜斯海姆发难,要求解雇当时的麦德龙监事会主席康拉蒂。然而,拜斯海姆丝毫不为所动,他只表示,他对这几位他常年的伙伴感到失望。结果,兄弟俩把他们所拥有的BHS控股股份公司三分之一股份卖给了拜斯海姆。BHS是拜斯海姆、哈尼尔和施密

23、特鲁腾贝克三个姓的缩写,是1999年初作为麦德龙财产管理公司的姐妹公司建立的,是对100多个互联网公司所作投资的“财产管理部。也许,他们出售这些股份时心情并不愉快。但事后回过头来看,这却成了一个英明的选择。因为在那以后,互联网业一路走下坡。至今还没有真正缓过劲来。德国新技术的台面人物SAP先生14哈索.普拉特纳从德国百富名单中可以看出,德国企业家中,还是传统领域的居绝对上风。新技术中冒出来的富豪,只有SAP集团一家以4个人独领风骚。而排在百富榜新技术领域人士最前面的,就是这2003年的第14名哈索.普拉特纳先生。他也被人称为SAP先生。当时“叛变IBM,建立SAP公司的共有5人,然而这个柏林出

24、生的哈索.普拉特纳Hasso Plattner似乎集一切辉煌于一身。且不说他长期居于SAP之巅,且不说他以37亿欧元的财产高出伙伴们一截,光是那花雨般落在他身上的学位和称号就令人叹为观止:1990年,萨尔布吕肯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1994年,该大学再授予他名誉教授称号;1997年,Computerworld Smithsonian Awards Programms授予他全球化信息技术领袖奖;从1998年开始,他担任萨尔布吕肯大学的名誉校长;2002年,波茨坦大学也授予他自然科学名誉博士称号。1968年,在亚洲和欧洲人们大闹政治革命的时候,卡尔斯鲁厄大学走出了一名新出炉的硕士。当年,他在IBM德

25、国公司获得了第一份工作,开始了他技术革命的生涯。他在那里设计各种程序。很快就产生了一个想法,应该有个统一大企业商务活动的软件程序。1972年,普拉特纳跟4位同事迪特玛.霍普、克劳斯.池拉、汉斯-维尔纳.海克托尔和克劳斯.威伦洛于特尔一起建立了后来成为德国传奇的公司“Systeme, Anwendungen und Produkte in der EDV简称SAP。他们的主要产品针对企业经济设计的标准软件从R/1开展到R/3,先是占领当地,继而占领欧洲,最后打通了信息技术的超级大国美国的市场。营业额在建立当年为62万马克,10年后翻到约2400万,1993年越过了10亿的界限。2002年,这个集

26、团已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拥有约22000名员工,创造了超过74亿欧元的营业额。公司的开展是传奇性的,公司的代表人物普拉特纳又何尝不是。在公司内部,人们称他为“SAP先生,他的性格十分的情绪化,不愿意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不愿意接受记者采访。于是人们传说,普拉特纳不想执政了,宁可去干自己的爱好帆船。然而,普拉特纳却牢牢地坐在SAP这艘巨轮的指挥舱里,先是多年的当副总裁,从2003年5月开始,干脆当上了总裁。而且,30年来,他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出现。人们说,他是一个工作狂,梦想家,又说,他对市场的嗅觉是任何分析报告所无法比较的。每当涉及重要的客户或员工,就必须由他出面。人们还说,一些看上去已经失败了

27、谈判,经过普拉特纳的努力,却往往又绝处逢生。每当有员工泄气的时候,往往他轻轻的一句话就让人重新振作起来。他是一个工作狂,但绝对是“当代德国式的。公司的开展和他海上扬帆的兴趣同样重要。公司初建时,5个人中是他第一个抛下工作,根据他们几人自己定下的休假章程,甩手去了海洋。他当时的解说词是:“等我从帆船那儿回来时,我对公司将比先前更有价值。R/2,R/3这些企业管理软件系统对行人来说是些枯燥的名称。然而在业内人眼里,那是充满生命力的。R/3的成功可以说是惊天动地的。然而,那时它却是一个偶然的产物。据说,是因为要参加汉诺威的CeBIT展,必须要拿出点什么东西来,才决定研究这么一个程序的。普拉特纳自己后

28、来证实道:“确实是这样的。那时,IBM开发了SAA程序,普拉特纳和他的伙伴们一眼就看出,SAA不会成为业界的标准。于是,他们搞了个R/3。普拉特纳对那段日子十分思念:“1988年到1992年那段时期真的很奇妙。那时我常常坐在开发中心里写代码。这种工作很有趣,而且我也有大量的时间。不过我知道,在这个开发工程上,我们确实是输不起的。结果他们成功了,创造了“SAP历史上一个名符其实的里程碑。SAP德国公司总裁克莱纳麦尔语普拉特纳今年60岁了。他有两个女儿,有帆船这个兴趣爱好,也喜欢打高尔夫球。他经常强调说,他不会粘在他的指挥椅上不动的。当德国政府开始讨论财产税问题时,他就说,一旦新法形成,他就卖掉全

29、部股票,归隐林泉。结果,那个新法没有出现,他也留了下来,而且还“官升一级。他看来还舍不得那终生的事业,他说:“我们做的事太紧张了,比高尔夫更紧张。但他还一语多关地说:“高尔夫球打得越多,我的肩膀就越疼。中午12点:德国企业最高掌门人15掌门布劳恩 这个医疗设施世家的当代掌门人在德国是个大大的名人。他担任着德国工商界最高的职务:德国工商会大会DIHK主席。他能有今天的地位,当然也说明了,他的家族和家族企业绝非无名之辈。这个家族的名字是布劳恩Braun。家族企业的当代掌门人是路德维希.格奥尔格.布劳恩Ludwig Georg Braun,他家的企业集团叫B.布劳恩,这是医疗设施方面一个大名鼎鼎企业

30、。他家的财产2003年初为36亿欧元,与上年持平。路德维希是这个家族企业的第5代了。说来话长。1839年6月23日,尤利乌斯.威廉.布劳恩买下了麦尔松根的“玫瑰药房,增加了当地草药的邮购业务。这就是布劳家的起点。而第一代尤利乌斯到头来也只是一个药房主。1864年,尤利乌斯的大儿子贝伦哈尔德接管了这家药房。这个贝伦哈尔德才是真正的开拓者。他一接手,就开始生产一些药物,如头痛栓,药膏等。3年后,1867年,他把企业分成了两部门,A部管药房,B部管药品生产。他以B.布劳恩的名义把企业登记注册了。1900年,第三代上阵,贝伦哈尔德的儿子卡尔.布劳恩接管了公司。1908年,公司开始用羊肠生产可为人体吸收

31、的手术缝合材料,医学上称为肠线。1914年,公司更进一步,新建的车间开始生产外科和牵引术用的夹板和血压计。此后,公司越来越正规化。1916年,出版了第一期麦尔松根医学通报;1923年,公司建立了企业医疗保险所;同年,在意大利米兰建立了第一个国外工厂。1930年,在输液技术方面有重大突破;1935年,开始生产不为人体吸收的合成缝合材料Synthofil A。1937年,轮到了第四代:卡尔.布劳恩的小儿子贝伦德.布劳恩进入企业,担任研发部主任。到1939年时,企业拥有约500名员工。战后,布劳恩公司仍然牢牢地抓着技术和产品的开发。1949年,公司推出外科缝合材料Supramid-Braun和用于长

32、时间输液的第一个针管泵;1953年,开始生产玻璃输液产品;1956年,开始生产塑料的输液产品:1960年,开始生产现代骨外科的辅助材料;1962年,推出世界最早的输液一体塑料筒管。那段时间,这个公司没有飞跃,但始终保持着增长。1958年时,工厂员工首次突破1000人;1964年公司建立125周年之际,公司拥有1700多名员工,营业额达约5千万马克;1969年,员工超过2000人,营业额达1亿马克。随着公司实力的不断壮大,飞跃的时机来临了。1971年,企业改制为股份公司。1976年,买下了同行Aesculap股份公司的大股。在1975/76年度,布劳恩公司营业额一下子到达4.24亿马克,员工达3

33、098人。1977年,第五代第四代的奥托.布劳恩之子路德维希.格奥尔格.布劳恩当上了董事长。在路德维希的领导下,公司更是开展迅速。80年,在马来西亚建厂;在德国建新厂;1997年,买下美国McGaw公司。1998年,公司到达40亿马克的营业额,在全世界的员工总数到达27000人。2001年,路德维希.格奥尔格.布劳恩当上了德国工商大会主席。他出生于1943年,媒体说,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特别的保守,“是一个不引人注意的人:总是穿着深色不显眼的西装,个子细长,头发接近全秃。然而他一说话却往往震惊四座,尤其是他在德国工商大会主席的位置上讲的哪些话。2001年初,他提出跟工会谈判工资增长的“零方案,在

34、德国引起了长时间的强烈反响。人们说,他怎么想就怎么讲,很少考虑很多。他是个非常虔诚的天主教徒。每天中午12点,他都要向企业在全世界的28000名员工发出一封伊妹儿电子祷文。他在一篇祷文里写道:“忧虑就象幽灵。谁不怕它,它就拿谁没方法。这位德国工商大会主席的标新立异也表达在他的公司的工作环境中。每天晚上,他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就得“搬家。一位雇员明天坐在哪个位置上,取决于他明天干什么事,跟谁合作。1993年,布劳恩的辖下也出现了丑闻。布劳恩公司通过非法途径购入了一批脑膜,用来制造一种用于皮肤移植等方面的昂贵药品。1985至1996年间,日本40多人因此而得病。几乎所有这40多人今天都已死亡。这种药品

35、的生产被停止了下来,在法庭上,布劳恩公司与原告达成协议,付出数以百万欧元计的赔偿。与一些工业大家族不同的是,布劳恩家族没有发生家族内争内乱。显然,这是因为家族财产的分配、遗传已经形成了一些良好的经验。另外,家族内部的一个规定也起了作用:家族成员分别领导国外的子公司,不脱离企业。路德维希.格奥尔格.布劳恩毫无疑问始终是今日布劳恩集团的核心。他在德国工商大会的位置似乎也不是轻易可以动摇的。他的前任彼得.斯蒂尔不就在这个位置上稳稳地坐了13年吗?最富的小单身和他爸的财产分配16这是科万特家的又一位,被称为德国最富和女孩子们最向往的年轻单身汉。本文中,我们着重介绍一下他爸爸赫尔伯特是如何分配财产遗产的

36、。这一分配被视为德国企业主财产分配的范例。他叫斯台凡.科万特Stefan Quandt,出生于1966年。他拥有36亿欧元的财产2002年初还有45亿,因宝马等的股值浮动而浮动,未婚,至今默默地居住在法兰克福附近的富人小城巴德洪堡他父母的旧居里。据德国媒体说:此人个性“超级可爱。斯台凡学的是经济工程学,实习地点是香港和美国,包括波士顿咨询公司。然而他的富有是祖上积“德,最主要是他的爸爸赫尔伯特.科万特的奉献。科万特家是德国最富有的工业家族,当年那笔巨额财产的分配至今被人们视为范例,许多巨富仿而效之。科万特家创业者的孙子赫尔伯特.科万特Herbert Quandt出生于1910年。他出生时和成长

37、期间,他家已经是德国一个叱咤风云的工业家族。然而,与他长大后的壮举相比,还差得很远。那是1959年,他倾囊买下当时几乎倒闭的宝马汽车公司。从此真正进入了德国和世界最富者的行列。有关故事详见关于第6名的报导,参见关于第21名和第28名的报导赫尔伯特是个半盲人,但一生中却有3次婚姻。3次婚姻产生了6个孩子。这子女满堂却也给他身后的财产分配带来了大难题。但他在生前就成功地解开了这道难题,而且几乎不用为此纳税。赫尔伯特是71岁时去世的。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把很大精力放在了财产的划分上。那是一个漫长的,有时十分痛苦的过程。容布鲁特在2002年出版的科万特家传记中写道:“在70年代中,赫尔伯特.科万特

38、把他的时间和精力的相当大一局部放在专家内行的分解他的公司王国上。科万特家的好朋友黑尔特写道:“最终的原那么是共同承当责任。赫尔伯特不希望通过财产的分配使的王国分崩瓦解。第一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第一次婚姻产生的女儿西尔维亚在70年代得到的是非企业性的财产,一大堆各种股票和相当可观的房地产。第二步是,第二次婚姻产生的3个孩子女儿宋娅和萨比娜,儿子斯文于1978年7月平均分得了著名的瓦尔塔电池股份公司100的股份。但由于市场不景气,姐弟三人虽作出了一些努力,却无法使这家大公司繁荣起来。2000年12月,德意志银行买下了瓦尔塔大股,然后分批地卖出,这个出售过程一直持续到2003年6月才结束,其中最重要

39、的一局部生产汽车电池的厂于2002年秋卖给了美国汽车零配件生产者琼森控制公司。真正的财产继承者是第三次婚姻的三位:妻子约翰娜第21名,女儿苏珊娜.克拉腾第6名和儿子斯台凡。三个人三种性格:约翰娜直率单纯,母性味十足;苏珊娜安静内向;斯台凡活泼天真。这三个人所分得与管理的财产也全然不同,不少是相互独立的。共同的是:他们三人都各得一份宝马集团的股份,他们三人总共占宝马股份的46,约合110亿欧元。此外,苏珊娜得到的还有制药公司阿尔塔纳Altana50.1%的股份。斯台凡占有德尔通股份公司Delton AG100的股权。很少露面的斯台凡在2001年6月参加他的母校卡尔斯鲁厄大学学位颁发仪式上说:“我

40、爸爸认为非常重要的是,我的姐姐和我学业完成后应该各自独立地开展和实现我们的企业思维。这种“各自独立的思维,其表达方式是:他和他姐姐参加各自继承的企业的监事会,在那里发挥自己的一定的能力和想法。第三次婚姻的这三位,所经营的企业却开展得大不相同。苏珊娜获得的制药企业阿尔塔纳股份公司一进再进,已经进入了德国最正确最大的30企业,即30家达克斯指数企业之列。但斯台凡的德尔通股份公司却没有获得明显的成功。德尔通的子公司Ceag也许是其中唯一成功的,至今仍是世界 电池最大的生产者。而德尔通总体上并不很健康,买下的梯尔物流公司至今仍是一个负担。姐弟俩的企业在数字上的比较是非常明显的:阿尔塔纳2002年营业额

41、达26亿欧元,税前利润高达20;而德尔通同年的营业额为11亿欧元,亏损额达6100欧元。德国大财主分配财产时对子女有所偏心是常见的。但老爸赫尔伯特却不是这样的人,至少在对这三个人方面。分配财产时,阿尔塔纳的情况已经比其它公司好,因此,赫尔伯特给妻子和儿子的宝马股份就多于给女儿的。儿子斯台凡还当上了宝马的监事会副主席。除宝马外,还有一些企业财产是这三人都参与的,比方他们拥有美国Datacard公司100的股份,三人拥有的份额完全平均。还有1993年参股20的卢森堡Gemplus公司。这三人在巴德洪堡拥有一个共同的“家庭办公室,这个办公室为这三位管理财产,作出三份完全不同的报告分交三人。老爸赫尔伯

42、特实践的这种无税分配实物和分割工业财产的模式,在90年代德国工业重组过程中成了一种广为仿效的模式。最新的一例是2003年10月抵押联合银行所属的Hypo Real Estate公司的大分割。但这种模式只适用于大资本家。中小企业家们还是希望自己的企业一代一代完整地传下去。不情愿的银行家族继承人17冯.芬克家族两次出现在德国百富的名单里,一是这里排在第17位的奥古斯特.冯.芬克一家,二是排在第36位的威廉.冯.芬克一家。奥古斯特当初进入银行业就很勉强,根本不是兴趣所在。他们同名同姓的祖上可比他们能干多了,堪称工业化时代创业者的典范。生于1930年的奥古斯特.冯.芬克August von Finck

43、这一家人财产额够巨大的:2003年初时为35亿欧元。然而,当初他根本就不想当银行家,他喜欢的职业是当农民或者说农庄主。但在他爸爸也叫奥古斯特的强迫下,他不得不成天坐在办公室后面,学习怎么玩钱。故事要追溯到1870年。那年7月,麦尔克博士和克里斯蒂安两位携手建立了一个小银行。然而,这家银行能够迅速地走上成功之路,那么公认是襄理威廉.芬克的功绩。1879年,第一代的威廉跟他的弟弟奥古斯特一起,投资50万马克。于是,这家银行改名为麦尔克芬克与伙伴银行。这家银行主要经营范围是建立企业和融资,在超能的威廉领导下,大胆地,飞快地前进着。1890年,这家银行投资建立了今天德国最大的保险公司安联,占了安联起始

44、资本近40。通过参股伊萨尔工厂和慕尼黑电车股份公司,麦尔克芬克银行为慕尼黑根底设施的建设作出了重大奉献。第一代威廉.芬克的重大成就使他得到王室的尊敬,1905年,他被封为巴伐利亚王国参谋,并获得可以世袭的爵位,从此“改名为冯.芬克。1924年,第一代伟大的威廉去世,给企业带来了重大的内在变化。第一代威廉那时已经占有了这家银行几乎100的所有权。他把这份财产平均地分给了他的3个子女:儿子奥古斯特.冯.芬克,女儿玛加蕾特.冯.施台格尔和伊丽莎白.温特尔斯坦。儿子奥古斯特,那年才26岁,接过了公司的管理权。1930年,冯. 芬克家族在德国经济史上再次写下了重重的一笔:他们的银行参与建立了德国最早的飞

45、机制造企业和航空公司,那就是今日航空航天工业公司DASA的前身乌德特飞机制造Udet-Flugzeugbau GmbH和汉莎航空公司的前身南德航空股份公司Sueddeutsche Aero Lloyd AG。第三帝国期间,麦克尔芬克银行在纳粹统治下艰难地在国家监督和企业自营的夹缝里生存下来,然而这番挣扎导致这家银行在战后完全陷入瘫痪。直到1949年,这家银行才重新开始运转。第二代的冯.芬克老奥古斯特当时已经能够得到他的儿子也叫奥古斯特,就是上面提到的生于1930年的那位和外甥威廉.温特尔斯坦的帮助,从而在50年代顺利地走上了重新兴旺兴旺的轨道。60年代,还在杜塞尔多夫和当时已经越来越重要的金融

46、中心法兰克福等地建立了分行。早在1973年,出于税务上的原因,老奥古斯特就把他的财产全部移交给了儿子威廉和奥古斯特小,1930年生,从此造成了冯.芬克家财产的分岔。同时让他们进公司来参与经营。1980年,第二代的冯.芬克老奥古斯特去世,银行大权完全交给了小奥古斯特和外甥威廉.温特尔斯坦。尽管小奥古斯特原来的理想是“长大要把农民当,但他不得不坐到了总裁的金椅上。一开始,似乎一切都顺当。80年代的结构改革使这家当时德国第三大的家族银行成为德国盈利最好的银行之一。一开始,小奥古斯特在发放贷款方面做对了一些事,也盈得了尊敬。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作为银行家,能力实在无法跟他的爷爷和爸爸相提并论。“明镜周

47、刊甚至说,经营失败成了他的“商标。尤其是他在80年代初买下慕尼黑啤酒厂卢云堡Loewenbraeu一事,一度被引为笑谈。德国80年代末的税改迫使冯.芬克们出售了一局部已经积累了100多年的股票。1990年10月1日,小奥古斯特.冯.芬克出人意料地把银行卖给了英国巴克莱银行,售价合3亿欧元。他自己也退出了银行的管理层,他的表弟温特尔斯坦博士那么继续担任银行总裁。小奥古斯特渐渐退出了各方面的股权,如安联,慕尼黑再保险,DSK银行,供电集团伊萨尔,最后也出售了他心爱的啤酒公司卢云堡。他的投资转向了瑞士的一些公司。5年前,他干脆举家迁入了瑞士图尔高的崴恩费尔登宫殿。为了抵抗欧元,他投资了430万欧元。

48、结果欧元没能阻止住。他再次被人引为笑谈。参见关于第36人:威廉.冯.芬克家族的介绍平心配料食品啤酒大王欧特克18“欧特克博士Dr. Oetker是德国最著名食品品牌。从那阴暗的药房后堂里,走出了今日的德国食品大王。2004年初,欧特克集团更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它一举成为德国最大的啤酒酿造者。欧特克家族的财产本来已经很多,今后更了不得。跟其它工业领域的企业相比,欧特克博士公司的规模似乎不是太大:在德国,这家企业有3000名员工,生产着250种食品产品,2002年,欧特克国际共创造了10亿欧元的营业额。其中德国国内占53,国外占47。然而,欧特克Oetker一家的财产比许多工业领域更大企业的主人家更

49、多,而且在不断增加。2002年的财产值为33亿欧元,2003年增加到了35亿。2004年初一举成为德国最大啤酒商之后,可以想见,这家人在德国乃至世界富豪榜上的地位将会有进一步的,甚至是大踏步的上升。1891年,在比勒费尔德一家药房昏暗的后室,年轻的药剂师奥古斯特.欧特克博士Dr. August Oetker离经叛道,研究起食品配方来。也许在药学知识的帮助下,他每天用秤药的小秤实验到深夜,推出的是食品史上的革命之作:一种叫“Backin的烤面包粉,在装着一磅面粉的小袋里,有着精确的配方,保证每次烤面包糕点都能成功。欧特克博士率先进入了广告领域,在报纸上,在产品包装上推出配方广告。这一创造导致德国

50、人更多地在家里自己烤制糕点。一下子就成了畅销货。接踵而来的是配料糖,布丁粉,食品淀粉。1900年,第一家工厂就应运而生。1906年,Backin年销售量已经到达了5000万个小袋。世纪之交时,欧特克博士已经懂得保护自己,给产品注册了商标。很快,欧特克的脚就踏进了国际圈,1904年在维也纳建立了第一家国外工厂。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特克家族企业带来了重大的损失。1916年,创始人奥古斯特的唯一的儿子鲁道夫在凡尔顿一役中阵亡。鲁道夫去世几个月后,他的儿子,也就是创始者奥古斯特的孙子出世,他集爷爷和爸爸的名字于一身,叫鲁道夫.奥古斯特.欧特克。1918年,创始人奥古斯特去世。1920年,他年轻的儿媳妇二

51、嫁,二任丈夫里夏德.卡瑟洛夫斯基是她亡夫生前最好的朋友,也是一个富豪,拥有一支远洋商船队。卡瑟洛夫斯基承当了对孤儿寡母的责任,也承当了对奥特克企业的责任。那时,奥特克企业有600名员工。在两次大战之间,他继续走国际化的道路,先后在荷兰、比利时、挪威和意大利建了工厂,在法国、波兰和丹麦也建立了子公司。在二次大战那困难的年代里,欧特克博士这个品牌根据当时各种食品匮乏的情况,因时制宜,推出了以少量的配方烤制好糕点的烤粉。1944年,第三代鲁道夫.奥古斯特经历了人生的剧痛,他的妈妈和继父在盟军的一次空袭里双双去世。时年25岁的鲁道夫.奥古斯特应天命,早早接过了企业的大任。后来,他无限深情地思念他的继父

52、:“我不能想象有比他更好的父亲,也不能想象有比他更好的老师了。继父留给他的不仅是良好的教育,而且留给了他另外一笔财产。他学过的专业是银行学,依靠继父留给他的汉堡南美蒸汽轮公司,在战后德国政府给予的慷慨的资助下,他得以在50和60年代建立了德国经营面最大的康采恩之一。他的商船船队也获得了很大的开展。据说,当时的德国总理阿登纳听说了欧特克船队的开展情况,还深感震惊。欧特克公司有一个口号:“船不能单靠一只锚,人生不能单靠一个希望。第三代欧特克不断扩大着他的领域,他买下了一家银行Bankhaus Lampe,一家保险公司Condor,许多香槟酒厂,啤酒厂,假设干高级宾馆。当然,公司的名气靠的还是那第一

53、只“锚1970年,奥特克博士牌的深冻皮萨饼作为世界第一个走上了市场。后来,奥特克博士牌的许多微波炉食品、简单回炉菜肴纷纷问世,其中包括在德国生活的中国人经常见到了盒装的中国菜半成品。也许是接受了父辈祖辈一线单传的教训。第三代的鲁道夫.奥古斯特.欧特克两次结婚,共有5个儿子,3个女儿。果然,他的儿子之一险些夭折。此事被称为德国的世纪大案。1976年12月14日,18点45分,25岁的大学生里夏德.欧特克在弗莱辛大学停车场被绑架。欧特克家庭给他支付了2100万马克的赎金。在一个象棺材那样的木箱里度过了48小时后,他在慕尼黑附近的树林里获释时,身负重伤,奄奄一息。里夏德获释后,德国警方发动了一场史无

54、前例的大搜捕。两年后,为此设立的特别委员会终于逮捕了一名叫兹罗夫的疑犯。尽管该疑犯坚决否认罪行,但最后,经过一场震撼德国的法庭审讯,把他判处了15年的重刑。直到12年后,兹罗夫才交代了赎金的暗藏地点,从而使这笔巨额赎金重归旧主。此案发生后,欧特克家改变了习惯,从此不再公开露面,避开媒体。1981年,第三代鲁道夫.奥古斯特便让位给了大儿子奥古斯特。但直到今天,已经高龄87的鲁道夫仍然镇守在监事会里,最重大的企业决定仍然要过他这一关。图:担任德国工业联邦协会副主席的阿伦德.欧德克但事实证明,第四代欧特克绝非守财奴,绝非弱辈。今年初,欧特克公司再次震撼了德国:欧特克集团买下了握在德国第四大银行抵押联

55、合银行手里的啤酒与饮料康采恩“Brau und Brunnen的大股,一举成为德国最大的啤酒酿造者。抵押联合银行今年1月宣布说,出售的是这个饮料康采恩股份的61.7%,售价是2.2亿欧元。也就是说,相当于每股80欧元。而欧特克集团对此并不满足,它要拿下这个饮料集团75的股份。为此,欧特克集团宣布,向这个饮料康采恩的股民们提供每股80欧元的收购价格。据今年3月的消息,这个大收购行动已经成功。欧特克共将付出3.59亿欧元,从而买下的是德国市场15的占有率。用该集团一名高级经理人士的话说,欧特克的这一举动是为了阻止外国公司占有德国啤酒市场的大半天下。主要对手是比利时的因特布鲁集团,这个国际啤酒大头已

56、经买下了贝克、卢云堡等许多德国啤酒品牌。欧特克买下的啤酒品牌非常之多,这个新入户的集团中还包括拉德贝尔格Radeberger这样的子集团,新入欧特克名下的啤酒品牌很多都是生活在德国的中国人也耳熟能详的,比方Jever, DAB, Clausthaler, Berliner Kindl, Schloessel Alt, DAB。可以想见,欧特克集团和欧特克家族将会以更大的步伐走在新世纪里。2003年,欧特克家的财产还排在德国第18位,也许今年,也许明年,看来这一家人还得往前迈进。Lancaster大老板家族“只在此山中19假设你是追求时尚的,你应该知道Davidoff,Joop这些香水名牌,或象

57、Lancaster这样的高档护肤品;假设你追求洗涤剂的“国际化,你可能知道Calgonit,Sagrotan这些名牌。但你知道它们是美国或英国的品牌吗?假设你知道,你却多半想不到,这些英美品牌的大老板却是一个德国家族。这个德国家族的姓是莱曼Reimann。他们是英国公司Reckitt Benckiser和美国公司Coty的大老板。其实,连知道这两家英美公司的人都很少。可是,说起这两家公司的产品,大多数德国人,甚至很多中国人都会“恍然大悟。洗涤剂品牌如Sagrotan,Calgonit,Calgon,香水护肤品牌如Davidoff,Joop,Chopard,adidas,Jil Sander或L

58、ancaster,哪一个不是大名鼎鼎?莱曼这一家人是德国路德维希哈芬的Joh. A. Benckiser控股公司大股东,是英美那两大日用化学品集团的后台老板。他们根本不管公司管理的事,满足于跟公司经理们每年几次会晤。他们已经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老板兼企业家。至少不再是了。而他们的财产额却仍然是惊人的:35亿欧元。2002年初甚至还高达46亿。其实,他们的先人也是实业家,实干家。18世纪20年代,路德维希.莱曼跟约翰.亚当.本基瑟尔一起建立了一家化学公司。路德维希.莱曼是学化学出身的,而本基瑟尔是企业家。也就是说,一个出技术,一个出资本。这家公司一开始的产品是酒酸,柠檬酸等。后来转到磷化学产品,

59、在20世纪才转向生产洗涤剂和护肤品。然而,奇怪的是,翻开今日雷基特本基瑟尔公司的网站,在那公司简史里,根本看不到莱曼的名字,而只交叉地介绍德国的本基瑟尔和英国的雷基特这两个家族的事迹。也许是莱曼家族这样要求的。公司简史里写道:1823年,约翰.亚当.本基瑟尔建立了化学公司本基瑟尔。1840年,伊萨克.雷基特先租后买下一个公司,开始生产各种日用化学品。1938年,雷基特公司与科尔曼公司合并成雷基特与科尔曼。1956年,本基瑟尔公司大力开发,转向生产家用与工业用清洁洗涤剂,并把Calgon软水剂推上市场,1966年又推出Quanto软冲洗剂。此后,这两家当时互不相干的公司各处不停地在世界各地购置企

60、业,扩张地盘。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本基瑟尔公司在1991至1995年间向东欧的扩张和雷基特公司买下美国著名洗涤剂品牌Lysol。1996年至1998年间,本基瑟尔开始向中国扩张,同时开展的区域还有俄国,以色列,乌克兰,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等。1999年,英国的雷基特与科尔曼公司和德国本基瑟尔公司合并成雷基特本基瑟尔公司,从而成为世界头号日用洗涤剂生产者。公司简史里只字不提莱曼家族。但实际上,莱曼家族的人至少到20年前还在企业管理中举足轻重着。直到1984年,这个家族的阿尔贝尔特.莱曼是集团的幕后指挥者。当然,他靠的是他常年的朋友,当时的总裁格鲁伯尔。而真正把集团带向繁荣的是那以后担任总裁的彼得.哈

61、尔夫和哈尔夫的接班人贝茨。哈尔夫先是大力地向四面八方扩张,把集团搞成了一个真正的跨国公司。然后又把它分成了两块。而人们对贝茨赞扬最多的是,他敢于把公司的市场营销费用增加30。集团近10年来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分,一件是合。90年代中,哈尔夫总裁把公司一分为二,即分成生产各种洗涤剂的本基瑟尔公司和生产各种日用化装品的Coty公司。在此之前,他出售了16个与这两业没什么关系的子公司,获得40亿马克的资金。几年后,哈尔夫说:“本基瑟尔的分割已被证明是正确的。哈尔夫说了分割企业的3个原因:一是公司需要资金,需要用这笔钱把“多余的股东请出去;二是把公司分成两摊后,便于按行业单独上市,股民对单独行业的企业

62、更看好。1997年,洗涤剂这一摊便在阿姆斯特丹上了市;三是加强每一摊在战略上的灵活性,每一摊都由此获得了合并或吞并方面更大的空间。1999年,这个“空间得到了利用,本基瑟尔跟英国的雷基特合并。2000年,这一摊的营业额增长了5,达32亿英镑,净利润增长率高达30,达2亿英镑。分割、合并与上市后,雷基特本基瑟尔集团的股份还有25在本基瑟尔手里,也就是说,四分之一在莱曼家族手里。而化装品业的Coty公司的股权还完全控制在家族手中。当时,哈尔夫总裁也曾宣布Coty公司要上市。但后来他却说,当时他的话被误解了。Coty多年来保持着6的增长率,2000年的营业额为17亿美元。至于这日用化学品两大集团的大

63、老板莱曼家族今日有些什么人,都在干什么,人们实在知之有限。反正,集团的业务不用他们操心,享受就是了。他们在遥远的或不遥远的什么地方,反正“云深不知处。OBI大老板从“断头台走向世界20标题写上“欧倍德Obi,只是因为更多的中国读者知道它。其实欧倍德只是这个大集团一个组成局部。这个大集团走过了近140年的路程,始终是家族企业。而最近的两次换届,可谓惊心动魄:险些被舅舅剥夺了财产的那位,一心积少成多;从爸爸手里接班的那位,却爱大刀阔斧。然而他们都十分的成功。这个家族叫豪布Haub。2003年初的财产额为32亿欧元。这个家族所掌握的企业集团叫腾格尔曼凯瑟尔斯Tengelmann-Kaisers,也简

64、称腾格尔曼集团,是德国最大的零售集团之一,总部在鲁尔区的穆尔海姆市。要了解这个家族,应该先知道一些这个企业集团的情况。在德国和世界各地,这个集团主要拥有的分集团有以下几个:腾格尔曼和凯瑟尔斯连锁超市;铺路石Plus连锁超市;kik连锁超市;欧倍德Obi连锁建材商场。在美国拥有的子集团主要是A&PGreat Atlantic & Pacific Company连锁超市;kd日用化装品连锁超市。这个集团在全世界共有7186个分店,其中5203家在德国;18万员工,其中8万2千在德国;营业额263亿欧元,其中114亿是在德国创造的。除了名为Tengelmann和Kaisers的集团最重要的连锁超市外,铺路丝有858家分店,营业额达21亿欧元;在美国和加拿大的A&P有769家分店,营业额达109.7亿美元;欧倍德有453家建材商场,其中111家在外国,营业额为44.5亿欧元;kik在德国和奥地利有1052家商场,营业额达5亿欧元;kd有460家分店,营业额达4.9亿欧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