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司古镇导游专用文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90964824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23.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下司古镇导游专用文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下司古镇导游专用文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下司古镇导游专用文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下司古镇导游专用文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司古镇导游专用文案(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下司古镇欢迎您!(导游专用文案)一、停车场导航定位1、下司古镇1号停车场2、下司民族中学停车场二、景区游览线路图1、不看表演:游览时长:1小时左右A线:桥头清代牌坊-清江街-供销社-徽派建筑-鼓楼-邮政局-苗族寨门-芦笙广场-戏台-民国公安局-恩荣牌坊-会馆-阳明书院-惜字塔-知行楼-良心桥-名人堂-禹王宫-1808文创街-明清街-码头街-大码头-接官亭-美食街-小码头-栈道-清江街-返程B线:桥头清代牌坊河边栈道小码头接官亭大码头码头街1808文创街禹王宫良心桥惜字塔阳明书院会馆民国公安局恩荣牌坊芦笙广场戏台鼓楼邮政局徽派建筑供销社清江街清代牌坊桥头2、看表演:清代牌坊-清江街-供销社-徽派

2、建筑-侗族鼓楼-邮政局-苗族寨门-芦笙广场-喜遇下司演绎(跟着演绎走,经过连心桥-码头街-明清街-婚房)-1808街-禹王宫-良心桥-惜字塔-阳明书院-会馆-下司工坊-美食街-接官亭-小码头-栈道栈道-清江街-返程游览时长:1.5-2小时左右备注:标红色的景点目前只能参观外景。三、主要游览景点:景区主打两场馆一演绎主打景点简介阳明书院 以王阳明的“诗”与“悟”为主线,再现王阳明 “心即理”“知行合一”以与“致良知”三大思想体系。配图建议禹王宫也叫忆.象活态展示馆,是不可错过的听故事的地方,它是以禹王宫古建筑为基础,“源生态”为主题,起源、生活、态度为题,打造一厅一景的活态展示馆,在这里您可以了

3、解的下司古镇的历史文化。配图建议喜遇下司喜遇下司演绎是以黔东南州民族文化、马帮文化、码头文化为主线,每天两场实景互动演出,现场重现下司多元婚俗,还设置了抢亲、互动、闹新房等环节,让游客在游览古镇美景的同时还能参与演出,享受视觉上的文化盛宴。(演绎会根据天气情况有所变更或者取消,敬请原谅)演绎路线清代牌坊芦笙广场连心桥明清街(婚房)演出时间早上11:00一场 下午15:00一场 (演绎容一样)配图建议四、团队餐厅:餐厅名称位置餐标可容纳人数用餐联系其他望江楼古镇(清江街)25起200人左右 蒙经理江边,观景好,可接长桌宴下司味道古镇(明清街)20起200人左右吴经理江边,观景好,可接长桌宴外婆点

4、豆腐古镇(1808街街口处)40起100人 陆经理高端餐厅,散客可去下司黔多多餐厅下司外17路公交车终点站对面。20起600人(同时进行用餐) 黄老板可接长桌宴贵宴厅开发区科技园(苗妹往下司古镇方向1.5公里丁字路口处)20起600人(同时进行用餐) 老板可接长桌宴苗都食府钱多多食府高速公路站市机电大市场20起600人(同时进行用餐)可接长桌宴五、景区讲解员情况 目前下司古镇讲解员免费,不能提前预约讲解员,团队到团购票后,可以去游客服务中心请讲解员为团队讲解,如果是遇到团队高峰期,讲解员已经全部出团的情况下,请带团导游带游客游览古镇。六、下司古镇讲解词(参考) 下司古镇讲解词(车导部分) 我们

5、今天要游览的是 “八大古镇”之一的下司古镇,它位于市西南部,距离市区17公里,距离高铁南站10公里,距离市129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是进入黔东南的西大门。(镇远古镇、青岩古镇、锦屏隆里古镇、广顺夜郎古镇、松桃寨英古镇、赤水丙安古镇、黄平旧州古镇)。 一千多年前,由云贵高原上的僚人发展演变而来的姆佬人在这里生活,到了唐宋时期,苗族从武陵山区迁入黔东南,进入下司,成为第二批居住群体。到了元朝时期,朝廷为了加强大对西南地区的统治,开始设置“土司”,(土司:是当时实行的一种区域自治制度),当时在今麻江县宣威镇瓮袍村设置“瓮袍蛮夷长官司”,到了明洪武年间,改名为“平定长官司”。当时明王朝为了加大对西南的

6、统治,发起了“屯边”浪潮,一批以籍为主的“屯兵”来到下司,成为下司第三批居住民。这次屯边浪潮中还夹杂有一支少量的族群,赣江流域与赣东、赣东北一带的“东家人”,成为下司第四批居住民。 到了清康熙年间,“平定长官司”为加强对东部苗族区域的控制,在“下司、铜鼓”两地设立分司,因地处河流下游得名“下司”,并沿用至今。到现在已有600多年历史。 水,是下司一切开始的源头,水,孕育着下司也成就了下司,下司位于清水江上游,发源于都匀的斗篷山,顺江而下是可进入沅江,洞庭湖,进入长江,往西是、,清朝时期,朝廷先后三次大规模疏通清水江,使得更多船只能沿河而上,抵达下司,下司最先兴起的商业文化是木商文化,清康熙年间

7、,人们把砍下的木头用绳子捆成木筏形式(放排),放到下游的城市去买,很多商人也看到了商机,湖广、江浙的商人把布匹、油盐、瓷器等运到下司,卸货之后又由下司的马帮来送到西南各地售卖,(同时又把云、贵、川三省的烟土、皮货、五倍子等,装船顺水而下经过沅江、进入洞庭湖销往各地。听祖辈们回忆,当时的清水江比现在还要宽,最繁盛的时期,有两千多只帆船云集清水江面,近万名水客来往下司。)清朝嘉庆十三年,也就是1808年,下司被辟为水运商埠(bu)(读第四声),街面上热闹非凡,据说当时的下司已是,“远藏西南山区的一处“人烟辐辏地,歌吹不夜城”。 下司的发展在清朝,鼎盛是在民国时期,民国初期发展成为闹市,当时的下司两

8、边的街道就像这样林立着商铺,每逢赶集,街道上商贾云集、马帮成群,来自全国各地满街琳琅满目货物在此交换,饭铺、火铺、商号可谓是通宵达旦、彻夜不歇、灯火通明,当时的繁荣景象被人们称为“小”。 随着清水江航运的兴盛,使下司成为了沅江水系距离黔中最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引来全国各地商人云集于此,随着经商人口逐渐增多,税收也是逐年增加,因此在下司建立“厘金局”也就是现在的税务局,税务局一般都会设立在县市级别的城市,当时的下司只是一个小镇,竟然设立了税务局,可想当时是多么的繁华。伴随着水运带来的繁荣商贸,下司的经济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各地商人纷纷涌入下司,并带来了他们的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并世代相传、形

9、成了影响至今的多元文化。在古镇里,我们将会看到许多徽派建筑融合了当地苗侗建筑,而徽派建筑的外景和景的特征用一句话总结就是“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房屋的主体往往是苗侗吊脚楼结构,两边的墙体是由石砖砌成,修建高于主体房屋,顶上飞檐翘角形似马头,得名马头墙,由于起到防火隔火的作用也称为封火墙。 那么大家也很好奇为什么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会出现徽派建筑?徽商与粤商、晋商、浙商、商一道在历史被合称为“五大商帮”,凡是长江流域繁盛的集镇一般都有徽商活跃的身影,徽商经济建设的成功,自然使他们的建筑文化也得到首肯和推广,下司古镇商贸的繁华吸引了徽商在此定居,也就留下了他们的地方文化,在清康熙三年(

10、1664年),湖广分治,众多、的客商沿清水江上行,在下司之地经商,形成商帮,随后建立了他们的会馆。也是下司古镇的第一个会馆是“两湖会馆”。随着越来越多的客商来到下司,会馆、会馆、会馆、会馆等也相继建立,这些会馆风格各异,成为了我们下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目前保存下来的会馆只有会馆、两湖会馆,其他会馆均已被损毁,目前景区正准备恢复修缮。两湖会馆可以参观,也就是现在的禹王宫,会馆是典型的岭南特色建筑,岭南建筑的风格很多,有镬hu耳屋、骑楼、客家围屋、竹筒楼等。下司古镇的会馆属于典型的镬耳屋风格,从正面看两边高耸的墙体呈镬耳形,从侧面看就像一个“凸”字。多都用青砖、石柱、石板砌成,外墙壁均有花鸟图案。

11、因其山墙状似镬耳,故称“镬耳屋”。 镬耳屋又象征着官帽两耳,具“独占鳌头”之意,现打造成了涡居膳食中心,让游客在此用餐的同时,能品茶,听戏。 在会馆的侧对面,有一座阳明书院,建于明代中后期,是徽派二进门建筑,也是下司的文脉所在地。王阳明原名王守仁,他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军事家,他的心学是宋明理学的另一高峰,是晚明的官方哲学,开启了人们思想解放的潮流。他出生于,成名于,悟道于,事功于和,明正德元年,王阳明因被宦官瑾陷害,被贬龙场(现在的修文县)做驿丞,也就是掌管驿站那种没有品的官。也正因为这次陷害被贬,让王阳明日夜深思,最后顿悟,这也就是我们熟悉的龙场悟道。王阳明的再传弟子应鳌,

12、万历三年,辞官返乡后回到清平老家,也就是附近庐山,后来到下司讲学,发扬于传播阳明思想,阳明学说深入下司骨髓,随之生根发芽,形成现在多元而包容的下司。因此在应鳌讲学的旧址上建立阳明书院已示纪念和延续阳明学说在下司的影响和推广,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以与致良知学在21世纪迎来一个研究高峰,受到全国乃至世界的推崇。我们的总书记都曾经多次提到王阳明学说的“知行合一”,具不完全统计不低于14次。 一个成功的人必有一个传奇的故事,想了解王阳明的母亲怀孕多久才生下了他,出生后的王阳明几岁才开始说话,以与王阳明新婚之夜在哪度过的等等,等到了书院,大家都可以找打答案。 阳明书院旁有一个小塔,叫惜字塔,在古代,文人最看

13、重两样东西;一是头发,因为受之父母。二是文字,古人有“敬天惜字”的习俗,他们不要的手稿不能随便丢弃,要放到惜字塔里进行焚烧。这是对文字和先贤的一种尊重。在惜字塔处可以体验免费的临摹,静下心来感受阳明文化。 下司古镇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小镇,多种民族在这里和谐生活,我们看到有苗族,仫佬族,侗族,瑶族、汉族等,古镇现保存下来的有苗族寨门,芦笙场、侗族鼓楼、风雨桥、汉族戏台等,在芦笙广场处就能看到一座汉族戏台融入了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元素。所以在芦笙广场、惜字塔旁会看到鼓楼、以与风雨桥,在下司古镇有两座鼓楼、两座风雨桥,这边的鼓楼叫知行楼,融入了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风雨桥叫“良心桥”,表达的是商人在下司

14、古镇经商要诚信经营。 想知道下司首富吗?想知道下司古镇在清朝、民国时期有多繁华吗?我们就要去禹王宫了解,“禹王宫”修建于清代,为、两省同乡会所,也叫“寿福寺”或“两湖会馆”,是为了膜拜大禹治水功绩、祈求行船安全所修,后来发展为“两湖”商人集会、议事、居留同乡客商的场所。 在禹王宫旁边,有一条街,取名1808,那是因为在清嘉庆十三年,也就是1808年下司正式开辟为商埠,1808文创街是一个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俗文化、传统技艺、传承人演绎为一体的体验社区,在这条街上,我们可以听到山歌传唱人在这里演唱山歌,农民画体验区,手工香包制作,蜡染、造纸体验等。下司有“世界名犬之乡”的美誉,在禹王宫里面有

15、介绍下司犬的展厅,下司犬的特点是五红一白,鼻子、眼睛、嘴巴、耳朵、皮肤都是红色,只有毛是单一的白色,下司人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就是遛狗、遛鸟,下司有四斗之说,斗鸡、斗狗、斗鸟、都猪,可以说在这里生活的老百姓都比较悠闲,早上起来吃个早餐,都还要喝点小酒,下司的老房子也挺多,在明清街上,现在还保存有100多年的老房子有50多栋,最老的一栋木楼已经有200年,在这些房子的大门处都有个“矮门”,因为齐成人腰的部位又叫“腰门”,这个门有什么作用呢?第一:是为了通风,第二:防止鸡鸭狗随意进出屋子偷食,第三:自家小孩爬出家门。明清街是当时繁华的主要街道,以前从大码头上岸运货进入古镇,必须要经过这里,所以我们在这

16、条街道上的房子,都会看到一个突出来的部分,叫“柜台”,也叫货柜,是当时为了骑马的人购买商品时,不用下马,直接骑在马背上完成交易。这条街上几乎每家都有这个货柜,说明当时的经济非常的繁华。清末时期,下司因商业发达而引来大量的外籍客商。当中,发生过许多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商业误会,也弄出过不少的笑话。据说有个来自的老板,在下司街上开了一家专卖碗具的店铺。那些漂亮精致的瓷器,很快吸引了当地的顾客。这位老板很高兴,每次都热情洋溢地向顾客介绍说:“我家卖的碗质量很好,经久耐用,你拿回去几年都不会破。”然而,顾客们一听到这话后便都不买了。十几天过去了,这家店铺一副碗具都没卖出去,这令老板很是苦恼, 只好向当地

17、的朋友们请教。朋友们一听,忍不住哈哈大笑地说:“你这话说错了,人家怎么不生气?你应该说用了下次又来买,就对了。”原来,下司人购买碗筷时十分讲究商业用语。如果你说经久耐用,这说明人家的子不发达,家中无小孩子打破碗、丢筷子。他们把打破碗、丢落筷子视为吉兆,即“破发”“快(筷)乐”之意。这位老板听了,恍然大悟。第二天,他改了口,生意就热火起来了。看来,既然到了别人的地方经商谋生,首先得认真了解人家的地方文化。下司古镇有座地标性建筑下司大码头,从明清街就可以下去,牌坊上“下司”两字为小篆字体,它是清朝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修建的,全是由青条石铺就而成。也是民用码头,民用:就是老百姓专用的码头,

18、大码头见证的当时下司古镇的繁华,当时从河的这边到河的那边可以不用坐船或者过桥,直接从停靠的船上就可以通达对岸。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那时候下司古镇的场景:河小船多,街小马多,路小轿多。有民用码头,肯定有官用码头(也称小码头),官用指的是:只有官员和有功名的读书人才能使用,据说史上仅有的两个文状元之一的夏同龢(三状元一探花),就是从这里乘船出黔东,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个以状元身份公派日本留学的人。 在小码头旁,就是下司古镇的美食街了,下司美食非常的多,有:蓝莓冰粉、月亮粑、洋芋耙、臭豆腐等,下司小吃用一句顺口溜来概括就是:下司酸汤鱼,永远吃不腻;周末回家,下司野鸭;月亮粑粑,口就夸;蓝莓冰粉顶呱呱。 下司有“龙舟赛冠军之乡”“皮划艇激流回旋训练基地”“中国红蒜之乡”“清水江上明珠”等美誉,所以在江面上,如果运气好,他们都在江面上训练,清水江是黔东南水流量最大的一条河,也是苗族的母亲河,江上严禁下河游泳,各位游客在观看江景时,注意脚下安全。 各位游客朋友,从美食街可以走到清江街,回到停车的地方上车,游览时间为1.5小时(根据团队时间安排),请大家注意集合时间、地点。 9 / 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