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课件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90945929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6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资源描述:

《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监测方案林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林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免疫规划科20102010年年7 7月月n 为加强疫苗使用的安全性监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疫苗不良反应监测指南,制定本方案。一、目的 规范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调查核实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情况和原因,为改进疫苗质量和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提供依据。二、监测病例定义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

2、zation,简称AEFI)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三、报告 (一)报告范围。(一)报告范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范围按照发生时限分为以下情形:n24小时内:如过敏性休克、不伴休克的过敏反应(荨麻疹、斑丘疹、喉头水肿等)、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晕厥、癔症等。n5天内:如发热 (腋温38.6)、血管性水肿、全身化脓性感染(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接种部位发生的红肿(直径2.5cm)、硬结(直径2.5cm)、局部化脓性感染(局部脓肿、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等。n15天内:如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过敏性紫癜、局部过敏坏死反应(Arthus反应)、热性惊厥、

3、癫痫、多发性神经炎、脑病、脑炎和脑膜炎等。三、报告 (一)报告范围。(一)报告范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范围按照发生时限分为以下情形:n6周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格林巴利综合征、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等。n3个月内:如臂丛神经炎、接种部位发生的无菌性脓肿等。n接种卡介苗后112个月:如淋巴结炎或淋巴管炎、骨髓炎、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等。n其他: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其他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三、报告(二)报告单位和报告人 医疗机构、接种单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三、报告(三)

4、报告程序(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发现属于报告范围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包括接到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的报告)后应当及时向受种者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发现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时,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应当在发现后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2小时内逐级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三、报告(三)报告程序(下) 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应当在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后48小时内填写疑

5、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报告卡(附表1),向受种者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发现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时,在2小时内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报告卡或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登记表(附表2),以电话等最快方式向受种者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经核实后立即通过全国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应当通过全国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实时监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信息。n对于死亡或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同时还应当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

6、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四、调查诊断(一)核实报告:(一)核实报告: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疑似预防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后,应当核实疑似预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后,应当核实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基本情况、发生时间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基本情况、发生时间和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初步临床诊断、和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初步临床诊断、疫苗接种等,完善相关资料,做好深入疫苗接种等,完善相关资料,做好深入调查的准备工作。调查的准备工作。四、调查诊断(二)调查:(二)调查:n除明确诊断的一般反应(如单纯发热、接种部位的红肿、除明确诊断的一般反应(如单纯发热、接种部位的红肿、硬结等)外的疑似预

7、防接种异常反应均需调查。硬结等)外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均需调查。n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需要调查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需要调查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当在接到报告后应,应当在接到报告后4848小时内组织开展调查,收集相关小时内组织开展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并在调查开始后资料,并在调查开始后3 3日内初步完成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日内初步完成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调查表(附表应个案调查表(附表3 3)的填写,并通过全国预防接种信息)的填写,并通过全国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n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疑似预防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

8、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接种异常反应、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由市级或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应,由市级或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调查。织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调查。n对于死亡或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同时还应当按对于死亡或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同时还应当按照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调查。的有关规定进行调查。四、调查诊断n(三)资料收集:(三)资料收集:n一是临床资料。了解病人的既往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9、史、既往健康一是临床资料。了解病人的既往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史、既往健康状况(如有无基础疾病等)、家族史、过敏史,掌握病人的主要状况(如有无基础疾病等)、家族史、过敏史,掌握病人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及有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已采取的治疗措施和效果症状和体征及有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已采取的治疗措施和效果等资料。必要时对病人进行访视和临床检查。对于死因不明需要等资料。必要时对病人进行访视和临床检查。对于死因不明需要进行尸体解剖检查的病例,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尸检。进行尸体解剖检查的病例,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尸检。n二是预防接种资料。疫苗进货渠道、供货单位的资质证明、疫苗二是预防接种资料。疫苗进货渠道、供货单

10、位的资质证明、疫苗购销记录;疫苗运输条件和过程、疫苗贮存条件和冰箱温度记录、购销记录;疫苗运输条件和过程、疫苗贮存条件和冰箱温度记录、疫苗送达基层接种单位前的贮存情况;疫苗的种类、生产企业、疫苗送达基层接种单位前的贮存情况;疫苗的种类、生产企业、批号、出厂日期、有效期、来源(包括分发、供应或销售单位)、批号、出厂日期、有效期、来源(包括分发、供应或销售单位)、领取日期、同批次疫苗的感官性状;接种服务组织形式、接种现领取日期、同批次疫苗的感官性状;接种服务组织形式、接种现场情况、接种时间和地点、接种单位和接种人员的资质;接种实场情况、接种时间和地点、接种单位和接种人员的资质;接种实施情况、接种部

11、位、途径、剂次和剂量、打开的疫苗何时用完;施情况、接种部位、途径、剂次和剂量、打开的疫苗何时用完;安全注射情况、注射器材的来源、注射操作是否规范;接种同批安全注射情况、注射器材的来源、注射操作是否规范;接种同批次疫苗其他人员的反应情况、当地相关疾病发病情况次疫苗其他人员的反应情况、当地相关疾病发病情况。四、调查诊断n(四)诊断:(四)诊断:n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接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接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后,对需要进行调查诊断的,交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反应报告后,对需要进行调查诊断的,交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专家进行调查诊断。死亡、严重残疾

12、、群体性疑似预机构组织专家进行调查诊断。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防接种异常反应、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由市级或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由市级或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调查诊断。断专家组进行调查诊断。n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调查诊断结论应当在调查结束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调查诊断结论应当在调查结束后3030天天内尽早作出。调查诊断专家组应当依据法律、行政法规、部门内尽早作出。调查诊断专家组应当依据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技术规范,结合临床表现、医学检查结果和疫

13、苗质量检规章和技术规范,结合临床表现、医学检查结果和疫苗质量检验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调查诊断结论。验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调查诊断结论。n调查诊断怀疑引起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疫苗有质量问题的,调查诊断怀疑引起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疫苗有质量问题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相关疫苗质量进行检验,出具检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相关疫苗质量进行检验,出具检验结果报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药品检验机构应当及时将疫验结果报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药品检验机构应当及时将疫苗质量检测结果向相关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反馈。苗质量检测结果向相关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反馈。四、调查诊断n(五)调查报告:n对死亡、

14、严重残疾、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对社会有对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在重大影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在调查开始后调查开始后7 7日内完成初步调查报告,及时将调查报告向同级卫日内完成初步调查报告,及时将调查报告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上一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向同级药品不良生行政部门、上一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向同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通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向同级药品监督管反应监测机构通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向同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上一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理部门、

15、上一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通过全国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上报初步调查制机构应当及时通过全国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上报初步调查报告。报告。n调查报告包括以下内容: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描述,疑调查报告包括以下内容: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描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诊断、治疗及实验室检查,疫苗和预防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诊断、治疗及实验室检查,疫苗和预防接种组织实施情况,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后所采取的措接种组织实施情况,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后所采取的措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原因分析,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原因分析,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

16、反应的初步判定及依据,撰写调查报告的人员、时间等。反应的初步判定及依据,撰写调查报告的人员、时间等。四、调查诊断n(六)分类:(六)分类: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经过调查诊断分析,按发生原因分成以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经过调查诊断分析,按发生原因分成以下五种类型:下五种类型:n1 1不良反应: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后,发生的与预防接种目的无关不良反应: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后,发生的与预防接种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n(1 1)一般反应: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一般反应: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

17、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n(2 2)异常反应: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异常反应: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n2 2疫苗质量事故:由于疫苗质量不合格,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疫苗质量事故:

18、由于疫苗质量不合格,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功能损害。n3 3接种事故:由于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接种事故:由于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n4 4偶合症: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症: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巧合发病。巧合发病。n5 5心因性反应: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或接种后因受种者心理因素发生的心因性反应: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或接种后因受

19、种者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反应个体或者群体的反应。五、处置原则n(一)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造成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器(一)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造成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的,依照官组织损伤的,依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有关规有关规定给予受种者一次性补偿。定给予受种者一次性补偿。n(二)当受种方、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对疑似预防接种异(二)当受种方、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结论有争议时,按照常反应调查诊断结论有争议时,按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的有关规定处理。n(三)因疫苗质量不

20、合格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以及因接种单(三)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以及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依照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法及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关规定处理。有关规定处理。n(四)建立媒体沟通机制,引导媒体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四)建立媒体沟通机制,引导媒体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作出客观报道,澄清事实真相。开展与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的沟作出客观报道,澄清事实真相。开展与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的沟通,对疑似预

21、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原因、事件处置的相关政策通,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原因、事件处置的相关政策等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等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六、分析评价与信息交流n(一)监测指标:n以省(区、市)为单位,每年达到以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指标要求:n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在发现后48小时内报告率90%;n需要调查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在报告后48小时内调查率90%;n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在调查后7日内完成初步调查报告率90%;n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调查表在调查后3日内报告率90%;n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调查表关键项目填写完整

22、率达到100%;n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分类率90;n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县覆盖率达到100%。六、分析评价与信息交流n(二)数据的审核与分析利用:(二)数据的审核与分析利用: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由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维护管理,各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应当共享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信息。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根据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进展和结果,随时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报告信息和调查报告内容进行订正和补充。n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信息实行日审核、定期分析报告制度。国家、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至少每月进行一

23、次分析报告,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分析报告。n国家、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对于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群体性预防接种活动,应当及时进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信息的分析报告。地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对于全省(区、市)范围内或局部地区开展的群体性预防接种或应急接种活动,应当及时进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信息的分析报告。六、分析评价与信息交流n(二)数据的审核与分析利用:(二)数据的审核与分析利用:n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着重于分析评价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情况及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并将分析评价情况上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

24、病预防控制机构,同时向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反馈;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着重于分析评价疫苗安全性问题,并将分析评价情况上报同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上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同时向下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反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应当实时跟踪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信息,如发现重大不良事件、疫苗安全性相关问题等情况,应当及时分析评价并按上述要求处理。n国家、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实行会商制度,针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重大不良事件或疫苗安全性相关问题等情况随时进行协商。六、分析评价与信息交流(三)信息交流: 国家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25、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药品检验机构等应当每月以例会、座谈会等形式,针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情况、疫苗安全性相关问题等内容进行信息交流。如发现重大不良事件或安全性问题,部门间应当及时进行信息交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时向疫苗生产企业通报。七、职责(一)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的监督管理工作;联合发布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和重大不良事件处理的信息。n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本辖区内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调查处理;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涉及疫苗质量问题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26、进行调查处理。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联合发布本省(区、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和重大不良事件处理的信息。七、职责n(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n地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组织调查诊断、参与处理等工作;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知识宣传;对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医务人员和接种人员进行培训;开展对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接种单位监测工作的检查指导和信息反馈;负责辖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的审核;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定期与相关部门进行信息交流;开展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的沟通工作。n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对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维

27、护,对地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与处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培训等提供技术支持,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定期与相关部门进行信息交流。七、职责n(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n地方各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参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调查诊断和处理等工作;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相关知识宣传;开展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人员、疫苗生产企业和疫苗批发企业相关人员的培训;开展对下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疫苗生产企业和疫苗批发企业的检查指导和信息反馈;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定期与相关部门进行信息交流。n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负责对地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

28、断与处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培训等提供技术支持,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定期与相关部门进行信息交流。七、职责n(四)药品检验机构:对导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可疑疫苗、稀释液或注射器材等进行采样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并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结果。n(五)疫苗生产企业、批发企业:向受种者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所发现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向调查人员提供所需要的疫苗相关信息。n(六)医疗机构:向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所发现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临床诊治;向调查人员提供所需要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临床资料。n(七)接种单位:向所在

29、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所发现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向调查人员提供所需要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临床资料和疫苗接种等情况。名词解释:n疫苗:n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使机体产生对某种疾病的特异免疫力的生物制品。 名词解释:n预防接种 :n利用人工制备的抗原或抗体通过适宜的途径对机体进行接种,使机体获得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异免疫力,以提高个体或群体的免疫水平,预防和控制针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名词解释:n预防接种安全性 :n通过制定正确使用疫苗的公共卫生规范和策略,最大限度减小因注射传播疾病的风险和保证疫苗效果。即从疫苗规范生产到正确使用的一系列过程,通常包括注射安全

30、性与疫苗安全性。名词解释:n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n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包括不良反应、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应。名词解释:n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n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导致死亡;危及生命;导致永久或显著的伤残或器官功能损伤。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喉头水肿、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局部过敏坏死反应(Arthus反应)、热性惊厥、癫痫、臂丛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脑病、脑炎和脑膜炎、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卡介苗骨髓炎、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晕厥、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全身化脓性感染

31、等。 名词解释:n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n短时间内同一接种单位的受种者中,发生的2例及以上相同或类似临床症状的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短时间内同一接种单位的同种疫苗受种者中,发生相同或类似临床症状的非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明显增多。名词解释:n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n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后,发生的与预防接种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 名词解释:n一般反应 :n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 名词解释:n异常反应 :n合格

32、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异常反应是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相对罕见、严重的不良反应,与疫苗的毒株、纯度、生产工艺、疫苗中的附加物如防腐剂、稳定剂、佐剂等因素有关。 名词解释:n严重异常反应 :n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中诊断为异常反应者。可能的严重异常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喉头水肿、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局部过敏坏死反应(Arthus反应)、热性惊厥、癫痫、臂丛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脑病、脑炎和脑膜炎、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卡介苗骨髓炎、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等。 名词解释:

33、n疫苗质量事故 :n由于疫苗质量不合格,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疫苗质量不合格是指疫苗毒株、纯度、生产工艺、疫苗中的附加物、外源性因子、疫苗出厂前检定等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疫苗生产规范或标准。 名词解释:n接种事故 :n由于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 名词解释:n偶合症 :n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巧合发病。偶合症不是由疫苗的固有性质引起的。 名词解释:n心因性反应 :n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或接种后因受种者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反应。心因性反应不是由疫苗的固有性质引起的。 名词解释:n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 :n有计划、连续、系统地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数据,并将所获得的信息及时发送、反馈给相关机构和人员,用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控制策略和措施的制定、调整和评价。 名词解释:n药品不良反应 :n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名词解释:n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n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