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与生涯教育融合初探

上传人:靓*** 文档编号:90874782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8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历史教学与生涯教育融合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历史教学与生涯教育融合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历史教学与生涯教育融合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历史教学与生涯教育融合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教学与生涯教育融合初探(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历史教学与生涯教育融合初探我的分享从一张照片开始。 “在座的老师们认识这个女孩吗? ”这就那个当年网络上热议的 “一个人的毕业照 ” 。照片中的女孩叫薛逸凡,是北京大学 2010 级古生物学专业唯一的一个学生。她为什么会选择北大这个超级冷门的专业呢?事实上,薛逸凡从小就喜欢生物,而考北大古生物专业这一志向当她还在高二时就已经确立了。那年她拿到了北京市生物竞赛一等奖。当时她查到唯一开设古生物本科专业的就是北大元培学院。走红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薛逸凡说她一直很相信人有天生的兴趣点。她还借用自己熟悉的生物学进化论总结:“我们经历了或者还在经历着一种为了社会需求、他人的眼光去选专业、学习的工业化高等教育

2、阶段,但我们何时才能进化到为兴趣而学的小时代? ”当然这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问题。我想问各位老师的是,如果有一天,就是这样一个您平时没怎么注意的女生走到您的面前说, “老师,我想学古生物学专业”。您会怎么回答她?或者有个学生说,我想学考古专业或美术专业您怎么回答他?这类问题会随着新高考的到来,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提前。在新的高考制度下,学生要在高一结束后进行 “选科”。而选择什么科目不仅要考虑个人特质、学科素养等因素,还必须要了解大学专业,及该专业的选考要求。这就倒逼同学们提前去思考今后要学习的专业领域,甚至是想从事的大概职业方向。我们老师可能会越来越多地被问到这样的问题:老师,我想选这个科目您觉

3、得合适吗?“老师,我想学公共事务管理专业,您知道它具体是做什么的吗? ”“老师,为什么学这个专业,要选考历史、化学这些科目呢? ”这些都是新高考带给每个学科老师的新挑战。我们不能只是会学科教学,更要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大家可以从这个角度再去理解 “核心素养的提出。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中学历史教师最大的挑战就是 不能再单纯地从历史学科的角度来理解历史教育,而必须从人的素养提升的角度来理解。简单说来,就是为学生的素养而教,而不是为了历史学科而教。这意味着历史教师在观念上、思维方式上和操作方法上都会发生非常重大的改变。 ”美国前教育部长Richard Riley 曾在 2010 年说, 2

4、010 年最迫切需要的十种工作,在2004 年根本不存在,我们必须教导现在的学生毕业后投入现在还不存在的工作,使用还没有发明的工具;解决我们从未想象过的问题。 2015 年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对比 1999 年第一版,新增了 347 个职业,取消了 894 个职业。在这个飞速变化的世界里,知识的折旧速度是超乎想象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每个老师需要思考的是学生们从我们这里学到了什么才能让他们在未来超速发展的世界里生活和发展得更好。现在的高考改革,把 “生涯教育 ”这个迫切的任务推到了学生、家长、老师的面前。这也正是我们深化对中学学科教育的理解,进一步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的契机。在我看

5、来,学校的生涯教育不仅是帮助学生完成高中阶段选科、多元升学规划、合理填报志愿等现实的生涯任务,更应该引导学生自我认知、关注社会,学会确立目标,做出生涯决定,并在不断变化的境遇里学会应变调试、自我负责。而这些是可以也应该在我们的教学中进行渗透的。学科教学与生涯教育融合,我认为有两个最基本的途径:一是,作为历史教师可以帮助同学们去了解专业的相关信息。比如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历史学门类的具体设置、大学本科历史专业排名、高校的选考要求、选考历史可报考的大学专业、历史专业未来可能的职业方向等信息。二是,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和培养学生的生涯意识与生涯素养。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就以两个案例来重点分享

6、下我在历史学科教学是如何渗透和培养学生的生涯意识与生涯素养的。案例一 : “我与时代 ”我们历史学科往往记述时代变迁,总结历史规律,而生涯领域更多地是探讨个人的生命发展。我在历史教育活动中将两者结合,开展了 “我与时代” 的书写活动。下面是一个学生的作品:学生在作品中这样记述自己这个小家庭的历史:父亲出生在 1968年,母亲出生在1973 年,父母两人都生活在落后闭塞的小山村,受当时“文革 ”的影响,父母也只有初中文化。 1978 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农村生活变好了,父母两人在90 年代来到改革开放最前沿深圳打工,并从香港老板那里学到了企业经营之道。后来父母一同来到佛山打拼,自主创业。在此期间

7、两人成婚,并在2000 年生下 “龙子 ”,即他的哥哥。同时学生也提到,可能受迷信思想影响龙年生孩子的特别多,他还是蛮担心哥哥今后面对的竞争压力会很大。 2002 年 “我”出生了, 2006 年弟弟出生了。画面中三兄弟的箭头都指向了 “石门中学 ”,哥哥和 “我 ”虽然都来到石门中学读书,但途径不太一样。哥哥当年是参加佛山市中考, “我”则是省中考+ 区域综合能力大赛自主招生。不知道弟弟以后会是如何进入石门中学呢。而对于 2017 年,同学们最大的感受是等信息技术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我想,这个学生记述的自己这个小家庭的历史,可能代表了很多广东的小家庭。一个人的回忆,写一个孤立的人生很可能只

8、是偶然,可是个人境遇的和,那就是鲜活的社会历史本身,这就是民间历史的魅力所在。我就在林达的书里看到过,上世纪古老的昆明,一些不同年龄段,有着相互关联的人,并没有相约,出于本能的历史感,都呈现了个人的记录。这些记录汇聚在一起为我们留下了上世纪30 年代到本世纪初珍贵的家国历史记录。摘编自林达著作历史在你我身边 (北京:三联书店,2014 年)中的在边城历史中穿行刚刚那位学生,他把自己的作品命名为 “家国史 ” 。 “核心素养 ”中提出“家国情怀 ”,什么是家国情怀? “与其说是心灵感触,毋宁说是生命自觉和家教传承。 ”“家国情怀从来都不只是摄人心魄的文学书写,更近乎你我内心之中的精神归属。那种与

9、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那种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就来自那个叫做 “家 ”的人生开始的地方。 ”把个人境遇融入时代背景,在大时代里书写和创造人生。这是生涯,也是历史。案例二: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在这一课以往的教学中,我只关注社会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而 “人 ”在教学中是缺位的。事实上,身处 “变迁” 中的人们有着复杂而矛盾的心不一而足。就历史的发展理:悲怆与恐惧、紧迫与焦虑、吸收与利用 趋势而言,当然最后一种最进步、最有意义。而当时社会的进步,近代化的转型也正是这种积极心态付诸行动的结果。只有通过这些近代社会生活中 “人 ”的态度与实践,引导学生学会如何看待、分析和应对时代的变

10、化,才是这个专题的学习价值与意义所在。为此我展示了以下的材料:孙中山割辫于1895 年广州起义失败之后,显示一个革命先行者同旧王朝的决裂与革命的决心;黎元洪割辫于武昌起义的枪口之下,显示了一个旧官僚在利害权衡之下的政治转折;梁启超家厨子为 “割辫 ”大哭,辜鸿铭这样一个受过西式教育的人在辛亥革命很久以后还拖着辫子,则显示了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人们对旧时代有一种难以名状的留恋之情、遗老意识,这又是一种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有意或无意识的顽固力量。通过这些,学生才能体会到要洞察时代变化的端倪,要主动顺应时代潮流。而因应外在变化,主动发展,勇于担责就是最重要的生涯意识和能力。所以,所谓 “学科教学与生涯教育的融合” ,不是拿来一堂历史课或者一段教学内容去牵强附会,而是老师的心里脑里有了这个意识,自然就可以在教育教学中自觉地去渗透,就像盐溶于水一样。也许我分享的内容在一些老师看来是有点 “跨界” 的。我是学科老师,也是班主任,现在也在负责学校的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在我看来这些都是相通的。什么是教育?在诸多诠释中我最喜欢加拿大教育家马克思 南的这句 教育就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黄牧航: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上半月刊) 2016 年第 6 期。李斌: 家国情怀是立德养身之本 , 人民日报范梅, 历史教学2016 年 1 月 20日第 4 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