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全章复习导学案分享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90867288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声现象全章复习导学案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声现象全章复习导学案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声现象全章复习导学案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声现象全章复习导学案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现象全章复习导学案分享(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课题第 一 章 声现象 全章总复习时间课型复习课时1主备人一、学习目标(1)查漏补缺,将本章知识形成知识体系。(2)强化与声相关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问题的解析。(3)进一步夯实与声相关的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研究。培养归纳、分析、总结的思维能力。二、重难点声音的产生、传播、分类和三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三、自学指导及练习声现象令人厌烦的噪声噪声的危害:心理效应、生理效应、物理效应乐音与噪声: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则的;噪声的波形是无规则的。噪声的来源:生活噪声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噪声的控制:声源处控制噪声,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人耳处减弱噪声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人耳

2、听觉的频率范围:20 Hz到20 000Hz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特性: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应用:声呐B超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剂超声波焊接器。次声波频率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应用:预报地震台风监测核爆炸。声音是什么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的物体叫做声源。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是不能在真空传播。声音是一种波声音是一种波,叫做声波。声波具有能量 (声波击碎胆结石,声波使烛焰晃动)声速一般来说,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小,液体次之,固体中速度最大。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0m/s。声音的特性声音的大小叫做响

3、度。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的单位:分贝。响度音色:音色通常用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反映了声音的品质音调声音的 高低 叫做音调。声音的音调决定于声源振动的振动频率,声源振动的越快,音调越高。振动的快慢用声源单位时间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频率的单位赫兹,Hz。四、达标检测【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 产生的,它是通过 传入我们耳中的。我们能分别出不同老师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各人发出声音的 不同。2下列关于声音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物体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C振动停止后,声音要慢慢消失 D只要我们

4、对着高墙喊话,就一定能听到回声3如左图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 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如右图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4看图说理:(1)观察左图,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2)观察右图,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3)如果按照上图去设计声音传播的实验,有的同学提出这样的想法,左图中怎么知道鱼是听到拍手的声音把鱼吓跑的,而不是看到拍手的动作被吓跑的;右图敲桌面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还是通过桌子传入人耳?或者两者都有?针对这些疑问,怎样改进实验使它更完善。【考点2】 乐音的特征5指出下列各种声音现象,反映了声音的哪些特征

5、:(1)“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_大;(2)“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_高;(3)“悦耳动听”是指声音的_好。6小明自己整理了一个哨子,如图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 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这哨声是由 振动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 。7如图是探究声音特性的两个实验,左图是用弹性塑料片分别以快、慢的速度来拨动书页;右图是改变不同力度来敲击音叉,并观察小球弹起的高度。左图探究的实验是:声音的 与 的关系。该实验所得的结论是: 。右图探究的实验是:声音的 与 的关系。该实验所得的结论是: 。8如图所示,是几个声音的波形,图a和图b所示

6、为两个不同音叉的波形,图c图d图e所示为小提琴、长笛和法国号的波形。(1)图 a和图b哪个音叉的音调较高?哪个音叉的叉股较短? 。(2)比较图c、图d、图e三图,小提琴、长笛、法国号它们是否正在演奏同样音调和频率的音符? 。(3)假若三乐器演奏同一音符,你可以听出它们的区别,你从波形图上怎样推断出这一点呢? 。9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

7、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距离较长长短响度较响较响弱【考点3】 乐音与噪声10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A图书阅览室内的絮絮细语声 B.上数学课时,听到音乐教室传来的歌声C.夜晚,人们正要入睡,忽然传来弹奏很熟练的钢琴声 D吸引着人们的雄辩有利的演讲声11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避免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把房间、厨房门窗关闭关严;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

8、耳朵。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 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 中减弱;第三种是在 处减弱噪声。12一位同学晚上在家里看电视,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他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A用棉被把电视机捂住B把音量开关关上,不让电视机发生声音C插上耳机,自己用耳机听D让家人把耳朵塞住【考点4】 超声波与次声波13人耳 的声音包括超声波和次声波。与可听声相比,超声波具有 好、_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 等特点,因而有广泛的应用。声呐利用超声波的_ _;B超是利用了超声波的_ _强;超声波速度测定器则是利用了易于获得_ _的特点。而超声波清洗器则是运用超声波能使清洗液产生剧烈_ _形成去污作用的特点。142008年5月1

9、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振动波及半个中国!灾情发生后,天翔迅速上网搜索了一些关于地震的知识:地震的频率范围大约是1HZ100HZ;在传播途中振动的幅度逐渐衰减,而且频率越高衰减得越快。请结合这些信息在下列说法中选出错误的一项( )A5月12日14时28分,恩施州全境也产生了强烈震感B发生地震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C在汶川,人们可以听见地震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比较低沉D在距离汶川较远的地方,人们可能感受到了震动,但可能听不到声15有时在你认为很静时,没有任何声音时,狗却突然表现得非常警惕,这是因为 ( )A狗的耳朵能转动,能准确确认声音的方向 B狗的发声频率比人大

10、C狗的听觉频率比人的范围大 D同样的声音狗听起来响度大16如图所示,利用超声波速度测定器可以测出高速运动的网球的速度,该仪器是利用超声波的 效应而实现的。由此 (能或不能)推测此装置可以探测出高速公路上违章超速的汽车速度。五、课后巩固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震发生时水塘内的鱼恐慌极了,争着跳离水面,说明水能传播地震波B雨滴落在地面会发出声音,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C搜救人员很难听清废墟中幸存者微弱的呼救声,说明幸存者的呼救声是噪声D帐篷城里的小王用纸团塞着耳朵睡觉,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2下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乙实验说

11、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3在坟川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例19)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4物理学是探索的科学,物理学家们在科学之路上披荆斩棘,勇于探索,为人类创造了丰硕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自开始接触物理这门课以来,我们在老师的带领

12、下,也进行了许多探究活动。以下几项活动,你肯定参与过:A探究琴弦的音调跟弦的长短、粗细、松紧的关系; B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 C探究各种材料的隔音性能; D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其中有两组所用的研究方法是相同的,它们是 和 。(填写字母)5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 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 (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 有关。6我市一些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 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9.2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一个声

13、源2min内振动了720次,它的频率为是_Hz,人耳_(能/不能)听到该声音;7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问题:(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和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 , 。(2)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是 左右,声具有 。(4)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所填的物理量与 有关,关系是 。5 / 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