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的利用练习题(答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90816800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核能的利用练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核能的利用练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核能的利用练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核能的利用练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能的利用练习题(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核能的利用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1896年,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 ( )A、X射线 B、放射性 C、射线 D、电子2、不属于新能源的有 ( )A、核能 B、太阳能C、天然气 D、潮汐能3、放射性现象的发现说明 ( )A、原子有内部结构 B、电子有内部结构C、原子核有内部结构 D、质子有内部结构4、下列关于原子核的组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B、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C、原子核内没有电子D、原子核内发生某种变化时会产生中子5、关于、射线穿透本领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射线最强 B、射线最强C、射线最强

2、D、一样强6、关于核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很小,因此其中不可能存在大量的能量B、人们现在能够利用可控核聚变的能量C、对于核裂变的链式反应,人们还不能控制D、无论是较大的原子核受激分裂,还是较小的原子核的结合,其中都会伴随着巨大的能量变化7、核电站的能量转化情况是 ( )A、核能机械能电能 B、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C、核能化学能电能 D、化学能内能电能8、下面关于人类利用原子核能的两种主要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裂变和聚变过程都有质量亏损B、裂变和聚变过程质量都有所增加C、裂变过程有质量亏损,聚变过程质量有所增加D、聚变过程有质量亏损,裂变过程质量有所增加9、原子弹和核电站

3、的根本区别是 ( )A、原子弹利用核裂变,核电站利用核聚变B、原子弹利用核聚变,核电站利用核裂变C、原子弹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裂变的链式反应速度D、原子弹对聚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聚变的链式反应速度10、太阳每天能释放大量的核能,是由于太阳内部 ( )A、进行着大规模的聚变B、进行着不能控制的链式反应C、进行着剧烈的化学反应D、具有大量的热能11、氘核的质量为mD,氚核的质量为mT,它们聚变成质量为mHe的氦核,并释放出质量为mn的中子,放出的能量应为 ( )A、(mD+mT-mHe-mn)c2 B、(mD+mT)c2C、(mHe+mn-mD-mT)c2 D、(mHe

4、+mn)c212、下列有关目前核反应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反应堆是进行聚变而获得核能的一种装置B、核反应堆是进行裂变、且不加控制而获得核能的一种装置C、核反应堆是控制重核裂变速度,使核能缓慢地平稳地释放出来的装置D、核反应堆是控制轻核聚变速度,使核能缓慢地平稳地释放出来的装置13、联合国环境公署对科索沃地区的调查表明,北约对南联盟进行的轰炸中,大量使用了贫铀炸弹。贫铀是从金属中提炼铀235以后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为铀238,贫铀炸弹贯穿力是常规炸弹的9倍,杀伤力极大,而且残留物可长期危害环境。下列关于其残留物长期危害环境的理由正确的是 ( )由于爆炸后的弹片存在放射性,对环境产生长期

5、危害爆炸后的弹片会对人体产生危害铀238的衰变速率很快铀的半衰期很长A、 B、 C、 D、14、热核反应是一种理想能源的原因,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就单位质量来说,热核反应比重核裂变时释放的能量多B、对环境的放射性污染较裂变轻,且较容易处理C、热核反应的核原料在地球上储量丰富D、热核反应的实现与约束控制较容易15、下列关于核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中有原子核,所以利用任何物质都能得到核能B、到目前为止,人类获得核能有两种途径,即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C、原子弹和氢弹都是利用原子核裂变的原理制成的D、自然界的原子核只有在人为的条件下才会发生聚变16、下列能源中不属于太

6、阳能直接或间接转化而来的是 ( )A、水能 B、风能C、核能 D、煤、石油、天然气17、据报道,1994年12月,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它的相对原子量为272,其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则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A、433B、161C、272D、1111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核能的释放主要是通过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B、核反应是不能控制的C、放射性射线能用于治疗肿瘤,因此对人体无害D、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重核裂变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 原子核由_和_组成。_带正电荷,电量跟_所带负电荷电量相等;_不带电,质量跟_几乎相等。2、 1898年,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在寻找比铀的

7、放射性更强的物质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新的放射性元素,为纪念她的祖国波兰,她将其名命为_。后来又通过艰苦努力,于1902年发现了另一种放射性更强的元素_。这项重要工作,使她获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3、 人们通过实验发现,放射线有三种,其中带正电的叫做_射线,带负电的叫做_射线,不带电的叫做_射线。4、 利用放射线的_能力,可以在工业上用来检查金属内部是否存在裂缝。5、 核农学是核技术与农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学科。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线可以使生物细胞内的_发生改变,并在此基础上育成符合我们所期望的良种,这种应用射线引变选育良种的方法叫做“辐射育种”。6、 _年,著名科学家_提出了质能转换公式Em

8、c2(E为能量,m为转换成能量的质量,c为光速)。核能就是通过原子核反应,由质量转换成的巨大能量。7、 将中子轰击铀核,铀核在发生_的过程中同时放出23个_子,放出的_子又轰击其他铀核,这样不断地自行继续下去的现象叫做_。8、 由于_的结构发生变化而释放出的巨大的能量叫做核能。获得核能的两种方式是_和_。9、 核电站是利用_来发电的,它的核心设备是反应堆,在其中发生的_是可以控制的而同样在原子爆炸中发生的则是不可控制的。10、1kg铀全部裂变释放出的能量约为1013J,相当于完全燃烧_无烟煤放出的能量(无烟煤的燃烧值为107Jkg)三、 简答题(第1题7分,第2题14分,共21分)1、用什么样

9、的实验可以判断射线是否带电?带哪种电?2、我国虽然有丰富的煤炭、水力和石油资源,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拥有量并不多,而且资源分布很不均匀:水力资源70%分布在西南地区,煤炭已探明的储量80%分布在北方;南方人口占全国63%,能量消耗约占全国65%,而核电站具有消耗的“燃料”少,成本低等特点,只需要很少的核燃料,就能产生大量的电能;1kWh电能的成本要比火电站低20%以上。因此,为消除我国能源储藏与消耗上的不平衡,在华东、华南等地区发展核电站是迫切需要的。通过阅读上面这段话,回答下列问题1核电站具有_,_等特点。2为了消除我国在能源储藏与消耗上的不平衡性,在_、_等地区发展核电站是迫切需要的。

10、3在核电站发生事故情况下,为避免和减少工作人员和公众所受剂量,应采取怎样的应急措施?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C 3、C 4、A 5、C 6、D 7、B 8、A 9、C 10、A 11、A 12、C 13、C 14、D 15、B 16、C17、D18、A二、填空题1、质子 中子 质子 电子 中子 质子 2、钋 镭 3、 4、穿透5、遗传物质(或基因) 6、1905 爱因斯坦 7、裂变 中子 中子 链式反应8、原子核 重核裂变 轻核聚变 9、核能 链式反应 10、2500t三、简答题1、因为通电直导线在磁场中受磁场力作用后会偏转;运动的带电粒子相当于电流,也会受到磁场作用而发生偏转。所以,可

11、设计的实验方法如下:把铀、钋和镭等放射性物质放在铅盒内,铅盒上开有一窄缝让射线射出,使射线通过强磁场,再用照相底片把射线通过磁场后的位置记录下来。从照相底片看到,射线分成三束,其中两束向相反方向偏转,说明这两束射线带异种电荷;中间一束不偏转,说明它不带电,是中性的。2、消耗燃料少;成本低 华东;华南答:1、隐蔽隐蔽是让人们停留在房屋内,关闭门窗,关闭通风系统,再采取简易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隐蔽对于防护放射性烟羽和地面沉积外照射非常有效,对减少吸入产生的内照射也有一定的效用。隐蔽也是场外应急状态时首先要采取的措施。2、食物和饮水控制对放射性污染的水和食物进行控制,叫做食物和饮水控制。此时,公众对控制区范围内食品和饮用水应该采取不采收、不食用、不销售、不运输。3、出入通道的管制这是在核事故场外应急时必须采取的应急措施,主要是控制人员、车辆、船只进出受事故影响的地区,以防止或减少污染扩散。4、撤离根据气象条件,当估算和测量到某区域范围内的公众受到外照射剂量可能超过应急控制标准,可以组织公众暂时撤离该地区,避免或减少烟羽外照射、地面沉积外照射和吸入内照射给公众带来的严重危害。5、去污放射性去污是指采用各种手段从被污染的表面去除放射性污染物的过程,以减少对人员的照射剂量,并使污染地区可以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