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一二章测试及标准答案教科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0789654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90.9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八年级物理第一二章测试及标准答案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八年级物理第一二章测试及标准答案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八年级物理第一二章测试及标准答案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第一二章测试及标准答案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第一二章测试及标准答案教科版(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第一二章测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2014?柳州)图中所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A.卷尺 B.游标卡尺C.螺旋测微器 D.挂钟2. (2014?泉州模拟)东亚文化之都-泉州,风景秀丽.如图,能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A.森林公园桃花花香阵阵B.天柱山薰衣草落叶归根C.清源山缤纷秋叶色彩梦幻D.九仙山雾淞玉树琼花3. (2014?长沙)位于沿江大道旁的商业大厦建有室外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上升时,能透过玻璃欣赏到美丽的湘江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

2、静止的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4. (2013?泉州)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电动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发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 .汽油机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 .干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5. (2014?遂宁)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A. 12.45cm B. 12.34cm C. 12。35cmD. 12.36cm6. (2014?北京一模)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他可能是铁制成的

3、.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对 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B.实验C.评估D.分析与论证7. (2014?凉山州)下列生活实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冬天人们常用双手互相摩擦取暖B.用茶壶烧水,水烧开时,茶壶盖被顶起C.钻木取火D.给干电池充电8. (2014?玉林)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以 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通过的路程是200m,则通过这段路所用的时间是( )A. 1hB. 5minC. 50sD. 10s9.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 .只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或使用精密测量工具就可以避免误差

4、C.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的减小10. (2014?潍坊)小华同学的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车站点,他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t图象如图2所示,则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D.误差是由于没有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A. 135m/sB. 168.75m/s C. 2。25m/s D. 2。81m/s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1. (2014?东城区一模)小明站在上行的电梯中,他相对电梯厢是 的.(选填 运动或静止”)12. (2012?漳州)漳州属沿海地区,风力资源丰富,在海岸线上修建了许多风力发电站.利用风力发电时,把 能转化为 能.13. (2

5、014?南充)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 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坐在车上的人相对于汽车来说是 的.(填 静止或 运动)14. (2014?贺州)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如图所示,测量值是 cm,分度值是 mm.15. (2014?永州)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16. (2014?安顺)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 若频闪照相机每隔 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 A点到F点共运动了 cm的路程,小球从 B点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 m/s.,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 km/h ,18 . (2014?绥化)如图,甲、乙两个物体同时

6、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向 做直线运动,经过 6s甲乙两物体相距 m.19 .(2014?吉林)如图所示,汽车通过高速公路 ETC通道时,不停车也能缴费通过, 如果通道长是15m,车速是3m/s, 汽车通过通道的时间是 s;该汽车以 为参照物是运动的.第19题图第20题图20 .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甲火炬 (填定”或 不一定)向右运动,乙火炬一定向 (填左”或右”)运动.三.解答题(共3小题共30分)21. (2011?鞍山)

7、五一节期间,小丽随父母乘车到大连探望爷爷和奶奶.她们刚刚进站上了车,小丽侧脸望去,对 面的客车上坐着赵老师,正准备下车跟老师打招呼时,她感觉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无奈她只好放弃了自己的想 法.可不大一会,赵老师乘坐的客车离开了车站,而自己乘坐的客车却没有动.(1) (3分)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是以 为参照物.(2) (3分)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没有开动是以 为参照物.(3) (4分)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23. (2014?河南)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 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22. (2011?厦门)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处

8、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1) (5分)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2) (5分)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撞上障碍物.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1)( 3分)图中AB段的路程sAB=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 vAB=cm/s.(2) (3分)在测量小车到达 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 B点才停止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3) (4分)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

9、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理由是: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 (2014?柳州)图中所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挂钟考点:时间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对每个选项分别分析,明确每种测量工具的用途,就能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解答:解:A、卷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游标卡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螺旋测微器是测量长度的工具,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挂钟是测量时间的仪器,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J初中物理的常用测量工具-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挂钟,

10、使用前要先观察其量程和分度值,注意各种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息事项,才能去使用各种仪器.2. (2014?泉州模拟)东亚文化之都-泉州,风景秀丽.如图森林公园桃花天柱山薰衣草花香阵阵落叶归根叶色彩梦幻,能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九仙山雾淞玉树琼花考点:分子的运动.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分子运动是微观上的运动,肉眼看不见的;机械运动是宏观上的运动.解答:解:能闻到公园里花香阵阵,是扩散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小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熏衣早和树叶卜.落,都是宏观上的机械运动,肉眼能看得见的运动.故B、C错误;雾淞”是凝华形成的,是物态父化,不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11、,故D错误.故选A .点评:本题王要考查学生对:分子运动和机械运动的区别的了解和掌握.3 ( 2014?长沙)位于沿江大道旁的商业大厦建有室外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上升时,能透过玻璃欣赏到美丽的湘江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 地面为参照物, 乘客是静止的B 以 地面为参照物, 电梯是静止的C 以 乘客为参照物, 电梯是静止的D 以 乘客为参照物, 地面是向上运动的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运动和力分析: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要先选择一个参照物, 分析被研究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变化,就运动了, 如果没变化,就静止解答 :解: A 、以地面为参照物, 乘客位置不断变

12、化,所以是运动的故 A 不正确B 、以地面为参照物, 电梯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B不正确C、以乘客为参照物, 电梯位置没有变化, 所以是静止的故C正确D 、以乘客为参照物 ,地面位置不断变化, 所以是向下运动点评:的故 D 不正确故选 C 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4 ( 2013?泉州)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电 动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 汽 油机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 发 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D 干 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考点 :能量转化的现象专题 :应用题分析:在电动机、 发电机、内燃机、干电池中都会发生能量的转化 ,明确它们的原理, 才

13、能正确判断对其能量转化的描述是否符合实际解答:解: A 、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故说法错误;B 、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故说法错误;C、汽油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故说法错误;D 、干电池工作时, 内部发生化学变化, 释放出电能, 故说法正确故选 D 点评 :掌握不同装置的能量转化应从其原理入手进行理解, 切忌不要死记硬背.5 (2014?遂宁)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A. 12.45cm B. 12.34cm C. 12。35cmD

14、. 12.36c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去错误读数,取其余3个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值即为测量结果.(2)在测量长 度时,通常采用 取多次测量求 平均值的方法 来减小误差,故 只要计算出四 次测量的平均 值即可,但是在 最后结果的确 定时,还要注意 小数位数的保 留规则与测量 值相同.解答:解:从题干中提供数据可知,12.75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 大,所以12。75cm是错误的, 应该去掉; 为减小长度测 量的误差,通常 采用的方法是 取多次测量的 平均值;故物体 的长度最终应 记录为:L=12. 11rH 2.- 36an3=12.35cm

15、.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在长度测量时,减小误差的方法-取平均值法; 但在计算平均值时, 所得结果无论是否能除尽,都要将小数位数保留成与测量值相同6 ( 2014?北京一模)1 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他可能是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 : “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 对“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猜想考点 :B 实 验C 评 估D 分 析与论证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 合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科学探究各要素的了解与运用能力 提出 问题-猜想 与假设-制 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 论证评估 交流与合

16、 作是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中的七个主要要素 科学探究各个要素在整个思维程序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在探究过程中侧重培养的能力也不同解答 :解: “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环节属于实验验证环节,所以选项 A、 C、 D 都不正确故选 B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 键是了解科学 探究各要素的作用7 ( 2014?凉山州)下列生活实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 冬天人们常用双手互相摩擦取暖B 用 茶壶烧水, 水烧开时, 茶壶盖被顶起C 钻木取火D 四 冲程汽油机的压缩冲程考点: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专题:机械能及其转化分析:分别分析A 、 B、C、 D 四个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结合题目的要求, 然后得出答案

17、解答:解: A 、两手互相摩擦属于摩擦生热 ,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故 A 不符合题意;B 、 水烧开以后,水蒸气对壶盖做功,把壶盖顶起来,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 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温度降低 故 B 符合题意;C、钻木取火时钻与木头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木头的内能 ,故 C 不符合题意;D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有两个冲程发生能量转化, 一是压缩冲程中机械 能转化为内能; 二是做功冲程 中内能转化为 机械能.故D不 符合题意; 故选B.点评:(1)自然界的 能量之间都是 可以相互转化 的,物体间的能 量也是可以转 移的,在转移或 转化的过程中, 能的总量是不 变的.(2)内能的

18、增加 有两种方式:做 功、热传递.(3)内燃机的 四个冲程:吸气 冲程、压缩冲 程、做功冲程、 排气冲程,及压 缩和做功冲程 中的能的转化.8. (2014?玉林)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以 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通过的路程是200m,则通过这段路所用的时间是( )A. 1h考点:B. 5minC. 50sD. 10s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 度.分析:已知火车在平 直的轨道上以20m/s的速度匀 速运动,通过的 路程是1000m, 利用v=三即可1求出通过这段 路程所用的时 间.解答:解:由v=因得通 国过这段路所用的时间:t=:-=10v 20in/ss.故选D.点评:由于题

19、目中将 已知条件告知, 直接代入公式 即可求解,比较 简单,属于基础 知识.9.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只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或使用精密测量工具就可以避免庆尢C.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的减小D.误差是由于没有遵守操作规 则而引起的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庆儿.(2)误差小同于错误,作为误差来说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在实际中经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来减小误差.解答:解:(1)误差是不口避免的,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减小误差,但不能避

20、免误差,故AB 不正确,C正确;(2)误差是测 量值和真实值 之间的差异,是 不可避免的;而 错误是测量方 法不当造成的, 是可以避免的, 故D不正确. 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 学生对误差定 义、误差产生的 原因及减小误 差的方法的理 解和掌握,基础 性题目.,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10. (2014?潍坊)小华同学的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车站点,他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t图象如图2所示,则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SIC. 2.25m/sD. 2。81m/sA. 135m/s考点:专题:分析:解答:B. 168.75m/s 速度的计算.长度、时间、速 度.从图上读出全 程的路程和时

21、间,根据速度公 式v= j计算全 程的平均速度.解:由图象可知整 个路程s=1350m,时间 t=10min=600s , 整个过程平均速度:V=2t 60gs。25m/s.故选C.点评:对于此类图象 题,一定要明确 横、纵坐标所表 示的物理量,弄 清物理量之间 的联系,抓住其 中的关键点、关 键线段结合相 应的物理知识 进行分析解答.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 (2014?东城区一模)小明站在上行的电梯中,他相对电梯厢是静止 的.(选填 运动或静止”)考点:参照物及其选 择.专题:长度、时间、速 度.分析:在研究机械运 动时要先选择 参照物,如果物 体相对于参照 物位置/、变,则 物体静

22、止;如果 物体相对于参 照物位置发生 变化,则物体是 运动的.解答:解:小明静止站在 上行的电梯中, 和电梯之间的 位置没发生变 化,所以相对于 电梯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静 止.点评:物理学中把一 个物体相对于 另一个物体位 置的改变称为 机械运动,这里 所说的另一个 物体,即事先选 定的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物 体相对于参照 物位置是否变 化,是判断物体 是否运动的依 据.12. (2012?漳州)漳州属沿海地区,风力资源丰富,在海岸线上修建了许多风力发电站.利用风力发电时,把械(动、风) 考点:_能转化为 电能.能量转化的现象.专题:机械能及其转 化.分析:风中蕴含了巨 大的能量,用风

23、能可以带动发 电机发电,使其 转化为电能,为 人类所利用.解答:解:根据对风力 发电站的了解 可知,利用风力 发电时,将机械 (动、风)能转化为电能.故答案为:机械 (动、风);电.点评:风能的实质其 实是动能,属于 机械能,俗称风 能,用它来发电 环保、无污染, 在我国的局部 地区有巨大的 开发前景.13. (2014?南充)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 位置 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坐在车上的人相 对于汽车来说是静止 的.(填 静止”或 运动”)考点:机械运动;参照 物及其选择.专题:长度、时间、速 度.分析:物理学中把物 体位置的变化 叫做机械运动, 判*个物体 是运动的还是

24、 静止的主要取 决于所选的参解答:点评:照物.解:(1)物理学把 一个物体相对 于另一个物体 位置的改变叫 做机械运动.(2)坐在行驶 的汽车中的人, 相对于汽车来 说人的位置没 有发生变化,所 以是静止的.故答案为:位置; 静止.本题主要考查 对于机械运动 的理解和参照 物的选择,比较 简单,属于基础 知识的考查.,如图所示,测量值是2。80 cm,分度值是1 mm.考点:专题:分析:解答:长度的测量. 长度、时间、速 度.(1)刻度尺的最 小刻度值为相 邻的刻度线表 示的长度;(2)起始端没从 0开始,把3。00cm处当作0” 刻度,读出末端 刻度值,减去3.00cm即为物 体长度,注意刻

25、 度尺要估读到 分度值的下一 位.解:(1)图示刻度尺 1cm又分为10 个小刻度,故最 小刻度值为1mm;(2)末端刻度 值为 5。80cm, 物体长度为5.80cm 3。00cm=2.80cm . 故答案为:2.80;1.点评:刻度尺是初中 物理中基本的 测量工具,使用 前要观察它的 量程和分度值, 使用时刻度要 紧贴被测物体, 读数时视线与 刻度垂直,估读 到分度值的下 一位.15. (2014?永州)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B (选填 A”或B”),物体的长度为 3.45cm-|mt|ii ii|irii |nii:i ii|iiii |ini|iiii |iiii|iiiiirii|

26、niiOcm I2345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 度.分析:使用刻度尺时, 视线要与刻度 回垂直;读数时,除了准 确读出已知刻 度后,在最小刻 度后再加上一 位倩计值.解答:解:使用刻度尺读 数时,视线要和 刻度间垂直;所 以选B ;读数时,要估读 到分度值的下 一位,这把刻度 尺的分度值是0.1cm,所以在记录测量结果 时若以cm作为 单位就要保留 两位小数,读作3。45cm.故选:B345cm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度值的正确使 用方法,需要注 意的是估读.16. (2014?安顺)如图是一小球从 A点沿直线运动到 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

27、知: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12。50 cm的路程,小球从 B点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 0.15 m/s.ABCDEFiiiipii iiii|iii jiiii|iiii|ini|iiii iiii|iiii iiii|iiii iiii|iiii nii|imini|nii nii|iin iiii|iiii ini|im|imjiin 0 cm 11;4567 S 910 H 12 B考点:速度公式及其 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照片中小球两位置之差 就是小球运动 的路程,读取长 度时要估读到 分度值的下一 位.(2)求出小球的 路程S及走这些 路程所用时间t, 然后由速度公

28、 式求速度V.解答:解:(1)由照片可以 看出,刻度尺的 分度值为1mm, 小球在A点的 位置坐标为0cm,在F点的 位置坐标是12。50cm,则小球由A到F 的路程为S1=12。50cm.(2)小球由B运 动到F所用时间t=0.2sM=0.8s, 通过的路程为S2=12.50cm - 0.50cm=12.00c m则它的平均速 度为$2V= t-上 1 =15r 15c0. Ssm/s=0.15m/s.故答案为:12。50; 0.15.点评:这是一道应用 题,解题的关键 是:看清频闪照 片,由照片求出 物体的路程、运 动时间,然后由 公式v= W求速t度.90 km/h.合 2517. (2

29、014?广安)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图所示,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 m/s.考点:速度与物体运 动.专题:长度、时间、速 度.分析:汽车速度计的 单位是km/h,读 出速度值,再进 行单位换算.解答:解:由汽车的速 度计算出汽车 的行驶速度:v=90km/h=90 X1口 :m/s=25m/s .故答案为:90;25.点评:本题考查速度计的读数以及速度的单位换 算,属于基础 题.18. (2014?绥化)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向东做直线运动,经过6s甲乙两物体相距30 m.以甲为参照物,乙,y 1)甲物体 0 J 69 t/sJ考点

30、: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参照物及 其选择.专题:长度、时间、速度;运动和力.分析:(1)由图象求出甲乙的速度,根据甲乙的速度 关系判断乙相 对于甲的运动 方向;(2)由速度公 式的变形公式 求出甲乙的路 程,然后求出他 们间的距离.解答:解:由图象可知,v甲=15m/s, v 乙 =10m/s, 甲乙均向西运 动,由于甲的速度比乙的大,所 以以甲为参照 物,乙向东做直 线运动;s甲=丫甲t=15m/s 6s=90m, $乙=丫乙t=10m/s 6s=60m,经过6s甲乙间的距离s=s甲一s 乙二90m 60m=30m .故答案为:东; 3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 的是学生对运 动和静止相对 性、速度

31、计算公 式的理解和掌 握,读懂图象是 解决此题的关 键,基础性题 目.19 . (2014?吉林)如图所示,汽车通过高速公路ETC通道时,不停车也能缴费通过,如果通道长是15m,车速是3m/s,汽车通过通道的时间是5 s;该汽车以ETC通道 为参照物是运动的.考点:专题:分析:解答:速度公式及其 应用;参照物及 其选择.长度、时间、速 度.(1)根据v= t求出通过通道 的时间;(2)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相 对于参照物来 说物体位置发 生变化则是运 动的,否则是静 止的.解:(1):v二;汽车通过通 道的时间(2)该汽车相 对于ETC通道 来说,位置发生 变化,是运动 的.ETC通道.点评:此

32、题主要考查 的是学生对速 度计算公式和 运动静止相对 性的理解和掌 握,基础性题 目.20 .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甲火炬 不一定 (填 定”或不一定)向右运动,乙火炬 一定向左(填左或右)运动.度.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 要选取一个物 体作为标准,这 个被选作标准 的物体叫做参 照物.研究对象 的运动情况是 怎样的,就看它 与参照物的相 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 此题.图中的旗 杆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国旗 向左飘,说明此 时有向左吹的 风.解答:解:甲火炬

33、火焰 向左,有三种可 能:一是火炬不 动,风把火焰刮 向左;二是火炬 向右运动,风相 对于火炬向左, 把火焰刮向左; 三是火炬向左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火焰刮向左.对于乙火炬来讲情况相对简单,风向左刮,要使乙火炬的火焰向右飘,只有使乙火炬向左运动,且火炬运动速度大于风速;如果乙火炬向左运动的速度等于风速,则火焰竖直向上(因为此时风与乙火炬相对静止);如果乙火炬向左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则火焰向左飘.故答案为:不一7E;左.点评:运动和静是相对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是一道非常典型的题目,要仔细揣摩.三.

34、解答题(共3小题)21. (2011?鞍山)五一节期间,小丽随父母乘车到大连探望爷爷和奶奶.她们刚刚进站上了车,小丽侧脸望去,对 面的客车上坐着赵老师,正准备下车跟老师打招呼时,她感觉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无奈她只好放弃了自己的想 法.可不大一会,赵老师乘坐的客车离开了车站,而自己乘坐的客车却没有动.(1)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是以对面的乘客 为参照物.(2)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没有开动是以站台 为参照物.(3)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7WE考点 :专题:分析解答参照物及其选择应用题;简答题;压轴题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 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 这个事先被选

35、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 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解 (1)小丽以对面的乘客为参照物, 她与对面向南行驶的火车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 是运动的, 所以感觉自己坐的客车开动了;故答案为 对面的乘客( 2 )小丽以站台为参照物, 她与站台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所以,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没有开动.故答案为:站 台.(3)这个现象 说明了运动和 静止是相对的 或(参照物选择 不同,对物体运 动的描述就往 往不同)

36、,(其他 说法合理即 可).点评:此类现象在我 们的日常生活 中随处可见,学 习中要注意理 论联系实际,用 所学物理知识 对生活中的物 理现象作出解 释,这样才能做 到举一反三,活 学活用.22. (2011?厦门)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 ?(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撞上障碍物.考点:速度的计算;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应用题;压轴题.分析:(1)已知反应的时间和在

37、这段时间内行驶的距离,根据公式v=1可求汽车制 t动前的速度;(2)已知酒后驾车的反应时间,根据公式S=Vt可求反应距离,加上滑行的距离再与距离障碍物的距离相比较,即可得出结论.解答:点评:解:(1)汽车制动 前的速度v=- 1 =2t 0. 75s0m/s;答:汽车制动前 的速度为20m/s;(2)由于反应时 间t=4t,所以匀 速运动阶段有:s=vt =4vt=4s=4 M 5m=60m ;s总=$ +s减 =60m+30m=90m;所以s总80m, 汽车将撞上障 碍物.本题考查速度、 路程的计算,关 键是公式及其 变形的灵活运 用,相对比较简 单,本题还告诉 我们一定不能 酒后驾车,因为

38、 酒后的反应时 间要加长,容易 发生危险.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23. (2014?河南)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 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路程sab= 40。00 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 vab= 25。00 cm/s.(2)在测量小车到达 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时,测彳导AB段的平均速度 vAB会偏 小.(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 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不正确

39、 ,理由是:因为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时,从后半段一开始就有一定的速度 ,而将小车从中间位置开始释放时,后半段一开始的速度为零.考点:变速运动与平 均速度.专题: 分析:运动和力.(1)根据图象 读出AB段的距 离,运用公式v=求出AB段 t的平均速度;(2)让小车过 了 B点才停止 计时,会导致时 间的测量结果 偏大,平均速度 会偏小;(3)根据后半段 路程速度的大 小进行分析.解答:解:(1)小车运动距 离 SAB=80。00cm 40.00cm=40.00cm,tAB=1.6s, 小车通过AB段 的平均速度:0cm/s;(2)如果让小 车过了 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 致时间的测量 结果偏大,由公式丫=亘知,平均 t速度会偏小; (3)因为小车从斜面顶端运 动到底端时,从 后半段一开始 就有一定的速 度,而将小车从 中间位置开始 释放时,后半段 一开始的速度 为零,因此小明 的方案不正确. 故答案为:(1) 40.00;25.00;小;点评:(3)不正确;因 为小车从斜面 顶端运动到底 端时,从后半段 一开始就有一 定的速度,而将 小车从中间位 置开始释放时, 后半段一开始 的速度为零. 本题考查测小 车的平均速度” 的实验,一定学 会读出路程和 时间,按平均速 度的定义代入v=三求出平均速 t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