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90730031 上传时间:2022-05-1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实际上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一次创新。一年级上册教材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拿到的第一本数学书,使孩子们的数学学习有一个好的开场。教材开篇是编者大朋友与读者小朋友关于什么是“数学的一段平等交谈,通过儿童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的对话,提出了本册教材的主题“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刚入学的孩子对数学有亲切感。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材料,作为新学期师生谈话的容,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使数学成为学生的好朋友。一、主要教学容数与代数: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第二单元 比拟;第八单元 认识钟表;第三单元 加减法一;第七单

2、元 加减法二空间与图形:第五单元 位置与顺序;第六单元 认识物体统计与概率:第四单元 分类;第九单元 统计二、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 1、以数学活动为主线,二级标题为活动方式或情境呈现。如,得意的校园,捆小棒,搭积木等。其目的想表达通过组织数学活动来学习数学,有利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2、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开展对数的理解力。 3、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容,激发学习兴趣。 4、安排的小栏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学习良好的情感体验。 从教学容来看,知识面拓展了;计算与其它容穿插安排,学习容多样化,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计算在学习其它容时也可以得到练

3、习,有利于计算技能的形成;形式多样,趣味性强。三、本册教材的分析和教学建议一数与代数1、20以的数的认识20以的数的认识分三个阶段来安排:第一单元,认识10以的数的意义;第二单元,认识10以的数的大小。这两个单元对后继的数的认识有迁移作用;第七单元第一课“捆小棒,重点是对位值概念的理解,这对后面数与计算的学习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这局部教材编写的突出特点是结合生动具体的情境,通过观察、计数、操作等数学活动,来呈现学习容,让学生从中体验数的意义,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开展对数的理解力。第一单元第一课“得意的校园第2页,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用“数去进展计数,去发现隐含在校园中的数从1到10的10

4、个数相对应的事物,并进展描述和交流,体会数具有表示物体个数的含义和作用。第二课“快乐的家园第4页,丰富对1的认识:它既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东西;还要进一步体验1个萝卜与1筐萝卜在数量意义上的区别,从而理解用1也可以表示很多的同类事物。而运动衣上的数有助于克制对数的认识的片面性,懂得在一些场合数表示的是事物的顺序或代号。数具有表示顺序的这一层含义,还不断通过后面的练习,如数一数、填一填列车上车厢的序号,从0出发的一笔画“小熊举重等加强体验。第四课“小猫钓鱼第8页,结合童话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历,理解“0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同的意义。本单元教材始终还贯串着从0到10这11个数的数数、认数

5、、读数、写数等根本活动,这些活动从形式到容不拘一格,富有情趣,让学生不仅获得知识、习得技能,还会不厌其烦,而生发对数学良好的情感体验。在这些练习题的设计上,注意渗透集合与对应的数学思想,也关注学生计数顺着数、倒着数、跳着数技能与数感的开展。第二单元“比拟第12页。教学时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组织比拟活动,经历比拟的过程,体验比拟的方法。第一课“动物乐园第12页,从情境图中把同一类的动物排队,与其它动物相比拟,比拟动物谁多谁少有两种策略,一是基于“数数,二是进展“配对;前者学生有一定经历,后者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经历“配对活动的过程,体验数的相对大小关系是重要的;在理解的根底上,才可

6、能进一步产生“怎样表示两个数大小关系的学习动机,并掌握用抽象的符号、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的方法。单元后续的“高矮“轻重两课,经历的是对实际的量的比拟活动,从中获得直观、具体的数学活动经历,体会解决同一类问题有多种方法。如从“高矮一课的主题情境图中,凭肉眼观察可以说出盲人高、小孩矮,但搀扶盲人过路的两个小孩谁高谁矮,光靠肉眼无法判断,不容易直接观察,需要讨论正确的比高矮的方法。又如“轻重一课,用手掂一掂一个苹果和一个梨,难分出轻重时,就需要用天平称一称,看天平向哪边沉那边的东西就比拟重。教材所提供的比拟高矮、轻重的方法,都切合儿童的生活经历,是学生自己能想到的;所设计的习题中,有些不能靠直观就能得出

7、答案的,就需要借助想像、思维和推理的力量。教学时应注意:1、联系生活实际组织比拟活动。2、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活动的过程,而不是单纯获得一个比拟的结果。3、在比拟观察中,要组织学生交流,倾听,反思等活动。第七单元第一课“捆小棒第68页,结合“捆小棒数10根小棒,把它们捆成1捆的活动,认识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十。进而摆一捆加几根的小棒表示比10大的数,再介绍计数器并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同一个数。实际上计数器表示数的方法是摆小棒表示数的方法的简化和抽象:计数器上的“十位与“捆对应,“个位与“根对应。这次抽象形成了极为重要的位值概念。有了这一概念,人类才解决了用有限的数字表示无穷的数的问题。 对于刚入学的

8、孩子,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赋予新的容,如要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勇于表达,乐于合作等在的学习品质。新课程的教学形式,有时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从入学起,就要有方案地培养,可以先采用2人合作的学习形式,到后半学期,再逐步扩大为34人一组,建议异质分组为好不同情况的孩子搭配,要有组长,可以轮流担任,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布置活动要明确,分工要合理,指导要具体,评价要及时,逐步培养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历。2、加减法的处理1在具体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含义。教材不以10以数的合成与分解作为学习加减法的逻辑起点,直接从学生的

9、生活经历出发,把学习加减计算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经历从问题情境抽象出加减算式并加以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中理解加减运算的意义和应用价值。第三单元第一课“有几枝铅笔 第22页,教材呈现的数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算式解释和应用为主线;情境也逐步复杂、开放,从一幅情境图列出一个算式到能列出多个算式;赋予同一个算式的意义也愈加丰富,如235还表示2个桃子与3个桃子合起来是5个桃子,2个女孩与3个男孩合起来是5个小孩,2把椅子与3把椅子合起来是5把椅子等等。本节教材穷尽了所有5以的加法算式。第二课“有几辆车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两数相加所得结果与这两数的顺序无关的初步体验;并提供5以加法

10、算式的应用与复习的时机。又如第26页“摘果子的情境图中,有5个果子,摘下2个,还剩下3个。这个过程可以用减法表示,523,使学生体会到从整体中去掉一局部,求另一局部,可以用减法计算。但不要求学生表达这些程式化的语言。第三课“摘果子第26页“做一做的第1题,要让学生经历用画图的方式描述减法算式意义的过程,这是培养和开展学生数学交流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第十课“乘车的情境,为学生理解3个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提供了较好的现实背景,要让学生自己从中抽象列出连加或连减的算式,并初步经历与认识连加连减运算的一般顺序。第七单元第二课“搭积木第70页,为学生提供学习“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与“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

11、法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独立地解读“搭积木的两幅图,从中分别列出算式:13215,16214;再让他们用“摆小棒的方式检验所列的算式是否正确。用“摆小棒检验上述的数量关系时,应强调但凡十根小棒就要捆成一捆逢“十进“一,用“捆和“根为计数单位来表示算式中的两位数;形成这种带着位值意识摆小棒表示数的技能,是学生后面能够自主探索20以加、减法的各种算法的必要根底。10以的数的组成和分解虽然不再被作为10以的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它仍是熟练地口算20以的加减法的有效手段。事实上,10以的数的合成分解与10以的加减法只存在描述数量关系的形式上的差异,并无本质的区别。因此,教材不但没有削弱对数可分可合的认识,而

12、且还创设了丰富多彩的问题或游戏活动,不断强化数的分解与组成的。第三单元第四课“小猫吃鱼 第28页的“练一练中,创设“5只小鸡跑向两处觅食的情境,问“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就是讨论5的组成和分解的问题,同时也是解释和拓展5的加法和减法数学模型的应用的过程。本单元第七课“得意的企鹅、第八课“分苹果,都创设了类似的情境分别讨论8,9和10的组成与分解;从第五课至第八课,还把进一步体验有关数的组成与分解及其无意识记忆寓于练习或游戏活动之中,其用心也是为了逐步到达熟练10以加减法口算的目的。2通过操作活动,掌握计算方法。例如教材中的摆一摆桃子图,做一做划掉圆圈,就是通过操作活动,计算出得数。 3通过形式多样的

13、练习,保证根本计算技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数学。这里要值得一提的是数的组成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数的组成就是把两局部数合起来,如3和2组成5,也就是3和2合起来是5,也就是3加2等于5,同一种含义,不同的说法。它们之间不是因果关系。因此教材把数的“分和“合作为加减法练习的形式之一。而不要求学生去背诵每个数的组成与分解。计算要形成根本技能,必须要经过一定的练习,根据儿童的特点,要在愉悦的气氛中进展练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材练习加减法的形式是多样的,除了一般的式题计算外,还有富有童趣的练习形式。例如,第39页第6题,小动物找家,要想让小动物找到家,就要正确进展计算,在学生喜欢的情境中进展计算

14、,会提高计算效率。另外在活动中练习加减法,如第33页数学游戏:“我出1,“我出5;“我出3,“我出4。实际上就是练习6和7数的组成。又如“凑成9,“分苹果就是练习9和10的“分和“合。3加减法学习容的编排有分有合,从第三单元的第四课“小猫钓鱼就开场加减混编了,从篇幅看,混编的占六成。加减法提早混编的好处有三:一是从一个问题情境既能提出加法问题,也能提出减法问题,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如,小女孩套圈游戏的情境第28页,可以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二是有助于学生体会加法与减法存在*种关系,从不同的角度提醒一样的数量关系。三是从心理学角度看,加减混编后学习容更富有变化和挑战,不至于因为容单一

15、而枯燥乏味。希望这样的编排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同时让学生一开场学习数学就能够逐步体验数学知识是具有相互联系的整体。4计算和应用结合起来。根据课标的精神,应用题不独立设章节,则是不是不重视知识的应用呢.不是的,教材非常重视知识的应用,首先,教材的呈现形式是: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两头都表达了知识的应用,这样彻底打破了应用题的类型和套用公式。例如,第23页家庭情境图,图息很丰富,可以提出很多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列出加法算式。又如第29页,这幅小朋友聚会图,“差几个杯子.“差几把勺子.利用生活经历,小朋友的人数比杯子数多1,差1个杯子,541,小朋友的人数比勺子数多2,差2把勺子,53

16、2不必转化成一样单位。再如,第42页“在操场上,按照传统的说法,是求差应用题,过去讲这类应用题,讲得很复杂。实际上,学生在生活中是经常遇到这类问题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历,通过实际操作,来加以解决,学生在学习“比拟这一单元时,研究了“比多少,知道“8比2多,“2比8少,现在就是要解决“8比2多几的问题,可以通过学具操作,一一对应后,多出来的局部就是要解答的问题,8比2多6用算式表示就是826。学生在看图列式时,列出不同算式怎么办.例如,第38页第4题,从图中看出:船上一共有6人,船棚外有2人,船棚有几人.学生列出624,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有的学生列出426,642,但是他知道船棚有4

17、人,应该算他是对的,但在一年级我们不要求学生写答句,因此要求学生在4的下面画一条横线,或做一个大家约定的标记,说明他知道船棚里有4人即可。5提倡算法多样化。在20以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中,教材表达了提倡算法多样化,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算法与交流各自算法的时间和空间。20以进位加法,由于我们采用的是十进制计数法,因此一般采用凑十法,至于拆小补大,还是拆大补小,这要看具体题目,例如,第七单元第三课“有几瓶牛奶第72页中的,95.,可以把5分成1和4,9110,10414,也可以把9分成5和4,5510,10414;如果学生想到10515,推出9514也是可以的;第四课“有几棵树、第五课“买铅笔第78页

18、退位减法,教材呈现了4种方法,对初学者来说,都是可以的,通过交流和反思,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等等,实际问题都是施展算法多样化的精彩实例。前两节学习20以的进位加法,后两节学习20以的退位减法。上述4节教材的编写仍然坚持把学习计算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相结合,而算法多样化是针对这些问题所列出的算式而言的。例如,需要列出算式95.并掌握它的*种算法,才能获得“有几瓶牛奶的问题的答案。计算95.有的算法比拟直观,有的算法比拟抽象。学生通过数数得出结果14是允许的,但如果不去探究别的算法,他们的运算技能就得不到开展。而开展学生的运算技能必须让他们亲身经历各种算法的抽象过程:先拿出9根小棒与5根小棒,再摆这些

19、小棒,要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它们有几根。教材呈现了两种不同的摆法,每一种摆法都提醒了*种算理或策略,都能够用抽象的算式描述它的算法过程。学生一旦悟出“摆法“算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才可能独立地探究、发现教材没有呈现的其他算法。在这个根底上,“有几棵树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独立探究、体验86.的算法多样化,并交流他们各自算法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教材还提供了基于应用前面已经发现的数学规律的算法:9615,推出8614,既让学生感受数学规律的应用价值,体会其中蕴含的数学推理,又开拓了算法多样化的途径。教学时应注意:1通过形式多样经常的有效的练习由“逐一计数逐步过渡到按群计数,形成根本计算技能。2逐一

20、计数是1个1个往上加或1个1个往下减,这是最朴素的计算方法,但不能停留在这个水平上,要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过渡到按群计数。在学习计算的单元要练习,在学习其它容时,也可以进展计算练习,通过经常有效的练习,使全体学生逐步到达根本要求。关于20以的退位减法教材的编写意图与上述进位加法类似,不同在于有了前面学习的经历,可以进一步扩大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机和空间。例如,学生要求独立解读“买铅笔的问题情境,独立列出算式,并探究其算法,学习用数学语言或文字口头或书面描述各自的算法,在小组中进展充分地交流。“飞行表演除了练习稳固20以的退位减法的算法外,还应用了集合与对应的思想提供减法算法的思路事实上这一

21、思想在教材第5页的练习中已经开场渗透,即在较大的集合与被减数对应中找出与另一个集合与减数对应一一对应的子集,这时较大集合的余集就对应着所得的差。应该让学生体验这样的数学思考过程,则,学生面对类似第81页第2题时,就可能会用更简捷的算法算出谁多和多几只。提倡算法多样化其目的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算法多样化是思考策略的多样化,群体的多样化。因此算法不是越多越好,通过交流对算法进展分析、归类、反思,在此根底上,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选择适合他的方法。加减法的应用在一年级上册都是用图画呈现的,引导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根据加减法的含义正

22、确列式解答。由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就可能列出不同的算式,只要合理,都是可以的。一般来说,要从这幅图的整体观察,列出算式。例如,第23页第2题,同学们打乒乓球这幅图:学生列出415或325都是可以的。但有的同学从这幅图的一局部来考虑,左边有2个小朋友打乒乓球,右边有2个小朋友打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打乒乓球.列出算式224也是允许的。我们要处理好提倡和允许尊重之间的关系。不必让所有学生都要列出这个算式。对口算速度的要求不要“一刀切,允许一些学生逐步到达要求,平时给予适当关注,发现他们的进步,给予鼓励,树立信心。 第八单元 认识钟表:结合学生生活经历学习认识钟表。 认识几时、几时半,几时

23、刚过,快到几时。 第90页“小明的一天代表了小学生一天学习和生活的作息时间。儿童对钟表的认识是有一定的生活经历的,要联系生活实际,多让学生说一说,通过交流,认识钟表,并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空间与图形教师一是要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顺序,通过组织“玩一玩,使学生具体感受物体的形状,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二是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历。在有初步体验的根底上,再抽象出立体图形,介绍名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确定物体的位置与顺序是建立空间观念的一项根本容,确定位置与顺序的方法很多,其中最根本的是会用前、后、上、下、左、右等词语进展描述。第五单元就是围绕着这一主题

24、展开的。第一课“前后第56页,首先,要注意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顺序与描述物体的位置两者之间的区别。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这个答案不惟一,不仅仅有一个松鼠,还有兔子、乌龟和蜗牛都在鹿的后面。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如果你坐在第三排,则你的前面有两个同学。所以,如果只说5号车在2号车的后面,不能确定5号车的位置,同时还要指出5号车在3号车的前面,则5号车的位置才被惟一确定。其次,第57页第3题,汽车从公园出发,下一站是哪一站.如果不明确行车的方向,还不能确定下一站的位置;明确了车是往动物园方向开的,所以下一站一定是太平路,不是火车站。第二课“上下第58页,用上、下来描述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时,学生

25、一般不会搞错。但用上、下描述三个物体间的相对位置时,也有与上述类似的问题要引起注意,第59页第5题,就涉及确定3个女孩上、下的相对位置,这个问题对学生有挑战性,需要结合简单的数学推理。学生早已具有眼前、背后、头上、脚下的空间经历,学习“前后“上下有一定的认知根底,而人体是左右对称的,所以识别左右比拟难。第三课“左右第60页,先结合人的行为习惯中不对称的动作来识记“左和“右,进一步再体会:两人如果面向同一方向,他们所看到的左右的位置与顺序是一致的;如果面对着面,他们看到的左右的位置与顺序是相反的。第四课“教室,结合现实的生活空间,如在教室里、家里,综合运用前面三课所学的知识,进展物品的位置与顺序

26、的描述活动,建立起初步的空间观念认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也是建立空间观念的根本容。第六单元所认识的是四种最常见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第一课“物体分类第64页,可以选择很多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展分类,而教材只呈现按大小和形状的标准分,因为它们都是几何研究的对象;把物体按形状分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物体形状的抽象过程。这一课主要的任务是直观区分物体的四种形状及其名称。要注意物体、几何体长方体等和立体图形三者的联系和区别。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是对物体的形状进展抽象而建立的数学模型,所以不能说“课本是长方体,应该说“课本的形状是长方体;立体图形是在二维平面上表示三维物体或几

27、何体的一种常见的直观的方式,但不是惟一的方式。本课为了直观地区分物体的形状,除了分类活动外,还通过由实物或模型说出它的形状、由形状说出生活中是这种形状的实物的练习活动,建立起四种几何体在头脑中的表象。“动手搭出你喜欢的东西,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可以得到自由发挥,并能感受复杂物体的形状与简单几何体之间的联系。第二课“你说我摆 第66页,是为五、六两个单元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开展空间观念设计的。这个数学活动,对“说的和“摆的都有一定的要求:说的一方要清晰、有条理地描述眼前几个几何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以培养学生表达和倾听的能力;摆的一方则要根据听到的信息,一边在头脑里建构空间图形的表象,一边用相应几何体

28、的模型把它摆出来,为了防止面对面操作左右正好相反的干扰,可以组织相邻或前后两个同学为一组进展活动。双方还要就摆的与说的是否一致,进展交流和评价。在这个游戏活动中,双方要交换说与摆的角色,进展合作,体验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和乐趣。第67页第4题,能够看懂立体图形中有几个正方体,是需要空间想像力的,对一年级学生有一定难度。正是因此,这道看似简单的练习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与开展是很有帮助的。三分类与统计分类的经历不仅是进展统计活动的必要根底,数学概念的学习本质上也是一种分类的行为,所以认识物体始于对物体分类。本册教材把分类归到统计的领域。不管是第四单元“分类,还是第九单元“统计,都要重视对过程的经历和体

29、验,通过活动,体验分类方法。积累分类和统计活动的经历。第四单元第一课“整理房间第52页,从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做的事情整理房间,体验什么是分类以及分类的必要性。本课练习的分类对象都是学生熟悉的事物,并且给定了分类标准;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对照答案,进展讨论交流,体验分类结果在一样的分类标准下是一致的。第二课“整理书包第54页,这也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表达了分类标准可以多样化,可以按课本和练习本进展分类,把数学书和语文书放在一起,数学本和语文本放在一起;也可以按学科进展分类,把数学书和数学本放在一起,把语文书和语文本放在一起。本课要让每一个学生亲自动手重新整理一遍自己的书包,然后交流各自分类的方法

30、,再跟教材呈现的两种方法进展比拟,学会整理书包。本课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标准进展分类活动,再互相对照各自分类的结果,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是多样的。第九单元“统计教学,一是要借助有趣、现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二是要引导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第94页“最喜欢的水果第94页,一1班要举行元旦晚会,需准备一些水果,小明调查了全班每个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这就表达了统计的必要性。然后每个同学选一种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用图片表示,进展分类排队班额人数多的可以分小组进展,再在全班进展归总,就形成一幅象形统计图,使学生初步经历统计的过程,然后根据统计图,答复一些问题。每种水果

31、各有几个,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得出全班最喜欢吃哪种水果的人数最多,联欢会上就可以买这种水果。统计“最喜欢的水果这项活动包括调查、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以及分析数据做出决策的过程。其中每个环节该如何进展,可以让学生共同出主意、想方法,然后选择简单易行的方法加以实施和体验。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是整理和描述数据的必要手段,也是比拟和分析数据的信息资源,但无论是统计图还是统计表都不是统计的目的,目的是做出相应的预测或决策,解决面临的问题。所以,统计活动的重心不应该放在如何制作统计图表上,可以事先为学生准备统计图表让学生填补完整,着重对填补完整的统计图表进展分析、解释和应用。这样才能体会统计活动的意义和必要

32、性。四问题银行的编写意图“整理与复习的目的是鼓励学生对自己一个阶段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进展归纳、总结与反思。这局部容有两局部组成:一是你学到了什么,这是对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总结与反思;二是我的成长足迹,这是学生自己对学习的过程及情感体验的总结与反思。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并总结所学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利用医学的知识不能解决所发现的生活问题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解决不了的问题随时记录下来,存入问题银行。在适当的时候比方一个单元的学习完毕后隔一个月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把问题银行的题目取出来,共同研究解决。依旧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继

33、续存入问题银行,留待以后解决。记录是,由于一年级的小朋友识字、写字能力有限,教师套鼓励孩子采取多种方式进展记录。如;可以让学生用文字与拼音相结合的形式写出来,也可以画出来,还可以用符号后其他形式表达出来。只要问题合理、表达清晰,教师都要给予肯定。五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 1、数学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数学教学必须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符合学生的开展水平和数学承受能力。符合学生的开展水平的教学应有实际背景,利用学生的经历,使用学生可以承受的语言,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探索和考察数学概念得出含义,使学生有时机讨论他们的想法。学生一般要经历从“动作把握到“图形把握,再到“符号把握等智力开展的三个

34、阶段。如,对10以的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的把握;通过“数数比拟动物乐园中各种动物的多少,是动作把握;进而通过有序地排列两种动物的头像,从而用眼就能进展“配对比拟,看出谁多谁少、多多少或少多少,这是图形把握,它是对动作把握的概括;对图形把握的进一步概括就是符号把握,即形成数学语言,用抽象符号表示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并运用它进展数学思考与交流。所以,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结合具体情境对材料学具的直观操作尤为重要,但是不能为直观而直观,直观只是手段,抽象才是目的。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良好习惯对于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教师应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通过观察、谈话等方式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大小学生对学校生

35、活的陌生感,尽快成为每个学生的好朋友。每个学生都是抱着美好愿望上学的,保护并激发这种学习的愿望和兴趣是每位教师应考虑的首要目标,因此,教师首先要让每个学生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数学。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从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特别要注意的是不宜用统一规性的语言来要求学生来套用。教师欢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学时,教师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过早的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做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要逐步引导学生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证倾听

36、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勇于克制困难等在的学习品质。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后各年级的学习仍应充分的关注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将这一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3、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为了防止小组学习流于形式,就必须用心培养学生的交流技能。交流既有信息输出,也有信息输入,所以交谈、倾听、阅读、书写是根本的交流技能;此外对数学而言,交流还应具有描述的技能。描述是所有水平上进展数学概念交流的一种重要方法;描述包括把一个问题或一个概念转化成一种新的形式,把图表或实物模型转化成为符号或语言。例如,教材量以图形或图文形式呈现的问题情境,都要转化为语言来描述,它包

37、括问题的条件与求解目标,这种描述是帮助学生审视或提炼问题的必要手段。第34页“跳绳,如果学生从这个情境中只问“跳绳的共有几个人.这还不是一个问题的完整描述,因为没有指出条件。“有3个穿黄衣服的小朋友与5个穿其他颜色衣服的小朋友一起跳绳,跳绳的共有几个人.这样的描述才构成一个问题。学会像这样描述问题,才能从同一个“跳绳情境中提出关于8的所有的加法问题来。前面说到用“摆小棒探索20以进位加法或退位减法的每一种算法策略,都可以用相应的算式表示它的算法过程,也是进展数学描述很典型的例子。4、紧扣数学活动的目的设计安排活动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每一个数学活动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而活动本身又是实现目的

38、的手段和过程。因此,要紧扣活动的目的来设计安排活动的程序和步骤,使活动既有序又有效。例如,“跳绳是学习8的加法的数学活动,其目的是经历由“跳绳的问题情境抽象出所有8的加法算式,并掌握8的加法。为此,可按如下程序组织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观察情境提出加法问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必要时教师可提出其中的一个问题作示;在进展活动的同时,教师逐一把8的所有算式有序地板书在黑板上,组织学生观察这一列算式,发现其中的规律同桌两人可以互相讨论;全班交流所发现的规律,教师进展点评小结;思考答复:如果448,则26.为什么.学生会用第一个数学等式,求出另一个是非常有趣的,可以体验上述规律的应用价值。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

39、应当是具有思考性的,防止提那些无需思索就能轻易答复的问题。像“你从跳绳的情境图中看到了什么.这类问题谁都能说上几句,甚至没完没了地竞答,学生是主动参与了,但却偏离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宗旨,也浪费了课堂许多珍贵的时间。5 、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教师应提供具体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通话、故事、卡通等形式丰富学生的感性积累,开展学生的树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教材没给出例题的字样,而是以说一说,做一做,数一数,比一比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学习数学。教师应充

40、分的利用这些活动素材,创设活动情境,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并在活动中加以指导。本册教材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使学生能从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注意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性,并要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开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已实践能力。6、做练习、写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稳固知识、习得技能的必要环节如果一堂课看不到有一段时间学生聚精会神地做练习,则就可能对这堂课掌握“双基的效果感到不安。教材中的练习题要安排在课做的,但一般不要采取集体作业的方式,要给学生独立读题、审题、思考与解答的时机;这个环节也是教师能走下讲台,观察学生学习过程和差异,进展个别

41、指导,获得反应信息的良机;在这个过程中,不要随意去打断学生的思维,学生练习的快慢不可能一致,不要采取一题一评的反应方式把练习时间搞得支离破碎,影响学生自主作业的进程;要给做得快的学生提供额外的学习材料,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有事做;对全班练习的反应,最好的方法是提醒来自学生的不同的思路、方法或答案,引发他们进一步思考、判断、选择,去识别优劣和正误,不能只关注结果的对或错。对口算的练习,从第三单元的教学伊始,就应该化整为零、常抓不懈,只是要善于变化练习的形式,不让学生疲而生厌;事实上教材也提供了把口算练习结合在游戏之中的很多素材和例,要创造性地加以运用。五本册教材的评价建议 1、重视对学生数学学

42、习过程的评价要结合学习数学的过程评价学生对数学概念知识的理解。学生只有理解了数学概念和它们的意义或解释,他们才能理解数学、有意义地“做数学。例如,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开展对数的意义的理解,不仅包含对基数和序数的概念的体验,也包含对数的关系的丰富认识,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或描述同一个数,比方说数6,能说出它比5多1,它比7少1,它等于42,它包含3个2两个两个地数,数3次得6或者2个3三个三个地数,数2次得6等等。又如,用于记数的位值概念也是从数数的经历中开展和抽象出来的。数数目大于10根的小棒,可以一根一根地数,也可以分成十根十根的一组,再十根十根地,接着一根一根地数;要对这两种方法进展比拟

43、和体验才能建立起初步的位值概念。对位值概念的理解是学生数概念理解力开展的一个关键步骤。一年级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是与具体材料的操作结合在一起的,应鼓励他们应用这些材料表达他们的概念知识。所以评价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而非纸笔的考试。学生对加减运算意义的理解也是属于概念理解的畴,但对它应结合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进展评价。学习第三单元时,学生初次获得对加减法的感性认识,同时由于教材的加、减法混编,使他们一时还识别不清“减法的情形所对应的意义,表现在学生解决被称为减法的问题时,往往列出加法的算式,或者虽然列出的是减法算式但结果却不写在等号的右边。例如,“有9只企鹅,其中一群有4只,躲在冰

44、山背后的另一群有几只.有的学生列式是945,有的是954,甚至有的列459。如果学生能够对算式中表示答案的数,做个记号,则后面两种列式也是对的;事实上上述3个算式表示的是同一个数量关系。到了学习第七单元,学生初步理解位值概念,对加减法有了进一步体验后,才能形成加、减法的概念,弄清楚两者所对应的意义与算式。所以对学生加减法概念的理解与掌握的评价,应注意过程的阶段性与评价的恰当时机。至于对20以的口算技能的评价,更要靠平时观察,关注学生个体什么时候摆脱了用手指计数的依赖,则学生的口算技能以及抽象思维才有了质的开展;相应的口算练习应有效地促进这一开展。 2、重视对学生初步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

45、价对解决问题的评价,首先应注意评价学生对问题的描述,即怎样把情境图呈现的问题,用口头语言完整地描述出来。一个完整的问题构造必须包含条件与求解目标两个要素,缺一不可。如果只问“参加跳绳游戏的人有几个.还不构成一个可解的问题,因为它少了条件。所以,评价时要注意培养、完善学生口头描述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开展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根底。其次,要注意评价学生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维开展水平。例如,第40页练一练第1题:“哪两盘合起来是10个.连一连,学生做这一道题时有三种表现:盲目无序地一边数一边凑“十;估测数目,再数一数加以检验;数出每盘的数目并用数注明,问题就变成把能凑成10的两个数连起来。事实

46、上,这是思维与策略开展的三种不同水平的表现。这样的评价不但要结合过程,而且具有个性,更有助于教师针对学生的开展水平进展个别化的帮助。 3、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对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主要通过课堂观察来收集有关的信息,像他们参与班级讨论中,试图解决问题中,独立或小组学习中,无时不在显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与态度,能看出是否有信心,是否有兴趣,是否乐于探究,是否有毅力,是否有好奇心,谁敢于质疑.谁喜欢问“如果将如何呢这样的问题.谁喜欢问什么种类的问题.以及对数学作用与价值的认识,等等。观察是评价的最原始的方法,但不是惟一的方法,从学生的口头表达、书面作业、实践作业以

47、及师生课外的交谈中也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情感与态度不能进展量化评价,要对学生个体的情感与态度的开展作比拟客观的描述性评价,更需要通过平时的教学过程了解学生的想法与行动的表现。4、要注意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是评价的根底和起点。教师对刚入学的学生首先要了解他们的根本情况,包括他们思维的特点、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和习惯、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根底。在这三个方面,刚入学的学生也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师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况,给出恰当的评价。对学生根本情况的评价是教师进展有效教学的根底。教师可以运用观察、谈话等方法了解学生,并作适当的记录。四、本册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二级标题为活动方式或情境呈现,增加了

48、教师把握教材的难度,教学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教材的钻研,准确地把握教学容、教学重点、难点,同时,教学时要以小标题的形式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容。2、如果按照教纲的要求,整册教学课时为71课时,每节新课教学的容比拟多,教学时,可以结合实际,调整课时的按排实际教学时间在120课时左右。在调整课时按排时,要特别注意第一课时的练习设计。3、由于教材较重视以活动方式或情境呈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说的训练,通过学生的说,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4、教材的练习量缺乏,教学时教师要重视练习的设计,通过加强练习,让学生熟练地掌握20以的加减法,不断提高口算速度。 5、教材均以活动方式或情境呈现,教材所提供的情景或其他素材不一定适合农村儿童的生活实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进展取舍。窗体顶端窗体底端. z.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