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90729094 上传时间:2022-05-15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1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英文名称英文名称large granular lymphocytic leukemia别名别名T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T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伴颗粒淋巴细胞的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大颗粒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类别类别肿瘤科/血液系统疾病/白血病 ICD号号C91.7概述概述 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arge granular lymphocytic leukemia,LGLL),1977年开始提出,是一种伴外周血大颗粒淋巴细胞增多的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性临床综合征。1985年左右正式命名。其细胞遗传学为克隆性异常,确定了其恶性肿瘤的性质。常用名还有: T淋巴细胞增殖性

2、疾病、伴颗粒淋巴细胞的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T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FAB协作组把其归为慢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大颗粒淋巴细胞(LGL)占正常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10%15%,包括CD3- (NK细胞)和CD3 (T细胞)两个细胞群。概述概述因此,REAL分类将LGLL分为T-LGLL和NK-LGLL。T-LGLL为CD3 克隆增殖,T细胞受体重排研究可证明其单克隆性;NK-LGLL为CD3-克隆增殖,细胞遗传学检查可证明其克隆性。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CD3 LGLL约占LGLL的85%,常见于老年患者,中位发病年龄60(488)岁,仅10%的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下,儿童病例罕见;无性别差异。NK-L

3、GLL发病年龄小,中位年龄39岁。病因病因 T-LGLL的病因不详,可能与HTLV1/样反转录病毒有关。NL-LGLL与EB病毒感染有关。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LGL的克隆性增殖需要几个步骤: 抗原应答反应、特异淋巴因子(如IL-12、IL-15等)的加入、Fas/Fas配体凋亡调控途径的调控异常。发病可能与HTLV /样反转录病毒有关,并曾分离出HTLV-型病毒;HTLV-型病毒的pol、px基因区域已克隆和测序。EB病毒感染可能与NK-LGLL的发生有关,日本报道NK-LGLL的EB病毒感染率达50%以上;采用不同的方法可检测到EB病毒的RNA或核抗原。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T-LGLL约占LGL

4、L的85%,常见于青年患者。 1/3的患者就诊时可无症状;初始症状包括反复细菌感染(常与中性粒细胞减少有关),疲乏,20%30%的患者可有夜间盗汗、体重下降。主要体征: 20%50%的患者有脾脏肿大,肝脏肿大占20%,淋巴结肿大、肺浸润少见。 NK-LGLL进展较快,发病年龄小,中位年龄39岁。初始症状主要是发热、夜间盗汗、体重下降等B细胞疾病的症状以及肝脾肿大。大多数患者有骨髓浸润,有时可伴骨髓纤维化。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有些患者可有胃肠道受累,类风湿关节炎罕见。并发症并发症 反复感染发热;肝脾肿大;骨髓纤维化是LGLL最常见的合并症。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 可有贫血,血小板减少。中性

5、粒细胞减少,绝对值常0.5109/L,淋巴细胞绝对值增高,LGL明显增高。 2.骨髓象 示髓系细胞成熟障碍,LGL浸润,浆细胞可增高。 3.酸性磷酸酶(ACP)染色 强阳性,非特异性酯酶(ANAE)染色弱阳性或阴性。 4.类风湿因子 60%阳性,80%抗核抗体阳性,41%可有抗中性粒细胞抗体和抗血小板抗体,常有单克隆高丙球蛋白血症。细胞免疫缺陷,NK细胞减少,活性降低。 5.Coombs试验阳性,T-LGLL约占50%。其他辅助检查其他辅助检查 1.骨髓活检 常发现B淋巴细胞结节和弥漫分布的LGL。粒细胞成熟停滞和PRCA亦可见到。 2.淋巴结、脾脏活检 主要发现红髓和脾结节的白血病浸润,浆细

6、胞增多,显著的生发中心。 3.根据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选择X线、B超、心电图检查。 诊断诊断 1.临床表现有反复感染,脾脏轻度肿大,无皮肤损害。 2.血象细胞计数中度升高,中性粒细胞明显减少,淋巨细胞数5109/L,其中LGL占50%90%,持续3个月。 3.骨髓象可见红系细胞增生低下,髓系细胞或热障碍LGL呈间质性浸润。 4.免疫表型为CD3 、CD8 、CD16 、TCR 、GD4- 、CD5- 、CD7- 、CD25- 、CD56- 。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慢性或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或PRCA、类风湿因子阳性伴LGL增多的患者应考虑T-LGLL的可能。巨细胞病毒和HIV病毒感染可导致轻微

7、的LGL细胞增多。有些患者CD3-的LGL细胞增多,但缺乏: NK-LGLL的临床表现、呈慢性病程,细胞遗传学研究可证明其LGL为多克隆增生。治疗治疗 1.治疗方法 (1)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改善症状。 (2)甲氨蝶呤10mg/周,有效率可达60%。 (3)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反复感染者,可用环孢素(环孢素A )12mg/(kgd), 皮下注射;非格司亭(G-CSF) 75g皮下注射,1次/d;莫拉司亭(GM-CSF) 75g皮下注射,1次/d;莫拉司亭(GM-CSF )75g皮下注射,1次/d。 (4)伴有输血依赖的贫血或纯红再障者,用环孢素(环孢素A) 12mg/(kgd)1个月,待血红蛋白逐渐上升,淋巴细胞下降,以150mg,2次/d 维持。治疗治疗治疗治疗脾脏缩小50%,外周血ANC1.5109/L或较前增加50%,淋巴细胞较前减少50%。 (3)稳定: 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变化。 (4)恶化症状加重: 脾脏增大50%,ALC增加50%。预后预后 T-LGLL治疗反应较好,中位生存期可达10年以上;NK-LGLL预后差,诊断后2个月内死亡。预防预防 增强体质,加强锻炼,预防病毒感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