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期末生物综合练习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90713214 上传时间:2022-05-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6.0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七年级(上期末生物综合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上期末生物综合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上期末生物综合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期末生物综合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期末生物综合练习(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上教习网(.51jiao*i.),百万精品课件教案试卷免费下!七年级(上)期末生物综合练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1. *同学在对动物进行分类时,将蚯蚓、河蚌、家蚕、蝗虫分为一类;将家兔、金鱼、蜥蜴、啄木鸟分为一类,你认为他分类的依据是()A. 水生还是陆生B. 体内有无脊柱C. 体温是否恒定D. 胎生还是卵生2. 绿豆种子发芽时,先长出的是()A. 芽B. 根C. 子叶D. 真叶3. 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 细胞B. 组织C. 器官D. 系统4. 有一个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用一台显微镜,她用的目镜倍数是20倍,要把物象放大400倍,她应该选的物镜的倍数为()A. 10倍B.

2、20倍C. 40倍D. 80倍5. 下列高等动物的四种组织,其中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的是()A. 上皮组织B. 神经组织C. 结缔组织D. 肌肉组织6. 腊梅在冬季开花,从生物体结构层次上看,腊梅的花属于植物体的()A. 细胞B. 组织C. 器官D. 系统7. *的柑橘,其果皮、果肉及其中的“筋络”分别属于()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A. B. C. D. 8. 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绿叶海蜗牛”的动物具有保存并不损害这种细胞器的非凡才能。在摄取藻类后,能够将藻类的*一细胞结构置于自己的细胞内,从而使自身也能进行光合作用。该细胞结构是()A. 液泡B. 叶绿体C. 细胞膜

3、D. 细胞壁9.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其幼体首先摆脱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是()A. 两牺类B. 鸟类C. 爬行类D. 哺乳类10. *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发现一只小松鼠在竹林里出现松鼠是吃松果的,应该在松树上,怎么会在这里出现呢.它是不是也吃竹笋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疑问,他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就“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提出问题B. 建立猜测和假设C. 制定计划D. 获得事实与证据11. 牵牛花、竹子、黄瓜、草莓的茎分别是()A. 匍匐茎、

4、缠绕茎、直立茎、攀缘茎B. 缠绕茎、直立茎、攀缘茎、匍匐茎C. 直立茎、攀缘茎、匍匐茎、缠绕茎D. 缠绕茎、直立茎、匍匐茎、攀缘茎12. 如图几种生物中,具有细胞结构的是()A. B. C. D. 13. 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它生物的生存这说明了()A. 生物能适应环境B. 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C.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D. 生物既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14. 用红墨水对细胞染色时,死细胞整个细胞都呈红色,这是因为()A. 细胞壁阻挡有害物质进入的功能丧失了B. 细胞核的遗传功能丧失了C. 细胞膜

5、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丧失了D. 细胞壁的保护功能丧失了15. 如图表示细胞分裂与分化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表示细胞分裂,表示细胞分化B. 人体由小长大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有关C. 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D. 使细胞数目增加,可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改变16. 法国*公司最近展出了他们的最新产品机器人SpykeSpyke可以通过无线网络由电脑进行控制,也可以远程通过互联网进行控制。它不仅会说话(通过内置的VoIP),而且还可以四处观察(通过内置的摄像头),最重要的是,它还会自动补充能量(自动充电)。下列关于机器人的说法正确的是()A. 机器人会繁殖B. 机器人不是生物C. 机器人能

6、进行新陈代谢D. 构成机器人的基本单位是细胞17. 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揭晓,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凭借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该奖项。青蒿素是从黄花蒿当中提取出来的。如图所示为黄花蒿,是菊科蒿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在国内各省。则黄花蒿属于()A. 苔藓类植物B. 蕨类植物C. 裸子植物D. 被子植物18. 如图是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其操作过程与结果不匹配的一项是()A. 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B. 乙图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C. 观察临时装片时,发现有污点-擦拭反光镜D. 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染色时-滴加碘液19. 自然界中,生物物种的一半以上分布在()A. 热带

7、湖泊B. 热带雨林C. 珊瑚礁D. 原始森林20. *淡水蟹种类丰富,图是其中4种淡水蟹在分类上的等级关系,相同特征最多的是()A. 华安束腰蟹与永安华溪蟹B. 华安束腰蟹与武平南溪蟹C. 永安华溪蟹与平和华溪蟹D. 武平南溪蟹与平和华溪蟹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21. 如图中,甲、乙是不同生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_(填“甲”或“乙”)是植物细胞,对比甲、乙两图可以看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核、_。(填细胞结构的名称)(2)细胞结构中和生物遗传有关的细胞结构是_。22. 如图所示:甲图中表示目镜,表示物镜,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

8、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象。(1)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_(选填“粗准焦螺旋”或“细准焦螺旋”)。(2)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_。ABCD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23. 科学家为了探究影响细胞衰老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I: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体外培养胎儿、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肺的纤维细胞,结果见下表:细胞来源胎儿中年人老年人增殖代数502024实验:分别将鼠、鸡、人和龟等不同物种的体细胞在体外培养,结果如图所示。实验:将年轻人体细胞去核后与老年人的细胞核融合;将老年人体细胞去核后与年轻人的细胞核融合后,分别在体外培养,结果前者

9、不分裂,后者分裂旺盛。(1)每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实验I:细胞分裂能力随着生物体的年龄增大而_(选填“减弱”或“增强”);实验:细胞分裂次数与物种的寿命有关,一般来说,寿命越_的物种体细胞分裂次数越高;实验:细胞结构中的_是决定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2)同学们猜想一下:影响细胞衰老的内在因素有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24. 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小组用消毒过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如表要求进行了实验设计请据表分析:瓶号甲乙丙加入物质50毫升灭菌牛奶50毫升灭菌牛奶50毫升灭菌牛奶瓶口处理不作处理不作处理用消毒棉球塞住温度25C5C25C(1)本实验中包含_组对照实验甲组与

10、丙组的变量是_(2)一段时间后,最先腐败的牛奶应该是_瓶,可见牛奶的腐败是由于空气中的细菌引起的,其生长和繁殖需要一定的条件(3)请就家里的牛奶保鲜提一条合理建议:_25. *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废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治”,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一)查阅资料资料1: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污染资料2:满江红为常见的水生蕨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等方面有显著功效(二)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见表)项目ABCDE加无污染河水的量1000毫升1000毫升1000毫升1000毫升1000毫升加7号废电池的数量不加2节1节2节2节加满江红的数量

11、不加不加不加15克30克放同样大小的小鱼的数目(条)55555平均小鱼存活的时间(天)1535810请结合上述有关内容,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为探究废电池是否会污染水质,则应选择_进行对照试验(2)表中B和E这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3)请在坐标图中画一个说明不同浓度的废电池浸出液对小鱼存活影响的曲线图(4)通过对本实验的分析,你对学校处理废旧电池的建议是:_26. 材料:“物种的灭绝是一个自然过程,但目前人为的活动大大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物种一旦灭绝,便不可再生,物种的消失将造成农业、医药卫生保健、工业方面的根本危机,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摘自中国

12、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根据材料回答:(1)全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_。A栖息地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B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C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小于现有物种灭绝量D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2)如图代表一定区域中不同物种的分布状况,其中物种多样性最高的是_。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动物是多种多样的,目前已知的大约有150万种,我们要对其进行分类,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如可以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这也是在动物分类中常用的分类依据。蚯蚓

13、、河蚌、家蚕、蝗虫的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分为一类。家兔、金鱼、蜥蜴、啄木鸟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分为一类。故选:B。此题考查的是动物的分类,据此答题此题很简单,只要熟练掌握了动物分类的知识,就可轻松答题2.【答案】B【解析】解:种子萌发首先是吸水膨胀,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其次随着种子吸水膨胀,直至露白,呼吸作用逐步加强,需要吸收大量的氧气。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因此绿豆种子发芽时,先长出的是根。故选:B。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种皮脱落,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胚根发育成根、子叶转运营养物质或储存营养物质作

14、用,所以是胚新植物体的幼体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种子萌发时首先是胚根萌发突破种皮3.【答案】A【解析】解:动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故选:A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据此解答明确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4.【答案】B【解析】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已知有一个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用一台显微

15、镜,她用的目镜倍数是20倍,要把物象放大400倍,她应该选的物镜的倍数为40020=20倍的物镜。故选: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5.【答案】B【解析】解:A、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分布在体表、呼吸道和消化道内壁,血管壁等;具有保护和分泌等功能。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或简称神经元)构成;分布在脑、脊髓以及神经中。能产生和传导兴奋。该选项符合题意。C、结缔组织:种类很多,分布广泛,如骨、血液、脂肪等;具有支持、连接、保护和营养等功能。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

16、。分布在骨骼、心脏、胃、肠、血管等处;具有收缩、舒*功能。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各具有不同的功能,据此答题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动物和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和功能6.【答案】C【解析】解: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绿色开花植物体。其中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与植物的生殖有关,属于生殖器官。所以腊梅的花属于植物体的器官。故选:C。细胞是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器官

17、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绿色开花植物体。据此答题。本题主要考查了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难度小。7.【答案】D【解析】解:柑橘的果皮起着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内部的果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果肉中的一条条筋络,含有导管筛管,是输导组织。故选:D。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它们各有一定的功能: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植物的根、茎、叶

18、、花、果实、种子中都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植物的几种主要的组织的分布和功能。8.【答案】B【解析】解:A、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不符合题意;B、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绿色植物在细胞的叶绿体里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符合题意。C、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不符合题意。D、细胞壁是植物

19、细胞最外层透明的薄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符合题意。故选:B。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其它的结构以及功能也要了解。9.【答案】C【解析】解:在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鱼类,并逐渐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古代的两栖类又进化为爬行类,*些爬行类又进化为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其中鱼类和两栖类的生殖发育都离不开水,而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故选:C。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鱼

20、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其中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关键点: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10.【答案】D【解析】解:科学探究的要素主要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发现一只小松鼠在竹林里出现。松鼠是吃松果的,应该在松树上,怎么会在这里出现呢.它是不是也吃竹笋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疑问,他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就“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

21、地躲在一旁观察”这一环节而言,通过观察法收集证据,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获得事实与证据。故选:D。科学探究的要素主要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本题关键要明确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11.【答案】B【解析】解:植物体的根、茎、叶与植物体生长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有机物的制造有关,属于营养器官;牵牛花的茎是缠绕茎;竹子挺拔直立,它的茎为直立茎;黄瓜的茎攀缘在枝干上,为攀缘茎;草莓的茎,匍匐在地面上为匍匐茎。故选:B。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

22、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植物的六大器官中,根、茎、叶与植物体生长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有机物的制造有关,利于植株的生长,称作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与植物的繁衍有关,称作生殖器官掌握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12.【答案】B【解析】解:图中生物为酵母菌,每个酵母菌由一个细胞构成;图中生物为草履虫,为单细胞生物,可以归为动物,图中生物为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的;图中生物为衣藻属于单细胞生物,衣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故归为植物;由以上分析可知,酵母菌、衣藻和草履虫具有细胞结构,故B符合题意。故选:B。根据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病毒进行分析回答。本题考查了病毒的结构,

23、病毒是唯一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13.【答案】C【解析】解: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水葫芦”引种到*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表明水葫芦适应滇池的环境;又没有天敌控制,加上缺少消费者,因此大量繁殖疯长,挤占了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灾害,其水面被水葫芦无情地侵占,湖中68种原生鱼种已有38种面临灭绝;16种高等植物到20世纪90年代只剩下3种,这属于外来物种的入侵威胁了生物的多样性,表明生物又能影响环境故选:C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解答时

24、可以从生物与环境的特点方面来切入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14.【答案】C【解析】解: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也有保护作用。但细胞膜的控制作用也不是绝对的,有时候*些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也能通过细胞膜,而进入细胞。活的细胞,其细胞膜的功能不会丧失,而对于死的细胞,其细胞膜已经丧失,所以当用红墨水对细胞染色时,死细胞整个细胞都呈红色。故选:C。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也有保护作用但细胞膜的控制作用也不是绝对的,有时候*些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也能

25、通过细胞膜,而进入细胞关键是掌握好细胞膜的功能15.【答案】D【解析】解:A、图中过程只是细胞数目增多,没有形态、结构的变化,因此表示的是细胞分裂;过程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因此表示细胞分化,A正确;B、人体由小长大依靠细胞的分裂、生长和细胞的分化,B正确;C、过程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形成组织,C正确;D、表示的是细胞分裂,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在遗传物质的控制下进行,因此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D。(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

26、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的特点。16.【答案】B【解析】解: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故选:B。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17.【答案】D【解析】解:黄花蒿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因此属于被子植物。故选:D。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

27、花植物。它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它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熟记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正确区分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特征是解题关键。18.【答案】C【解析】解:A、细准焦螺旋可以使物像更加清晰,所以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A正确;B、显微镜下物体与像的移动方向相反,乙图中物像在右下方,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B正确;C、显微镜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而反光镜上的污点只能改变视野亮度,不能出现在视野中。因此“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这个污点不可能存在于反光镜上,C错误;D、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容易

28、被碱性染料如碘液染成深色。因此,“制作细胞临时装片时”,染色用的液体是碘液,把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直到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D正确。故选:C。(1)显微镜是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工具,要学习规*的操作方法。使用的正确步骤是:取镜和安放、对光、安装装片、调焦、观察。图示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物镜,目镜。(2)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操作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9.【答案】B【解析】解: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

29、,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自然界中,生物物种的一半以上分布在热带雨林。故选:B。在生物圈中,由于不同地域的环境差别很大,生物种类也是千差万别,因此,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20.【答案】C【解析】解:据图可见:永安华溪蟹与平和华溪蟹同属,因此它们之间共同特征最多。故选:C。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

30、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因此,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最多的是种,包括的生物种类最多的单位是界。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的分类单位等级。明确种是最基本的单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21.【答案】乙;细胞质;C;细胞核【解析】解:(1)乙图与甲图相比除都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外,乙图还有细胞壁、液泡。由此可知,甲图是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乙图是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2)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生命活动控制中心,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它是DNA 的载体。故

31、答案为:(1)乙;细胞质(2)细胞核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细胞类型相同点不同点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叶绿体、液泡。观图可知:A是细胞壁、B是细胞膜、C是细胞核、D是细胞质、E是液泡,据此解答。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22.【答案】细准焦螺旋;A【解析】解:(1)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故要先把观察对象移到视野中央,改用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调焦,还要调整视野亮度,故正确调节顺序: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亮度(调节光圈或反光镜)转动细准焦螺旋。(2)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32、越大,选用的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要越大,物镜与观察对象间的距离越短,所以组合是,故选D。故答案为:(1)细准焦螺旋(2)A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物镜和玻片之间的距离越小,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2、甲图目镜中是低倍镜,是高倍镜;物镜中是高倍镜,低倍镜。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操作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3.【答案】减弱;长;细胞核;物种、年龄、性别、细胞核的年龄等【解析】解:(1)实验中,胎儿的肺成纤维细胞增殖代数最多,老年人的增殖代数最少,说明细胞分裂能力随着生物体的年龄增大而减弱。实验中,细胞分裂次数与生物寿命呈正相关;即一般来说:寿命越长的物种,体细胞分裂的最高次数越高。实验中,细胞核决定细

33、胞分裂能力,即细胞衰老。从题干信息可知,端粒的长短与人体细胞分裂次数呈正相关,细胞分裂次数越多,端粒越短;癌细胞和骨髓细胞中,端粒酶的作用可使染色体上的端粒伸长。(2)影响细胞衰老的内在因素有物种、年龄、性别、细胞核的年龄等。故答案为:(1)减弱;长;细胞核(2)物种、年龄、性别、细胞核的年龄等(1)细胞分裂能力随着生物体的年龄增大而减弱(2)细胞分裂次数与物种的特异性有关,一般来讲,寿命越大的物种体细胞分裂的最高次数越高(3)细胞核是决定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读懂图是解题的关键。24.【答案】2;微生物;甲;放入冰箱低温保存【解析】解:(1)分析表格中的内容可知,甲和乙除了温度不一样,其它条件

34、都一样,是一组对照试验,变量是温度;甲的瓶口不做处理,有细菌进入,丙的瓶口用消毒棉球塞住,无细菌进入,可见甲和丙只有有无细菌这一个条件不一样,其它条件都一样,是一组对照试验,变量是细菌;乙和丙的温度不一样,有无细菌也不一样,两个变量,不符合对照实验的条件,不是一组对照试验(2)一段时间后,最先腐败的牛奶是甲瓶,可见牛奶的腐败是由于空气中微生物的引起的其生长和繁殖需要一定的条件,该组实验之所以最先腐败,是为其提供了适宜的温度(3)低温下贮存牛奶可保存较长的时间故答案为:(1)2;微生物(2)甲;(3)放入冰箱低温保存(密封保存)由表可知:该实验设置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甲、乙以温度为实验变量的对照

35、组,说明适宜的温度是细菌生存的条件;另一组是甲、丙以微生物为实验变量的对照组,说明食品腐败是由细菌引起的掌握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是关键25.【答案】A和B或A和C;满江红(的有无);满江红能净化因废旧电池污染的水质或满江红能净化水质;设置专门收集废旧电池的收集箱者或集中收集处理或请专业人士处理【解析】解:(1)对照实验:在探究*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探究废电池是否会污染水质,因此可设置水中有无废电池为变量,表格中只有A与B、A与

36、C可以符合条件(2)表中B、E两组对照中,B组中没加满江红,E组加了30克,而小鱼却多活了7天,说明加入了满江红净化了水质,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满江红能净化被废电池污染的水质(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横坐标表示电池数量,纵坐标表示小鱼存活天数,并且随着电池的数量越多,小鱼存活天数越少,在坐标图中画一个说明不同浓度的废电池浸出液对小鱼存活影响的曲线图如图:(4)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乱丢,应设置专门收集废旧电池的收集箱者或集中收集处理或请专业人士处理故答案为(1)A和B或A和C (2)满江红(的有无);满江红能净化因废旧电池污染的水质或满江红能净化水质(3)如图(4)设置专门收集废旧电池的收集箱者或集中收

37、集处理或请专业人士处理对照实验:在探究*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26.【答案】B;B【解析】解:(1)A、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导致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小,是全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趋势的重要原因,A正确;B、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会减小个体间交配繁殖的机会,可能导致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小,B错误;C、全球*围内

38、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少于现有物种灭绝量,C正确;D、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D正确。故选:B。(2)A和D中皆有3个物种,B和C中都是4个物种。A、A中物种数目少,多样性低,A错误;B、D中物种数目是4种,且物种分布相对均匀,物种的多样性最高,B正确;C、C中物种分布不均与,多样性低,C错误;D、B中物种数目少,多样性低,D错误。故选:D。故答案为:(1)B;(2)B;(1)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既有自然发生的,也有因自然发生的,但就目前而言,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无疑是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的最主要原因。此外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则是引起损失的另一主要原因。(2)物种的多样性的影响因素有2个:是群落中物种数目越多,多样性就越大;群落中物种的相对密度越均匀,多样性就越高。(3)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本题考查物种多样性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并灵活运用知识点解题。. z.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