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规划方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90615484 上传时间:2022-05-15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1.2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测量规划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测量规划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测量规划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资源描述:

《测量规划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规划方案(5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 录1、编制目的12、适用范围13、编制依据14、工程概况15、测量管理组织机构26、测量仪器配备47、测量工作流程58、控制测量69、加密控制测量1210、施工放样测量2011、桥梁施工测量2412、路基施工放样测量3513、隧道施工测量3714、涵洞施工测量4515、竣工测量及测量资料整理4516、测量质量保证体系4817、测量作业安全保证措施5152 / 53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1、编制目的为了满足本标段测量工作的需要,规范测量方法及管理制度,保证测量成果的准确性,特制定本测量规划方案。2、适用范围本测量规划方案适用于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半角至新村公路第二标段(K10+429 K20+80

2、0)内所有控制点及结构物的测量工作。 3、编制依据 本标段招标文件; 本标段设计文件及设计图纸; 国家颁布的有关规范、规程: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T18314-200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12898-2009中、短程光电测距规程 GB/T16818-200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F50-2011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 CH 1016-20084、工程概况新建公路半角至新村公路工程二标段起于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皎西乡半角村,起点里程为 K10+429,本标段起点经大母楚、打基沟、邝家凹子、顾家凹子、汤德村等终于 K20+80

3、0,标段全长 10.371km。工程内容包括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安全设施及预埋管线、绿化及环境保护设施等。共5座桥梁,总长584m,其中最长桥梁292m;共4座隧道,总长5540.5m,其中最长隧道2107.5m;钢筋混凝土箱涵9座;路基施工约4.2km。本工程总施工工期为28个月。测区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悬崖绝壁较多,控制测量、施工测量均较困难。5、测量管理组织机构5.1、组织机构框图本项目测量管理组织机构如下图所示:图5-1 测量管理组织机构框图5.2、测量管理职责分工本工程项目经理为测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项目总工程师为测量管理工作的直接责任人,项目工程技术部负责协助项目总工程

4、师做好测量管理的日常工作。 项目部测量队职责:全线加密点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控制性工程控制测量,对测量数据的审核。 各工区测量小组:负责现场隧道、桥梁、路基工程的控制测量及放样工作;各测量队(组)实行队(组)长负责制,仪器设专人保管。 表5-1 现场测量职责分工序号工区测量分组测量范围备注1一工区隧道一组负责红梁子隧道支洞(K10+429K12+000)测量工作每队配备3人,共18人2二工区隧道二组红梁子隧道出口(K12+000K13+320.5)、对门峰隧道(K13+641.5K14+450)段测量工作3桥梁一组打基沟特大桥(K13+320.5-K13+641.5)段测量工作4三工区桥梁二组

5、邝家凹子一号、二号桥兼部分路基(K14+450-K16+000)段的测量工作。5路基一组路基(K16+000K18+813.5)段测量工作6隧道三组锅圈岩隧道(K18+813.5-K20+800)段测量工作5.3、测量人员配备本工程项目测量人员配置如下表所示:表5-2 测量人员配置表序号岗位人数备注1测量队队长12测量员2兼测量仪器管理员3工区现场测量员18前期兼做控制测量合计:216、测量仪器配备本工程测量仪器配备见下表:表6-1 主要测量仪器配备表序号仪器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中海达GPSV8台12拓普康全站仪GTS-332W/GPT-102R台23南方全站仪NTS332R台54水准仪

6、DS2/DS4台65对讲机部246计算机台87计算器CASO5800台87、测量工作流程图7-1 施工测量工作流程图8、控制测量8.1、准备工作8.1.1、施工现场踏勘和接收设计院测量控制点 根据设计单位所提供的技术总结资料,本线路段首级 GPS 控制点共有19个沿线路进行布置,点间距符合规范要求,每对控制点距里离为300800m,水准点与平面控制点相结合埋设。其平面之间坐标系统为北京54坐标系,高程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经现场踏勘各测量控制点的所处位置的地形地貌和埋设情况,通过研究决定使用 GPS测量的方法对本标段设计院控制点进行复测,以及施工用控制点的加密。8.1.2、网图设计根据工程设

7、计意图及其对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拟定合理布网方案,利用测区地形地物特点在图上设计出一个图形结构强的网。设计步骤: 利用工程整体平面布置图展绘已有控制测量网点。 按照保证精度,方便施工和测量的原则布设施工控制测量网点。 判断和检查点间通视情况。 估算控制网的精度。 拟定三角高程起算点及水准联测路线。根据对测区情况的调查和图上设计的结果,写出文字说明,整理各种数据、图表,并拟定作业计划。8.1.3、埋设测量标志 选点把图上设计的点位落实到实地,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所有控制点均选在通视良好、交通方便、地基稳定且能长期保存的地方且视线开阔。GPS 网的点不一定都通视,但为了使用常规仪器测量时能够后视

8、和检核,每点至少有两个加密点与它通视。GPS 控制点均选在地势开阔,能够接收到足够的卫星信号的地方,避开了反射的地面和电磁波强辐射源附近。 埋设将加工好的中心有十字标志的金属埋设于地面。其过程是:挖基坑,坑底整平夯实,再填砂石捣固,浇筑混凝土后插入金属棒,露出混凝土面 1cm,稳定15 天后开始观测。 8.1.4、检校仪器按规范要求在测量作业前对仪器和配套的器具进行检定和校准。测量前对仪器的配套设备如对中器、水准气泡等进行常规检校,所有仪器工作要保持良好、稳定状态。8.2、GPS 测量8.2.1、测量等级和精度根据规范和技术设计要求,本次控制网复测及加密控制测量按公路二级 GPS网精度施测。以

9、下内容摘自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表8-1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主要要求等级平均边长(km)固定误差A(mm/km)比例误差系数B(mm/km)约束点间的边长相对中误差约束平差后最边相对中误差二等910212500001120000三等4.51051150000170000四等210101100000140000一级11020140000120000二级0.510401200001100008.2.1.1、各等线控制网的基线精度式中:基线长度中误差(mm);A固定误差(mm);B比例误差系数(mmkm)d平均边长(

10、km)。8.2.1.2、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观测精度的评定测量网的控制中误差按下式计算:式中:m控制网的测量中误差(mm); N控制网中异步环的个数; W异步环环线全长闭合差(mm); n异步环的边数。表8-2 GPS控制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等级二等三等四等一等二等接收机类型双频双频或单频双频或单频双频或单频双频或单频仪器标高精度10mm+2ppm10mm+5ppm10mm+2ppm10mm+2ppm10mm+2ppm观测员载波相位载波相位载波相位载波相位载波相位外星高度角()静态1515151515快速静态1515有效观测外星数静态55444快速静态55观测时段长度(S)静态30902060

11、154510301030快速静态10151015数据采样间隔(S)静态10301030103010301030快速静态10151015点位几何形强度因子PDOP666888.2.2、测前准备 清空 GPS 内存数据容量。 了解各 GPS 点所处的环境,运用 GPS 软件预测点的最佳观测时间(星历预报)。 检查 GPS 的各项设置:静态或动态、高度截止角、数据采样率、天线类型、天线量测方式。8.2.3、野外观测 出发前检查 GPS 主机、电池、电缆、测 GPS 天线的钢尺、记录纸、笔、脚架及对讲机等必备品。 架站:架好仪器,对中、整平、接好电缆;对中误差不得大于 2mm。 量测天线高:各种 GP

12、S 量测天线的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同一种 GPS也有几种不同的量测方式,确定量测方式,测前测后各量一次,然后取平均值,量取精度精确到 1mm。 开始观测记录测点名、开机时间、开机时天线高。 观测结束关电源,量天线高,判断观测过程中仪器是否动过。8.3、GPS 数据传输 在传输数据前,先查看仪器里每个时段里记录的数据量是否大小相近,将由于开关电源引起的无效记录先删除。 通信参数设置。 传输数据时,先检查软件中的各项设置,查看 GPS 类型、天线类型、天线高的量测方式等是否设置一致。 传输数据时,记录好各数据文件的时段号、点名,以备基线解算后用,输入天线高。 在做好上述工作后,查看高级设置,给定高

13、度截止角、PDOP 值等几个重要设置即可传输数据。8.4、GPS 数据处理8.4.1、采用HGO静态 GPS 解算软件8.4.2、数据处理方法首先进行三维基线向量网无约束平差,然后取稳定的点为约束点,进行平面约束平差得到相应的高斯平面坐标,与设计单位提交原测成果进行坐标和距离比较。同步环闭合差应满足及环线全长闭合差应满足: 异步环坐标分量闭合差及环线全长闭合差,应满足:如果有不合格基线及时进行补测。高程网的复测,根据规范标准,高程网复测使用 GPS高程拟合成果。拟合高程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内容摘自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GPS网应与四等或四的水准点等以上联测。联测的GPS点,

14、宜分布在测区的四周和中央。若测区为带状地形,则联测的GPS点应分布于测区两端及中部。 联测点数,宜大于选用计算模型中未知参数个数的1.5倍,点间距宜小于10km。 地形高差变化比较大的地区,应适当增加联测的点数。 地形趋势变化明显的大面积测区,宜采取分区拟合的方法。 GPS观测的技术要求,应按本规范3.2节的有关规定执行:其天线高应在观测前后各量测一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高度。8.4.3、GPS拟合高度计算 从分利用当地的重力大地水准面模型或资料。 应对联测的已知高程点进行可靠性检验,并剔除不合格点。 对于地形平坦的小测区,可采用平面拟合模型:对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大面积测区,宜采用曲面拟合模型。

15、 对拟合高程模型进行优化。 GPS点的高程计算,不宜超出拟合高程模型所覆盖的范围。8.4.4、对GPS点的拟合高程成果应进行检验检测点数不少于全部高程点的10%且不少于3个点;高差检验,可采用相应等级的水准测量方法或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进行,其高差较差不应大于(D为检查路线的长度,单位为km)。8.5、编写复测成果报告书编写复测成果报告书报监理单位审批。9、加密控制测量平面加密控制测量采用 GPS 测量方法复测成果获监理单位和业主批准使用后,同样使用 GPS 测量的方法对全线进行加密控制测量。9.1、高程加密控制采用 GPS 拟合高程成果根据规范标准,高程网加密使用 GPS 高程拟合成果

16、。9.2、对重要结构物建立独立施工测量控制网建立大母楚隧道、红梁子隧道、对门峰隧道、锅圈岩隧道独立施工测量控制网,建立大母楚大桥、红梁子中桥、打基沟大桥、邝家凹子一号大桥、邝家凹子二号中桥独立施工测量控制网。测量等级按四等导线标准执行,使用拓普康GPT-102R全站仪进行观测,其标称进度为 2/2+2ppm,经检定各项指标均合格。9.2.1、测量方法采用全站仪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法建网,高程测量采用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与平面导线网观测同部进行,隧道加密导线点的埋设方式同标段加密控制测量的埋点方式,隧道的进出口各埋设两个以上控制点,以指导进洞。打基沟大桥的控制网点采用埋设观测墩强制对中的测量方法,在

17、大桥的两侧各埋设两个测量观测墩,具体埋设如下图:图9-1 观测墩埋设示意图(单位:m)(1-连接头;2-盖板;3-观测墩;4-基础;5-混凝土;6-地面)9.2.2、技术指标以下表格摘自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表9-1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等级仪器精度等级光学 测微器两次重合之差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2C互差同一方向值各测回差四等及以上一级仪器1696二级仪器38139一等及以下二级仪器121812六级仪器1824表9-2 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平面控制网等级仪器精度等级每边测回数一测回读数差(mm)单程各测回差(mm)往返测回差(mm)往返三级5mm及仪器33572(a+bd)

18、10mm及仪器441015四级5mm及仪器225710mm及仪器331015一级10mm及仪器2-1015二级。三级10mm及仪器1-1015注:测回是指照准目标一次。读数2-1次的过程各等级的导线主要测量要求,应符合下表:表9-3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km)测角误差测距误差测距相对误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闭合差一级二级六级三级1431.82011500006103.6n155000四等91.52.518180000465n135000一级40.55151300002410n115000二级2.40.158151140001316n110000三级1.20

19、.11215170001224n15000内业计算中数字取位应符合下表规定:表9-4 内业计算中数字取位标准等级观测方向值及各项修正数边长观测值及各项修正数边长与坐标(mm)方位角三四等0.10.0010.0010.1一级及以下10.0010.0011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表9-5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等级垂直角观测边长测量仪器精度等级测回数指标差较差测回较差仪器精度等级观测次数四等二级仪器37710mm级仪器往返各一次五等二级仪器2101010mm级仪器往返各一次注:当使用二级光学经纬仪进行垂直角观测时。应根据仪器的垂直角检查精度适当增加测回数。

20、9.2.3、测量操作 (1) 在测站上安置全站仪,对中、整平(激光对中、电子整平时要先启动仪器),量记仪器高。 (2) 在各镜站上安置棱镜,对中、整平,量记棱镜高,镜面对向测站。 (3) 打开全站仪电源,上下转动望远镜、水平旋转仪器进行初始化,设置为角度测量状态。 (4) 测站、各镜站分别读记测前气压、温度。 (5) 盘左望远镜十字丝照准 1 号方向的反射棱镜觇牌纵横标志线,水平方向设置为 000,读记水平角、天顶距,测记斜距、平距、高差。 (6) 盘左依次照准 2N 号方向,同法测记。 (7) 盘右望远镜十字丝照准 N 号方向的反射棱镜觇牌纵横标志线,读记水平角、天顶距,测记斜距、平距、高差

21、。 (8) 盘右依次照准 N-11 号方向,同法测记。 (9) 测站、各镜站分别读记测后气压、温度。 (10) 上面(4)(9)为第一个测回的观测,照准第 1 方向,设置水平度盘,同法测完全部测回。 (11) 量测仪器高、棱镜高作为检核。 (12) 检查记录,关闭仪器,本站结束。9.2.4、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如图所示,设 A、B 为地面上高程不同的两点,已知 A 点高程 Ha,只要知道 A 点与 B 点的高差H,既可由 Hb=Ha+H 求得。图中 D 为 A、B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 A 点观测 B 点时的垂直角,i 为测站点的仪器高,t 为棱镜高,V 为全站仪望远镜与棱镜之间的高差(V=Dta

22、n)。此时,在 A 点架设全站仪,在 B 点竖立跟踪杆,观测垂直角,并直接量取仪器高 i 和棱镜高 t,若 A、B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 D,则H=V+i-t,故Hb=Ha+Dtan+i-t,当 A、B 两点距离较远时还应考虑到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9.2.5、观测时注意事项 测量前要对仪器按要求进行检定、校准,出发前要检查仪器电池的电量。 必须使用与仪器配套的反射棱镜测距。 测量前要检查仪器参数和状态设置,如角度、距离、气压、温度的单位,最小显示、测距模式、棱镜常数、水平角和垂直角形式、双轴改正等,可提前设置好仪器,在测量过程中不再改动。 手工记录以便检核各项限差,内存记录用作对照检查。9

23、.2.6、内业计算 画出平面控制网的示意图,标上真实点名,并标出已知点、已知方向和固定边。 把已知数据抄记在示意图上。 从水平角观测测站平差数据中抄取每个点各个方向的方向观测值,写在示意图上。 从边长改正计算表中抄取各观测边的改正后的平均边长,写在示意图上每边的中间。 按已知点在前、未知点在后用 1、2N 的顺序给网点编号。 平差计算:采用武汉测绘学院科傻地面控制测量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网平差计算。按准备好的示意图和数据,以文本格式编写数据文件。 启动平差软件,按程序要求输入数据文件名和结果文件名,自动计算。根据提示的出错信息,修改数据文件,再启平差程序计算。这个过程可能要重复多次,直到完成计算

24、。打开结果文件,检查验算结果和平差结果。9.2.7、整理资料整编平面控制测量的原始记录手簿、测站平差资料、边长改算资料、展点图、点之记、验算资料、精度数据、成果表以及技术设计、技术总结、编制控制网成果报告报监理单位审批。10、施工放样测量图10-1 施工放羊测量流程图10.1、测量资料收集 半角至新村公路二标控制网复测测量成果书。 半角至新村公路二标控制网加密测量成果书。 设计图纸文件。必须按正式设计图纸、文件、修改通知进行测量放样,不得凭口头通知和未经批准的图纸放样。10.2、放样前准备 阅读设计图纸,校算桥梁、隧道、涵洞、路基中边桩坐标数据以及高程和断面标注尺寸等,其中桥梁要计算复核桩基的

25、桩中心坐标和承台、墩身的角点坐标以及各部位高程,记录审图结果。根据平总断面要素对图纸结构物平面坐标和高程进行全面推算复核。 选定测量放样方法编写测量放样计算程序、绘制放样草图并由第二者独立校核。 准备仪器和工具,使用的仪器必须在有效的检定周期内。给仪器充电,检查仪器常规设置:如单位、坐标方式、补偿方式、棱镜类型、棱镜常数、温度、气压等。10.3、全站仪坐标法放点 在控制点 P 上架设全站仪并对中整平,初始化后检查仪器设置:气温、气压、棱镜常数;输入(调入)测站点的三维坐标,量取并输入仪器高,输入(调入)后视点坐标,照准后视点 A 进行后视。如果后视点上有棱镜,输入棱镜高,可以马上测量后视点的坐

26、标和高程并与已知数据检核。 瞄准另一控制点 B,检查方位角或坐标;在另一已知高程点 C 上竖棱镜检查仪器的视线高。利用仪器自身计算功能进行计算时,记录员也应进行相应的对算以检核输入数据的正确性。 在各待定测站点上架设脚架和棱镜,量取、记录并输入棱镜高,测量、记录待定点的坐标和高程。以上步骤为测站点的测量。 在测站点上按步骤 1 安置全站仪,照准另一立镜测站点检查坐标和高程。 观测员输入放样点坐标,转动仪器至放样点的方位角,指挥司镜员移动棱镜至仪器视线方向上,测量平距 D。 计算实测距离 D 与放样距离 D的差值:D=D-D,指挥司镜员在视线上前进或后退D。 重复过程 7,直到D 小于放样限差。

27、(非坚硬地面此时可以打桩) 检查仪器的方位角值,棱镜汽泡严格居中(必要时架设三脚架),再测量一次,若D 小于限差要求,则可精确标定点位。 测量并记录现场放样点的坐标和高程,与理论坐标比较检核。确认无误后在标志旁加注记。 重复 510 的过程,放样出该测站上的所有待放样点。 如果一站不能放样出所有待放样点,可以在另一测站点上设站继续放样,但开始放样前还须检测已放出的 23 个点位,其差值应不大于放样点的允许偏差。 全部放样点放样完毕后,随机抽检规定数量的放样点并记录,其差值应不大于放样点的允许偏差值; 作业结束后,观测员检查记录计算资料并签字。 测量放样负责人逐一将标注数据与记录结果比对,同时检

28、查点位间的几何尺寸关系及与有关结构边线的相对关系尺寸并记录,以验证标注数据和所放样点位无误。 填写测量放样交样单。 成果报监理单位。 资料及时归档。11、桥梁施工测量图11-1 测量施工放样流程图 GPS控制网网应与四等或四等以上的水准点联测。联测的GPS点宜分在测区的四周和中央。若测区为带状地形。则联测的GPS点应分布于测区的两端。 联测点数。宜大于选用计算模型中未知参数的1.5倍。点间距宜小于10千米 GPS的观测要求。应按本规范3.2节的有关规定执行。其天线高要有观测前后各测量一次。取其平均值为最终高度。GPS高程计算、 充分利用当地的重力大地水准面模型或资料。 应对联测的已知高程点进行

29、可靠性检查、并剔除不合格点。桥梁测量工作在施工中非常重要,它是指引施工的方向标。本着对工程负责、对单位负责、对个人负责的工作态度,认真的做好测量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应该了解的工程概况及技术要求,其次应该读懂图纸总平面设计图,了解工程各部位的平面位置,红线桩位图,周围现状,为施工放样创造有利条件。再次,阅读图纸所有桩基,桥台,盖帽梁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了解它们的形状、尺寸、构造,特别是轴线尺寸、结构尺寸。校核桥梁桩位坐标与高程,可根据图纸提供的曲线要素(曲线要素也需要检查)逐个检查,对应桩号与高程 是否一致,承台高程与地下管道是否有冲突,如若发现有误或承台与地下管道有冲突,应该及

30、时上报项目工程部,由工程部妥善解决。校核墩顶、台帽、盖梁坐标与高程,其高程应该根据桥面设计纵横断面图提供的设计高程逐层减去桥面铺装层厚、箱梁高度、支座垫石厚度,如果发现与图纸对应不上应该及时上报工程部,交由工程部处决。校核桥梁各平面尺寸及结构尺寸,检查其距离是否与对应坐标有出入。 校核图纸是工程测量的重要一步,它直接、间接的影响了工程质量与安全,图纸有问题了,如没有及时发现,等到施工在即或施工完成才发现,为时以晚,质量受影响不说,更是延误工期,损失人力、财力。所以图纸校核应在施工前及早进行。另外,如发现图纸仅有细小出入,可自行进行调整,如若变化出入较大应上报监理工程部或设计院。 测量人员要定岗

31、、定职、定员,分工明确。 测量主管要有责任心、上进心,对工作严格要求、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平面和高程控制点每年定期复核一次。 测量内业在办公室提前计算专人复核,外业测量或放样要换人操作仪器进行复核。 现场测量程序化,要做到对下进行技术交底、对上及时报验,施工放样后要对放样点及时进行护桩保护。 做好测量原始记录,以便复核或检查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并存档。仪器建立测站时,后视观测方向不少于 3 个,以便复核。 测量仪器定期进行鉴定和常规检查。11.1、桥梁施工测量技术指标以下内容摘自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表11-1 桥梁基础施工测量的允许偏差类别测量内容测量允许偏差(mm)承台轴线

32、位置6顶面高程8墩台身轴线位置4顶面高程4墩台帽或盖梁轴线位置4支座位置2支座出顶面高程简支梁4连续梁2表11-2 桥梁上结构施工测量的允许偏差主拱圈的安装轴线横线位置跨距小于或等于60m的4跨距大于60m的L15000拱圈高程跨距小于或等于60m的8跨距大于60m的L7500腹拱安装轴线横向位置4拱起线高程8相邻快件高程2钢筋混凝土索塔塔状低水平位置4倾斜角L7500系梁高程4钢梁安装钢梁中心位置4墩台处梁低高程4固定支座顺桥位置811.2、钻孔桩放样图11-2 钻孔桩测量放样流程图 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各桩位中心点坐标(坐标成果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审批认可),采用坐标放样法准确测量出桩位中心点,

33、桩橛截面尺寸不小于3cm3cm,在桩面钉铁钉做为标志点。 每个中心桩位纵、横轴线方向必须设置 4 个护桩,便于桩基施工过程中进行检校。 每次桩位放样应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进行,避开施工干扰每个墩位每次放样 1 个桩位或隔桩(跳桩)放样,不得连续放样,放样时应记录原始地面高程和护筒高程。桩位放样后及时检查各桩位间距离及对角线距离,确认准确无误后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 桩位测量放样资料必须进行报验并经监理工程师校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11.3、承台放样 桩基施工完毕后,在原地面测出承台基坑四个角点及高程以指导基坑开挖的平面位置和深度。 开挖基坑后,及时检查基坑标高及基坑尺寸。 基坑检查无误

34、后,根据设计图纸尺寸采用坐标法测放承台十字中心线或各承台角点控制点。 测量完毕后用钢尺检查各点间的距离及对角线距离,确认准确无误后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 承台模板立模后,对承台模板进行检查,根据设计图纸尺寸采用坐标法测设各承台角点控制点,用红油漆做标志点在模板上,根据各点拉线检查模板各部位几何尺寸,确认准确无误后再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11.4、墩台身放样 墩台身放样采用坐标方法放样,此方法先计算出各墩台桥梁工作线的交点的坐标和承台角点坐标然后在实地放样出坐标点位,测量并记录现场放样点的坐标和高程,与理论坐标比较检核。确认无误后在标志旁加注记。全部放样点放样完毕后,随机抽检规定

35、数量的放样点并记录,其差值应不大于放样点的允许偏差值。 作业结束后,观测员检查记录计算资料并签字。 测量放样负责人逐一将标注数据与记录结果比对,同时检查点位间的几何尺寸关系及与有关结构边线的相对关系尺寸并记录,以验证标注数据和所放样点位无误,确认准确无误后再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11.5、支座垫石测量放样在墩身施工完毕后,用精密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将高程引测至墩顶位置(具体埋设见示意图),而后按三等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支撑垫石顶面模板的高程控制测量。首先在支座施工前,进行平面控制点、高程点的复测及墩顶高程复测,并与相邻结构物联测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然后在墩顶测设出支座垫石的角点位置 ,支座垫

36、石顶面高程通过各墩顶水准标志高程测设,并使用全站仪或钢尺复核相邻支座垫石的间距,确认准确无误后,经测量监理确认后再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 按照闭合水准路线的测量方法,仪器使用 DSZ2 水准仪一台, 双面尺一对 ,尺垫一对,施测程序: 将水准尺立于已知高程水准点上作为后视, 水准仪置于施测路线附近合适的位置, 在施测前进方向上,取仪器置后视大致相等的距离放量尺垫,在尺垫上竖立水准尺作为前视,读数顺序(三等):a、照准后视标尺黑面,读取下,上,中,三次读数。b、照准前视标尺黑面,读取,下,上,中,三次读数。c、照准前视标尺红面,读取中丝读数。d、照准后视标尺红面,读取中丝读数。这样的顺序

37、简称后一前一前一后(黑黑红红)。11.5.1、三等水准技术要求以下内容摘自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表11-1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每千米高差中误差路线长度(mm)水准仪尺水准仪型号观测次数往返较差已知点获测环数平差由差二级2因瓦DS1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4:L三级650因瓦AS1往返各一次往一次12L4N双面DS3往返各一次四级1016双面DS3往返各一次往一次20L6N五级15单面DS3往返各一次往一次30L三等水准测量应进行往返观测,每一测段的往测与返测测站应为偶数,由往测转向返测时,必须重新安置仪器两水准尺应互换位置。11.5.2、记录表格表11-2 三等水准测量记

38、录表格测站编号后尺下丝前尺下丝方向机尺号标尺读数高差中数备注上丝上丝后视距前视距黑红视距差D1后55号直尺6号直尺前6后前2后63前6后64(1)(5)后349(2)(6)前7810(12)(13)161711(14)(15)11.5.3、测站上的计算与较核a、高差部分 (9)=(3)+K-(4) (10)=(7)+K-(8) (11)=(9)-(10)b、视距部分 (12)=(1)-(2) (13)=(5)-(6) (15)=本站(14)-前站的(15) (16)=(3)-(7) (17)=(4)-(8) (11)=(16)100-(17)11.5.4、观测结果后的计算较核 a、高差部分 (

39、3)-(7)=(16)=h 黑 (4)-(8)=(17)=h 红 (3)-(4)=(9) (7)-(8)=(10) h 中=1/2(h 黑+h 红) b、视距部分 末站(15)=(12)-(13)11.5.5、内业计算 (1)、复查外业观测记录 (2)、闭核差计算 fh=h 往+h 返 fh=h fh=h 测-h 理 总视距=(12)+(13) 11.5.6、平差计算平差计算采用HGO静态 GPS 解算软件进行网平差计算。11.6、梁部测量放样梁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梁部的线型结构,其中打基沟大桥模板预压过程中要定期定时、固定人、固定测量仪器、固定测量方法、固定测量控制点,进行监控测量,有效保

40、障测量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测量成果报相关单位审批取得各项变形值后,方可对梁部模板进行施工放样和调整。放样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测量仪器操作规范,作业前测量仪器严格进行常规检查后方可使用。放样作业时必须使用观测墩强制对中,严禁使用观测墩以外的测量控制点,梁部的测量放样同样采用全站仪坐标法测量放样出梁部中轴线的平面位置,采用棱镜支架杆作后视放样点。高程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法控制,方法同支撑垫石的高程控制。架设梁要控制好梁的轴线位置,在墩顶上标示出来,控制好梁底高程。架梁前要对垫石顶面高程进行复测和支座中心进行测量,高程复测采用 DSZ2 水准仪测量。梁体安装测量定位。11.6.1、预制梁安装测量先利用墩帽

41、顶部的加密控制点架设全站仪与水准仪来控制箱梁的轴线与梁顶高程,箱梁安装后,可以在箱梁顶布设加密控制点用来架设仪器控制箱梁安装的轴线与顶部高程。11.7、桥面防撞栏测量 依据检查并确认无误后的曲线要素,计算防撞栏内边缘坐标,为方便施工并保证线型的完美。直线段以每 5 米 测设一对称平面控制点,曲线段以每 2.5米测设一对称平面控制点。依据桥面标高控制防撞拦的标高,测设防撞拦标高时,应该在预留的钢筋上抬高 10cm 测定其高程 ,以提供给木工用砂浆找平防撞栏底部和安装模板,经自检无误后,填写好测量报验资料,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确认无误且签字后,才可以浇注防撞栏。11.8、桥面铺装层工程测量在防撞

42、栏上每隔 5 米测设一对称的平面里程桩号,并测定好高程。并将所测点弹好墨线,经自检无误后,填写好测量报验资料及桥面高程复测记录资料,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确认无误并签字后才能进行桥面铺装层施工。12、路基施工放样测量在路基施工过程中,会经常进行边桩放样的工作,为确保路基施工路线的准确性,路基边桩测设就是在地面上将每一个横断面的路基边坡线与地面的交点用木桩定出来,边桩的位置由两侧边桩至中桩的距离来定,根据实际地形,边桩测设方法如下:12.1、平坦地段路基边桩的测设填方路基称为路堤, 路基边桩至中桩的距离系通过计算求得,如图 13,路堤边桩至中桩的距离为:D=B/2+mh,挖方路基称为路堑,如图

43、14,路堑边桩至中桩的距离为:D=B/2+S+mh以上两式中,B 为路基设计宽度;1:m 为路基边坡坡度; h 为填土高度或挖土深度,S 为路堑边沟顶宽。12.2、倾斜地段路基边桩的测设在倾斜地段,边桩至中桩的距离随着地面坡度的变化而变化.如图 15,路堤边桩至中桩的距离为斜坡上侧 D 上=B/2+m(h 中-h 上) 斜坡下侧 D 下=B/2+m(h 中+h 下)如图 16,路堑边桩至中桩的距离为斜坡上侧 D 上=B/2+S+m(h 中+h 上)斜坡下侧 D 下=B/2+S+m(h 中-h 下)式中 BS 和 m 为已知, h 中为中桩的填挖高度,亦为已知, h 上和 h 下为斜坡上下侧边桩

44、与中桩的高差,在边桩未放出之前则为未知数,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采用逐渐趋近法测设边桩的高差,并以此作为 h 上和 h 下代上式计算 D 上D下,并据此在实地定出其位置,若计算与其相符,即得边桩位置.否则按实测资料重新估计边桩位置,重复上述工作,直至相符为止。路基放样是一个反复的工作,随着路基填筑和开挖的进展,现场所放样桩容易被破坏或移动,因此要随时检查和补桩, 要有耐心细致的态度,严格按照规范地要求去做。本工程恢复路基中线时根据挖填方高度和坡比分别在左边桩、右边桩、中线处立桩,并放出中桩和边桩,测出中桩和边桩实际高程,在桩上标出填土标高,每层填土不超过 30cm ,填土时应在路基两侧各超出 30c

45、m ,在第一层填土压实后,放出中桩和边桩,测出其实际高程,在桩上标出填土标高,再进行下一层填土作业。填土高度与设计标高误差不容许超过规范要求值。13、隧道施工测量13.1、技术指标以下内容摘自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隧道工程的相向施工中心线在惯通面上的惯通误差,不应大于下表的规定:表13-1 隧道工程的贯通限差内别两开挖洞口长(km)惯通误差限差(mm)横向L41004L81508L10200高程不限70隧道控制测量对贯通中误差的影响值,不应大于下表的规定:表13-2 隧道控制测量对惯通中误差影响值得限值两开挖洞口间的长度(km)惯通误差(mm)高程惯通误差(mm)洞外控制测量

46、洞内控制测量竖井联系测量洞外洞内无竖井的有竖井的L12545352525254L8356555358L1050857050表13-3 隧道洞内平均控制测量的等级洞内平准控制网内别洞内导线网测量等级导线测角中误差两开挖洞口间长度L导线网三等1.8L5四等2.52L5一等5L213.2、洞内平面控制测量洞内导线测量是建立洞内平面控制的主要形式,根据地下导线的坐标,可以将隧道中线和洞内建筑物轴线放样到实地,并指示开挖方向,保证衬砌和放样正确,使贯通误差不超过规定的限值。为了提高导线端点(开挖面前的导线点)的精度和加强新设置导线点的校核,采用主副导线闭合环(副导线只测角,不量边)的方法进行布设,主导线

47、传递坐标及方位角,副导线只测角不量边,供角度闭合。导线环经角度平差以后,可以提高导线端点的横向点位精度。角度闭合差分配后按改正的角值计算主导线各点的坐标,最后,按主导线点的坐标来测设中线点的位置,主导线与副导线每隔数点符合到同一点。如下图:13.3、洞内高程控制测量洞内高程控制测量与平面控制测量同步进行,采用精密三角高程的测量方法,建立一个与洞外统一的高程系统,作为隧道施工放样的高程基准,有效控制隧道的高程贯通误差。13.4、施工放样测量13.4.1、隧道开挖部分:根据设计中心线与设计高程,控制整个隧道断面特征点(中心线、拱角、拱顶、拱脚)并计算施工断面的设计坡度(横、纵坡)及断面的净距尺寸,

48、利用激光全站仪免棱镜法定出开挖碎部点。13.4.2、钢拱架安装部分:直线段:根据设计中线、高程、控制钢拱架的中线及拱脚等特征点满足施工图纸设计要求。曲线段:首先利用偏角法或者坐标法定出该断面的中心位置,重复直线段操作方法。初支断面成型后,采用全站仪架隧道中线定向后转动望远镜至测站点切线方位角90方向,用免棱镜功能测量断面三维坐标计算检查超欠挖值,以指导施工。13.4.3、二次衬砌部分坐标制钢模台车中心线位置与隧道中心线吻合,拱角、拱顶等部位相对位置、截面尺寸、高程均需与设计要求吻合。13.5、监控量测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通过对周岩和支护的变位、应力量测,修改支护系

49、统设计。13.5.1、洞内外观察观察工作面状态、围岩变形、围岩风化变质情况、节理裂隙、断层分布和形态、地下水情况以及喷射混凝土的效果。观察后应绘制开挖工作面略图(地质素描),填写工作面状态记录表及围岩级别判定卡。对已施工区段的观察也应每天至少进行一次,观察内容包括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的状况。洞外观察包括对洞口地表情况、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的稳定以及地表水渗透等的观察。13.5.2、拱顶下沉、净空水平收敛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量测断面的间距为:类及以上围岩不大于 40m,级围岩不大于 25m;级围岩应小于 20m。围岩变化处应适当加密,在各级围岩的起始地段增设拱顶下沉测点 12 个,水平收敛 12

50、 对。当发生较大涌水时,、级围岩量测断面的间距应缩小至 510m。各测点应在避免爆破作业破坏测点的前提下,尽可能靠近工作面埋设,一般为 0.52m,并在下一次爆破循环前获得初始读数。初读数应在开挖后 12h 内读取,最迟不得超过 24h,而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初期变形值的读数。净空水平收敛测线的布置应根据施工方法、地质条件、量测断面所在位置、隧道埋置深度等条件确定。在地质条件良好,采用全断面开挖方式时,可设一条水平测线;当采用台阶开挖方式时,可在拱腰和边墙部位各设一条水平测线。拱顶下沉量测应与净空水平收敛量测在同一量测断面内进行,本标段采用锚杆贴反射片使用全站仪测量三维坐标测定下沉量。

51、当地质条件复杂,下沉量大或偏压明显时,除量测拱顶下沉外,尚应量测拱腰下沉及基底隆起量。拱顶下沉量测与净空水平收敛量测宜用相同的量测频率,应从表 5081 中根据变形速度和距开挖工作面距离选择较高的一个量测频率。表13-4 测量频率图变形速度(mm/d)量测断面距开挖工作面的距离量测频率10(01)B12次/d105(12)B1次/d51(25)B1次/2d5B1次/1周13.5.3、地表下沉量测 位于级围岩中且覆盖厚度小于 40m 的隧道,应进行地表沉降量测。根据图纸要求或监理人指示,应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地表塌陷之处设置观测点,地表下沉观测点按普通水准基点埋设。并在预计破裂面以外 34 倍洞

52、径处设水准基点,作为各观测点高程测量的基准,从而计算出各测点的下沉量。地表下沉桩的布置宽度应根据围岩级别、隧道埋置深度和隧道开挖宽度而定,地表下沉量测断面的间距按表 5082 采用。表13-5 地表下沉量测断面的间距埋置深度H地表下沉量测断面的间距埋置深度H地表下沉量测断面的间距H252050HB10BH2B1020 量测频率地表下沉量测频率和拱顶下沉及净空水平收敛的量测频率相同。 地表下沉量测应在开挖工作面前方 Hh(隧道埋置深度隧道高度)处开始,直到衬砌结构封闭、下沉基本停止时为止。13.5.4、围岩松弛范围量测:可采用弹性波法或位移法。 当围岩条件差、变形过大或初期支护破损变形较大时,应

53、进行支护结构内的应力及接触应力量测。 各项量测作业均应持续到变形基本稳定后 13 周,停止量测作业须经监理人批准。 各项量测项目,其监控量测的要求应按图纸规定,监控量测项目及频率按下表 执行:表13-6 监控量测项目及频率序号项目名称测量间隔时间1115d16 一个月1三个月大于三个月2支护观测每次爆破后进行观测3周边位移12次d一次2 d12次d12次d4拱顶下沉12次d一次2 d12次d12次d5地表下沉开挖面降量断面前后2时B12次开挖面降量断面前后5B时。一次6围岩体内位移12次d一次2 d12次d12次d7围岩体内位移同地表下沉要求8围岩体支护压力12次d一次2 d12次d12次d9

54、支护表面应变力12次d一次2 d12次d12次d13.5.5、数据处理和应用 应及时对现场量测数据绘制时态曲线(或散点图)和空间关系曲线。 当位移-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时,应进行数据处理或回归分析,以推算最终位移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 当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时,则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此时应密切监视围岩动态,并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开挖。 隧道周壁任意点的实测相对位移值或用回归分析推算的总相对位移值均应小于表 5084 所列数值。当位移速率无明显下降,而此时实测位移值已接近表列数值,或者喷层表面现明显裂缝时,承包人应立即采取补强措施,并调整原支护设计参数或开挖方法。 埋设量测元件情况和量测

55、资料,均应整理清楚报监理人核查,并作为竣工交验资料的一部分。 根据量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确定变形管理等级,据以指导施工。表13-7 隧道周边允许相对移植表围岩级别覆盖层厚度(m)30503003000.10.30.20.80.40.120.150.50.41.20.82.00.20.80.61.61.03.013.6、贯通测量 13.6.1、贯通测量的方法 采用精密导线测量时,在贯通面附近定一临时点,由进测的两方向分别测量该点的坐标,所得的闭合差分别投影至贯通面及其垂直的方向上,得出实际的横向和纵向贯通误差,再置镜于该临时点测求方位角贯通误差。 采用中线法测量时,由测量的相向两方向分别向贯通面延伸,并取一临时点,量出两点的横向和纵向距离,得出该隧道的实际贯通误差。 高程路线由两端向洞内进测,分别测至贯通面附近的同一水准点或中线点上,所测得的高程差值即为实际的高程贯通误差。13.6.2、 贯通误差的调整应按以下方法进行: 用折线法调整直线隧道中线。 曲线隧道,根据实际贯通误差,由曲线的两端向贯通面按长度比例调整中线。 采取精密导线法测量时,贯通误差用坐标增量平差来调整。 进行高程贯通误差调整时,贯通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