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90613879 上传时间:2022-05-15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60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案班级: 二( )班教师: 滨兴小学二年级数学(上)教学目标计划一、教学总教学目标:1.数与代数第一单元“加与减”。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加减法的计算,能通过摆竖式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第八单元“25的乘法口诀”。在这两个单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

2、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九单元“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第二单元“购物”。学生通过购物,进一步人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实际情景中,通过购物,认识元、角、分,并进一步学会实际的应用。2.图形与几何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在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活动经验;在欣赏与设计中,体验到图

3、形的美和设计的乐趣。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第六单元“测量”。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认识了厘米和米,认识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通过测量活动,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生活中的物体的长度。3.综合与实践:本册教材安排了“班级旧物市场”和“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两个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数学的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二、教学重点:1.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

4、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3.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三、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四、课时安排: - 7课时 - 3课时3.数一数与乘法 - 5课时4.图形的变化 - 2课时5的乘法口诀 - 8课时整理与复习 - 2课时6.测量 - 6课时7.分一分与除法 - 12课时8.69的乘法口诀 - 4课时数学好玩 - 2课时9.除法 - 5课时总复习 - 4课时教学进度表周 次教 学 进 度 安 排第

5、 1周9.1谁的得分高2课时 秋游1课时星星合唱队第1课时第 2周9.84星星合唱队第2课时 练习一2课时 机动1课时第3 周51买文具1课时 买衣服1课时小小商店1课时 机动1课时第4 周28有多少块糖1课时 儿童乐园1课时有多少点子1课时 动物聚会1课时第5 周9.2910.5国庆放假第6 周10.62练习二1课时 折一折,做一做1课时玩一玩,做一做1课时 机动1课时第7 周310.19数松果1课时 做家务1课时课间活动1课时 需要几个轮子1课时第8 周06小熊请客1课时 回家路上1课时练习三2课时第9 周711.2整理与复习2课时 教室有多长1课时课桌有多长1课时第10周11.311.9

6、1米有多长2课时 练习四2课时第11周06分物游戏1课时 分苹果1课时分糖果1课时 分香蕉1课时第12周73练习五2课时 小熊开店1课时快乐的动物1课时 第13周41花园2课时 练习六2课时第14周12.112.7有多少张贴画1课时 一共有多少天1课时买球1课时 做个乘法表1课时第15周12.814班级旧物市场1课时 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1课时 长颈鹿与小鸟2课时第16周51农家小院1课时 练习七2课时机动1课时第17周28总复习4课时第18周12.291.4期末复习第19周1.51期末复习第20周21.18期末复习第21周1.195期末考试北师大版第三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主备人教学目标:在

7、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加减法的计算,能通过摆竖式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难点: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课时安排:谁的得分高2课时 秋游1课时星星合唱队2课时练习一2课时合计7课时第一单元教案第一课时谁的得分高教学内容课本2-3页设计教师邓俏梅课型新 授 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能够从图表叙述的具体情境汇总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发展收集信息的能力。2.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3.能正确计算100以

8、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4.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与难点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教学准备及手段课件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教学步骤及内容一、温故知新1.口算练习50703060030300 9020405005002.求38加25的和。(1)怎样列竖式计算?(2)得数十位上为什么是“6”,而不是“5”?(3)你觉得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4)回忆两位数笔算加法的法则是什么二、导学释疑1.自学:说一说,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研究:小组讨论他们谁说的对?为什么?算一算,他

9、们分别得了多少分?到底谁获胜?3展示。针对研讨内容分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师生共同评价。 交流算法。三、巩固提升、检测反馈(1)25+17+31 46+19+12 37+29+19 26+19+41请4位小朋友板演,其余小朋友同桌合作,一人两题。(2)三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四、总结评价师:这节数学课你学地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补充课题: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五、作业布置: 练习册P1-2板书设计谁的得分高百以内数的连加24+30+41=(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谁的得分高(第2课时)教学内容课本2-3页设计教师邓俏梅课型新 授 执教教师教学目标

10、1.能够从图表叙述的具体情境汇总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发展收集信息的能力。2.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3.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4.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与难点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教学准备及手段课件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教学步骤及内容一、温故知新计算:(6生板演)37+29+17 42+19+25 36+18+35 29+50+11 32+27+43 39+27+33二、导学释疑1.新知:投飞镖比赛。2.研究:(

11、1)说一说,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看出奇思和妙想谁获胜吗?与同伴进行交流。(3)奇思一共得了多少分?妙想呢?3.展示:针对研讨内容分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师生共同评价。 三、巩固提升(1)24+16+27 49+17+32 15+26+44 33+29+25(2)下表是我国运动员在近几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金牌银牌铜牌2000年281615_321714_512128_3827232000年一共获得奖牌多少枚?_一共获得奖牌多少枚?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四、小结。板书设计谁的得分高百以内数的连加24+30+41=( ) 教学反思第三课时秋游教学内容课本4-5页

12、设计教师邓俏梅课型新 授 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能从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发现问题。2.经历探索连减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笔算连减竖式的方法,并能够准确地计算。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笔算连减竖式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及手段课件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教学步骤及内容一、情景出示。去年秋游我们去了森林动物园。瞧,这些同学们来到了我们学校附近的老虎滩海洋公园。他们马上要乘船到海上游览一圈了。(一)观图,获取信息。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生观图,获取信息。汇报:1.船上可以坐90人。2.有两队学生,一队有45人,一队有25人。(二)

13、出示并解决问题1。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请您帮工作人员算一算,这样才能知道还可以上多少游客。)二、问题研究。1.生读问题,独立思考。2.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在练习本上边列式边说明。思路一:(1)方法分析:要求船上有多少个空座位,可以用可乘人数依次减去两队的人数,列式为90-45-25.(2)探究90-45-25的计算方法。二生黑板上列竖式计算,其他学生练习本上试算。借板演题统一订正: 思路二:(1)方法分析:求船上有多少个空座位,可以先求出两队的总人数,再用可乘人数减去两队的总人数,就是船上还有多少空座位。45+25=709070=20三、综合实践。1.出示并解决问题

14、2(书本第4页)。乘车返回学校,还有多少人没上车?师提示:首先找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思考解题思路。最后列式计算。2.鱼18元,胡萝卜15元,张阿姨带了50元,够吗?(1)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张阿姨还剩下多少元?3.笑笑拿着100元去购物,故事丛书18元,手工丛书32元。(1)从购物小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应找回笑笑多少元?77-33-25 96-39-45 100-91-8请3个小朋友板演,其余小朋友独立完成。集体校对。5.机灵狗不小心把订报刊的统计表弄脏了。(书本第5页,统计表略)(1)哪个班订的报刊最少?(2)二班订了多少份儿童报?(3)三班订了多少份

15、小画报?(4)四班订了多少份小画报?多少份小故事?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练一练第1题第一幅图;第3题;第4题。板书设计秋游.90 45 45+25=70 9070=2045 25 45 20 教学反思第四课时星星合唱队(第1课时)教学内容课本3-7页设计教师邓俏梅课型新 授 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2.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与难点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优化算法,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教学准备及手段课件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教学步骤及内容一、问题情境。

16、师:同学们,喜欢唱歌吗?(喜欢)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情境图。师:谁能看着情境图说说图中的合唱队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时,关注学生是否发现了情景图中的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合唱队的人数变了。合唱队原来有52人,今年有9人毕业了,又新加入15人。合唱队加入的人比毕业的人多。师:同学们发现的数学信息真多呀!可是老师就是没有明白,合唱队人数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生1:毕业的人数少,新加入的人数多,所以应该是比原来多了。生2:新加入的比离开的人数多,当然是现在人多了。二、自主探索。1.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师:根据图中的信息谁能提出数学问题?对学生提出的一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可以现场解答。“合唱队现在有多少

17、人”的问题,学生提不出来就进入下一个环节,学生提不出来教师参与启发提出。师:要求“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怎样列算式?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有:15-9=6(人) 52+6=58(人)52-9=43(人) 43+15=58(人)52-9+15在学生列出52-9+15之后,启发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如:原来有52人,毕业离开了9人,就是少了9人,所以是52-9,又加入了15人,就是又多了15人,应该再加上15,所以就是52-9+15。如果学生的答案没有出现综合算式,师生就一起把两个算式改为一个算式,并告诉学生这样的算式叫作加减混合算式。师:这样的加减混合算式,你会计算吗?试一试。学生独立计算,教师

18、及时巡视,一方面,发现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必要的指导。另一方面,了解学生出现的算法以及算法中出现的问题,准备下一步组织学生交流。师:把你的算法喝结果向大家介绍一下,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结果是多少。一般方法是:先算52减9,再加15,结果等于58.如果出现先算52加15再减9的算法,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并谈谈看法。同时说明一般情况下的计算方法。师: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情况下,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师:谁愿意把你用的竖式计算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多数学生可能会用两个竖式计算,如果学生出现一个竖式的,就直接指导;如果没有出现,教师就主动介绍。师:加减混合运算,也可以用一个竖式进行计算2

19、.说一说,再列式算一算。师:同学们,这道习题你能解答吗?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的习题学生尝试解答第一题后,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说是怎样想的。关键弄清:叔叔比淘气大29岁,就是8+29=37(岁),说明叔叔37岁;阿姨比叔叔小5岁,就是叔叔年龄减去5岁,所以写成一个算是就是8+29-5,让学生到前面板演竖式计算的过程。然后再进行第二题的解答并组织学生交流想法和计算过程。三、总结提升。师: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板书设计星星合唱队 52-9+15=58 (人) 5 25 2 4 3 9 9 + 1 5 _ _ _ 或 4 34 3 5 8 + 1 5 _

20、5 8答:合唱队现在有58人。教学反思第五课时星星合唱队(第2课时)教学内容课本6-7页设计教师邓俏梅课型新 授 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2.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与难点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优化算法,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教学准备及手段资料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教学步骤及内容一、复习。师:怎样的算式叫作加减混合算式?你会计算吗?二、深入练习。1.车上原有56人,下来27人,上了19人。(1)和同伴说一说,现在车上的人数多了还是少了?(2)现在车上有多

21、少人?2.填一填。(接力比赛,书本第7页第2题。)3.美术课上,同学们一共带来了75个易拉罐灯笼和向日葵。做灯笼用了35个,做向日葵用了28个,还剩下多少个易拉罐?4.淘气有45张画片,笑笑比淘气少16张。机灵狗比笑笑多27张。机灵狗有多少张画片?三、总结提升。师: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四、作业。板书设计星星合唱队 52-9+15=58 (人) 5 25 2 4 3 9 9 + 1 5 _ _ _ 或 4 34 3 5 8 + 1 5 _ 5 8答:合唱队现在有58人。教学反思第六课时练习一(第1课时)教学内容课本8-9页设计教师邓俏梅课型新 授 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能真确计算100以内数

22、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2.能运用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与难点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优化算法,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教学准备及手段资料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教学步骤及内容一、复习。师:说一说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整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算式,以及计算方法。二、练习。1.笑笑做了一只彩色的蝴蝶,用了46个红笔帽,34个黄笔帽,16个蓝笔帽。笑笑一共用了多少个彩笔帽?2.淘气用瓜子做了一只猫头鹰,一共用了80粒葵花子,西瓜子比葵花子少25粒,南瓜子比西瓜子少39粒。淘气用了多少粒南

23、瓜子?3.计算。56+21+18 48+32-16 39-13+47 96-34-35 57+22-45 100-69+25师:请6生板演,其余学生选作其中的2题。4.买玩具。机器人:45元;飞机:32元;汽车:23元;轮船:85元;娃娃,40元;魔方:15元。(1)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给你100元,你想买哪两种玩具?还剩多少元?(3)买哪两种玩具剩下的钱最多?剩下多少元?(4)买哪几种玩具正好需要花100元?请你给出一个答案。5填一填,算一算。(书本第8页第4题)三、总结提升。师: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四、作业。板书设计练习一连加 连减 加减混合运算56+21+18 48+

24、32-16 39-13+47 96-34-35 57+22-45 100-69+25教学反思第七课时练习一(第2课时)教学内容课本8-9页设计教师邓俏梅课型新 授 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能真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2.能运用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与难点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优化算法,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教学准备及手段资料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教学步骤及内容一、练习。1.收玉米。信息:猴子:36根;松鼠:18根;小熊:45根;小羊:?根。(1)猴子、松鼠和小熊一共收了多少根玉米

25、?(2)小羊收的玉米比猴子和松鼠的总数少10根,小羊收了多少根玉米?2.二(1)班开展“争做环保小卫士”活动,下面是三个小队上周末收集废电池的情况。小队第一小队第二小队第三小队合计数量/节323695(1)第三小队收集了多少节废电池?(2)第四小队收集废电池的节数比第一小队和第二小队的总和少23节。第四小队收集了多少节?3.姓名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总成绩淘气243090笑笑292994奇思2630(1)淘气第三次跳了多少下?笑笑呢?(2)奇思获得第二名,他的总成绩可能是多少?他第三次可能跳了多少下?三、总结提升。师: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四、作业。板书设计练习一在空格里填数,使横着、竖着、斜

26、着三个数相加的和都是30。121013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购物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主备人教学目标: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人民币的简单换算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用人民币购物付款的方法教学课时安排:买文具1课时 买衣服1课时小小商店1课时 第一课时买文具教学内容课本10-11页设计教师邓俏梅课型新 授 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2、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在实际情境中认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难

27、点: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及手段课件、人民币样张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教学步骤及内容一、问题情境 教师谈话导入 二、自主探究 1、认一认,填一填。 师:要想购物就离不开人民币,你认识图中的人民币吗?能完成填空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插图 学生能够认出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这些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是从哪里看出人民币的面值的。 结合生活经验及图片,完成填空,知道:1元=10角 1角=10分一、问题情境 教师谈话导入二、自主探究 1、认一认,填一填。 师:要想购物就离不开人民币,你认识图中的人民币吗?能

28、完成填空吗? 2、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插图 学生能够认出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这些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是从哪里看出人民币的面值的。 结合生活经验及图片,完成填空,知道:1元=10角 1角=10分师:同学们的付钱方式真多。实际生活中我们这些付钱的方法都是可以的。 3、用1元买1把尺子应找回多少钱? 师: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没有正好足够的零钱,就需要付整钱后再由售货员找回零钱。这样的问题你能解决吗? 师:如果用1元钱买1把尺子,应找回多少钱?同学们算一算,一会儿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好吗? 学生讨论解答,集体订正。 4、和同伴说说,1元正好可以买哪些

29、物品? 在小组内交流,然后交流汇报。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教材第11页 板书设计买文具1元= 角 1角= 分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买衣服教学内容教材第12、13页设计教师邓俏梅课型新 授 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2、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3、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难点: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及手段课件、人民币样张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教学步骤及内容(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知道

30、今天咋们去哪儿转转吗?今天咋们一起去服装店看看吧。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情境图。师: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我知道了长袖上衣的价钱是26元,短袖上衣的价钱是31元。我知道了一套连体衣的价钱是41元。我知道了一条裙子的价钱是23元。笑笑还告诉我们,今年暑假,笑笑的妈妈给她买了一件长袖上衣和一条裙子。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获得的信息真不少!【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买衣服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学习较大面值人民币的计算奠定基础。】(二)自主探究1、认一认。师:你认识这些面值的人民币吗?给大家介绍一下吧。教师依次出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样张,让学生

31、回答问题,介绍自己能认出这些人民币的依据。【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为下一环节探究不同的付钱方式奠定基础。】2、妈妈买一件短袖上衣,可以怎么样付钱?师:如果笑笑的妈妈买一件短袖的上衣,可以怎么付钱呢?用你手中的人民币样张摆一摆,然后说一说。学生在小组内用人民币样张谈论付钱的方式,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的付钱方式后,组织交流汇报。学生可能会说:我拿1张20元,1张10元和1张1元,一共是31元。我拿1张20元,2张5元和2张5角,一共是31元。我拿3张10元和5张2角,一共是31元。只要学生说的符合生活实际、是正确的,教师都要予以肯定。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你还能

32、在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提出不同问题后,可以当场引导学生回答;有难度的就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探究解决,或给予适当的提示。【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富有现实性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深刻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总结提升师:学完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说给大家听听。板书设计买 衣 服 1张20元,1张10元和1张1元,一共是31元。 1张20元,2张5元和2张5角,一共是31元。3张10元和5张2角,一共是31元。学反教思第三课时小小商店教学内容课本14-15页设计教师邓俏梅课型新 授 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能解决相

33、关的实际问题;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领悟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难点:在购物情境中学会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及手段课件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教学步骤及内容(一)问题情境师:除了买文具、买衣服之外,同学们最喜欢的是逛商店,自己挑选喜欢的玩具、文具等等吧?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情境图。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到了小小商店,看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我知道了1架玩具飞机的价钱是12元。我喜欢的玩具坦克价钱是9元。画画用的水彩笔一盒是15元。1个足球72元,1个篮球68元,足球比篮球贵。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

34、信息。【设计意图: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交流各自的发现,为信科的教学奠定了基础。】(二)自主探究1、师:现在咋们注意看第一幅情境图,笑笑买了1架玩具飞机和1辆玩具坦克,一共需要多少元?生:1架玩具飞机12元,1辆玩具坦克9元,一共就是12+9=21(元)。师:回答得非常准确,真棒!2、师:看第二幅情境图,奇思付给售货员20元,买了1盒水彩笔,找回多少元?生:1盒水彩笔15元,那么20-15=5(元),应该找回5元。3、师:说得真好!如果你有30元,可以买哪两样物品呢?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交流的情况,在组织汇报。学生所选物品只要是两样且总价没有超过30元都

35、可以,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肯定。4、师:淘气想买一个花皮球,他有3张1元和2张2元,他可以怎么付钱?先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想法,教师巡视,即使知道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方法有两种:3张1元和1张2元,正好是花皮球的价钱5元。我可以付1张1元和2张2元,也正好是5元。师:这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说得很好。5、师:请你算一算: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生:算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就是计算足球比篮球多多少元,用减法计算,72-68=4(元)。师:思路很清楚,说得非常正确,真棒!继续努力哦!6、师:你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吗?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36、学生小组交流后,请小组代表汇报提出的不同问题,请其他同学解答,并组织交流想法及计算结果。【设计意图: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总结提升师: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小小商店 共需要多少钱? 用加法 应找回多少钱? 用减法 如何付钱? 凑钱数教学反思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第三单元教学计划主备人教学目标:1、能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数物体的个数。2、能把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难点: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去理解乘法算式

37、的含义。教学课时安排:有多少块糖1课时 儿童乐园1课时有多少点子1课时 动物聚会1课时 机动1课时第一课时有多少块糖教学内容课本16-17页设计教师邓俏梅课型新 授 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3、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数方阵排列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难点:学会通过多方位思考来解决问题。教学准备及手段课

38、件、糖块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教学步骤及内容(一)同学们,你们喜欢吃糖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数一数有多少块糖。如果数得又对又快,老师就会奖励你一块糖哦!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的数法。师:谁愿意把自己数的方法和结果告诉大家?学生可能出现的数数方法有:一块一块地数: 1、2、3 两块两块地数:2、4、6、8 五块五块地数:5、10、15、20 师: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只要学生说出的理由有道理就应当给予肯定,尤其是学生说出根据数目的多少选择不同的数法的时候,更应该给予表扬。(二)自主探究1、数一数,填一填。师:自由数的时候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出色,现在老师要求同学们看图

39、数一数,填一填,能做到吗?课件出示:教材第16页插图。学生自己数一数,完成填空后,汇报交流。生1:每行有7块,有2行,一共有14块。生2:每列有4块,有3列,一共有12块。 师:你能分别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第一幅图应该是7+7=14(块);第二幅图应该是4+4+4=12(块)。师:现在请同学们,把第一幅图中的棒棒糖按列数一数,把第二幅图中的糖块按行数一数。然后交流。 生1:第一幅图中如果按列数,每列有2块,有2列,一共是14块。生2:第二幅图中如果按行数,每行有3块,有4行,一共是12块。师:用算式又该怎样表示呢?生:第一幅是2+2+2+2+2+2+2=14(块),第二幅是3+3+3+3=

40、12(块)。 2、说一说,算一算。师:现在咋们重点来研究第一幅图,说说分别横着看,竖着看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学生可能会说:横着看,每行5块,有3行,算式是:5+5+5=15(块)。竖着看,每列3块,有5列,算式是:3+3+3+3+3=15(块)。横着看时,有3行就是3个5相加。竖着看时,有5列就是5个3相加。无论横着看还是竖着看,结果都是相同的。(三)总结提升师: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板书设计有多少块糖横着看,每行5块,有3行:5+5+5=15(块) 竖着看,每列3块,有5列:3+3+3+3+3=15(块)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儿童乐园教学内容课本18-19页设计教师邓俏梅课型新 授 执

41、教教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乘法的具体含义,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2、让学生对具体情境进行观察、理解和思考,培养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用乘法表示的简便性,喜欢数学的运算符号和表示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乘法的含义,学会用乘法算式解答问题。 难点:理解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教学准备及手段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教学步骤及内容一、激趣引入。 二、探究新知。 幻灯片出示主题情境图。 1、活动一。 展示学生所提问题“有多少人乘坐飞机?” (1)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各自列出算式向教师汇报。 (2)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2+2+2+2=8(人)

42、。 (3)教师指出:4个2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随后板书:24=8(人)。 (4)同桌商量:上面的乘法算式中的“2、4、8”各表示什么?(2表示每架飞机上坐了2人,4表示有4架飞机,8表示一共坐了8人,算式的意思是4个2相加得8。) (5)由学生发现或教师点拨第二种列式方法,引导学生说说该算式的含义。(也表示4个2相加得8。) (6)依次出示乘法算式和算式中各部分的各称。 2 4 = 8(人) 乘数 乘号 乘数 积 (7)让学生说第2个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各称,并自由举例。 (8)学习乘法算式的读法。(猜读、练读。) 2、活动二。 展示学生所提问题二: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 (1)学生独立思考,

43、自主探究。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 (3)各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情况。 (4)伴随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相应的加法,乘法算式。 4+4+4+4+4+4=24(人) 46=24(人)或64=24(人) (5)师生质疑、互动研究。6是从哪来的?(有6节车厢,有6个4人。)46表示什么意思?64呢?(都表示6个4相加)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都表示6个4相加,结果都是24;乘法比较简便。) (6)在小组内说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活动三。 展示学生所提出问题之三:划船的有多少人? (1)学生尝试独立列式,由于初次学写乘法算式,教师应注意巡视指导。

44、(2)学生展示算式并说明列式理由。 (3)教师应引导学生并全面讲解:算式的意义、两个“3”的不同意义、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算式的读写法等。 三、巩固应用。 完成试一试中的第1、2题。(独立读题,列式计算,交流汇报,订正答案。) 四、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谈收获或体会。 五、完成其他练习题。板书设计儿童乐园2 4 = 8(人) 乘数 乘号 乘数 积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有多少点子教学内容课本20-21页设计教师邓俏梅课型新 授 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结合数糖块的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的抽象过程,为学习乘法积累活动经验。2、体会到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把相同数连加的问题,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欲望。教学重点与难点用乘法

45、算式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准备及手段课件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教学步骤及内容1、 摆一摆,数一数教科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展示了可能出现的1个1个地数、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等数法,让学生直观感受可以1个1个地数,也可以几个几个地数。2、 数一数,填一填把糖块摆成方阵形状,通过“横着数”和“竖着数”,使学生感受不同的观察角度。3、 说一说,算一算 用相同加数连加算式表示出数数的过程,并算出得数。通过“横着数”和“竖着数”两种不同的数数方法,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其最后得数是一样的,为学习乘法做孕状。4、 摆一摆,数一数 教学时,教师可以发给每组学生20块糖,(也可以就地取材,用其他东西来代替)

46、,让学生先估计大约有多少块,再自己动手数一数。学生可能出现教科书中的三种数法:1块1块地数,2块2块地数,5块5块地数。数完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数的,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如果教科书中给出的方法没有出现,教师可以让学生看书或者把这种方法介绍给学生,最后让全体学生按照“2个2个”和“5个5个”再数一遍,体会物体可以几个几个数,结果是一样的。 在数后学生可能会发现:每次数的个数少,数的次数就多,每次数的各数多,数的次数就少。虽然有不同的数法,但最后结果都是一样的。练一练:第1题这里画了25个熊猫,25个熊猫基本上是均匀分布。可以组织学生圈一圈,数一数。学生可能会想出不同的数法,可以1

47、个1个地数,也可以5个5个地数。通过这道题使学生明白,要快速数出物体的各数,可先把这些物体分组,然后用加法计算。第2题从图中很容易看出,每盘有4块蛋糕,有5盘,4块4块地数,一共有20块。当物体1堆1堆地放着,且每堆物体同样多时,学生自然会想到1堆1堆地数。小结板书设计有多少个点子用两种方法在图上表示算式2x7= 3x9=教学反思第四课时动物聚会教学内容课本22-23页设计教师邓俏梅课型新 授 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义,从情境图中提出有关乘法的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进行计算,从而进一步地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2、在具体地情境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提出

48、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义,能够列出乘法版式进行计算,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难点:体验、比较和区分似“3个6”和“6个3”的不同含义教学准备及手段“动物聚会”主题图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教学步骤及内容一、故事引入教师边叙述美丽的童话故事边出示主题图:秋天到了,勤劳的小动物们都带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庆祝共同的丰收,它们喜气洋洋地欢聚在一起。(板书:动物聚会)二、问题探究1、教师启发:你能提出什么乘法问题?要求:A、独立观察主题图,思考问题; B、小组内交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解释算式的意义。2、小组汇报:A、

49、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33=9(只) 表示:每根树枝上有3只小鸟,3根树枝上有3个3只。 要求:A、求加数相同的和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B、乘法算式4和2的含义:2表示每架飞机上有2个人,4表示有四架飞机; C、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数、乘数和积。会读、写乘法算式; D、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调换位置,积不变。2、活动(二):火车上坐了多少人? 4+4+4+4+4+4=24(人) 46=24(人)或64=24(人) 3、活动(三):划船的有多少人? 3+3+3=9(人) 33=9(人)或33=9(人) 要求:(与活动一相同)4、活动(四):坐在椅子上的有多少人? 1+2+3=6(人)A、上面

50、的求和算式能用乘法表示吗?为什么?(加数不同,不能用乘法表示)B、怎么调位置坐,才能用乘法表示? 3+3=6(人)32=6(人)或23=6(人)空一张椅子,每张椅子坐3人 2+2+2=6(人) 23=6(人)或32=6(人)每张椅子坐2人三、巩固应用完成“试一试”中的第1、2题。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学生交流后教师结题:知道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比用加法表示更简;学会了乘法算式的读写法。认识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一、作业1、完成自主学习天地中本课的练习。2、生活中哪些情况能用乘法表示? 板书设计动物聚会挂图学反教思第五课时练习二教学内容课本24-25页设计

51、教师邓俏梅课型新 授 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义,从情境图中提出有关乘法的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进行计算,从而进一步地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2、在具体地情境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义,能够列出乘法版式进行计算,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难点:体验、比较和区分似“5个4”和“4个5”的不同含义教学准备及手段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教学步骤及内容一、复习。师:说一说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整理: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乘法算式的意义二、练习。1、画一画,说一说1个

52、3是3,2个3是6,3个3是9,6个3是182、摆一摆,填一填3、看一看,填一填4、把加法算式改写乘法算式5、想一想,连一连6、画一画,数一数7、说一说,填一填8、每样东西各买了多少?9、想一想,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集体订正。三、总结提升。师: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四、作业。板书设计学反教思第四单元 图形的变化第四单元教学计划主备人 :教学目标:1、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通过折剪,知道剪对称后可以重合的图形方法。2、通过上下、左右移动的游戏,感受平移的概念。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课时安排:折一折,做一做1课时玩一玩,做一做1课时 机动1课时第一课时折一折,做一做教学内容课本26-27页设计教师崔美瑛课型新 授 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让学生观察、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