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窄带)调制解调系统仿真模型设计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0593637 上传时间:2022-05-1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FM(窄带)调制解调系统仿真模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FM(窄带)调制解调系统仿真模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FM(窄带)调制解调系统仿真模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FM(窄带)调制解调系统仿真模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FM(窄带)调制解调系统仿真模型设计(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课程设计报告课题名称 _ FM(窄带)调制解调系统的仿真模型设计_学 院 电子信息学院 专 业 通信工程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定稿日期: 2017 年 01月13 日目录1 课程设计题目2 课程设计目的22.1课程设计的目的22.2课程设计的背景22.3课程设计的环境23 课程设计时间34 课程设计内容34.1 SystemView软件简介34.2设计内容分析34.2.1通信系统简介34.2.2 FM调制系统的建立44.3仿真模型的建立64.4仿真模型结果74.5 模块说明及参数设置114.6 仿真结果分析125 课程设计体会13参考文献131 课程设计题目FM(窄带)调制解调系

2、统的仿真模型设计2 课程设计目的2.1课程设计的目的(1)学习使用计算机建立通信系统仿真模型的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学会利用仿真的手段对于实用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算法进行实际验证(2)学习现有流行通信系统仿真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学会使用这些软件解决实际系统出现的问题。(3)通过系统仿真加深对通信课程理论的理解。2.2课程设计的背景调制与解调在整个数字通信系统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调制包含调节或调整的意义。调制的主要目的是使经过编码的信号特性与信道的特性相适应,使信号经过调制后能够顺利通过信道传输。通过调制,不仅可以进行频谱搬移,把调制信号的频谱搬移到所需要的位置上,从而将调制信号转换成适合于传

3、播的已调信号,而且它对系统的传输有效性和传输可靠性有着很大的影响。调制方式往往决定了一个通信系统的性能。调制方式分模拟调制系统和数字调制系统。在模拟调制系统中又可分为线性调制和非线性调制两种,而这里将对非线性调制中的调频调制,即FM中窄带的调制解调做一个深入研究。FM在当今通信系统中用途非常广泛,可用于高保真音乐广播、电视伴音信号的传输、卫星通信和蜂窝系统等等方面。2.3课程设计的环境本次课程设计所采用的仿真环境为SystemView5.03 课程设计时间一周4 课程设计内容4.1 SystemView软件简介Elanix公司的SystemView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系统设计、仿真和分析的可视化环

4、境,主要用于电路和通信系统的设计、仿真,是一个强有力的动态系统分析工具,能满足从数字信号处理、滤波器设计到复杂的通信系统等不同层的设计、仿真要求。在SystemView环境下,可以构造各种复杂的模拟、数字、数模混合系统和各种速率的系统,可用于线性或非线性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仿真。SystemView包括基本库和专业库。SystemView可以实时仿真各种DSP结构,并进行各种系统时域和频域分析、谱分析,对各种逻辑电路、射频/模拟电路(混合器、放大器、RLC电路和运放电路)等进行理论分析和失真分析。SystemView的各种专业库特别适合于现代通信系统的设计、仿真和方案论证。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

5、通信系统越来越复杂,设计和仿真难度也随之加大,利用SystemView可以十分方便地完成相应的通信系统设计和仿真。4.2设计内容分析4.2.1通信系统简介通信的目的是传递消息中包含的信息。通信系统的作用就是将信息源发送到一个或多个目的地。通信系统对信号进行两种基本变换,即把要发送的信息变换成原始电信号和将原始电信号调制到较高的载频上,使其频带适合信道的传输。数字通信系统有多种,如数字系统、高速计算机并行数据处理传输系统等。其模型如下:信宿信源编码信道解码解调信道调制信道编码信源信源编码同步噪声发送端接收端图4.2.1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4.2.2 FM调制系统的建立(1)FM调制原理FM为非线性

6、调制。设一个载波可以表示为:(4.2.1)式中,为载波的瞬时相位,为载波的初始相位,为载波频率。现将被角度调制后的定义为瞬时频率,即: (4.2.2)由公式4.2.2可写出: (4.2.3)若相位(即)随调制信号m(t)以某种方式变化,则称之为角度调制。若使瞬时频率直接随调制信号线性地变化,则得到频率调制,即调频,此时有瞬时角频率:(4.2.4)由公式4.2.2可得: (4.2.5)若调频信号的最大瞬时相位偏移保持在很小的X围内,一般小于30,即: (4.2.6)则称为窄带调频或窄带调相。频率调制(FM)即已调信号的瞬时角频率偏移随原始基带信号线性变化,亦即: (4.2.7) 其中为调频灵敏度

7、 或有 (4.2.8)调频波的时间表达式: (4.2.9)其中,A 是载波的振幅,是角度调制信号的瞬时相位,而是瞬时相位偏移;为信号的瞬时频率,而 称为瞬时频率偏移,即相对于的瞬时频率偏移。若为单余弦调制信号(),则调频波的时间表达式为: (4.2.10)上式中称为调频指数,为最大角频率偏移。 调频波的瞬时频率偏移与调制信号呈线性关系,而其瞬时相位偏移与调制信号的积分呈线性关系。从频率调制的相位与频率关系可以看出,调频信号可通过直接调频和间接调频两种方式得到。间接调频就是先对调制信号积分再调相得到。(2)FM解调原理a.非相干解调由于调频信号的瞬时频率正比于调制信号的幅度,因而调频信号的解调必

8、须能产生正比于输入频率的输出电压,由公式4.2.5可得当已调信号表示式为公式4.2.9时,解调器的输出应为: (4.2.11) 最简单的解调器是鉴频器。理想的鉴频器可以看做是微分器与包络检波器的级联。调频器通过微分器得到调频调幅信号,如果只取其包络信息,则正比于调制信号m(t),然后滤掉之流分量后,包络检波器输出 (4.2.12)其中为鉴频器的灵敏度b.相干解调非线性解调制信号的解调与线性调制信号的解调基本一样,也分相干解调和非相干解调两种方法。非相干解调的方法上面已经介绍过,而相干解调的方法适用于窄带调制信号。相干解调的方框图为:BPFLPF NBFM Z(t)C(t)图4.2.2 NBFM

9、相干解调由于窄带调频信号可分解成正交分量与同相分量之和,因而可以采用线性调制中的相干解调法来进行解调。设窄带调频信号为: (4.2.13)相干载波为,则乘法器输出为:(4.2.14)经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分量,得再经微分,得输出信号: (4.2.15)可见,相干解调可以恢复原调制信号,这种解调方法与线性调制中的相干解调一样,要求本地载波与调制载波同步,否则将使解调信号失真。4.3仿真模型的建立实验使用了间接调频,即先对调制信号积分再调相。最后使用相干解调法还原信号,即输出解调信号。图4.3.1 窄带调频原理框图图4.3.2 相干解调原理图如上图制作仿真模型,图4.3.3左右分别为间接调频和相干解

10、调。图4.3.3 FM间接法调频调制与解调的仿真模型在图中,图符1、2、3、4为调频器,图符0为幅度为1V,频率为10Hz的正弦波信号,图符5为幅度为3V、频率为100Hz的正弦波信号,图符8为幅度为1V,频率为100Hz的正弦波信号。从图符0到图符6是对FM信号的调制阶段,从图符7到图符12为解调阶段。需注意图符11为一切比雪夫滤波器,其作用是用作环路滤波。本仿真模型的流程如下:信号源产生信号对FM信号调制加入高斯白噪声对FM信号解调还原加入白噪声后的信号图4.3.4 FM调制解调流程4.4仿真模型结果仿真后的波形图以及频谱图如下:图4.4.1 调制信号波形FM的输入信号是正弦波图4.4.2

11、 调制信号频谱波形调制信号频谱波形是在调制波形的基础上进行傅里叶变换后所得出的图4.4.3 已调信号波形调制后的波形,按照原理,FM角度调制出来的波形特征为:频率周期性地稀疏变化,所以波形调制成功。图4.4.4 已调信号频谱波形图4.4.5 解调信号波形解调后的波形图4.4.6 解调信号频谱波形图4.4.7 载波信号波形图4.4.8 载波信号频谱波形频率调制(FM),是指瞬时频率偏移随调制信号m(t)成比例变化,则可得到调频信号为4.5 模块说明及参数设置模块0:输入信号Token 0 Parameters: Source: Sinusoid Amp = 1 vFreq = 10 HzPhas

12、e = 0 degOutput 1 = Cosine Max Rate (Port 0) = 2e+3 Hz模块1:Function Library说明:积分器Token 1 Parameters:Operator: IntegratorZero Order Initial Condition = 0 v模块2:Gain 说明:增益 对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Gain=3模块3:Multiplier 说明:该模块是一个乘法器,将输入的信号相乘后输出。Token 3 Parameters:Multiplier: Non ParametricInputs from 25Outputs to 4模块4:N

13、egate说明:取负数模块5:载波信号,载波在解调过程中作用是识别原来的信号Token 6 Parameters:Source: SinusoidAmp = 3vFreq = 100 HzPhase = 0 degOutput 0 = Sine t3Output 1 = Cosine t6 t14Max Rate (Port 1) = 2e+3 Hz模块6:加法器对输入信号进行加法操作模块7:双通滤波器Liner SysChebyshev Bandpass IIR5 PolesLow Fc=80HzHi Fc=120HzQuant Bits=NoneInit dtn=TransientDSP

14、Mode Disabled模块8:Source LibrarySource: SinusoidAmp = 1 vFreq = 100 HzPhase = 0 deg Max Rate (Port 1) = 2e+3 Hz模块9:Negate说明:取负数模块11:Operator Library说明:该模块是一个切比雪夫滤波器Token 14 Parameters:Operator: Linear SysChebyshevLowpass IIR5 PolesFc = 25 HzQuant Bits = NoneInitdtn = TransientDSP Mode DisabledMax Rat

15、e = 2e+3 Hz模块15:该模块是将信号微分,完成解调4.6 仿真结果分析仿真结果分析:鉴于鉴频器不适于窄带仿真,故本次设计采用了相干解调法对FM信号进行调制解调。从解调后的波形来看,与之前的输入信号相比有轻微失真,可能原因分析如下:1、所选波形文件频率与参数设置匹配没有理论上理想,导致解调轮廓出现少量失真;2、该波形文件受高斯白噪声的影响太大,以致解调输出波形出现轻微失真。5 课程设计体会本周的实训是关于通信原理调制解调系统的仿真模型设计。在学习通信原理课程理论之后,开设这类的课程设计,目的是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通信原理这门课,并且把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同时,这对于课程原理的掌握起到

16、了深化的作用。这次课程设计做的是FM窄带调制解调系统的仿真模型设计。这次所用的软件是SystemView5.0,拿到任务,一开始还真是没概念,幸好老师发给我们的资料中有相关的例题,可以照着例题的思路进行推究学习,从中获取一些经验。通过老师提供的资料以及反复的尝试终于知道如何操作这个软件以及各图符的功能。而在这次的设计中,我对FM的调制解调有了一定的了解。常见的模拟调制包括角度调制(FMPM)和幅度调制(AMDSB),与幅度调制不同的是角度调制是原调制信号频谱的非线性搬移,并且产生了新的频谱分量,所以又称为非线性调制。FM(调频)在实际通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高保真音乐广播、电视伴音信号传输、蜂窝

17、以及卫星通信等。与幅度调制相比,FM可以获得较高的抗噪声性能。调频即使频率直接随调制信号线性变化,窄带调频可以由乘法器实现,因此必然可用相干解调的方法来回复原调制信号,NBFM信号在接收端首先经过带通滤波器滤除频带外信道加性噪声,然后经过乘法器与载波相乘,用低通滤波器滤除乘出来的高频分量,最后经微分器去掉外面的积分,在输出端恢复原调制信号f(t)。而信号在信道中的传输会失真有可能是因为受到噪声影响,这时就需要用调制的方法去恢复信号,降低噪声对信号的干扰。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体会到了通信原理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东西,不仅要学好书本知识,还必须随时把所学知识投入实际应用之中,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学

18、习的目的。这次实践中,我感觉到自己掌握的还是太匮乏了,当用到某个知识点时,经常是概念不清。所以,我还是觉得必须很熟练的掌握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很顺畅的设计应用、提高效率,考虑问题也会更全面。参考文献【1】 樊昌信,通信原理教程,电子工业,2005【2】 William R.Bennett,James R.Davey.Data Transmission.New York:McGraw-Hill Book pany,1965,5【3】 傅祖芸,信息论基础,:电子工业,1989【4】 吴伯修等,信息论与编码,:电子工业,1987【5】 M.L.Doels,E.T.Heald and D.L.Martin.Binary Data Tranmission Techniques for Liner Systems.Proc IRE,1957.45(5):65666118 / 1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