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K多层管柱电磁探伤成像测井技术pp学习教案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90461918 上传时间:2022-05-15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3.2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MIDK多层管柱电磁探伤成像测井技术pp学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MIDK多层管柱电磁探伤成像测井技术pp学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MIDK多层管柱电磁探伤成像测井技术pp学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资源描述:

《MIDK多层管柱电磁探伤成像测井技术pp学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IDK多层管柱电磁探伤成像测井技术pp学习教案(7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会计学1MIDK多层管柱电磁多层管柱电磁(dinc)探伤成像测井技探伤成像测井技术术pp第一页,共74页。汇汇 报报 内内 容容 第1页/共73页第二页,共74页。一、项目来源青海油田在套损井诊断技术方面与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套损井诊断设备、仪器比较薄弱,这就造成套损诊断分析准确率较低,据此制定的修井方案针对性较差,也不可能形成有效预防套损的措施。井下作业公司在完成集团公司科研项目“青海油田套损井诊断及修复方案研究应用”过程中,为了提高套损井诊断水平、形成青海油田的套损井诊断技术,曾在2006外协俄罗斯MID-K多层管柱电磁探伤成像测井技术在青海油田进行了3口井的

2、先导性实验测井,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并于2007年购置了2套MID-K测井仪器,项目完成后评委要求在青海油田加大MID-K测井技术应用力度。为进一步掌握青海油田套损井损坏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套损井预防措施和修井方案, 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用好已购设备、发挥先进测井技术的作用。 第2页/共73页第三页,共74页。二、项目预期取得成果通过该项目的开展,解决长期以来油田在套损诊断方面技术含量低的问题,为油田各类井套管目前技术状态的普查、已损套管的技术诊断提供了手段,为油田油水井大修以及套损井管理提供数据支持。1、通过项目开展,测井人员已熟练掌握了MID-K测井仪器的结构、原理,现场测井方法、资料

3、解释方法以及常见类型管柱损伤的典型曲线形态,形成了青海油田自己的套损井MID-K测井诊断技术。2、通过项目开展,获得了一批井套管目前的技术状态数据,这些数据为已经套损的井的大修工作提供直接的技术依据,也为油田套损井的管理以及预防套损提供了参考依据。第3页/共73页第四页,共74页。三、项目验收考核(koh)指标考核指标:1、测井成功率大于90%,解释(jish)符合率大于80%,缩短修井周期。2、测井50井次,收入280万元以上。指标完成情况:1、测井成功率100%。2、测井98井次,收入740万元。第4页/共73页第五页,共74页。四、项目(xingm)开展的总体情况2008年3月完成(wn

4、 chng)项目开题设计报告工作;2008年4月-2009年6月完成(wn chng)MID-K测井98井次(16臂测井38井次)的推广应用工作量;2009年6月完成(wn chng)项目资料的整理和项目成果报告。完成(wn chng)项目投资399000.00元。 第5页/共73页第六页,共74页。序号项 目金额(元)用 途1 设备、仪器购置费用21000.00台式计算机2台,打印机2台资料处理2 小型专业设备购置费175929.43MID-K测井仪配件3 差旅费10000.00北京合创公司MID-K交流学习4 印刷出版费65370.57晒蓝图:55370.57元,印刷成果报告、验收资料:1

5、0000.00元5 人工费119700.00项目津贴6 项目验收评申费7000.00合计399000.00第6页/共73页第七页,共74页。六、项目成果报告(bogo)介绍第7页/共73页第八页,共74页。1)MID-K测井优点(一)MID-K测井技术基础第8页/共73页第九页,共74页。MID-K测井原理是电磁感应律,测量的是接收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MID-K测井仪有纵、横向两种探头,其结构、原理一样,只是线圈的线径、匝数横向比纵向要小的多,因此纵向探头测量范围较大、横向探头测量范围较小。纵向探头主要测:探测多层管的结构;探测管柱纵向上的损伤。横向探头主要测:探测内层管柱横向损伤;确定损

6、伤是“对称”还是“不对称”的。第9页/共73页第十页,共74页。 俄罗斯MID-K电磁探伤成像测井仪的结构如右图:仪器全长2.55米,从上至下主要由上扶正器、电子线路、自然伽玛探头、纵向探头、横向探头1和2,温度传感器、下扶正器组成。 第10页/共73页第十一页,共74页。仪 器 外 径:42mm最大工作压力:100 MPa最高工作温度:150探测横向损伤(内层横向裂缝)最小长度:1/6管柱周长探测纵向损伤(纵向裂缝)最小长度应为: 对于2.5单层管柱:30mm 对于5.5单层管柱:50mm 通过油管测量5.5套管:70mm穿过油管测量套管壁厚误差:1.5mm单层管柱壁厚测量相对误差:0.5

7、mm仪器适用范围: 测量管道内径:62mm324mm 测量双层管柱壁厚合计最大值:25mmMID-K主要技术指标主要技术指标第11页/共73页第十二页,共74页。(二)MID-K现场测井1)测井前检查和准备1、上井所需仪器检查,相关基础资料收集。收集和记录的基础资料:辅助信息:油田,井,测井目的和次序,测井仪器车的类型和编号,下井仪的类型和编号,队长,操作员; 井身结构信息:下生产套管、油管、封隔器、筛管和特殊设备的正式记录,井筒目前状况信息和井工作中的故障;井口压力值,井身结构的变化。2、到达井场后对好井口摆好电缆车。3、连接地线,接通电源,并对电源的电压、电流进行测量,看是否达到测井仪器的

8、要求。4、按下图连接电脑与地面仪,将MID-K测井仪水平放置在专用的仪器架上与马龙头进行连接,连接下扶正器。第12页/共73页第十三页,共74页。第13页/共73页第十四页,共74页。2)现场测井操作方法1、给仪器通电,通电必须按下列顺序进行:(1)给计算机通电;(2)给接口面板通电;(3)接通MID-K测井仪电源。2、打开电脑、地面仪,DOS状态(zhungti)下运行测井程序。3、选择合适的测井监测曲线4、现场MID-K探伤组件刻度5、测井项目设置6、测井仪下井7、测井8、断开仪器的电源,断开仪器的电源必须按下列顺序进行:(1)退出程序;(2)断开下井仪电源;(3)断开接口面板电源。第14

9、页/共73页第十五页,共74页。第15页/共73页第十六页,共74页。第16页/共73页第十七页,共74页。第17页/共73页第十八页,共74页。第18页/共73页第十九页,共74页。第19页/共73页第二十页,共74页。3)原始资料控制1、测井深度控制测井一般从井底遇阻位置(wi zhi)开始上测,仪器连接、井底沉砂等造成的少测井段应小于15m;在压井液密度差别不大的情况下,同一口井不同次测量或不同电缆的同次测量,深度误差小于0.05%。2、刻度控制 MID-K测井仪电磁探伤短节测井时必须进行野外刻度,野外刻度与厂家刻度误差不得超过10%。一旦探伤短节进行大修或主要元器件进行更换,必须发回制

10、造厂家重新进行厂家刻度,并用新的刻度数据表替换测井软件和解释软件中的对应厂家刻度数据表。 MID-K要定期对仪器的自然伽玛短节和温度短节进行刻度,确定其刻度因子。通常一季度不少于一次(定期校准),在修理或改变影响所记录参数的变换系数的任何组件时进行刻度。第20页/共73页第二十一页,共74页。3)测井及测井曲线要求1、每次MID-K测井要测一次重复段,重复段长度不少于50米。 2、测井时应正确优化仪器组合,确保测井组合在管柱内居中。3、自然伽玛曲线的变化形状必须与裸眼井基本一致,重复误差不得超过10%。 4、仪器内部、外部温度测量值在井口的读值与实际温度相差不得超过 1.5。曲线的变化趋势符合

11、地层温度变化规律,外部温度测量曲线的重复误差不得超过5%,内部温度计出现故障或测量曲线不正确时必须更换仪器重新测量。5、测井仪供电电流曲线变化平稳,不得出现突跳和不可解释的跳跃。6、测井仪纵向探头(tn tu)三个通道测量的感生电动势曲线变化趋势必须一致,各通道对应的感生电动势曲线重复误差不得超过 10%。各邻近的感生电动势测量曲线变化应连贯,不得出现无关的突跳和不可解释的跳跃。在无损伤的节箍、油套管短节、或井下特殊工具等井段,纵向探头(tn tu)三个通道测量的感生电动势曲线响应特征应基本一致,变化特征明显。第21页/共73页第二十二页,共74页。(三)(三)MID-K测井资料测井资料(zl

12、io)解释解释1)测井原始曲线 MID-K测井可获得275条原始测井曲线,具体是:纵向探头A记录354共162条曲线,横向探头B、C各记录54条曲线,伽玛、电流、测速、内部温度、外部微差温度共5条曲线。 伽玛曲线用于深度校正;纵向探头 “近区”和横向探头曲线内层管柱解释分析(fnx);纵向探头 “中、远区” 曲线用于中间以及外层管柱解释分析(fnx);伽玛、内部温度、外部微差温度曲线进行综合解释分析(fnx)。第22页/共73页第二十三页,共74页。2)DEVIZ-2007测井资料处理软件介绍MID-K测井原始资料应用DEVIZ-2007专用软件进行处理、解释工作(gngzu),该软件以电磁学

13、为理论,以大量实验数据为核心,用数学模拟和迭代方法求解反演问题。该软件主要进行以下工作(gngzu):显示原始测井曲线;对原始测井曲线中的跳点、管柱偏心、电磁干扰进行处理,消除对测井曲线的影响;自动划分内层管柱接箍;可划分多层管柱井身结构(第1、2、3层);计算第一、二层管柱的壁厚,并绘制第一、二层管柱的探伤图;可将原始测井曲线以及解释生成的曲线转换成标准LAS文件输出,供其它解释软件共享测井数据;生成并打印带有原始测井曲线的解释成果图。第23页/共73页第二十四页,共74页。3)资料解释主要流程及方法 调入要解释的原始(yunsh)测井文件启动DEVIZ-2007.exe文件,打开原始(yu

14、nsh)数据文件后对解释的井段范围和深度增量进行选择。一般解释时,井段范围选择默认的实际测井顶、底界深度,深度增量选择默认的0.05m;特殊井段可单独进行解释,井段范围选择要求特殊解释井段的顶、底界深度,深度增量可选择0.01、0.02、0.05、0.1、0.2、0.25、0.5、1m。第24页/共73页第二十五页,共74页。曲线跳点处理数据传输时丢包形成(xngchng)跳点第25页/共73页第二十六页,共74页。深度校正一般采用MID-K伽玛曲线与标准测井伽玛曲线进行(jnxng)对比校深。在没有标准测井伽玛曲线时,也可采用标准短套、各层套管的下入深度、已知射孔井段等特殊标准深度进行(jn

15、xng)深度校正。深度校正采用从下向上分段校正原则,具体方法:第一步是对最下部分的特征明显的伽玛点进行(jnxng)校正。第二步将第一步校准的点固定,在靠近其上部100-200m左右的位置找出特征明显的伽玛点,并对进行(jnxng)校准。第三步是将第二步校正好的点当成固定点,采用相同的方法从下向上分段完成整个曲线的深度校正。第26页/共73页第二十七页,共74页。管柱偏心校正井眼不直、测井速度(sd)过大、速度(sd)不稳。第27页/共73页第二十八页,共74页。管柱磁校正地层液体长期对井下管柱浸泡生产的各种电磁、化学腐蚀(fsh),各种电、磁测井,以及各种施工作业都会对井下管柱产生不同程度的

16、磁化影响。因此对磁化较为严重的资料解释时,通过管柱磁校正来消除磁化影响,提高解释准确度。第28页/共73页第二十九页,共74页。划分井身结构和管柱结构对于直接套管内MID-K测井,按 “套管记录” 划分井身结构和管柱结构,对于同层套管中不同钢级、壁厚情况,也要进行详细的区分。对于油管内进行的MID-K测井,按 “套管记录”、 “油管、工具记录” 划分井身结构和管柱结构。对于同一外径、不同钢级、不同壁厚的油管也要详细进行区分。划分时,对于窗口选项中没有实际(shj)对应的管柱尺寸时,应尽可能的选择窗口中于实际(shj)管柱尺寸最接近的数值。第29页/共73页第三十页,共74页。第30页/共73页

17、第三十一页,共74页。自动接箍划分解释程序会自动划分除井身结构分界线外的所有接箍,并用细红横线标识。一般情况自动划分出的接箍都比较准确,有时(yush)个别接箍划分会出现误差。通过单击已划分出的接箍细红横线将其取消,再在正确的接箍深度处单击手动划分出正确的接箍曲线。计算管柱壁厚、绘制壁厚曲线完成划分井身和管柱结构划分和管柱参数输入后,就可进行壁厚计算。程序自动计算第一层和第二层管柱的壁厚,并绘制第一层、第二层壁厚曲线。计算出的壁厚数据和绘制的壁厚曲线是综合分析的依据。绘制探伤图“探伤图”是MID-K测井探伤曲线的全时间谱图,用不同的色度表示管柱的不同金属含量形,探伤图是综合分析的依据。第31页

18、/共73页第三十二页,共74页。绘制成果图,进行综合分析在前述所有工作完成后绘制成果图,用于综合分析和出图。成果图模板的绘图内容、格式是可以调整的,根据不同单位资料的要求可调整成不同形式的绘图模板。MID-K成果图中有9项内容,一般从左到右用9个栏来表示(biosh):深度栏管柱结构栏辅助曲线栏纵向探头A近区曲线栏纵向探头A中区曲线栏纵向探头A远区曲线栏 横向探头B、C曲线栏探伤结果成像图栏(探伤谱图栏)计算壁厚栏第32页/共73页第三十三页,共74页。第33页/共73页第三十四页,共74页。4)资料解释的主要内容及曲线形态 MID-K测井主要目的是对目前套管质量进行评价、确定套损位置和程度,

19、因此MID-K资料解释主要有以下方面内容: 管柱结构表套、技套 下深,短套数量、下深,各层套管的钢级、壁厚变化情况,套管扶正器,特殊短节或工具等。 套管损伤(snshng)一般腐蚀,严重腐蚀,腐蚀穿孔 、破裂、错断、变形等。 射孔段正在生产的射孔段,已水泥封堵的射孔段。第34页/共73页第三十五页,共74页。1、接箍油管内测量(cling):油管接箍幅值最大,套管接箍幅值小。第35页/共73页第三十六页,共74页。直接(zhji)套管测井,油套接箍最大,技套接箍较小。第36页/共73页第三十七页,共74页。2、表套(技套)下深表 套 下 深798.90m下部曲线(qxin)明显向左偏移,色度明

20、显变小。第37页/共73页第三十八页,共74页。3、短套管两接箍信号之间的间距(jin j)明显比正常短第38页/共73页第三十九页,共74页。4、套管钢级(壁厚)变化曲线发生整体偏移(pin y)、色度发生明显变化。第39页/共73页第四十页,共74页。5、套管扶正器曲线出现(chxin)规律倒“M”异常第40页/共73页第四十一页,共74页。6、射孔段纵向近、中区曲线小幅低值,横向(hn xin)曲线密集小锯齿,探伤图黑色细条带。第41页/共73页第四十二页,共74页。7、均匀(jnyn)腐蚀纵向近、中区曲线轻微低值,色度(s d)较小,壁厚小于标准壁厚。第42页/共73页第四十三页,共7

21、4页。8、套管变形MID-K测井只能定性检测内层套管的变形情况,横向探头曲线有明显波动、纵向探头曲线无显著变化,属轻微或一般变形;纵、横向探头曲线均有明显波动时,属严重扭曲变形,一般结合井径测井对变形进行判断。 第43页/共73页第四十四页,共74页。9、套管腐蚀穿孔纵向(zn xin)曲线有较大幅度尖刺状负异常,探伤图出现黑色细条带。 第44页/共73页第四十五页,共74页。10、 套管错断或断裂纵、横向曲线(qxin)严重负异常,壁厚值趋近于零,探伤图黑色细条带。第45页/共73页第四十六页,共74页。11、油管阴极保护器注水井油管内测井时,纵向近中区曲线规律出现倒“M”形状(xngzhu

22、n)较大异常。第46页/共73页第四十七页,共74页。12、套管补贴段较邻近上、下曲线(qxin)明显向右偏移,色度较大,壁厚比标准大2-3mm。第47页/共73页第四十八页,共74页。(四)十六臂成像测井技术介绍十六臂成像测井仪是一种测量套管损伤情况的仪器,它能够精确测量套管的内径,以及套管的扭曲、破损等情况,结合温度的变化,确定套管破漏的具体位置。尤其对套管内径的变化可作定量的解释。该仪器电路与机械传动部分为一体化结构(连接示意图如下) 第48页/共73页第四十九页,共74页。16个测量臂均匀分布在一个同个测量臂均匀分布在一个同心圆上,各自带动一个精密稳压电源心圆上,各自带动一个精密稳压电

23、源控制的拉杆电位器,拉杆电位器输出控制的拉杆电位器,拉杆电位器输出的电压高低和井径的大小成正比。的电压高低和井径的大小成正比。磁定位短节测仪器在下井过程磁定位短节测仪器在下井过程中是否遇阻。中是否遇阻。井温短节测仪器在下井过程中井温短节测仪器在下井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结合井径曲线,判断套温度的变化,结合井径曲线,判断套管是否破漏或断裂。管是否破漏或断裂。第49页/共73页第五十页,共74页。仪仪 器器 长长 度:度:2.6m 仪仪 器器 外外 径:径:50mm最高工作温度:最高工作温度:150 最大工作压力:最大工作压力:70MPa仪器测量范围:仪器测量范围:55 mm180 mm 井径分辨率井

24、径分辨率0.1 mm,误差,误差1 mm 井温分辨率井温分辨率0.1 ,误差,误差0.5 测测 井井 速速 度:度:350-800 m/h 可挂接的仪器:可挂接的仪器: 磁定位短节磁定位短节 自然伽玛短节自然伽玛短节 井温短节井温短节第50页/共73页第五十一页,共74页。第51页/共73页第五十二页,共74页。第52页/共73页第五十三页,共74页。第53页/共73页第五十四页,共74页。第54页/共73页第五十五页,共74页。(五)MID-K测井技术推广应用1)工作量完成情况2008年 MID-K测井95井次、2009年3井次,其中油管内测井3井次,套管内测井95井次。推广过程中,为了提高

25、MID-K现场测井操作以及资料解释水平,在乌103井进行了一次已知的损伤管柱或特殊管柱进行MID-K模拟测井工作模拟测井工作,并有38口井同时进行了16B井径成像测井。MID-K测井解释有9口井轻微(qngwi)腐蚀、6口井严重腐蚀、1口井完全腐蚀、9口井腐蚀穿孔、2口井轻微(qngwi)变形、58口井较大变形(其中19口变形断裂或破裂、3口变形穿孔)、7口井断裂。第55页/共73页第五十六页,共74页。2)测井实例1、跃843井该井是尕斯库勒油田的一口采油井,油层套管技术规范177.89.19mm2187.62m。大修时曾下150mm铅印在1411.79m打印,判断套管错断。后该井进行了MI

26、D-K直接套管测井,测量井段792.85-1704.77m。MID-K测井解释结果:1414.65-1417.05、1420.30-1422.70m2段套管断裂。大修中对套损的判断与测井解释一致,根据测井解释结果,修井中对1406.70-1425.0m进行了套管补贴。第56页/共73页第五十七页,共74页。2、跃392井该井是尕斯库勒油田的一口注水井,油层套管技术规范177.89.19mm1857.26m。大修时下148mm铅印在1531.33m打印,印痕显示为套管错断。后该井进行了MID-K直接套管测井,测量井段1002.70-1817.88m。MID-K测井解释:1533.15-1536.

27、35m套管断裂,1744.15-1747.35m段套管变形并破裂。MID-K测井结果与大修过程(guchng)打铅印对套损的判断相符。第57页/共73页第五十八页,共74页。3、跃西30井该井是跃进二号构造的一口开发井,油层套管技术规范177.89.19、10.36mm1597.00m。该井大修过程在1348.50m打捞未捞获,用148mm铅印在1348.52m处打印,铅印外径由148mm缩至140mm。随即对该井进行了MID-K和16臂配套测井,测量井段800.80-1350.35m。MID-K解释1317.80-1321.10m严重变形。16臂解释1317.85-1320.75m严重变形。

28、两种测井解释结果一致,均可解释大修打铅印时铅印外径从148mm缩至140mm的问题。根据(gnj)测井解释结果,在随后的修井中用140、142、146、150mm胀管器对1320.80-1348.52m进行了胀管施工,以后的打捞工作顺利进行,未再发生未捞获和卡钻情况。第58页/共73页第五十九页,共74页。第59页/共73页第六十页,共74页。4、跃8551井该井是尕斯库勒油田的一口开发井,油层套管技术规范139.79.17mm2056.37m。 该井大修前进行了MID-K直接套管测井,测量井段99.54-2004.69m。MID-K解释1800.80-1804.50m轻微变形。大修时下114

29、、118mm铅印均顺利至井深1911.07m,但铅印侧面(cmin)均有轻微划痕;下116mm通井规、114mm复合铣柱均在1803.97m遇阻,磨铣1803.97m-1807.46m井段后放空钻具至井深1911.07m。后期大修验证了测井解释结果。第60页/共73页第六十一页,共74页。5、跃762井该井是尕斯库勒油田的一口注水井,油层套管:177.89.19mm。大修时在1463、1532m附近经常发生大工具阻、卡现象,用铅印判断1463.49、1533.24m两处套管断裂。后进行了MID-K油管内测井,测量井段1267.25-1760.22m。测井解释在1460.40-1464.35m、

30、1529.65-1534.25m深度套管发生破裂或错断。测井解释结果与大修施工情况吻合,根据测井解释结果,后续(hux)修井时对1527.00-1536.50、1457.00-1466.50m两段套管进行了补贴作业。第61页/共73页第六十二页,共74页。6、跃854井该井是尕斯库勒地区的一口采油井,油层(yucng)套管:177.810.36mm。该井层调施工时,1748m附近有挂卡现象。为了验证套损情况,该井进行了MID-K直接套管测井,测量井段1644.70-1788.00m。测井解释1745.00-17451.00m套管严重变形,与施工发生挂卡位置一致。并在1782.70-1784.4

31、0m套管严重腐蚀。第62页/共73页第六十三页,共74页。7、 中211井该井是油砂山油田的一口采油井(yujng),油层套管技术规范138.77.72mm。曾用铅印判断643.33m以下套管存在径缩。为检测套管质量,对该井进行了套管内MID-K测井和16臂井径成像测井,测量井段0-996.00m。MID-K解释在635.80-638.00、647.20-658.20m深度段套管段存在较大变形。16臂解释结果在630.00-654.00m深度处发生严重扭曲变形。第63页/共73页第六十四页,共74页。8、 N3-1-2(下)井花土沟油田的一口注水井,油层套管:138.79.17mm。为检测套管

32、的技术状态,对300.75-915.50m进行了套管内MID-K测井和十六臂井径成像测井。MID-K解释在837.90-838.30、848.00-848.70m套管严重腐蚀并断裂,843.00-843.40m井段有纵向裂缝。在十六臂解释,上述三个部位井径值明显变大,反映变形特征。第64页/共73页第六十五页,共74页。项目成果:1、通过项目开展,培养现场测井人员10名、资料解释人员5名。测井人员熟练掌握了MID-K仪器的结构、原理以及现场测井方法;解释人员对MID-K测井资料能熟练进行解释工作,正确识别常见类型损伤。2、MID-K测井测量范围较大、适应性强,可以(ky)对油、套管壁度定量计算

33、,对两层管柱进行成像,检查井深结构、管柱结构,定性识别腐蚀、穿孔、射孔段、变形、断裂等套管损伤,能够满足目前油田套损井测井诊断的要求。3、通过项目开展,为我油田套损诊断提供了新的测井方法,增加了套损诊断的技术含量,项目中取得的测井成果资料为同期进行的大修施工直接提供了技术保障,也为油田套损井的管理和套损预防提供了基数技术依据。(五)成果(chnggu)及建议第65页/共73页第六十六页,共74页。4、通过测井发现,套管较大变形、破裂损伤大多出现在大段射孔段内或附近,分析射孔参数、生产工作制度不合适是造成套管变形、破裂的主要原因;套管断裂有出现在射孔段附近的,也有出现在其它位置的,分析既有射孔的

34、、也有地层的原因。5、正确的套管数据是解释人员判断套管是否发生腐蚀的前提基础,射孔与腐蚀在曲线形态(xngti)上没有本质的不同,因此详实的基础数据是准确解释的关键。主要包括套管外径、钢级、不同壁厚套管的各自下深、已射孔数据(含已经封堵的射孔层)、修井和其它作业时的非正常情况(如磨铣、遇阻位置、试压、打印)等。6、项目过程中,开展了MID-K、16臂配合测井,对两种测井资料进行综合解释,发挥了不同测井技术的优点和长处,使MID-K资料解释更加准确可靠,实现对腐蚀、变形等损伤的定量解释。第66页/共73页第六十七页,共74页。项目建议:1、建议修井时先进行MID-K测井工作,充分发挥MID-K测

35、井结果的指导作用,而不是修完井后进行MID-K测井。在井眼条件不太好时,可下入油管,通过油管进行测井,对套管情况进行检查,发挥MID-K测井技术的多层管柱探伤功能;井眼条件较好时,直接套管内测井检查。2、目前虽进行了不少的MID-K测井,但由于测井点多、面广,具体(jt)到各油田、区块数量还是很少,未能分油田、区块对套损进行综合研究,这是我们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3、对于套损发生频次较高、套损严重的油田、区块,建议在新井投产2-3年后进行MID-K套管状况普查,逐步建立起这些油田、区块的油(水、气)井套管技术状况档案,为后续的套损综合治理提供技术数据。 第67页/共73页第六十八页,共74页。第

36、68页/共73页第六十九页,共74页。第69页/共73页第七十页,共74页。第70页/共73页第七十一页,共74页。第71页/共73页第七十二页,共74页。谢谢(xi xie)大家 第72页/共73页第七十三页,共74页。NoImage内容(nirng)总结会计学。1、给仪器通电,通电必须按下列顺序(shnx)进行:。1、每次MID-K测井要测一次重复段,重复段长度不少于50米。启动DEVIZ-2007.exe文件,打开原始数据文件后对解释的井段范围和深度增量进行选择。MID-K成果图中有9项内容,一般从左到右用9个栏来表示:。该井是尕斯库勒油田的一口注水井,油层套管技术规范177.89.19mm1857.26m。谢谢大家第七十四页,共74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