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行困难学生的帮教案例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90449809 上传时间:2022-05-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品行困难学生的帮教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品行困难学生的帮教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品行困难学生的帮教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品行困难学生的帮教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行困难学生的帮教案例(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品行困难学生的帮教案例一、现状 小雨,男,9岁,是我班上的一位学生。学习成绩一般,平时不善言谈,但特别好动。最另人厌恶的是小雨在班上经常有小偷小摸,贪小便宜的现象。 一段时间里,班里经常有同学反映新买的学习用品不见了、带来的零花钱不翼而飞了,可就是苦于找不出这个拿走人家东西的人。直到有一天,同学们都去上体育课了,我无意间发现小雨正在翻别人的书包,当时我并没有拆穿他,但对于他的行为我已产生怀疑。于是放学后借故找他进行交谈。开始她吱吱唔唔不肯承认,当我告诉他老师并不想去追究他以前的过失,只想看到一个诚实、勇敢的小雨,敢于承认错误、勇与改正错误的小雨时,他难为情地低下了头。 为了他的发展,我没有惊动

2、班级同学,私底下先进行教育,并和小雨的父母取得联系。据小雨爸爸说,在家中,也发现他无端地多了许多学习用品,比如说铅笔啦,橡皮啦,课外书什么的,但也没放在心上。直到前一段时间,发现孩子好几次从半夜里爬起来,偷拿父母衣服口袋里的钱,才把他狠狠地教训了一顿,还追问到那些学习用品都是从同学那里拿来的,而这些钱主要是用来买一些零食和玩具,还经常分一些给同学们。当时孩子也被打得够狠,他也保证下次不敢了,一定改正,并再三要求父母不要告诉老师,因此这事也就这么算了。后来也反反复复多次,家里是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他的理由是自己也不想拿的,可就是看到同学有了新的学习用品,有了好东西,就会控制不住自己了。作为小雨的

3、父母,一方面觉得丢人,实在是没脸见老师,所以一直没敢跟老师讲;另一方面实在是工作忙,没时间去管他,所以也就这么顺其自然了。一、 原因 据了解,小雨从小就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老家,由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对他是宠爱有加,只要是他提的要求一般也都是有求必应。直到要读二年级了,其父母才把他从老家接来在本地就读,又是租房,又是上学的,开销大了,经济上也就开始拮据了。平常不给一分或很少给他零用钱,对于他的其他要求也往往都是以“不行、不可以”告终的。再加上这里的孩子生活条件好,看到同学们吃得好,穿得好,用的学习用品更是品种繁多,要多漂亮就有多漂亮。无形中就倍增了几分羡慕与嫉妒,也曾多次向爸爸

4、妈妈提出要求,要这个买那个,但都遭到了拒绝。更让他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但是骨子里的他不想让别人瞧不起自己,更不想在物质条件上输给别人。于是他不再向父母提要求了,而是自己想办法来解决。 综合以上几点来看,我初步分析,他的偷窃行为是为了满足个人物质欲望,还偶而给同学一点小恩小惠,满足他个人的虚荣心。此癖不及时治疗,发展下去后果严重。 家庭环境从孩子一出生就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发展和品德的形成。好的环境使孩子健康成长,而有些孩子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不关心他人、妒忌心重、自我为中心、自卑等等。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主动与小雨家长联系,在经常性的

5、交流、沟通中,达成一致意见: 增强抗诱惑的能力。 首先要控制引发不良行为的外部因素,多抽出一点时间关心教育孩子,当他有好表现时,要适时给予表扬与奖励。有时可以是口头的夸奖,有时可以是五毛、一元钱的奖励,有时也可以是一份小小的礼物,以利于及时巩固良好的行为。建议家长给他准备一个储蓄罐,让他存一些零用钱,当想买喜欢的东西时,可以自己去购买。 培养正确的是非观。 家长要耐心教导,让他知道拿别人东西的可耻与危害,要勇于承认错误,敢于改正错误。当发现孩子把别人的东西拿回来时,一定要耐心引导他,并责令他将其送回,千万不可视而不见。 勤与教师取得联系。 偷窃是儿童常见的不良行为,孩子小的时候没有偷的概念,因

6、此家长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更不要怕难为情,关键是要帮助他从小改掉这一不良习惯。我们要共同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品德行为,使其学习、品德双丰收。联系的方式主要有电话交流、书面沟通和当面交谈等。 引导参加各种活动。 引导他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的娱乐活动,多交好朋友,使他在良好的氛围中受到熏陶,淡化、消退不良行为,逐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在今年的运动会中,我有意让他报名参加了跳绳比赛,并坚持每天都和他一起练习,不断地给予鼓励。终于在运动会上,他夺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当时全班同学都为他欢呼,围在他身边向他祝贺。小雨更是开心得不得了,高兴地对我说:“老师,我拿到第二名了!我,我成功了!”在这次活动中,他体验到了

7、成功,找到了自信,也融合到了这个班集体中了,整个人也变得更加积极上进了。 四、成效和感想 1、成效 同学反映:班里很少出现丢失东西的事情了。 母亲反映:小雨回家比以前懂事多了,能主动帮母亲做点家务,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能想着爸爸妈妈了。 小雨自己:看到人家有好的东西时,我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嫉妒了,更不会有非得到不可的想法了。如果想要,我可以跟父母说,也可以自己存零花钱去买了。我明白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光荣的,是不对的,更是可耻的。我不会再犯以前的错误了! 2、感想 纠正学生的不良言行,要考虑到道德教育、法纪教育与学生主体意志的关系,要动之以情,晓之以哩。 在这个案例中,学校、社会都教育学生要做一个有道

8、德的人,遵纪守法的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小雨犯了拿同学学习用品及零用钱的错误后,如何处理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强制性管理,让他在严厉惩罚之下服从,但这样其主体的认知意志没有多大变化,其道德行为是被动的。另一种方法是让学生做道德教育、法纪教育的主体,让他站在拿东西的问题之上,在老师、家长的循循诱导下去理解、去体验、去“悟”,让她去体验偷东西享受是“动物我”的需要,没错;但从“现实我”、“道德我”的角度看是错的,只有从“现实我”走向“道德我”,才能活得有意义,这是自己从不自觉逐渐到自觉的人格升华。这种道德知识、法纪知识通过“悟”的过程,从认同同化内化为他的认知结构,从而对自己潜能发掘充满期望。 道德品质与法纪观念的形成需要行为的训练和迁移。 小雨通过在老师及家长的帮助过程中“悟”出道理,通过小小作业(每天为家里做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用此种行为训练来验证认知进步,克服自己的过程,扫除懊悔可怕的情绪。小学生的年龄小,由于认知水平低,更需要行为训练,以便更进一步强化认知的体验。 用“爱”调出班级好味道。 在这个案例中,是“爱”保护了小雨幼小的心灵,是“爱” 让小雨悟出了真我,是“爱”让小雨找回了自信,是“爱”让小雨体验了成功,是“爱”让小雨改变了不良习惯。这里既有老师的爱护,也有同学的关爱,更有父母的亲爱。同样在班集体的建设中,也需要“爱”,“爱”可以调出班级好味道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