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状物阅读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90378458 上传时间:2022-05-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写景状物阅读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写景状物阅读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写景状物阅读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写景状物阅读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景状物阅读题(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节 写景状物篇知识积累1.了解写景文章的类别一类是游记,写的是在游览过程中所见的景物,如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 ;二类是描写生活中所见到的自然景象,如课文火烧云 第一场雪 ; 三类是写人们生活处所周围的景,如课文梅雨潭 鸟的天堂 。 我们如果了解了写景文章的类别,阅读中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2.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写景文章一般有这样的几种顺序: 按空间顺序写。 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等。 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写。 这类文章一般是以参观游览的进行顺序落笔写景,条理清楚。、按时间推移顺序写。 随着时间的变化,描写的景物

2、也发生了变化。 按景物的不同类别来写。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三自然段,就分别写了小兴安岭夏天里树木、雾、阳光、草地等景物,层次分明。 3.理解写景文章的层次 写景文章在结构上一般有这样两种: 一是总分结构。 这种结构的表现形式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者先总后分再总。课文桂林山水就是先总的赞美桂林山水,再用两个自然段写桂林的山和水,最后又总起来说桂林山水。 二是移位换景的结构,就是按照观察点的转移来采写。 观察点的移动,必然引起景物的相应变化, 或者是随着游览顺序安排层次,这时,文章中一般都有 “提示语”,告诉你作者走动了,笔下的景变了,或者观察点移动了,把景物的不同方面并列铺开来写,如课文林海

3、的第五段就分别写了“岭” “林” “花” “联想木材” “联想兴安”。4.体会写景文的思想感情无论是哪类写景的文章,都不是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借助对景物的描写,通过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对大自然的赞美,或对生活的热爱,或对祖国秀丽山川的赞叹,感染读者,字里行间所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答题失误疗救】1.“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有的学生能“入乎其内”,却不能“出乎其外”,被局部信息所困,不见全体,漏洞百出。对策:增强整体意识和“区间”意识,立足整体,“高瞻远瞩”、“瞻前顾后”。 2.一味摘抄,不会概括。或误以为“答案从文中来”一字不漏,原文照搬;

4、或以为答案多多益善;或不懂概括之法。对策:先划出相关语句,去“枝”留“干”,提炼筛选、优化整合、适当抽象、转换表达方式、正面直接回答提问。 3.不辨关系,缺乏条理。高明的文章在写景状物时,有一定的条理性和层次性。常见的有总分、并列、承接、因果等。对策:先找出答案要点,然后辨明关系,去“分”保“总”,归类合并,仔细揣摩得分点,尽量避免重复、交叉和遗漏。 4.游离文本,主观臆断。对策:转变观念,词由文出。 5.不扣题旨,过于随意。对策:加大审题和思维严谨性训练,多用“代入法”,代入提干,代入文本。【写景状物类解题技巧】1.立足整体,把握形象。状物散文的形象比其它类型散文的形象要突出、丰满、重要得多

5、。整体把握了内容,明确了全文的主旨,解答每一道题目都“想”到它与文章整体有什么关系,这就很自然地会找到解题的正确途径。 2.找准切合点,析“形”入“情”。这类散文总是借所绘之景,所状之物抒情、言志、明理。散文所运用的表达方式比较灵活,一般是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兼而有之,密切结合。记叙、描写往往作为基础,是铺垫;抒情、议论往往是文章意旨之所在。在解答“感受到什么”“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具体含义是什么”之类的阅读题时,若能够抓住散文的抒情议论句段或传达作者情感态度的字眼,就极容易从中获取答案。3.合理联想,揽旨品趣。文本阅读坚决排斥主观臆断,但需要合理的联想。品评作者的思想情感、文章的主旨、重

6、要词句的含义等都离不开必要的联想。散文的标题往往是作者独运匠心之点,它或者揭示特殊写作对象(如郁达夫的古都的秋),或者明示作者情感色彩(如茅盾的白杨礼赞),或者暗点文章内蕴意旨(如琦君的泪珠与珍珠),或者巧设思考的切入点(如鲍鹏山的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等等。4.明确技法,析其效果。表达方式(描写、记叙、抒情、议论、说明);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铺垫、渲染、联想、想象等);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通感、排比等)。名校真题(雅礼系往年真题)山的呼唤梦中,总通道郡山的呼唤。从小,热爱山,热爱水,热爱大自然那渺无边际、不可捉摸的清施与神奇。童年时,在故乡湖南的乡间,曾有那么一座

7、山,使我喘息过,使我迷惑过,使我喜悦,而又使我沉迷,至今,那山仍清晰地环绕于我的脑际。那山并不高,遍布着松树,高大的直入云霄,小的只有半个人高。泥土是红色的,土质松而软,没有杂草,没有荆棘,只是遍地散布着一颗颗的松果。而我常穿梭于那松林间,奔跑着,呼喊着,收集着那些松果,竞日流连,乐而不疲。玩累了,我会选择一棵巨大的松树,倚着它坐下来,让那如伞般的松枝遮蔽着我。闭上眼睛,我静静地倾听那山风穿过松林发出的簌簌声响,幻想着它在诉说些什么。我一直是个爱做梦的孩子,我就在那儿酝酿着、堆积着、制造着我最初的、童稚的梦。长长久久地听着那山声籁、山的倾诉和山的呼唤。这座童年时期影响着我的山,始终屹立在我的心

8、中,它带着一股烧灼般的力量压迫着我。一座山!我总觉得自己要攀一座山,而我也总觉得自己在攀一座山。我开始写作,迫切地想写出我对山的那份感觉,我写了很多以山为背景的小说,像深山里、像苔痕、像船里的卡保山而真正能写出我那份感觉的,只有一篇幸运草。两年前,随着拍摄幸运草的外景勘察队,我上了一座山。我这一生真正地爬上了一座“山”,再度感受到那份令人喘息、令人迷惑、令人喜悦而又令人沉迷的滋味。那座山,那座深入云霄、高不可攀的山,那座远离尘嚣、没有丝毫人间烟火味的山!那座半是梦境,半是幻境、半是仙境的山!那山海拔一万三千多英尺,名叫“玉山”。再没有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踏实,也再没什么感觉比登上一

9、座“高山”的感觉更虚幻,那山半在云峰雾绕中,半在氤氲迷离中。岩石高插入云,松树伸展着枝丫,像一只只巨人的手,托住了整个的天空。站在那儿,世界在你的脚底,寒意深深的云层包围着你。浓密的枫树,高大,挺拔,苍劲。树枝上全挂着一串一串的苍苔,云所带来的水汽凝聚在苍苔上,成为一颗颗晶莹的水滴,顺着苍苔向下滴落。云飘浮在脚下,在眼前,在身边,忽而来,忽而去,忽而凝聚,忽而飘散。太阳的光芒透过树梢,透过云层,像一条条闪烁的光带,遍撒在整个山头。一会儿,你会浴在阳光的灿烂里,一会儿,你又会置于岩石的阴影下。身边所有的景象,瞬息万变,使你不能不一次又一次的惊叹,惊叹那造物的神秘与神奇。夜里,寒月当头,流星数点。

10、山沐浴在月光下,一片清幽,一片朦胧。处处是岩石与巨木的幢幢黑影。给人一份说不出的震慑与肃穆的感觉。山中的夜并不宁静,风在林中穿梭,时而尖啸,如一声壮烈的呐喊,时而低吟,如一支柔美的情歌。除了风声,有隔山的飞瀑,在不停不休地飞湍奔流。有不知名的鸟儿,此起彼应地互相唱和。有树枝偶然的断裂声,有小虫的唧唧,有草丛中不明原委的簌簌这种种的声浪,汇合成了一股。“山的呼唤”,那样让人感动,让人震慑,让人迷惑。梦中,我总听到那山的呼唤。我知道,我将重去,我将攀登,一次又一次。因为,那山在呼唤着我。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时间地点登山的目的故乡湖南乡间的山游玩松林;成年后欣赏美景;感受自然的魅力2.文

11、中第7至9段,作者重点描绘了玉山白天和夜晚两种不同的景象。试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这两种景象的特征。白天的玉山: 夜晚的玉山: 3.仿造文中划线的句子内容和形象: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对山中的某一景物进行描写。 ,时而 ,如 ;时而 ,如 。4联系全文说说文章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夜游荡雁山暮色浓浓,景物朦胧。这浓,浓得像从天上垂下来的巨大的黑纱;那朦胧,又使人感到神秘。 我站在灵峰招待所门口,抬头看山峰,不禁连连叫绝!刚才阳光还未退去,我只感到山峰像刀削斧劈,十分奇特,现在更出奇了。你说暮色浓浓,山峰却轮廓分明;你说景色分明,却又朦朦胧胧。你就先看看合掌峰吧。站在灵峰寺右角看它像一

12、只雄鹰,再看它那锋利的嘴,假如有人去偷神殿的圣器,它一定会扑过去啄他;它那剑翅的神态,仿佛丢一块石头过去,它就会展翅向你扑来/ 我一边看一边想,这奇妙的景色不正是来自朦胧吗?如果不是暮色。那山峰所化成的形象就不会这样逼真。我怀着浓厚的兴趣,随着人们走到塔头岭看双笋峰。向西看,山峰像一个梳了发髻的老妇,那眉毛、眼睛、鼻子和没有牙齿的干瘪的嘴巴都十分逼真。她仿佛要与我诉说家务,讲讲儿媳妇的贤惠,儿子的孝顺,邻居的和睦;要与我讲讲现在的生活好起来了,还想多活几十年。再向东南方走过去,老妇隐去了,出来一位老头。这是一位蓄了长须的老头,他立在高山上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月亮出来了,云有时把月亮遮得忽明忽暗的

13、,光线的变化使老头的胡须仿佛微微飘动了。 顺着山坡下去,老头归去了,出来一个老僧,在拱着手拜月。故而当地人称这“三景”是婆婆峰、老头峰、僧拜峰/ 月光把山地铺了一层银,我小心地踏着银光,唯恐把这月光踏碎,破坏了这朦朦胧胧的美。我去看金鸡峰。峰的形状像一个顽皮的小孩,他躲在暮色里探头探脑地窥视对面的山峰,仿佛在和谁捉迷藏。又走了几步,只见一只犀牛正伸长脖子在望月亮,这就是犀牛峰了/ 我意犹未尽,只听见有人大叫:“回去了,回去了!”就不自觉地跟了过去,见许多人上了车,我看看车头上的字,都是温州市、乐清县几个单位的。他们特地来夜游雁荡山的,我本是因为时间紧才不得已夜游雁荡山,想不到雁荡山的夜景是这么的迷人。/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敛翅: 窥视: 2.按划分的段落,概括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作者夜游雁荡山时看到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作者走到塔头岭看双笋峰,为什么山峰一会儿像老妇,一会儿像老头,一会儿像老僧?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8 / 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