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比和比例》(认识比)教学建议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90323759 上传时间:2022-05-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1-2022年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比和比例》(认识比)教学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2022年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比和比例》(认识比)教学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2022年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比和比例》(认识比)教学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2021-2022年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比和比例》(认识比)教学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比和比例》(认识比)教学建议(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1-2022年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比和比例(认识比)教学建议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比的过程。2、理解比和比值的含义,知道比的各部分与除法和分数各部分的关系;能写出两个数的比,会求比值。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比的知识充满好奇心。教学建议:搅拌水泥沙浆1、师生由楼房建筑引出情境图和搅拌水泥沙浆的问题。2、讨论两个工人对话的意思。使学生了解:每1千克水泥对3千克沙子,就是搅拌水泥沙时,在水中每放1千克水泥,就要放3千克沙子。进而得出:放2千克水泥,就放2个3千克沙子,也就是6千克沙子。另一个工人的话表示同样的意思,只是说法不同。3、教师讲解:1千克水泥对3千克沙子,水泥和

2、沙子的质量关系可以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先写1表示1千克水泥,接着写一个冒号,读作比,再写3,表示3千克沙子(板书1:3),这种表示方法叫做比,读作一比三。然后介绍比号。4、接着写出:3千克沙子对1千克水泥的比3:1。强调:用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时,先说哪个数,哪个数要写在比号前面。调制涂料1、教师口述问题背景,提出“说一说”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以前的知识得出以下结果。(1)白色涂料的质量是蓝色涂料质量的2倍:632。(2)蓝色涂料的质量是白色涂料质量的:36。2、教师介绍:6千克白色涂料和3千克蓝色涂料的关系还可以用6:3表示(在632后面写出6:3)。同样,3千克蓝色涂料和6千克白色涂料的关系

3、可以用3:6表示。3、让学生观察两组算式,教师讲解:63和6:3都表示白色涂料和蓝色涂料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相等的式子:6:3632。然后讲解并写出算式:3:6。3、教师结合两组式子说明:比表示两个数相除。也可以说两个数相除等于这两个数的比。然后,以3:6介绍比的各部分名称,说明两个数相除的结果叫做比值。4、提出“议一议”的问题,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5、提出兔博士的问题,以6:3为例,师生讨论求比值的方法。练一练第1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再自己写比,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做的。第2题,学生独立解答,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怎样求比值。第3题,交流时,重点关注比的前项、后项的书写顺序是否正确。附送:

4、2021-2022年六年级上册第2课地球word说课稿罗田县三里畈小学 杨洁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地球。一、 说教材本课是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居住的星球第1课的内容。本单元是学生认识地球、建立科学的地球概念的重要单元,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地球的大小、形状。地球是由大部分的水域和小部分的陆地构成的,还要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地球仪、地图的主要标志和功用,能有意识的积累所学的科学知识,建立“地球档案”。本课是地球与宇宙板块内容的开篇第一课,上好本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研究地球、星空奥秘的热情和兴趣。因此,本课在本册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

5、了基础。二、 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知道地球是由大部分的水域和小部分的陆地构成的,知道地球水资源的分布情况。重点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能力目标:经历查找、收集、分析整理地球的资料信息,体会到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和理解的重要性。情感目标:通过亲历探究学习的过程,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中要尊重证据、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的精神。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四、教学准备收集地球相关图片、资料信息、三夹板、船模型

6、、多媒体课件五、说教法、学法 儿童对地球、月亮的、星空的等有关宇宙的问题、都患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无限的遐想,地球、星空等概念,现在的六年级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的了解可能是局部而非整体、零乱而非系统的。在探究学习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科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的伙伴,教师要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中给与学生充沛的尊重和理解,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勇于探索的精神。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现有的材料,我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课件展示法:充分的利用课件图片展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实验探究法:引导学生做“进港帆船”的对比模拟实验,模拟古希腊人看到的情形,由弧形想到球体,

7、从而联想地球是一个球形。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探究学习,将教法融于学法中,在学法中体现教法。我主要采用集体讨论法、小组合作法加强学生的之间的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并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法来大胆猜想验证古希腊人提出的“地球说”。六、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首先让学生朗读单元课题,并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居住的星球叫什么?通过与学生的谈话,让学生知道地球是我们居住的唯一星球,是我们人类美丽的家园。关于地球,你想知道哪些问题呢?并让学生学生提出想知道的问题。 然后通过谈话过渡,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关于地球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研究。从这节课开始,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去共同探索

8、关于地球的奥秘。 (二)了解地球认识的历史 了解地球认识的历史,我采取了如下的步骤: 1、将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收集的关于人类探索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历史资料,分小组交流收集成果,讨论:人类特别是古代的人们,在探索地球的历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有哪些主要的观点?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2、全班交流,重点放在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历程上,梳理出:居住地中心说天圆地方说地球说。 3、提出问题: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哪种观点最接近现在的情况?古希腊人是通过什么现象提出这种观点的呢? 4、演示模拟实验,师生讨论。 用一张大一点的三夹板模拟海平面,一个带桅杆的船的模型,模拟船在海上的航行,再现古希腊人看到的情形。

9、5、这个现象激起了科学家的好奇,他们从这种反常的现象中大胆地提出了海平面不是平的,而是弧形的观点。古希腊人由海平面是弧形的联想到整个地球是球形的,他们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先生,首先提出地球是球形的观点,这是人类对地球认识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飞跃。他们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振奋人心的,但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因此,在当时还只是一个猜想。他们是怎样寻找证据的呢? 6、引导学生阅读小资料,讲故事,谈感想。感知人类寻找证据,对地球形状进行的艰险的探索活动。(三)构建对地球大小、形状的认识 构建对地球大小、形状的认识,具体方法如下:1、观察图片,学生能够计算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面积以及它们占地球表面积的比例,感

10、知陆地和海洋、地球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得出结论。2、观看关于地球的图片,包括从太空、月球上看地球的照片,地球上一些美丽景色的照片,感知地球的形状和地球美丽的景象。让学生建立和抒发对地球的美丽情感。3、画“太空中的地球”图,写关于地球的解说词。(四)课堂小结:让学生谈一谈在这节课中学习的收获。七、教学反思 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与生俱来的,并伴随着他们的成长而不断地增加理性的成分。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科学的认识由假设开始的,人的认识水平是可以不断地提高,大都经历了收集现象引发猜想寻找证据的过程。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想,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学习、在学习中感知学习知识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