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苏教版科学三上《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三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90248538 上传时间:2022-05-1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1-2022年苏教版科学三上《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三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1-2022年苏教版科学三上《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三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1-2022年苏教版科学三上《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三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2021-2022年苏教版科学三上《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三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苏教版科学三上《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三课时教学设计(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1-2022年苏教版科学三上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三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大自然有种类繁多的有生命的物体,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需求。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能够运用文字、图表等记录有关观察、调查的结果。能够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方法与结果。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意识到生命是多种多样的。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教师选择一个观察地点,供学生观察。(校园内)。2、观察记录纸。3、调查用的一些工具(绳子、尺、放大镜等)。4、课前准备好有关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教学活动建

2、议:本课是课程标准中生命世界部分的开篇之作。本课通过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讨论有生命物体的特征等活动,建立起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有生命物体的科学概念。学生对有生命的物体有着天生的兴趣,对小动物的关注和对植物的观察从他们幼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因此“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这种亲身体验会增加更多的感性认识。在活动中边找边记,能锻炼学生的记录能力,利于在收集证据过程中良好习惯的养成,为后面的研讨提供大量的“食粮”。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你喜欢什么植物?你对树进行研究过吗?从书上的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有没有到一棵大树前观察过?想去观察吗?一、小组讨论心目中有关树的信息,并记录在纸上。(

3、1)学生讨论(四人一组)自己心目中的树。(2)把讨论的信息写于纸上。二、怎样观察一棵大树。(1)如果你在来到一棵大树下,你想观察什么?学生讨论。(2)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学生讨论。老师讲述观察要有序、有计划,并把观察得来的信息记录在纸上,以供以后研究用。三、带动学生到大树前,开始活动。(1)有组织的带领学生到事先选好的大树下。(2)学生根据自己想好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观察大树。(3)要学生把观察到的内容写在记录纸上。四、让学生通过讨论后,知道看与观察的不同。(1)学生回教室,汇报交流。(2)对照两张记录纸,讨论以前看到的内容和现在观察到内容有什么不同?(3)为什么我再去看会知道的更多?(

4、4)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的时候,当我们带着这样的目的再去“看”的时候,我们的科学观察活动就开始了。五、后续研究。在你家附近选择一棵大树,自己确定观察内容,进行观察。第二课时导课:上节课我们一起到校园中观察了生物,同学们主要对大树进行了观察,大树的树干上、树枝上、树叶上、树根下,各个地方都有生物,我们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你能不能告诉我,你观察到的那棵树是怎么样的?一、用简便的方法描述树的形状、粗细和高矮。用动作比划你看到的树冠的形状。用手比划你的大树的树干有多粗。用比较的方法告诉别人,你的大树有多高。二、观察、描述树的其他方法画一画,你所观察到的树的叶子,大树。展示一下你捡来的树的

5、果实。你看到的树皮是怎样的呢?你用什么办法把树皮给同学展示一下。教师教学生拓印树皮的方法,学生到校园内拓树皮。小结:用画画,拓印做记录,搜集实物标本等方法,都是我们观察,描述大树时可以使用的方法。三、对记录、描述作用的理解大家都能对大树进行描述或记录,那你是否能根据别人的描述知道是哪一棵树?出示一份观察记录,让学生猜猜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教师将落叶、树皮拓片分发给学生每人1份,让学生到校园去寻找大树。四、作业:写一份树的观察记录。第三课时导课: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观察大树和讨论,大家对于大树这种植物已经了解得较为透彻了。下面请大家说一说你在校园内的观察中,还看到了哪些生物?一、学生汇报说一说你

6、的记录纸上的内容,是如何获得的?你还在哪些地方发现了什么生物?在操场上发现了青蛙、蜻蜓、卷叶虫、蝴蝶、蚂蚱等小动物。还在操场上发现了许多不知名的小花,大家有没有把它画下来呢?二、讨论我们观察到了这么多的动物和植物,大家为什么认为它们是有生命的呢?生物名称发现地点青蛙、蚂蚱校园围墙边它们能长大。它们的生长都离不开水。它们都需要养料。它们都对刺激有反应。生物体有生命特征和生命需求两类,引导学生分别说出它们。记下大家的理由,把最重要的内容勾出来。三、小知识生物:自然界中具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四大类。所有的生物都表现出生命的特征:生物体都有生长现象。生物体在新陈代谢的

7、过程中,通过吸取营养物质,个体会由小变大,显示生物体的生长特征。生物体都能生殖和发育,都有应激性,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都有新陈代谢的作用等,这些特征都是生物所具有而非生物所没有的,也就是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四、它们是有生命的物体吗?说一说,书上的几幅图的几种东西哪些是有生命的,哪些没有?西红柿、黄瓜、辣椒等蔬菜;山涧中的流水;机器人;天上的白云、地上的草原;插在玻璃瓶子中的鲜花。参考资料: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都是有生命的物体。所谓生命,就是指具有新陈代谢、生长、运动和繁殖后代等的能力。生物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物体具有严整的结构。除病毒等少数种类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8、,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第二,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生物体都不停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从外界吸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用来组成自己的身体;同时,将自身的一部分物质加以分解,并将所产生的最终产物排出体外。这是生物体的物质代谢。在物质代谢过程中也进行着能量代谢。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第三,生物体都有生长现象。生物体在惊醒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当同化作用超过异化作用的时候,生物体就会由小长大,显示生物体的生长。第四,生物体都有应激性。热核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都能产生一定的反应。例如,植物的根向地生长,而茎则背地生长;昆虫中的蝶类在白天活动,蛾类在夜晚活动,这是昆虫对日光发

9、生的反应。生物体具有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的生活环境。第五,生物体都能繁殖和发育。生物体的寿命总是有限度的,但是,一般说来,生物体的种类不会由于个体死亡而导致该物种的灭绝,这就是由于生物体具有繁殖作用,在自身死去时已经生出自己的后代,因而保持了生命的连续性。第六,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每种生物的后代都与它们的亲代基本相同,但又不会完全相同,必有或多或少的差异,这就说明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因此,生物的各类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向前发展进化。第七,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所有现在生存着的生物,它们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是与环境大体上相适应的,不然就要被环境所淘汰,

10、同时,生物的生命活动也会使环境发生变化。这显示出生物与环境相互之间的密切关系。第八,生物体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虽然不同生命存活时间的长短存在客观差异,但其生命历程都存在一定的阶段,生命的周期就是其经过阶段的过程,如蚕的一生都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也有的资料中将有生命物体的基本特征归纳为六个,即:都具有细胞结构、含有相似的化合物、进行生命活动时需要消耗能量、都能生长和发育、对周围环境有适应性、都具有生殖能力。所有上述的特征,都是生物所具有而非生物所没有的,因此都是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点。我们掌握了生物的基本特征,就可以区分生物和非生物,就可以了解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也就可以知道生物广

11、泛分布在地球各处的道理和多姿多彩的生物界形成的原因。果实和蔬菜收获后仍然是有生命的活体吗果实和蔬菜在田间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达到人们鲜食、贮藏或加工的要求后,就需要进行采摘。果实采收脱离母体后,失去了从根部得到的水分和矿物质供给,也无法从叶部得到正常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营养物质,但仍是具有生命活动的活体。它们利用自身在田间积累的有机物(如糖、有机酸、淀粉等)进行新陈代谢,保持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贮藏期间,果实组织逐渐趋于衰老,最后死亡,不能抵抗病虫害的浸染而腐烂变质。种子的生命稻子、麦子、谷子、高粱、玉米、大豆各种各样的种子,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可千万别认为它们已经死去了。其实,大部分种子都活着,

12、还在不停地呼吸,不停地新陈代谢,生命过程并没有停止。只是它们的呼吸非常缓慢,我们不容易察觉罢了。每一粒种子,都是一个小生命,它的生命力很强大。就是这些小小的种子,一旦得到合适的条件,就能发育成比它本身大几万倍、甚至亿万倍的植物。不过,种子的生命也是有限的,一般是几年。像小麦、大麦、高粱、玉米、黄豆的种子,可以活两三年;菜豆、番瓜、茄子、萝卜的种子,五六年内不会死亡;绿豆、甜菜的种子,存放七八年还能发芽。有的种子寿命很短。橘子的种子离开果实后,最多只能活十几天;白杨、柳树的种子,寿命只有四五天。热带植物的种子,大多寿命不长。可可的种子,只有35小时的寿命。世界上寿命最短的种子,恐怕要算沙漠地区梭

13、梭树的种子了,它只能活几个小时。寿命短的种子,一般种皮都比较薄,加上热带气温高,新陈代谢旺盛,种子内的养分和水分消耗快,所以很快就枯竭而死了。有些种子,寿命又长的惊人。三叶草的种子,20年死不了;羽扇豆的种子,放40年还有生命力;有些豆科植物种子可以活150年到200年。莲子是种子家族中的“老寿星”,能活150年以上。1951年,我国辽宁省普兰店泡子屯村发现的古莲子,被埋在古代的泥炭里,据估计已经沉睡了1000多年,种下后仍能发芽生长,还开花结出了莲蓬。寿命长的种子,大部分都有一层坚硬的外壳,不容易透水透气,呼吸作用十分缓慢,生命活动下降到最低限度,种子里的养分能够长久地维持它的生命。在袍子屯

14、村发现的古莲子就是这样,它坚硬得像个小铁蛋。人们将它放在1520的水里,过了8个月没有任何变化。后来,把它放在硫酸中浸蚀,烂掉外皮,再放到清水里泡了很久,然后下种才发了芽。要是没有那层坚硬的“铁壳”,恐怕古莲子早就失去生命力了。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温度高,种子呼吸作用旺盛,消耗掉大量的营养物质,对种子损害也大;温度低,种子呼吸微弱,寿命就能延长。一般地说,温度越低越好,但不能低于0。种子含水量过高,对种子的危害也很大,容易造成霉烂变质。所以,种子必须晒干了才能收藏长久。教学反思:附送:1、 2021-2022年苏教版科学三上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单元教案一、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

15、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2、 能够利用文字和图画描述观察结果。3、 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表交流观察结果。科学知识1、 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两大类。2、 知道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的基本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会到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2、 意识到要珍爱生命。二、 教学重点有目的的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就寻找的结果进行讨论,知道生物所具有的几个主要基本特征。三、 教学准备1、 供学生寻找的某一环境。(校园、花园或苗圃)2、 记录纸。四、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一、导入新课1、 欣赏诗朗诵“我眼里的生命世界”。2、 提问:听了这首小诗,你有什么感受?能接着写下去吗?“生命”是

16、什么意思?哪里能找到有生命的物体?3、 揭题:让我们像这个小朋友一样,到校园里去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1、 分组思考、讨论:你们准备选择校园的哪一地方进行观察?可以用哪些方法观察?怎样记录?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2、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师生修改、完善。强调:(1)、不要遗忘一些隐蔽的地方,如墙角、砖头下、屋檐下等等;(2)记录的方式可以写,也可以画;(3)珍爱生命、细心观察、注意安全。3、 分组在校园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教师有重点的指导。4、 活动结束后回班分组交流:你们找到了哪些有生命的物体,最让你感到惊奇的是什么?板书:学生找到的物体名称。5、 教师进行活动小结。三、就寻找的

17、结果进行讨论1、 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有生命的物体,我想问问大家,为什么说这些物体是有生命的,它们有哪些基本特征呢?2、 先在小组内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汇报内容是小组讨论的结果 。3、 把汇报结果列在黑板上,研讨哪些是主要的、是有生命物体都具有的,用*把其标出来。4、 现在你能说出什么样的物体是有生命的,什么样的物体无生命吗?四、辨析物体是否有生命1、 观察第13页上的五种物体,提问:它们是有生命的吗?为什么?2、 学生思考、回答,要求说出理由。五、课外延伸选择家附近的阳台、院子或花圃观察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植物,并写一段介绍这种植物的小短文。2、植物的不同与相同一、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

18、能够对植物进行细致观察,并用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2、 能够尽可能多的找出两株植物之间的不同和相同之处。3、 能够自定标准给身边的常见植物分类。科学知识1、 知道植物的共同特征。2、 认识到植物的多样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植物的美,爱护植物。2、 体验到要细致观察才能得到更多信息的道理。二、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充分观察、描述多种多样的植物后,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植物的不同与相同。三、 教学准备一株常见的易找的绿色开花植物、任选两株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植物图片。四、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一、观察并描述一株植物1、 上节课我们在校园里寻找了有生命的物体,你们找到了哪些?2、 我们看第14页插

19、图,你认识这种植物吗?它有哪些特征?3、 我们看看王红同学是怎么描述的?4、 上节课我请大家课后观察一种植物,并用一段文字描述它的样子,谁来介绍?5、 同学交流、汇报。(主要围绕叶、茎、花、果实、种子来说)6、 对观察仔细、描述准确的同学予以表扬。二、比较两株植物,找出不同与相同之处。1、 谈话: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认识了不少植物,每种植物都不一样,那么它们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为什么都叫植物?下面我们就来研究植物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板书课题。2、 看书第15页,图上画了哪两种植物?书上是从哪些方面来进行比较的?3、 分组讨论: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比?怎样记录?4、 分组比

20、较、记录。(着重比较花、枝、种子等)5、 各组汇报比较结果,表扬发现最多、记得最全面的小组。6、 提问:它们有这么多不同,为什么都叫植物呢?7、 结合学生发言引导概括出植物的共同特征。8、 任意选择两种植物进行比较,把比较的结果写或画在活动记录上。四、认识多种多样的植物并给它们分类。1、 你认识的植物有哪些?书上第16页的植物你认识吗?学生说不出名称的教师介绍。2、 出示一些植物图片,认识它们。3、 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提醒学生:每次的分类标准是什么?每个标准只能分一次。如:一年生、多年生,水生、陆生,草本、木本等。4、 学生给植物分类。5、 交流汇报。五、课外延伸观察校园里的一种植物,了解其

21、生长习性,爱花护花。3、动物的不同与相同一、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 能够对动物进行细致观察,并用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2、 能够尽可能多的找出两种动物之间的不同和相同之处。3、 能够自定标准给身边的常见动物分类。科学知识1、 知道动物的共同特征。2、 认识到动物的多样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喜欢小动物,与动物有亲近感。2、 体验到要细致观察才能得到更多信息。二、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动物,比较动物的不同与相同。三、 教学准备一条金鱼、蚂蚁、放大镜、各种动物图片。四、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一、观察两个不同类的动物,找出它们的不同和相同之处。1、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认识哪些

22、动物?2、 出示一条金鱼和蚂蚁,你认识吗?它们生活在哪里?你能给它们画一幅像吗?怎样画?3、 学生根据第17页要求给金鱼和蚂蚁画像。(强调标清楚身体的各部分)4、 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评议。5、 提问:同学们画的很好,看的出你们都很喜欢这两种小动物,那么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吗?6、 分组讨论,把比较结果记录在第62页表格里。7、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8、 在金鱼和蚂蚁的相同之处中,其他动物有没有这些特点?你能说说动物具有哪些共同特征吗?二、认识各种各样的动物并分类。1、 出示各种动物的图片,你认识这些动物吗?2、 提问:你能自定标准给它们分分类吗?你能有几种分法?3、 分组讨论、记录。4、

23、交流汇报分类结果,表扬分法多的小组。三、游戏活动1、 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分类方法,为了鼓励大家,我们来做个游戏,看书上第19页的游戏方法。2、 可以先给学生做个示范,让学生这样提问:它是吃肉的动物吗?3、 学生进行游戏。4、 小结:通过游戏,我们又了解了一些动物的特征。四、阅读科学家的故事1、 阅读第19页珍 古德与黑猩猩。2、 看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谈谈珍 古德有哪些可贵之处?4、植物 动物 人一、 教学目标1、 能够对植物、动物、人进行观察,比较它们的不同与相同之处。2、 能够用语言、文字、图表表达、交流观察结果。科学知识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知道生命世界是一个丰富多采的

24、世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尊重其他物种,与之和谐相处。意识到人也是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要做有益于生存空间的事。二、教学重点找出植物、动物、人的不同和相同之处,进一步理解有生命物体的特征。三、教学准备一组萝卜和兔子生长情况的图片或视频资料、有关黑猩猩的录像资料。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一、找出植物与动物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前两节课,我们分别研究了植物、动物,它们是生命世界里两个庞大的分支,那这两者之间又有哪些联系呢?看书上第20页,图上画了哪些植物和动物?头脑风暴比赛:在规定的时间里,看哪个四人小组说出兔子和萝卜的不同点多。看图讨论它们的相同之处,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小结:兔子和萝卜既有不

25、同又有相同,那其他动植物是不是也是这样呢?四人小组任选一种动物和植物进行比较,并在第63页记录。组织学生交流汇报二、找出植物、动物、人的不同和相同之处。讨论:人是动物吗?引出下一问题的讨论:人与黑猩猩有什么相同?(借助音像资料)小结:人是动物,有和动物相似的生命特征和需求。讨论:人和黑猩猩有什么不同?讨论:人是高等动物,该如何对待其它的动物呢?小结:善待动物、善待自然。讨论:植物、动物和人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记录在第63页 上。学生汇报。讨论:植物、动物和人都是有生命物体,那么生物具有哪些共同特征呢?我们应该如何相处呢?小结:尊重其他物种,与之和谐相处。三、总结看“笔”的圆圈图,说说几种笔之间的关系。说说有生命物体与植物、动物、人之间的关系,最后完成圆圈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