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与税务会计课件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90217211 上传时间:2022-05-14 格式:PPT 页数:673 大小:85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税法与税务会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73页
税法与税务会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73页
税法与税务会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73页
资源描述:

《税法与税务会计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法与税务会计课件(67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材及辅助材料税务会计学税务会计学(第二版)盖地,中国人民大学(第二版)盖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0112011年年3 3月月1 1日。日。最新税法,包括各种近期颁布实施的税收法律,最新税法,包括各种近期颁布实施的税收法律,条例,实施细则,规章,补充规定等。条例,实施细则,规章,补充规定等。浏览网站:中国税务网,中国税务信息网,国家浏览网站:中国税务网,中国税务信息网,国家税务总局官方网站等。税务总局官方网站等。 税务会计,又称纳税会计,是近代新兴的一门税务会计,又称纳税会计,是近代新兴的一门边缘学科,是融税收法律、法规和会计核算为边缘学科,是融税收法律、法规和会计核算为一体,以纳税

2、企业、单位和个人为核算主体,一体,以纳税企业、单位和个人为核算主体,对税金的形成、计算和缴纳全过程进行反映与对税金的形成、计算和缴纳全过程进行反映与核算的一门专业性会计。它是为了适应纳税人核算的一门专业性会计。它是为了适应纳税人的需要,或者说是纳税人为了适应纳税的需要的需要,或者说是纳税人为了适应纳税的需要而产生。是税务中的会计,会计中的税务。在而产生。是税务中的会计,会计中的税务。在西方,税务会计已经和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并西方,税务会计已经和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并驾齐驱,成为现代企业会计的三大支柱之一。驾齐驱,成为现代企业会计的三大支柱之一。Chapter 1 Chapter 1 税务会计概论

3、税务会计概论The Conspectus of Taxation Accounting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Expected TargetExpected Target) 了解税收与税法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税收与税法的基本理论知识; ; 掌握税制构成要素,理解各基本要素的含义掌握税制构成要素,理解各基本要素的含义; ; 理解税务会计概念,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税收理解税务会计概念,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税收会计的联系与区别会计的联系与区别; ; 了解税务会计的目标、对象、基本前提和一般原了解税务会计的目标、对象、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则; ; 了解并掌握税务会计要素及税务会计等式。了解并掌握税务会计要素

4、及税务会计等式。 税收与税法概述(税收与税法概述(The Summarization The Summarization of Tax and Tax Law)of Tax and Tax Law)税收及其产生(税收及其产生(The Concept of Tax The Concept of Tax and Its Origin)and Its Origin) 税收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按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取得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分配关系。财政收入

5、的一种分配关系。 其内涵为:征税的目的是履行国家公共其内涵为:征税的目的是履行国家公共职能;国家征税凭借的是其政治权力;职能;国家征税凭借的是其政治权力;税收属于分配范畴。税收属于分配范畴。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与其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如公产收入等有本质区他财政收入形式如公产收入等有本质区别别 税收的产生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国家税收的产生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国家的产生和存在;二是私有财产制度的存的产生和存在;二是私有财产制度的存在和发展。二者缺一在和发展。二者缺一税收的特征(税收的特征(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racte

6、ristics of Tax)Tax) 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税收的职能税收的职能( The Functions of Tax)( The Functions of Tax) 财政职能、经济职能、监督管理财政职能、经济职能、监督管理税收的分类税收的分类(The Classificati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Tax)of Tax) 按课税对象分类按课税对象分类: :流转税;所得税;资源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目的税税;财产税;行为目的税 按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权限分类按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权限分类: :中央税中央税(消费税、关税等);地

7、方税(城建税(消费税、关税等);地方税(城建税等);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增值税等)等);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增值税等) 按计税标准分类按计税标准分类: : 从价税;从量税从价税;从量税; ;复合复合计税计税 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价内税;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价内税;价外税价外税 按税负是否转嫁分类:直接税(如按税负是否转嫁分类:直接税(如所得税,财产税);间接税(如流所得税,财产税);间接税(如流转税)转税) 其他分类其他分类税法及其分类(税法及其分类(The Tax Law and Its The Tax Law and Its Classification)Classification)

8、 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及纳税人依法征税、依法纳税的总称,是国家及纳税人依法征税、依法纳税的行为准则,包括税收法律、条例、法规和规章行为准则,包括税收法律、条例、法规和规章 税法与税收的关系:形式与内容税法与税收的关系:形式与内容 税法的分类税法的分类 按照税法基本内容和效力的不同分类按照税法基本内容和效力的不同分类 税收基本法:是税法体系的主体和核心,起税收基本法:是税法体系的主体和核心,起着税收母法的作用。我国目前尚未制定统一的着税收母法的作

9、用。我国目前尚未制定统一的税收基本法。税收基本法。 税收普通法:是根据税收基本法的原则,对税收普通法:是根据税收基本法的原则,对税收基本法规定的事项分别立法并实施,如个税收基本法规定的事项分别立法并实施,如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等。人所得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等。 按照税法功能和作用的不同分类按照税法功能和作用的不同分类 税收实体法:主要是指确定税种立法,具体税收实体法:主要是指确定税种立法,具体规定个税种的征收对象、征收范围、税目、税规定个税种的征收对象、征收范围、税目、税率、纳税地点等。率、纳税地点等。 税收程序法:是指税务管理方面的法律,主税收程序法:是指税务管理方面的法律,主要包括

10、税收管理法、纳税程序法、发票管理法、要包括税收管理法、纳税程序法、发票管理法、税务机关组织法、税务争议法等。税务机关组织法、税务争议法等。 按照税法征收对象的不同分类按照税法征收对象的不同分类 对流转额课税的税法;对所得额课税的对流转额课税的税法;对所得额课税的税法;对财产、行为课税的税法;对自税法;对财产、行为课税的税法;对自然资源课税的税法然资源课税的税法 按征收权限和税收收入归属分类按征收权限和税收收入归属分类 中央税法和地方税法中央税法和地方税法 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 国内税法、国际税法和外国税法国内税法、国际税法和外国税法我国现行税法体系我

11、国现行税法体系(The Current Tax (The Current Tax Law System of China)Law System of China) 税收实体法:税收实体法: 税收法律税收法律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税收法规税收法规其他税种其他税种 部门规章部门规章 税收程序法:税收程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税收法律关系税收法律关系( Legal Relationship ( Legal Relationship of Ta

12、x)of Tax)税收法律关系是指由税法所确认和调整的国家税收法律关系是指由税法所确认和调整的国家和纳税人之间在税收分配过程中所形成的税收和纳税人之间在税收分配过程中所形成的税收征纳权利和义务关系。与其他法律关系一样,征纳权利和义务关系。与其他法律关系一样,由权利主体、客体和法律关系内容三方面所构由权利主体、客体和法律关系内容三方面所构成。成。 权利主体权利主体 即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即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可分为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的当事人,可分为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 征税主体征税主体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国家税务机关的国家税务机关 纳税主

13、体纳税主体履行纳税义务的人履行纳税义务的人 征税主体与纳税主体的法律地位是平等征税主体与纳税主体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但权利义务并不对等的,但权利义务并不对等 权利客体权利客体 即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权利、义务所即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即征税对象。共同指向的对象,即征税对象。 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 就是权利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就是权利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 征税机关的主要权利与义务征税机关的主要权利与义务 主要权利:依法征税;税务检查;对违章者主要权利:依法征税;税务检查;对违章者进行处罚等。进行处罚等。 主要义务:向纳税人宣传、咨询、

14、辅导税法;主要义务:向纳税人宣传、咨询、辅导税法;及时把征收的税款解缴国库;依法受理对税收及时把征收的税款解缴国库;依法受理对税收争议的申诉等。争议的申诉等。 纳税主体的主要权利与义务纳税主体的主要权利与义务 主要权利:多缴税款申请退还权;延主要权利:多缴税款申请退还权;延期纳税权;依法申请减免税权;申请复期纳税权;依法申请减免税权;申请复议和提起诉讼权等。议和提起诉讼权等。 主要义务:按税法规定办理税务登记;主要义务:按税法规定办理税务登记;进行纳税申报;接受税务检查;依法缴进行纳税申报;接受税务检查;依法缴纳税款等。纳税款等。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T

15、he (The Generation, Alteration and Generation, Alteration and Extermination of Legal Relationship of Extermination of Legal Relationship of Tax)Tax) 税法是引起税收法律关系的前提条件,但税法本身并税法是引起税收法律关系的前提条件,但税法本身并不能产生具体的税收法律关系。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不能产生具体的税收法律关系。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必须有能够引起税收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变更或消灭必须有能够引起税收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情况,也就

16、是有税收法律事实来决定。或消灭的客观情况,也就是有税收法律事实来决定。这种税收法律事实,一般指税务机关依法征税的行为这种税收法律事实,一般指税务机关依法征税的行为和纳税人的经济活动行为,发生这种行为才能产生、和纳税人的经济活动行为,发生这种行为才能产生、变更或消灭税收法律关系。例如,纳税人开业经营即变更或消灭税收法律关系。例如,纳税人开业经营即产生税收法律关系,纳税人转业或停业就造成税收法产生税收法律关系,纳税人转业或停业就造成税收法律关系的变更或消灭。律关系的变更或消灭。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 The Protection ( The Protection of Legal

17、Relationship of Tax)of Legal Relationship of Tax) 保护的主要方式保护的主要方式 日常行政保护日常行政保护 限期纳税、征收滞纳金和罚款等限期纳税、征收滞纳金和罚款等 司法保护司法保护 刑罚、提出诉讼等刑罚、提出诉讼等 税收法律责任的主要形式税收法律责任的主要形式 经济责任经济责任; ;行政责任行政责任; ;刑事责任刑事责任税制构成要素税制构成要素(The Component Elements (The Component Elements of Tax System)of Tax System) 税收法律制度(或税收制度),简称税收法律制度(或税

18、收制度),简称“税制税制”,是一个国家根据其税收政策、,是一个国家根据其税收政策、税收原则,结合本国的国情和财政需要税收原则,结合本国的国情和财政需要所制定的各种税收法规及征收管理办法所制定的各种税收法规及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的总称。 其核心是税法,它规定了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其核心是税法,它规定了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征纳关系,是国家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征纳关系,是国家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广义上的税收制度包括税收基本法工作规程。广义上的税收制度包括税收基本法规、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税收管理体制、税规、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税收管理体制、税收征收管理制度以及税收计划、会计、统计工收征

19、收管理制度以及税收计划、会计、统计工作制度等。狭义上的税收制度仅指各种税的基作制度等。狭义上的税收制度仅指各种税的基本法律制度,包括各种税的税收法律、法规、本法律制度,包括各种税的税收法律、法规、条例等。条例等。 纳税义务人纳税义务人( Taxpayer)( Taxpayer)简称简称“纳税人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并享有纳税权利的单位和个人,包括自税义务并享有纳税权利的单位和个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然人和法人。纳税人的规定解决了对谁征税,纳税人的规定解决了对谁征税,或者谁应该纳税的问题。或者谁应该纳税的问题。 法人和自然人法人和自然人 扣缴义务人、代

20、征人、纳税单位扣缴义务人、代征人、纳税单位 负税人负税人 指最终承担税收负担的人,纳税人如指最终承担税收负担的人,纳税人如果能通过一定途径把税款转嫁或转移出去,果能通过一定途径把税款转嫁或转移出去,纳税人就不再是负税人。如果税负能够转纳税人就不再是负税人。如果税负能够转嫁,纳税人与负税人是分离的;否则,两嫁,纳税人与负税人是分离的;否则,两者就是合一的。者就是合一的。 课课税对象税对象(The Taxable Object)(The Taxable Object) 也称纳税客体、纳税对象,是征税的客体,是也称纳税客体、纳税对象,是征税的客体,是征税的标的物,即税收法律关系中主体双方权征税的标的

21、物,即税收法律关系中主体双方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目的物或行为。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目的物或行为。 通过规定征税对象,解决对什么征税的问题。通过规定征税对象,解决对什么征税的问题。每种税都有其特定的征税对象,它是区分不同每种税都有其特定的征税对象,它是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体现不同税种征税的基本界税种的主要标志,体现不同税种征税的基本界限,决定着不同税种名称的由来以及各税种在限,决定着不同税种名称的由来以及各税种在性质上的差别。性质上的差别。 相关概念:相关概念: 计税依据(又称税基)计税依据(又称税基) 是指税法中规定的据以计算各种应征税款的是指税法中规定的据以计算各种应征税款的依据和标准

22、,即征税对象的计量标准,称为计依据和标准,即征税对象的计量标准,称为计税依据,或课税依据。以征税对象的价值作为税依据,或课税依据。以征税对象的价值作为计税依据时,称为从价计税;以征税对象的实计税依据时,称为从价计税;以征税对象的实物量(如数量、重量、容积等)作为计税依据物量(如数量、重量、容积等)作为计税依据时,称为从量计税;既以价值又以实物量为依时,称为从量计税;既以价值又以实物量为依据计税时,称为复合计税。据计税时,称为复合计税。 课税对象与计税依据的关系是:课税课税对象与计税依据的关系是:课税对象是征税的目的物,计税依据则是在对象是征税的目的物,计税依据则是在目的物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对目的

23、物据以目的物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对目的物据以计算税款的依据或标准。计算税款的依据或标准。 税源税源 指税收的最终出处,即税收的源头。在指税收的最终出处,即税收的源头。在税收实务中,人们通常将课税对象称为税收实务中,人们通常将课税对象称为税源,这是从取得税收收入的角度说的。税源,这是从取得税收收入的角度说的。课税对象是明确课税的直接依据,而税课税对象是明确课税的直接依据,而税源则是税收收入的直接来源。源则是税收收入的直接来源。 税目税目 是征税对象内容的具体化,是在税法中对征税是征税对象内容的具体化,是在税法中对征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反映具体的征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反映具体的征税范

24、围,体现每个税种的征税广度。不是所有税范围,体现每个税种的征税广度。不是所有的税种都规定有税目。的税种都规定有税目。 我国现行消费税有我国现行消费税有1414个税目,营业税有个税目,营业税有9 9个税个税目,个人所得税有目,个人所得税有1111个税目,资源税有个税目,资源税有7 7个税个税目,印花税有目,印花税有1313个税目等。个税目等。税率(税率(Tax Rate)Tax Rate) 是应纳税额与计税依据之间的关系或比例,是是应纳税额与计税依据之间的关系或比例,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体现课税的深度。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体现课税的深度。 按照税率的经济意义,税率可以分为名义税按照税率的经济意

25、义,税率可以分为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率与实际税率 名义税率是指税法规定的税率,实际税率是名义税率是指税法规定的税率,实际税率是指纳税人的实际负担率,也就是纳税人实际缴指纳税人的实际负担率,也就是纳税人实际缴纳的税额与其全部收益额的比例(比重)。纳的税额与其全部收益额的比例(比重)。 一般情况下,同种税的实际税率可能低于其一般情况下,同种税的实际税率可能低于其名义税率。名义税率。 按照税率的表现形式,税率可以分为:按照税率的表现形式,税率可以分为: 定额税率定额税率 :又称固定税率,是指根据课税:又称固定税率,是指根据课税对象的计量单位直接规定固定的征税数额。一对象的计量单位直接规定固定的征税数额

26、。一般适用从量征收的某些税种、税目。具体运用般适用从量征收的某些税种、税目。具体运用时,又分为地区差别定额税率、幅度定额税率、时,又分为地区差别定额税率、幅度定额税率、分类分级定额税率等。分类分级定额税率等。 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或同一税目,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或同一税目,不论数额大小,只规定一个比例,税额和纳税不论数额大小,只规定一个比例,税额和纳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固定的。又分为统一比例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固定的。又分为统一比例税率、行业比例税率、地方差别比例税率、幅度率、行业比例税率、地方差别比例税率、幅度比例税率等。比例税率等。 累进税率累进税率: :是指按照纳税对象数额的

27、大小,是指按照纳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实行等级递增的税率,即把纳税对象按一定标实行等级递增的税率,即把纳税对象按一定标准化分为若干个等级,从低到高分别规定逐级准化分为若干个等级,从低到高分别规定逐级递增的税率。递增的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 超率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纳税环节纳税环节(The Links of Tax-(The Links of Tax-paying)paying) 指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在从生产到消费指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在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按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按照纳税环节的多少,可以将税收课征制照纳税环节的多少

28、,可以将税收课征制度分为一次课征制(如消费税)和多次度分为一次课征制(如消费税)和多次课征制(如增值税)。课征制(如增值税)。纳税期限纳税期限(The Deadline of Tax-(The Deadline of Tax-paying)paying) 纳税人在发生纳税义务后,应向税务机纳税人在发生纳税义务后,应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起止时间。关申报纳税的起止时间。 我国现行税制的纳税期限有三种形式:我国现行税制的纳税期限有三种形式:按期纳税、按次纳税和按年计征,分期按期纳税、按次纳税和按年计征,分期预缴预缴税额计算税额计算( The Calculation of the ( The Calc

29、ulation of the Amount of Tax)Amount of Tax) 应纳税额应纳税额= =计税依据计税依据适用税率适用税率税负调整税负调整( The Adjustment of Tax ( The Adjustment of Tax Burden)Burden) 税收减免(减轻税负)税收减免(减轻税负)即减税、免税,即减税、免税, 包括:法定减免、特定减免、临时减免。包括:法定减免、特定减免、临时减免。 税收减免的形式:减税、免税、起征点、免征税收减免的形式:减税、免税、起征点、免征额额 税收加征(加重税负)税收加征(加重税负) 地方附加(附加税)地方附加(附加税) 加成征

30、收加成征收 加倍征收加倍征收纳税地点纳税地点( The Place of Tax-paying)( The Place of Tax-paying) 是根据税法规定的纳税环节和有利于对税款的是根据税法规定的纳税环节和有利于对税款的源泉控制而规定的纳税人(包括代征、代扣代源泉控制而规定的纳税人(包括代征、代扣代缴义务人)的具体申报缴纳税款的地点。缴义务人)的具体申报缴纳税款的地点。 税务会计概念结构税务会计概念结构 The Concept Structure Of The Concept Structure Of Taxation AccountingTaxation Accounting税务会

31、计的产生与发展税务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The ( The Generation and Evolution of Generation and Evolution of Taxation Accounting)Taxation Accounting) 税务会计产生的前提条件税务会计产生的前提条件税收的征收税收的征收 财务会计中对纳税业务的会计处理标志着税财务会计中对纳税业务的会计处理标志着税务会计的产生。务会计的产生。 税务会计的发展税务会计的发展 各国税法税制的不断完善,尤其是现代所各国税法税制的不断完善,尤其是现代所得税法的诞生与和完善以及先进合理的增值税得税法的诞生与和完善以及先进合理的

32、增值税税制,对税务会计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税制,对税务会计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济活动的复杂化,纳税对投资、融资以用。经济活动的复杂化,纳税对投资、融资以及经营决策的影响越发显著。及经营决策的影响越发显著。 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并列成为企业会计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并列成为企业会计体系的三大分支。体系的三大分支。税务会计的概念税务会计的概念( The Concept of ( The Concept of Taxation Accounting)Taxation Accounting)税务会计是指以国家现行税收法律法规为准绳,税务会计是指以国家现行税收法律法规为准绳,以货币计量为基本

33、形式,运用会计学的基本理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核算方法,连续、系统、全面地对纳税人论和核算方法,连续、系统、全面地对纳税人应纳税款的形成、计算和缴纳,即税务活动所应纳税款的形成、计算和缴纳,即税务活动所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一门专业会计。是融税收法律法规和会计核的一门专业会计。是融税收法律法规和会计核算为一体的一种特种专业会计。算为一体的一种特种专业会计。 内涵:内涵: 税务会计主体税务会计主体所有负有纳税义务的法人与所有负有纳税义务的法人与自然人,即纳税人。自然人,即纳税人。 核算依据核算依据现行税收制度与法规

34、现行税收制度与法规 目标目标a.a.从纳税人角度看,税务会计最终要从纳税人角度看,税务会计最终要使纳税人在不违反税收法规的前提下,使纳税使纳税人在不违反税收法规的前提下,使纳税额最小,达到节税的目的;额最小,达到节税的目的;b.b.从征税人角度看,从征税人角度看,税务会计最终要保证纳税人足额地缴纳各种税税务会计最终要保证纳税人足额地缴纳各种税金。金。 职能职能核算与监督,以及税务筹划核算与监督,以及税务筹划 性质性质属于税务管理范畴属于税务管理范畴税务会计的特点税务会计的特点(The Features of (The Features of Taxation Accounting)Taxati

35、on Accounting) 法律性法律性 广泛性广泛性 纳税主体的广泛性决定了税务会计的广泛性纳税主体的广泛性决定了税务会计的广泛性 统一性统一性 独立性独立性 核算内容和方法的相对独立性核算内容和方法的相对独立性 筹划性筹划性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税收会计的异同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税收会计的异同( The (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axation Accounting ,Financial Taxation Accounting ,Financial Acc

36、ounting and Tax Accounting)Accounting and Tax Accounting)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和区别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税务会计是以财务会计为基础的,它联系:税务会计是以财务会计为基础的,它并不要求企业在财务会计的凭证、账簿、报表并不要求企业在财务会计的凭证、账簿、报表之外再设一套税务会计帐表。税务会计资料大之外再设一套税务会计帐表。税务会计资料大多来自于财务会计,在进行纳税调整、计算,多来自于财务会计,在进行纳税调整、计算,并作纳税调整会计分录后,再融入财务会计账并作纳税调整会计分录后,再融入财务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之中。簿和

37、财务会计报告之中。 区别区别: : 会计目标不同会计目标不同; ; 核算依据不同核算依据不同; ; 提供的信息不同提供的信息不同; ; 会计原则的运用上不同会计原则的运用上不同; ; 财务会计:权责发生制,稳健性原则等财务会计:权责发生制,稳健性原则等 税务会计:联合制,较少运用稳健性原则税务会计:联合制,较少运用稳健性原则 核算对象不同核算对象不同 财务会计对象:企业的生产、经营资财务会计对象: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及其运动,包括资金的投入、循环、金及其运动,包括资金的投入、循环、周转等过程。周转等过程。 税务会计对象: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税务会计对象: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税务活动,

38、即税务资金能以货币表现的税务活动,即税务资金运动。运动。 税务会计与税收会计的联系和区别税务会计与税收会计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联系: 税收会计:是以直接负责组织税款征收与税收会计:是以直接负责组织税款征收与入库业务的税务机关为会计主体,以货币为主入库业务的税务机关为会计主体,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税收资金及其运动进行连续、要计量单位,对税收资金及其运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核算与控制,为税收管理系统、全面、综合的核算与控制,为税收管理与决策及时、准确地提供税收信息,旨在保证与决策及时、准确地提供税收信息,旨在保证税款及时、足额地缴入国库的一种税收管理活税款及时、足额地缴入国库的一种税收

39、管理活动,它是税务系统内部的一种管理会计。动,它是税务系统内部的一种管理会计。 同属税收管理范畴同属税收管理范畴 目标与任务一致目标与任务一致 核算对象都是税收资金及其运动核算对象都是税收资金及其运动 区别:区别: 会计主体不同会计主体不同 税收会计主体税收会计主体国家税务机关国家税务机关 税务会计主体税务会计主体纳税人纳税人 核算对象不同核算对象不同 税务会计核算对象税务会计核算对象税金的形成税金的形成 税收会计核算对象税收会计核算对象税金的征收税金的征收与入库与入库 会计目标不同会计目标不同 核算依据不同核算依据不同 税务会计:税收法律法规,企业会计准则、税务会计:税收法律法规,企业会计准

40、则、制度制度 税收会计:预算会计准则,税收会计核算办税收会计:预算会计准则,税收会计核算办法等法等 会计体系不同会计体系不同 税务会计属于企业会计体系,税收会计属于税务会计属于企业会计体系,税收会计属于国家预算会计体系。国家预算会计体系。 小思考:下列哪些结论正确?小思考:下列哪些结论正确? 税务会计就是税收会计;税务会计就是税收会计; 税务会计是从税收会计中独立出来的;税务会计是从税收会计中独立出来的; 税务会计是从财务会计中独立出来的;税务会计是从财务会计中独立出来的;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并存。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并存。税务会计模式(税务会计模式(The Forms of

41、 The Forms of Taxation Accounting)Taxation Accounting) 根据税法对会计影响的程度不同根据税法对会计影响的程度不同 立法会计模式立法会计模式财税合一模式(法、德等财税合一模式(法、德等国)国) 特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从属于税法,以特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从属于税法,以税法为导向,因此,其会计所得与应税所得基税法为导向,因此,其会计所得与应税所得基本一致,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可不必分开。本一致,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可不必分开。 非立法会计模式非立法会计模式财税分离模式(英、美、财税分离模式(英、美、加等国)加等国) 特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独立于

42、税法的要特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独立于税法的要求,因此,其会计所得不等于应税所得,需要求,因此,其会计所得不等于应税所得,需要进行纳税调整,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应该分开。进行纳税调整,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应该分开。 混合会计模式(日本等国)混合会计模式(日本等国) 根据税制结构体系不同根据税制结构体系不同 以所得税会计为主体的税务会计以所得税会计为主体的税务会计 (英、(英、美、加等国)美、加等国) 以流转税会计为主体的税务会计以流转税会计为主体的税务会计 (某些(某些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 以流转税与所得税并重的税务会计(德国、以流转税与所得税并重的税务会计(德国、荷兰、意大利等)荷兰、意大利

43、等) 我国的税务会计模式我国的税务会计模式 财税合一模式,逐渐转变为财税分离模式,财税合一模式,逐渐转变为财税分离模式,税法与企业会计准则、制度分离,并且差异逐税法与企业会计准则、制度分离,并且差异逐渐拉大,以流转税(增值税为主)与所得税并渐拉大,以流转税(增值税为主)与所得税并重。重。税务会计的对象与目标税务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The Objects ( The Objects and Targets of Taxation Accounting)and Targets of Taxation Accounting) 税务会计的对象税务会计的对象 一般对象:是指纳税人因纳税而引起一般对象:是

44、指纳税人因纳税而引起的能以货币表现的税务活动,即税务资的能以货币表现的税务活动,即税务资金运动。金运动。 具体对象具体对象: : 计税依据计税依据 应税流转额(经营收入):商品流转应税流转额(经营收入):商品流转额、非商品流转额、委托加工产品、自额、非商品流转额、委托加工产品、自制自用产品的计税金额。制自用产品的计税金额。 成本、费用额成本、费用额 应税利润额与收益额应税利润额与收益额 应税财产额应税财产额 应税行为计税额应税行为计税额 税款的计算与核算税款的计算与核算 税款的缴纳、退补与减免税款的缴纳、退补与减免 税收滞纳金与罚款、罚金税收滞纳金与罚款、罚金 税务会计的目标税务会计的目标 是

45、向税务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关于纳是向税务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关于纳税人税款形成、计算、申报、缴纳等税税人税款形成、计算、申报、缴纳等税务活动方面的会计信息。务活动方面的会计信息。 各级税务机关各级税务机关 企业的经营者、投资人、债权人企业的经营者、投资人、债权人 社会公众社会公众税务会计的基本前提税务会计的基本前提(The Elementary (The Elementary Presuppositions of Taxation Presuppositions of Taxation Accounting)Accounting) 纳税主体纳税主体 就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实体,就是税法规

46、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实体,包括单位和个人(法人和自然人)。与财务会包括单位和个人(法人和自然人)。与财务会计中的计中的“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有密切联系,但不一定等有密切联系,但不一定等同。同。 持续经营持续经营 假定企业个体将继续存在足够长的时间以实假定企业个体将继续存在足够长的时间以实现其现在的承诺,如预期所得税在将来被继续现其现在的承诺,如预期所得税在将来被继续课征。课征。 货币时间价值货币时间价值 它深刻地揭示了纳税人进行税务筹划的目标它深刻地揭示了纳税人进行税务筹划的目标之一之一纳税最晚,也说明了所得税会计中采纳税最晚,也说明了所得税会计中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纳税调整的必要性。用纳税

47、影响会计法进行纳税调整的必要性。 纳税年度纳税年度 纳税人应向国家缴纳各种税款的起止时间纳税人应向国家缴纳各种税款的起止时间 年度会计核算年度会计核算税务会计的一般原则税务会计的一般原则( The (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Taxation General Principles of Taxation Accounting)Accounting) 修正的应计制原则(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修正的应计制原则(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结合)结合) 应计制用于税务会计时,与财务会计的应计应计制用于税务会计时,与财务会计的应计制存在某些差异:必须考虑支付能力原则;确制存在某些

48、差异:必须考虑支付能力原则;确定性的需要,使得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实现具有定性的需要,使得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实现具有确定性;保护政府税收收入。确定性;保护政府税收收入。 与财务会计日常核算方法基本一致的原则与财务会计日常核算方法基本一致的原则 划分营业收益与资本收益原则划分营业收益与资本收益原则 营业收益是指企业通过其经常性的主要经营业收益是指企业通过其经常性的主要经营活动而获得的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营活动而获得的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其税额的课征标准一般按正常税他业务收入,其税额的课征标准一般按正常税率计征;资本收益是指在出售或交换资本资产率计征;资本收益是指在出售或交换资本

49、资产时所得的收益,如投资收益、出售或交换有价时所得的收益,如投资收益、出售或交换有价证券收益等,资本收益的课税标准具有许多不证券收益等,资本收益的课税标准具有许多不同于营业收益的特殊规定。同于营业收益的特殊规定。 配比原则配比原则 主要应用于所得税会计,即纳税人发生的费主要应用于所得税会计,即纳税人发生的费用应当与导致纳税义务发生的税前会计收益相用应当与导致纳税义务发生的税前会计收益相配比(在同期报告),而不管税款支付的时间配比(在同期报告),而不管税款支付的时间性。性。 确定性原则确定性原则 在所得税会计处理过程中,按所得税法的规在所得税会计处理过程中,按所得税法的规定,在纳税收入和费用的实

50、际实现具有确定性定,在纳税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实现具有确定性的特点。的特点。 可预知性原则可预知性原则税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税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The ( The Elements and Equations of Taxation Elements and Equations of Taxation Accounting) Accounting) 计税依据计税依据 税基,如收入额、销售额(量)、增值额、税基,如收入额、销售额(量)、增值额、所得额和财产计税额等所得额和财产计税额等 应税收入应税收入 即税法所认定的收入,也称法定收入,不即税法所认定的收入,也称法定收入,不同于会计收入,确认应

51、税收入根据两点:与同于会计收入,确认应税收入根据两点:与应税行为相联系;与某一具体税种相关应税行为相联系;与某一具体税种相关 扣除费用扣除费用 是指企业因发生应税收入而必须支付的相关是指企业因发生应税收入而必须支付的相关成本、费用,即税法所认可的允许在计税时扣成本、费用,即税法所认可的允许在计税时扣除的项目金额,又称法定扣除项目金额。除的项目金额,又称法定扣除项目金额。 扣除费用的确认包括三种情况:扣除费用的确认包括三种情况:按发生额按发生额直接扣除;按税法允许的会计方法进行折旧、直接扣除;按税法允许的会计方法进行折旧、摊销后扣除;按不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的摊销后扣除;按不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

52、的金额扣除(限额扣除)金额扣除(限额扣除) 应税所得(或亏损)应税所得(或亏损) 是指应税收入与法定扣除项目金额的差额,是指应税收入与法定扣除项目金额的差额,与会计所得存在差异。应税所得为负数时,则与会计所得存在差异。应税所得为负数时,则为应税亏损。为应税亏损。 应纳税额应纳税额 即应纳税款,是指计税依据与其适用的税率即应纳税款,是指计税依据与其适用的税率(或单位税额)的乘积,是税务会计特有的会(或单位税额)的乘积,是税务会计特有的会计要素。计要素。 其他会计要素其他会计要素 退免税、退补税、滞纳金、罚款、罚退免税、退补税、滞纳金、罚款、罚金等也可作为税务会计要素,但非主要金等也可作为税务会计

53、要素,但非主要的会计要素的会计要素. . 税务会计等式税务会计等式 计税依据计税依据适用税率(或单位税额)适用税率(或单位税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额 ( (适用于所有税种)适用于所有税种) 应税收入应税收入- -扣除费用扣除费用= =应纳所得应纳所得 (仅(仅适用于所得税)适用于所得税)Chapter 2 Chapter 2 增值税会计增值税会计The Accounting of Value Added Tax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了解增值税的含义、特点及类型了解增值税的含义、特点及类型 了解增值税税制要素的具体规定了解增值税税制要素的具体规定 掌握增值税进项税额、销项税额以及应纳税额掌握增值税

54、进项税额、销项税额以及应纳税额的计算程序及方法的计算程序及方法 掌握增值税的会计处理方法掌握增值税的会计处理方法 最新增值税法规最新增值税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第538538号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已经已经20082008年年1111月月5 5日国务院第日国务院第343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行条例公布,自公布,自20092009年年1 1月月1 1日日起施行。起施行。 二八年十一月十日二八年十一月十日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令财政部

55、和国家税务总局令 第第5050号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发布日期发布日期】2008-12-152008-12-15【生效日期生效日期】2009-01-012009-01-01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财税财税【20082008】170170号号 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问题的通知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问题的通知 2008.12.19 2008.12.19 增值税概述(增值税概述(Summarization of Summarization of Value-Added Tax)Value-Added Tax)增值税的概

56、念增值税的概念(Concept)(Concept) 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各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中各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我国现行增值税税法中关于增值税的定我国现行增值税税法中关于增值税的定义: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义: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进口货物以及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进口货物以及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货物销售额、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货物销售额、进口货物金额、应税劳务销售额计算税进口货物金额、应税劳务销售额计算税款,并实行税款抵扣制的一种流转

57、税。款,并实行税款抵扣制的一种流转税。特点特点(Characteristics)(Characteristics) 不重复征税;不重复征税; 征税范围大,多环节征收;征税范围大,多环节征收; 购进扣税法(小规模纳税人使用简易征购进扣税法(小规模纳税人使用简易征税办法)税办法)类型类型(Types)(Types) 生产型:指计算增值税时,不允许扣除任何外生产型:指计算增值税时,不允许扣除任何外购固定资产所支付的进项税额,其税额计入固购固定资产所支付的进项税额,其税额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定资产价值。 收入型:指计算增值税时,只允许扣除固定资收入型:指计算增值税时,只允许扣除固定资产当期计提折旧部分对

58、应的进项税额。产当期计提折旧部分对应的进项税额。 消费型:指计算增值税时,允许一次性全部扣消费型:指计算增值税时,允许一次性全部扣除当期外购固定资产所支付的进项税额。除当期外购固定资产所支付的进项税额。(20042004年年7 7月月1 1日起,我国先后在东北地区日起,我国先后在东北地区、某、某些中部地区、汶川灾区等地区进行增值税转型些中部地区、汶川灾区等地区进行增值税转型试点)试点) 自自19941994年以来,我国一直采用生产型增年以来,我国一直采用生产型增值税,值税,20092009年年1 1月月1 1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型。转型后,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

59、型。转型后,增值税税制类型将采用税制类型将采用“消费型消费型”,即,允许,即,允许一次性扣除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的增值税一次性扣除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的增值税 . 附:增值税转型的主要内容附:增值税转型的主要内容 自自20092009年年1 1月月1 1日起,在维持现行增值税税率不变的前日起,在维持现行增值税税率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全国范围内(不分地区和行业)的所有增提下,允许全国范围内(不分地区和行业)的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其新购进(包括接受捐赠、实物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其新购进(包括接受捐赠、实物投资)或者自制(包括改扩建、安装)固定资产所含投资)或者自制(包括改扩建、安装)固定资产所含的进项税额

60、,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的进项税额,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允许抵扣进项税额的允许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包括机器、机械、包括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具等,不包括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不包括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为预防出现税为预防出现税收漏洞,将与企业技术更新无关,且容易混为个人消收漏洞,将与企业技术更新无关,且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费的应征消费税的小汽车、摩托车和游艇排除在上述应征消费税的小汽车、摩托车和游艇排除在上述设备范围之外。设备范围之外。 增值税的纳税人增值税的纳税人(

61、Taxpayers)(Taxpayers)包括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包括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单位;单位; 个人;个人; 承租或承包人;承租或承包人; 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 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根据新标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根据新标准)准) 小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税销售额在规定标准规模纳税人:是指年税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以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 认定标准:认定标准:

62、i i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以及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兼营以及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5050万元(含)以下的;万元(含)以下的;iiii其他纳税人,年应税销其他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售额在8080万元(含)以下的;万元(含)以下的; iiiiii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其他个人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年应的其他个人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非企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

63、应税行为的企业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可自行选择是否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可自行选择是否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新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包括个体新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包括个体工商户)达到新认定标准的,应向工商户)达到新认定标准的,应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一般纳税人认定主管税务机关提出一般纳税人认定申请,并领购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申请,并领购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一般纳税人:指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一般纳税人:指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且会计核算健全,并规模纳税人标准,且会计核算健全,并能提供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的纳能提供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的纳税人。税人。 认定标准:认定标准:i

64、 i年应税销售额在规定标准年应税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上;以上;iiii会计核算健全。会计核算健全。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增值税的征税范围(The Taxable (The Taxable Scopes)Scopes)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 在我国在我国境内境内销售销售货物货物; 在我国在我国境内境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进口进口货物货物 注:注:“货物货物”指有形动产,包括电力、热力、指有形动产,包括电力、热力、气体在内。气体在内。“境内境内”是指所销售货物的所在地是指所销售货物的所在地或起运地在中国境内,所销售应税劳务的发生或起运地在中国境内,所销售应税劳务的发生地在中国

65、境内。地在中国境内。 特殊规定:特殊规定: 特殊征税项目特殊征税项目 a a货物期货;货物期货;b b银行销售金银的业务;银行销售金银的业务;c c典当典当业的死当物品销售业务和寄售业代委托人销售业的死当物品销售业务和寄售业代委托人销售寄售物品的业务;寄售物品的业务;d d集邮商品的生产以及邮政集邮商品的生产以及邮政部门以外的其他单位和个人销售;部门以外的其他单位和个人销售;e e基本建设基本建设单位和从事建筑安装业务的企业附设的工厂、单位和从事建筑安装业务的企业附设的工厂、车间生产的水泥预制构件、其他构件或建筑材车间生产的水泥预制构件、其他构件或建筑材料,用于本单位或本企业的建筑工程的;料,

66、用于本单位或本企业的建筑工程的;f f修修理费和理费和“三包服务三包服务”;g;g销售废品、下脚料等。销售废品、下脚料等。 特殊计税行为特殊计税行为 8 8种视同销售行为;种视同销售行为; 混合销售行为;混合销售行为;一项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货物又涉及非应税劳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货物又涉及非应税劳务,为混合销售行为。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务,为混合销售行为。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及个体经营者的混或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及个体经营者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应当征收增值税;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应当征收增值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非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非应税劳务,不征收增值税。应税劳务,不征收增值税。 纳税人的下列混合销售行为,应当分别核算货纳税人的下列混合销售行为,应当分别核算货物的销售额和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并物的销售额和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并根据其销售货物的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非根据其销售货物的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不缴纳增值税;未分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不缴纳增值税;未分别核算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