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未来人才储备计划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90210480 上传时间:2022-05-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宁海未来人才储备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宁海未来人才储备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宁海未来人才储备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宁海未来人才储备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海未来人才储备计划(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甬简053(经验交流)第5期(总第132期)2015年8月14日“宁海未来人才储备计划”服务政府引智引才助推青年成长成才团余姚市委坚持“三位一体”全面推进少先队育人工程“宁海未来人才储备计划”服务政府引智引才助推青年成长成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团宁海县委转变工作理念,整合各方资源,创新服务方式,推由“宁海未来人才储备计划”,精心设计“社会角色初体验、助力家乡新变化、奉献爱心我行动、创业1 创新同参与”四大项目,在服务青年的同时凝聚青年,引导青年树立 正确的价值观,拓宽青年成长成才途径,发挥好服务政府引智引才的 积极作用。今年7月,“宁海未来人才储备计划”(第二期)启动, 累计有80多

2、所高校的300余名大学生报名参加,深受宁海籍大学生 的欢迎,主要做法如下:一、实施分类服务,打造人才服务生态系统。针对宁海籍大学 生群体(包括在校大学生和大学生毕业群体),根据服务对象的差 异,分别提供个性化、一站式、订单式服务,分三个层面实施:一是针对在校大学生,提供岗位见习。 在每年寒暑假期间,实施两期 招募计划,通过“体验公务员岗位、感受宁海新城变化、青少年平安 自护教育、宁海县大学生(青年)夏季专场招聘会”等20多个菜单 式实习岗位和志愿服务项目让在校大学生亲身感受家乡的新变化、 新成就,又为他们提供融入社会的新平台、新机会,使他们的职业 规划与宁海的实际联系起来。二是针对初创期的大学

3、生,提供创业 支持。通过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为其提供创业培训、见习实践、融 资服务、项目引导、政策咨询“五位一体”的创业创新服务体系,全 方位地支持、帮助大学生走向社会,成功就业创业。三是针对成功创业的大学生,实施“青年企业家返乡”项目。一方面建立联系,增 进互信,另一方面强化情感激励,关心大学生在家乡的亲属等,巧 打“亲情牌”,吸引他们反哺家乡,返乡创业。二、整合优势资源,搭建项目开展支撑平台。在活动平台建设上,充分发挥职能优势,针对青年成长所需,整合党政、社会各方 资源,联通线上线下平台。一是打造网上网下沟通平台。 依托“宁海新青年”微信,建立宁海籍大学生数据库,成立宁海未来人才储备 计划微

4、信群,甘肃、四川宁海籍大学生 QQ群等网上沟通平台;通 过上海宁海青年联谊会、在京宁海青年联谊会、四川宁海籍大学生 联谊会等举办宁海籍大学生新春见面会,优秀宁海青年见面会等, 打通网下互动平台。二是整合多元实训平台。与40家政府机关建 立岗位实习合作,依托全县95家见习基地保障见习岗位;18个志 愿服务总站,68个二级志愿服务组织,45个县级志愿服务基地对 接志愿服务项目;整合人社等部门资源,举办宁海未来人才储备计 划专场招聘会,首届大学生(青年)电商创业大赛等。三是搭建项目孵化平台。联合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人力社保局、县供销联 社联合重点打造宁海县青年(大学生)创业中心(筹)、宁海大学 生

5、创业园和宁海电商产业园青年创业就业基地,近百名大学生和青 年入园创业就业;着手由台宁海三门湾新区青年创业中心入驻管 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优惠政策、准入条件等,夯实“宁海未来人才 储备计划”项目实体孵化基地建设。三、创新四大机制,推动项目体系持久发展。 一是形成健康成 长机制。通过“宁海未来人才储备计划”成立了在外宁海籍大学生志 愿服务队,参与了青少年平安自护、新年心愿、金晖助老、环境大 整治等15个志愿服务项目,累计带动845人次参加,在引导树立良好的就业观、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的同时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二是建立商学联动机制。与县工商联建立商学联动机制,通过在甘肃、 四JI等地建立宁海籍大学生联谊会,

6、与当地宁海商会建立良好沟通 机制,实现“家门一校门一厂门”的有效运转,真正做到为大学生提 供“一站式”跟踪服务。三是构建“五位一体”创业创新机制。开通“宁 海未来人才储备计划”小额贷款“绿色通道”,提供创业导师-一创业 培训机一基地见习机一座谈的“链式服务”等,加大青年创业创新扶 持力度,逐步构建起创业培训、见习实践、融资服务、项目引导、 政策咨询“五位一体”的创业创新体系。四是完善推优荐才机制。 通 过“宁海未来人才储备计划”为企业安排见习人员128人次,向机关 企事业单位推荐用工45次,举办优秀宁海籍大学生座谈1次。团余姚市委坚持“三位一体”全面推进少先队育人工程今年以来,团余姚市委深入贯

7、彻落实全省中小学育人工作座谈 会精神,紧密结合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实际,从制度、需求、阵地 三方面入手,设立三大制度,对接三大需求,建设三大阵地,不断 发展创新,逐渐探索由少先队工作“三位一体”新模式,全面推进少 先队“育人工程”新发展。主要做法如下:、以制度为抓手,掌育人之“舵”全团带队是党赋予共青团的重要职责。团余姚市委积极履行工作使命,以制度为抓手,做 好少先队“掌舵人”,引导广大少年儿童按照党期望的方向健康成长。 一是建立辅导员考核制度。组建“雏鹰导航”少先队名家工作室,参 照中央文件精神、少先队名师意见和余姚实际情况,由台全面量化 的考核制度、定期通报制度、优秀表彰制度、导师帮扶制度等

8、,并 建立常态化沟通联系渠道,定期开展少先队总辅导员工作例会,交 流贯彻落实各级少工委文件精神的经验做法,提升少先队辅导员队 伍整体的凝聚力、战斗力。二是畅通少先队课运行机制。 坚持开展 自主教育为主导的少先队课,学分与参加少先队课桂钩。利用故事 分享会、演讲比赛、国旗下讲话、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汇报自己的所 思所悟,突生少先队员在少先队活动课、主题队日、主题队会活动 中的主人翁地位,不断提升沟通理解、全面统筹、组织协调和创新 创造能力。三是完善少先队基层组织制度。牵头教育、财政、人社、 关工委等职能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和辅导员 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经费、

9、阵地 管理、工作机构、理论研究以及辅导员选拔配备、考核管理、培训 培养等都做了全面规范,营造了全社会支持少先队工作的良好氛围, 提高了工作积极性。二、以需求为导向,宽育人之“路”。 准确把握青少年成长特 点,认真分析少年儿童多元需求,围绕“平安成长”、“健康成长”、“幸 福成长”三条工作主线,实现队员需求与团组织活动的对接。一是建 好“防护林”通少先队平安之路。深化少先队法制教育,积极开展“关 爱明天,普法先行”等主题活动,引导广大队员学法、守法;推进平 安校园建设,督促各校大队部定期开展安全演练,提升应急自护能 力;重视队员“心理健康”,组建青少年“心灵鸡汤专家团”,将心灵知 识讲座、心理咨

10、询服务送进校园。 二是点亮“希望灯”,通少先队圆 梦之路。围绕“情暖四明”打造“乡村青少年宫”建设项目,举办“红舞 鞋”夏令营,成立“红舞鞋”艺术团等,让贫困青少年、外来务工人员 子女能够享受到均等化的教育资源;用好特困生成才扶助资金、“新 中宇”成长关爱基金等,帮助贫困青少年减轻生活压力,更好地实现 理想。三是招募“护卫队”,通少先队维权之路。以一系列切实有效 的项目活动、平台基地,探索少先队员社会化维权体系建设。已成 立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青少年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团、“花季护航” 社会观护团等,并开通12348法律援助热线,全天免费受理青少年 法律援助咨询,切实维护少先队员合法权益。三、以阵

11、地为基础,畅育人之“行”。 针对少先队工作中存在 的人员紧缺、项目单一、影响力小、有始无终等问题,凝聚力量, 对症下药,始终致力于多样化阵地建设。 一是线上阵地建设丰富多 彩。在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做大做强官方网站、微博、微 信等新媒体。今年以来,“红领巾风采秀” “课本剧表演”“我与水稻宝宝 的故事”等活动均通过团余姚市委利用微信公众号“青春余姚”发起,线上互动频繁,目前已有高活跃度粉丝逾万名,逐步解决少先队活 动知晓率低、影响力小的问题。 二是线下阵地推进铿锵有力。 在布 置好中队角、队室、宣传栏等传统的少先队阵地基础上,不断开拓 校外实践基地,丰富少先队活动场所。目前已成立少先队参

12、观学习、 游园体验等类别的校外阵地数十所。少先队阵地帮助青少年了解家 乡历史、感受工业变迁、观察生物成长、见证城市运作,收获身心 素质和知识技能的全面提升,促进了实践体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 挥的作用。三是志愿服务阵地紧密结合。在“志愿余姚”工作基础上, 挖掘合适的社会资源助力少先队公益活动,开发教育意义和企业社 会效益共存的活动项目,解决资源不足问题;将少先队活动的执行 列入志愿服务项目,开辟志愿服务“小天使”专区,少先队员可以定 期参与“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等主题志愿服务行动,在潜 移默化中养成“向真、向上、向善、向美”的道德情操。分送:各县(市)区团委、市直属单位团组织责任编辑:朱标2015年8月14日印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