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硫化氢油气田硫化氢安全管理作业问题综述

上传人:翰** 文档编号:90206088 上传时间:2022-05-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6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含硫化氢油气田硫化氢安全管理作业问题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含硫化氢油气田硫化氢安全管理作业问题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含硫化氢油气田硫化氢安全管理作业问题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含硫化氢油气田硫化氢安全管理作业问题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含硫化氢油气田硫化氢安全管理作业问题综述(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含硫化氢油气田硫化氢安全管理作业问题综述 1、 在含硫化氢环境中的作业人员上岗前都应接受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 培训机构负责对含硫化氢环境中作业人员进行硫化氢安全防护措施的培训,培训机构应随时横向交流情报,了解国际、国内动向。 培训机构的资质认定与管理按照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原国家安监局令第20号的规定执行。 3、培训机构制定的培训教材应包括如下内容: a)有关硫化氢的基本知识; b)硫化氢监测仪器及方法; c)人身安全防护方法及装置; d)急性硫化氢中毒的急救措施; e)含硫化氢环境中作业的安全管理规定。 4、 对作业人员的每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0h,每三年复训一次。 5、 作业

2、人员经培训考核后应达到以下要求; a)了解硫化氢的各种物理、化学特性及对人体的危害性; b)熟悉硫化氢监测仪的性能、使用和维护方法; c)熟悉各种人身安全的防护装置的结构、性能,能正确使用和维护; d)熟悉进入含硫化氢环境作业的安全规定和作业程序; e)在发生硫化氢泄漏及人身急性中毒事故时,作业人员应会采用自救及互救措施。 6、 对进入含硫化氢现场临时性工作的外来人员应进行教育和培训指导,并有专人监督监控。 7、 进入硫化氢未知浓度区域,应安排专人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携带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进行硫化氢安全检测。 8、 警戒区内,对进入人员要进行登记,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9、 进入含硫化氢区域

3、的施工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资质并经检察备案。作业之前应编制含硫化氢现场作业指导书并做施工技术交底,明确安全防护措施,签署施工作业许可单。现场施工人员至少二人以上含二人,明确现场监护人。 10、 钻井、作业施工中,应按要求对防喷器和井控管汇进行试压。 11、 钻井、作业井口和套管的连接以及放喷管线在现场不同意焊接。 12、 钻开含硫化氢油气层100米前,钻井队应按照防范硫化氢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并经验收审批后方可钻开油气层。含硫化氢井在射开油气层前,作业队应按防范硫化氢应急预案进行演练。 13、 在油气层和钻过油气层进行起下钻作业前,应先进行短程起下钻,观察后效。 14、 钻井、作业施工过程中,应及时

4、对井筒内灌注钻井液、修井液或清水,维持液柱压力;强化坐岗监控,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关井。 15、 溢流的处理和压井作业措施应符合钻井井控技术规程SY/T 6426-2005中第7章的规定。井喷失控的处理应符合钻井井控技术规程SY/T 6426-2005中第9章的规定。 16、 完井试油测试施工作业中,测试管线的走向应避开民房和居民区,放喷点火坑距民房的安全距离应坚持在100米以上,现场条件受限制时应采用疏散撤离措施。 17、 酸化、酸洗过程中,管线出口应朝下风口,并有专人佩戴空气呼吸器,对出口进行硫化氢检测。 18、 井口和地面流程设备、测试管线等应按制定要求安装固定牢固,试压合格。分开器

5、的排水管线应接入污水池,严禁不接排污管线或直接接在井场。 19、 涉及含有硫化氢区块开采的各集输油站、集气站、轻烃站、卸油台应建立安全记录,记录包括生产状况、硫化氢含量、可能泄漏的位置、平面位置图、防护措施等。 20、 对涉及含有硫化氢区块开采的各集输油站、集气站、轻烃站、卸油台等各站台的硫化氢检测应采用固定式与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相结合使用。天然气压缩区、油气取样区、排污放空区等易泄漏硫化氢区域应设置醒目的标志和风向标,并设置固定检测探头。 21、 站台内巡检人员应佩戴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进入生产区域,当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超过15 mg/m310ppm时应预警,并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方可进入现场;

6、当浓度超过30mg/m320ppm应马上撤离,并采用相应防护措施。 22、 供城区的民用天然气硫化氢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对达不到标准的应在集气油站或轻烃站进行脱硫处理,处理后的天然气经取样化验符合标准后使用。 23、 对储存加工高含硫原油的重点装置,如原油储罐、稳定塔装置、含硫污水汽提装置等,应在原油罐切水处、地漏、隔油池、含硫化氢贮罐等部位设置有醒目的硫化氢警示牌,标明硫化氢的特性及防护要求。 24、 禁止在无硫化氢防护的状况下,对含硫储罐罐顶进行人工现场检尺、测温罐壁固定测温除外和改换、拆检安全附件等作业。 25、 套管气流程应接入单井生产流程管网;定期放套管气人员应佩戴便携式硫化氢检

7、测仪与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26、 含硫化氢的油气集输场站应设置醒目的标志和风向标;集输场站的计量房、油泵房、阀组间、污水泵房以及压气站的压缩机房内应设置固定式硫化氢检测仪器。禁止单独进入上述场所进行修理、计量或流程切换等操作。 27、 含硫化氢的生产井、长停井、间开井、扶躺井井口装置流程应齐全,井口、井场警示标志、风向标应齐全。施工操作时,岗位人员应配备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器和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28、 硫化氢浓度超过15mg/m310ppm的油气井站应设置容易发生硫化氢中毒的危险点源图和紧急撤离路线图。 29、 油气管线破裂出现油气泄漏,在作业区抢修时,应佩带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30、 含硫化

8、氢密闭区域的所有油气取样口,应强化通风;在含硫化氢油气区钻、修井作业施工,其井场应安装防爆风机。 31、 在含硫化氢区域或新探区作业,应建立防硫化氢应急预案,并报当地县、乡政府检察和备案。预案中应将硫化氢的危害、安全事项、撤离程序等内容告知3公里范围内的人员。 32、 在含硫化氢区域施工的单位应按照顾急预案,对现场人员进行应急专业培训,掌握应急预案的相关内容。 33、 施工单位应定期进行防硫化氢的应急演练,做到熟练、快速、规范,并做好应急演练记录。 34、 离硫化氢危险源100米范围内的居民应该搬迁,500米范围内的居民应该签订动迁协议,3000米范围内显要位置张贴安全告知书。 35、 应急预

9、案启动程序 当硫化氢浓度到阈限值10ppm,则启动一级报警,此时应该: a)检查安全设备功能是否正常,确保随时可用; b)警惕状况的变化; c)遵守现场监督或上级的指令。 当硫化氢浓度达到20ppm,则启动二级警报,现场作业人员应马上佩戴正压式呼吸器,并应该: a)马上安排专人观察风向、风速,确定受侵害的危险区; b)切断危险区不防爆电器; c)非作业人员撤离危险区; d)遵守现场监督和上级的指令。 当硫化氢浓度达到100ppm或以上,则启动三级报警,此时应该: a)马上组织现场人员和危险区内居民撤离; b)佩戴正压式呼吸器保护设备; c)向上级第一责任人和授权人报告; d)马上安排专人在主要

10、下风口100米远进行硫化氢监测; e)实施关井操作程序,控制硫化氢泄漏; f)通知救援机构。 36、 警戒范围 当硫化氢浓度大于10PPm,小于20ppm时,距井口500米范围设置警戒区; 当硫化氢浓度大于20PPm,小于100ppm时:距井口1000米范围设置警戒区; 当硫化氢浓度大于100PPm时,距井口3000米范围设置警戒区。 第五十八 应急联系 应准备和储存一份应急通信表,包括应急救援服务机构、政府机构和联系部门、其他相关单位等。 第五十九条 应急点火 当现场控制毫无希望,危机生命财产安全必须点火放喷时,井场应先点火后放喷。油气井点火程序、点火决策人应在应急预案中明确。 井场应配备自动点火装置,并备用手动点火器具。点火人员应配戴防护器具,并在上风方向距离火口不少于10m处。点火后应对下风方向,尤其是井场生活区、四周居民区、医院、学校等人员聚集场所的二氧化硫的浓度进行监测。 37、 硫化氢急性中毒分级、处理及禁忌症按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8789-1988的规定执行。 第 8 页 共 8 页文章源于网络整理,侵权及时告知删除。(Word格式,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