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

上传人:菲*** 文档编号:90184916 上传时间:2022-05-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9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常见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常见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常见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常见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常见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 一、粉尘致病 1、呼吸系统:长期作用于呼吸道粘膜引起其病理转变,尘肺、粉尘镇静症和有机粉尘引起的肺部病变,其中尘肺是我国危害接尘工人健康的最主要疾病。吸入铅、砷、锰等粉尘能在呼吸道粘膜上溶解并很快汲取,导致中毒。 2、皮肤等局部:粉尘还可引起堵塞性皮脂炎、粉刺、毛囊炎、脓皮病。金属磨料粉尘可引起角膜损伤、混沌;沥青粉尘可引起光感性皮炎等。 3、矽肺病人常见症状与体征:肺的代偿功能很强,矽肺患者可在相当时期内无明显自觉症状,但X线胸片上已呈现较典型的矽肺影像转变。随着病情的进展,或有并发症时,出现胸闷、气短、胸痛、咳嗽、咯痰等症状和体征,并渐渐加重,但并不特异,轻重程度

2、与胸片上转变程度不一定平行。 4、矽肺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肺结核,另外还有肺及支气管感染、自发性气胸、肺心病等。矽肺和并发症有相互促进作用,一旦出现并发症,病情进展加剧,甚至死亡。 二、职业中毒 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毒物所发生的中毒。 毒物在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的形式有原料、中间产品、辅助材料、成品、副产品或废弃物、夹杂物等,其形态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或气溶胶。主要经呼吸道汲取进入人体,其次为经皮肤侵入;由消化道进入在职业卫生中实际意义不大。 生产性毒物作用于机体,并非一定会引起职业中毒。毒物对机体所致有害作用的程度与特点,取决于下列因素:毒物本身的特性;剂量、浓度和作用时间;毒

3、物的联合作用;生产环境和劳动强度;个体感受性。 1、铅的毒作用表现有哪些? 基本上均为慢性中毒,早期表现为乏力、关节肌肉酸痛、胃肠道症状等。随着接触增加,病情进展可表现为:(1)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类神经征、外周神经炎、严重者出现中毒性脑病。(2)消化系统,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隐性腹痛、腹胀或便秘,重者可出现腹绞痛。(3)血液及造血系统,可有轻度贫血,卟啉代谢障碍。(4)其它,口腔内可出现铅线,部分患者肾脏受到损害,女性患者可有月经失调、流产等。 防治要点:(1)用无毒或低毒物代替铅。(2)加强工艺改革,使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3)加强通风。(4)掌握熔铅温度,削减铅蒸气逸出。(

4、5)加强个人防护和卫生操作制度。 2、汞的毒作用表现有哪些? 急性中毒:职业性急性汞中毒为短时间吸入高浓度汞蒸气所致,多由于在密闭空间内工作或意外事故造成。一般起病急,有咳嗽、呼吸困难、口腔炎和胃肠道症状,继之可发生化学性肺炎伴有发绀、气促、肺水肿等。肾损伤表现为开头时多尿,继之出现蛋白尿、少尿及肾衰。 慢性中毒:主要引起神经精神系统症状,最早表现为类神经征,如易兴奋、感动、焦虑、记忆力减退和心情波动。震颤是神经毒性的早期症状,开头时为微细震颤,进一步可发展成意向性粗大震颤,也可伴有头部震颤和运动失调。 防治要点:(1)改进和完善生产工艺。(2)防止汞的污染和沉积,地面、墙壁、天花板、操作台宜

5、用不吸附汞的光滑材料,操作台和地面应有一定倾斜度,以便清扫与冲洗。(3)加强个人防护,建立卫生操作制度。 三、苯的毒作用表现是什么? 慢性中毒最常见的表现为神经征,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乏力。主要损害造血系统,最早和最常见的血象异常表现是持续性白细胞计数削减,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削减;中度中毒者可见红细胞计数偏低或削减;重度中毒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网织细胞都明显削减,淋巴细胞百分比相对增高。经常接触苯,皮肤可因脱脂而变得干燥、脱屑以至皲裂。 预防措施:(1)用无毒或低毒的物质取代苯。(2)生产工艺改革和通风排毒。(3)加强个人防护,如戴防苯口罩或使用送风式面罩,进行上岗

6、前和定期体检。(四)发生急性中毒时应快速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奇处,马上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留意保温;呼吸心跳停止者应马上进行人工呼吸。 四、窒息性气体及其毒作用特点有哪些? 是指经吸入而直接引起窒息作用的气体。 毒作用特点:(1)主要致病环节均是可引起机体缺氧。(2)脑对缺氧极为敏感,轻度缺氧时就会引起智力减退、留意力不集中、定向能力障碍等表现;较重时可有头痛、头晕、耳鸣、呕吐、乏力、嗜睡,甚至昏迷;进一步可发展为脑水肿。(3)不同的窒息性气体有着不同的中毒机制和中毒条件,因而必需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方法。 五、刺激性气体及其毒作用特点是什么? 是指对眼、呼吸道粘膜和皮肤具有

7、刺激作用的一类有害气体。常见的有氯气、氮氧化物、氨、光气、氟化氢等。 毒作用特点:(1)对人体常以局部损害为主,仅在刺激作用过强时引起全身反应。(2)病变程度主要取决于毒物的浓度和作用时间,病变的部位与毒物的溶解度有关。 六、一氧化碳的毒作用表现是什么? 轻度中毒表现为头疼、眩晕、耳鸣、眼花,并可有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甚至昏厥;重度中毒可进入不同程度的昏迷,持续几小时甚至几天。 防治要点:(1)改善生产设备,产生一氧化碳的地方要加强通风。(2)使用一氧化碳的锅炉、输送管道和阀门要经常修理,防止漏气。(3)设立报警器,普及自救、互救常识。(4)发生急性中毒,应快速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奇处,解开

8、领口,重度中毒者应准时抢救,呼吸停止应作人工呼吸。 七、氨的毒作用表现是什么? 氨有降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可产生神经毒作用,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坏死作用,表现为皮肤、粘膜刺激症状,可致角膜及皮肤灼伤;严重时可产生肺水肿,中毒性肝损害。 防治要点:皮肤灼伤快速用清水彻底清洗,特殊留意清洗腋窝及会阴等潮湿部位,留意准时清洗眼睛,每天剥离结膜囊,以防睑球粘连。 八、硫化氢的毒作用表现有哪些? 急性中毒:轻度,出现眼胀痛、畏光、咽干、咳嗽、轻度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中度,有明显的头痛、头晕症状,并出现轻度意识障碍,或有明显的粘膜刺激症状,出现咳嗽、胸闷、视物模糊、眼结膜水肿及角膜溃

9、疡等;重度,可出现昏迷、肺水肿、呼吸循环衰竭或“电击样”死亡。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硫化氢可引起眼及呼吸道慢性炎症,甚至可致角膜糜烂或点状角膜炎。全身可出现类神经症、中枢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也可损害四周神经。 防治要点:(1)进入高浓度的硫化氢场所,应戴供氧式防毒面具,并应有专人在外监护。(2)留意设备的密闭和通风,设置自动报警器。(3)发生急性中毒,应快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奇处,进行对症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呼吸停止者应马上施行人工呼吸;有昏迷者可进行高压氧治疗。眼部污染应马上冲洗。 九、有机磷农药中毒表现有哪些? 急性中毒:(1)毒蕈碱样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

10、腹泻、多汗、流涎、视物模糊、瞳孔缩小、支气管痉挛、呼吸道分泌增多;严重时可以出现呼吸困难、肺水肿、大小便失禁等。(2)烟碱样症状,患者出现全身紧束感、动作不敏捷、发音模糊、胸部压迫感等,进而可有肌肉震颤、痉挛、多见于胸部、上肢和面颈部;严重者可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常见有头痛、头晕、倦怠、乏力、失眠或嗜睡、多梦,严重时可出现烦燥担心、意识模糊、惊厥、昏迷等,甚至出现呼吸中枢麻痹而危及生命。 慢性中毒:多见于农药厂工人。主要有类神经症,部分患者出现毒蕈碱样症状,偶有肌束颤抖、瞳孔缩小、少数尚可有屈光不正、视野缩小、色觉障碍及神经肌电图和脑电图异常。致敏作用和皮肤损害有些有机

11、磷农药具致敏作用,可引起支气管哮喘、接触性皮炎或过敏性皮炎。 处理措施:对急性中毒者应马上使患者脱离中毒现场,脱去污染衣服,用肥皂水(忌用热水或洒精之类)彻底清洗污染的皮肤、头发、指甲;眼部受污染,应快速用清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口服中毒者,用温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反复洗胃。 十、噪声影响 噪声的职业危害:(1)听觉系统。可引起临时性听力下降和永久性听力损伤,即所谓噪声性听力损伤以及噪声性耳聋。(2)神经系统损害。可引起头痛、头晕及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综合症的表现。(3)心血管系统。能产生一系列心血管病理反应,表现为心率加快或减慢,血压不稳(趋向升高),心电图有异常转变。(4)消化系统。可引

12、起胃肠功能紊乱,消化能力减弱。此外,还可引起内分泌、血液、免疫等方面的转变。 防治措施:(1)对车间噪声进行监测和评价,严格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2)采取掌握噪声的技术措施以降低声源噪声、掌握噪声传播和反射。(3)加强个人防护,做好听力保护和接触噪声工人的健康监护,合理支配劳动和休息。 十一、振动损伤 振动是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以中心位置为基准呈来回震荡的运动。 常见的振动源有:(1)风动工具,铆钉机、凿岩机、风铲、风锤、风钻、砂型捣鼓机等。(2)电动工具,电锯、电钻、电锤、砂轮等。(3)运输工具,内燃机车、汽车、船舶、飞机。(4)农业机械,拖拉机、切割机、脱粒机。 振动的

13、危害:(1)局部振动。长期使用振动工具后,可发生手与臂的触觉、痛觉及温热感觉迟钝,手部皮肤温度下降、手指发白、手臂无力、肌肉疼痛和萎缩。(2)全身振动。全身振动多为大幅度的低频振动,如行驶中的船舶、飞机及电梯升降时,可引起头晕、恶心、呕吐、呼吸急促、出冷汗、下肢酸痛等症状。 掌握措施:(1)进行工艺改革,消退或减轻振动源。(2)依据振动工具的种类对工人接触振动的时间给以限制。(3)改善作业环境,寒冷季节要加强车间环境的防寒保暖,户外作业也要配备一定的防寒保暖设备。掌握作业环境中同时存在的噪声、毒物、高气湿,对防止振动的危害也有一定作用。(4)加强个人防护。(5)进行上岗前和定期体检,处理职业禁

14、忌症,早期发觉受振动危害的个体,准时治疗和处理。(6)严格执行振动卫生标准。 十二、高温作业 一般是指有热源的生产场所中每小时散热量大于20千卡/立方米,或工作地点的气温在寒冷地区和一般地区超过32度、酷热地区超过35度,或工作地点热辐射强度超过1卡/平方厘米.分,或工作地点在气温30度以上,相对湿度超过80%的作业。 中暑类型: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防暑降温措施:(1)合理设计和改革工艺过程,尽量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和遥控操作以削减工人接触高温热辐射的机会,以及避免机体因过劳而加速中暑的发生。(2)利用水或导热系数小的材料进行隔热。(3)加强通风,在自然通风不能满意降温需要或生产上要

15、求车间内保持一定的温湿度时,可采用机械通风。(4)供给含盐饮料和补充养分。(5)做好个人防护,如高温作业工作服,应以耐热、导热系数小而透气性能好的织物制成,宜宽大又不阻碍操作。(6)制定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布置合理的工休地点。(7)加强医疗预防工作,对高温作业工人应进行上岗前和入暑前体检,凡有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重病恢复期及体弱者,均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中暑现场救治:(1)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应使患者快速离开高温环境,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宁静休息,解开衣服,给其饮用含盐凉爽饮料,并可选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丸等解暑药物。(2)重症中暑必需紧急抢救。首先是降温,一般可用冷水、冰水或洒精擦身,常用的降温药物是氯丙嗪,同时补充适量的维生素B1和维生素C。其次,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保持酸碱平衡,积极防治休克、脑水肿等。 十三、射线装置及其特点 指产生X射线或能产生电离辐射的X射线机、加速器和中子发生器等。其特点是当装置运行时有射线产生,停止运行以后就不存在电离幅射。 防护基本原则:(1)放射实践正值化。(2)放射防护最优化。(3)实行个人剂量限值。 从事放射诊疗的单位或个人,应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