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古诗二首品读感悟教学设计冀教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90165469 上传时间:2022-05-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古诗二首品读感悟教学设计冀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古诗二首品读感悟教学设计冀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古诗二首品读感悟教学设计冀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2022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古诗二首品读感悟教学设计冀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古诗二首品读感悟教学设计冀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古诗二首品读感悟教学设计冀教版教学要求:1、会认1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理解并掌握“方好、毕竟、淡妆浓抹”等词语。2、理解诗句的意思,自然成诵;用心品读诗文 ,体悟“水光潋滟”“山色空濛”“接天莲叶”等词语构筑的画面与意境,读出诗的韵味与美感。3、感受不同诗人眼中不同的西湖,对西湖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产生向往之情。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自然成诵。教学难点:感受不同诗人眼中不同的西湖,对西湖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产生向往之情。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导入:西湖,是一首精致的诗,一幅天然的画,是一首悠悠的歌。古往今来,人们无不为

2、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播放西湖图片)今天,让我们走近宋朝两位诗人苏轼和杨万里,去看一看他们眼中的西湖又是一种怎样的境界!我们先来看第一首苏轼的。二、初读古诗,读准读通。(一)配乐朗读。(播放饮湖上初晴后雨视频朗读)(二)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三)指名读一读,并注意正音。(四)齐读。三、提示方法,学习古诗。(一)提示学习古诗的方法:(出示)1、知诗人,解诗题;2、抓字眼,明诗意;3、想意境,悟诗情。(二)课前我们已经要求同学按照提示的方法进行了自学,现在整理一下你自学的成果,准备在小组里进行交流。(三)小组合作,交流所得。如果有争议或者疑惑,等会儿全班交流时提出来。(四)全班

3、交流,共同探讨。1、知诗人,解诗题。知诗人:作者苏轼与西湖有着不解之缘,先后两次在杭州为官,“苏堤春晓”“三潭印月”等景观均因他而得名。苏轼创作了众多关于西湖景物的诗,西湖也因此平添了许多人文气息与奇丽的色彩。饮湖上初晴后雨共两首,文中选的是第二首,是他题咏西湖的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出示)解题目:“饮湖上初晴后雨”,词序可以调整一下“初晴后雨”应该是“雨后初晴”,“饮湖上”应为“湖上饮”,题目应调整为“雨后初晴湖上饮”,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意思是雨后初晴(在)西湖上饮(酒)时(看到的景象)。2、抓字眼,明诗意。抓住“潋滟”、“空濛”、“奇”、“西子”引导学生理解。前两句:“水光潋滟”“山色

4、空濛”会是一种怎样的景色?(出示)诗人用凝练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一晴一雨的西湖,正应和了题目中的哪个词?(初晴后雨)一个“晴方好”,一个“雨亦奇”,又与下文哪个词两相呼应?(总相宜)后两句:这是一种什么修辞?你认为用得怎么样?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

5、了西湖的别称。3、想意境,悟诗情。(1)自己想象着诗中描写的景色,有感情的读一读古诗。(播放音乐)(2)找同学来读,其他人闭眼想象。(3)交流感受:你看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四、品读诗文,体验情感。(一)西湖正如那仪态万方的美人西子一样,无论是淡雅或浓艳的打扮,都恰到好处,美丽动人。想象一下,此时此刻正在西湖边上饮酒的苏轼他的心情会是怎样?(二)带着这种心情诵读古诗。(三)小结:西湖景致宜人,真是美不胜收。才情横溢的诗人苏轼有感而发,挥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西湖晴雨皆宜的美景随即跃然纸上,鲜活传神。(四)请把自己当成作者置身于西湖,再来读一读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吧!第二课时一、回顾

6、旧知,复习导入。(一)请同学自由地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二)苏轼笔下西湖美景晴雨皆宜,脍炙人口;杨万里的这首赞美西湖的诗也同样流传千古,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在不同诗人的眼中西湖又该是怎样不同的美丽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用同样的方法学习欣赏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初读古诗,读准读通。(一)教师范读。(出示)(二)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三)指名读一读,并注意正音。(四)齐读古诗。三、运用方法,再学古诗。(一)出示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古诗。(出示)(二)推选同学或自荐按学习步骤组织全班共同进行交流、探讨,读懂古诗。1、知诗人,解诗题。2、抓字眼,明诗意。(1)能说说你读过之后的感受吗?(美

7、)(2)美在那儿?用你的话说说好吗?(无边的荷叶,一片碧绿!)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呢?(接天无穷碧)“接天”是指荷塘与天边相接。那“无穷碧”又是什么意思呢?(“应该是照应接天,指范围广。”“可能是指很绿,绿得很美,绿得难以形容。”“也许是指有很多种不同层次的绿:深绿、浅绿、淡绿、草绿、浓绿。”)(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此诗除赞美西湖的“无边的荷叶,一片碧绿”外还赞美了西湖的什么呢?(阳光下的荷花,格外红艳!)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呢?(映日、别样红)“映日”是什么时候的日?你是怎么知道的?“别样红”是什么意思呢?(特别的红,不一般的红,红的有层次,有变化。)这景色多美啊!用你自己的话把这两句诗的意

8、境说出来好吗?(4)指名说说这两句话的含义。(5)同学们对这两句话理解得很好了,相信你们也能读好!邻桌之间相互诵读。指名读。(6)出示配乐荷花景图组。(7)再读一读这两句诗好吗?(出示:莲叶、荷花、淡景为背景的古诗)正因为西湖六月的荷叶无穷的碧、荷花别样的红,所以诗人一见到这美丽清新画面就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引读一二两句。(8)赞西湖。(先试一试再指名说,注意“赞叹”的情感。)相机理解诗中的“毕竟”、“四时”。3、想意境,悟诗情。(出示)(1)同学们,如果你就是杨万里。当你和友人畅谈一夜后,从寺中走出,一幅清秀幽雅的荷花图跃入眼帘,你会吟诵(学生朗诵古诗)当你和友人漫步岸边、与友人依依惜别时,阵阵

9、荷香迎面飘来、沁入心脾,你会不由自主的吟诵(学生朗诵古诗)当你和友人荡舟湖中,从层层叠叠的荷叶中穿梭而过依依话别时,忽见阳光下的荷花竟如此晶莹剔透,你会情不自禁的吟诵(学生朗诵古诗)(2)同学们,这首诗题为送别,可诗中却一字未提,这是怎么回事呢?可能受到荷花的美丽所感染,他们没有太多伤感,所以不写。荷花是西湖六月的最大特色,诗人想让友人记住这满湖荷花,记住他今天的送别之情。(3)让我们继续发挥丰富的想象力,闭上眼睛,在头脑中绘制一幅西湖荷塘的水墨画。想象着这么多美丽可爱的荷花荷叶就在你的眼前,清风徐来、荷香阵阵,同学们,你们瞧见了吗,那满塘的荷叶(挨挨挤挤、错落有致、随风摇曳)再看那星星点点的

10、荷花(亭亭玉立,暗香浮动、娇艳动人)此时,你自己就是一朵荷花、一枚荷叶,荷塘里的一汪池水,荷花上的一只蜻蜓,用你的声音、你的表情、你的动作一起来背诵这首古诗吧!(4)配乐背诵。附送:2022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古诗二首引导启发教学设计冀教版教学要求:1、会认1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理解并掌握“方好、毕竟、淡妆浓抹”等词语。2、理解诗句的意思,自然成诵;用心品读诗文 ,体悟“水光潋滟”“山色空濛”“接天莲叶”等词语构筑的画面与意境,读出诗的韵味与美感。3、感受不同诗人眼中不同的西湖,对西湖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产生向往之情。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自然成诵。教学难点:感受不同诗人眼中不同的西

11、湖,对西湖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产生向往之情。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一)初读课文,读准读通诗句。1、师范读,学生评一评。2、学生练读,互评。3、比一比,看谁读得好。(二)精读课文理解古诗。1、复习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读诗句,悟诗意)2、分组合作学习古诗,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方法,把你的理解、感受、问题与小组交流。解决不了的可动笔记一记,方便在班上交流解决。3、学生汇报所得所感所疑。4、师边小结边板书。5、指导朗读。二、回读全诗,感受意境。三、扩展思维。我们被诗人带到如此迷人的西湖中,你会想些什么呢?四、指导背诵。五、作业

12、。根据你对诗意的理解把西湖的美景画下来。第二课时一、激情导入。一千多年前的南宋大诗人杨万里和你们一样看到那么美的荷花,作了一首诗,脍炙人口,传诵至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二、学习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自读古诗,读正确。2、指名读古诗。(男女各一)。3、哪些词语的意思你一看就明白了。4、还有哪些不明白的我们一起来讨论。我们第一次和这首诗亲密接触,就有不小的收获,再来读读,我们的收获会更大。三、再次学习交流。再读读这首诗,说说诗的大致意思。(三个)在知道诗的大致意思后,我们也只是知道了个大概,学了点皮毛,假如我们再深入研究,会有很多新的发现。四、深入研究学习。1、你还想深入了解些什么?诗人在什

13、么情况下写的?心情怎样?2、就近找学习伙伴讨论。反馈交流。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没有叙友谊,更没有抒发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同学们你就是杨万里,在送别时,读给你的朋友林子方听。哪些词句写出了西湖的美,把它读得特别好,哪些词句写出了对友人的眷恋,也把它读好。同桌试试吧。3、看着这满湖的荷花,你杨万里还会对朋友林子方说些什么?4、整首诗美美的,又带有一丝淡淡的离愁的读一读。5、背下来行吗?试试吧!五、以前也曾学过一首写荷花的诗是什么?(小池)1、这两首诗有什么不一样?2、你喜欢那一首,为什么?六、西湖是世界闻名的风景旅游胜地,自古以来,描绘西湖美景的诗很多,你知道的还有哪些?七、这些诗是我们古代先辈为我们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今天也来学学古人,用我们自己手中的笔,来夸夸我们的杭州西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