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车智能小车报告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90125153 上传时间:2022-05-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超车智能小车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超车智能小车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超车智能小车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超车智能小车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车智能小车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智能小车C题【本科组】2013年7月26日. z-摘要 本系统采用2片STM单片机STM32作为核心处理芯片设计了两辆履带车。通过红外线传感器识别不同的黑线标记,实现小车在轨道内正常行驶,超声波传感器用于保持两小车在超车前的距离,并保证正常行驶时,两车不相撞。用NRF2401进展两小车通信;电动车采用直流减速电机履带车,性能稳定,控制精度高。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建立小车转向模糊控制表,小车行进中查询模糊表来完成赛道行驶任务。并添加了蜂鸣器及闪光二极管的声光提示。关键字:STM32 红外线传感器 超声波传感器 NRF2401 模糊控制 Abstract The sy

2、stem uses 2 STM microcontroller STM32 as the core processing chip design two car. Through the black mark infrared sensors to identify different, car driving normally in orbit, the ultrasonic sensor is used to keep two car in the overtaking distance, with the NRF2401 two car munication; electric vehi

3、cles use DC motor speed tracked vehicle, stable performance, high control precision. Fuzzy control algorithm to build the car steering fuzzy control table, moving car in fuzzy query table to plete the track running tasks. Adding voice broadcast module, voice broadcast and recording.Keywords: STM32 i

4、nfrared sensors ultrasonic sensors NRF2401. z-目录1系统方案11.1 主控制器的论证与选择1 1.2 路径检测模块的论证与选择1 1.3 电机的论证与选择2 1.4 驱动模块的论证与选择2 1.5 测距通信模块的论证与选择2 1.6 显示模块的论证与选择22 系统理论分析与计算2 2.1 模糊控制器的分析2 2.2通信定点的分析3 2.3 超车距离的计算33电路域程序设计4 3.1电路的设计4 3.1.1系统总体框图4 3.1.2 路径检测子程序框图与电路原理图4 3.1.3 L298驱动子程序框图与电路原理图5 3.1.4 电源系统63.2程序的

5、设计6 3.2.1程序功能描述及设计思路6 3.2.2程序流程图64 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8 4.1测试方案8 4.2测试条件与测试仪器9 4.3测试结果及分析94.3.1测试结果数据9测试分析与结论95 设计总结106 参考文献10附录1:元器件清单11. z- 智能小车C题【本科组】1系统方案本系统主要由主控制器模块、路径检测模块、测距模块、驱动模块、声光提示模块、电源模块组成,根据题目要求,系统主要实现功能是甲乙两车在已给出的跑道上各自正常行驶和交替超车领跑。整个跑道可分为直道、弯道、超车道三类区域。三类区域存在各自的特性,对小车行驶的难易考察点就不同,关键在于小车针对不同类型跑道时检测方

6、法、传感器的选取应用和小车间的通信、协调。甲乙两车在完成第一、二圈交替领跑后,第三、四圈的行驶则主要依靠小车系统的稳定性保证实现。下面分别论证这几个模块的选择。1.1 主控制器的论证与选择传统51单片机具有简单,价格廉价等诸多特点。但其运算能力较低,处理速度慢,功能相对单一,难实现较复杂的任务要求。STM32多达100个I/O端口,所有I/O口一块映像到16个外部中断;几乎所有的端口均可容忍5V信号,适用于小车平台。所以采用STM32作为2个小车的控制器。1.2路径检测模块的论证与选择方案一:采用CCD传感器,此种方法虽然能对路面信息进展准确完备的反响,但它存在信息处理满,实时性差等缺点,因此

7、假设采用CCD传感器,无疑会加重单片机的处理负担,不利于实现更好的控制策略。方案二:光敏电阻。光敏电阻构造简单,价格廉价,但对于本系统的路径检测来说,其精度不够高,不灵敏,无法迅速识别黑胶带与木质地板。方案三:光电开关。光电开关的精度和灵敏度都高于光敏电阻,通过LM393比较电路容易得到数字量。综合考虑选用4路光电传感器作为路径检测模块,该电路能实现小车在任何位置不驶出赛道。1.3 电机的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直流伺服电机。普通直流伺服电机控制简单,利用双极性PWM即可实现调速和正、反转。但该类电机制动能力较差,需要闭环控制速度,安装调试复杂。方案二:步进电机。步进电机控制时序相对复杂,但步进距

8、离很小,保持力矩大,制动能力强,可以实现电动车位移细分。但步进电机速度只在一定*围内可调,且一般步进电机在不旋转时仍有假设干相通电,功耗太大。方案三:直流减速电机。直流减速电机可靠耐用,控制简单,承受过载能力高,功率可达95KW以上。能耗低,性能优越,减速机效率高达95%以上。具有动力性能强、底盘稳定性高、可原地转圈、转弯灵活等特点。是一款非常优秀的嵌入式控制平台。综合考虑采用方案三。1.4 驱动模块的论证与选择采用集成式全桥驱动芯片L298N。集成驱动芯片L298N内部包含4通道逻辑驱动电路,可以方便的驱动两个直流电机,输出电流可高达2.5A,可容易驱动电感性负载。驱动的电路构造和原理简单,

9、加速能力强,采用由达林顿管组成的 H型桥式电路,用单片机控制达林顿管使之工作在占空比可调的开关状态下,准确调整电动机转速。这种电路由于工作在管子的饱和截止模式下,效率非常高,H型桥式电路保证了简单的实现转速和方向的控制,电子管的开关速度很快,稳定性也极强,是一种广泛采用的PWM调速技术。L298N有过电流保护功能,当出现电机卡死时,可以保护电路和电机。 所以选择L298来驱动2个直流减速电机。1.5 测距避障模块的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红外测距。红外传感器可在无反光板和反射率低的情况下测量较远的距离。但相对测量*围较短,且易受光线强弱的影响,不利于本系统的稳定性。 方案二:超声波测距。超声波传感

10、器由于超声波指向性强,能量消耗缓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较远,因而超声波经常用于距离的测量。 综合考虑采用方案二。1.6显示模块的论证与选择方案一:LED数码管。虽然LED数码管使用普遍,控制简单,功耗低,但显示位数少,并且占有I/O资源,无法满足任务要求。方案二:LCD12864液晶显示。LCD是目前较为广泛的显示方法,不仅显示内容多,而且控制方便,显示清晰。特别适用于较大数据显示和人机界面操作的场合。综合考虑采用12864汉字图形点阵液晶显示模块,它可以显示汉字和图形。2系统理论分析与计算2.1 模糊控制器的分析目标路径信息的获取是基于光电开关和超声波传感器来进展的,通过光电开关和超声波传感

11、器的状态来对道路的主要信息进展分析和提取。在分析智能小车运动规律的根底上,分别对小车的转向和速度采用自适应模糊控制算法,按照路径跟踪要求建立模糊控制规则并求出模糊控制表,根据已提取的道路信息查询模糊控制表来对智能小车的转向和速度进展调整,使系统具有自适应学习能力。智能小车模糊控制器的主要任务是当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探测到标志物,模糊控制器根据探测到的信息,确定智能小车的位置、距离、方位,然后控制智能小车按预定的路径和方位行走,接近于人类的判断和反响。模糊控制器的输入为4个从左至右的光电传感器的状态,和超声波传感器的状态,定义输入变量集合为*1,*2,*3,*4,*5;状态变量集合为0,1,

12、其中0表示有,1表示无;输出响应集合为左拐,直走,右拐,停2s。以上输入变量均由红外传感器的状态数据所确定,经过模糊控制器的模糊化处理和模糊推理后,输出动作行为结果,该动作行为结果的执行是由子控制系统(电机控制器)执行,最终的执行者为电机。 图1 模糊控制器构造图根据路径的实际情况建立模糊规则如下:包含时间顺序1、*1=0,*2=0,*3=0,*4=0,*5=0:直走2、*1=1,*2=0,*3=0,*4=0:*5=0:右拐3、*1=0,*2=0,*3=0,*4=1:*5=0: 左拐4、*1=0,*2=1,*3=1,*4=0:*5=0: 转弯标志,左转5、*1=0,*2=0,*3=0,*4=1

13、:*5=0: 左转,并沿黑线直走6、*1=0,*2=0,*3=0,*4=0:*5=1: 两车间距小于20cm,停车2s 以上采用模糊控制方法,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模糊控制器,完成距离信息的模糊化和避障动作行为决策。小车在运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检测右方、左方、前方的障碍物距离,根据所检测到的数据,利用模糊控制器计算出小车前进的转向角,并按照该角度前进。2.2 通信定点分析 根据题目要求,该系统中甲乙两车之间通信主要表达在三个方面: 1出发时两车约定同时出发。两车在起点区域上电后,通过无线模块相互完成应答,约定同时出发。 2行驶全过程中,防止两车碰撞。在车头各自安装1个超声波传感器,通过实测设定平安行驶

14、间距。当检测到间距小于平安行驶间距,则产生危险信号,使后面的小车停下等待。当两车间距大于平安行驶,后车启动。 3两车在四圈行驶中,在超车区交替超车领跑。两车在进入超车区后通过无线模块相互完成应答,更新当前行驶状态。第一圈行驶中,甲车先进入超车前,在向前行驶一段距离后停下等待,向乙车发送“可以进展超车信息。当乙车完成超车后,继续行驶并向甲车发送“超车完成,可以行进信息。第二圈中,乙车和甲车身份互换。第三、四圈类似进展交替。2.3 超车距离的计算 车长25cm,宽18cm,在经过超车标志后,甲车停靠,乙车避过甲车超车,由于赛道宽度有限,甲车转弯过后不能停靠的太前,否则甲车无法正常超车。斜边为车宽1

15、8cm,小车与水平30角转弯,则直角边9cm,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甲车转弯后至少再行驶cm,才能使乙车顺利通过,为使系统稳定,将超车距离定为10cm。3电路与程序设计3.1电路的设计3.1.1系统总体框图系统总体框图如图2所示。图2 系统总体框图系统算法包括:车辆运行、转弯控制、超车控制、调试与设置3.1.2 路径检测子系统框图与电路原理图 采用四路ST188光电开关,原理图如图2,安装示意图如图3。 图3 光电开关原理图4 小车传感器分布示意图 注:红外线传感器 :超声波传感器3.1.3 驱动子系统框图与电路原理图1、L298驱动子系统框图图5驱动子系统框图2、L298驱动子系统电路图6驱动

16、子系统电路3.1.4电源系统电源由稳压局部、滤波局部组成。L7805三端稳压将电池的7.8V降压为5V,为整个系统提供工作电压。由于电机运转会导致电源出现5%的纹波抖动,故将电机电源和单片机、传感器的供电分开,确保电路的正常稳定工作。这局部电路比较简单,都采用三端稳压管实现,故不作详述。3.2程序的设计3.2.1程序功能描述与设计思路程序设计思路 图7 跑道区域图 为使小车能在准确地在赛道指定地点完成相应功能,软件设计前按赛道特点将程序划分为六个状态。以STATE为使能标志,在主程序中轮流检测各个功能模块的使能标志,通过使能标志的转换以到达轮流调用六个功能模块的目的。当到最后一个功能模块操作完

17、成后,复位使能标志,程序回到起始位置,如此循环,周而复始。当未到达超车区域时,甲乙两车根据红外传感器收集路面信息,完成相应行进动作。同时,定时器分时调度超声波测距功能与无线接收功能,以此进展两车信息交换。当到达超车区域时,甲车完成停车动作并通过无线模块告知乙车,乙车便完成超车动作。3.2.2程序流程图1、主程序流程图 2、模块1流程图 3、模块2,3,4流程图4、 模块5超车流程图 5、模块5被超车局部4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4.1测试方案1、硬件测试主要用数字万用表来测试分立元件的电阻、压降、漏电流、截止/导通状态等参数;测量模块板是否可行,电源是否稳定。 2、软件仿真测试本程序较大且复杂,因此

18、采用C语言编写,通过keil4软件的不断修改,采用自下而上的调试方法,先调试功能电路,再调试整个系统。在调试的过程中与硬件的调试相结合,提高了调试的效率。 3、硬件软件联调用米尺和软件调速来不断调整小车最正确路径与速度,在保持系统稳定的情况下,使全程行驶时间最短。4.2 测试条件与仪器测试条件:检查屡次,仿真电路和硬件电路与系统原理图完全一样,并且检查无误,硬件电路保证无虚焊,供电电源稳定。测试仪器:秒表,米尺,数字示波器,数字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4.3 测试结果及分析4.3.1测试结果(数据)测试圈数第一次所用时间s第二次所用时间s第三次所用时间s1甲车根底局部28.428.028.12乙

19、车根底局部27.828.128.33起点甲超车局部44.044.544.14起点乙超车局部45.545.645.35任意起点甲超车局部44.945.645.86任意起点乙超车局部45.845.545.74.3.2测试分析与结论根据上述测试数据,两小车行驶时间大致一样,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甲乙两辆小车能够完成3 个主要的测试内容。从测试表记录的数据来看,2 种情况下的运动总时间并没有什么明显差异,说明该系统能够很好适应这两种行驶。 2、以甲车行驶时间为参考,可以看出每圈的时间无明显差异,说明该系统每圈行驶中并无较大运动误差的积累,稳定性良好。整圈时间中时间主要消耗在超车区,超车区除了路程

20、较长外,运动情况也较为复杂,是该题目的主要的考察点。 3、从此次测试可以看出,两辆履带小车行驶已具备良好的稳定性,但从总时间来看,速度仍然缺乏。综上所述,本设计到达设计要求。5 设计总结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培养创新、协作和钻研精神的平台,是大学生展现自己、积累经历的舞台。激情创造,精彩无限!参加过电子设计竞赛的人,都从中体会到了奋斗的快乐、团队力量的伟大和来自压力的动力。电子设计竞赛是一块“试金石,更是一个“练金场。要想取得成功,需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灵活的头脑、坚强的意志、塌实肯干和永不放弃的精神。以下我在本次竞赛中的体会和感想:一、态度性格决定命运,气度影响格局,态度决定

21、高度,细节决定成败。对于电子竞赛,我们应该有正确的认识,我们要以学知识为目的,拿奖为动力。只有我们有丰富的知识和经历的积累,才能在赛场上赢得胜利。培训到竞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期间心态很重要,会遇到很多问题,比方:做训练时不懂的知识,硬件、软件调不出来,队员之间的矛盾,外界压力等,都需要我们去抑制。其中,最重要的是处理好队员之间的矛盾和心态;不懂的知识可以去学习;硬件、软件调不出来,只要有耐心,认真分析就能找出原因; 阻碍我们开展的往往是自己心情,心胸开阔,善于承受意见和容忍别人的错误,才能在培训和竞赛中有所收获。 三、积累 电子竞赛要求较强的动手能力,将理论转换为实际的操做,“纸上得来终觉浅,

22、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识和经历需要我们在做课题时不断的积累,做课题时一定要合理分工,严格按要求完成,否则到比赛时就懊悔莫及。学会看英文文档,我们用到的芯片资料都是英文的,要学会找重点,找我们需要的东西,别人翻译的文档有可能错误或没说清楚。编程软件也是英文的,如果是没人教,就得自己看资料学习。四、交流交流不仅能促进队员们的学习,还能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队员之间交流过少,可能做出来的东西分开调试都满足要求,一旦连接起来就出问题了。所以不管是比赛还是在日常的学习中都要与他人沟通,利用一切可以提高自己能力的资源。网络上更有丰富的资源,要做的东西在网上都能找到相关内容,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特别在一些论坛里有着丰富的资源。总的来说,我们学会了很多,为以后的开展奠定了根底。6 参考文献1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作品选编(2007).理工大学.2008 年2黄智伟.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电路设计.航天航空大学.2006 年3黄智伟.基于NI multisim的电子电路计算机仿真设计与分析.电子工业.2011年附录1:元器件清单主要元件 数量STM32F103单片机开发板2L298N电机驱动芯片28V蓄电池2直流减速电机4履带车底盘2ST188放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8超声波传感器2红外接近开关2NRF2401无线通信2L7805三端稳压芯片4LCD液晶显示屏2. z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