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口语TaskTwo的答题策略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90081805 上传时间:2022-05-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托福口语TaskTwo的答题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托福口语TaskTwo的答题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托福口语TaskTwo的答题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托福口语TaskTwo的答题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托福口语TaskTwo的答题策略(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托福口语Task Two 的答题策略Task 2 的主题是Choice,以“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或者 “ Which do you prefer/agree with?”的形式呈现出来,考生需要做出选择。这时很多考生就开始困惑了,到底二选一哪个方向呢?其实不管选哪个方向,考生可能越说心里越没底,因为会发现相反的观点理由似乎也充足,于是心慌意乱,影响考试步伐。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能不能想一下,是不是还有其他出路?既然这两边似乎既理由充足又理由不足,可不可能有第三种选择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Task 2的解题策略。解读及答题结构Task 2跟Task 1的差别在于Tas

2、k 1的话题更多来自于Personal Experience,并且多为开放性提问方式(Describe, talk about, choose, what),客观描述的成分更多一些,所以需要更多的论据材料来支撑观点。然而Task 2从提问方式上来看更偏重说理,并且由于话题具有局限性,因此需要考生开的脑洞更小,不需要事先准备太多材料。我们先来看看OG上给出的例题:Some students study for classes individually. Others study in groups. Which method of studying do you think isbetter f

3、or students and why?这道题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Some students study for classes individually. Others study in groups.2)Which method of studying do you think isbetter for students3)and why?第一部分只确定了主题:两种学习行为。第二部分确定观点:支持哪一种。第三部分要求解释:为什么。“主题+观点+解释”,是不是看着很熟悉?没错,整体上来说,Task 2和Task 1答题内容的结构是相似的,都采取以下结构:在这个时候,可以使用“T+2S” 的

4、结构,即 “Topic+2 Subtopics”。首句开门见山选择立场并引入主题,接着跟上解释。在讲Task 2的展开方式之前,我们必须要总结一下它的三种提问方式,这对于接下来我们用何种方式展开更容易是具有一定指导性的。从TPO和真正考试的机经回忆看来,Task 2主要有以下三种提问方式:1)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Others believe that, which do you agree with?2)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that?3)Some choose to Other

5、s choose to, which do you prefer/think is better and why?我们可以看到第三种提问方式本质上还是 “Personal Preference”,和Task 1相同,所以Task 2和Task 1的解题思路一致,可以使用细节和例子来展开。虽然Task 2的题目给我们设定了一个二选一的思维套路,但是不代表我们必须要走进这个思维套路去答题,而是有多重选择。当然不论选择何种立场,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唯一的,那就是:哪种更方便思路的拓展、更好说就选择哪种。接下来我们主要讲解两种立场选择方式,第一种就是我们传统的二选一,顺应题目的意思来做选择;第二个则是运用

6、分析性思维来解题的立场。1、二选一对于大多数题目来说,比如我们前面给出的OG例题(你认为一个人学习好还是一群人一起学习好),这样的题目有一个选项的理由是显而易见地充足,比如:一个人学习,我们能专心并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选择“二选一”的方式,因为选一边比较好展开。类似的题目还有:1)It is more important to study math or science than it is to study art or literature.(TPO 5 Task 2)2)Children should be required to learn practical ski

7、lls in school, such as cooking or personal finance.(TPO 22 Task 2)3)Do you think that eating healthy food is easier or more difficult today than it was 40 or 50 years ago? (TPO 33 Task 2)表达观点的常用句型:a. Personally, I totally agree/disagree thatb. I personally dont think its a good idea toc. I prefer/Id

8、 ratherd. As for me, I think it would be better to because2、中立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有的题目经过仔细分析,其实并不好说。尤其是大学考生,会发现按照“二选一”的方式答题并不科学严谨。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现实生活要比题目描述的情况复杂得多,因此有一些题目如果用“二选一”的方式回答其实并不好答,很难想出第二个理由。我们来看看下面一道例题:Some college students choose to take courses in a variety of subject areas in order to get a broad ed

9、ucation. Others choose to focus on a single subject area in order to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at area. Which do you prefer and why? (TPO 2 Task 2)这一道题,很多同学采取了二选一的立场,进行了换位思考,但是可能想不出两个理由。若选择第一个观点,很多同学可能只能想出“丰富知识、寻找兴趣”这样的理由,可是这两个理由能展开的内容都不多。那么选择专注于一个领域呢?能给出的理由也只有“在此专业领域学得更精,走得更远,找到更好的工作”这样的理由,而

10、这几个理由也很难展开。这时,我们就需要跳出两难陷阱,给出一个折衷的立场,即视“我”的具体情况而定。使用对两种不同情况下不同选择的分析进行展开,以“T+2S”的结构完美收官。而要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这道题给出的“two contrast behaviors”实际上并非真正对立,只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论述,自然手到擒来。接下来我们来总结一下哪两种问题是一定可以用到中立立场的:1)比较双方不成对立关系;2)绝对化观点。表达观点常用的句型:a. Well, I think its kind of a complicated question, and I think it all depends

11、 onb. I personally dont think its an either-or question. I think it all depends onc. Anyone who jumps to the conclusion must have assumed that But I dont think so, I think展开方式Task 2虽然偏重说理,但也是基于“话题+观点+解释”这样一个固定论述模式的,因此Task 1所讲的展开方式在Task 2中依然可以适用。但由于Task 2提问方式的特殊性(比较),因此接下来我们补充了两个Task 1中比较少使用甚至无法使用但是在

12、Task 2中常常使用的展开方式:条件分析和对比。1、条件分析条件分析是Task 2最常用的展开方式,通过假设其中一种情况成立分析可能出现的后果(好坏),从而形成选择双方的优劣判断。这种方法可操作性最强,句式也比较单一,通常使用if条件句,比较好上手。这也比较适合二选一的单一立场。条件分析的常见句型:a. If, then its likely that / they / we will probably / probably wontb.will lead to/result inc.enables tod.allows toe.paves way forf.prevents/keeps u

13、s/them from doing, thus helping us/them2、对比对比展开是Task 2中最常见的方法,它的作用是强调观点。但是很容易误用,因为如果事先不确定好对比双方的哪一方面,很有可能导致牛头不对马嘴的结果。所以在练习这种展开方法的时候最好事先将相比较的双方列举出来,再把要比较的点列举出来,这样就能做到一目了然了。对比的种类和结构对比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性质对比,一种是时间对比。性质对比的比较对象不同,通常比较同一方面。比如:比较两个人的年龄有old and young,比较两个动作有fast and slowly, 比较一种心理状态有 emptiness and en

14、richment等。而时间对比的比较对象可以是同一个,突出不同时间的变化,比如:I used to live here but now I dont。这两种对比所运用的结构有些许差别,但是总体而言都是通过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体现出来的。而两种对比的区别主要呈现在时态上,这在下一部分语言运用部分会提到。1)性质对比I would like to spend my leisure time with other people doing some group activities because I have more fun hanging out with others than if I

15、 stay alone. (TPO 23 Task 2)2)时间对比The first reason is the increasing population, as more lands are being exploited to build skyscrapers, and fewer farmlands can be used to grow crops. (TPO 33 Task 2)更多结构内容将在独立任务题的“语言运用”中提到。下面仅列举使用频率最高的几种结构:a. be (not) as adj. asb. be (even/much/far/way) more adj. thanc. be less adj. thand. did/used to doe. not any more/longer, no longerf. (if) had not done,would do/would have done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