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将相和》教案 鲁教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90075369 上传时间:2022-05-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将相和》教案 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将相和》教案 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将相和》教案 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2022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将相和》教案 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将相和》教案 鲁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将相和教案 鲁教版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召集、商议、隆重、约定、胆怯、拒绝、能耐、诸位、和氏璧、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负荆请罪、同心协力”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教学重难点:1、读讲故事,感受人物形象。2、把握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一导入:1、 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齐读课题将相和。看着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提?你想知道什么?(1)将指的是谁?相指的是谁?和是什么意思?生回答,师随机板书:

2、廉颇 蔺相如,和是和好的意思)(2)廉颇和蔺相如为什么不和?后来又是怎样和好的?板书:不和 和(3)想知道课文写了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故事?2、大家真爱动脑筋,带着这些问题,请大家进行自主学习。师读自学提示一、 自主学习1、 生自主学习(课件出示)自学提示:(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哪几个故事,自己试着用小标题概括。 (2)、想一想文章中哪些段落分别讲了这几个故事。2、汇报(1)师:课文讲了哪几个故事?第一个故事可以用什么小标题来概括?(完璧归赵:请大家跟老师一块写写,注意璧字下面是个玉,不是土)板书:完璧归赵 师:谁来说说第二个故事可以用什么小标题来概括?(渑池之会:注意渑池是个地名)

3、板书:渑池之会师:第三个故事,谁来说?(负荆请罪:注意荆是后鼻音,左右结构,跟老师一起写写)板书:负荆请罪(2)课文的哪些段落写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板书(110)哪些段落接着写了渑池之会这个故事?板书(1115)哪些自然段写了负荆请罪这个故事?板书(1618)(3)完璧归赵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什么?板书(上大夫)几年后的渑池会上蔺相如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做什么?板书(上卿),而且职位比廉颇高,这时候将相闹不和,请同学们快速找出文中直接写将相不和的段落。廉颇是怎样说的?课件出示: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

4、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师:一起读读句子,谁来说说体会?生:(廉颇很不服气)读出廉颇的不服气。生:廉颇很自信,自信的读读这个句子。板书:勇猛善战生:看不起蔺相如,读出轻蔑的语气。师:蔺相如真的如廉颇所说,只是靠一张嘴吗?请大家合作学习前两个故事,我请一个同学读读学习提示。二、 合作学习课文115自然段。1、 生开展合作学习课件出示 学习提示: 蔺相如只是靠一张嘴立功的吗?从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中找出描写蔺相如的句子,抓住关键词句,组内谈谈你的感受和体会。2、 全班交流 :刚才各小组都积极地进行了交流,每个小组加两分,下面进行汇报。先汇报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小组汇报或者个人汇报课件出示

5、生汇报的句子:生谈感受,是随机指导读,学中质疑解疑)(1)句子一:“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从这里感受蔺相如胆子大,有勇有谋。沉着冷静,聪明。一起读读,读出他的自信和勇敢。板书:有勇有谋(2)句子二: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生:故意说有瑕疵,是发现秦王根本没有诚意拿城换璧,顺着秦王喜爱和氏璧的心理,是想夺回和氏璧,体现它的机智,反应快。生:蔺相如为什么说这块璧有点小毛病?知道秦王根本没有诚意拿城换璧,这样说可以巧妙地夺回和

6、氏璧。是呀多么机智的蔺相如,读一读句子。(3)句子三: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生:从理直气壮体会蔺相如说话时有气势,理由充分。从“ 撞”体会到蔺相如机智勇敢。蔺相如知道秦王很喜欢和氏璧,于是威胁吓唬秦王。多么勇敢的蔺相如,带着感受读读这句话,读出他的理直气壮,读出他机智勇敢。板书:机智勇敢(4)句子四: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

7、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生:蔺相如非常聪明,派人把璧送回赵国,先发制人。假如秦王一生气,真杀了他,也能保证和氏璧的完好无损。在这种场合秦王不敢杀他,只好把他送回赵国。从大大方方体会到他镇定自若。从杀了我也没用,体会蔺相如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机智勇敢。师小结:从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中,大家评评理,蔺相如真的只是靠一张嘴立功的吗?(不是,是他机智勇敢,不怕死)接着汇报: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又是怎样做的?(5)句子: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8、”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生:从这里也能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怕死。带着你们的感受和体会读读。师过度:同学们,在和秦王的斗争中蔺相如机智勇敢,不顾个人安危,丝毫不肯退让,让秦王没有占到便宜,下面我们看看在解决和廉将军的矛盾时,蔺相如的表现又会怎样?请大家自主学习最后一个故事负荆请罪。三、 自主学习负荆请罪1618自然段1、 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提示: (1)、自主探究 默读第1618自然段,比较将相说的话有什么不同?写一写自己的体会。 (2)、合作交流 读了负荆请罪这个故事,组内谈谈你的感受和体会。2、 全班交流(一)课件出示句

9、子:(1)“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2)“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生读读句子,谈体会:师:两人说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廉颇不服气,蔺相如是语重心长;师:你还发现了什么不同?称呼,廉颇是直呼其名,不把蔺相如放在眼里。而蔺相如成廉颇为廉将军。师:还有什么不同?心里的想法相同吗?廉颇是站在个人立场上相给蔺相如下不了台,想羞辱蔺相如,而蔺相如是站

10、在国家立场上,以国家利益为重,心系国家。板书:爱国(二)师:最后廉颇是怎样负荆请罪的,一起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师:一位威震四方赫赫有名的大将军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家去(请罪),在这里,老师要补充一点:其实廉颇负荆请罪的这一天是蔺相如家大宴宾客的之时。选择在这一天亲自登门谢罪,我们可以看出廉将军怎样?生:惭愧,知道自己错了,耿直,认错有诚意,知错就改。爱国,是个大丈夫。板书:(知错就改 爱国)师:同学们,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再由不和到和好,团结起来了。是呀,家和万事兴,国和则国强。和的力量是强大的,正是因为赵国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他们同心协力保卫赵国,(板书同心协力,保卫赵

11、国),所以连强大的秦王也感到害怕,这就是和的力量。其实我们今天也一样,让我们记住(课件出示:家和万事兴,国和则国强。)四、 拓展延伸课件出示:写“负荆请罪”廉颇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两人可能说些什么,课文没有写,请学生想一想他们各会说些什么并写出来,准备交流。板书设计: 18将相和 廉颇 同心协力 蔺相如 保卫赵国 英勇善战 完璧归赵(110) 机智勇敢 上大夫 知错就改 渑池之会(1115) 有勇有谋 上卿 爱国 负荆请罪(1618) 爱国 附送:2022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将相和教案 鲁教版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

12、生字。正确读写“召集、商议、隆重、约定、胆怯、拒绝、能耐、诸位、和氏璧、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负荆请罪、同心协力”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教学重难点:1、读讲故事,感受人物形象。2、把握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一导入:2、 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齐读课题将相和。看着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提?你想知道什么?(1)将指的是谁?相指的是谁?和是什么意思?生回答,师随机板书:廉颇 蔺相如,和是和好的意思)(2)廉颇和蔺相如为什么不和?后来又是怎样和好的?板书:

13、不和 和(3)想知道课文写了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故事?2、大家真爱动脑筋,带着这些问题,请大家进行自主学习。师读自学提示五、 自主学习2、 生自主学习(课件出示)自学提示:(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哪几个故事,自己试着用小标题概括。 (2)、想一想文章中哪些段落分别讲了这几个故事。2、汇报(1)师:课文讲了哪几个故事?第一个故事可以用什么小标题来概括?(完璧归赵:请大家跟老师一块写写,注意璧字下面是个玉,不是土)板书:完璧归赵 师:谁来说说第二个故事可以用什么小标题来概括?(渑池之会:注意渑池是个地名)板书:渑池之会师:第三个故事,谁来说?(负荆请罪:注意荆是后鼻音,左右结构,跟老师一起

14、写写)板书:负荆请罪(2)课文的哪些段落写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板书(110)哪些段落接着写了渑池之会这个故事?板书(1115)哪些自然段写了负荆请罪这个故事?板书(1618)(3)完璧归赵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什么?板书(上大夫)几年后的渑池会上蔺相如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做什么?板书(上卿),而且职位比廉颇高,这时候将相闹不和,请同学们快速找出文中直接写将相不和的段落。廉颇是怎样说的?课件出示: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师:一起读读句子,谁来说说体会?生:(廉颇很不服气)

15、读出廉颇的不服气。生:廉颇很自信,自信的读读这个句子。板书:勇猛善战生:看不起蔺相如,读出轻蔑的语气。师:蔺相如真的如廉颇所说,只是靠一张嘴吗?请大家合作学习前两个故事,我请一个同学读读学习提示。六、 合作学习课文115自然段。3、 生开展合作学习课件出示 学习提示: 蔺相如只是靠一张嘴立功的吗?从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中找出描写蔺相如的句子,抓住关键词句,组内谈谈你的感受和体会。4、 全班交流 :刚才各小组都积极地进行了交流,每个小组加两分,下面进行汇报。先汇报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小组汇报或者个人汇报课件出示生汇报的句子:生谈感受,是随机指导读,学中质疑解疑)(1)句子一:“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

16、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从这里感受蔺相如胆子大,有勇有谋。沉着冷静,聪明。一起读读,读出他的自信和勇敢。板书:有勇有谋(2)句子二: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生:故意说有瑕疵,是发现秦王根本没有诚意拿城换璧,顺着秦王喜爱和氏璧的心理,是想夺回和氏璧,体现它的机智,反应快。生:蔺相如为什么说这块璧有点小毛病?知道秦王根本没有诚意拿城换璧,这样说可以巧妙地夺回和氏璧。是呀多么机智的蔺相如,读一读句子。(3)句子三: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

17、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生:从理直气壮体会蔺相如说话时有气势,理由充分。从“ 撞”体会到蔺相如机智勇敢。蔺相如知道秦王很喜欢和氏璧,于是威胁吓唬秦王。多么勇敢的蔺相如,带着感受读读这句话,读出他的理直气壮,读出他机智勇敢。板书:机智勇敢(4)句子四: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生:蔺相如非常聪明,派人把璧送回赵国,

18、先发制人。假如秦王一生气,真杀了他,也能保证和氏璧的完好无损。在这种场合秦王不敢杀他,只好把他送回赵国。从大大方方体会到他镇定自若。从杀了我也没用,体会蔺相如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机智勇敢。师小结:从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中,大家评评理,蔺相如真的只是靠一张嘴立功的吗?(不是,是他机智勇敢,不怕死)接着汇报: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又是怎样做的?(5)句子: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19、生:从这里也能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怕死。带着你们的感受和体会读读。师过度:同学们,在和秦王的斗争中蔺相如机智勇敢,不顾个人安危,丝毫不肯退让,让秦王没有占到便宜,下面我们看看在解决和廉将军的矛盾时,蔺相如的表现又会怎样?请大家自主学习最后一个故事负荆请罪。七、 自主学习负荆请罪1618自然段3、 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提示: (1)、自主探究 默读第1618自然段,比较将相说的话有什么不同?写一写自己的体会。 (2)、合作交流 读了负荆请罪这个故事,组内谈谈你的感受和体会。4、 全班交流(一)课件出示句子:(1)“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

20、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2)“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生读读句子,谈体会:师:两人说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廉颇不服气,蔺相如是语重心长;师:你还发现了什么不同?称呼,廉颇是直呼其名,不把蔺相如放在眼里。而蔺相如成廉颇为廉将军。师:还有什么不同?心里的想法相同吗?廉颇是站在个人立场上相给蔺相如下不了台,想羞辱蔺相如,而蔺相如是站在国家立场上,以国家利益为重,心系国家。板书:爱国(二)师:最后廉颇是怎样负荆请罪的,

21、一起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师:一位威震四方赫赫有名的大将军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家去(请罪),在这里,老师要补充一点:其实廉颇负荆请罪的这一天是蔺相如家大宴宾客的之时。选择在这一天亲自登门谢罪,我们可以看出廉将军怎样?生:惭愧,知道自己错了,耿直,认错有诚意,知错就改。爱国,是个大丈夫。板书:(知错就改 爱国)师:同学们,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再由不和到和好,团结起来了。是呀,家和万事兴,国和则国强。和的力量是强大的,正是因为赵国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他们同心协力保卫赵国,(板书同心协力,保卫赵国),所以连强大的秦王也感到害怕,这就是和的力量。其实我们今天也一样,让我们记住(课件出示:家和万事兴,国和则国强。)八、 拓展延伸课件出示:写“负荆请罪”廉颇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两人可能说些什么,课文没有写,请学生想一想他们各会说些什么并写出来,准备交流。板书设计: 18将相和 廉颇 同心协力 蔺相如 保卫赵国 英勇善战 完璧归赵(110) 机智勇敢 上大夫 知错就改 渑池之会(1115) 有勇有谋 上卿 爱国 负荆请罪(1618) 爱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