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及其能力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0024764 上传时间:2022-05-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80.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及其能力评价的思考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及其能力评价的思考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及其能力评价的思考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及其能力评价的思考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及其能力评价的思考与实践(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及其能力评价的思考与实现龚燕平 企业管理处摘要:通过对过程监视和测量要求的思考和理解,总结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工作的实践经验和误区、难点,对运用“管理的系统方法”实施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以及过程能力的评价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建立在科学的“基于事实的决策”基础上。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 过程监视和测量 能力评价引言GJB9001A-2001标准8.2.3要求:“组织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并在适用时进行测量。这些方法应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当未能达到所策划的结果时,应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以确保产品的符合性”;在GB

2、/T19001-2008标准8.2.3要求中新增加了一个注,即“当确定适宜的方法时,建议组织根据每个过程对产品要求的符合性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影响,考虑监视和测量的类型与程度”;即将发布的GJB9001B-2009标准的8.2.3中又增加了“为确保过程达到所策划的结果,组织应:a)识别需要监视和测量的过程,规定各部门在过程监视和测量中的职责;b)对需要监视和测量的过程,确定监视和测量的项目、方法和判定准则;c)保持过程监视和测量的记录以及采取措施的记录。”由此可见,对于“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从ISO9000:2000标准发布实施以来,其要求在不断充实、完善和发展。但是,在目前“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3、”的理解和实施是ISO9000标准的一大难点,也是许多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共存的薄弱环节。通常存在过程监视和测量监控什么;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与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有什么区别;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可以理解为“质量监督”吗;过程监视和测量的时机;哪些过程需要监视,哪些过程需要测量;过程能力评价的基线无法确定;过程监视和测量的结果作何用等等难点和误区。我厂从实施2000版9000标准以来,对于过程监视和测量活动的开展,从无到有,由浅入深,也一直处于探索和不断改进的过程中。虽然建立了三级过程监视和测量控制和管理要求。但由于对标准8.2.3的要求理解和领会的程度有限,过程监视和测量的要求比较空泛,或者可实施性不强。如

4、:程序文件和管理办法只是规定了采购过程、产品实现过程、产品检验、技术状态控制等过程监视和测量的职责,要求主管部门每季度或每半年开展一次过程监视和测量。主管部门开展这项工作感到无从下手,结果往往是有关部门报一些现场工艺纪律检查、产品评审复查检查了多少,均没有发现问题等情况,使得过程监视和测量活动没有系统性,效果不佳,过程能力评价的科学性更无从谈起。质量管理体系的每一个过程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产品的符合性,“过程监视和测量”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监视和测量,证实这些过程是否具有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确保产品满足要求,以实现对过程的改进。有效运用“管理的系统方法”实施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以及过

5、程能力的评价,将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科学的“基于事实的决策”。1. 标准的理解与思考深入理解标准定义和内涵,解除困惑与误区,是按照要求有效开展的过程的监视和测量,进而达到对过程能力的科学评价的前提条件,通过对标准的理解和思考,将过程监视和测量的定义、要素、重点和方法有机结合,建立起系统的过程监视和测量网络,实施有效的过程管理和能力评价。1.1 过程、过程受控及其内涵1.1.1 过程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系或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是一项增值的活动,为了增值应对过程进行策划,确保其在受控状态下运行。1.1.2 受控过程是开放的系统,包括规定要求、资源、输入、转化和输出及其相互关联和相

6、互作用:a) 受控的要求应是完善的,作为输入资源、进行转化和输出结果及其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依据;b) 受控的资源应充分和适宜,成为过程转化和输出的基础,包括可转化和不可转化的资源。如:原材料经加工转化为产品,生产设施和设备只使用不转化;c) 受控的输入是过程运行的依据和基础;d) 受控的转化活动是以完善到位的要求为依据,以输入和使用充分适宜的资源为基础,在监控下将部分资源转化为满足规定要求的输出结果。若是特殊过程的转化活动,应对过程参数实施连续监测和控制;e) 受控的输出是过程运行的目的和结果。对输出结果实施监视和测量,已证实其满足规定要求的能力和效果。如:过程的输出结果是产品,应进行检验,

7、以证实产品的符合性。当输出结果未满足规定要求是,应采取纠正或纠正措施,确保输出结果满足规定要求。f) 受控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是受控过程的第六个要素,过程内输入、转化和输出一环接一环,过程间上一过程的输出是下一过程的输入,均应衔接有序,作用相成。1.1.3 受控过程是动态系统,“一组活动”包括:策划和建立过程及其网络,编制和发布规定到位的程序文件,输入和完善到位的规定要求。充分和适宜的资源,通过转化活动,术处满足规定要求的结果,对输入、转化和输出及其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实施监控,必要时实施调控,以确保满足规定要求。1.1.4 通过对过程和过程网络的管理、监视和测量,使得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受

8、控过程持续有效(有效益、效率高、能增值或见成果)运行,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达到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持续有效。1.2 过程监视和测量的对象和重点1.2.1 过程监视和测量的对象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过程,包括与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和测量、分析、改进有关的过程,如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采购过程、管理评审过程、内部审核过程和培训过程等。只有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过程都具备了“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才能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产品的符合性,最终确保顾客满意。1.2.2 过程监视和测量的着眼点是过程能力,最终的目的是持续改进过程能力。过程能力体现的综合能力,往往会涉及与过程相关的人、机、料、法、环

9、、测等因素。组织在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各个过程的策划时,都明确了输入、输出、活动及相关资源,也应规定相应的过程目标,可以通过对过程输出的结果达到目标的程度的监视和测量来评价过程的能力。例如,监视参加完培训人员的工作表现,以评价培训过程的能力,证实其有效性。如果在对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过程中,发现过程能力明显不足,影响其达到所策划的结果(或过程不具备达到所策划结果的能力),应当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以改进和提高过程能力。1.2.3 在GB/T19001-2008标准8.2.3要求中新增加了一个注:当确定适宜的方法时,建议组织根据每个过程对产品要求的符合性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影响,考虑监视和测量的

10、类型与程度。这是过程监视和测量的重点。提示我们应当从以下方面来考虑和实施:1.2.3.1 不同组织的过程不同,不通过程要达到的过程能力及其预期的结果不尽相同。在确定过程监视和测量的方法是要进行风险分析,充分考虑适用于每个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的方法、类型和程度。1.2.3.2 过程对产品要求的符合性影响的确定,主要是对产品实现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充分考虑过程的主导影响因素,包括人、机、料、法、环、测和产品质量的要求,确定具有针对性的监视和测量方法和判定准则。1.2.3.3 过程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影响的确定,主要针对资源提供、测量、分析和改进、以及管理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根据过程特点和对体系有效性影响

11、的程度,确定监视和测量的方法、内容、频次和判定准则。1.3 监视和测量监视和测量活动是PDCA循环过程中的C阶段,即检查阶段,是承上启下的过程。通过监视和测量活动,可以了解质量管理体系各个过程和活动的实施情况及有效性,监视和测量的结果也为改进提供输入。1.3.1 监视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观察并检查;定期保持对监视对象的密切观察”。通过监视活动可以使对象处于检查、监视和控制之下。同样,在一个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中也有很多过程是需要进行监视的,如监视顾客满意的信息、统计过程控制图等。过程不同,监视的方法也不同,调查、绩效考评、监督、评审、检查等都是常用的监视和测量方法。如采用工艺纪律检查的方法对生产过

12、程进行监视,可由生产过程的操作者自行进行,也可由归口管理部门进行。内容可能涉及生产过程中人员的能力、操作规范情况、设备状况、工艺参数、操作环境、产品检测等等,通过检查综合评价生产过程的能力;一些组织也会采用统计过程控制(SPC)图监视过程的变化,评价过程的稳定性,需要时,可对过程进行调整,保持过程的稳定性和对过程加以改进。1.3.2 测量是指“通过与标准单位或已知大小的对象比较,以确定某物的大小、数量或程度”。通过测量活动,通常可以获得具体的数值或量值,在一个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中有很多过程是需要测量的。如对最终产品的特性进行检验、对过程进行过程能力分析、通过监视顾客满意的信息对质量管理体系绩效

13、进行测量以及其他的统计技术等都是测量的有效方法。通常,在过程相对稳定受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计算过程能力指数Cp和实际过程能力指数Cpk对过程能力进行测量,评价过程综合能力。根据计算值,对过程采取必要的措施;根据计算值,也可以了解不合格品率。1.3.3 多年来我们所说的“过程受控”,是指对过程实施了控制,过程有效运行。控制是采用作业技术和活动以满足规定要求。吸纳9000标准8.2.3应对“过程进行监视”的要求,采用作业技术和活动包括监视、测量、检查和调控。于是对过程的控制就是“过程的监视和测量”(过程的监控)。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模型见图1.1。图1.1 过程监视和测量模型对于过程运行,组织应按照监

14、测方法和过程能力目标所输入的要求,进行监视和测量,证实过程运行能力、效果和是否满足规定要求。对过程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影响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主要原因和薄弱环节,实施纠正和预防,消除问题或既消除问题也预防隐患,实现标本兼治,确保过程运行效果满足规定要求。 1.3.4 现代质量管理理论认为:既然结果都要经过复杂的过程才能得到,那么过程运行的状况都将直接影响到结果是否能达到其目标。因此,想要使工作结果符合要求,对工作过程的有效控制必不可少。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实际上贯穿于过程运行的始终。按策划的要求开始实施过程,同时也就开始了相应的监视活动;过程结束,根据过程的结果,收集相应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同时也

15、对过程的能力和业绩进行了相应的测量。起到了预防、证实和改进作用,突破了传统管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方式。将“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和“持续改进”等质量管理八项原则有机地融入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1.4 过程监视测量与生产和服务提供以及产品监视测量的关系9000标准中的7.5.1e)、8.2.3和8.2.4等条款都是对监视和测量的要求,存在相互关系,但又有所不同,8.2.3的条款比7.5.1e)条款的范围要广,但他们又和8.2.4条款监视和测量的对象不同,见表1.1。表1.1 8.2.3、7.5.1e)和8.2.4监测要求比较标准条款过程监测范围监测对象监测目

16、的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质量管理体系全过程监视和测量以及能力评价。质量管理体系全过程 评价质量管理体系全过程的能力(包括7.5.1e和8.2.4),必要时采取措施提高过程能力,以保持和改进过程能力。7.5.1e)实施监视和测量(生产和服务提供)生产和服务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活动,包括对产品特性、过程参数、作业人员、作业过程活动、工作环境等方面的监控。产品实现过程识别生产和服务过程出现的对要求的偏离或偏差,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过程受控,得到合格产品。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产品的特性,不仅针对最终产品,也包括采购产品和产品实现过程中形成的中间产品的特性。产品特性 判定产品合格与否,以确定产品

17、是否可以被接受或放行。2.过程监视和测量及其能力评价的实践“过程”既关系到产品质量的符合性,也关系到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最终关系到“顾客满意”。“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不但构成了标准8.2“监视和测量”的核心,而且构成了质量管理体系“测量、分析和改进”的基础和核心。笔者通过对标准要求的深入理解和思考,结合多年从事体系建设的实践总结,认为过程监视和测量和测量的有效实施,切实为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应从过程识别和策划入手,做好四个确定和一个评价,即确定需监视测量过程以及部门职责、确定监视测量内容、方法、频次和记录、确定监视和测量信息收集、传递和利用,确定过程能力指标和评价准则,

18、开展过程能力的评价,做好质量目标值的设定,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提升顾客满意度和企业的整体绩效。一般而言,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所采用的流程如下:可以看出,以上流程体现了PDCA循环的方法。它的输入是组织设定的与质量目标协调一致的该过程的目标,输出应该导致该过程的改进,从而是过程不断优化,以达到和超过设定的过程目标。基于上述的理解和认识,笔者认为我厂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监视和测量可以按以下步骤和方法实施和改进。2.1 过程监视和测量的策划和识别2.1.1 梳理过程及其相互关系,明确监视和测量的层次从标准8.2.3的要求来看,应该实施监视和测量的过程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全过程,但不等于全部过程都要同时

19、实施监视和测量,而是各个过程由各个部门分别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的层次上进行。这就要求在过程监视和测量的策划时,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加以系统识别(我厂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及其相互作用图,如下图)。我厂目前正在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是按GJB9001A-2001标准要求建立的,笔者文中未明确版本号的标准,均指GJB9001A-2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从上图可以看出,过程按其范围的大小可分为以下三种:a) 大过程。大过程是GJB9001A-2001标准的框架,分为管理过程(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文件和记录的管理、质量方针、目标、职责及管理评审、资源管理),实现过程(产品实现)和支持过程(测量、分析

20、和改进)。b) 主过程。直接构成大过程的,较具体的过程是主过程。涉及标准4.2.3、4.2.4、5.3、5.4.1、5.5、5.6、6.2、6.3、6.4、6.5、7.1、7.2、7.4、7.5.1、7.5.2、7.5.2、7.5.4、7.5.5、7.5.6、7.5.7、7.5.8、7.6、7.7、8.1、8.2.1、8.2.2、8.2.4、8.3、8.5.1、8.5.2、8.5.3条款。主过程c) 分过程。直接构成主过程的、更具体的过程是分过程,包含的内容更具体。例如:直接构成主过程“7.4采购”的分过程有合格供方评价、采购信息控制、采购产品验证等;“产品实现”大过程中的主过程“生产和服务提

21、供”即生产过程,有多个加工过程(机加、电装、调试等)构成。按其重要程度和特点可以分为:l 一般过程,加工或检验原材料、零部件、整机的具体阶段;l 关键过程,对形成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过程;l 需确认的过程(特殊过程),过程的结果不能由后续的监视和测量进行验证,在产品使用后或交付后才显现问题的过程。以上过程分层,将过程监视和测量的实施形成了“金字塔”结构,即:分过程的集合支持主过程,主过程的集合支持大过程。如下图:大过程主过程集合分过程集合包括管理过程、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包括管理过程、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包括一般过程、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2.1.2 剖析过程,确定监测内容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主要是对影响

22、过程能力的因素进行监视和测量。 GJB9001A-2001标准8.2.3要求“组织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并在适用时进行测量”。对监视活动来说,具有普遍性。即对所有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都应该进行监视,监视的方法也应该是“适宜”的,与PDCA方法的思想相一致。但对于测量活动来说,则不尽然。对于一些过程,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难以制定量化的或可测量绩效或能力指标,如:“工作环境”过程中温湿度、多余物、防静电控制;“顾客满意”过程中访谈开展情况;“工艺纪律检查”、“标识和可追溯性”过程等,对于测量来说不适用,但可以实施监视,以证实该过程处于有效运行状态,可以通过这些监视来发现薄弱环节

23、,实现过程的优化和改进。但是,对于产品一次交验不合格数、技术状态更改反馈率、顾客满意度以及加工产品质量特性值等,在过程相对稳定受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过程能力指数Cp和实际过程能力指数Cpk评价过程的综合能力。因此,对过程监视和测量的策划适应剖析过程,确定需要监视和测量的监视点和相应的测量指标。确定哪些地方需要监视,哪些地方需要测量。可以采用矩阵图、过程识别表等方法,结合各部门职责剖析过程,确定监测点,设定监测频次。a) 以GJB9001A-2001过程和各部门主管职责建立过程关联矩阵,识别并策划过程监视和测量的监测点,见图1.2:图1.2 过程关联矩阵图注:上图中为指标收集部门 为指标配合收集

24、部门 为监视和测量的指标 b) 针对过程相互作用,建立“过程识别表”,分析和识别过程输入、过程输出,结合标准要点,确定过程绩效指标和计算方法,见下表:表1.1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识别表过程子过程过程类别过程输入过程输出过程绩效负责部门相关文件指标计算方法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主过程 文件策划要求、顾客要求、法律法规要求、各种文件(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技术文件、外来文件、管理文件)。文件受控清单、文件发放记录、文件更改单、文件销毁清单、外来文件清单、有效控制记录、文件保存期限等。文件管理差错数统计各部门未受控及发放不及时的文件,以监视为主综合档案室 文件控制程序及文件控制之厂控C文件。记录控制主过程

25、 各种质量记录、保管期限规定、管理要求、顾客要求及法律法规。质量记录清单、便于检索和查询的质量记录、完好的质量记录。记录管理差错数统计各质量记录管理的差错数量以监视为主。企业管理处 记录控制程序及记录控制之厂控C文件。管理职责管理评审主过程 评审计划、体系运行业绩、经营计划完成情况、质量目标完成情况、顾客满意情况、审核结果等。 体系运行情况报告、体系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评价、管理评审决策、质量目标等。管理评审覆盖率=纳入评审项数、应进行评审的总项数100%其中:质量目标完成情况以测量为主。企业管理处管理评审控制程序资源管理略以下略略c) 根据上述策划和识别结果汇集并形成各部门对主管及相关过程

26、监视和测量数据采集点。在实施该项工作时应考虑企业已有数据和需按照标准要求新建数据的采集,考虑基层部门数据重复报送的问题,如:利用质量信息报送时采集的数据,包括元器件失效、产品质量完成数据等等。需新建数据的收集应采用征求主管部门意见与试行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完善。如,供方供货及时率、产品评审复查率及合格率等等。并且考虑所采集的数据能否支撑分过程、主过程乃至大过程的能力评价需要,以点带面逐步形成质量管理体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视和测量网络格局。2.2 过程监视和测量的管理和能力评价过程的监视和测量贯穿于过程运行的始终。按策划的要求开始实施过程,同时也就开始了相应的监视和测量活动;过程结束,根据过程的

27、结果收集相应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同时也对过程的能力和业绩进行相应的评价。因此,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的管理实质上是一个循环往复的PDCA。在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时,实现对过程的持续改进。组织应按照检测方法和过程能力目标所输入的要求,对过程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影响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主要原因,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2.2.1 确定过程能力预定目标和评价方法开展过程能力评价,关键在于确定过程能力预定目标。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吸纳总结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法,针对部门承担主管过程职责,策划并编制相应的过程能力预定目标。例如:对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包括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可以通过执行工艺纪律和首件检验

28、;稳定提供合格产品;确保一次交验合格;过程能力适宜;内部故障成本受控;均衡生产按计划完成任务等,建立和开展的过程能力预定目标中连同质量目标一并管理,使过程的监视与测量与组织、部门的质量目标管理有机结合,促进质量体系的实施和有效运行。过程能力评价,是按规定的频次对过程监测项目及数据结果与确定过程监测项目及数据和过程预定目标进行比较。方法可采用计数、百分率计算法、直方图、排列图、水平对比法等统计技术对监视或测量过程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对每一个过程是否具备持续稳定的能力做出总体的综合评价。过程控制图(SPC图)和过程能力分析、评价结合,实施过程能力分析和评价,可以客观反映过程能力状况。过程能

29、力是指过程在一定时间内处于统计控制状态下的实际能力。过程能力分析是检查过程的固有变异和分布,评价过程连续产生符合要求的输出能力的统计方法。过程能力指数是评价过程能力的重要指标。在统计技术应用中过程能力分析通常应用于:a) 评价过程能力的固有变异,估计过程得不合格品率,进而估计不合格所造成的损失,为确定过程改进决策提供依据;b) 对过程能力指数进行跟踪,以便识别过程改进的需要,验证改进措施的有效性;c) 用于评价过程的任一部分(如某一特定机器)的能力,如机器能力的分析用来评价特定设备按规定要求生产或运作的能力,估计其对整个过程的贡献。在GJB9001A-2001标准中过程能力分析的应用在5.2以

30、顾客为关注焦点、5.6.2管理评审输入“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等十六处条款中,都提出了过程能力分析应用的明确要求。同时,随着质量管理向质量经营的跨越,以及精细化管理要求、卓越绩效的推进等,过程绩效的评价需要将过程运行状况以科学的方式予以能力评价。笔者认为如果将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运行结果视为产品,且处以稳态运行情况下,可以尝试按照过程能力分析的方法实施过程能力评价。但是,实施过程能力的分析和评价,首先应对需要进行能力分析和评价的过程,建立起控制图(SPC图),监测过程的变化。将控制图中描绘的数据与控制限进行比较,对控制限以外的数据所带来的变化实施分析和调整,使过程长期保持稳定性并不断加以改进。

31、由于企业目前对于过程绩效的监测数据不全面或一些新建数据刚刚开始收集,过程控制图尚未建立,过程能力指标无法确定,过程能力分析也就无从谈起。对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按照过程监视和测量策划和识别的监测点采集或收集数据,建立或补充控制图,循序渐进,逐步完善过程能力指标的确定和过程能力的评价:a) 收集以往适用的过程监测数据,运用统计技术中过程能力分析的方法,以时间顺序为横坐标x,实际达标值为纵坐标y,建立控制图(SPC图);根据每一时间段目标值和实测值推算上、下标准规格界限(Cp、Cpk),进而按照过程能力评价方法实施评价。例如:根据以往质量目标中“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顾客满意度”等指

32、标每季度或每年监视和测量的结果,进行过程能力分析。b) 对新建监测点,规范数据采集的方法和频次,建立控制图(SPC图)对过程进行监测,通过一个时间段的趋势观察,确定过程能力指标,逐步实现过程能力评价。如:超差使用数、质疑单数、产品评审复查率等等。c) 对于工艺纪律检查等监测内容,其主要是以抽查监视为主,这些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活动可以将抽取子样合格率以时间顺序建立控制图,监测波动及时预警相关过程变化。2.2.2 过程能力评价的结果处置及其的应用有效而科学的过程能力评价结果,可以作为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决策依据。当监视和测量结果表明过程符合要求,有效运行且具有能力满足策划的要求时,该结果可以作为质

33、量管理体系业绩的结果是用;当监视和测量结果表明过程不能满足策划的规范时,应采取措施加以完善;若当监视和测量结果表明过程不具备能力时,应当改进过程本身,这些措施可以是纠正或纠正措施,也可以对一些将要引起的不合格进行预判和预防;对过程监视和测量的结果可以提交管理评审作为输入予以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客观依据。在实施过程能力评价时,还应对过程能力等级进行评价,尽可能考虑过程能力的适宜性。对于生产设备的使用等可以考虑适宜即可。如对于属于特级能力(Cp1.67时),过程能力过于充分时可考虑降低成本措施。对于质量目标等过程,当过程能力过于充分时,应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分析测量因素,寻找薄弱点设定新的过

34、程能力目标,当过程能力不足(Cp1时),应考虑适当降低目标指标值。这样在制定质量目标时,就可以解决盲目现象。过程的监视和测量还应适应组织内、外部以及顾客要求的变化。过程监视和测量的目标、项目、数据应随变化进行调整,即没有一成不变的需要实施监视和测量的过程,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和方法。因此,组织应按标准第八章的要求,结合实际地运用过程方法对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3 过程监视和测量及其能力评价的进展及效果预测根据上述对标准要求的理解和实施思路,笔者根据我厂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监视和测量以及过程能力评价的状况,目前已完成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能力监测点的识别工作,并开始试行对这些监测点的数据采集并建

35、立控制图(如右图)。但由于目前统计的数据还不能充分反映过程趋势,过程能力指标值的确定还应建立在对以往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或者实施假设,根据监测结果加以调整。但是,有效的过程能力评价应建立在有效地实施监视和测量活动的基础上,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还应:a) 对过程能力监测点的充分性、适宜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论证,以确保过程能力评价建立在系统、科学的基础上。b) 对论证通过过程能力监测点数据的采集方法、频次进行相对的统一和固化,确保过程监视和测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c) 强调过程监测点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确保过程监视和测量以及过程能力评价能够有效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结果的能力。4 结束语过程能力是保证质

36、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随着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发展,迫切需要企业对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进行整体的、深刻的更新改造,不断提升企业管理素质,提升管理层次。实施精细化管理,推行卓越绩效以及六西格玛实践,使强化过程有效性的监测和评价势在必行。有效运用“管理的系统方法”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以及过程能力的评价,证实这些过程是否具有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确保产品满足要求,以实现对过程的改进,将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科学的“基于事实的决策”。参考文献(1) 连续出版物的著录格式1 中国新时代中心 新时代质量认证 2008年第5期2 中国质量 中国质量协会主办 中国质量杂志社出版 2008年第2期(2) 书籍的著录格式1 2008版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标准理解与实施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9年4月出版2 CEO的质量经营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年3月出版3 GB/T19001的统计技术应用与审核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年4月出版1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