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二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第1课《上天的蚂蚁》word教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90021995 上传时间:2022-05-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二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第1课《上天的蚂蚁》word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二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第1课《上天的蚂蚁》word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二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第1课《上天的蚂蚁》word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2022年二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第1课《上天的蚂蚁》word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二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第1课《上天的蚂蚁》word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年二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第1课上天的蚂蚁word教案教材分析: 上天的蚂蚁是北师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说明了“只要意志坚,鸡毛能上天”的道理。 本课短小紧凑,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课文通过对话展开情节,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说明,要想做成一件事,靠的不是身材、体力等物质方面的条件,而是要有坚持不懈、努力进取的恒心和毅力。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学习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体会努力的含义。 本课的难点是从蚂蚁的话中体会

2、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学生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培养,学生在识字、朗读、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具有初步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从对比中体会“蚂蚁”品质。 4.引导学生树立目标,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体会蚂蚁的自信和勇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它就是蚂蚁!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蚂蚁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再读词语。 (蚂蚁虽

3、然是本课的生字,但是学生早就通过各种途径认识了它的读音,因此把重点放在渗透形声字的规律:形旁表意思,声旁表读音上,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为学生形成独立的识字能力作有益的渗透。)2.同学们都见过蚂蚁,站在蚂蚁面前 ,你有什么感觉?很小很小的蚂蚁平常都干些什么事情呢? 3.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故事上天的蚂蚁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翻到语文书53页,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不懂得地方打个问号。 2.复习识字方法,认读词语。 A: 课文中的词语迫不及待地跳出来想考考你们,你们认识他们吗?(小老师领读) B:看到大家读得那么好,老师也想

4、和大家一起玩个抢读的游戏,就是老师指大家读,比比谁的反应快? 3.同桌互读课文。 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快就记住这些字了,那调皮的词语趁大家在游戏的时候又回到了课文中去了,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吧。同桌轮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得好,夸夸他;读不好,教教他。 (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倾听习惯。) (三)品读课文 树高,路长,困难大。 1.蚂蚁和巨人都想从哪里爬到天上去 ?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2自然段,勾出描写通天树高的句子。 (注意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A:谁找到了?大声地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读: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 读得好时:通过你的朗读,老师仿佛

5、看见了插入云霄的通天树。(板画通天树:用绿色粉笔)同学们,像他这样来读一读。 没读好:孩子们,通天树高吗?而且是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可是,这个孩子的读,让老师觉得通天树不太高。谁能读得更高一些?(评语:有点高了!更高了!好一棵插入云霄的通天树!)来,大家一起读。 B:还有哪些句子? 生读: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通天树就像一架通向天上的梯子,好高哟!来,一起读,边读边想象。 C: 还有哪些句子? 生读:他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 做一做“抬头仰望”的动作。 (根据词语特点,让学生通过动作来理解词语,直观、形象。) 同学们巨人多么想知道通天树到底有多高啊!

6、他就抬起头望呀望,脖子都仰酸了,他可能望到什么,也望不到树尖? 他望到了白云,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他望到了小鸟,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他望到了大雁,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通天树实在是(引读) 太高了。 来,我们再读读这句话,读出通天树的高。 (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运用传统教学手段简笔画为学生直观地展示通天树的高大,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重点句子感受通天树的高,为后面体会蚂蚁的精神奠定基础。) 巨人的懦弱 1.这时,多么想上天的巨人怎么说? (生读巨人的话) 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想想,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我知道了树很高,我知道了巨人认为爬到天上去是不可能的。如果有学生说

7、到巨人心里很害怕,及时表扬,“你真会读,读到了巨人的心里,掌声送给他。”如果学生体会不到巨人心里的害怕,就应该顺势引导:学生说树很高,老师就引树很高,巨人心里就很害怕,所以他说,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孩子们,现在你就是这个心里十分害怕的巨人。加上动作、加上表情,再读读这句话,读出巨人的害怕,可以站起来读。谁来读? 从你的动作中,我们感受到了害怕!谁再来读? 从你的表情中,我们感受到了害怕! 胆小的巨人们,来,一起读。 小结:孩子们,在朗读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加上表情动作,读出心里的感受。 (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加强对朗读方法的指导。因此,教师

8、通过课文的学习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使学生入情入境,与文本产生共鸣,从而快乐地学,扎实地学,有效地学。) 2.我们读出了巨人的害怕,白胡子爷爷也听出了巨人的害怕,白胡子爷爷怎样鼓励巨人?(如果学生没有读好,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想想白胡子爷爷会怎样说话) 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生读第四自然段)声音再低沉一点,再慢一点。 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师读第四自然段) 巨人说(生读第四自然段) 3.通天树下还有黄牛、山羊、小鹿、大象等等,当然,也有你和同学们。想想谁还会怎样鼓励巨人?(课件出示) 鼓励巨人:“试一试吧!” 巨人后退两步,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低下头,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

9、人声音越来越小,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因此抓住文章的“鼓励”进行挖掘,激发学生进行联想补白,仿说句子,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 4.像巨人这样的表现,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就叫什么?最后,巨人终于跑掉了。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巨人啊? 蚂蚁的努力 1.面对同样高的通天树, 蚂蚁又是怎么说的呢?默读59自然段,用波浪线勾出蚂蚁说的话。 蚂蚁说的话是,谁来读 2.课件出示句子:反复读读这三句话,勾出重点词语,想一想,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 3.你从哪里感受到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板书:自信、坚定、勇敢) 4.同

10、学们,现在你们就是这只勇敢、自信的小蚂蚁,选你最喜欢的一句,加上动作表情,读出自信、勇敢、不放弃。 谁来读?读得好,我们就把掌声送给他! (评价语言:就这句,谁能更自信?)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让学生自读句子感受蚂蚁的精神,在交流中畅谈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个性化的感情朗读中,加深理解,获得思想启迪。) 5.小蚂蚁向上爬着,通天树太高了,想想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A大风把他刮下树来摔死! 小蚂蚁的力量是多么弱小,他冒着被风刮下来摔死的危险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勇敢地说(最后一句) B:大雨会淋湿他,太阳会烤着他,他还是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

11、坚定地说(最后一句) C:还有哪些困难? 一天又一天, 一月又一月,小蚂蚁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可他仍然一步一步不停地爬着,他自信地说 6.望着一步一步不停往上爬的小蚂蚁,你会对他说什么?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设计了“小蚂蚁在爬树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这一问题,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把语言训练和情感熏陶落到实处。) 主题深化 1.我们相信,蚂蚁总有一天能够(引说)爬到天上,而巨人却永远不能(引说)爬到天上。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情,靠的不是身材、体力,靠的是勇敢、自信、努力。 2.我们一起分角色来读读课文,感受小蚂蚁的勇敢、自信。 课文中

12、有蚂蚁、巨人、和白胡子爷爷。现在我们就分别来扮演他们读读课文。第一组读巨人的话,你们就是故事中的巨人。第二组读白胡子爷爷的话,你们就是白胡子爷爷。第三四组读蚂蚁的话。其余部分老师读注意:边读边想象故事内容,加上动作、表情。全体起立,准备! (教学应以读为本,采用各种读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有目的、有层次地读,读出声、读出味、读出情,受到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同时积累语言文字。) 3.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话:(出示句子)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附送:2022年二年级上册第十三单元第1课风word教案一、 设计理念:本课运用拟人的表现手法,描写了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的风。一开课,就通过有关风

13、的景色唤起学生生活感受;以风娃娃为情景激发学生读风、表演风、找风、画风,从而体会风的调皮、可爱。此设计注重了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为主,把无形的东西变得形象生动。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教学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习本课1个生字,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的书写3个生字,并能试着欣赏自己书写的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小诗。3.在读风中体会风的调皮、可爱,在找风中唤起该生生活感受,在画风写风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三、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朗读、背诵课文。四、教学难点:体会风的顽皮可爱,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习惯。五、教学准备:能感知风的风景图片或

14、相关课件六、教学时间:12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情景、引出新课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新朋友,大家高兴吗?(高兴)可是,我刚进教室时,它却一溜烟儿跑不见了。我们大家一起去找找它吧!出示课件(或几幅能展现风景色图片)师述:瞧,它正和旗杆上的红旗玩得起劲呢!(风吹旗子的图)看,它又把细细的雨丝吹得东歪歪、西斜斜。(风吹雨丝斜的图)听,呼呼呼,它和小女孩手中的风车玩起转圈圈的游戏。(风车转动图)这就是大家的新朋友,你知道它是谁吗?(板题:风)读题。你喜欢这个新朋友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感受风的顽皮、可爱,确立这篇课文的朗读的基调。)(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既然大家都那么喜欢它,

15、那我们就赶紧到课文中去看看,好好地读读课文,好好地和它交朋友。2.小朋友读得可认真呢!老师想问问大家,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是用什么好办法来解决好?(拼读音节、问问同桌、请教老师、查查字典等)3.刚才,风娃娃悄悄告诉我,要和它交朋友,先得和这些生字娃娃交朋友,才行!大家有这个信心读好它们吗?(有)那就赶快读读它们把!(出示本课带拼音的生词)4.同桌相互读,比比谁读得又正确声音又洪亮。5.开火车指名读、齐读。6.生字娃娃,要为难你们。瞧,它们的拼音帽子不见了,你们能看到它们的样子叫出他们的名字吗?大家先自己小声地试一试,读一读。(抢读、齐读)7.风娃娃说小朋友读得太棒了,它要和大家做捉迷藏的游戏。大

16、家愿意吗?指名上台读生字。(师先背着该生指定一个生字,告诉其他孩子,风娃娃就躲在这个字后,再让这个学生来读、来找。)大家用手势来表示它的对错。8.引导学生用“知道”说话。(1) 问那才上台做游戏的同学,你从同学的手势中知道了什么?(引导该生用“知道”说话)(2) 看到老师高兴的样子,你知道了什么?(进一步引导说话)(3) 你还能用“知道”来说说话吗?(三)朗读课文、体会风的特点1.现在,老师最想“知道”小朋友是不是自己能把课文读通顺了。齐读课文。2.风娃娃已经躲在课文里了,可是它说要十分细心的小朋友才找得到它,你们有信心吗?听师读课文,小朋友拿笔勾出从哪些地方找出了风娃娃?然后,悄悄地告诉你的

17、同桌。3.同桌交流、指名说说。(重点抓住每一节的最后两行,引导该生先说后读) 理解“树叶颤动”这一节。先让学生自己谈体会。师:假如我们的小手就是树叶,风来了,你会怎样做?(生手摆动,即引导理解这样就是颤动。)风走了,又怎样?孩子们,你有什么感受?(知道风来了树叶会动,风有趣)这风真有意思,那该怎样读好这节呢?练习朗读本节。先生自由读,再指读评价,齐读。理解“林木点头”这一节。你还从哪里找到风娃娃?生谈自己的体会。现在小朋友站起来,你们就是小树林,师边用手势做风的动作,边叙述:呼呼,风来了。小朋友身体摆动,问:你们现在该怎样做?又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理解风要大些了)如生答不出。师进一步引导:风

18、娃娃跟刚才比起,有什么不一样?分男、女同学比赛读这一节,男同学读时女生表演,然后反之。理解“河水起波”这一节。你还在什么地方发现了风娃娃?生指名说、读,并让生像刚才一样,边做动作边说。师故作神秘状问:你和风娃娃在干什么?(引导理解:“游戏”就是指风来了,并为后面写诗打下语言基础)多可爱的风娃娃,让我们美美读读这节,留住它。(齐读,再分组读,评价。)(学习这三节的顺序,以学生自由汇报的顺序为主)4.孩子们,你们和风娃娃玩得开心吗?那让我们开开心心来读读全课吧!5.还要和风娃娃玩一次吗?我们站起来,边做动作,边来背背全课!(四)拓展训练咦!怎么风娃娃又藏起来了?它说这次你们要更细心的才能找到它了。不过,它告诉了几个找它的方法:(课件或小黑板) 如果你喜欢写,就拿起手中的笔写出我藏在哪?睡也没有看见过风,不要说我和你了。但是_ 的时候,我们知道风_ 。 如果你喜欢画,就拿起手中的画笔,画出我藏在哪?(画在书后2题中) 如果你喜欢读,你就风这古诗。读完后,你一定会有更多收获。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五)记忆、书写生字1.今天这些生字宝宝也变顽皮了,说你们不赶快记住它们,它们也来藏起来了。读读要记住的3个生字,谁想到最巧的方法来记住它们?2.生记忆一个,就练习书写一个。3.欣赏、并向别人展示自己写得最满意的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