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我们身边的物质教案沪教版教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90020407 上传时间:2022-05-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我们身边的物质教案沪教版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我们身边的物质教案沪教版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我们身边的物质教案沪教版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我们身边的物质教案沪教版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我们身边的物质教案沪教版教案(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2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本章学习要求: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简单知识以及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方法。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2掌握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主要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重要用途。3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其工业制法。4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5认识水的组成,知道蒸馏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等的区别。了解水的净化的实验室方法及工业方法。6初步认识两种常见的基本化学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对燃烧和缓慢氧化的现象有所认识。7对空气、水的污染和防治有清醒的认识,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不断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8积极

2、参与有关的科学探究和化学实验活动,识别并会使用课本实验中所见的化学仪器,规范自己的实验操作行为。第一节、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对空气的成分有进一步的了解。2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3了解氮气和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4对当今的空气质量状况有所了解,知道空气的污染源以及消除空气污染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一、探究空气的成分“捕捉”空气(如课本第28页图2-3)1.你能想出一些办法“捕捉”到空气吗?你能把一瓶空气转移到另一只瓶中吗?2介绍认识实验仪器:分液漏斗、集气瓶、导管、双孔塞、水槽。3介绍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如课本第27页图2

3、-1)(1)原理:选择一种在空气中反应只消耗氧气而不与其他气体反应,且生成物为固体的物质(首选物质为红磷),从而使集气瓶内压强减小,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即为原来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2)实验装置:课本P27图2-1(3)实验现象:红磷(暗红色粉末)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4)实验结论: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生成了五氧化二磷;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剩余气体不支持燃烧,约占空气总体积的。(5)实验误差分析: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的原因可能有所用红磷量不足;装置气密性差;未冷却到室温时即打开止水

4、夹;红磷中含有燃烧能产生气体的杂质。1空气的成分:人们通过各种实验测定,说明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在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种成分的比值保持相对稳定。2纯净物和混合物:混合物纯净物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特征无固定的组成和性质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表示方法无固定的化学式表示有固定的化学式表示举例空气、海水、石灰水、盐酸氧气、碳酸氢铵、氢氧化钙化学简史: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最早制得了氧气;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金属燃烧实验研究空气的成分,首先

5、明确提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英国物理学家瑞利与英国化学家拉姆赛合作研究,发现了空气中稀有气体“氩”的存在。二、氮气和稀有气体三、人类需要洁净的空气空气的污染和防治:(1)空气的污染是指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超过了大自然的净化能力,造成了空气污染。空气的污染物: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和烟尘(可吸入颗粒物)。空气的污染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等)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2)空气污染的防治主要是控制污染源,减少有害物质排放到空气中。防治措施:加强对空气质量的检测;消除污染源;植树造林、种植花草(净化空气);研制开发使用洁净能源(太

6、阳能、天然气等)。(3)空气质量日报(周报)的主要内容包括:首要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我国目前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有: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第二节、性质活泼的氧气学习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初步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2学会观察、叙述并记录有关化学实验的现象,并得出有关结论。能写出有氧气参与的几个重要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3知道氧气的重要用途。4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了解工业制氧气的方法和原理。教学过程一、认识氧气的性质氧气的性质探究(如课本第34页图2-9、2-10、2-11)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

7、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稍大,不易溶于水。氧气的三态变化:氧气(无色)液态氧(淡蓝色)固态氧(淡蓝色、雪花状)2氧气的化学性质:(1)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和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氧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通常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某些在空气中不易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可以燃烧。(2)有关的实验: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注意事项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碳+氧气二氧化碳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铁+氧气四氧化三铁(1)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以增大反应接触面积,加

8、快反应速率;(2)铁丝一端系一根火柴,以引燃铁丝;(3)集气瓶底铺少量沙子(或加少量水),以防止反应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火焰明亮,放出热量,瓶壁上有水雾出现,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3)氧气的检验方法: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氧气支持燃烧)(4)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氧化反应包括燃烧、缓慢氧化(新陈代谢、金属锈蚀、食物腐烂、有机物腐熟等)和自燃等。二、氧气的用途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用作氧化剂)。三、氧气的获得(1)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2)工业上制取氧气:分

9、离液态空气法(液态氧一般储存在钢瓶里)实验室制取氧气(如课本第36页图2-13,第37页图2-14)(3)实验室制取氧气方法一: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原理: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KMnO4 K2MnO4 MnO2 O2实验装置:课本P36图2-13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反应药品;固定实验仪器;点燃酒精灯,加热反应;收集氧气;撤离导气管;熄灭酒精灯。氧气集满检验的方法: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集满。(向上排空气法)集气瓶口有较大气泡冒出,证明已集满。(排水集气法)注意事项: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增

10、大受热面积,使药品均匀受热;试管口放置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口的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炸裂;试管内的导管不要伸入太长,以便于气体导出;实验完毕后,应先撤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进热试管而使试管炸裂;(4)实验室制取氧气方法二:过氧化氢(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反应原理: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H2O2 H2O O2实验装置:课本P37图2-14实验步骤: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塞好带有分液漏斗和导管的双孔塞;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双氧水,慢慢滴加到锥形瓶中;收集氧气。注意事项:二氧化锰在双氧水的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11、是催化剂。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学习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及二氧化碳对生命活动的影响。2了解温室效应和厄尔尼诺现象。3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一些重要用途。4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收集及检验方法,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教学过程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1)人、动植物的呼吸作用(2)化石燃料(含碳物质)的燃烧(3)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作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2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1)

12、温室效应: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升高,地面吸收太阳光中红外线辐射所产生的地表热不易散失,从而使地表面平均气温上升,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2)厄尔尼诺现象:太平洋热带地区的海水大范围异常增温的现象。二、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二氧化碳的性质(如课本第41页图2-17,第42页图2-18、2-19)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2)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CO2(气体) CO2(液态) 干冰(CO2固体) CO2(气体)升华:固态物质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物质的变化。升华是物理变化,能升华的化学物质有干冰、碘、樟脑等。2二氧化碳的化学

13、性质:(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 + H2O H2CO3(CO2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H2CO3 CO2 + H2O(变红色的石蕊试液又变成紫色)(2)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CO2 + Ca(OH)2 CaCO3+ H2O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3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举例(1)C + O2 CO2(2)CO2 + H2O H2CO3(3)Fe + O2 Fe3O4(1)H2CO3 CO2 + H2O(2)KMnO4 K2MnO4 +

14、MnO2 +O2(3)H2O2 H2O + O2二氧化碳的制取和灭火(如课本第43页图2-20)4二氧化碳的制取:(1)工业上制取二氧化碳:高温煅烧石灰石 碳酸钙 氧化钙 + 二氧化碳 CaCO3 CaO CO2(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碳酸钙 + 盐酸 氯化钙 + 水 + 二氧化碳 CaCO3 HCl CaCl2 H2O CO2实验装置:课本P43图2-20实验步骤: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大理石装入锥形瓶中;向长颈漏斗中加入稀盐酸;收集气体。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CO2比空气重,能溶于水)检验方法:用一根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火柴熄灭,证明气体已经集满。加入澄清石灰

15、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是二氧化碳。实验注意事项:长颈漏斗末端要伸入盐酸液面以下,防止气体长颈从漏斗逸出。5二氧化碳的用途:(1)液态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O2的密度比空气大)(2)干冰用作致冷剂;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和制造舞台云雾。(3)二氧化碳是一种工业原料,可用于制造化肥和碳酸饮料。三、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CO2本身没有毒性,但空气中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如达到6%以上会使人窒息而死亡。在室内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清新;下地窖前,应用明火试验CO2含量的高低。第四节、自然界中的水学习目标:1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水对

16、人类生产、生活的作用,了解水污染的危害及水资源的保护。2了解水的物理性质,了解探究水的组成的有关方法。掌握水的组成。3掌握氢气的可燃性。4了解蒸馏水、江河水、自来水、矿泉水、海水、硬水的联系和区别。5学会蒸发和过滤两种基本的实验操作。教学过程1你知道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吗?它有哪些性质?答:水的物理性质:(1)在通常情况下,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2)在标准状况下,水的沸点为100,水的凝固点为0;(3)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能够溶解很多物质;(4)1atm、4时,水的密度最大为1 g/cm3;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2你能举出水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实例吗?答:(1)工业上需要水:洗涤

17、、溶解、加热、冷却、作原料等;(2)农业上需要水:灌溉农作物等;(3)动力工业上需要水:水力发电等;(4)交通运输上需要水:内河及海洋航运等;(5)生活中需要水:饮用水等。3水、冰和水蒸气相互之间是怎样转化的?4无色透明的自来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通过实验来证明你的观点。一、水是由什么组成的电解水(如课本第48页图2-23)氢气在空气中点燃(如课本第48页图2-24)1电解水的实验:(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通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电极现象气体体积正极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O21负极气体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烧杯内壁凝结有水雾H22化学反应式:H2O H2+ O2

18、 (分解反应)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水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其化学式为H2O。3水的化学性质:(1)水能分解: H2O H2+ O2 (2)水能与二氧化碳反应:H2O + CO2 H2CO3 H2O + CO2C6H12O6(葡萄糖)+ O2 (光合作用)(3)水与其他物质的反应:(略)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1)氢气在点燃前,应先检查氢气的纯度。氢气纯度的检验方法: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随后用拇指堵住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净。重复上面的实验,再检验,直到点燃试管中氢气,只听到轻微的“噗”声,才表明氢气已

19、经纯净。(2)氢气燃烧的化学反应式:H2 + O2 H2O (化合反应)二、水的净化1水的净化:蒸馏水是纯净物,矿泉水、河水、海水等都是混合物。天然水中通常含有一些杂质和细菌,不谊直接饮用。(1)自来水的生产流程:原水(天然水) 吸附、沉淀 过滤、吸附 杀菌、消毒 净水(自来水); 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可能被污染,需煮沸杀菌后方能饮用。(2)蒸发:用加热的方法,使溶剂不断挥发的过程。实验仪器:铁架台、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注意事项:蒸发皿中盛放液体量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加热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而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蒸发皿可直接加

20、热,但高温时不可骤冷,应用坩埚钳夹取,放在石棉网上。(3)过滤:除去溶液里混有的不溶性杂质。实验仪器:铁架台、烧杯、普通漏斗、滤纸、玻璃棒;操作步骤:制作过滤器;过滤、承接滤液;注意事项: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漏斗中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溶液的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末端轻轻斜靠三层滤纸;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2硬水和软水: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区别方法:把肥皂水分别倒入盛有硬水和软水的烧杯中,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形成白色水垢的是硬水。硬水的危害:用硬水洗衣服,既浪费肥皂又洗不净衣服;锅炉中长期烧硬水,会形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会引起锅炉爆炸事故。三、水的利用1水是生命之源,生命的产生、发育和繁衍都离不开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约覆盖地球表面的3/4。但是,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不到总水量的1%。因此,地球上的水资源是极为有限的。2水体污染和水资源保护:(1)水体污染的途径: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的任意排放;农业上的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2)水资源保护:节约用水;防治水体污染(水质的监测;工业三废的治理;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