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_以江西为例

上传人:r****d 文档编号:89931871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6.6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影响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_以江西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影响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_以江西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影响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_以江西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影响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_以江西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_以江西为例(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影响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江西为例贺喜灿 1 周绍森 2( 1.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 江西 井冈山 343600; 2. 南昌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31 )摘 要 农民收入增长问题是“三农 问题的核心 。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很多 ,根据新经济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源才是经济开展的内在原因 。本文从经济活动主体 农民自身角度出发 ,论证开发农村 人力资源 ,即通过人力资本投资 ,可提高农民素质 ,形成大量人力资本 ,是实现农民可持续增收的根本因素 。为 检验此推断 ,本文在道格拉斯函数和明塞尔函数的启示下 ,建立起数学模型 ,并以江西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说明 农村人力

2、资源开发确实是影响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根本因素 。关键词 农民增收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江西中图分类号 F32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 - 0599 ( 2021 ) 01 - 0112 - 06目前 ,“三农 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整个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最大障碍之 一。“三农 问题的根本在于农民问题 , 而农民增收问题成为破解“三农问题 的核心问题 。影响农民收入长效增长的因素到底是什么 ? 根据新经济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 , 人力资源才是 经济开展的内在原因 。本文从经济活动主体 农民自身角度出发 ,通过人力资本投资 ,提高农民 素质 ,形成大量人力资本 ,是实现

3、农民可持续增收 的根本因素 。关于教育和收入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 , 主要是运用人力资本理论进行实证分析 , 而测算教育 向人力资本的转化程度 , 是一个极具争议和挑战 性的问题。在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方面 , 雅各布 明塞尔建构了一个把个人收入的分配与个人的教育投资 联系起来的模型 ,指出人力资本投资是提高个人 获得收入能力的形式。 1 舒尔茨率先提出了人力 资本学说 ,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 ( 包括教育、培训和保健 ) 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他通过长期 对农业经济的研究认为 , 促使美国农业产量迅速 增长的重要原因已不是土地、劳动力或金融资本一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民增收研究简述 2 存量的增

4、加 ,而是人的知识和技能的提高。 贝克收稿日期 2021 - 12 - 10作者简介 贺喜灿 ( 1965 ) ,男 ,江西莲花人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人力资源部主任 ,南昌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 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领导科学 、人力资源管理 ;周绍森 ( 1941) ,男 ,江西萍乡人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开展研究中心学 术委员会主任 、教授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为科技管理 、教育管理、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本与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基金工程 本文为教育部 2007年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工程?中部地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研究 - - 农村人力 资本提升与科

5、技效劳体系的构建 ?(工程批准号 : 07 jjd630018 )的阶段性成果 。贺喜灿周绍森 :影响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113 第 1 期尔将新古典经济学的根本工具应用于人力资本投资分析 ,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框 架 ,包括人力资本投资的原因和均衡状态 、人力资 本收益分配及其与职业选择的关系等内容。贝克 尔认为收入和人力资本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 这种 关系可以解释很多经济收入中的复杂现象。现有的关于教育与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的结 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的实证分析显示 了初等教育投资比其他教育有更高的回报。 P sa2 cha ropo lou s ( 1994 )

6、 通过对世界各地区的考察得出 初等教 育 的 回 报 率 超 过 中 等 或 高 等 教 育 的 结 论。 3 Ho ssa in ( 1996 ) 对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 教育回报率进行了测算 ,指出 : 教育是对人力资本 的投资 ,不仅能带来私人收益 ,而且还能产生社会 效益 ,有助于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双重目标 ,特别是 初等教育投资的社会回报率和私人回报率皆大于 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 4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农 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 2000 年对全国 31 个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320 多个县的 22000 多个农 户的受教育程度和收入进行的调查说明 , 初等教 育投资具有更

7、大的私人收益。 5 另一方面的实证分析主要论证了增加学校教 育对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比对强势群体具有更高的 回报。 Tine ta l ( 1996 ) 通过对中国五个省份农村居 民教育与农业生产率之间关系的回归分析 , 认为 提高教育水平 (尤其是提高户主的教育水平 )有助 于提高农业生产率。这篇文章对前人的研究结果 进行了一定的解释 , 但是 ,由于数据包含了两个小 群体的异常值 没有受过教育的非常贫困的家 庭和相对富裕的受过三年教育的家庭 , 研究结果 受到异常值 、多重共线性以及变量偏离的质疑 6 。 Yang ( 1997 ) 讨论了教育和增加农村居民剩余劳 动力转移的时机之间的关系 ,

8、 认为受过较好教育 的农村居民通常具有被非农业部门雇佣的优先 权。他们的模型以中国农业数据、比拟优势原理 和知识溢出假设为依据 , 发现学校的教育并不能 成为提高耕作的实际效率的因素 , 但有利于提高 非农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工资。 7 樊胜根 ( 2002 ) 通过分析公共投资对各地区农村社会开展 、生 产 率和改善贫困状况的边际回报率 , 计算出每增加1 万元的教育投资 ,就可使九个人脱贫 ; 他们还提出 ,教育投资可以提供贫困农村居民需要的技能 ,增加城镇非农就业者的能力 , 从而提高他们的农 业生产效率以及利用市场的能力 。在农业科技推 广 、水利 、道路交通、教育、电力 、通讯六项投资

9、中 ,教育投资的减贫影响排名第一位 , 影响远远大于 其他各项投资 ; 教育投资对农业增加值的回报率 排名第二位 ,仅次于农业科技推广 。 8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到底如 何 ? 尚需要借鉴这些成果 ,进行实证分析。二 、模型的建立(一 )柯布 -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的启发道格拉斯将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资本 和劳动 ,建立了经典的增长模型 柯布 - 道格 拉斯生产函数模型 : ( )Y = A K L1其中 , 因变量 Y 代表产出 ; A 为全要素生产率 , 自变量 K和 L 分别代表物质资本投入和劳动 投入 (劳动力数量 ) ;和 分别表示资本与劳动 的产出弹性 。 K代

10、表物质资本投入 , 在农业开展 方面 ,主要涉及水利设施 、汽车等生产用固定资 产 ,可以用?统计年鉴 ?中的“平均每户生产用固定 资产拥有量 (元 ) 来反映。并且 ,此模型没有考虑土地因素 ,而我国的土 地制度对农民增收曾经确实影响很大 , 现在影响 如何 ? 依然需要验证。但是 , 此模型不适应。我 们可以将此模型进行扩展 (如下 ) ,使之包含土地 因素 : yY = A K L T( )2其中 , Y 为农民人均收入 , A 为全要素生产率 , 自变量 K、L 和 T分别代表物质资本投入 、劳 动投入、土地投入 ;、和 分别表示资本、劳动 和土地产出弹性。而土地因素可用“农业产业从业

11、人员人均播种面积 测度 ,一方面可以反映投入 情况 ,另一方面反映“人多地少 情况下的需求状 况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农产品价格。这样 ,“农 业产业从业人员人均播种面积 可反映土地制度、 价格制度的影响 。柯布 -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假定 : 劳动力114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21 年是同质的 ,式中 L 仅代表劳动力的数量 ,没有考虑劳动力质量 素质的差异。而农村劳动力剩余 是中国农村的普遍现象 ,对农业生产来说 ,劳动力的数量是足够 ,关键是质量 (劳动力素质 ) ,而农村 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劳动力质量 , 改 善农民增收的质量 (收入结构 ) ,以实现长效增收。鉴于此

12、,本模型还不能完全适应本文要求 。(二 ) 明赛尔收入函数模型的启发柯布 -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没有考虑劳动 力质量 素质的差异 , 而明赛尔收入函数模型 那么较好的考虑了劳动力素质因素 (如工作年限、受 教育年限等 ) ,是关于教育和收入关系的被广泛采 用的经典计量回归模型 , 是教育经济学领域最常 见的一种衡量教育收益率的方法 , 它包含受教育 年限和工作年限两个解释变量 ,其表达式为 :投入 (平均每户生产用固定资产拥有量 X3 ) 、土地(农作物种植面积 X4 )等因素 ,用 X 表示全要素高 效率 ,农民收入 Y的建立模型可为 : Y = x ( x2 x3 x4 )( 4 )但是

13、 ,此函数没有考虑影响劳动力配置 (如劳动力流动 ) 的因素 , 主要是户籍制度、城乡二元经 济结构下的财政制度等。可引入“二元比照系数X1 ,将此模型再进行扩展 :1 +2x1 + u ( x2 x3 x4 )Y = e( 5 )(其中 ,1 和 2 为待估系数 ,、和 分别表示固定财产、劳动素质和土地产出弹性 ,为随机 扰动项。)现在 ,对二元比照系数 X1 和劳动素质 (平均受教育年限 X3 )的计算作出说明。第一 ,二元比照系数又称“二元生产率比照系 数 ,即第一产业比拟劳动生产率与第二、三产业 比拟劳动生产率的比率 。二元比照系数理论上处于 0 - 1 (小数 )之间 ,当为 0 时

14、 ,说明第一产业比拟劳动生产率为 0 ,经济二元性最显著 ;而为 1 时 ,第 一产业和第二 、三产业的比拟劳动生产率相同 ,二 元经济完全转变成了一元经济 , 经济的二元性消 失 。该指标与经济结构二元性的强度呈反向变动的关系 ,二元比照系数越大 , 两部门的差异越小 :反之那么两部门的差异越大。设 G为总产值 (或总2L n ( Inc) = a + bE + c1 t + c2 t + u( 3 )其中 , Inc为从业人员的收入 , E 为受教育年限 , t为工作年限 , t2为工作年限的平方项 ( 反映个 人收入与工作年限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 , u 为随机扰动项。b表示教育收益率

15、,含义是劳动者多受一年教育时个人收入的变化率 ; C1和 C2分别表示工 作年限和工作年限的平方项对个人收入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 , 明赛尔收入函数对于分析农 村居民的收人存在某些缺乏 , 比方 ,它过分简化了收入的决定因素 ,假设条件过于严格 ,只考虑了受 教育年限和工作经验 , 没有考虑教育对形成个人 能力的延迟和社会 、经济环境对收入的影响等重要因素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研究结论的可靠 性。但是 ,明赛尔收入函数使得教育的经济回报率的含义更加清晰 ,它提供了一个简便的 、对数据 要求较低且便于进行各种比拟的方法 ,因此 , 本文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奉献率的分 析也是基于明

16、赛尔收入函数而建立的。同时 , 考虑到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 , 本文建立的农 村居民收入模型所选取的指标与明赛尔收入函数有所不同 。用来表达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的指收入 ) , L 为劳动力总数 , G 为农业部门产值 (或收1入 ) , G 为非农业部门产值 (或收入 ) , L 为农业部21门劳动力数 , L 为非农业部门劳动力数 。又设 R21为二元比照系数 。很显然 G + G = G, L+ L =1 212L。那么 ,比拟劳动生产率的数学计算公式 : G1 / GB 1 = L( 6 )/L1G / G2B 2 = L( 7 )/L2二元比照系数的数学计算公式为 :Bx1 = B

17、1( 8 )2标 ,本文选取的是江西农村居民受教育年限 。(三 )模型的建立1990 - 2007 平均此系数可以反映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的城乡差异 ,对户籍制度、劳动生产率比照等进行测度。 第二 ,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 X3反映农民教育素质 。根据特定时点的受教育年数 , 计算公式如下 :基于道格拉斯函数和明塞尔函数的启示 , 考虑到劳动力质量 (受教育年限 X2 ) 、农业固定资产贺喜灿周绍森 :影响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115 第 1 期6此即为构建的模型。x3 = E = phi( 9 )i = 1公式中 , E 表示农民受教育年限 ; hi为第 i学历水平的受教育年限 , i =

18、 1 , 2 , 3 , 4 , 5 , 6 分别代表 文盲或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以上 6 个受教育程度 ; p 表示某一学历水平人数比重 。其中假设受教育年限文盲和半文盲为 2 年 ,小学为 6 年 ,初中为 9 年 ,中专为 12 年 ,高中为 12 年 ,大专 生以上为 15. 5年 。现在 ,将式 ( 5 )两边取对数得 :L nY =1 +2 x1 +L nx2 +L nx3 +L nx4 + u( 10 )三 、数据选取根据 1990 - 2021年?江西统计年鉴 ?,可得到农民人均收入及其核心影响因素二元比照系数、 户均固定资产拥有量、平均受教育年限、第一产业 从

19、业人员人均农作物播种面积等数据 , 经整理如 表 1。表 1 1990 - 2007江西农民人均收入及其核心影响因素量化表X4第一产业从业人员 人均农作物播种面积X1二元比照X2户均固定资产X3平均受教育Y人均收入 (元 )年份系数拥有量 (元 )年限 (年 ) (亩 /人 ) 1990669. 90. 363888924. 726. 397. 241991702. 530. 3287871045. 196. 437. 141992768. 410. 3115811120. 226. 57. 391993869. 810. 3415071492. 356. 587. 919941218. 19

20、0. 3874211796. 246. 737. 6619951537. 360. 452331914. 86. 858. 3319961869. 630. 4571012310. 987. 3378. 7219972107. 280. 470182490. 977. 49. 05199820480. 4069622564. 057. 538. 9219992129. 450. 3861492534. 687. 639. 0920002135. 30. 3658732695. 237. 778. 8220012231. 60. 352712746. 187. 828. 7420022334.

21、20. 3384752873. 957. 848. 3320032457. 530. 3440633115. 37. 918. 2320042952. 560. 3424913281. 087. 918. 6920053265. 530. 3296184613. 478. 048. 8120063584. 720. 3153084696. 678. 058. 6920074097. 820. 3214525020. 4798. 68数据来源 : 1990 - 2021年?江西统计年鉴 ?,其中农民人均收入 、户均生产用固定资产拥有量可以直接查得 ,其他数值那么需要进行整理 、换算得出 。116

22、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21 年响 。但是 ,二者中 ,到底那个因素影响大呢 ? 进一步比拟相关系数 ( Coeffic ien t) , 发现 : 农民平均受 教育年限的系数 ( 1. 856838 ) 明显大于固定资产 (户 均 生 产 用 固 定 资 产 拥 有 量 ) 的 系 数( 0. 763525 ) ,就是说每增加投入 1 元 ,农民平均受 教育年限对农民收入增加的奉献是 1. 856838 元 , 而固定 资 产 投 入 对 农 民 收 入 增 加 的 贡 献 只 有0. 763525元。因此 , 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对农民 增收的作用最明显 , 影响最大。这验证了推断的结论

23、 :从农民增收的长效性上看 , 新经济增长理 论 、人力资本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理论可以提供较 好的解释 :影响农民长效增收的根本因素是农村 人力资源开发 。四 、模型求解分析(计量分析 ) 及结论将表 1的数据 ,按公式 ( 10 )导入软件 ,进行回归计算 ,结果如表 2.Eview s 统计从结果中可以看出 ,样本量为 18 ,拟合优度为98. 6862 % ,说明所选取的四个指标能较好的反映 收入的影响因素。在 5 %的显著水平下 , 通过 t值比照 , 可以看 出 : LX2和 LX3 均通过检验。说明固定资产投入、 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对农民增收都有显著的影表 2 回归值D ep end

24、en t V a riab le: L YM e thod: L ea st Squa re sD a te: 09 /10 / 08Samp le: 1990 2007Tim e: 19: 26Inc luded ob se rva tion s:V a riab leC X1LX2LX3LX4R - squa redA d ju sted R - squa red S. E. of regre ssion Sum squa red re sid Log like lihoodD u rb in - W a tson sta t18Coeffic ien t- 2. 8534281. 040

25、3410. 7635251. 8568380. 1524010. 9899540. 9868620. 0643300. 05379926. 774962. 524134Std. E rro r0. 5505710. 4929190. 1119520. 5739950. 517384M ean dep enden t va r S. D. dep enden t va r A ka ike info c rite rion Schwa rz c rite rionF - sta tisticP rob ( F - sta tistic)t - Sta tistic- 5. 1826682. 11

26、05716. 8202143. 2349360. 2945617. 4953150. 561252- 2. 419440- 2. 172114320. 25010. 000000P rob.0. 00020. 05480. 00000. 00650. 7730注 : 1 在 5%的显著水平下 , F临界值为 363. 3089, t临界值为 2. 262157; 2 在 Eview s软件中 ,取对数 L n 时 , L n 用 L 表示。下面 ,基于二元比照系数和人均播种面积分析其它影响因素。在 5 %的显著水平下 , 通过 t值比照 , 可以看 出 :变量 X1 和 LX4 对 L Y的影

27、响并不显著 (如果 在 1 %的显著水平下 ,此影响就更不显著 ) ,说明 : 二元比照系数、农业产业从业人员人均播种面积 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据此可认 为 :尽管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对农民增收有影响 ,但其影响不再显著 ,是有限的。 ( 1 )土地制度的影响尤其已经有限 ,其可能的原因是 1979 - 1985 连 续七年的增长可以归结为安徽小岗村的土地制度改革发挥了制度效益 , 但从 1986 年之后 , 土地制 度改革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效应就不再明显。这 样 ,土地制度对农民收入增长并没有长效性的影 响 (尽管有一定的影响 ) 。 ( 2 ) 相比拟而言 , 二元 比照系数尽管对

28、农民增收的影响不显著 ,但是 ,其贺喜灿周绍森 :影响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117 第 1 期影响大于农业产业从业人员平均种植面积的影响。这说明二元经济制度中的户籍制度对农民增 收有影响 (如影响劳动力流动 ,并影响农民外出务 工的工资性收入 ) ,但是 ,其影响已经很有限 ,主要 是因为尽管户籍制度没有彻底改革 ,但是 ,农民劳 动权益得到了维护 , 对其收入有保障作用 , 这样 , 有利于农民外出务工 。通过以上分析 ,可以得出结论 : 从农民增收的长效性上看 ,新经济增长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和制 度经济学理论可以提供较好的解释 , 影响农民收 入长效增长的根本因素是农村人力资源开

29、发 , 从政府的视角看 ,主要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 制定和制度执行 。参考文献 1 美 雅各布 明塞尔. 人力资本研究 M . 张凤林译.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 2001. 2 美 西奥多 舒尔茨. 改造传统农业 M . 梁小民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1999. 3 P sacha ropo lou s, G. , H a rry A n rhony. R e tu rn s to Incw stm en t in Educa tion: A Fu rthe r Up da te, W o rld B ank Po licy R e sea rch W o rk2ing Pap

30、 e r 2881, Sep tem be r 2002. 4 Ho ssa in, Sha ikh. M ak ing an Equ itab le and Effic ien t Educa tion: The Ch ine se Exp e ricence, Ch ina: Soc ia l Sec to r Exp end itu re R e2c iew, W o rld B ank, 1996. 5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 课题组. 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对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 J . 中国农村经济 , 2005. 9. 6 Yang; D enn is Tao. Educa ti

31、on and O ff - fa rm W o rk, Econom ic D ece lopm en t and Cu ltu ra l Change, 45 ( 3) . 7 美 盖尔 约翰逊. 中国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政策 A . 比拟 :第 3辑 C . 北京 :中信出版社 , 2002. 8 樊胜根 、张林秀 、张晓波. 经济增长 、地区差臣与贫困 中国农村公共投资 研究 M .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 2002.An Em p ir ica l Ana ly s is of the Fa c tor s In f luen c in g the C on t in uou s G

32、row th ofPea san tsIn com e -H E X i - can1A Ca se S tudy of J ian gx iZHOU Shao - sen2( 1. D epa rtm en t of H um an R esou rce, C h ina Execu tive L eadersh ip A cadem y J inggangshan, J iangx i 343600,C h ina; 2. R esea rch C en ter for C en tra l C h ina Econom ic D evelopm en t of N anchang U n

33、 iversity, N anchang, J iangx i 330031, C h ina )A b stra c t: The grow th of p ea san tsincom e is the co re of issue s of agricu ltu re, p ea san t and ru ra l a rea s. The rea re m any fac to rs influenc ing the grow th of p ea san tsincom e. A cco rd ing to the theo rie s of new econom y and hu2

34、 m an cap ita l, hum an re sou rce is the in trin sic cau se of econom ic deve lopm en t. Th is p ap e r, from the angle of p ea san ts, a sub jec t of econom ic ac tivitie s, a rgue s tha t the p ea san tsqua litie s can be imp roved by deve lop ingru ra l hum an re sou rce s, i. e. , by inve sting

35、 in hum an cap ita l, and th is is the rad ica l fac to r fo r rea lizing the su s2 ta inab le grow th of p ea san tsincom e. To te st th is conc lu sion, a m a them a tica l mode l is e stab lished in th is p ap e r unde r the in sp ira tion of Cobb - Dougla s p roduc tion func tion and J acob M in

36、ce r hum an cap ita l ea rn ing func tion, and emp irica l ana lysis is m ade ba sed on the da ta of J iangxi P rovince. F rom the mode l we find tha t the hum an re sou rce deve lopm en t is exac tly a rad ica l fac to r influenc ing the con tinuou s grow th of p ea san tsincom e.Key word s: p ea san tsincom e grow th; influen tia l fac to rs; emp irica l ana lysis; J iangxi(责任编辑 :廖才茂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