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习题与答案解析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9920073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41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机械原理习题与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机械原理习题与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机械原理习题与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资源描述:

《机械原理习题与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原理习题与答案解析(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1章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1.1解释下列概念 1.运动副;2.机构自由度;3.机构运动简图;4.机构结构分析;5.高副低代。1.2验算下列机构能否运动,如果能运动,看运动是否具有确定性,并给出具有确定运动的修改办法。题1.2图题1.3图1.3 绘出下列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1.4 计算下列机构自由度,并说明注意事项。1.5计算下列机构的自由度,并确定杆组及机构的级别。题1.4图题1.5图第2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2.1 试求图示各机构在图示位置时全部瞬心。题2.1图2.2 在图示机构中,已知各构件尺寸为lAB=180mm , lBC=280mm , lBD=450mm , lCD=

2、250mm ,lAE=120mm ,=30, 构件AB上点E的速度为vE=150 mm /s ,试求该位置时C、D两点的速度及连杆2的角速度2。2.3 在图示的摆动导杆机构中,已知lAB=30mm , lAC=100mm , lBD=50mm ,lDE=40mm ,1=45,曲柄1以等角速度1=10 rad/s沿逆时针方向回转。求D点和E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及构件3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用相对运动图解法。题2.2图题2.3图2.4 在图示机构中,已知lAB=50mm , lBC=200mm , xD=120mm , 原动件的位置1=30, 角速度1=10 rad/s,角加速度1=0,试求机构在该位置时

3、构件5的速度和加速度,以及构件2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题2.4图2.5 图示为机构的运动简图及相应的速度图和加速度图。 1在图示的速度、加速度多边形中注明各矢量所表示的相应的速度、加速度矢量。 2以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矢量为已知条件,用相对运动矢量法写出求构件上D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矢量方程。 3在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图中,给出构件2上D点的速度矢量和加速度矢量。题2.5图2.6 在图示机构中,已知机构尺寸lAB=50mm,lBC=100mm, lCD=20mm, 原动件的位置1=30, 角速度1=4=20rad/s,试用相对运动矢量方程图解法求图示位置时构件2的角速度2和角加速度2的大小和方向。题2.

4、6图2.7 在图示机构构件1等速转动,已知机构尺寸lAB=100mm,角速度为1= 20rad/s,原动件的位置1=30,分别用相对运动图解法和解析法求构件3上D点的速度和加速度。题2.7图 题2.8图2.8 在图示导杆机构中,已知原动件1的长度为l1 、位置角为1 ,中心距为l4 ,试写出机构的矢量方程和在x、y轴上的投影方程。2.9 在图示正弦机构中,已知原动件1的长度为l1=100mm、位置角为1= 45、角速度1= 20rad/s,试用解析法求出机构在该位置时构件3的速度和加速度。2.10 在图示牛头刨床机构中,已知机构尺寸及原动件曲柄1的等角速度1,试求图示位置滑枕的速度vC 。题2

5、.9图 题2.10图2.11 在图示平锻机中的六杆机构中,已知各构件的尺寸为:lAB 120 mm,l BC460 mm,lBD240 mm,lDE 200 mm,l EF 260 mm ,30,1 = l0 rad/s , x F500 mm,yF 180mm。欲求在一个运动循环中滑块3的位移S C、速度vC和加速度aC 及构件4、5的角速度4、5和角加速度4、5, 试写出求解步骤并画出计算流程图。题2.11图第3章平面机构的动力分析3.1图示楔形机构中,已知=60,有效阻力Fr=1000N,各接触面的摩擦系数f =0.15。试求所需的驱动力Fd。题3.1图题3.2图3.2在图示机构中,已知

6、F5 =1000N,lAB=100 mm,lBC =lCD =2lAB,lCE = lED= lDF,试求各运动副反力和平衡力矩Mb。3.3在图示曲柄滑块机构中,已知各构件的尺寸、转动副轴颈半径r及当量摩擦系数fv,滑块与导路的摩擦系数f。而作用在滑块3上的驱动力为Fd。试求在图示位置时,需要作用在曲柄上沿xx方向的平衡力Fb不计重力和惯性力。题3.3图3.4在图示机构中,已知:x=250mm,y=200mm,lAS2=128mm,Fd为驱动力,Fr为有效阻力,m1= m3=2.75kg,m2=4.59kg,Is2=0.012kgmm2,滑块3以等速v=5m/s向上移动,试确定作用在各构件上的

7、惯性力。题3.4图题3.5图3.5在图示的悬臂起重机中,已知载荷G=5000N,h= 4 m,l=5 m,轴颈直径d=80 mm,径向轴颈和止推轴颈的摩擦系数均为f =0.1。设它们都是非跑合的,求使力臂转动的力矩Md。3.6图示机构中,已知x=110mm,y=40mm,1=45,lAB=30 mm,lBC=71 mm,lCD=35.5mm,lDE=28 mm,lES2=35.5 mm;1=10 rad/s;m2=2 kg,IS2=0.008 kgmm2。设构件5上作用的有效阻力Fr=500 N,lEF=20 mm,试求各运动副中的反力及需要加于构件1上的平衡力矩Mb。题3.6图3.7图示为一

8、楔块夹紧机构,其作用是在驱动力Fd的作用下,使楔块1夹紧工件2。各摩擦面间的摩擦系数均为f。试求:1设Fd已知,求夹紧力Fr;2夹紧后撤掉Fd,求滑块不会自行退出的几何条件。3.8如图所示的缓冲器中,若已知各滑块接触面间的摩擦系数f和弹簧的压力Q,试求:1当楔块2、3被等速推开及等速恢复原位时力P的大小;2该机构的效率以及此缓冲器不发生自锁的条件。题3.7图题3.8图3.9如图所示,在手轮上加力矩M均匀转动螺杆时,使楔块A向右移动并举起滑块B,设楔角=15,滑块上B的载荷Fv=20kN。螺杆为双头矩形螺纹,平均直径d2=30mm,螺距p=8mm。已知所有接触面的摩擦系数f =0.15。若楔块A

9、两端轴环的摩擦力矩忽略不计,试求所需的力矩M 。题3.9图题3.10图3.10图示机组是由一个电动机经带传动和减速器,带动两个工作机A和B。已知两工作机的输出功率和效率分别为:PA=2kW、A=0.8,PB=3Kw,B =0.7;每对齿轮传动的效率1=0.95,每个支承的效率2=0.98,带传动的效率3=0.9。求电动机的功率和机组的效率。第4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4.1在铰链四杆机构ABCD中,若AB、BC、CD三杆的长度分别为:a=120mm,b=280mm , c=360mm,机架AD的长度d为变量。试求; 当此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时,d的取值范围; 当此机构为双摇杆机构时 , d的取值范

10、围; 当此机构为双曲柄机构时 , d的取值范围。4.2 如图所示为转动翼板式油泵,由四个四杆机构组成,主动盘绕固定轴A转动,试画出其中一个四杆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说明它们是哪一种四杆机构。题4.2图题4.3图4.3试画出图示两个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说明它们是哪种机构。 4.4图示为一偏置曲柄滑块机构,试求杆AB为曲柄的条件。若偏距e = 0,则杆AB为曲柄的条件又如何?题4.4图题4.5图4.5在图所示的铰链四杆机构中,各杆的长度为l1=28 mm,l2=52mm,l3=50mm,l4=72 mm,试求: 1 当取杆4为机架时,该机构的极位夹角、杆3的最大摆角、最小传动角min和行程速比系数K;

11、2 当取杆1为机架时,将演化成何种类型的机构?为什么?并说明这时C、D两个转动副是周转副还是摆转副; 3 当取杆3为机架时,又将演化成何种机构?这时A、B两个转动副是否仍为周转副?4.6设曲柄摇杆机构ABCD中,杆AB、BC、CD、AD的长度分别为:a=80mm,b=160mm,c=280mm,d=250mm,AD为机架。试求: 1 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 2 检验最小传动角min,许用传动角=40。4.7偏置曲柄滑块机构中,设曲柄长度a=120mm,连杆长度b=600mm,偏距e=120mm,曲柄为原动件,试求: 1 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和滑块的行程h; 2 检验最小传动角min ,=40; 3

12、 若a与b不变,e = 0时,求此机构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 4.8插床中的主机构,如图所示,它是由转动导杆机构ACB和曲柄滑块机构ADP组合而成。已知LAB=100mm,LAD=80mm,试求: 1 当插刀P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1.4时,曲柄BC的长度LBC及插刀的行程h; 2 若K=2时,则曲柄BC的长度应调整为多少? 此时插刀P的行程h是否变化?题4.8图题4.9图4.9图示两种形式的抽水唧筒机构,图a以构件1为主动手柄,图b以构件2为主动手柄。设两机构尺寸相同,力F垂直于主动手柄,且力F的作用线距点B的距离相等,试从传力条件来比较这两种机构哪一种合理。4.10图示为脚踏轧棉机的曲柄摇杆

13、机构。铰链中心A、B在铅垂线上,要求踏板DC在水平位置上下各摆动10,且l DC=500mm,l AD=1000mm。试求曲柄AB和连杆BC的长度l AB和l BC,并画出机构的死点位置。题4.10图题4.11图4.11图示为一实验用小电炉的炉门装置,在关闭时为位置El,开启时为位置E2,试设计一四杆机构来操作炉门的启闭。在开启时炉门应向外开启,炉门与炉体不得发生干涉。而在关闭时,炉门应有一个自动压向炉体的趋势。B、C为两活动铰链所在位置。4.12 图示为一双联齿轮变速装置,用拨叉DE操纵双联齿轮移动,现拟设计一个铰链四杆机构ABCD;操纵拨叉DE摆动。已知:l AD=100mm,铰链中心A、

14、D的位置如图所示,拨叉行程为30mm,拨叉尺寸l ED = l DC =40mm,固定轴心D在拨叉滑块行程的垂直平分线上。又在此四杆机构ABCD中,构件AB为手柄,当它在垂直向上位置AB1时,拨叉处于位置E1,当手柄AB逆时针方向转过=90而处于水平位置AB2时,拨叉处于位置E2。试设计此四杆机构。题4.12图题4.13图4.13已知某操纵装置采用一铰链四杆机构,其中l AB=50mm , l AD=72mm,原动件AB与从动件CD上的一标线DE之间的对应角位置关系如图所示。试用图解法设计此四杆机构。4.14图示为一用于控制装置的摇杆滑块机构,若已知摇杆与滑块的对应位置为:1=60、s1=80

15、 mm,2= 90、s2 = 60mm,3=120、s3= 40mm。偏距e =20mm。试设计该机构。题4.14图 4.15如图所示的颚式碎矿机,设已知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1.25 ,颚板CD的长度lCD=300mm,颚板摆角=30,试确定: 当机架AD的长度l AD=280mm时,曲柄AB和连杆BC的长度l AB和l BC; 当曲柄AB的长度lAB=50mm时,机架AD和连杆BC的长度lAD和l BC。并对此两种设计结果,分别检验它们的最小传动角min,=40。题4.15图题4.16图4.16设计一曲柄滑块机构,已知滑块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1.5,滑块行程h=50mm,偏距e=20mm,

16、如图所示。试求曲柄长度l AB和连杆长度l BC。4.17在图示牛头刨床的主运动机构中,已知中心距lAC=300mm,刨头的冲程H=450mm,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2,试求曲柄AB和导杆CD的长度lAB和lCD。4.18试设计一铰链四杆机构,已知摇杆CD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1.5,其长度lCD=75mm,摇杆右边的一个极限位置与机架之间的夹角=1=45,如图所示。机架的长度lAD=100mm。试求曲柄AB和连杆BC的长度lAB和lBC。题4.17图题4.18图4.19图示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机架AD的长度lAD =100mm,两连架杆三组对应角为:1=60,1=60:2=105,2=90;3

17、=150,3=120。试用解析法设计此四杆机构。题4.19图第5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5.1 如图所示,B0点为从动件尖顶离凸轮轴心O最近的位置,B点为凸轮从该位置逆时针方向转过90后,从动件尖顶上升s时的位置。用图解法求凸轮轮廓上与B点对应的B点时,应采用图示中的哪一种作法? 并指出其它各作法的错误所在。题5.1图5.2在图中所示的三个凸轮机构中,已知R40 mm,a20 mm,e15 mm,r r20mm。试用反转法求从动件的位移曲线ss ,并比较之。5.3如图所示的两种凸轮机构均为偏心圆盘。圆心为O,半径为R30mm,偏心距lOA=10mm,偏距e10mm。试求: 这两种凸轮机构从动件的行

18、程h和凸轮的基圆半径r 0; 这两种凸轮机构的最大压力角max的数值及发生的位置。题5.2图题5.3图5.4 在如图所示上标出下列凸轮机构各凸轮从图示位置转过45 后从动件的位移s及轮廓上相应接触点的压力角。题5.4图 题5.5图5.5如图所示为一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为一偏心圆,其直径D32 mm,滚子半径r r = 5 mm,偏距e= 6 mm。根据图示位置画出凸轮的理论轮廓曲线、偏距圆、基圆,求出最大行程h、推程角及回程角,并回答是否存在运动失真。5.6 在图所示的凸轮机构中,已知凸轮的部分轮廓曲线,试求:1在图上标出滚子与凸轮由接触点D1到接触点D2的运动过程中,对应凸轮

19、转过的角度。 2在图上标出滚子与凸轮在D2点接触时凸轮机构的压力角。题5.6图5.7试以作图法设计一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的轮廓曲线。凸轮以等角速度顺时针回转,从动件初始位置如图所示,已知偏距e= l0 mm , 基圆半径r 040mm , 滚子半径r r10mm。从动件运动规律为:凸轮转角= 0150时,从动件等速上升h = 30 mm;=150180时,从动件远休止;= 180300时从动件等加速等减速回程30 mm;=300360时从动件近休止。题5.7图 题5.8图5.8 试以作图法设计一个对心平底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的轮廓曲线。设已知凸轮基圆半径r 030mm,从动

20、件平底与导轨的中心线垂直,凸轮顺时针方向等速转动。当凸轮转过120时从动件以等加速等减速运动上升20mm,再转过150时,从动件又以余弦加速度运动回到原位,凸轮转过其余90时,推杆静止不动。这种凸轮机构压力角的变化规律如何? 是否也存在自锁问题? 若有应如何避免?5.9在如图所示的凸轮机构中,已知摆杆AB在起始位置时垂直于OB,lOB40mm,lAB80mm,滚子半径r r10mm,凸轮以等角速度顺时针转动。从动件运动规律如下:当凸轮转过180时,从动件以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向上摆动30;当凸轮再转过150时,从动件又以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返回原来位置,当凸轮转过其余30时,从动件停歇不动。题5.

21、9图 题5.10图5.10 设计一移动从动件圆柱凸轮机构,凸轮的回转方向和从动件的起始位置如图所示。已知凸轮的平均半径Rm40mm,滚于半径r r10mm。从动件运动规律如下:当凸轮转过180时,从动件以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上升60 mm;当凸轮转过其余180时,从动件以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返回原处。5.11如图所示为书本打包机的推书机构简图。凸轮逆时针转动,通过摆杆滑块机构带动滑块D左右移动,完成推书工作。已知滑块行程H= 80mm,凸轮理论廓线的基圆半径r 050mm,lAC160 mm,lOD120 mm,其它尺寸如图所示。当滑块处于左极限位置时,AC与基圆切于B点;当凸轮转过120时,滑

22、块以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向右移动80mm;当凸轮接着转过30时,滑块在右极限位置静止不动;当凸轮再转过60时,滑块又以等加速等减速运动向左移动至原处;当凸轮转过一周中最后150时,滑块在左极限位置静止不动。试设计该凸轮机构。5.12图示为滚子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已知R=30mm , lOA15 mm , lCB145 mm ,lCA45 mm , 试根据反转法原理图解求出:凸轮的基圆半径r 0 ,从动件的最大摆角max和凸轮的推程运动角0。5.13在图示的对心直动滚子从动杆盘形凸轮机构中,凸轮的实际轮廓线为一圆,圆心在A点,半径R= 40mm,凸轮绕轴心逆时针方向转动。lOA25 mm,滚

23、子半径r r10mm。试问: 理论轮廓为何种曲线? 凸轮基圆半径r 0 = ? 从动杆升程h = ? 推程中最大压力角max= ? 若把滚子半径改为15 mm,从动杆的运动有无变化? 为什么?题5.11图 题5.12图题5.13图 题5.15图5.14 试用解析法设计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的理论轮廓曲线和工作廓线。已知凸轮轴置于从动件轴线右侧,偏距e = 20mm,基圆半径r 0= 50mm,滚子半径r r=10 mm。凸轮以等角速度沿顺时针方向回转,在凸轮转过角1 =120的过程中,从动件按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上升h = 50mm;凸轮继续转过2= 30时,从动件保持不动;其后,凸

24、轮再回转角度3 = 60期间,从动件又按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下降至起始位置;凸轮转过一周的其余角度时,从动件又静止不动。5.15 如图所示设计一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凸轮廓线。已知凸轮以等角速度顺时针方向转动,基圆半径r 0 =30mm,平底与导路方向垂直。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为:凸轮转过180 ,从动件按简谐运动规律上升25mm;凸轮继续转过180 ,从动件以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回到最低位。5.16 设计一摆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凸轮廓线。已知凸轮以等角速度逆时针方向转动,基圆半径r 0 =30mm,滚子半径r r=6 mm,摆杆长l50mm,凸轮转动中心O与摆杆的摆动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

25、AB60 mm。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为:凸轮转过180,从动件按摆线运动规律向远离凸轮中心方向摆动30 ;凸轮再转过180 ,从动件以简谐运动规律回到最低位。题5.16图第六章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6.1 在图中,已知基圆半径rb= 50 mm,现需求: 1 当r k= 65 mm时,渐开线的展角k、渐开线的压力角k和曲率半径k。2 当k=20时,渐开线的压力角k及向径r k的值。题6.1图6.2当压力角= 20的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外直齿轮,当渐开线标准齿轮的齿根圆与基圆重合时,其齿数z应为多少 ? 又当齿数大于以上求得的齿数时,试问基圆与齿根圆哪个大 ?6.3 已知一正常齿制标准直齿圆柱齿轮= 20

26、、m=5 mm、z = 40 ,试分别求出分度圆、基圆、齿顶圆上渐开线齿廓的曲率半径和压力角。6.4在一机床的主轴箱中有一直齿圆柱渐开线标准齿轮,经测量其压力角= 20,齿数z= 40 ,齿顶圆直径d a =84 mm。现发现该齿轮已经损,需重做一个齿轮代换,试确定这个齿轮的模数。6.5已知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轮传动,其齿数z 1= 24、z 2= 110,模数m=3mm,压力角= 20,正常齿制。试求:1 两齿轮的分度圆直径d 1、d 2;2 两齿轮的齿顶圆直径d a1 、d a2;3 齿高h;4 标准中心距a ; 5 若实际中心距a= 204 mm,试求两轮的节圆直径d 1、d 2。6.6用

27、卡尺测量一齿数z 1= 24的渐开线直齿轮。现测得其齿顶圆直径d a1= 208 mm, 齿根圆直径d f = 172 mm。测量公法线长度Wk时,当跨齿数k= 2时,Wk = 37.55mm;k= 3时,Wk= 61.83 mm。试确定该齿轮的模数m 、压力角、齿顶高系数ha* ;和顶隙系数c* 。6.7 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轮,已知两齿轮的齿数z 1=23、z 2= 67,模数m=3mm,压力角= 20,正常齿制。试求:1 正确安装时的中心距a、啮合角及重合度,并绘出单齿及双齿啮合区;2 实际中心距a=136 mm时的啮合角和重合度。6.8 设有一对外啮合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两轮齿数

28、分别为z 1=30、z 2= 40,模数m= 20 mm,压力角= 20,齿顶高系数ha* = 1。试求当实际中心距a=702.5 mm时两轮的啮合角和顶隙c。实际顶隙就等于标准顶隙加上中心距的变动量6.9 某对平行轴斜齿轮传动的齿数z 1=20、z 2=37,模数m n =3mm,压力角= 20,齿宽B1 = 50 mm、B2= 45 mm , 螺旋角=15,正常齿制。试求:1 两齿轮的齿顶圆直径d a1 、d a2 ;2 标准中心距a;3总重合度;4当量齿数zv 1 、zv 2 。6.10设有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其齿数分别为z 1=20、z 2=80,模数m= 4mm,压力角= 2

29、0,齿顶高系数ha* = 1,要求刚好保持连续传动,求允许的最大中心距误差a 。6.11 有一齿条刀具,m=2mm、= 20、ha*= 1。刀具在切制齿轮时的移动速度v刀1mm/s。试求:1 用这把刀具切制z14的标准齿轮时,刀具中线离轮坯中心的距离L为多少? 轮坯每分钟的转数应为多少 ? 2 若用这把刀具切制z14的变位齿轮,其变位系数x0.5,则刀具中线离轮坯中心的距离L应为多少 ? 轮坯每分钟的转数应为多少 ?6.12在图中所示机构中,所有齿轮均为直齿圆柱齿轮,模数均为2 mm ,z 1=15 、z 2=32、z 3=20、z 4=30 ,要求轮1与轮4同轴线。试问: 1 齿轮1、2与齿

30、轮3、4应选什么传动类型最好 ? 为什么 ? 2 若齿轮1、2改为斜齿轮传动来凑中心距,当齿数不变,模数不变时,斜齿轮的螺旋角应为多少 ?3 斜齿轮1、2的当量齿数是多少 ?4当用范成法如用滚刀来加工齿数z 1=15的斜齿轮1时,是否会产身产生根切? 题6.12图 题6.13图6.13 图中所示为一对螺旋齿轮机构,其中交错角为45,小齿轮齿数为36,螺旋角为20右旋,大齿轮齿数为48 ,为右旋螺旋齿轮,法向模数均为2.5mm。试求:1 大齿轮的螺旋角; 2 法面齿距;3 小齿轮端面模数;4 大齿轮端面模数;5 中心距;6 当n2400 r / min时,齿轮2的圆周速度v p2和滑动速度的大小

31、。6.14一对阿基米德标准蜗杆蜗轮机构,z 1=2、z 2=50 ,m= 8mm , q10 ,试求:1 传动比i12和中心距a;2 蜗杆蜗轮的几何尺寸。6.15如图所示在蜗杆蜗轮传动中,蜗杆的螺旋线方向与转动方向如图所示,试画出各个蜗轮的转动方向。题6.15图6.16一渐开线标准直齿圆锥齿轮机构,z 1=16、z 2=32、m=6mm、= 20、ha*= 1、=90,试设计这对直齿圆锥齿轮机构。6.17 一对标准直齿圆锥齿轮传动,试问:1当z 1=14、z 2=30、=90时,小齿轮是否会产生根切?2当z 1=14、z 2=20、=90时,小齿轮是否会产生根切?第7章齿轮系及其设计7.1在图

32、示的车床变速箱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42,Z2=58,Z338,Z4=42,Z550,Z6=48,电动机转速为1450r/min, 若移动三联滑移齿轮a使树轮3和4啮合,又移动双联滑移齿轮b使齿轮5和6啮合,试求此时带轮转速的大小和方向。题7.1图题7.2图7.2在图示某传动装置中,已知:Z1=60,Z2=48,Z2=80,Z3120,Z3=60,Z4=40,蜗杆Z42,蜗轮Z5=80,齿轮Z565,模数m5mm, 主动轮1的转速为n1240r/min,转向如图所示。试求齿条6的移动速度v6的大小和方向。7.3图示为一电动卷扬机的传动简图。已知蜗杆1为单头右旋蜗杆,蜗轮2的齿数Z242,其余

33、各轮齿数为:Z2=18,Z3=78,Z3=18,Z455;卷简5与齿轮4固联,其直径D5=400mm,电动机转速n1=1500r/min,试求: 转筒5的转速n5的大小和重物的移动速度v 。 提升重物时,电动机应该以什么方向旋转?题7.3图题7.5图7.4在图7.13所示的滚齿机工作台的传动系统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 =15 , z2 =28 , z3 =15, z 4=55 , z9 = 40, 被加工齿轮B的齿数为64,试求传动比i75。7.5在图示周转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 = 60 ,z2 =20 ,z2 =20 ,z3 =20 ,z4=20 ,z5 =100,试求传动比i41。7

34、.6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26,z2=32,z2=22,z3=80,z4=36,又n1=300r/min ,n3=50r/min ,两者转向相反,试求齿轮4的转速n4的大小和方向。题7.6图题7.7图7.7在图示为双螺旋桨飞机的减速器已知z1=26,z2=20,z4=30,z5=18及n1=15000r/min ,试求nP和nQ的大小和方向。7.8在图示复合轮系中, 已知:z1=22,z3=88,z3=z5 ,试求传动比i15。7.9在图示的自行车里程表机构中,c为车轮轴,P为里程表指针,已知各轮齿数为z1=17,z3=23,z4=19,z4=20,z5=24,设轮胎受压变形后使2

35、8英寸车轮的有效直径为0.7m,当车行1km时,表上的指针刚好回转一周,试求齿轮2的齿数。题7.8图题7.9图7.10汽车自动变速器中的预选式行星变速器如图所示。I轴为主动轴,II轴为从动轴,S、P为制动带, 其传动有两种情况: S压紧齿轮3、P处于松开状态; P压紧齿轮6、S处于松开状态。已知各轮齿数z1=30,z2=30,z3=z6=90,z4=40,z5=25,试求两种情况下的传动比i。题7.10图题7.11图7.11图示为一龙门刨床工作台的变速换向机构,J、K为电磁制动器,它们可分别刹住构件A和3,设已知各轮的齿数,求分别刹住A和3时的传动比i1B。7.12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齿轮的齿

36、数为:z1=34,z5=50,z6=18,z7=36,z3=z4,齿轮1的转速为n1=1500r/min ,试求齿轮7的转速n7。题7.12图题7.13图7.13在图示的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90,z2=60,z2=30,z3=30,z3=24, z4=18, z5=60,z5=36,z6=32,运动从A,B两轴输入,由构件H输出。已知nA=100r/min, nB=900r/min,转向如图所示,试求输出轴H的转数nH的大小和方向。7.14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24,z1=30,z2=95,z3=89,z3=102,z4=80, z4=40,z5=17,试求传动比i15。

37、7.15在图示的行星轮系中已知z1=20,z2=32,模数m = 6mm,试求齿轮3的齿数z3和系杆H的长度lH。题7.14图题7.15图第8章其它常用机构和组合机构8.1棘轮机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棘爪与棘轮轮齿接触处的公法线要位于棘轮与棘爪的转动中心之间?8.2某牛头刨床的进给机构中,设进给螺旋的导程为5mm,而与螺旋固接的棘轮有40个齿,问该牛头刨床的最小进给量是多少?若要求牛头刨床的进给量为0.5mm,则棘轮每次转过的角度应为多大?8.3槽轮机构有什么特点?何谓运动系数k,为什么k不能大于1 ?8.4某自动车床上装有一单销六槽式外接槽轮机构,已知槽轮停歇时间进行工艺动作,所需工艺时间为3

38、0s ,试确定槽轮的转速。8.5某外槽轮机构中,若已知槽轮的槽数为6 ,槽轮的运动时间为,停歇时间为,求槽轮的运动系数及所需的圆销数目。8.6 为什么不完全齿轮机构主动轮首、末两轮齿的齿高一般需要削减?加在瞬心附加杆后,是否仍需削减,为什么?8.7 图8.18b所示的螺旋机构中,若螺杆1上的两段螺纹均为右旋螺纹,A段的导程为pA=1mm,B段的导程为pB=0.75mm,试求当手轮按图示方向转动一周时,螺母2相对于导轨3移动的方向入距离大小。又若将A段螺纹旋向改为左旋,而B段的旋向及其它参数不变,则结果又如何?8.8双万向联轴节为保证其主、从动轴间的传动比为常数,应满足哪些条件?满足这些条件后,

39、当主动轴作匀速转动时,中间轴和从动轴均作匀速运动吗?8.9机械有哪几种组合方法?试分析图8.29b、8.34b、8.35b所示机构是什么形式的组合系统,并画出其运动传递框图。8.10图8.29a所示的刻字机构组合系统中,可通过设计相应的凸轮轮廓,全移动副十字滑块上的M点就可以刻出任一数字或字母。现需刻写字母B,其尺寸如题8.10图所示,试将滑块B字轨迹分解成分别控制水平和垂直运动的两凸轮机构从动件运动规律和,并简述凸轮廓线的设计要点。题8.10图第九章机械的平衡9.1解释以下基本概念:静平衡、动平衡、平衡基面、质径积、平衡精度、平面机构平衡。9.2 经过动平衡的构件是否一定是静平衡的? 经过静

40、平衡的构件是否一定要再进行动平衡? 为什么? 讲清具体条件。9.3在图示的盘形转子中,有四个偏心质量位于同一回转平面内,其大小及回转半径分别为m1=5kg,m2=7kg,m3=8kg,m4=6kg,r1=r4=100mm,r2=200mm,r3=150mm,方位如图所示。又设平衡质量m的回转半径r250mm,试求平衡质量m的大小及方位。题9.3图题9.4图9.4在图示的转子中,已知各偏心质量m1=10kg,m2=15kg,m3=20kg,m4=10kg,它们的回转半径分别为r1=300mm,r2=r4=150mm,r3=100mm,又知各偏心质量所在的回转平面间的距离为l1=l2=l3=200

41、mm,各偏心质量问的方位角为1=1200 ,2=600 ,3=900 ,4=300 。若置于平衡基面及中的平衡质量m和m的回转半径均为400mm,试求m和m的大小和方位。9.5如图示用去重法平衡同轴转子1及带轮2,已知其上三个偏心质量和所在半径分别为:m1=0.3kg,m2=0.1kg,m3=0.2kg,r1=90mm,r2=200mm,r3=150mm,l1=20mm, l2=80mm, l3=100mm, l=300mm, 2=450 ,3=300 。取转子两端面和为平衡基面,去重半径为230mm。求应去除的不平衡质量的大小和方位。题9.5图9.6图示大型转子沿轴向有三个偏心质量,其质量和

42、所在半径分别为m1=4kg,m2=2kg,m3=3kg,r1=160mm,r2=200mm,r3=150mm。各偏心质量的相位和轴向位置如图示:2=150 ,3=300 。l1=200mm,l2=400mm,l3=200mm,l4=150mm.,如选择转子两个端面和做为平衡基面,求所需加的平衡质径积的大小和方位。如选端面及转子中截面作为平衡基面,质径积的大小有何改变?题9.6图9.7图示四杆机构中AB=50mm,BC=200mm,CD=150mm,AD=250mm,AS1=20mm,BE=100mm,ES2=40mm,CF=50mm,FS3=30mm,m1=1kg, ,m2=2kg, m3=3

43、0kg,试在AB、CD杆上加平衡质量实现机构惯性力的完全平衡。9.8图示曲柄滑块机构中各构件尺寸为:l AB=50mm,lBC=200mm,滑块C的质量为20kg 1000kg,且忽略曲柄AB及连杆BC的质量。试问: 如曲柄AB处于低转速状态下工作,且C处质量较小时应如何考虑平衡措施? 如曲柄AB处于较高转速状态下工作,且C处质量较大时,又应如何考虑平衡措施? 质量与速度两者之间何者对惯性力的产生起主要作用?为什么? 有没有办法使此机构达到完全平衡?题9.7图题9.8图9.9在图示的曲柄滑块机构中,S1、S2和S3为曲柄、连杆和滑块的质心。已知各构件的尺寸和质量如下:lAB=100mm,lBC

44、=500mm,lAS1=70mm , lBS2=200mm,m1=10kg, m2=50kg,m3=120kg,欲在曲柄AB上加一平衡质量m来平衡该机构的惯性力,问: m应加于曲柄AB的什么方向上? 将m加于C处,且lAC100mm,m=? 此时可否全部平衡掉机构的惯性力?题9.9图机械原理作业第一章 结构分析作业1.2 解:F = 3n2PLPH = 33241= 0该机构不能运动,修改方案如下图:1.2 解:aF = 3n2PLPH = 34251= 1 A点为复合铰链。bF = 3n2PLPH = 35262= 1 B、E两点为局部自由度, F、C两点各有一处为虚约束。cF = 3n2P

45、LPH = 35270= 1 FIJKLM为虚约束。1.3 解: F = 3n2PLPH = 372100= 1 1以构件2为原动件,则结构由87、65、43三个级杆组组成,故机构为级机构。2以构件4为原动件,则结构由87、65、23三个级杆组组成,故机构为级机构。3以构件8为原动件,则结构由2345一个级杆组和67一个级杆组组成,故机构为级机构。 第二章运动分析作业2.1 解:机构的瞬心如图所示。2.2 解:取作机构位置图如下图所示。1.求D点的速度VD而 ,所以 2. 求1 3. 求2 因 ,所以4. 求C点的速度VC2.3 解:取作机构位置图如下图a所示。1. 求B2点的速度VB2VB2

46、 =1LAB =1030= 300 mm/s2.求B3点的速度VB3VB3 VB2 VB3B2大小?1LAB ? 方向 BC AB BC取作速度多边形如下图b所示,由图量得: ,所以 由图a量得:BC=123 mm , 则3. 求D点和E点的速度VD、VE利用速度影像在速度多边形,过p点作CE,过b3点作BE,得到e点;过e点作pb3,得到d点 , 由图量得:,所以 ,;4. 求35. 求6. 求aB3 aB3n aB3taB2 aB3B2k aB3B2大小32LBC ?12LAB 23VB3B2?方向 BC BC BA BC BC取作速度多边形如上图c所示,由图量得: ,所以7. 求8. 求

47、D点和E点的加速度aD、aE利用加速度影像在加速度多边形,作, 即,得到e点;过e点作,得到d点 , 由图量得:,所以 , 。2.7 解:取作机构位置图如下图a所示。一、用相对运动图解法进行分析1. 求B2点的速度VB2VB2 =1LAB =200.1 = 2 m/s2.求B3点的速度VB3VB3 VB2 VB3B2大小?1LAB ?方向 水平AB BD取作速度多边形如下图b所示,由图量得: ,所以 而VD= VB3= 1 m/s 3.求4. 求aB3 aB2naB3B2大小?12LAB ?方向水平 BA BD取作速度多边形如上图c所示,由图量得: ,所以 。二、用解析法进行分析第三章 动力分

48、析作业3.1 解:根据相对运动方向分别画出滑块1、2所受全反力的方向如图a所示,图b中三角形、分别为滑块2、1的力多边形,根据滑块2的力多边形得:,由滑块1的力多边形得:,而所以3.2 解:取作机构运动简图,机构受力如图a所示;取作机构力多边形,得:,3.2 解:机构受力如图a所示由图b中力多边形可得:所以 3.3 解:机构受力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对于构件3而言则:,故可求得对于构件2而言则:对于构件1而言则:,故可求得3.7 解:1. 根据相对运动方向分别画出滑块1所受全反力的方向如图a所示,图b为滑块1的力多边形,正行程时Fd为驱动力,则根据滑块1的力多边形得:,则夹紧力为:2. 反行程时取

49、负值,为驱动力,而为阻力,故 ,而理想驱动力为:所以其反行程效率为:当要求其自锁时则,故 ,所以自锁条件为:3.10 解:1.机组串联部分效率为:2. 机组并联部分效率为:3. 机组总效率为:4. 电动机的功率 输出功率:电动机的功率:第四章 平面连杆机构作业4.1 解: 1. d为最大,则 故 d为中间,则故 所以d的取值范围为:2.d为最大,则 故 d为中间,则故 d为最小,则故 d为三杆之和,则所以d的取值范围为:和.3. d为最小,则故 4.3 解:机构运动简图如图所示,其为曲柄滑块机构。4.5 解:1. 作机构运动简图如图所示;由图量得:, ,所以, 行程速比系数为:2. 因为 所以

50、当取杆1为机架时,机构演化为双曲柄机构,C、D两个转动副是摆转副。3. 当取杆3为机架时,机构演化为双摇杆机构,A、B两个转动副是周转副。.4.7 解:1. 取作机构运动简图如图所示;由图量得:,故行程速比系数为:由图量得:行程:2.由图量得:,故3. 若当,则K= 1 ,无急回特性。4.11 解:1.取,设计四杆机构如图所示。2.由图中量得:, ,。.4.16 解:1.取,设计四杆机构如图所示。2.由图中量得:, 。3.图中ABC为的位置,由图中量得,图中ABC 为.的位置,由图中量得。4.滑块为原动件时机构的死点位置为AB1C1和AB2C2两个。4.18 解:1.计算极位夹角:2.取,设计

51、四杆机构如图所示。3.该题有两组解,分别为AB1C1D和AB2C2D由图中量得: , ;., 。第五章 凸轮机构作业5.1 解:图中图的作法是正确的, 的作法其错误在于从动件在反转过程的位置应该与凸轮的转向相反,图中CB为正确位置; 的作法其错误在于从动件在反转过程的位置应该与起始从动件的位置方位一致,图中CB为正确位置; 的作法其错误在于从动件的位移不应该在凸轮的径向线上量取,图中CB为正确位置。.5.4 解:如图所示。5.5 解: 凸轮的理论轮廓曲线、偏距圆、基圆如图所示;最大行程h=bc=20mm、推程角、回程角; 凸轮机构不会发生运动失真,因为凸轮理论轮廓曲线为一圆。.5.7 解:所设

52、计的凸轮机构如图所示。.5.13 解: 1 理论轮廓为一圆,其半径R=50mm; 2 凸轮基圆半径; 3 从动件升程h = 50mm; 4 推程中最大压力角 5 若把滚子半径改为15 mm,从动件的运动没有变化,因为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与滚子半径无关。第六章 齿轮机构作业6.1 解: 1 2,查表得6.2 解:1. ,2. 取则,6.4 解:.6.5 解: 1,; 23 4 5 , 6.9 解:1. .2. 3. 4. 6.12 解:1. 齿轮1、2和齿轮3、4的传动中心距分别为:根据其中心距,选齿轮3、4为标准齿轮传动,而齿轮1、2为正变位传动。实际中心距取为a50 mm,此方案为最佳。因为,齿轮3、4的中心距较大,选其为标准传动,使该设计、加工简单,互换性好,同时也避免了齿轮1、2采用负变位传动不利的情况。齿轮l、2采用正传动,一方面可避免齿轮发生根切,如齿轮z115,由向量多边形a量得ad=40 mm , ,.所以则3.在平面内有、,故其平衡方程为:则取,画向量多边形图b,由向量多边形量b得ad=39 mm , ,所以则解析法计算:1. 在平面内.则2. 在平面内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