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阅读20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优质课教学设计

上传人:微*** 文档编号:89896990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4.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阅读20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优质课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阅读20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优质课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阅读20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优质课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阅读20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优质课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阅读20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优质课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学目标:1. 体味诗的阔大苍凉的意境之美, 品味诗人的悲叹,并通过此诗初步感受盛唐气象。2. 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3. 诗人的形象教学重点: 感受诗的意境,品味诗人的悲叹。教学难点 :通过此诗初步感受盛唐气象。教学过程:一、 导 入古人写诗多为表达感情。 愉悦之时, 杜甫吟诵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愁苦时分,李清照哀咏“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抗金英雄岳飞以前在满江红中用“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表达心中的怒火,而“孤独”也是古代诗人写诗永远逃不开的话题。(幻灯片出示:生读)人生永远逃不出爱恨生死, 孤独是人生必经的一课。 翻开唐诗宋词,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我们

2、的诗人们在生命旅途中,历经悲苦和孤独,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绝唱。这些绝唱,到现在依然还能让人感同深受,让人哀婉沉痛。二、诗人“孤独之诗”1.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楚 天千里清秋2. 独苍茫自咏诗杜甫乐游园歌3. 古来圣贤皆寂寞李白将进酒燕昭王成为明君圣主的代表, 黄金台也成了明君圣主礼遇贤才的象征。 此后, 有多少怀才不遇的文人,登上幽州台,凭古吊今,感怀时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一首孤独诗登幽州台歌 。三、 失意人生,狭路相逢?1. 这是一个失意人的故事。?2. 故事开始于唐朝武则天统治时期。?3. 故事的主人公仪表堂堂,大有作为,然遇人不淑以及直言不

3、讳,惹来诸多猜忌之音:?首先在谏言期间,不受重视,深陷囹圄;?其次在参谋期间,自告奋勇,饱受株连;?幸而在忧愤之间,奋笔疾书,得有佳诗;?在走投无路,报国无门后,陈子昂忧愤万分,悲从心出,终于站在幽州登楼台前写下了这首千古名诗: 登幽州台歌四、预习检测:1. 背诵默写诗歌学生五分钟预习。读准,检查。读通,检查。读熟,检查。背诵检查。2. 作者简介( 1) 陈子昂 (661-702), 字伯玉 , 射洪人。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他是唐诗革新的先驱者。诗的代表作为感遇 38 首 , 旨在抨击时弊, 抒写情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其存诗共100 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长远,苍劲

4、有力,在初唐到盛唐诗风发展转变的过程中,陈子昂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他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解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敢言,对武后朝的很多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所重视,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 , 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文学常识( 2)陈子昂评论资料:杜甫: “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 ”白居易初授拾遗 : “杜甫陈子昂 , 才名括天地。 ”韩愈荐士 : “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 3)陈子昂生平: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轻财好施,慷慨任侠。成年后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擅长写作。同时关心国事, 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树。24 岁时举进士 , 官麟台正字,后

5、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时武则天当政,信用酷吏,滥杀无辜。 他不畏迫害, 屡次上书谏诤。 武则天计划开凿蜀山经雅州道攻击生羌族, 他又上书反对,主张与民休息。他的言论切直, 常不被采纳 , 并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垂拱二年 (686), 曾随左补阙乔知之军队到达西北居延海、张掖河一带。万岁通天元年(696) , 契丹李尽忠、 孙万荣叛乱 , 又随建安王武攸宜大军出征。 两次从军,使他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生活获得较为深刻的理解。 圣历元年 (698), 因父老解官回乡, 不久父死。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沈亚之上九江郑使君书 ) 。( 4)总

6、结:陈子昂的失意人生陈子昂少年任侠,十八岁开始专心读书,二十三岁得中进士,并得到武则天的赏识,担任过右拾遗。三十五岁时曾随武攸宜出征契丹,担任参谋,而颇不如意。三十七岁因父亲病故辞官还乡,后被武三思指使贪暴县令诬陷入狱,忧愤而死,年仅四十二岁3. 关于幽州台: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幽州台: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为战国燕昭王所建。燕昭王在公元前 213 年执政后,励精图治,广招贤士,为了使原来国势衰败的燕国逐渐强大起来,燕昭王建黄金台,置金于黄金台上,延请天下奇士,很快就招到了乐毅等贤能之人,国家迅速强大。燕昭王在建黄金台之前还曾建碣石宫, 把梁人邹衍延请入内, 师礼事之, 广筹

7、振兴国家大计,并树立了自己贤明哲睿、招贤纳士的良好声誉。4. 写作背景: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 ,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 武不允。 稍后, 陈子昂又向武进言, 不听, 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所以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 ,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五、读诗:朗读古诗,划出停顿节奏。要求:断句,语速,语调,节奏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 古人,后/不见/ 来者。念/天

8、地/ 之/ 悠悠,独/怆然/ 而/ 涕下!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式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式为: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 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 抑郁不平之气; 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 ) ,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六、品诗:诗歌解读(一)翻译: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诗意:见不到古代招贤的圣君,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念天地之悠悠,独念不过涕下。诗意: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

9、,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二)句解:1.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在幽州台上) 我向历史长河的前端和后面望看去 , 也看不到像燕昭王那样的贤君。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 从时间的角度表现主人公的孤独。 古人 和来者 , 都是指像燕昭王和郭隗we i那样礼贤下士、重用人才的明君和贤臣。前贤不见,后贤不及,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屡受挫折,求贤主而不得,欲报国而无门,不禁悲从中来,感慨万端。( 从时间角度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为下文抒发悲念的心情做铺垫。 )2. 念天地之悠悠 , 独念不过涕下。当登台远眺时, 只见茫茫宇宙, 天长地久 , 不禁感到孤独寂寞, 悲从中来 , 怅然泪下。从空间角度表

10、现了主人公的孤独。第三句登楼眺望, 写出空间辽阔。 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 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全诗诗人寂寞地站在这个时间和空间的交汇处,感慨天地悠悠,叹息知音难求。3. 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 (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答案预设: 我看到一个沉思的陈子昂。 我看到一个为自己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下的陈子昂;我看见一个有着积极的人生追求,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陈子昂。诗人独自站在幽州台上,他仰望长天,俯视大地,潸然泪下4. 诗歌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怀?诗人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及对赏贤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盼, 也表达了人生的孤独感。七、穿越唐朝,替陈子昂发声如果你是唐朝武则天时期的一位正直大臣, 对陈子昂的遭遇十分同情, 想要为陈子昂抱不平,你将怎样写出你心中的不忿上书给武则天?1. 口头说2. 留作家庭作业八、小结天地悠悠,人生苦短,空怀壮志,报国无门哪。能感受到陈子昂的悲愤吗? 区区 22 个字,字字含泪泣血,短短 4 句,句句赤子之心,难怪能引起那么多人的共鸣。壮志未酬的悲愤是理想主义的另一种表现。它意味着诗人对理想的态度是更加执着和珍惜,而不是放弃和冷漠。时代条件提供了驰骋的舞台,理想之歌高昂、奔放;时代条件未能提供舞台,浩歌激烈,愤慨悲凉。这些都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