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吨锅炉脱硫除尘设计方案和对策_(布袋+双碱法)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9808233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4吨锅炉脱硫除尘设计方案和对策_(布袋+双碱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4吨锅炉脱硫除尘设计方案和对策_(布袋+双碱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4吨锅炉脱硫除尘设计方案和对策_(布袋+双碱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4吨锅炉脱硫除尘设计方案和对策_(布袋+双碱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吨锅炉脱硫除尘设计方案和对策_(布袋+双碱法)(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4t/h锅炉脱硫除尘技术方案环保某1.概述1.1项目概况工厂现有锅炉房现有4燃煤锅炉一台,原有水浴除尘器1台;根据现有环保要求现需要新建配套脱硫设备以使锅炉排放烟气的二氧化硫含量符合GB13271-201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相关排放标准。1.2标准要求执行GB13271-2014锅炉大气污染物最新排放标准,并考虑未来环保指标在提高上留有余量发展。 2 设计参数及依据 2.1适用情况本方案设计适用的锅炉为:燃煤、燃烧木梢和二者混合使用的,并使用强制通风的锅炉。产生的烟尘由标准高度和口径的烟囱排放。 2.抽风量设计根据锅炉的配套风机的参数选定处理风量:1吨锅炉: 5000m3/h;2吨锅炉

2、: 8600m3/h;4吨锅炉: 12000m3/h;6吨锅炉: 21000m3/h;10吨锅炉: 33000m3/h。 3 设计排放标准 3.1本方案设计锅炉的废气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WPB3-1999)的二类区II时段标准。具体指标见表3-2。区域类别烟(粉)尘浓度mg/Nm3SO2mg/Nm3烟气黑度(林格曼级)烟囱最低允许高度(米)二20090011吨252吨304吨356吨3510吨40 表3-2 (GWPB3-1999)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相关标准 4 处理工艺 4.1要求达到的废气净化效率除尘效率达到99%以上,脱硫效率达到90%以上。4.2处理工艺 根据大多数锅

3、炉使用企业的现场情况,产用一级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除尘和一级旋流板吸收塔双碱法脱硫的二级除尘脱硫工艺,治理工艺简图如下:烟囱排放 风机旋流板吸收塔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锅炉炉废气水泵 双碱法 循环水池 4.3 工艺特点 产用一级袋式除尘器除尘,去除烟尘,保证烟尘排放浓度在20mg/m3以下,使烟气中仅含有二氧化硫和及少量可忽略不计的烟尘,再经过高效的旋流板吸收塔脱硫去除氧化硫,众所周知,旋流板吸收塔的脱硫效率可达到90%以上,并随板塔级数的增加而增加。 4.4 双碱脱硫法技术特点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是为了克服石灰石石灰法容易结垢的缺点而发展起来的。传统的石灰石/ 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采用钙基脱硫剂吸

4、收二氧化硫后生成的亚硫酸钙、硫酸钙,由于其溶解度较小,极易在脱硫塔内及管道内形成结垢、堵塞现象。结垢堵塞问题严重影响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更甚者严重影响锅炉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尽量避免用钙基脱硫剂的不利因素,钙法脱硫工艺大都需要配备相应的强制氧化系统(曝气系统),从而增加初投资及运行费用,用廉价的脱硫剂而易造成结垢堵塞问题,单纯采用钠基脱硫剂运行费用太高而且脱硫产物不易处理,二者矛盾相互凸现,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应运而生,该工艺较好的解决了上述矛盾问题。4.4.1、工艺基本原理 双碱法是采用钠基脱硫剂进行塔内脱硫,由于钠基脱硫剂碱性强,吸收二氧化硫后反应产物溶解度大,不会造成过饱和结晶,造成结垢堵

5、塞问题。另一方面脱硫产物被排入再生池内用氢氧化钙进行还原再生,再生出的钠基脱硫剂再被打回脱硫塔循环使用。双碱法脱硫工艺降低了投资及运行费用,比较适用于中小型锅炉进行脱硫改造的脱硫除尘器。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启动脱硫剂,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直接打入脱硫塔洗涤脱除烟气中SO2来达到烟气脱硫的目的,然后脱硫产物经脱硫剂再生池还原成氢氧化钠再打回脱硫塔内循环使用。除尘设备的脱硫工艺主要包括5 个部分:(1) 吸收剂制备与补充;(2) 吸收剂浆液喷淋; (3) 塔内雾滴与烟气接触混合;(4) 再生池浆液还原钠基碱;(5) 石膏脱水处理。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同石灰石/ 石灰等其他湿法脱硫

6、反应机理类似,主要反应为烟气中的SO2先溶解于吸收液中,然后离解成H+和HSO3-SO2(g) SO2(aq) (1) SO2+H2O H+HSO3-2H+SO32- ;(2)式(1 )为慢反应,是速度控制过程之一。然后H+与溶液中的OH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促进SO2不断被吸收溶解。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 2NaOH + SO2 Na2SO3 + H2O Na2SO3 + SO2 + H2O 2NaHSO3 脱硫后的反应产物进入再生池内用另一种碱,一般是Ca(OH)2 进行再生,再生反应过程如下: Ca(OH)2 + Na2SO3 2NaOH + CaSO3 Ca(OH)2 + 2NaHS

7、O3 Na2SO3+ CaSO3 1/2H2O +1/2H2O 存在氧气的条件下,还会发生以下反应: Ca(OH)2 + Na2SO3 + 1/2O2 + 2 H2O 2NaOH + CaSO4H2O 脱下的硫以亚硫酸钙、硫酸钙的形式析出,然后将其用泵打入石膏脱水处理系统或直接堆放、利用、废弃。再生的NaOH 可以循环使用。4.4.2、工艺流程介绍来自锅炉的烟气先经过除尘器除尘,然后烟气经烟道从塔底进入脱硫塔。在脱硫塔内布置若干层(根据具体情况定)旋流板的方式,旋流板塔具有良好的气液接触条件,从塔顶喷下的碱液在旋流板上进行雾化使得烟气中的SO2与喷淋的碱液充分吸收、反应。经脱硫洗涤后的净烟气经

8、过除雾器脱水后进入换热器,升温后的烟气经引风机通过烟囱排入大气。最初的双碱法一般只有一个循环水池,NaOH、石灰和脱硫过程中捕集的飞灰同在一个循环池内混合。在清除循环池内的灰渣时,烟灰、反应生成物亚硫酸钙、硫酸钙及石灰渣和未反应的石灰同时被清除,清出的混合物不易综合利用而成为废渣。为克服传统双碱法的缺点,对其进行了改进。主要工艺过程是,清水池一次性加入氢氧化钠制成脱硫液,用泵打入吸收塔进行脱硫。三种生成物均溶于水,在脱硫过程中,烟气夹杂的飞灰同时被循环液湿润而捕集,从吸收塔排出的循环浆液流入沉淀池。灰渣经沉淀定期清除,可回收利用,如制砖等。上清液溢流进入反应池与投加的石灰进行反应,置换出的氢氧

9、化钠溶解在循环水中,同时生成难溶解的亚硫酸钙、硫酸钙和碳酸钙等,可通过沉淀清除。 4.4.3、工艺流程说明 双碱法脱硫除尘器主要包括吸收剂制备和补充系统,烟气系统,SO2吸收系统,脱硫石膏脱水处理系统和电气与控制系统五部分组成。 A.吸收剂制备及补充系统脱硫装置启动时用氢氧化钠作为吸收剂,氢氧化钠干粉料加入碱液罐中,加水配制成氢氧化钠碱液,碱液被打入返料水池中,由泵打入脱硫塔内进行脱硫,为了将用钠基脱硫剂脱硫后的脱硫产物进行再生还原,需用一个制浆罐。制浆罐中加入的是石灰粉,加水后配成石灰浆液,将石灰浆液打到再生池内,与亚硫酸钠、硫酸钠发生反应。在整个运行过程中,脱硫产生的很多固体残渣等颗粒物经

10、渣浆泵打入石膏脱水处理系统。由于排走的残渣中会损失部分氢氧化钠,所以,在碱液罐中可以定期进行氢氧化钠的补充,以保证整个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烟气的达标排放。为避免再生生成的亚硫酸钙、硫酸钙也被打入脱硫塔内容易造成管道及塔内发生结垢、堵塞现象,可以加装瀑气装置进行强制氧化或特将水池做大,再生后的脱硫剂溶液经三级沉淀池充分沉淀保证大的颗粒物不被打回塔体。另外,还可在循环泵前加装过滤器,过滤掉大颗粒物质和液体杂质。 B.烟气系统 锅炉烟气经烟道进入除尘器进行除尘后进入脱硫塔,洗涤脱硫后的低温烟气经两级除雾器除去雾滴后进入主烟道,经过烟气再热后由烟囱排入大气。当脱硫系统出现故障或检修停运时,系统关闭进出

11、口挡板门,烟气经锅炉原烟道旁路进入烟囱排放。 C.SO2吸收系统 烟气进入吸收塔内向上流动,与向下喷淋的石灰石浆液以逆流方式洗涤,气液充分接触。脱硫塔采用内置若干层旋流板的方式,塔内最上层脱硫旋流板上布置一根喷管。喷淋的氢氧化钠溶液通过喷浆层喷射到旋流板中轴的布水器上,然后碱液均匀布开,在旋流板的导流作用下,烟气旋转上升,与均匀布在旋流板上的碱液相切,进一步将碱液雾化,充分吸收SO2、 SO3-、HCl 和HF 等酸性气体,生成NaSO3、NaHSO3,同时消耗了作为吸收剂的氢氧化钠。用作补给而添加的氢氧化钠碱液进入返料水池与被石灰再生过的氢氧化钠溶液一起经循环泵打入吸收塔循环吸收SO2。 在

12、吸收塔出口处装有两级旋流板或折流板除雾器,用来除去烟气在洗涤过程中带出的水雾。在此过程中,烟气携带的烟尘和其它固体颗粒也被除雾器捕获,两级除雾器都设有水冲洗喷嘴,定时对其进行冲洗,避免除雾器堵塞。 D.脱硫产物处理系统脱硫系统的最终脱硫产物仍然是石膏浆( 固体含量约20) ,具体成分为CaSO3、CaSO4,还有部分被氧化后的钠盐NaSO4。从沉淀池底部排浆管排出,由排浆泵送入水力旋流器。由于固体产物中掺杂有各种灰分及NaSO4,严重影响了石膏品质,所以一般以抛弃为主。在水力旋流器内,石膏浆被浓缩( 固体含量约40) 之后用泵打到渣处理场,溢流液回流入再生池内。 E.电气与控制系统脱硫装置动力

13、电源自电厂配电盘引出,经高压动力电缆接入脱硫电气控制室配电盘在脱硫电气控制室,电源分为两路,一回经由配电盘、控制开关柜直接与高压电机( 浆液循环泵) 相连接。另一回接脱硫变压器,其输出端经配电盘、控制开关柜与低压电器相连接,低压配电采用动力中心电动机控制中心供电方式。系统配备有低压直流电源为电动控制部分提供电源。脱硫系统的脱硫剂加料设备和旋流分离器实行现场控制,其它实行控制室内脱硫控制盘集中控制,亦可实现就地手动操作。正常运行时,由立式控制盘自动控制各个调节阀,控制脱硫系统石灰供应量和氢氧化钠补给量,要在锅炉负荷变动时能自动予以调节。烟气量的控制是根据锅炉排烟量,由引风机入口挡板通过锅炉负荷信

14、号转换为烟气量与实际引入脱硫装置的烟气量反馈信号控制。吸收剂浆液流量的控制是通过进入脱硫装置的SO2 量以及循环浆池中浆液的PH 值来控制的。副产品浆液供给量通过吸收剂浆液的流量来控制。除雾装置清洗水的流量、吸收室入口冲洗水的压力以及脱水机排出液流量单独控制。脱硫塔底部的液位亦属于单独控制,即通过补给水量来控制。吸收剂浆池浓度的控制由补给水量调节给料器的转速以控制石灰加入量,继而达到控制浓度的目的。吸收室出口除雾器的清洗是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开关喷水阀用补充给水进行冲洗。 4.4.4、二次污染的解决问题 采用氢氧化钠作为脱硫剂,在脱硫塔内吸收二氧化硫反应速率快,脱硫效率高,但脱硫的产物Na2SO4

15、很难进行处理,极易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问题。采用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用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硫后的产物用石灰来再生,只有少量的Na2SO4被带入石膏浆液中,这些掺杂了少量Na2SO4的石膏浆液用泵打入旋流分离器中进行固液分离,分离的大量的含水率较低的固体残渣被打到渣场进行堆放,溶液流回再生池继续使用,因此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4.4.5工艺特点 与石灰石或石灰湿法脱硫工艺相比,双碱法原则上有以下优点: (1) 用NaOH 脱硫,循环水基本上是NaOH 的水溶液,在循环过程中对水泵、管道、设备均无腐蚀与堵塞现象,便于设备运行与保养;(2) 吸收剂的再生和脱硫渣的沉淀发生在塔外,这样避免了塔内堵塞和磨损,

16、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降低了操作费用;同时可以用高效的板式塔或填料塔代替空塔,使系统更紧凑,且可提高脱硫效率;(3)钠基吸收液吸收SO2速度快,故可用较小的液气比,达到较高的脱硫效率,一般在90% 以上;(4)对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而言,可提高石灰的利用率。缺点是:NaSO3氧化副反应产物Na2SO4较难再生,需不断的补充NaOH 或Na2CO3而增加碱的消耗量。另外,Na2SO4 的存在也将降低石膏的质量。 5.主要设备及土建 5.1主要设备 5.1.1、旋流板吸收塔的选择锅炉t/h旋流板吸收塔型号直径(mm)*高度(m)空塔气速(m/s)板塔级数(层)1XLB800-3800*5.52.732

17、XLB1000-31000*6.63.034XLB1200-31200*7.52.936XLB1500-31500*9.03.3310XLB1800-31800*10.53.63 5.1.2、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的选择:锅炉t/h气箱脉冲袋除尘器型号处理风量(m3/h)袋数(只)/过滤面积(m2)风机功率(KW)1FGM32-3690096/937.52FGM32-48900128/124154FGM32-612000192/18618.56FGM64-622000384/3722210FGM96-533400480/46530 5.1.3、水泵:选用YMTL系列脱硫除尘器专用泵锅炉t/h配套水

18、泵型号流量Q 扬程H台数功率KW1YMTL50-32-160Q=12.5t/h,H=32m142YMTL65-50-160Q=25t/h,H=32m15.54YMTL80-65-160Q=50t/h,H=32m1116YMTL65-32-160YMTL80-65-160Q=25t/h,H=32mQ=50t/h,H=32m115.51110YMTL80-65-160Q=50t/h,H=32m211x2 5.1.4 循环水池(土建)锅炉t/h循环水池结构尺寸长宽高(m)1421.2242.51.5452.51.56631.510641.5 6.工程投资(设备)锅炉(t/h)配套设备价格(万元)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旋流板吸收塔(不锈钢)风机循环水泵非标管道管阀件电控箱吊安装费合计(万元)15.56.50.80.40.50.20.10.814.826.58.01.20.50.60.30.11.018.248.59.21.60.70.80.50.21.222.7611.010.81.81.21.20.80.31.428.51013.012.02.81.41.51.20.41.633.914 / 1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