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基于调研基础分析思考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9761760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5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基于调研基础分析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基于调研基础分析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基于调研基础分析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描述: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基于调研基础分析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基于调研基础分析思考(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基于调研基础分析思考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基于调研基础分析思考摘要本文基于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共53个四级政府的样本调查,力图全面把握和认识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系统总结多次改革的成绩、经验、不足及症结所在,就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路径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此,文章提出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厘清的几个认识问题,认为科学的改革目标应包括体制目标、政府目标、机制目标和效应目标,在改革过程中要找准改革的发力点、突破点和创新点,制定配套的改革方案,这样才能保证进一步改革的成功。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机构20xx年8月至12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

2、课题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现状调查与政府改革研究课题组派出13个调研小组分赴东部、西部、中部、东北部14个省(直辖市)以及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就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现状开展了大规模调研活动,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感来自各级政府工作一线的数据、事实和文献,以及各类政府工作人员的思考、诉求和建议,课题组由此大量采集到关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现状的第一手客观实证资料和主观评价素材,奠定了课题研究科学性的高信度调研基础。一、调研目的、对象、方法和成果1调研目的通过在全国范围内抽样调查,全面把握和认识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确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分析框架,系统总结多次改革的成绩及其经验、不足及其结症,就进一

3、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路径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2调研对象(1)范围:本次调研范围涉及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东部省份包括上海、天津、江苏、广东和福建,西部省份包括重庆、青海和甘肃,中部省份包括湖南、湖北、安徽和山西,加上东北的辽宁、吉林。调研对象涉及12个省级政府、15个地市级政府、14个县级政府、12个街道乡镇政府,共53个各级地方政府。(2)人员: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个别访谈90次、115人;各级政府部门负责人集体座谈97次、876人;省以下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公务员、企业负责人、社会组织负责人、一般群众问卷调查2579人。3.调研方法本次调研广泛采取了文献调查法、个别访谈法、

4、集体座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其中,文献调查着重收集了近五年各级有关政府工作数据,主要包括政府规划、两会报告、政府部门计划、决策文件、总结、专项工作会议材料、年鉴以及各类学术期刊和有关政府网站刊载的相关资料;问卷调查强调了方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具体组织流程见下图。4.调研成果通过调研,课题组形成了4个汇总材料,即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现状调查座谈会资料汇总、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现状调查访谈会资料汇总、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现状调查文献资料索引以及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现状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汇总。这为我们了解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总体普遍性现状和局部特殊性现状、通过学术思维与实践思维的契合寻找具有可操作性的改革思路、举措和方法奠定

5、了坚实的基础。二、调研内容总体而言,主要调研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配置、权力与权力的关系、权力运行机制的实际状况,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政府职能包括经济管理职能(经济管理职能内涵、经济管理职能设置、经济管理职能履行方式);社会管理职能(社会管理职能内涵、社会管理职能设置、社会管理职能履行方式); 国家安全及外事职能(国家安全及外事职能内涵、国家安全及外事职能设置、国家安全及外事职能履行方式)。涉及的问题包括:该级政府实际履行哪些行政职能?是否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要求(有无越位、缺位)?其法律依据、财政支持、人员配备等保障机制是否完备?对促进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实际效应如

6、何?2 政府结构包括政府机构设置与编制(政府现行机构、部门设置、机构、部门编制、事业单位设置与编制);政府内部权力配置(政府与部门权力配置、各部门之间权力配置、特殊领域的权力配置);政府内部权力运行制度(政府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部门对政府决策的参与影响、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政府对开发区、垂直管理部门的领导与监督、政府或者职能部门对下属事业单位的领导与监督、内部权力运行程序)。涉及的问题包括:该级政府的部门如何设置?部门关系怎样协调?政府如何统筹和监督部门工作?部门如何参与政府决策?3.府际关系包括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划分、中央对地方的领导方式、中央对地方的监督与控制、地方向中央的诉

7、求表达渠道、中央与地方权力冲突解决机制);地方政府纵向间的关系(地方政府的层级制度、地方行政区划设置与调整);地方政府横向间的关系(地方政府间合作关系、地方政府间竞争关系、地方政府间横向冲突解决机制)。涉及的问题包括:规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律机制是何状况?中央和地方在事权上如何划分?地方如何向中央表达利益诉求?如何进行中央和地方有效协作的制度创新?中央垂直管理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如何协调?省、市、县、乡四级地方政府层级模式有什么利弊?如何评价省管县、市管镇、撤销或合并乡镇的改革?地方政府间竞争、合作和协调机制的现状如何?怎样改进?4.政府权力运行机制包括决策机制(决策组织、决策程序、决策规则

8、、决策拍板);执行机制(系统执行机制、跨系统协调执行机制、执行督办机制、行政执法机制);监督机制(监督机构与责任、监督方式与手段、绩效评估与反馈);咨询制度(咨询组织、咨询范围、咨询程序);信息公开制度(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政府信息公开的途径、方式、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合作与共享、社会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满意程度);应急制度(应急领导体制、应急预案建设、应急立法与决策、应急强制措施、非政府组织和企业以及公民个人的参与)。涉及的问题包括:该级政府和部门决策机制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如何?如何看待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适度分离的运行机制改革?政府和部门行政执行的能力、效率、质量如何?其中存在哪些

9、广大群众不满意的主要问题?5.政府行政工具包括行政工具的提供方式(政府部门直接提供、政府部门委托其他部门提供、政府工具选择过程中的考虑要素);行政工具的主要类型(传统行政工具的主要类型、现代行政工具的主要类型);行政工具的改革(地方政府行政工具改革的现状、行政工具改革在提高政府效能方面的作用、行政工具改革存在的问题)。涉及的问题包括:该级政府在政府职能履行方式上有何创新?相应的技术手段(如电子政务、无纸化办公)的推行情况如何?合同外包、特许经营、行政指导等新型行政管理方式的运用情况如何?行政许可、处罚、强制等执法方式的法制化水平如何?6.人事制度公务员结构(职位分类、职务、学历与专业、性别、年

10、龄);公务员管理机关(管理机关类型、管理范围、管理程序、管理方式);政府领导的选拔机制与监督控制机制(提名、考察机制、任命议决机制、督调整机制);其他人事制度(公务员更新制度、激励保障制度、监控制度、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权利救济制度、公务员的职务消费)。涉及的问题包括:该级政府和部门的领导选拔机制的法制化、正当性、民主性、公开性如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落实情况和效果如何?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和履职效应如何?重点需要作哪些改进?7.财政体制包括财政职能(职能定位、职能转变);财政分权(财政权限、收入划分、支出划分、转移支付);财政收入(财政收入规模、财政收入结构、财政收入改革、税收征管程序及手段

11、);财政支出(预算管理机关、预算管理程序、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改革、决算管理);其他财政管理(政府采购、政府投资、国库集中收付、国有资产管理、财政运行绩效、财政信息化、重大建设项目的财政控制);财政监督(预算监督、执行监督、决算监督)。涉及的问题包括:该级政府的财政职能如何定位?对中央与地方/省与地县财权划分有何评价?该级政府事权和财权是否相匹配?对该级政府的财政收入(税、费、土地出让金等)和支出的结构有何看法?对现行财政监督体制有何看法?8.法律保障包括涉及行政管理体制的法律规范(法律渊源层级、政府职能的法律规范、政府结构的法律规范、府际关系的法律规范、政府外部权力运行的法律

12、规范、政府行政工具的法律规范、人事制度的法律规范、财政体制的法律规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规范);行政立法制度(行政立法权的划分、行政立法主体、行政立法程序、行政立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回应程度)。涉及的问题主要是相关法律规范的内容和具体立法中存在的问题等。9.行政文化包括行政观念(法治理念、传统理念、民主理念、平等理念、公正理念、科学理念);行政原理(行政原理在实践中的运用程度、遵循行政原理、依赖个人经验、遵循行政惯例);制度文化(重视法律制度建设、重视潜规则、依法行政、强调行政手段);行政价值追求(报效祖国、造福百姓或地方、团体、无私奉献、实现个人价值、追求个人政绩和名利);管理相对人与公

13、共行政(认识程度、期待程度、参与程度、满意程度)。涉及的问题包括:该级政府的行政理念是什么?公务员整体的行政观念如何?上级与下级处于怎样的关系模式?公务员服务群众的作风整体状况如何?“官场潜规则”的渗透程度和表现形式怎样?对培养良好的行政观念、服务作风、工作质量有何建议?10.专门领域的行政管理体制包括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范围、教育管理权限及资源的配置、教育行政部门与公立学校之间的关系、教育行政部门与私立学校之间的关系、学校治理模式、教育法律制度);医疗卫生行政管理体制(政府医疗卫生行政管理职能、政府医疗卫生权力划分、政府医疗卫生行政管理流程);“三农”行政管理体制(“三农”管

14、理的组织结构、“三农”职能范围、“三农”职能的履行、“三农”管理权力的运行、职能履行的制度保障);土地行政管理体制(土地行政的职能范围、政府土地职能的配置和编制情况、土地管理权力的运行、土地职能履行的保障、土地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体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职能范围、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权力及资金配置、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权力的运行、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设);公安行政管理体制;银行、证券、保险监管体制。涉及的问题包括:如何评价该级政府履行有关社会秩序维护、劳动与社会保障、解决“三农”问题等职责的成效?对于以上几方面的行政管理体制您认为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如何改进?11.社会

15、自治包括基层自治(村民自治、社区自治);社团自治(社团组织、社团管理机制、社团承担或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事业单位(事业单位类型、事业单位的管理机制、事业单位公法人制度、事业单位改革的进度)。三、调研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症结所在1.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过对地方各级政府提出的900余条意见的归纳,调研组发现,目前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五级政府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职能不清、机构交叉。比如,各级政府程度不同的体现出经济管理强,市场监管弱、社会管理弱、行政执法弱、公共服务弱。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务院部门之间有80多项职责交叉,建设部门与发展改革部门、交通部门、水利部门、铁道部门、国土资源部门等24

16、个部门存在职责交叉,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管理涉及14个部委(局)等。许多地方改革中机构在增加、人员在膨胀、级别在提高,办公楼过去一栋用不了,现在两栋已不够。第二,结构不合理、权责脱节。比如,宏观套微观,发改委和财政部宏观调控的项目直接管到县;国务院只设发改委,而31个省市自治区中的21个在设发改委的同时还设经委;中央高度集权并且强势部门权力过大,地方权力有限;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政府部门之间权责分离,要么有权无责,要么有责无权;征求社会保险法草案关于保险费征收的意见,财政部指示由财税部门收,劳动保障部指示由劳动部门管,大家都为有利而争;政府与政府之间是权力在上面、责任在下面,而政府内部则是

17、权力在下面、责任在上面。第三,协调不力、运行不畅。比如,由于三权(人权、财权、物权)在上,一权(事权)在下,平级部门之间出了问题不能协调,往往是上级政府出面靠上压解决;在城市供水、地下水管理方面,水利、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都管,但缺乏统一的协调部门和机制,往往相互推诿和扯皮,中央规定水力由建设部管,而有些省市由水利局管,有些省市由水务局管,运行起来关系不畅。第四,效率低下、成本偏高。比如,政出多门,层级繁多,环节重叠。例如,一项救灾款,没有两个月到不了灾民手中;对于市场由谁来调控、怎样调控的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大多数基层的项目都要报国家发改委审批,耗时耗力;上级政府向下级政府收权,不出一天主管部

18、门就拿出方案,而向下级政府放权,往往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都没有下文;地方会议成灾,省市长参加加分,省市委书记参加再加分,大会发言加分,会后发文再加分,牵涉党政主要领导的大量精力,被戏称为“领导白天保证不休息,晚上休息没保证”。第五,法治疲软、公平偏移。比如,法规法律之间不协调,省以下财政怎么做都违法,按照预算法规定,省以下是不能赤字的,但其它法规定行业投入不能少于多少,或当年投入不能少于多少。如执行预算法,实现收支平衡,则违反了其它法;如执行其它法,则违反了预算法。另外,机构和编制无法可依,往往造成超编是惯例、稳编是例外。第六,原则失落、监督乏力。比如,政府部门有法管,办事机构没法管,五次改革形

19、成轮回,政府部门少了,办事机构却多了,每改一次实际上就扩大一次;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导致黑砖窑、黑煤窑、批假药、假商标屡禁不止,生产和生活安全事故屡屡发生。 2.问题的症结深刻认识和把握以上问题的根本结症和最终缘由,是厘清深化改革的思路、确定改革措施的发力点和顺利推进改革进程的关键。我们认为,行政体制与行政机制、部门动力、政府法治的不对称关系,是造成各种体制问题的根本结症和最终缘由。只有着力理顺四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行政体制内含职能、机构、人员三个要素,行政机制内含权力、责任、关系三个要素,部门动力内含利益、能力、作为三个要素,政府法治内含标准、规则、程序三个要素。行政体制在

20、实际中的运行既制约行政机制,又仰仗行政机制创设运行轨道;行政体制在行政机制中发挥作用,既导引部门动力,又依靠部门动力形成实际效能;行政体制在行政机制中通过部门动力实现效能,既决定政府法治,又诉诸政府法治提供规范化保障。在现实中,由于行政体制中的职能、机构、人员的设置不合理,便导致行政机制中权力、责任、关系相互脱节,导致部门动力中利益、能力、作为产生偏向,导致政府法治中标准、规则、程序的苍白,从而使行政体制置身于权力为首、责任为次、关系不顺的行政机制,受制于利益作祟、能力不显、作为不当的部门动力,沉湎于标准模糊、规则随意、程序不严的政府法治,必然产生大量的问题,很难实现应有的行政效能。3.调研对

21、象对改革的诉求共识正是因为上述原因,几乎各级政府对解决体制存在的问题和深化体制改革的诉求有着比较一致的共识:一是实现正确的政府定位。要有效避免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的反向作用,真正建设服务型政府,使各级政府成为切实创造公共价值,维护公共利益,服务公民社会的公权机构,并得到社会的公认。二是构建合理的政府职能。要有效解决政府职能缺位、越位和错位问题,从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公民的关系中合理确定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从国务院与省、市、县、乡镇政府的关系中,合理确定四项职能的配置体系,从东部、西部、中部、东北部地区的差异中,合理确定政府四项职能的兼顾关系。三是建立适当的政府机构

22、。要有效解决机构膨胀、人浮于事的问题,通过实现“三定”方案的科学化和法制化,探索建立大部制,凝练管理方向,汇聚管理职能,减少管理层级,降低管理内耗;确立科学并富有弹性的定编标准,合理匹配事务量与编制额,规范事业编制,增强行政机关对事业发展需要的适应性。四是建立协调的政府关系。要有效解决横向扯皮和纵向不顺的问题,通过建立明晰的权责体系和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垂直管理体制改革,搭建中央与地方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事权与财权的配置机制,形成政府内部、部门之间、各级政府之间的各司其责、协调有序的关系。五是建立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对分离、相互制约的机制。要有效解决决策不科学、执行不到位

23、、监督不得力的问题,在政府内部机构设置和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对应权利关系中,实行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分离又制约的机制,并构建各级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体系,优质、高效、公正执行的体系,以及政府、社会、舆论公开、透明、有力的监督体系。六是加强行政法治建设。要有效解决机构、编制、审批缺乏法律约束,行政性规章与法律的关系不清,行政立法缺位、执法缺乏手段、法律责任追求难以落实等问题,加强各级政府组织法、行政程序法等法制建设,将各级政府的权力配置、权力与权力的关系、权力的运行纳入法治体系,并赋予各级政府更多的科学、严格、公正执法的手段,做到行政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反必究、执法必严。七是加强公共

24、财政体制建设。要有效解决政府预算不透明,缺乏科学性,非公平项目投入过多,行政保障与社会保障不协调等问题,建立财政预算决策、执行、监督分离并相互制约机制,建立合法的项目审批授权机制,规范专项性转移支付的规则和程序,取消戴帽项目的资金拨付方式,逐步实现公共财政公平化和均等化。八是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要有效解决公务员在职业伦理、专业技能、责任感和待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公务员的岗位培训,提高公务员权利与义务并重的意识,提升公务员负责、廉洁、高效履职的优良素质,增强公务员的退出机制、激励机制、工资机制的有效性,全面通过公务员队伍的行政效能。四、现状评析1必须厘清的重要认识第一,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评

25、价现行体制的总体状况。应该肯定,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在我们党的领导下,在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可效仿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在不断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路子中逐步尝试和调整而成的,客观上对实现我们党制定的重大战略目标,促进和保障我国的经济增长、政治进步、文化繁荣、社会昌盛,不断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地位,发挥了重要的行政管理作用。不能由于体制在设计上和运行中确实存在一些弊端,就简单地从根本上加以否定,也不能由于某些政府和部门在管理中出了问题,就草率地在整体上加以否定。看不到任何人都不可能超越自身所处的历史条件的制约,任何阶段的体制状况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这一事实,必然导致思想和行动的偏

26、颇。第二,以相互关联的观点深刻分析现行体制的客观存在。应该承认,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各种现象,都是有原因的,疆域呈现的幅员辽阔,历史形成的地区差异,指标导致的行政压力,心理促使的相互攀比,利益造成的关系集群交织在一起,使各种行政现象成为特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原因的必然结果。比如,西、中、东北部的许多地方政府还不能象东部地方政府那样,豁达地履行起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难为他们面对着沉重的经济负担;有的部门见利就揽无利便推,并不仅仅是职责不规范,还有部门利益从中作祟;有时中央的政令在一些地区没能很好执行,并非信息传输通道阻塞,而是地方利益发挥了屏障作用;在一些地方政府,机构和编制

27、膨胀屡禁不止,是因为法规在人情面前显得异常软弱;论说财政转移支付,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政府的态度迥然不同。因此,用主观的、表面的观点作分析,必定找不准问题的结症,拿不出有效的方法。第三,以科学发展观的境界严谨谋划体制改革的方略。确保行政管理体制运行的正当效率和公平价值,无疑是体制改革永恒的主题,而深化体制改革只有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才能如愿以偿。依据作为第一要义的“发展”,体制改革必须走创新之路,政府职能架构要创新,府际关系要创新,管理方式要创新,运行机制要创新;依据作为核心的“以人为本”,政府必须成为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创造公共价值,维护公共利益的机构;依据作为根本要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

28、,体制改革应当在理性的框架内大胆思考、慎重决策、协调全局,循序渐进,急性思维的结果只能适得其反;依据作为根本方法的“统筹兼顾”,各级政府改革的方案必须做到统筹全国一盘棋,兼顾各地特殊性。五、对策建议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点明了有效推进行政体制改革首先必须作好顶层设计这一根本之处,非常正确。所谓“总体”,既是时间概念,又是空间概念,既是领域概念,又是层级概念,应该把总体方案理解为着眼于从表层到深层,从职能到体制,从当前到未来,经过多年和多方面的努力,逐步构建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1. 确定科学的改革目

29、标科学的改革目标也是一个整体,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体制目标:建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吻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一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相协调,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中国特色公共行政管理体制。这一体制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充分考虑各地区的不同情况,有效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有效坚持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有效解决行政运行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有效推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2)政府目标:通过健全政

30、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政府信用体系,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普遍提高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3)机制目标: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4)效应目标:根本转变政府职能,使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在各级政府之间既全面又有侧重地顺畅履行;真正优化政府结构,实施大部门制,减少管理层次和环节,减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增强各级政府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

31、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各级政府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效能;切实理顺政府关系,使政府与政府之间、政府部门之间、下级政府与上级政府之间、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之间,形成合理的配合协调关系。2.寻找正确的改革关键点改革的关键点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改革的发力点:行政改革的根本,是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的依托,是政府权责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政府职能转变的支撑,是公共财政体制,政府职能转变的保障,是行政法治。因此,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力点是彻底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府权责体系,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加强行政法治建设。(2)改革的突破点:行政改革的核心,是

32、利益机制的调整。应该承认,客观上存在着政府利益。在中央,政府利益主要由全国公共利益和部门利益构成。在地方,政府利益主要由地方公共利益和部门利益构成。中央政府利益与地方政府利益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在根本上决定政府权力配置、职能设置、职权运行机制的实际状况。如果在政府利益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部门利益而不是公共利益,政府权力配置、职能设置、职权运行机制必然发生偏向和变形。行政改革的突破点,是将利益机制分析工具引入行政管理体制研究,在取缔部门利益的基础上,构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和谐的政府利益机制,包括充分调动两个积极性的利益动力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利益救济机制。?(3)改革的创新点:行政改革的关键,是权力

33、配置和运行机制的优化。在中央政府各部门之间,权力配置存在着顾此失彼的状况,有的权力过于分散并且交叉,有的权力过于集中不利于相关部门监管和执法。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权力配置存在着头重脚轻的状况,中央政府各部门掌握大量的人权和财权,而大量的事权在地方政府。行政改革的创新点,是通过推行科学的大部制,按照归类职能系统配置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原则,建立中央政府各部门之间独立互补性权力体系;通过实施科学的分权制,按照条块有机结合和向地方适度放权的原则,建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人权、财权、事权均衡制约性权力体系。3.制定配套的改革方案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组织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配

34、套方案。我们认为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机构改革方案。首先由中央和国务院组织制定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该方案要充分体现十七大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要求,在国务院方案实施过程中制定省级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该方案要注重与国务院方案的衔接;然后,由各省组织制定市级、县级、乡镇级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这些方案要注重与上一级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衔接。第二,“三定”工作方案。根据新的机构改革方案的框架,分别调整、完善国务院及各级地方政府的“三定”方案。在新的“三定”方案中,分别完善政府部门与部门之间、国务院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责体系。第三,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工作方案。通过进一步明确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履行公

35、共服务职能的分工、权限、方式和关系,确定各级政府具体的公共服务职责;进一步清理各级政府行政审批项目,规范行政审批工作;进一步加大电子政务建设,提高各级政府运用现代化技术和手段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效率,健全国务院服务省政府、省政府服务市政府、市、县、乡镇政府服务公民和社会的公共服务体系。第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方案。制定行政组织基本法,使行政主体制度、行政组织形态、行政组织程序、地方法律分权、违法责任追究等基本问题法规化;完善中央行政组织法,包括充实国务院组织法,制定中央行政机关设置标准法;完善地方行政组织法,包括制定地方基本法、和相应的省组织法、市组织法、县组织法、乡镇组织法以及地方财政法等;制

36、定行政编制法;制定社会中介组织法以及行业组织法、社会团体法等。第五,公共财政改革方案。深化预算制度改革,调整、规范、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健全强化预算约束,规范支出行为,加强预算监控的机制,建立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充分发挥公共财政改革对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公共行政意识、建设法治政府、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收支两条线管理对扼制部门职能利益化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分税制财政体制对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重要作用。4.明确改革的注意事项第一,保证行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此轮改革是从计划经济时代的条块分割式的结构转为适合市场经济需要和科学管理要求的系统化结构,变动很大,转

37、型要有适应期和磨合期,不能因为改革而导致管理的中断和动荡,不能舍弃管理资源和传统,也不能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二,注重管理方式的改革。传统管理模式中决策与执行不分,强调命令服从,层级节制,重视对人的控制。改革后的管理模式注重科学分工和责任明确、相互制约和协调,要求行政手段与目标匹配,主要靠制度和法律约束。管理模式的转型必然要求管理方式的改革。要通过制度建设来保证决策的科学、执行的畅通和监督的有效,行政运作方式也要更注重实际效益。第三,避免部门利益的牵制。改革最大的阻碍来自于部门利益,部门利益与个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一些部门保留,一些部门合并,一些部门拆分,一些部门重组,许多部门将会有比较大的

38、调整,必然形成来自部门利益的抵触。需要充分动员和提高认识,强调部门利益必须让位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行。第四,重视人员的合理调整。虽然机构变化很大,但主要是国务院机构、运行机制的调整,公务员原则不需要分流。主要困难是一些正部级领导要调整到副部级岗位上,高职低聘,同时,由于机构总数减少,一般公务员也会有高职低聘的情况,这就需要作好各类人员的合理调整和安排。第五,加强地方改革与中央改革的协调。要打破传统上下对口模式,在国务院推行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制约与协调机制建构的基础上,探索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分工,究竟哪些决策权、执行权留给中央,那些决策权、执行权交给地方。在保障中央对地方有

39、效监控的基础上,要注意构建起中央与地方的互动机制。第六,整合政府改革与事业单位改革。目前,我国的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方面,由于政府职能、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大量的行政权、尤其是执行权旁落在事业单位;另一方面,政府对事业单位的管理行政化倾向严重,事业单位不能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束缚了公共事业的发展。因此,要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对事业单位进行配套改革。当然,可以从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开始改革,做合理归并。 对于大三的我们来说,这是我们步入社会后的最后一个假期了。如何将我们大学生活的最后一个暑假过得更加充实而有意义呢?响应院团委的号召,大学生要积极参加到社会实践活动当中,真正的

40、做到学以致用,正值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小分队选择了对溱潼古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不再是个人单独进行社会实践,而是我们要以小分队的形式进行实践调查,不仅仅是因为课题本身的需要,更是对我们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于我们的目的地溱潼,之前只是听说,一直对这里很向往,这次难得有机会来到这里,经过几天的走访调查,原来这里可谓是另一个世外桃源,古镇溱潼是以旅游业发展带动其他相关产业而不断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的30年来,勤劳的古镇人民用他们的辛勤劳作在建设着自己的家园,从一个水乡小镇发展到今天的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无论是其天然的溱湖湿地国家公园,还是古

41、镇的人文景观,都会让人留恋忘返。 在我们整个实践的过程中,无论是去旅游景点参观调查,参观古镇景观感受它的魅力,还是在采访政府官员,旅游景点的相关负责人以及派发问卷,热情好客的溱潼人民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我宁愿相信关于喜鹊湖的传说,正是溱潼人民的淳朴,善良换来了喜鹊仙子赐予的美丽的溱湖,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古镇人民,如今的溱湖会船节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上庙会,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十大节庆活动之一,真不愧是“溱潼会船甲天下天下会船数溱潼”;如今的溱湖湿地公园已被评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 溱湖谁的灵秀之气滋养了聪明勤奋的溱潼学子,我国着名的工程院院士李德仁、李德毅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42、,院士旧居经过岁月的洗礼依然保存完好,这是古镇人民的骄傲;走在狭窄,弯曲而有高低起伏的麻石老街上,穿梭在青砖小瓦的古宅中,总是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短短几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在这个过程中也许我们的记忆还不足以用刻骨铭心来形容,但就是这种队员间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让我们让我们每一位队员都感到了这个小家的温暖。相信这段特殊的经历对于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弥足珍贵的,它将是我们大学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我们最后一次社会实践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其安全防范水平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国际形势错综

43、复杂,国内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上各种矛盾纵横交错,安全保卫形势依然严峻,针对银行的案件时有发生,金融机构更应居安思危,加强安全保卫工作,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笔者就如何按照现代银行的管理要求做好新形势下金融机构的安全保卫工作,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常敲“警示钟” 实践证明,安全保卫工作是事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安全正常运转的大事,绝非无足轻重。“安全就是效益”,时时要安全,处处要安全,事事要安全。每一位员工必须常敲“警示钟”,克服片面认识,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一要不断加强学习教育。定期召开安全保卫工作会议,及时传达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学习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防范知识,研究工作中出

44、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特点,分析安全保卫工作的薄弱环节和漏洞隐患,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对策,对不良苗头要早发现、早教育、早防范、早解决,防患于未然。二要深刻剖析典型案例。深刻剖析典型案例、重大事故发生原因,从中汲取沉重教训,引以为戒,举一反三,通过警示教育,充分认识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不断增强安全保卫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三要积极开展预案演练。以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和安全保卫操作风险防范管理规定等为基本内容,根据犯罪分子针对银行的作案特点,定期组织员工开展防盗窃、防抢劫、防诈骗、防爆炸、防破坏、防火灾、防计算机病毒以及防洗钱等各种应急情况的演练,尤其是对近年

45、来经常发生的利用atm和银行卡作案的防范要点重点进行演练,提高员工安全操作的熟练程度和规范操作的自觉性以及应急处置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和技能。 二、戴上“紧箍咒” 要使安全保卫工作的开展规范有序,必须要有一套严格、完善的规章制度来保证。这就要求在工作中,充分结合安全保卫工作实际,健全符合新形势要求的安全保卫制度和机制,有效指导各级机构做好安全保卫工作。一要加强制度建设。其一,建立工作制度,包括安全保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工作例会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责任人述职制度、通报讲评制度;其二,建立管理制度,包括重要场所通行证管理制度、小区办公楼门卫看管制度、值班巡查制度;其三,建立督查制度,包括定期检查

46、制度、跟踪督办制度、责任追究制度、限期整改制度等。二要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是促进安全保卫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的重要手段。要建立预防各类案件和安全事故的长效防范机制,做到“物防、技防、人防”三结合,使防范工作走在各项工作的前面,真正做到未雨绸缪。对各类风险点和薄弱环节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外部治安环境形势要敏锐的洞察和准确的判断,以便于指导安全保卫工作部署。要结合工作实际,根据不同情形制定突发事件、重大事项应急预案,同时要组织好相关预案的演练工作,使员工真正掌握预案的流程、要点和防范手段,确保应急预案真正发挥作用。三要强化规制落实。制度的价值在于执行,措施的关键在于落实。

47、再完善的制度、再有力的措施,如果不能得到落实,那么安全隐患就会不可预见地发生在任何环节、任何时间,只有单位上下每一名员工一如既往地常抓不懈,才能构建起防范安全事故、案件的坚强堡垒。其一,要严格落实上岗、值班、守库制度,确保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其二,要严格落实内部管理的各项规定,切实防止发生各类案件和责任事故,确保单位内部的安全稳定。其三,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真正做到职责明确、任务落实,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懂危害、处处防风险的“大安全”格局。其四,要严格落实督促检查和奖惩制度,对在安全保卫工作中成绩突出、贡献巨大的,要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深入不细致、失职渎职以及由于责任落实不到位而

48、导致发生重大问题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同时,在抓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要认真分析当前安全保卫形势,结合当地和单位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强化安全保卫工作措施,修订和完善各岗位、各环节工作制度,真正在落实上下功夫、求实效。 三、常拍“惊堂木” “惊堂木”也叫醒木。常拍“惊堂木”,时刻震醒那些对安全保卫工作“存有侥幸心理、执迷不悟、麻痹大意、麻木不仁”的人,给他们以“醍醐灌顶”的警醒,从而引起他们重视和落实安全保卫工作。一要实行安全检查监督制。坚持做到“四个结合”,开展“三查活动”。即坚持白天查和夜间查相结合,定期查与不定期查相结合,大规模集中查与分散查相结合,节日查与平时查相结合,查制

49、度落实,查人员落实,查责任落实。定期组织对所属营业网点的安全保卫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定期与不定期地进行突击查岗以及电话查岗,每月必须进行至少一次安全保卫全面检查,节假日和重大政治活动期间要加强安全巡查,以确保安全保卫工作的落实。二要实行安全检查责任制。提高检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对检查不负责任导致发生事故、案件的人员要进行严肃处理。检查人员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以及相关整改措施要登记在册,以备事后复查,进一步提高安全检查质量和效果。严惩屡查屡犯行为,抓好整改落实。对操作中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的问题,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坚决纠正屡查屡犯的现象。 四、构铸“防火墙” 一要加强物防建设。首先,要进一步加

50、强营业场所安全防范设施建设。在全行营业网点安全防范设施基本达标的基础上,按照公安部、省联社及相关部门对安防设施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安防技术水平,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大安防经费投入,对现已安装的电视监控系统、“110”红外线报警装置等,要加强维护保养,随时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其次,要加强营业场所消防设施管理。新建改建办公大楼和营业网点要及时配足配齐消防设施,并制定消防安全管理细则,确保办公楼(院)和营业场所消防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二要加强技防建设。充分发挥物防设施的多重作用。组织全体员工进行物防设施使用维护和管理的培训,使员工熟练掌握安全防范设施的使用功能,充分发挥安防设施

51、的作用,尤其要正确使用监控系统开启程序,“110”的撤、设防功能、灭火器、灭火枪的正确使用等,以确保安防设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加快建设远程监控系统,进一步延伸监控范围。 三要加强人防建设。加强保卫队伍的全面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和防范风险的能力。一是加强政治学习和思想教育,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加强法律法规知识、保卫业务和技能培训,真正使保卫队伍成为一支拉得出、打得赢的坚强队伍。二是强化员工队伍管理,大力倡导学法、知法、守法以及用制度来规范约束自己言行的自觉性,正确引导和严格落实有关安全保卫工作的管理措施和处罚办法,通过强化管理,把安全保卫队伍建设成为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高素质队

52、伍。 五、架设“高压线” 一要实行“一票否决权”。对因管理不严格,工作不落实而发生重大案件的单位,在绩效考核、职级晋升和评先创优时,要实行“一票否决权”。二要实行“违章必究”。一是对违章不发生问题的也要追究;二是对违章发生问题的必须追究。凡是因忽视安全保卫工作、管理不善、有章不循、用人失察而发生案件的,除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外,必须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凡是发生损失巨大、影响恶劣的特大案件的,还要上追两级领导的责任。 六、形成“大合唱” 对内而言,安全保卫工作不是某一部门的工作,而是每一位员工的工作。单纯依靠银行内部的安全保卫部门全部承担这份重任是不切实际的,必须依靠银行所有部门的共同努力,营造一

53、个群防群治的安全保卫氛围,变保卫部门唱“独角戏”为全行上下“大合唱”,变“单人舞”为“群体舞”。领导要高度重视。金融机构安防工作的快速进展,离不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作为领导,应经常性地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安全保卫工作,并把安全保卫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在财力、物力、人力上给予倾斜,注意克服把安全保卫工作当成“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片面认识,努力促进安全保卫工作向更有深度、更具广度的目标发展。员工要积极作为。安全保卫的防范工作贯穿业务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广大职工是防范的主体。因此,不仅需要领导重视,更需要职工时时刻刻绷紧这根弦。重视安全保卫工作,领导和职工两者皆有责任和义务,只有上下配合,通力协作,时时处处保持应有的警惕,才能防患于未然,堵漏于事前。 对外而言,要积极与当地公安、联防部门联络,建立了一个由银行、公安、联防部门组成的“三位一体”监控网络,成立联防创安工作领导小组,把安全保卫工作切实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做到工作忙时不忘安防,任务重时不挤安防。真正构筑起“固若金汤”的安全保卫坚固防线。 29 / 2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