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布鲁氏菌病诊断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9745103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羊布鲁氏菌病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羊布鲁氏菌病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羊布鲁氏菌病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羊布鲁氏菌病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羊布鲁氏菌病诊断(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ord编号学号:毕 业 论 文 设 计 2014届题 目: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防制学 院: 某某农业大学专 业:动物医学姓 名:丰华义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5 年 12 月 15 日某某农业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考核表论文题目: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防制某某:丰华义 学号: 专业:动物医学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评阅人评审意见: 评阅人签字: 年 月 日成绩:辩论委员会意见: 主任委员签字: 年 月 日注:辩论委员会意见除填写简要评语、给出成绩外,还要提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建议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论文(设计)题目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防制下发任务日期学生某某丰华义指导教师一.论文

2、设计主要内容 根据羊布鲁氏菌病的发病情况流行特点和对养殖业的危害与对人类健康的威胁,研究布鲁氏菌病的诊断和防制措施。主要包括:病原学特点、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暴发布鲁氏菌病的原因、防制措施总结等八个方面。二.论文设计的根本要求1 有关资料的收集:要求尽量收集第一手资料,资料要真实、可靠、有代表性。2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要求条理清晰,数据分析详尽。3 查阅相关文献:要求贴近主题,有参考价值。4 认真撰写论文,字数在5000字以上。三.论文设计工作进度安排阶段论文设计各阶段名称日期1布鲁氏菌病的调查与研究2相关数据的分析、处理3查阅相关文献4撰写毕业论文初稿5根据指导教师意见进

3、展论文修改6定稿、毕业论文完成备注:四.应收集的资料与主要参考文献指导教师指定1、羊布鲁氏菌病流行近况、临床各项指标等方面的资料。2、羊布鲁氏菌病检测方面的资料与文献。3、羊布鲁氏菌病防制方面的资料。说明:此任务由指导教师填写一式两份,一份发给学生,一份发给指导教师留存。11 / 18目 录中文摘要1英文摘要2前言31 病原学31.1 种与生物型31.2 形态与染色31.3 培养特征31.4 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31.5 致病力41.6 抗原成分42 流行病学42.1 易感动物42.2 传染源42.3 传播途径42.4 流行特点43 临床症状53.1 潜伏期53.2 主要症状54 病理变化54.

4、1 母畜54.2 流产胎儿64.3 公畜65 诊断65.1 细菌学诊断65.2 血清学诊断66 爆发布鲁氏菌病的原因66.1 引入方面66.2 检疫方面66.3 免疫方面66.4 放牧方面66.5 饲养管理封面67 防治措施77.1 预防措施77.2 治疗措施88 总结8参考文献9致谢10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摘 要布鲁氏菌病是危害畜牧业和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疫病之一,它在世界上广泛地流行,但是,人们真正开始认识此病,并不断深入开展研究不过一百年的历史。虽然很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控制和消灭本病的规划,但全球大X围开展检查和扑杀感染动物与全面执行消灭动物布鲁氏菌病的规划是不可行的,因此,布鲁氏菌病

5、仍将继续存在和不断发生,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牲畜市场流动量的增大和某些优良品种的引入,布鲁氏菌病又有所抬头。目前我国已在十余省区内出现了明显的疫情反弹,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本文通过列举实例阐述了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治措施。关键词:羊;布鲁氏菌病;诊断;防治措施The diagnose and mevention andcontrol approach for Brucella melitensisAbstractBrucellosis diseas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disease which end

6、anger husbandry and human being health.It has been widespead prdvailing in the word.But,it was known and studed deeply by people only one hundred years.Though many countries and areas had made progrom to contrd and eliminate this disease,it is impossible to check up and capture.and kill the infectio

7、n animals.all over the world and to execute the program eliminate.Brucellosis distase.All above mentroned can be result in Brucellosis continue to exist and to happen.Especially in the pass few years.Brucellosis disease had ri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circulation in the animal,s market and import o

8、f good strains of seeds.At present,this disease has obvious repeated more than ten provinces in our country.which caused enormous economic loss to the breeding husbandry.So,our country has listed it as the second kind of infections disease.This article expounded the prevailing peculiarity of Brucell

9、a meliensis,clinical symptom, dragnose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pproach through list exampies. Keywords:Sheep;Brucellosis disease;Diagnose;Prevention and control approach.前 言布鲁氏菌病亦称“地中海热、“马耳他热或“波状热,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生殖系统,以母畜发生流产和公畜发生睾丸炎为主要特征。布鲁氏菌为兼性细胞内寄生菌,持续性感染终身是常见的,病原体通过生殖系统和乳腺分泌液排出体外,人

10、是终末宿主,常表现为持续性感染、间歇性流感样症状,称为“波状热。一经发生,将给畜牧业和人类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本病流行X围甚广,几乎遍与世界各地,凡有牲畜的地区都有本病流行。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牲畜市场流动量的增大和某些优良品种的引入,布鲁氏菌病又有所抬头,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感染了人类。为消灭该病通常根据血清学检查结果,采取两种主要措施:一是对幼年和成年动物进展免疫接种,二是扑杀感染或根据血清学检查呈阳性反响的动物,并取得了控制本病的良好效果。1 病原学1.1 种与生物型 布鲁氏菌属有6个种19个生物型,即马耳他布鲁氏菌羊种3个、流产布鲁氏菌牛种8个、猪种布

11、鲁氏菌5个、绵羊附睾种布鲁氏菌1个、犬种布鲁氏菌1个、沙林鼠布鲁氏菌1个1。临床上以羊、牛、猪三种布鲁氏菌的意义最大,羊布鲁氏菌的致病力最强。1.2 形态与染色 本菌在形态上没有区别,都是一组微小的球状、球杆状、卵圆状或短杆状细菌。无鞭毛,不形成芽孢,不能运动,革兰氏染色阴性2。各个种与生物型之间,形态与染色特性等方面无明显差异。1.3 培养特性 本菌要求营养条件高,为需氧菌或微需氧菌,在377.4时发育最优。从病料中别离布鲁氏菌时,均应采用10%CO2的环境培养,以免有所遗漏和错误。本菌生长缓慢,多形成湿润、闪光、圆形、稍隆起的露滴样菌落。1.4 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 本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

12、强,在适宜条件下能生存很长时间,有较高的抗灭活能力。在污染的土壤和水中存活4天4个月,皮毛上45天4个月,鲜乳中2天18个月,粪便中8天4个月,肉中2个月左右,流产胎儿75天,子宫渗出物200天,尿、畜舍中4天5个月以上。本菌对热非常敏感,对湿热抵抗力不强,60加热30min或7010min即可杀死,煮沸半分钟死亡,直射阳光下生存14h,一般常有消毒药能很快将其杀死,12%石炭酸15min,3%来苏儿1min,2%氢氧化钠3min,0.01%新洁尔灭30秒内可杀死本菌2。1.5 致病力 本菌致病力与其各型新陈代谢过程中的酶系统有关。细菌死亡或裂解后释放的内毒素是致病的主要因素。布鲁氏菌内毒素有

13、致热作用,影响血循环,可导致休克,降低机体抵抗力,加重局部炎症反响和全身感染作用。羊种布鲁氏菌的毒力最强,猪种次之,牛种较弱3。1.6 抗原成分 本菌存在A流产型、M马耳他型和G三种抗原成分,A对牛型布鲁氏菌有特异性,M对羊型布鲁氏菌有特异性,G为共同抗原2。2 流行病学2.1 易感动物 本菌的宿主很多,有60多种动物家禽、家畜、野生动物、驯化动物是布鲁氏菌贮存宿主。然而布鲁氏菌病往往先在家畜或野生动物中传播,随后波与人类,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羊山羊和绵羊、牛、猪在布病流行病学上最为重要,多种动物对牛、羊、猪三种布鲁氏菌均有不同的感受性;自然病例主要见于牛、山羊、绵羊和猪,它们对同种布鲁氏菌最

14、为敏感。动物机体的生理状况与布鲁氏菌的致病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幼龄动物由于生殖系统尚未发育健全,随可带菌却不发病,老龄动物的易感性较低,成年动物特别是处于妊娠期对本菌的易感性最高。初产动物最易感,流产率亦高,随着产仔胎次的增加易感性逐渐降低1。2.2 传染源 发病与带菌动物包括野生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布鲁氏菌主要存在于子宫、胎膜、乳腺,睾丸、关节囊等处,除不定期地随乳汁、精液、脓汁排出外,主要是在母畜流产时大量随胎儿、胎衣、羊水、子宫、阴道分泌物以与乳汁排出体外,造本钱病的传染与流行4。由于人类与牛、羊、猪等动物与其产品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加大了人感染布鲁氏菌病的机会。2.3 传播途径 一般

15、可由于直接接触或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土壤、用具等直接感染,以与昆虫媒介间接感染,感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其次是生殖道、皮肤黏膜以与呼吸道。实际上几乎通过任何途径均可感染。2.4 流行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产仔季节多发,牧区发病率高于农区。急性病例常出现在新疫区,并使本菌毒力增强,造成流行,流产率可达全部孕畜的50%以上,常产生死胎或弱胎。老疫区大批流行的情况较少,多为慢性病例,本病流行强度与布鲁氏菌种、型与气候、牧场管理情况有重大关系。3 临床症状 3.1 潜伏期 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在一般情况下为13周,平均为2周,也有个别病例可达半年之久。潜伏期的长短与病原菌的菌型、毒力、菌量与

16、机体抵抗力等诸因素有关。3.2 主要症状 牛、羊、猪布鲁氏菌病症状根本相似,多数病例为隐性感染,症状不够明显,而首先注意到的症状也只是流产5。早期出现结膜炎和体温升高等症状,局部病畜呈现关节炎、滑液囊炎与腱鞘炎,通常是个别关节特别是膝关节和腕关节,偶尔是多数关节肿胀疼痛,呈现跛行,严重者可导致关节硬化和骨、关节变形4。3.2.1 妊娠母畜 怀孕母畜流产是本病主要症状,但不是必然出现的症状。流产可发在怀孕的任何时期,而以怀孕后期多见。羊多发生在怀孕后34个月,患畜流产前表现沉郁、食欲减退,饮欲增加,起卧不安,阴唇和乳房肿胀,阴道潮红、水肿,自阴道流出灰黄或灰红褐色粘液或粘液性分泌物,不久发生流产

17、。流产胎儿多为死胎或弱胎,弱胎往往于生后12天死亡。但流产母羊很少发生胎衣停滞现象,而易发子宫内膜炎和关节炎,个别严重病例可引起后驱麻痹或不孕症,但大多数流产患畜经2个月后可再次受孕。3.2.2 公畜 公畜除关节损害以外,往往侵害生殖器官,发生睾丸炎,睾丸肿大,阴囊增厚硬化,触之热、痛,性机能降低,甚至不能配种。4 病理变化 本病病理变化广泛,受损组织为肝、脾、骨髓、淋巴结、骨、关节、血管、神经、内分泌与生殖系统。不仅损伤间质细胞,而且还损伤器官的实质细胞。其中以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病变最为显著,病变以浆液性炎性渗出为主,伴随着增生性改变,慢性病例可形成肉芽肿1。4.1 母畜 主要是子宫和乳房的

18、变化。在子宫绒毛的间隙中,有污灰色或黄色无气味的胶样渗出物,其中含有细胞与其碎屑和布鲁氏菌,绒毛膜的绒毛有坏死病灶,外表覆以黄色坏死物或污灰色脓汁。胎膜由于水肿而肥厚,呈胶样浸润外观,外表覆以纤维素和脓汁。流产之后继发子宫炎,如果子宫炎持续数月以上,将出现特殊的病变,此时子宫体略增大,子宫内膜因充血、水肿和组织增殖而显著肥厚,呈污红色,其中还可见弥漫性红色斑纹。肥厚的粘膜构成了纹状皱褶,有时还可见灶性坏死和溃疡。输卵管肿大,卵巢发炎,组织硬化,有时形成卵巢囊肿。乳腺的病变常表现为间质性乳腺炎,发生实质变性或坏死,严重的可继发乳腺的萎缩和硬化。4.2 流产胎儿 主要为败血症病变,浆膜和黏膜有出血

19、点与出血斑,皮下、肌肉和结缔组织发生浆液出血性炎症,脾脏淋巴节肿大,肝脏中出现坏死灶,肺常有支气管肺炎,胎衣水肿或伴有出血,呈黄色胶样浸润,外表覆有纤维蛋白脓液絮片。 可发生化脓坏死性睾丸炎和附睾炎。睾丸显著肿大,其被膜与外层浆膜相粘连,切面见坏死病灶与化脓灶。慢性病例除见实质萎缩外,间质中还出现淋巴细胞的浸润。阴茎可发生红肿,其黏膜上与可出现小而硬的结节,鞘膜腔中充满浆液性渗出物8。5诊断 大多情况下,根据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特征,只能作为初步诊断的参考,要通过细菌学、血清学等实验室方法进展最终诊断。5.1 细菌学诊断 采取胎衣,绒毛膜的水肿部,胎儿的胃内容物或者有病变

20、的肝、脾组织作涂片,用沙黄美蓝鉴别染色法染色。布鲁氏菌被染为红色,其他细菌为蓝色。5.2 血清学诊断 常用于诊断布鲁氏菌病的血清学试验有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一般常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做初步筛选,再结合试管凝集试验最终定性的方法进展确诊。其须知事项是虎红平板凝集实验与4分钟内判定结果,出现凝集现象判为阳性,否如此为阴性6,每次试验必须设有阴、阳血清和比浊管对照7,只有在对照血清结果成立的前提下,受检血清的检验方可认为是可靠的。6 爆发布鲁氏菌病的原因 6.1 引入方面 私购乱买,引入了爆发传染病的隐患。6.2 检疫方面 没有与时检疫,而造成传染扩散。6.3 免疫方面 没

21、有与时进展布鲁氏菌病免疫,易感动物得不到保护。6.4 放牧方面 混群放牧,造成畜间感染。6.5 饲养管理封面饲养管理不当,消毒不彻底,造成污染而引起人、畜感染。7 防治措施 布鲁氏菌病的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布鲁氏菌病流行的地区应与时采取先检疫后免疫的防控措施,当疫病得到有效控制时再实施净化措施。在无疫区应采取监测、检疫和阳性畜扑杀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并建立无布鲁氏菌的种畜和商品基地,为养殖业的开展提供可靠的种源。7.1 预防措施 7.1.1 自繁自养 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如此,尽量不从外地购置引进动物。如必须引进时,应从无此病地区购入。运进后隔离观察一个月,并进展2次布鲁氏菌病的检疫1

22、0,确认健康后方可混入健康群饲养。7.1.2 定期检疫 对家畜进展检疫,一方面是为了与时检出患病家畜,另一方面是为了杜绝传染源的输出和输入,保护清净地区不受污染。此外,检疫即是针对传染源的措施之一,又是评价防治效果的重要方法。对清净地区每年检疫一次,新购入动物随时检疫。非清净区,每年需进展两次以上的检疫,直至没有新患畜为止9。每年配种前,种公羊必须进展检疫,确认健康后方可参加配种10。7.1.3 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布鲁氏菌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的家畜,在我国主要是羊、牛、猪,其次为鹿、犬。患畜可通过各种途径向外排菌,引起人间或者畜间布鲁氏菌病的发生和流行。因此,控制和消灭传染源,是预防、控制和消

23、灭布鲁氏菌病综合措施中的重要方面。应本着尽量减少病畜数量,限制流动,防止与其他家畜相接触、培养健康畜的原如此,因地制宜地采用屠宰或隔离饲养的方法处理病畜。7.1.4 切断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流行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切断传播途径就可使流行过程不可能继续进展。布鲁氏菌可通过各种传播因素,如流产胎儿、乳、肉、皮毛、粪、尿、水、空气、土壤等,侵入人和家畜体内,引起感染和发病。因此,认真做好上述各种传播因素的消毒,加强防护,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之一。7.1.4.1 防止经皮肤和粘膜感染 主要是防止由家畜流产物、皮毛加工以与人工授精工作中造成人间和畜间的感染。7.1.4.2 防止经消化道感染 主要是搞好环

24、境消毒,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管理条件,供应充足的营养,提高羊只的抵抗力,防止饮水传播,抵御布鲁氏菌病的发生10。7.1.4.3 防止经呼吸道感染 布鲁氏菌可悬浮于空气中,随空气尘埃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与畜体内。因此,防止呼吸感染对预防布鲁氏菌病是非常必要的。7.1.4.4 注意饲养厂址选择 牲畜的圈舍应设在村外,远离居民点和人用水源,并做到长期坚持;个人饲养的牲畜一定要圈养,并设立产羔室,坚持经常性的消毒。7.1.4.5 加强从业人员的防护 从业人员可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酌情选择各种防护装备,防止布鲁氏菌侵入人体,工作完毕后,严格进展消毒,以防造成人为感染。7.1.5 免疫接种 对羊群定期免疫接

25、种和对受威胁的羊群立即紧急免疫接种相结合,可提高机体的免疫水平,增强抗感染能力,这是我国现阶段消灭布鲁氏菌病的主要措施。与此同时,结合血清学定期监测,以达到控制本病的良好效果。7.1.6 疫情发生后的处理 一旦发生疫情,要采集病料,速送实验室确诊,并对羊群进展全面检疫,一经确诊,应与时隔离,以淘汰扑杀为宜。健康畜紧急免疫接种,对被污染的用具和场地用10%20%的石灰乳、2%氢氧化钠溶液、3%5%来苏儿、5%克辽林等进展彻底消毒。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和产道分泌物应深埋,尽快控制本病。7.2 治疗措施 布鲁氏菌病应以预防为主,无治疗价值,一般不予治疗11。个别有特殊价值的羊,可在隔离条件下适当治

26、疗4,以防造成新的传染源。可用土霉素进展肌肉注射,5mg/kg体重,每日2次,首次加倍,连用23周,对流产伴发子宫内膜炎或胎衣不下经剥离后的母羊,可用0.1%高锰酸钾水或0.2%呋喃西林等溶液洗涤阴道和子宫,然后用四环素、氯霉素进展治疗。8 小结本病一旦发生,应采取紧急措施,对疫点进展封锁、隔离、扑杀病畜,防止疫情扩散,同时进展紧急免疫接种,彻底消毒。疫区内当最后一只病羊死亡或扑杀后2周,对被污染的区域通过严格的终末消毒后,方可解除封锁。对羊群要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羊群的抵抗力,控制本病的发生。参考文献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布鲁氏菌病讲义. 2003年1月3尚德秋 主编译. 动物布鲁氏菌病.

27、 科学技术文献 1992年6月4高作信 主编. 兽医学. 中国农业 2001年4月 5蔡宝祥 主编. 家畜传染病学. 农业 1980年7月6某某省动物防疫站 编著. 重点动物疫病监测诊断技术. 2002年3月7农业部 编著. 动物检疫操作规X. 1979年8沈正达 主编. 羊病防治手册. 金盾 1998年12月10晋爱兰 主编. 养病防治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 2004年8月11冯维褀等. 科学养羊指南. 金盾 1998年7月致 谢本论文在设计与写作过程中承蒙导师 教师的悉心指导与帮助。导师无论是在选题、构思、定稿,还是在资料的查找等各个环节都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使得我最终得以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在这里向我的导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另外,感谢某某函授站各位教师、我的同学、我的同事对我的帮助与指导!我还要对在百忙中参加本次论文审阅、评议和本人论文辩论的各位教师表示深深的感谢!本论文参考、借鉴了前人与各位专家学者的科学理论与研究成果,在这里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某某农业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承诺书论文设计题目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防制完成人某某丰华义专业动物医学指导教师某某职称本毕业论文设计的创新点:承诺内容:本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 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没有抄袭他人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完成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