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优势专业建设自评报告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9716423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38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汉语言文学优势专业建设自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汉语言文学优势专业建设自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汉语言文学优势专业建设自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资源描述:

《汉语言文学优势专业建设自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言文学优势专业建设自评报告(5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汉语言文学优势专业建设自评报告*学院民族学院2015年12月. z.-目 录1.专业概况12.专业定位与目标22.1专业方向定位及确定依据22.2 专业培养目标、标准及确定依据32.3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情况72.4专业特色83.师资队伍93.1 数量与结构93.2 教育教学水平123.3 教师教学投入153.4 教师发展与服务184.教学资源194.2教学设施204.3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235.培养过程275.1教学改革275.2课堂教学285.3实践教学305.4第二课堂335.5开放教学356.学生发展366.1招生及生源情况366.2学生指导与服务396.3学风与学习效果446.4学生

2、就业与发展467.质量保障467.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467.2质量监控477.3质量信息及利用487.4质量改进49. z.-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1.专业概况*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校历史最为悠久的专业之一,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就面向省内外招生,有近40年的历史。本专业最初主要培养师*专科人才,1996年挂靠*师*学院,开始培养本科师*人才,2004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后,脱离挂靠关系。长期的师*教育,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初中、高中语文教师,并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在省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先后于2008年被确立为*省重点建设专业、2012年被确立为*省优势专业。在主要培养

3、师*人才的同时,本专业还尝试过培养新闻、文秘等方向的人才。自2013年开始,学校对院系作了整合,将师*教育归入教师教育学院统一管理,本专业在人才培养上相应作了调整,从2014年起,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定位为培养网络新媒体小编。目前本专业全日制在校生共有428人:其中中文121、122两个班(在民族学院)119人,中文教育13级102人、14级103人共205人(在教师教育学院)为师*方向,另外中文教育15级(在教师教育学院)大类招生,学生尚未选定专业;中文123班49人,为文秘方向;中文13级75人、中文14级47人、中文15级31人,主要培养网络与新媒体领域应用型人才。此外专升本中文14

4、(3+2)28人、中文15(3+2)79人,为文秘方向,培养熟悉网络与新媒体应用的文秘人才。(此方向人才培养相关情况纳入网络新媒体方向一并论述,下文不再一一注明。)本专业现有教师2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3人,讲师6人,博士5人,有省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1人,市四个一批”人才1人,市138人才工程”第二层次、第三层次人才各1人。2.专业定位与目标2.1专业方向定位及确定依据(1)网络新媒体方向专业方向定位:本专业主要面向网络与新媒体领域培养从事宣传、采编、策划、传播以及运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确定依据:本专业方

5、向的确定主要是依据当前就业形势与未来就业趋势,为了更有利于专业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而作出的。地方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就业岗位主要有三大类:从事教育工作;从事文秘工作;从事新闻工作。目前随着公务员制度的施行,到事业单位从事文秘工作受到了严格的限制,而企业、民间机构等对于文秘的需求则比较有限;报社、电视台等传统媒体虽然有对新闻人才的需求,但竞争非常激烈,特别是随着新媒体的普及,纸媒等传统媒体自身正面临着生存危机。显而易见,地方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如果故步自封、仍然按照原有的模式培养人才,毕业生将难以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专业也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基于以上严峻的形势,专业方向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从

6、调研情况可知,随着网络与新媒体的普及,该领域对汉语言文学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诸如新闻的网络发布与编辑、产品的网上推广与营销、企业的网络宣传与点击、文学的网络创作与推送等等,都离不开汉语言文学人才。所以我们认为将专业发展方向转向网络与新媒体不仅能够有所作为,而且是大有可为。(2)师*方向专业定位:以服务山区教育”和以学生为中心”为宗旨,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秉承陶行知生活教育、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针对山区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着力培养素质过硬,能够扎根山区,胜任山区基础教育教学、管理和研究等工作的优秀语文教师,助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助力。确定依据:根据国家中长期

7、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48号),*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按照*学院建设专业化、高水平”教师教育学院的体制改革要求以及*学院汉语言文学(师*)生源状况和专业已有的基础等。2.2 专业培养目标、标准及确定依据(1)网络新媒体方向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文化事业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扎实的汉语言文学知识,熟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熟悉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在网络与新媒体等领域从事宣传、采编、策划、传播以及运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专业培养标准:素质要求: 思想素质:本专业要

8、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等。人文素质: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学艺术修养、历史哲学素养、人际交往意识、当代社会文化意识、人文关怀精神等。专业素质: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包括文学审美素质、文学写作素质、文化审美素质,新闻传播素质等。身体素质:本专业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能力要求:获取知识能力: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应用知识能力: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综合应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实践方面的能力。创新能力: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文化创意能力。知识要求:工具

9、性知识: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大学英语四级以上外语水平;具备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进行文献检索和信息检索等知识;精通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等知识,具有计算机二级以上操作水平;熟悉公文写作、基础写作等方面的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本专业要求学生牢固掌握汉语言文字知识、中外文学知识以及传播学、秘书学、网络与新媒体等知识。跨学科知识:本专业要求学生一定程度上了解历史学、哲学、艺术学、心理学、社会学、逻辑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确定依据:根据调研掌握的情况,从更好地适应网络与新媒体领域对人才的需要出发,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与标准:首先,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必须精通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能够熟练自如地加以运用,尤其是汉语言

10、文字的表达能力,这是本专业人才不同于其他专业的核心能力所在、竞争力所在,也是从事网络与新媒体领域工作的职业基础。其次,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够自如处理网络事务,解决网络问题,这是本专业人才介入网络与新媒体领域的职业技能需要,也是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区别于其他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优势所在、特色所在。第三,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主要是在网络与新媒体领域从事人文工作,而且归根结底是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人民,同时还要适应未来的挑战、世界的挑战,所以在素质方面、能力方面、知识结构方面相应地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2)师*方向专业培养目标:着力培养具有扎实的中文专业基础、丰厚的文

11、化底蕴、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过硬的教学能力和良好的师德修养,能适应山区农村教学的中学语文教师。人才规格标准: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教师工作,能为人师表,牢固树立献身教育事业的理想和信念。 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生活,富有情趣,意志品质坚强,能适应条件相对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具备适应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完善的知识体系,包括本体性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体系,工具性的教育学、心理学和课程与教学论知识体系,背景性的科学文化和社会历史知识体系。 能够正确认识并准确理解初中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地位和作用,充分了解初中语文课程

12、改革和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根据语文课程改革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语文教学工作。 掌握系统的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学技能和策略方法,具备运用语文学科知识的能力、语文教学设计能力、语文教学实施能力、语文教学评价能力。教学方法科学,技术手段先进。 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和扎实的语文教学基本功,包括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甲以上,良好的阅读能力、汉字书写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促进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学力。熟悉教育教学法规。掌握科学的教学研究方法,能熟练地检索文献和查阅收集资料,具备教学反思和研究能力。具备一定的艺体特长和英语水平,具有多元的知识背景和文化视野。 确定依据:

13、 根据中华人民*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务教育法,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考试大纲,综合素质(中学)考试大纲。2.3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情况(1)网络新媒体方向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属于传统专业,为了打破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接轨,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变,以就业为导向,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反复推敲,数易其稿,大致的修订情况如下: 第一阶段:2014年下半年开始着手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常规的职业岗位群,主要深入报社、电视台、企事业等传统行业进行调研,了解这些行业的人才需求情况以及对人才素质、能力、知识的要求,并完成了人

14、才培养方案修订初稿。在这个初稿里,以文秘人才、新闻传媒人才等作为主要人才培养方向。 第二阶段:针对初稿,开展了广泛讨论。认为这个初稿所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过于传统,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特别是传统行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需求比较疲软的情况下,按这个方案培养的人才不具备竞争力。经过讨论,根据前期对一些网络与新媒体调研掌握的情况,决定将新媒体人才的培养纳入到新闻传媒的人才培养之中,于是形成了人才培养方案二稿。第三阶段:在第二稿的基础上,认为还可以把步子迈的更大一点,方向更明确一点,特别是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给我们很大启发。未来的互联网无疑会更加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它对

15、人才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主动融入其中。于是又专门到义乌、*等地针对网络与新媒体展开了新一轮调研,最终完成了人才培养方案第三稿,并于2015年6月通过专家论证。(2)师*方向为深入推进教师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师*生培养质量,更好地适应和服务基础教育,从2013年开始就展了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方案修(制)订工作。汉语言文学(师*)专业按照学校关于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和修订工作的通知要求,在教师教育学院多方合作,一体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33621”课程体系的总体框架下,重新编制了人才培养方案。方案修订经过了多形式、多层次的前期调研,征询各方意见,参考了本校本

16、专业原有的培养方案,吸收了其他高校同类专业的编写经验,紧密结合本区域本校本专业实际情况,形成初稿,再经多方多次反复研讨商议,几易其稿,现已基本定稿。2.4专业特色中文+”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中文+”指的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把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作为核心,再根据就业岗位对技能提出的要求,附加以其他专业的知识、能力等。两个方向的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社会需求,打破固有的专业壁垒,不墨守陈规,从实际出发,大胆开设了若干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走出了一条中文+”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网络新媒体方向走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之路: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传统专业,长期以来注重知识的传授,轻视实践技能的培训。新

17、版人才培养方案针对网络与新媒体领域对人才的具体要求,注重人才的动手能力,对实践教学环节作了系统改革,不仅学时比例大大增加,而且实践内容更具体,目的更明确。师*方向深入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协同化:师*方向依托*地方政府和当地中学,坚持开展把师*生带进中学课堂,把中学优秀语文教师请进高校课堂与师*生面对面交流等活动,努力构建高校-地方政府、高校-高校、高校-中学、高校内部等多方协同的教师培养模式,协同培养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行知”化:用行知精神”(以奉献、求真、博爱、创新为核心)搭建学生的职业精神体验平台,并用行以求和”的方法,将精神体验通过学生活动”和专题报告”等形式真正落到实处;用教学做合一”

18、理论全程强化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注重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人本化: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针对性地选择教育培养方式。自主选专业,录取心有语文”情的学生;自觉学专业,培养学语文之良习,教语文之良技,扎实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自由扬个性,培养富有情趣之良师;自发勤支教,体验农村教师生活,增强责任意识,实现价值认同。通过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力,呵护向善、向上的因子,关注学生生命整体发展,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师德情操,具备鲜明突出的语文”特质。3.师资队伍3.1 数量与结构(1)专业负责人基本情况:吕立汉,男,1955年出生,本科学历,教授。*省文学学会副会长,

19、*省第一、第二届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畲族研究会副会长,*市政府咨询委员会成员,*市社科联副主席出版专著、教材近10部,获省级以上成果二等奖2项、获市厅级以上课题10多项。(2)教师队伍的数量与结构汉语言文学专业目前共有专任教师27人(本专业师*方向教育学、心理学类课程教师均为教师教育学院为全校各师*专业统一配备,故此处不计入),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其中50岁以上8人,40岁以下6人。以中年教师居多,正是年富力强,出成果的时候。有教授7人,副教授14人,讲师6人,高级职称比例78%。(详见表1)职称结构比较合理。表1:教师队伍基本情况序号性别年龄专业技术职务第一学历毕业

20、学校、专业、学位最后学历毕业学校、专业、学位研究领域任教课程1吕立汉男60教授*大学 学士*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基研究2杨俊才男51教授*大学 学士*大学 汉语言文学 硕士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3*庆华男51教授*师*大学 学士*师*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4凌硕为男37副教授华东师*大学 古代文学 学士华东师*大学 古代文学 博士中国古代小说中国古代文学5雷水莲女45教授*师*大学 汉语言文学学士*师*大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6吕 鸿女54教授*师专 中文 本科*大学 档案管理档案管理 地方文化档案学概论7王闰吉男49教授*大学 汉语言文学 学士*师大 汉

21、语言文字学 博士近代汉语古代汉语8*美娟女52教授*师*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现代汉语现代汉语逻辑学9陈喜珍女52副教授*师专 中文 *师*大学 中文教育 研究生现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10李香珠女47副教授*师*大学 汉语言文学学士华东师*大学 古代文学 硕士唐宋词 地方文化中国古代文学11*冬红女46副教授*师*大学 汉语言文学学士华东师*大学 古代文学 硕士词学 地方文化中国古代文学12王拥军男43副教授*大学 汉语言文学教育学士东南大学 艺术学 博士 美学和艺术学美学13*素萍女39副教授*师*大学 汉语言文学学士*师*大学 文艺学 硕士当代审美文化文学概论14赵仕法

22、男52副教授*师专 中文*教育学院 中文教育应用写作写作基础15周林妹女45副教授*师*学院 汉语言文学教育学士*师*大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现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16方相成男51副教授*师*大学汉语言文学 硕士中学语文教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17雷艳萍女40副教授*师专 汉语言文学*大学 汉语言文学 硕士语言与文化 方言 现代汉语现代汉语18沈桂松男42副教授*大学 汉语言文学教育学士师*大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古典文献学古代汉语 书法19王维民男47副教授鲁东大学 政治 学士中国人民大学 文艺学 博士比较文化中国文化通论(双语)20叶 烨女42副教授*师*学院 汉语言文学教育

23、学士华东师*大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现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21余厚洪男39副教授*师专 汉语言文学*大学 档案学 硕士民间档案地方文化秘书实务22丁少杰男38讲师*师*学院 汉语言文学教育*大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硕士现当代文学 地方文化文案策划23金永平男38讲师*师*大学 英语教育 学士*大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国际汉学与比较诗学外国文学24周克平男47讲师*师*学校*师大 文艺学 硕士文学理论文学概论 古代文论25董晓英女44讲师*大学 汉语言文学教育学士*师*大学 汉语言文字学 硕士语言与文化 语法修辞现代汉语26虞晓伟女42讲师*大学 汉语言文学教育学士师*大学 文艺学 硕士外国

24、文学 文学理论 地方文化外国文学27王 菲女37讲师*师*大学 汉语言文学 *大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硕士现当代文学汉语基础表2:师*方向兼职教师基本情况一览表序号性别年龄专业技术职务最后学历毕业学校、专业、学位研究领域任教课程专职/兼职1吕*55中高*大学汉语言文学 学士初中语文教学与研究写作教学兼职2王碧峰女43中高*师*大学汉语言文学 学士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学语文名篇精读兼职3卢英女46中高*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 学士初中语文教学与研究初中语文实践教学兼职(3)博士学位、双能型教师、兼职教师比例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任教师共有博士5人,博士比例为19%;硕士19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为70%,博

25、士比例有待提高。(详见表2)无双能型教师。表3:专任教师高级职称、博士、硕士学位情况统计表专任教师总数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人数27714519比例/26%52%19%70%总比例/78%89%(4) 教师队伍建设计划根据专业建设需要有总体的人才引进计划,同时要求在职教师根据职业生涯规划制定个人提升发展计划。目前着重引进网络与新媒体等方面的高层次、高学历人才。对于在职教师,重视师德师风建设。通过组织学习文件、教研室活动、评优、年度考核等方式,树立以生为本、爱岗敬业、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良好风气。3.2 教育教学水平(1) 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教授基本都有30年左右的教学与科研经验,均出版过

26、专著,发表过有较大影响的学术论文,或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的课题,并都承担给本科生的授课任务;副教授以及讲师均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学历,年富力强,能较好地胜任相关工作。专人教师各项教学评价均在合格以上。(2)专任教师主持学科科研项目情况近三年,本专业专任教师共发表论文73篇次,其中一级刊物发表的有11篇,如*庆华的论文艺批评中似是实非的推理、雷水莲的中国式”婚姻的困惑与思考当代女性作家婚姻题材创作之剖析女性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等6篇文章分别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杨俊才的陆游与近幸”姜特立交往中的若干问题、王闰吉的唐宋禅录疑难语词考释四则等分别发表在*社会科学语言研究上;二级的有16篇(详见表3)。主持科研

27、课题43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12项。李香珠老师的南宋*遗民词人研究”获2015年第三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出版专著12部,参与撰写2部。获得各级科研成果奖36项次,其中*美娟撰写的专著*地名疑难字研究是我国第一本分省(市)研究地名中疑难字的著作”,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王闰吉撰写的专著祖堂集语言问题研究获*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吕立汉的*畲族民间文献资料总目提要获*省社科联第五届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表4:二级以上刊物论文发表统计表(2012.5-2015.10)序号论文题目发表刊物发表时间排名期刊级别1*庆华论文艺批评中似是实非的推理人大复印

28、资料2012.04独著一级2雷水莲中国式”婚姻的困惑与思考当代女性作家婚姻题材创作之剖析人大复印资料2012.07独著一级3方相成文本多元内涵的陌生化”探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12年独著一级4杨俊才陆游与近幸”姜特立交往中的若干问题*社会科学2013.01独著一级5王闰吉唐宋禅录疑难语词考释四则语言研究2013.07独著一级6雷水莲女性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人大复印资料2013.10独著一级7余厚洪清代处州畲族民间田契的分类与特色探析档案学通讯2013.03独著一级8吕立汉*畲族民间文献资料价值初探*社会科学2012.041/3一级9*冬红宋南渡词人的两京书写*学刊2015.05独著一级10雷水莲

29、略论陈染的个人化写作姿态*社会科学2012.11独著二级11雷水莲中国式”婚姻的困惑与思考当代女性作家婚姻题材创作之剖析*社会科学2012.03独著二级12吕 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应急管理困境与对策图书与情报2012.08独著二级13*琼玲赣南畲族头牲”崇拜的人观研究*民族大学学报2012.052/2二级14陈喜珍论苏轼饮食题材作品的创作风格名作欣赏2012.02独著二级15陈喜珍新感觉派小说与传统小说差异大家2012.04独著二级16吕立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建设探索与思考*高教研究2013.112/2二级17吕 鸿海外华侨回乡参政分析以*省青田县华侨村官为例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3.03

30、1/2二级18雷水莲试论重建女性文学传统的意义学术界2013.03独著二级19凌硕为夜雨秋灯膺本考论明清小说研究2013.01独著二级20余厚洪清代处州畲族民间田契缮写风格*档案2013.02独著二级21余厚洪1997年-2012年档案文化价值研究述评档案管理2013.03独著二级22余厚洪论*畲族民间契约文书的语言特色档案管理2014.03独著二级23余厚洪*畲族民间山契类型及其内涵探析档案管理2014.01独著二级24金永平艾布拉姆斯在国内的传播与接受*师*大学学报2014.04独著二级25王闰吉獦獠”的词义及其*学意义汉语史学报2013.12独著二级(3)兼职教师能力水平兼职教师专业水平

31、与科研能力都比较好。王碧峰:在中学语文语文教学与研究现代语文文学教育教学案例*中小学教师培训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语文课堂教学细节处理的魅力被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初中语文教学与学全文复印。曾主编导学阶梯初中古诗文阅读与拓展训练:九年级,参加初中语文对话积累拓展的编写;主持的课题开发和利用充满活力的初中语文课程资源获省一等奖,另有10几个课题获市一、二、三等奖;多次在省、市、县教研活动中开设讲座和承担观摩课。吕*:依据课文内容进行比较阅读在语文教学与研究发表后被中国人民大学的中学语文教与学全文,另有2篇发表后被中国人民大学的中学语文教与学索引。专著作文升格教学。卢英:论文初中小说教学的现状

32、与突破获*市一等奖,浅析教师教学口语技能与课堂教学的关系与回归本原的文言文解读获市三等奖。调研报告莲都外国语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获*市一等奖,老竹民族学校调研报告获市二等奖。课题:主持的基于提高初中学生文学欣赏品位的小说阅读研究获市一等奖,参与研究的基于学情视角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获市二等奖,同时参与省级课题高师口语类课程改革与基础教育的对接研究。3.3 教师教学投入(1)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近三年,学院一直坚持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91门次,周总课时474节,其中教授平均每人每学年为本科生开设2门课,副教授平均每人每学年为本科生开设2.5门课

33、(详见附表5)。表5:教授、副教授本科授课情况统计表(2012.9-2015.12)序号职称课程名称课程名称课程门数平均周课时1杨俊才教授中国古代文学(四)姜特立与宋代诗歌研究76.4古代文学(一)中国古代文学(二)古代文学(三)中国古代文学大学语文讲座2吕 鸿教授秘书学档案学概论43.5秘书实务地方文化3雷水莲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一)中国女性文学85.5中国现当代文学(二)普通话口语技能训练与考核教师口语(一)现当代著名作家研究专题教师口语(二)演讲与口才4王闰吉教授古代汉语(上)汉语言文字学76.4古代汉语(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一)古代汉语古代汉语(二)5*美娟教授现代汉语逻辑学266

34、方相成副教授中学语文教学法167李香珠副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一)唐宋词研究67.7中国古代文学(二)大学语文讲座中国古代文学(三)文学与旅游8*冬红副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一)大学语文讲座57.3中国古代文学(二)古代文学7(名篇精读)中国古代文学(三)9王拥军副教授美学美学和视觉艺术欣赏45.8儿童文学大学语文(人文社科基础)10沈桂松副教授古代汉语(一)三笔字技能(二87古代汉语(二)书写(一)古代汉语书写(二)汉语基础(二)书法11*素萍副教授文学概论学好普通话68.5写作大学语文讲座写作基础现当代文学12雷艳萍副教授现代汉语(一)幼儿教师口语77大学语文(语言应用模块)普通话素养与技能普通话

35、幼儿语言教育与活动设计教师艺术修养与技能训练13余厚洪副教授秘书实务写作基础38汉语写作/14赵仕法副教授写作基础 写作46.4应用文写作汉语写作15周林妹副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专题(一)文学名著与影视改编67.5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二)公关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一)中国现当代文学(二)16王维民副教授中国文化通论(双语)中国历史速读66.5儒佛教与中国文化(双语)中国文化概论中外文化专题西方思想发展史(二)17陈喜珍副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一)中国现当代文学(二)2318叶 烨副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一)中国现当代文学(二)2319*庆华教授逻辑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一)2420凌硕为副教授中国古

36、代文学(三)写作基础45中国古代文学(四)写作(2)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参与教学改革与建设情况近三年,专任教师撰写发表教学论文6篇,主持教改课题14项,其中省级3项,并积极参与汉语言文学省优势专业建设,参加教学团队建设等等。(详见附表6)表6:教改项目统计表(2012.52015.10)序号负责人项目名称项目类别项目来源立项时间结题时间经费万元1凌硕为基于自主合作的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省教育厅2013.11 3.52李香珠通识课5+1”单元设计参与式教学法(kg2013439)*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省教育厅2013.123.53王闰吉*畲族学生畲

37、话传承与通语提升研究省级一般*省教育社科规划课题201320144方相成师*专业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研究校级重点*学院教改课题 201220145王闰吉古代汉语趣味专题研究校级重点*学院教改课题20146周克平文学理论教学与培养学生多元思维能力的研究与实践校级重点*学院教改课题2013.112015.111.57余厚洪MHK课堂快乐”升级研究厅级*教科院2014.52015.5 8余厚洪秘书人才分类分层培养模式研究校级一般*学院教改课题2013.112015.69*美娟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卓越人才之品德与口才培养模式研究校级一般*学院教改课题2013年10雷艳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口语训练

38、方案研究校级一般*学院教改课题2011.122013.120.211虞晓伟外国文学教学模式改革校级一般*学院教改课题2013.92015.70.2512赵仕法以写作训练为中心的写作课教学改革校级一般*学院教改课题2013.913董晓英基于小班化的语言学概论与现代汉语教学对研究校级重点*学院教改课题2015.614*冬红依托地域文化,创新地方高校第二课堂的实践探索以*学院为例校级一般*学院教改课题2015.63.4 教师发展与服务(1)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政策措施学校、二级学院对于在职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升出台了若干政策和激励措施,如教学安排上给予便利,费用上提供资助,年度考核上灵

39、活处理,职称晋升上作为重要条件等,大力鼓励教师考博,外出进修、访学等。中文系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技能等比赛,鼓励申报各项科研、教改项目,外出参加学术会议等,并通过互相听课,组织教研室活动等方式达到相互促进提高。此外,组织教师到兄弟学校学习取经,不定期邀请外地专家前来讲学、交流,助力教师发展。(2)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情况与青年教师助讲培养计划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情况总体良好,如近三年有13人次外出进修或访学。大部分教师都能完成每学年听课不少于4次的要求,教研室的活动也能按计划开展。(3)二级学院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求每位教师提交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并依据教师提交的发

40、展计划,结合分院、各专业的实际情况作统筹安排。(4)专任教师国外访学情况近三年,专任教师国外访学一人,在英国一年。4.教学资源4.1教学经费(1) 教学经费投入及保障机制教学经费按照生均师均由学校下拨,分院统一管理。在所有的行政经费中,教学经费不低于55%。教学经费专款专用,采取公开透明的经费分配使用制度,教学领导一支笔审批,重大经费投入需经党政联席会议通过。建立了保障教学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确保教学经费投入的及时、优先、到位。此外,本专业2012年被确立为省优势专业,在5年的建设期中,共有150万的经费可用于教学等支出。在经费使用上,出台了*学院省优势专业汉语言文学建设经费使用若干规定,对于

41、经费使用*围、报销程序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必须严格依据规定执行。(2) 教学经费分配方式、比例及使用效益学校下拨的教学经费,优先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此外,主要用于教学材料打印、实践基地建设、教学会议支出、教学设施维修与更新、专家讲座、教改项目等。汉语言文学优势专业的建设经费申报书预算为200万,实际经费省里划拨50万元,学校1:2配套,总计150万元。申报书的经费预算与分配详见表7。该预算表的经费数目超出了实际划拨的经费,另外如预算中的多媒体教室改装等已由学校经费统一开支,所以在各项目的经费分配上适当作了调整。优势专业的经费,缓解了教学经费的紧*,为实践基地的建设、实践教学的开展以及教学的交流与

42、考察等提供了有力保障。表7:2012年省优势专业申报经费预算表序号支出科目(含配套经费)金额(万元)计算根据及理由1专业资料室建设20用于新建中文系资料室。2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调研与交流2010万元用于立项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项目5个,10万元用于承办专业建设会议和教师调研差旅费。3精品课程建设157万元用于资助1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8万元用于资助2门省级精品课程建设。4教材建设15用于资助出版专业教材(计划出版6部)。5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学生实践教学指导4030万元用于网络新媒体实践教学基地的设施设备购置及场地租用等开支,10万元用于其它专业技能相关实践教学基地建设。6师资队伍建设20用于教

43、师培训与进修。7办公设备更新、电脑耗材105万元用于改善教师办公条件,5万元用于教师人事教学科研所必需的耗材购置。8学生学科竞赛10用于学生学科竞赛指导费用、学生竞赛组织管理,以及相关资料、耗材支出等。合计1504.2教学设施 (1)教学设施满足教学需要情况实践教学设施方面:校内已建成18个稳定的实习实训中心实验室(表8),校外已建成17个稳定的实习基地(表9),形成了校内外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合理的实习实验基地群。这些基地设施完备,较好地满足了因材施教的实践教学需要。表8:实验实训中心实验室一览表序号实验室名称数量(个)单次容纳学生数(人)门牌号1微格实验室815*87B302、303、30

44、4、305、306、308、3102手工制作室游戏与玩具创设实验室14851073幼儿园仿真教室14851124蒙台梭利教学训练室14052075音乐舞蹈室15012016三笔字训练室1507B5027口语训练测试室1407B4108心理学实验室1207B5089书法教室160510610课堂录播室1927B50311个体辅导训练室157B51012团体辅导训练室1487B51213课件制作室、教育研究方法实验室1487B40614书法实训室140521615书法创作室115522316粉笔字训练室150521217美术训练室134522718运动生理心理综合实验室185123表9:师*教育校

45、外实习基地表序号名称院系(单位)号地址面向专业每次可接纳学生数(个)学年度接纳学生总数(人)1 瑞安市滨江中学5*瑞安师*专业13262*瓯北二中5*师*专业9183苍南灵溪一中5*苍南师*专业20404乐清虹桥二中5*乐清师*专业15305虎山路初中5(萧山)师*专业22446*市实验初中教育集团5师*专业9187*市山水湾中学5师*专业5108*第二十中学5师*专业15309遂昌县委宣传部5遂昌县北街非师*4810汤公纪念馆5遂昌县北街非师*4811*云水旅游投资管理*5*景宁大均非师*2412民族艺术教育教学实践基地5龙泉市文化馆师*专业505013龙游县詹示镇浦山畲族小学5*龙游师*专

46、业252514保利剧院5*莲都师*专业808015*仙都5*非师*3616*英冠控股集团5*萧山非师*多人多人17景宁周湖村环敕木山5景宁周湖村非师*4080另有义乌网商创意园、*同程网、*日报、*市乐活文化传播*等实践基地,可用于网络与新媒体的实践,目前还在进一步开拓新的实践基地,基本能满足目前实践教学的需要。课堂教学设施方面:本专业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室均为多媒体教室,同时配有语音实验室、微格教室、艺术类专用教室,另有学校提供的计算机房等,能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辅助教学设施方面:校图书馆有丰富的馆藏与电子图书,中文系设有图书室;学校有用于演出的音乐厅、有多个操场;校园网覆盖全校,分院有多功能会

47、议室、学生会、分团委活动室,能满足学习、课外活动等需要。(2)教学、科研设施的开放程度及利用情况图书馆、多媒体教室全天对学生开放,有很高的利用率。学校其他设施也多全天开放。中文系图书资料室除周末外,每天下午对外开放。教学、科研设施完成能满足师生从事科研、教学的需求,利用情况良好。(3)教学信息化条件及资源建设学校设有信息技术中心,负责信息资源的建设和管理。目前学校网络设施比较完善,网络运行相对流畅和安全。而且在我校所有教学场地都有校园无线网络,网络基本能覆盖到学校的各个角落,保障了我校师生对信息资源访问的需求。此外,分院设有自己的,其内容涵盖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等方方面面;汉语言文学优势专业的

48、也在逐渐完善之中,其主要内容包括:专业建设、师资队伍、教学管理、科研成果、师生互动、教学资源等栏目。设专人管理,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师生的教学和学习提供了大量信息。4.3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1)专业建设规划与执行情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2012年被确立为省优势专业,有为期5年的建设规划和建设目标。学校非常重视优势专业的建设,投入了1:2配套经费,确保专业建设所需;校领导多次召开座谈会,了解建设情况,落实相关工作;并通过*学院在建优势专业建设绩效自查、中期检查汇报等若干措施以监督建设的进展情况。此外汉语言文学专业多次召开优势专业建设促进会,以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由于社会形势的变化

49、以及我校专业布局的调整,专业建设也遇到了许多难题,但总体建设情况良好,基本完成了预期的建设目标。(2)培养方案的制定、执行与调整 先后制订了2008年、2010年、2012年、2015年等不同版本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社会需求情况,适时调整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等。2008年、2010年、2012年版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汉语言文学教育、文秘、新闻3个方向。新的2015年版人才培养方案,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实现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转型,对原有的方案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制定出了以培养师*人才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方向和以培养网络与新媒体领域人才的专业发展方向两种培养方案。方案一旦制定通过,能做

50、到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更改。如需变动,必须说明理由并报主管部门审批。4.4课程资源(1)课程建设计划与执行 根据*学院院长办公室关于印发*学院2014-2016年本科课程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制(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的通知等精神,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打破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壁垒,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设置课程,杜绝因人设课”或因无人不设课”,完成了新的课程体系的构建。(2)每门课程的课程标准的制定情况,课程的数量、结构及优质课程资源建设情况(附统计表) 在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课程标准的制订,目前已完成专业必修课的课程标准制订。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数量充足

51、,结构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如在专业课程中,选修课的比例超过50%,同时增加选修课的数量,以供学生自由选择。以下所附2015年版人才培养方案,可见出2015年版所作的若干调整。表10:2012年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体系及数量比例类 别必修学分(学时)选修学分(学时)合计(学时)占总学分比例公共基础课43.5(544)43.5(544)25.8%通识课程8(144)8(144)4.7%学科基础课程12(180)12(180)7.1%专业必修课课程22(587)22(587)1.3%专业核心课程18(331)18(331)1.1%方向限选课117(198)17(196)1.0%方向限选课26(

52、196)6(196)0.4%方向任选课4(64)4(64)0.2%合 计83.5(1462)47 (484)130.5(1946)77.4%类 别集中(学时)分散(学时)合计占总学分比例实践教学环节(周)(周)30(36周)17.8%职业技能训练创新创业活动8(256)8(256)4.7%合 计3822.6表11:2015年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体系及数量比例类 别必修学分(学时)选修学分(学时)合计占总学分(学时)比例公共基础课32(592)32(592)19.39%(16.37%)通 识 课 程8(128)8(128)4.85%(3.54%)学科基础课程20(320)22(352)42(6

53、72)25.45%(18.58%)专 业 课 程18(288)18(432)36(720)21.82%(19.91%)合 计70(1200)48(912)118(2112)71.52%(58.41%)类 别集中(学时)分散(学时)合计占总学分(学时)比例实验课程14(448) 14(448) 8.48%(12.39%)实践教学环节32(1024)4(128)36(1152)21.82%(31.86%)职业技能训练3(96)3(96)1.82%(2.65%)创新创业活动8(256)8(256)4.85%(7.08%)合 计32(1024)29(928)61(1592)36.97%(53.98%)

54、本专业原有省级精品课程3项:中国古代文学,中学语文教学法,教师口语。校级精品课程8项:中国古代文学,中学语文教学法,教师口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英美文学史及作品选读。目前优质课程建设正在抓紧落实中。(3)教材建设与选用(附分年级统计表)根据*学院教材管理规定(试行)、*学院教材评估办法等精神,本专业在教材的选用上主要采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选修课可根据实际需要择善而用。课程名称双语授课规划教材一年级36二年级36三年级44四年级444.5社会资源(1)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的措施与效果 社会资源是学校教学资源的重要补充,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方向转向的关键时候,更需要及时寻

55、求新的社会资源以弥补本身的不足。为此,我们重点就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市内外的相关单位、行业进行了洽谈,谋求合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共建教学资源情况目前我们已经开展了与中小学共建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共建实践基地(教师发展学校)等项目,与中小学(幼儿园)共建远程观察室”、基础教育研究基地”(基础教育学校发展研究、课程建设研究)等项目也在筹划开展中。围绕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我们还建立了义乌网商创意园、*同程网、*市乐活文化传播*等实践基地,此外,*日报、遂昌宣传部、汤显祖纪念馆等也能接纳部分实习生。尤其是与*市乐活文化传播*已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该公司可为学生提供项目、提供作品发布平台,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文化创意能力将起到重要作用。5.培养过程5.1教学改革(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