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高中知识点规律大全7氮族元素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9714886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化学高中知识点规律大全7氮族元素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化学高中知识点规律大全7氮族元素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化学高中知识点规律大全7氮族元素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化学高中知识点规律大全7氮族元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高中知识点规律大全7氮族元素(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中化学知识点规律大全氮族元素1氮和磷氮族元素包括氮(7N)、磷、(15P)、砷(33AS)、锑(5lSb卜铋(83Bi)五种元素.氮族元素位于元 素周期表中第VA族,其代表元素为氮和磷.氮族元素的原子结构(1)相似性: 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5个; 主要化合价:氮有3、+1、+2、+3、+4、+5价;磷和砷有3、+3、+5价;锑、铋有+3、+5价.递变规律:按氮、磷、砷、锑、铋的顺序,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 径增大,失电子能力增强,得电子能力减弱,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增强在氮族元素的单 质中,氮、磷具有较明显的非金属性;砷虽然是非金属,但有一些金属性;锑、铋为金属.氮族元素单质

2、的物理性质N2PAsSbBi颜色无色白磷:白色 或黄色 红磷:红棕 色灰砷:灰色银白色银白色或微 显红色状态气体固体固体固体固体密度逐渐增大熔点、沸点先按N2、P、As的顺序逐渐升高,而后按 Sb、Bi的顺序逐渐降低氮气(1)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空气中含N2 78 % (体积分数)或75% (质量分数);化合态氮存在于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中,氮元素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不可 缺少的元素.(2)氮气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氮气是无色气体, 密度比空气略小.氮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在常压下,经降温后,氮气变成无色液体,再变成雪花状固体. * |氮气的分子结构:氮分子(N2)的电子

3、式为N:N,结构式为N三N.由于N2分子中的N三 N键很牢固,所以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4)氮气的化学性质:N2与H2化合生成NH3 N2 +3H22NH3说明 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理.N2与02化合生成N0:N2 + 02= 2N0说明在闪电或行驶的汽车引擎中会发生以上反应.(5)氮气的用途: 合成氨,制硝酸; 代替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以防止金属被空气氧化;在灯泡中填充氮气以防止钨丝被氧化或挥发; 保存粮食、水果等食品,以防止腐烂; 医学上用液氮作冷冻剂,以便在冷冻麻醉下进行手术; 利用液氮制造低温环境,使某些超导材料获得超导性能.NO、NO2

4、性质的比较氮的氧化物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物理性质为无色、不溶于水、有毒的气体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 气体,易溶于水化学性质 极易被空气中的 。2氧化:2NO + O2= 2NO2 NO中的氮为+2价,处于中间价 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与出0反应:3NO2 + H2O = 2HNO3 + NO(工业制HNO3原理.在此反应中,NO2同时作氧化剂和还原剂)自然界中硝酸盐的形成过程 (1) 电闪雷鸣时:N2+O22NO(2) 2NO + O2= 2NO2下雨时:3NO2 + H2O= 2HNO3 + NO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淋洒到土壤中,并与土壤中的矿物作用生成能被植物吸收的硝酸

5、盐.光化学烟雾NO、NO2有毒,是大气的污染物.空气中的NO、NO2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石油 产品和煤燃烧的产物、汽车尾气以及制硝酸工厂的废气.NO2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一种有毒的烟雾一一光化学烟雾因此,NO2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光化学烟雾刺激呼吸器官,使人生病甚至死亡.磷(1) 磷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自然界中无游离态的磷. 化合态的磷主要以磷酸盐的形式 存在于矿石中.动物的骨骼、牙齿和神经组织,植物的果实和幼芽,生物的细胞里都含有磷.(2) 单质磷的化学性质: 与。2反应:4P+5O2 2P2O5 磷在 C12中燃烧:2P+3C12(不足量)2PC32P+5C

6、2(足量)2PC5磷的同素异形体一一白磷与红磷磷的同素异形 体白磷红磷说明物颜色、状态无色蜡状固体红棕色粉末白磷与红磷的结构不理性质密度(g cm3)1.822.34冋是物理性质存在差别 的原因由两者物理性 质的不同,证明了白磷 与红磷是不同的单质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C3不溶于水,也不溶于C9毒性居U毒无毒着火点40 C (白磷受到轻微 的摩擦就会燃烧; 常温时,白磷可被 氧化而发光)240 C化学性质白磷、红磷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白色的P2O51白磷与红磷燃烧都生成P2O5,证明它们都是由 磷元素形成的单质证明白磷与红磷所含元 素相同一一互为同素异 形体相互转化隔绝空气加麹到2皿C-白磷f加

7、熱到4】冃厨升华,冷凝红磷保存方法密封保存,少量白 磷保存在水中密封保存,防止吸湿切削白磷应在水中进行用途制造高纯度磷酸; 制造燃烧弹、烟幕 弹制造高纯度磷酸;制 农药、安全火柴五氧化二磷、磷酸(1) 五氧化二磷的性质:五氧化二磷是白色粉末状固体,极易吸水(因此可作酸性气体的干燥剂) P2O5是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P2O5+3H2O 2H3PO4(2) 磷酸的性质、用途:磷酸(H3PO4)是一种中等强度的三元酸,具有酸的通性.磷酸主要用于制造磷肥,也用于食品、纺织等工业.氮、磷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性质的比较丿元糸氮(N)磷(P)自然界中存在的形式n游离态和化合态只有化合态单质与。2化合的情况

8、敞电1N2+O22NO (易)4P+5O22P2O5 (难)单质与H2化合的情况N2 +3H2 催业网2NH32P(蒸汽)+ 3H22PH3单质的化学活泼性及原因单质活泼性:N2V P原因:N2分子中N三N键很牢固,故 N2性质稳定、不 活泼氢化物的稳定性NH3 PH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NO3 H3PO4非金属性N P2. 铵盐氨(1)氨的物理性质: 氨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氨易液化在常压下冷却或常温下加压,气态氨转化为无色的液态氨,同时放出大量热.液态氨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急剧下降;氨气极易溶于水. 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约 700体积的氨

9、气(因 此,氨气可进行喷泉实验);氨对人的眼、鼻、喉等粘膜有刺激作用.若不慎接触过多的氨 而出现病症,要及时吸入新鲜空气和水蒸气,并用大量水冲洗眼睛.(2)氨分子的结构:NH3的电子式为H:N :Hit,结构式为H-N-HI,氨分子的结构为三角锥形,N原子位于锥顶,三个 H原子位于锥底,键角 107 18 ,是极性分子.(3)氨的化学性质: 跟水反应氨气溶于水时 (氨气的水溶液叫氨水),大部分的NH3分子与H2O分子结合成NH3 H2O(叫一水合氨).NH3 H2O为弱电解质,只能部分电离成NH4+和OH:+ NH3 + H2O -NH3 H2O - NH4 + OHa. 氨水的性质:氨水具有

10、弱碱性,使无色酚酞试液变为浅红色,使红色石蕊试液变为蓝色. 氨 水的浓度越大,密度反而越小(是一种特殊情况).NH3 H2O不稳定,故加热氨水时有氨气逸 出:NH4+ OH亠 NH3? + H2Ob. 氨水的组成:氨水是混合物(液氨是纯净物),其中含有3种分子(NH3、NH3 H2O、H2O)和 3种离子(NH4+和OH、极少量的Hj .c. 氨水的保存方法:氨水对许多金属有腐蚀作用,所以不能用金属容器盛装氨水通常把 氨水盛装在玻璃容器、橡皮袋、陶瓷坛或内涂沥青的铁桶里.d. 有关氨水浓度的计算:氨水虽然大部分以NH3 H2O形式存在,但计算时仍以 NH3作溶 质. 跟氯化氢气体的反应:NH3

11、 + HCl = NH4C1说明 a.当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与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产生大量白烟.这种白烟 是氨水中挥发出来的 NH3与盐酸挥发出来的 HCI化合生成的NH4C1晶体小颗粒.b. 氨气与挥发性酸(浓盐酸、浓硝酸等)相遇,因反应生成微小的铵盐晶体而冒白烟,这是检 验氨气的方法之一.c. 氨气与不挥发性酸(如H2SQ、H3PO4等)反应时,无白烟生成. 跟氧气反应:4NH3 + 56 4NO + 6H2O说明 这一反应叫做氨的催化氧化 (或叫接触氧化),是工业上制硝酸的反应原理之一.氨气的用途: 是氮肥工业及制造硝酸、 铵盐、纯碱的原料;是有机合成工业如合成纤维、塑料、染料、尿素

12、等的常用原料;用作冰机中的致冷剂.铵盐 铵盐是由铵离子(NH4 + )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铵盐都是白色晶体,都易溶于水.(1) 铵盐的化学性质:受热分解固态铵盐受热都易分解.根据组成铵盐的酸根阴离子对应的酸的性质的不 同,铵盐分解时有以下三种情况:a. 组成铵盐的酸根阴离子对应的酸是非氧化性的挥发性酸时,则加热时酸与氨气同时挥发,冷却时又重新化合生成铵盐。例如:NH4CI(固) NH3 f + HCIfNH3 + HCI= NH4CI (试管上端又有白色固体附着 )又如:(NH4)2C6 - 2NH3 f + H2O + CO fNH4HCQ 亠 NH3 f + H2O + CQfb 组成

13、铵盐的酸根阴离子对应的酸是难挥发性酸,加热时则只有氨气逸出,酸或酸式盐仍 残留在容器中如:(NH4)2SO NH4HSO4 + NH3f(NH4)3PC4 H3PO4 + 3NH3fC.组成铵盐的酸根阴离子对应的酸是氧化性酸,加热时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无氨气逸出.例如:NH4NO3 N2Of + 2H2O 跟碱反应一一铵盐的通性.固态铵盐+强碱(NaOH、KOH)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色.例如:(NH4)2SO+2NaOH - Na2SC4 + 2NH3 f + 2H2ONH4NO3+NaOH 二 NaNQ + NH3 f + H2O说明:a.若是铵盐溶液与烧碱溶

14、液共热,则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NH4+ + OH NH3 f + H2Ob. 若反应物为稀溶液且不加热时,则无氨气逸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NH4+ + 0H= NH3 H2Oc. 若反应物都是固体时,则只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 氮肥的存放和施用.铵盐可用作氮肥.由于铵盐受热易分解,因此在贮存时应密封包装并 存放在阴凉通风处;施用氮肥时应埋在土下并及时灌水,以保证肥效.铵盐(NH4+)的检验将待检物取出少量置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管口检验,若试纸变蓝色,则证明待检物中含铵盐(NH4+).氨气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固态铵盐如NH4Ck (NH4)2

15、SQ等与消石灰混合共热: 2NH4CI+Ca(OH2 一 CaC2 + 2NH3 f + 2H2O(2)发生装置类型:固体+固体气体型装置(与制O2相同).干燥方法:常用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作干燥剂.不能用浓 H2SO、P2O5等酸性 干燥剂和CaC2干燥氨气,因为它们都能与氨气发生反应 (CaC2与NH3反应生成CaC2 -8NH3).(4) 收集方法:只能用向下排气法,并在收集氨气的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以防止氨气与空气形成对流而造成制得的氨气不纯.(5) 验满方法;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色,则说明氨气已充满集气瓶;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集气瓶口,有白烟产

16、生,说明氨气已充满集气瓶.注意 制氨气所用的铵盐不能用 NH4NO3、NH4HCQ、(NH4)2CQ等代替,因为NH4NO3在加 热时易发生爆炸,而 NH4HCQ、(NH4)2CO3极易分解产生 CO2气体使制得的 NH3不纯. 消石灰不能用 NaOH、KOH等强碱代替,因为 NaOH、KOH具有吸湿性,易潮解结块,不利于生成的氨气逸出,而且NaOH、KOH对玻璃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和收集的容器必须干燥. 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另一种常用方法:将生石灰或烧碱加入浓氨水中并加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 + NH3 H2OCa(OH)2 + NH3 f加烧碱的作用是增大溶液

17、中的OH浓度,促使NH3 H2O转化为NH3,这种制氨气的发生装置与实验室制 Cb、HCl气体的装置相同.3. 硝酸硝酸(1)物理性质: 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沸点为83C)、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打开盛浓硝酸的试剂瓶盖, 有白雾产生.(与盐酸相同) 质量分数为 98%以上的浓硝酸挥发出来的HNO3蒸气遇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极微小的硝酸液滴而产生“发烟现象” 因此,质量分数为 98%以上的浓硝酸通常叫做发烟硝酸.(2)化学性质: 具有酸的一些通性例如:CaCQ + 2HNO3(稀)=Ca(NO3)2 + CQ f + H2O(实验室制CO2气体时,若无稀盐酸可用稀硝酸代替) 不稳定性.HNOs见

18、光或受热发生分解,HNO3越浓,越易分解硝酸分解放出的NO2溶于其中而使硝酸呈黄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NO32H2O + 4NO2 f +O2 f 强氧化性:不论是稀 HNQ还是浓HNO3,都具有极强的氧化性.HNOs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其氧化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a. 几乎能与所有金属(除Hg、Au外)反应.当HNO3与金属反应时,HNO3被还原的程度(即 氮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程度)取决于硝酸的浓度和金属单质还原性的强弱.对于同一金属单质 而言,HNO3的浓度越小,HNO3被还原的程度越大,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越多.一般反应规 律为:金属+ HNO3(浓)t 硝酸盐 + NO2f + H

19、2O金属 + HNO3(稀) t 硝酸盐 + NOf + H2O较活泼的金属(如 Mg、Zn等)+ HNO3(极稀)t 硝酸盐+ H2O + 2Of (或 NH3等)金属与硝酸反应的重要实例为:3Cu + 8HNQ(稀)=3Cu(NO3)2 + 2NOf + 4H2O该反应较缓慢,反应后溶液显蓝色,反应产生的无色气体遇到空气后变为红棕色(无色的NO被空气氧化为红棕色的 NO2)。实验室通常用此反应制取 NO气体.Cu + 4HNQ(浓)=Cu(NO3)2 + 2N6 f + 2H2O该反应较剧烈,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此外,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的浓度渐渐变稀,反应产生的气体是 NO2、N

20、O等的混合气体.b .常温下,浓 HNO3能将金属Fe、A1钝化,使Fe、A1的表面氧化生成一薄层致密的氧化 膜.因此,可用铁或铝制容器盛放浓硝酸,但要注意密封,以防止硝酸挥发变稀后与铁、铝 反应.(与浓硫酸相似)c.浓HNO3与浓盐酸按体积比 1 : 3配制而成的混合液叫王水.王水溶解金属的能力更强, 能溶解金属Pt、Au.d .能把许多非金属单质(如C、S、P等)氧化,生成最高价含氧酸或最高价非金属氧化物.例如:C + 4HNO3(浓)= CQf + 4NO2f + 2H2Oe. 能氧化某些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如H2S SQ、Na2SQ、HI、HBr、Fe2+等应注意的是,N03 一无氧化性

21、,而当N03 一在酸性溶液中时,则具有强氧化性.例如,在Fe(NQ)2溶液中加入盐酸或硫酸,因引入了 H*而使Fe2 +被氧化为Fe3+ ;又如,向浓HNQ与足量的Cu反应后 形成的Cu(NQ)2中再加入盐酸或硫酸,则剩余的Cu会与后来新形成的稀 HN03继续反应.f. 能氧化并腐蚀某些有机物,如皮肤、衣服、纸张、橡胶等因此在使用硝酸(尤其是浓硝 酸)时要特别小心,万一不慎将浓硝酸弄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小苏打或肥 皂液洗涤.(3) 保存方法.硝酸易挥发,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而腐蚀橡胶,因此, 实验室保存硝酸时,应将硝酸盛放在带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中,并贮存在黑暗且温度较低

22、的地方.(4) 用途.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炸药、染料、塑料、硝酸盐等.* 亚硝酸盐 (1)亚硝酸钠的性质:亚硝酸钠 (NaN02)是无色或浅黄色晶体,外观类似食盐,有咸味,易溶 于水,有毒.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亚硝酸钠的存在:长时间加热煮沸或反复加热沸腾的水,由于水中N03 一浓度增大,饮用后部分NO3一在人体内被还原为 NO腐烂的蔬菜中;腌制的食品如酸菜、肉制品中.(3) 亚硝酸盐的用途: 用于印染、 漂白等行业; 在某些食品如腊肉、 香肠中用作防腐剂和 增色剂;用作混凝土的掺合剂等.(4) 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 亚硝酸盐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 过量或长期食用对人体会

23、造成 危害. 若误食亚硝酸盐或食用含有过量的亚硝酸盐的食物,会出现嘴唇、指甲、皮肤发紫以及头晕、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致人死亡.所以,国家对食品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有 严格的限制.4.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包括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和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 式的配平.(1) 配平的原则: 质量守恒原则: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化合价守恒原则:氧化剂化合价降低的总数与还原剂化合价升高的总数相等. 电荷守恒原则:离子方程式两边阴、阳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的总数相等.(2) 配平的一般步骤: “标价态”.将反应前后价态发生了改变的元素

24、的化合价标出. “列变化” .根据所标价态,列出化合价升高值和降低值. “求总数” .用最小公倍数法使化合价升降的总数相等,以保证化合价守恒. “配系数” .先将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配平后,再配平价态未发生变化 的物质 (一般为酸、碱、水 ),以保证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3) 配平的一般方法:在具体涉及到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时, 究竟是先配反应物还是产物, 或是先配氧 化剂及其还原产物、 再配还原剂及其氧化产物, 则需根据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作具体 分析.顺向法配系数时,先配反应物、后配生成物适用情况:这种配平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的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尤其是下列几

25、类反应的配平,a. 有两种以上元素被氧化或还原的反应;b. 归中反应;c. 氧化剂或还原剂的化学式中有脚标的反应.例 1 配平化学方程式:FeS2 + O2 一 Fe2O3 + SO2分析 从化学式可知,在反应过程中 Fe: +2价t +3价,S: 1价t +4, 0: 0价宀2价, 其中Fe、S元素化合价升高,FeQ中S元素有脚标2,故化合价升高数为:1 + 5X 2= 11; 0 元素化合价降低且 0元素有脚标2,故化合价降低数为:2 X 2= 4.显然,两者的最小公倍 数为44,则在FeS前配上系数4,在02前配上系数11,这样就配好了反应物.即:4FeS2 + 1102 Fe203 +

26、 S02再根据质量守恒原则配平生成物Fez03和SQ,得到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如下:4FeS2 + 1102 = 2Fe203 + 8S02答案: 略. 逆向法.配系数时,先配生成物、再配反应物.适用情况:a. 歧化反应;b. 某元素被氧化或还原成不止一种价态的产物的反应;c. 产物的化学式中有脚标的反应.例 2 配平化学方程式:S + K0H K2S + K2S03分析 反应过程中只有 S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且在反应后。0价的S元素部分降低至-2价,部分升高至+4价.在配平时,先配产物 K2S、K2SQ,由于化合价升降的最小公倍数为 4,因此,在化学式 K2S03 前配系数 l ( 注意:系

27、数为 1 时通常不写,但有些题目在化学式前 打上方框或括号,则此时必须将系数 1填入),在K2S前配系数2.即:S + K0H 2K2S + K2S03再配反应物 S和K0H为了保证反应前后 0、H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在产物中还应加上H20,这样得到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如下:3S + 6K0H = 2K2S + K2S03 + 3H20答案:略 交叉法 配系数时, 先配氧化剂及其对应的还原产物 (或先配还原剂及其对应的氧化产物),再配另一反应物及其对应的产物适用情况:a.某一反应物有脚标,其对应的产物也有脚标的反应;b .某反应物在反应中既作氧化剂 (或还原剂)又起酸(既生成盐)的作用(一般为H

28、N03、H2SC4、 HCI等酸)的反应.例3 配平化学方程式 CU2S + HNC3 Cu(N03)2 + H2SQ + N0,求出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 的量之比分析 在反应中CU2S为还原剂,其中的Cu、S两种元素均被氧化;HN03中的N元素的化合 价只有部分发生变化,既作氧化剂同时又起了酸的作用.因此配平时,先配CU2S(有脚标)及其对应氧化产物 Cu(N03)2和H2S04. CU2S中化合价升高的总数为:1 X 2 + 8= 10 , HNQ中N 元素化合价降低数为 3,故最小公倍数为 30,于是有:3Cu2S + HN03 6Cu(N0)3 + 3H2S04 + N0再配HN03和

29、N0的系数.显然,N0前的系数应为10, HN03前的系数应为参与氧化还原反 应并作氧化剂的 HN03和未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HN03的总和:10 + 6X 2 = 22 .最后根据各元素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守恒,在产物中添加H20并配上系数 &答案:3CU2S + 22HNQ = 6Cu(N03)2 + 3H2SQ + 10N0T + 8H20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 : 3.5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一种反应物过量的计算 在化学反应中, 反应物之间是按化学方程式所确定的质量比进行反应的 若反应中给出了一种反应物的质量, 而其他反应物是足量的或过量的,则可利用已知的反应物的质量求算生成物的

30、质量.若反应中的两种反应物的质量都已给出,则应先通过计算判断两种反应物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如果不是恰好完全反应,应判断哪种反应物有剩余(即过量),然后再根据不足量的反应物求算生成物的质量.判断反应物过量的方法有:(1)假设法假设一种反应物A完全反应,根据 A的质量求算出与 A恰好反应的另一反应物B的质量x (B),再将X (B)与题给的B的质量m(B)相比较.若x (B)v m(B),则假设成立,即 B过量,A完全反应,应以 A求算生成物的量; 若X (B) m(B),则假设不成立,即 A过量,B完全反应,应以B求算生成物的量.比较法设A与B按化学方程式所确定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然后

31、将题目所给的质量m(A)与m(B)分别与M(A)和M(B)相比,再看比较结果的大小.若M(A) 雳,则反应物A过量,B反应完全,用B求算生成物的量;若 腆 V 聘,则反应物B过量,A反应完全,用A求算生成物的量;M (A) M (B)若M(A)= M将,则A与B恰好完全反应,用 A或B求算生成物的量均可.交叉法.将两种反应物的质量 m(A)、m(B)分别列入化学方程式中对应物质的质量M(A)、M(B)之下,然后交叉相乘,乘积大者的已知量为过量,小者则反应完全.例如,M(B) m(A) M(A) m(B)时,反应物 A过量,B反应完全.注意在进行有一种反应物过量的计算时,还要考虑生成物是否与过量

32、的反应物继续反应, 若继续反应,又要进一步判断继续反应时哪一种反应物过量,再进行下一步计算.例1将3.3 gCO2通入含3.7 gCa(0H2的澄清石灰水中,问能产生CaCQ沉淀多少克?分析 此题中两种反应物的质量都已给出.若C02气体过量,则反应生成的CaCQ与可能过量的CQ会再发生反应,生成 Ca(HCQ)2,使生成的CaCQ部分溶解.解:先判断C02气体与Ca(OH)?哪个过量.设3.3 g C02完全反应需 Ca(OH x g,贝卩Ca(0H)2 + CO2 = CaCO J + H207444X3.3X=乩至=5.5544由于x= 5.55(g) 3.7(g),即所需的Ca(OH)2

33、的质量小于题给的质量,故Ca(OH)2为不足量,CO2过量.用不足量的 Ca(OH)2求算CaCQ的质量.Ca(OH)2 + CO2 = CaCO J + H2074441003.7mi(C02) mi(CaCQ)mi(C02)= 44 3.7 = 2.274故剩余 m(C02)= 3.3-2.2 = 1.1(g).mi (CaCQ) = 100 3.7 = 5.074又判断C02与CaCO哪个过量.CaCQ + CC2 + H2O = Ca(HCQ)2441.11005.050 口,比值大者为过量所以CaCC3过量,用CQ求算溶解的CaCC3的质量.10044CaCQ + CQ + H2O

34、= Ca(HCO)210044m2 (CaCO)1.1m2 (CaCO) = 100 1.1 = 2.5(g)44所以最后剩余的 CaCQ 的质量为:m(CaCQ) = mi (CaCO) m2 (CaCC3)= 5.0 2.5= 2.5 ( g) 即生成的CaCC3沉淀为2.5 g.答案:略.多步反应的计算从最初的原料反应物经过多步反应变成最后的产物,要求根据反应物的量计算生成物的量或者根据生成物的量求算反应物的量时,可用关系式法求解.关系式法的解题原理是:根据多步反应中的每一步化学方程式,找出最初反应物与最终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一步列式进行计算.多步反应计算的一般步骤为:(1)

35、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2) 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可作为中介的物质,并确定最初反应物、中介物质及最终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3) 确定最初反应物和最终生成物之间的量的关系;(4) 根据所确定的最初反应物与最终生成物之间的量的关系和已知条件进行计算注意 若最初的反应物与最终的生成物含有相同元素,则可直接利用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来列式计算例如,接触法制H2SQ时,若用FeS为原料,则有:FeS22H2SC4;若用S为原料,则有:SH2SC4.若在反应的各步均有反应物损失,可利用下列关系进行计算:a.每步反应的转化率可累积到原料或产物上; b 某一化合物中的某一元素的损失率等于该化合物的损失率.

36、例如: S的损失率=FeS:的损失率;c.原料利用率=1 原料损失率.例2接触法制硫酸尾气中的 SQ可用氨水吸收,吸收达到饱和后的溶液再与 93%的硫酸反 应,可放出SQ并得到(NH4)2SC4溶液.此法可制得较纯的 SC2,将(NH4)2SC4溶液经结晶、分 离、干燥后可制得固体硫酸铵肥料.(1)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某厂每天排放含 SQ的体积分数为0.2 %的尾气10 000 m3,问每天要消耗同温、同压 下(标准状况)的氨气多少立方米?可得到硫酸铵多少千克?解 SQ + 2NH3 H2Q = (NH4)2SC3 + H2Q (NH4)2SQ + SQ + H2O = 2NH4HSC3

37、 2NH4HSC3 + H2SC4 = (NH4)2SC4 + 2SC2 f + 2H2O (NH4)2SC3 + H2SC4 = (NH4)2SC4 + SQ f + H2O(2)从上述反应、可知:2SQ2NH3 H2O2NH32NH4HSC3(NH4)2SC4则SC2与NH3之间的比例关系为:SO21NH3lV(NH3)1 10000 0.2 0 = 20(m3)10 000X 0.2%V(NH3)又由上述关系知,SQ与(NH4)2SO4的关系为:2SC22 X 6410000 0.2 0 ,6422.4 10 3(NH4)2SC4132m(NH4)2SC4m(NH4)2SC4=10000 0.2 00 132 6422.4 10 3 2 64=58.9(kg)故每天消耗氨气 20m3,可生产硫酸铵58.9 kg .答案:略.说明 此题利用关系式求硫酸铵的质量时,要注意SQ最后并未进入硫酸铵中,但通过与NH3反应生成NH4HSC3再与H2SQ反应制得硫酸铵,各步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一定,不考虑损 耗则量比关系一定,因此仍可找出SC2与硫酸铵之间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