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骨科诊疗常规最新修订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9713528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25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425骨科诊疗常规最新修订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425骨科诊疗常规最新修订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425骨科诊疗常规最新修订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资源描述:

《425骨科诊疗常规最新修订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25骨科诊疗常规最新修订版(5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诊疗常规-创伤外科、骨科专业锁骨骨折【 病史采集 】1。 及时完成病史的采集, 24 小时内完成病历。2.内容应包括受伤的时间、机制、部位及伤后处理的经过。【检查】1。 接诊后必须及时完成体格检查。2。 尤其注意是否合并血气胸 ; 锐利伤还应注意臂丛神经损伤及锁骨下血管的损伤。3.应摄锁骨 X 线片,如果体检怀疑胸腔损伤,应摄胸部 X 线片以利确诊。必要时行 CT MRI 检查。4. 入院行三大常规、血型 RH 血型、凝血五项、感染四项、肝功、肾功、血糖、电解质、心 电图、B 超等,拟手术的病人有必要时行风湿四项、输血前三项检查 , 有高血压、心脏病史 者行心脏彩超和血脂六项、心肌酶谱检查等

2、.【诊断】1。 有明确的外伤史。2。 伤处出现疼痛、肿胀、皮下瘀斑,有时局部隆起,伤侧肩及上臂拒动;局部压痛 , 有的 可能触及到骨折端,可能触及骨擦感。由伤侧肩向锁骨方向纵向叩击痛阳性。3。 锁骨 X 线片可显示锁骨骨折及其移位情况。【 治疗原则 】1.手法复位 : 锁骨固定带或横“ 8”字石膏固定 4 周。无移位或青枝骨折可直接用上法固定 3周后拍摄 X 线片,骨折愈合可去除外固定.2。 手术治疗 : 对锁骨骨折移位严重,骨折片刺破锁骨下血管或臂丛神经或胸膜顶,则在手 术检查的同时行锁骨骨折切开复位、牢固内固定 . 也可根据患者的要求施行手术 , 常规使用 锁骨重建钢板。3围手术期:麻醉前

3、 1 小时用一次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如头 孢拉啶或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 。4术后预防性应用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 3 至 5 天(如头孢拉啶 或头孢唑啉 ;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术后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情况。术后 3 天内常规复查手 术部位 x片,住院期间每周复查 1 次。术后 3 天复查血常规,各项检查如有异常随时复查。- 1 - 2 -5.一旦手术部位出现感染迹象 , 如术后持续发热,伤口疼痛、肿胀,白细胞增高,可考虑 应用抗生素,作为治疗感染 , 应选用广谱 , 高效及敏感的抗生素(如头孢呋辛 , 头孢曲松), 而且要有足够的剂量,在

4、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应给与全身支持疗法,当发现切口有脓性液 时,应根据手术具体情况采用切开引流或闭合冲洗的方法,将脓性液排除。6.如老年患者或特殊情况可选择使用抗凝、改善微循环制剂1 种 .7.如果估计病人有骨生长迟缓或特殊部位骨折可况选择使用促骨生长药1 种。8.中医治疗按骨伤科三期辨证用药。无痛下功能锻炼,物理治疗 .【 疗效标准 】1。 骨折愈合:8 周摄 X 线片复查骨折线消失。2。 延迟愈合:48 个月摄 X 线片复查,骨折线仍清晰。3。 不愈合:8 个月摄 X 线片骨折线仍清晰。【 出院标准 】骨折功能复位 , 固定可靠,无近期并发症,可出院。门诊随访。- 3 -肱骨骨折【 病史采集

5、 】包括外伤性质、时间、机制、部位、出血情况及伤后处理经过。【检查】1.医师接诊后应及时完成体格检查。对肱骨干中下 1/3? 骨折要特别注意是否伴有桡神经损 伤。对肱骨髁上骨折尤其是严重移位者应注意是否伴有肱动脉损伤;对开放性肱骨干骨折, 应注意出血情况、上止血带时间、桡动脉搏动情况。2。X 线检查:对损伤部位及时拍摄 X 线片以确诊骨折及了解骨折类型。对多发性损伤应摄全肱骨 X 线片,以免遗漏肱骨解剖颈、外科颈、肱骨髁上、肱骨内外髁、肱骨髁间及肱骨 小头骨折。3入院行三大常规、血型 RH 血型、凝血五项、感染四项、肝功、肾功、血糖、电解质、 心电图、 B 超等, 拟手术的病人有必要时行风湿四

6、项、输血前三项检查,有高血压、心脏病 史者行心脏彩超和血脂六项、心肌酶谱检查等 .【诊断】1。 明确的外伤史。2。 损伤部位可出现肿胀、皮下瘀斑、畸形、压痛、反常活动、骨擦音阳性、纵向叩击痛 阳性。肱骨外科颈骨折可出现肩关节功能受限,肱骨远端骨折可出现肘关节功能受限 .3。 有神经血管损伤则有相应表现。4。 摄正侧位 X 线片可确诊。对疑肱骨解剖颈或外科颈骨折可摄胸部X 线片。【 治疗原则 】1。 肱骨解剖颈或外科颈骨折:(1)无移位骨折,可用三角巾或颈腕吊带保护患侧上肢 , 或将患侧上臂贴胸壁固定。(2)有移位骨折,可在臂丛麻下手法复位 , 用超肩关节固定,或用甩肩疗法 .(3) 若移位明显

7、的骨折,经反复手法复位仍不理想,患者又有较高要求, 骨折不稳定, 可 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钢板选择锁定钢板,重建钢板 .(4 )围手术期:麻醉前 1 小时用一次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如 头孢拉啶或头孢唑啉 ; 头孢呋辛 ; 头孢曲松等 ) 。(5) 术后预防性应用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 3 至 5 天(如头孢拉啶 或- 4 -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 。术后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情况。术后 3 天内常规复查 手术部位 x 片,住院期间每周复查 1 次。术后 3 天复查血常规,各项检查如有异常随时复查.( 6) 一旦手术部位出现感染迹象,如术后持续发

8、热,伤口疼痛、肿胀,白细胞增高,可 考虑应用抗生素 ,作为治疗感染 , 应选用广谱,高效及敏感的抗生素 (如头孢呋辛,头孢曲 松),而且要有足够的剂量 , 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应给与全身支持疗法,当发现切口有脓 性液时, 应根据手术具体情况采用切开引流或闭合冲洗的方法,将脓性液排除。(7 )如老年患者或特殊情况可选择使用抗凝、改善微循环制剂 1 种。 (8)如果估计病人有骨生长迟缓或特殊部位骨折可况选择使用促骨生长药1 种.( 9)中医治疗按骨伤科三期辨证用药。无痛下功能锻炼,物理治疗。2肱骨干骨折:(1)无移位的骨折,用小夹板或石膏固定 68 周。( 2) 有移位的骨折,可在局麻下行手法复位

9、,小夹板固定,也可用悬垂石膏。肱骨干开 放性骨折或皮肤缺损需要换药者,可行尺骨鹰嘴骨牵引治疗。( 3) 对经反复手法复位仍不满意,不稳定的粉碎性骨折,或合并有神经血管损伤,在手 术探查时可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钢板选择锁定钢板,重建钢板,交锁髓内钉,DCP 术后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情况。( 4)围手术期:麻醉前 1 小时用一次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如 头孢拉啶或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 。( 5)术后预防性应用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 3 至 5 天(如头孢拉 啶或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 。术后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情况。术后 3 天内常规复 查

10、手术部位 x 片,住院期间每周复查 1 次。术后 3 天复查血常规,各项检查如有异常随时 复查。(6) 一旦手术部位出现感染迹象,如术后持续发热,伤口疼痛、肿胀,白细胞增高,可考 虑应用抗生素, 作为治疗感染, 应选用广谱,高效及敏感的抗生素 (如头孢呋辛, 头孢曲松) , 而且要有足够的剂量 ,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 应给与全身支持疗法, 当发现切口有脓性液时 , 应根据手术具体情况采用切开引流或闭合冲洗的方法,将脓性液排除( 7) . 如老年患者或特殊情况可选择使用抗凝、改善微循环制剂 1 种。(8) . 如果估计病人有骨生长迟缓或特殊部位骨折可况选择使用促骨生长药 1 种。( 9)中医治疗

11、按骨伤科三期辨证用药。无痛下功能锻炼,物理治疗。( 10)如肱骨干属开放性骨折,则早期合理应用抗生素对防止感染十分重要。应在急诊输 液时即输入足量广谱抗生素,行清创术时仍持续静滴。此外 , 在手术前,清创后,及第一次 换药拔引流条时 , 均应常规做一次细菌培养及药敏。治疗开放性骨折首选先锋素类,一期缝 合无感染迹象的可在术后 3 至 5 天停药,创口未一期缝合者 ,用药时间则持续至二期处理以- 4 -病史采集 】- 6 -后。用药剂量则以治疗量为原则 .3。 肱骨远端骨折:( 1) 无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内外髁骨折、髁间骨折、肱骨小头骨折,可行肘关节功能 位石膏固定。对髁上骨折,伸直型应功能位

12、固定,屈曲型应伸直位固定 .(2)对有移位的上述骨折 , 手法复位成功率较低,应及时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钢板可 选择双钢板,解剖钢板 .( 3)围手术期:麻醉前 1 小时用一次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如 头孢拉啶或头孢唑啉 ; 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 。( 4)术后预防性应用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3 至 5 天(如头孢拉啶或头孢唑啉 ;头孢呋辛 ;头孢曲松等)。术后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情况 .术后 3 天内常规复查手 术部位 x 片,住院期间每周复查 1 次。术后 3 天复查血常规,各项检查如有异常随时复查 .( 5) 一旦手术部位出现感染迹象,如术后持续

13、发热,伤口疼痛、肿胀,白细胞增高,可考 虑应用抗生素,作为治疗感染,应选用广谱,高效及敏感的抗生素(如头孢呋辛,头孢曲 松),而且要有足够的剂量,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应给与全身支持疗法,当发现切口有脓 性液时,应根据手术具体情况采用切开引流或闭合冲洗的方法 , 将脓性液排除 . (6)如肱骨远端属开放性骨折,则早期合理应用抗生素对防止感染十分重要。应在急诊输 液时即输入足量广谱抗生素,行清创术时仍持续静滴。此外,在手术前,清创后, 及第一次换药拔引流条时,均应常规做一次细菌培养及药敏 . 治疗开放性骨折首选先锋素类 , 一期缝 合无感染迹象的可在术后 3 至 5 天停药,创口未一期缝合者,用药

14、时间则持续至二期处理 以后. 用药剂量则以治疗量为原则 .( 7). 如老年患者或特殊情况可选择使用抗凝、改善微循环制剂 1 种。(8 ). 如果估计病人有骨生长迟缓或特殊部位骨折可况选择使用促骨生长药1 种.(9). 中医治疗按骨伤科三期辨证用药 . 无痛下功能锻炼 , 物理治疗。【 疗效标准 】1。 骨折愈合: 4 个月内愈合。2. 延迟愈合: 48 个月 .3. 不愈合:超过 8 个月骨折线仍清晰 .( 1) 肱骨解剖颈或外科颈骨折,可致程度不同的肩关节功能障碍。( 2) 肱骨远端骨折可致肘关节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3 ) 肱骨内外髁骨折可致肘关节不同程度的肘内、外翻畸形。- 7 -【

15、出院标准 】病史采集 】- 8 -骨折功能复位 , 固定可靠,无近期并发症,可出院 . 院外功能锻炼及门诊随访尺桡骨骨折- 9 -1。 及时完成病史采集。 24 小时内完成病历 .2.内容应包括损伤的原因、性质、时间、部位及伤后处理经过。【检查】1。 接诊后应及时完成体格检查,尤其要注意是否合并神经血管的损伤。对尺桡骨干骨折 应注意勿遗漏上下尺桡关节脱位。2。 应拍摄尺桡骨正侧位 X 线片,尽可能地包括肘、腕关节 .? 若不可能时应正位包括肘关 节,侧位包括腕关节 .3.入院行三大常规、血型 RH 血型、凝血五项、感染四项、肝功、肾功、血糖、电解质、心 电图、B 超等,拟手术的病人有必要时行风

16、湿四项、输血前三项检查,有高血压、心脏病史者 行心脏彩超和血脂六项、心肌酶谱检查等。【诊断】1。 明确的外伤史。2。 前臂损伤部位可出现肿胀、皮下瘀血、畸形,压痛、反常活动、骨擦音阳性、纵向叩击 功能障碍。孟氏骨折、桡骨小头或桡骨颈骨折、尺骨鹰嘴骨折可有肘关节肿胀和功能障碍。 盖氏骨折、Colles 骨折、 Smith 骨折、 Barton 骨折则可有腕关节肿胀、畸形、功能障碍。3。 摄尺桡骨 X 线片可确诊。【 治疗原则 】1。 无移位的尺桡骨骨折、尺骨鹰嘴骨折、桡骨小头或桡骨颈骨折、尺桡骨远端骨折,可 用石膏固定。2。 对移位的骨折 , 尤其是孟氏骨折、盖氏骨折、尺桡骨双骨折、Colles

17、? 骨折,Smith 骨 折,Barton 骨折,可在局麻下行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固定。3。 对有移位的上述骨折,经反复多次地复位仍不满意者,或不稳定的粉碎性骨折、开放性骨折合并有血管神经损伤,应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可选用 LCR 重建钢板、特殊情况可 使用锁定钢板 , 同时检查血管神经损伤情况。4围手术期 : 麻醉前 1 小时用一次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如头 孢拉啶或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 。5术后预防性应用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3 至 5 天(如头孢拉啶或头孢唑啉;头孢呋辛 ;头孢曲松等).术后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情况。术后 3 天内常规

18、复查 手术部位 x 片,住院期间每周复查 1 次。术后 3 天复查血常规,各项检查如有异常随时复 查。6. 一旦手术部位出现感染迹象,如术后持续发热,伤口疼痛、肿胀,白细胞增高,可考虑 应用抗生素,作为治疗感染,应选用广谱,高效及敏感的抗生素 ( 如头孢呋辛,头孢曲松) 而且要有病史采集 】- 10 -足够的剂量, 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 , 应给与全身支持疗法, 当发现切口有脓性液时, 应根据手术具体情况采用切开引流或闭合冲洗的方法 ,将脓性液排除 .7如老年患者或特殊情况可选择使用抗凝、改善微循环制剂1 种。8. 如果估计病人有骨生长迟缓或特殊部位骨折可况选择使用促骨生长药 1 种。9术后 3

19、 天内常规复查手术部位 x 片,住院期间每周复查 1 次。10 中医治疗按骨伤科三期辨证用药。无痛下功能锻炼,物理治疗。11 如属前臂开放性骨折,则早期合理应用抗生素对防止感染十分重要。应在急诊输液时即 输入足量广谱抗生素 , 行清创术时仍持续静滴。此外,在手术前 , 清创后,及第一次换药拔 引流条时,均应常规做一次细菌培养及药敏。治疗开放性骨折首选先锋素类,一期缝合无 感染迹象的可在术后 3 至 5 天停药,创口未一期缝合者,用药时间则持续至二期处理以后。 用药剂量则以治疗量为原则。【 疗效标准 】1。 骨折愈合 :4 个月内骨折线消失。2. 骨折延迟愈合:48 个月内骨折线未消失。3。 骨

20、折不愈合 : 超过 8 个月骨折线仍清晰,骨折断端骨质硬化。 孟氏骨折、尺骨鹰嘴骨折、桡骨小头或桡骨颈骨折、尺桡骨上 1/3? 骨折可有不同程度的肘 关节功能障碍。盖氏骨折、Colles 骨折、 Smith 骨折、 Barton 骨折,尺桡骨下 1/3 骨折, 可有不同程度的腕关节功能障碍。【 出院标准 】骨折功能复位,固定可靠,无近期并发症 ,可出院 . 院外功能锻炼及门诊随访。股骨颈骨折1。 24 小时内必须完成病史采集。2。 内容必须包括骨折的时间、致伤因素、外伤机制、有无合并症、疼痛性质及程度、功 能活动障碍情况、曾经经历的治疗经过及效果,过去有无类似病史。【检查】- 11 -1。 患

21、者到院后必须尽快完成体格检查 ( 按照望、触、动、量四个程序进行) 。2。 辅助检查 :(1) 一定及时摄伤肢 X 线片检查,必要时根据患者年龄于 2 周内复查。(2) 有条件者可行 CT 检查。(3) .入院行三大常规、血型 RH 血型、凝血五项、感染四项、肝功、肾功、血糖、电解质、 心电图、 B 超等,拟手术的病人有必要时行风湿四项、输血前三项检查 , 有高血压、心脏病 史者行心脏彩超和血脂六项、心肌酶谱检查等。3术后 3 天内常规复查手术部位 x 片,住院期间每周复查 1 次【诊断】1 。 有外伤史。2。 患肢不能负重,髋部疼痛、髋关节活动障碍。3。 肢体短缩、内收及外旋畸形,股三角区有

22、压痛,大粗隆处有扣击痛, Bryant 三角底边 短缩.4。 X 线片及 CT 片提示骨折征象、断端移位方向及程度,?有无合并髋臼骨折及髋关节脱位。【 治疗原则 】1.骨折的治疗 :( 1 ) 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主要依据骨折部位考虑其治疗方法。1)无移位的基底骨折:牵引加“丁”字鞋制动 812 周后练习扶双拐下地活动,或选闭合 穿钉内定固术。2)有移位的基底骨折及中段骨折:空心钉内固定。3)头下型或经颈型 Pauwel 氏角大而有移位的骨折:根据年龄选用空心钉内固定,并可加 行带血管或肌蒂的骨瓣植骨术,年龄大于 65 岁或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4)儿童骨折:无移位者可用髋“人”字石膏外固定或牵

23、引治疗;有移位者可用多针类内固 定。( 2) 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畸形愈合考虑截骨术;伴有股骨头缺血坏死加带血管或肌蒂骨瓣 植骨术;功能仍难以恢复者考虑人工关节置换术 .2。 辅助性治疗 :(1) 防止休克:补充体液 , 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止痛 .( 2) 防止感染: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3) 物理治疗 .( 4) 功能锻炼。3围手术期 : 麻醉前 1 小时用一次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如头 孢拉啶或头孢唑啉 ; 头孢呋辛 ; 头孢曲松等)。病史采集 】- 12 -4术后预防性应用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3 至 5 天(如头孢拉啶或头孢唑啉;头孢呋辛 ;头

24、孢曲松等)。术后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情况。术后 3 天内常规复查 手术部位 x 片,住院期间每周复查 1 次。术后 3 天复查血常规,各项检查如有异常随时复 查。5.一旦手术部位出现感染迹象,如术后持续发热,伤口疼痛、肿胀,白细胞增高 , 可考虑 应用抗生素 ,作为治疗感染,应选用广谱,高效及敏感的抗生素 (如头孢呋辛,头孢曲松) , 而且要有足够的剂量,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应给与全身支持疗法,当发现切口有脓性液 时,应根据手术具体情况采用切开引流或闭合冲洗的方法,将脓性液排除 .(4)如老年患者或特殊情况可选择使用抗凝、改善微循环制剂1 种。关节置换术后常规抗凝治疗 710 天。(5)。 如果估

25、计病人有骨生长迟缓或特殊部位骨折可况选择使用促骨生长药1 种。(6)中医治疗按骨伤科三期辨证用药 . 无痛下功能锻炼,物理治疗。【 疗效标准 】1。 治愈:骨折愈合、股骨头无缺血坏死,患肢功能基本正常。2.未愈: 未达到上述标准。【 出院标准 】 骨折功能复位 , 固定可靠,无近期并发症,可出院,门诊随访。股骨骨折1. 24 小时内必须完成病史采集。2. 内容必须包括外伤发生的时间、致伤因素、创伤机制、有无合并症、疼痛性质及程度、 功能活动障碍情况、曾经经历的治疗经过及效果,过去有无类似病史。【检查】1。 必须及时完成体格检查(按照望、触、动、量程序 ) 。2。入院行三大常规、血型 RH 血型

26、、凝血五项、感染四项、肝功、肾功、血糖、电解质、 心电图、 B 超等,拟手术的病人有必要时行风湿四项、输血前三项检查,有高血压、心脏病 史者行心脏彩超和血脂六项、心肌酶谱检查等。【诊断】1. 具有外伤史。2。 肢体疼痛,功能障碍。- 13 -3。 骨折专有体征:畸形、骨擦感(音 ) 、反常活动。4.合并症体征。5。 X 线片骨折征象。【 治疗原则 】1. 手法复位、外固定:选择石膏,滑动型骨牵引。适应证:( 1) 儿童。(2 ) 病人体质差,不能耐受手术。(3 )骨折可疑,复查 X 线片前宜外固定。2. 急症手术适应证:(1 ) 开放性骨折。(2 ) 伴有重要神经、血管、肌肉损伤 .(3) 合

27、并其它重要脏器损伤,病人一般情况尚可 , 手术后有利于搬动。3。 限期手术适应证:(1 ) 合并失代偿休克等极度衰竭的病人。( 2) 没有急症手术客观条件。(3) 手法复位不能达到功能性复位或不能维持功能性复位。(4 ) 关节内骨折。(5) 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6) 对儿童慎重考虑。4。 手术方法选择:(1)股骨粗隆间骨折:可选用 DHS,PFN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等。(2 ) 股骨干中段以上骨折:选用交锁钉、钢板等 .( 3) 股骨干中段以下骨折:可选用钢板、交锁钉及其它具有锁定功能内固定器械 .(4)股骨髁及髁上骨折:可选用“ L”型钢板、“T”型钢板、骨栓、特形钢板等。5。 辅助性治

28、疗:( 1 ) . 肢体牵引制动。( 2 ) . 抗休克:止痛、输血、补液。( 3)围手术期:麻醉前 1 小时用一次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如 头孢拉啶或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 .(4) 术后预防性应用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 3 至 5 天(如头孢拉啶 或头孢- 14 -唑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 。术后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情况。术后 3 天内常规复查 手术部位 x片,住院期间每周复查 1 次.术后 3 天复查血常规,各项检查如有异常随时复查。( 5)一旦手术部位出现感染迹象,如术后持续发热,伤口疼痛、肿胀,白细胞增高,可考 虑应用抗生素, 作为

29、治疗感染 , 应选用广谱, 高效及敏感的抗生素 (如头孢呋辛 , 头孢曲松), 而且要有足够的剂量 , 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应给与全身支持疗法 , 当发现切口有脓性液时, 应根据手术具体情况采用切开引流或闭合冲洗的方法,将脓性液排除。(6)如老年患者或特殊情况可选择使用抗凝、改善微循环制剂1 种。 (7)应视情况选择使用促骨生长药 1 种。(8 )如果估计病人有骨生长迟缓或特殊部位骨折可况选择使用促骨生长药1 种。( 9) 防止并发症 .(10 ) 针对其它器官、组织损伤应用药物。(11 ) 无痛下功能锻炼 , 物理治疗。(12) 功能锻炼 可用辅助设备、器械。( 13)如属股骨开放性骨折,则

30、早期合理应用抗生素对防止感染十分重要。应在急诊输液 时即输入足量广谱抗生素 , 行清创术时仍持续静滴 . 此外,在手术前,清创后,及第一次换 药拔引流条时,均应常规做一次细菌培养及药敏。治疗开放性骨折首选先锋素类,一期缝 合无感染迹象的可在术后 3 至 5 天停药,创口未一期缝合者 ,用药时间则持续至二期处理以 后。用药剂量则以治疗量为原则 .【 疗效标准 】1. 治愈:不扶拐行走三分钟、且不少于三十步。2. 未愈: 未达到上述标准。【 出院标准 】 骨折功能复位,固定可靠,无近期并发症,可出院,门诊随访- 15 -胫腓骨干骨折【 病史采集 】1. 24 小时内完成病史采集。2. 内容必须包括

31、受伤时间、受伤机制、伤后包扎固定情况,院外处理情况【检查】1。 检查足趾背伸活动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 排除神经、血管损伤的可能。2。 若小腿肿胀明显,应同时注意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的可能。3。 摄小腿正侧位 X 线片。必要时行 CT MRI 检查.4。 入院行三大常规、血型 RH 血型、凝血五项、感染四项、肝功、肾功、血糖、电解质、心电图、B 超等,拟手术的病人有必要时行风湿四项、输血前三项检查,有高血压、心脏病史 者行心脏彩超和血脂六项、心肌酶谱检查等。【诊断】1。 有外伤史 , 伤腿肿痛、活动受限。2。 具有骨折的专有体征,对小腿上段的骨折 , 应详细检查血管、神经情况 .3。 清晰的

32、小腿正侧位 X 线片,可显示骨折情况。【 治疗原则 】1。 无移位或经整复后无明显移位的骨折,可行长腿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 .2。 斜型、螺旋型或粉碎型等不稳定性骨折,根据骨折不同类型,选取骨牵引、石膏或夹 板、手术内固定(选用交锁钉、钢板)或外支架等方法 , 或联合使用。3围手术期:麻醉前 1 小时用一次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 ( 如头 孢拉啶或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 。4术后预防性应用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 3 至 5 天(如头孢拉啶 或头孢唑啉;头孢呋辛 ; 头孢曲松等)。术后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情况。术后 3 天内常规复查 手术部位x 片,住

33、院期间每周复查 1 次。术后 3 天复查血常规,各项检查如有异常随时复 查.5。 一旦手术部位出现感染迹象,如术后持续发热,伤口疼痛、肿胀 , 白细胞增高,可考虑 应用抗生素,作为治疗感染 , 应选用广谱,高效及敏感的抗生素(如头孢呋辛 , 头孢曲松), 而且要有足够的剂量, 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 应给与全身支持疗法 , 当发现切口有脓性液时, 应根据手术具体情况采用切开引流或闭合冲洗的方法 , 将脓性液排除。7 . 如老年患者或特殊情况可选择使用抗凝、改善微循环制剂 1 种。8. 如果估计病人有骨生长迟缓或特殊部位骨折可况选择使用促骨生长药1 种.9。 中医治疗按骨伤科三期辨证用药 . 无痛

34、下功能锻炼,物理治疗 .10 如属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应根据伤情及骨折部位污染情况 , 清创后选用骨牵引或即时内固 定或外支架固定。早期合理应用抗生素对防止感染十分重要。应在急诊输液时即输入足量广谱抗生素, 行清创术时仍持续静滴 . 此外,在手术前, 清创后, 及第一次换药拔引流条时,- 14 - 17 -均应常规做一次细菌培养及药敏。治疗开放性骨折首选先锋素类,一期缝合无感染迹象的 可在术后 3 至 5 天停药, 创口未一期缝合者,用药时间则持续至二期处理以后。用药剂量则 以治疗量为原则。【 疗效标准 】1。 治愈:患肢无疼痛,肢体功能活动恢复正常 .复查 X 线片示骨折功能复位, ?骨痂生

35、长 良好,骨折线消失 .2.未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出院标准 】 骨折功能复位。固定可靠,无近期并发症,可出院。踝部骨折【 病史采集 】1. 24 小时内完成病史采集。2.内容必须包括受伤时间、受伤机制、伤后包扎固定情况,院外处理情况【检查】- 18 -1.应检查侧副韧带有无损伤,有无踝关节脱位。2.应摄踝部正侧位 X 线片,有条件行 CT 检查。3。 入院行三大常规、血型 RH 血型、凝血五项、感染四项、肝功、肾功、血糖、电解质、 心电图、 B 超等,拟手术的病人有必要时行风湿四项、输血前三项检查,有高血压、心脏病 史者行心脏彩超和血脂六项、心肌酶谱检查等。【诊断】1。 有外伤史 , 伤

36、后踝部肿胀、压痛、功能受限。2。 清晰的 X 光片,CT 片,加上受伤机制可以明确骨折类型。【 治疗原则 】1.对无移位的踝部骨折,可以石膏固定 68 周,并早期行肢体锻炼。2。 对有移位或复位后仍有移位的骨折及脱位,应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要求做到:(1)踝穴要求解剖对位;对关节内的骨及软骨碎片必须清除 .(2)内固定必须坚强,以便早期功能锻炼;(3 )围手术期:麻醉前 1 小时用一次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如 头孢拉啶或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 。(4)术后预防性应用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3 至 5 天(如头孢拉啶或头孢唑啉;头孢呋辛 ; 头

37、孢曲松等 ) 。术后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情况。术后 3 天内常规 复查手术部位 x 片, 住院期间每周复查 1 次。术后 3 天复查血常规,各项检查如有异常随时 复查.( 5)一旦手术部位出现感染迹象,如术后持续发热,伤口疼痛、肿胀,白细胞增高,可考 虑应用抗生素,作为治疗感染,应选用广谱,高效及敏感的抗生素(如头孢呋辛,头孢曲 松),而且要有足够的剂量 , 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 , 应给与全身支持疗法,当发现切口有脓性 液时, 应根据手术具体情况采用切开引流或闭合冲洗的方法,将脓性液排除.(6) 如老年患者或特殊情况可选择使用抗凝、改善微循环制剂1 种。(7) 如果估计病人有骨生长迟缓或特殊部位骨

38、折可况选择使用促骨生长药1 种。(8)中医治疗按骨伤科三期辨证用药。无痛下功能锻炼 , 物理治疗 .(9) 如属踝部开放性骨折,则早期合理应用抗生素对防止感染十分重要。应在急诊输液时即输入足量广谱抗生素 , 行清创术时仍持续静滴 . 此外 , 在手术前,清创后 , 及第一次换药拔 引流条时,均应常规做一次细菌培养及药敏。治疗开放性骨折首选先锋素类,一期缝合无 感染迹象的可在术后 3 至 5 天停药,创口未一期缝合者,用药时间则持续至二期处理以后.用药剂量则以治疗量为原则。- 19 -【 疗效标准 】1。 治愈: 骨折解剖复位,踝部疼痛消失,行走无不适 .2. 好转:骨折基本达到解剖复位,踝部仍

39、有疼痛或行走时疼痛。3. 未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 出院标准 】 骨折功能复位,固定可靠,无近期并发症,可出院 .跟骨骨折【 病史采集 】1。 24 小时内完成病史采集。2. 内容必须包括受伤时间、受伤机制、伤后包扎固定情况 , 院外处理情况3. 受伤原因多为高处跌下,足跟着地压缩所致,常伴有胸腰椎骨折,勿误诊【检查】1.临床检查 : 局部肿胀、压痛、功能障碍。全身的系统检查 .- 20 -2。 X 线检查:摄跟骨侧及轴位片 .3 CT 检查: 了解冠状面,矢状面情况,贝氏角大小。4 入院行三大常规、血型 RH 血型、凝血五项、感染四项、肝功、肾功、血糖、电解质、心 电图、B 超等,拟手术

40、的病人有必要时行风湿四项、输血前三项检查 , 有高血压、心脏病史 者行心脏彩超和血脂六项、心肌酶谱检查等 .【诊断】1.多有高处坠下史,足跟局部肿胀、压痛、活动受限 .2.清晰 X 线片可以了解骨折情况及跟距关节是否波及 .3。 注意并发症的诊断。【 治疗原则 】1.对不波及跟距关节的骨折,若骨折移位不明显,可行石膏外固定。2.对波及跟距关节的骨折,主张功能疗法。3.跟骨上后关节面严重粉碎骨折 , 陈旧性骨折并发创伤性关节炎可手术治疗。内固定钢板 选择解剖钢板。4。 注意并发症的治疗。5术前中药泡脚。6围手术期:麻醉前 1 小时用一次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如头 孢拉啶或头

41、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 。7术后预防性应用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3 至 5 天(如头孢拉啶或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 。术后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情况。术后 3 天内常规复查 手术部位 x 片,住院期间每周复查 1 次。术后 3 天复查血常规,各项检查如有异常随时复查。8。 一旦手术部位出现感染迹象,如术后持续发热,伤口疼痛、肿胀 , 白细胞增高 , 可考虑 应用抗生素,作为治疗感染,应选用广谱 ,高效及敏感的抗生素 (如头孢呋辛, 头孢曲松), 而 且要有足够的剂量,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应给与全身支持疗法 , 当发现切口有脓性液时, 应根据手术具体情况采用切开引

42、流或闭合冲洗的方法,将脓性液排除。9.如老年患者或特殊情况可选择使用抗凝、改善微循环制剂 1 种 .10如果估计病人有骨生长迟缓或特殊部位骨折可况选择使用促骨生长药1 种。11. 中医治疗按骨伤科三期辨证用药 . 无痛下功能锻炼,物理治疗 .12 如属跟骨开放性骨折,则早期合理应用抗生素对防止感染十分重要。应在急诊输液时即 输入足量广谱抗生素,行清创术时仍持续静滴。此外,在手术前,清创后,及第一次换药 拔引流条时 ,均应常规做一次细菌培养及药敏 . 治疗开放性骨折首选先锋素类,一期缝合无 感染迹象的可在术- 21 -后 3 至 5 天停药,创口未一期缝合者,用药时间则持续至二期处理以后。 用药

43、剂量则以治疗量为原则 .【 疗效标准 】1.治愈:骨折复位好,疼痛症状消失 , 行走不受影响 .2。 好转:骨折复位好 , 疼痛仍然存在,行走无大影响 .3。 未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出院标准 】 骨折功能复位,固定可靠,无近期并发症,可出院。颈椎骨折脱位【 病史采集 】1。 即时采集病史, 24 小时内完成病历。2.仔细询问致伤原因、损伤时间、外力作用方向、致伤体位姿势及伤后知觉运动机能变化 情况。3。 快速依序检查 , 确定损伤节段、范围、程度并详细记录之。【检查】1。 致伤部位肿胀,软组织破损,颈肌痉挛,触痛 , 颈部活动受限,部分病例可有损伤节段 神经分布区的感觉迟钝。- 22 -

44、2。 合并脊髓损伤,其支配区域可有知觉运动机能障碍,肌力、肌张力及反射改变。3.常规 X 线摄片可显示骨折部位、形态及移位征像。4。CT 扫描,MRI 能清晰反映出骨折、移位、椎管矢状径改变和脊髓受损程度,?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5 入院行三大常规、血型 RH 血型、凝血五项、感染四项、肝功、肾功、血糖、电解质、心 电图、B 超等,拟手术的病人有必要时行风湿四项、输血前三项检查 , 有高血压、心脏病史 者行心脏彩超和血脂六项、心肌酶谱检查等 .【诊断】1.有明确的纵向压缩暴力或来自水平方向之横向撞击暴力等外伤史 .2.损伤部位疼痛,肌肉痉挛,软组织肿胀、破损、局部触痛,颈部活动受限及患者双手扶

45、 持头部等颈椎失稳的症状体征。3.躯体知觉、运动机能障碍 , 肌力、肌张力改变,神经反射异常有助损伤节段的定位诊断。4. X 线检查可明确骨折部位、形态、移位方向,CT 扫描,MRI 检查能清晰显示骨折形态,移位方向,椎管矢状径改变及脊髓受损图像。【 治疗原则 】1。 非手术治疗:(1) 无论是否伴有脊髓损伤,均应按危重病人处理,作好各种应急措施的准备。(2) 严格制动:对移位不明显无脊髓损伤者,可在头颈两侧放置沙袋固定于中立位,保 持椎节局部稳定。(3 ) 牵引复位:对骨折脱位者不论有无截瘫均应牵引复位,根据伤情一般选用颅骨牵引。(4 )骨折复位 23 周后改用头颈胸石膏外固定或颈胸支架固定

46、至骨折愈合。(5)保持呼吸道通畅 , 对呼吸困难者应及早行气管切开术。(6) 脊髓脱水:凡有脊髓刺激症或受压症状者,均应予以甘露醇、高渗糖、地塞米松或 甲基强地松龙静滴脱水治疗,以提高机体应激能力减缓脊髓继发性损伤。2。 手术治疗 : 对非手术治疗未获满意恢复或椎节不稳,骨折不愈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1) 寰椎骨折脱位可选经口咽前路或后路枕寰融合术。(2) 齿状突骨折可根据骨折类型分别选用后路寰枢固定,颈枕融合,或前路开放复位螺 钉内固定术。( 3) 寰枢半脱位可选用寰枢融合术。(4) 颈椎小关节交锁牵引复位失败者 , 可选用后路小关节突切除椎板植骨融合术。(5) 颈椎骨折脱位关节不稳并有

47、椎管内压迫物存在者 , 应在伤员全身情况允许条件下,尽 早施- 23 -行手术治疗,原则上压迫在哪里就在哪里减压并同时做植骨融合或内固定以求椎节间 相对稳定。(6)围手术期:麻醉前 1 小时用一次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 ( 如 头孢拉啶或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 ) 。(7)术后预防性应用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3 至 5 天(如头孢拉啶或头孢唑啉 ;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 .术后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情况。术后 3 天内常规复查 手术部位 x 片,住院期间每周复查 1 次。术后 3 天复查血常规,各项检查如有异常随时复 查.(8)一旦手术部位出现感染迹象

48、,如术后持续发热,伤口疼痛、肿胀,白细胞增高,可考 虑应用抗生素 , 作为治疗感染, 应选用广谱,高效及敏感的抗生素 (如头孢呋辛, 头孢曲松), 而且要有足够的剂量 , 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应给与全身支持疗法 , 当发现切口有脓性液时, 应根据手术具体情况采用切开引流或闭合冲洗的方法 , 将脓性液排除。(9)如老年患者或特殊情况可选择使用抗凝、改善微循环制剂 1 种.(10) 如果估计病人有骨生长迟缓或特殊部位骨折可况选择使用促骨生长药 1 种。(11)中医治疗按骨伤科三期辨证用药。(12) 无痛下功能锻炼,物理治疗。(13)脊髓神经损伤可早期( 8 小时内) 应用甲强龙冲击疗法,术前、术后

49、可应用神经营养 药物(如神经 JM1 等)。【 疗效标准 】1。 治愈: 骨折脱位复位良好 ,椎节稳定,骨折愈合 , 临床症状消失,知觉运动机能恢复。2.好转:骨折基本复位 , 感觉运动机能部分恢复。【 出院标准 】 骨折固定可靠,无近期严重并发症,可出院进行康复治疗及门诊随访 .- 24 -胸腰椎骨折【 病史采集 】1。 及时采集病史, 24 小时内完成病历。2.内容要求全面、系统,包括受伤时间、受伤机制及伤后处理情况,尤其详细询问伤后胸腹症状。【检查】- 25 -1。 脊柱检查 , 要求入院后立即完成,包括脊柱畸形、压痛、肿胀情况 , 同时进行胸部及腹 部检查, 以防合并胸腹损伤的漏诊。疑

50、有胸腹部损伤者 , 即请有关专科会诊。2.神经系统检查 : 脊柱骨折常伴有脊髓损伤,在全面检查基础上,重视两下肢运动、感觉、 反射的检查,切忌遗漏肛门及会阴部检查结果,并做好记录 .3。 辅助检查:(1) X 线检查, 以了解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2)CT 或 MRI 检查以便观察骨折移位及对椎管、内容物压迫情况。(3)入院行三大常规、血型 RH 血型、凝血五项、感染四项、肝功、肾功、血糖、电解质、 心电图、 B 超等 , 拟手术的病人有必要时行风湿四项、输血前三项检查,有高血压、心脏病 史者行心脏彩超和血脂六项、心肌酶谱检查等。【诊断】1.有明确外伤史。2。 受伤部位的疼痛、肿胀、畸形、压痛

51、、叩击痛及功能障碍。3。 根据 X 线、CT 或 MRI 等影像学改变。【 治疗原则 】1。 屈曲压缩型骨折。(1)单纯压缩性骨折,椎体压缩 w 50%予卧硬板床及对症治疗 34 周。?并尽早作腰背 肌功能锻炼。(2 )椎体压缩50%影响脊柱稳定性,主张手术器械复位内固定,材料选择:USS,AF 中 华长城内固定 .2。 爆裂型骨折,脊椎前中柱均受破坏,且常合并有脊髓神经损伤,主张早期治疗,尽早 行椎管减压 , 重建脊柱稳定性,为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创造条件。(1) 围手术期 : 麻醉前 1 小时用一次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如头 孢拉啶或头孢唑啉;头孢呋辛 ; 头孢曲松等)。

52、( 2)术后预防性应用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3 至 5 天( 如头孢拉啶或头孢唑啉;头孢呋辛 ;头孢曲松等)。术后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情况。术后 3 天内常规复 查手术部位 x 片,住院期间每周复查 1 次。术后 3 天复查血常规,各项检查如有异常随时 复查。( 3) 一旦手术部位出现感染迹象,如术后持续发热,伤口疼痛、肿胀,白细胞增高,可 考虑应用抗生素,作为治疗感染,应选用广谱,高效及敏感的抗生素(如头孢呋辛,头孢 曲松),而且要有足够的剂量,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应给与全身支持疗法,当发现切口有脓性液时,应根据手术具体情况采用切开引流或闭合冲洗的方法,将脓性液排除。(4)

53、如老年患者或特殊情况可选择使用抗凝、改善微循环制剂1 种。- 26 -(5)如果估计病人有骨生长迟缓或特殊部位骨折可况选择使用促骨生长药1 种。(6)中医治疗按骨伤科三期辨证用药。(7)无痛下功能锻炼 ,物理治疗 .( 8)脊髓神经损伤可早期(8 小时内)应用甲强龙冲击疗法 ,术前、术后可应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神经 JM1 等)。3.屈曲牵引型骨折,多系脊柱后柱损伤,对不合并有脊髓神经损伤者,主张卧床及对症治 疗。4。屈曲旋转型骨折脱位 , 此类型骨折常伴有关节突骨折或脱位,为恢复脊柱生理载荷,主 张手术治疗。5.剪刀型脱位,主张手术治疗以恢复脊椎的稳定性。6.合并脊髓损伤者,作好预防及治疗并发

54、症(如褥疮、呼吸系及泌尿系感染等 ) 。7.重视康复治疗,住院期间指导及协助病人做康复锻炼。【 疗效标准 】1.痊愈: 脊柱稳定性恢复 , 功能无障碍。2.好转:经治疗后脊柱活动功能部分障碍 .3.改善:脊柱骨折治愈,对合并脊髓损伤者截瘫无恢复。【 出院标准 】骨折固定可靠,无近期严重并发症 , 可出院。院外进行康复治疗及门诊随访。骨盆骨折【 病史采集 】1.及时完成病史采集。 24 小时内必须完成病历。2。病史采集内容必须包括外伤事故(包括重挤压、工地高处摔伤、交通事故等) 的发生、时间、受力部位(大多由直接暴力 ), 有无功能障碍 . 有无并发症、治疗经过及效果。【检查】1 。 全身检查,

55、有无颅脑、胸腹腔内脏损伤及多发性骨折 .2.局部检查:注意骨折畸形、肿胀、有无腹肌张力增高、压痛,更要注意病人的申诉。( 1) 骨盆环完整检查法 : 前后挤压法、骨盆分离法、合拢挤压法,检查髋关节有无压痛, 下肢作“ 4”字试验,肢体长度是否改变等。( 2) 了解骨盆骨折后骨盆有无移位,检查脐(髂前上棘)间距离和髂后上棘有无移位。( 3) 测定内出血情况 , 有无合并内出血,需做腹腔穿刺。(4) 肛指检查: 可了解骶骨骨折的尾骨脱位,并可测出有无直肠损伤,指套有无血迹,女 性观察有无会阴部流血。(5)伤后不能自排小便或尿道口有无血迹及血尿。必须流置导尿管,导尿管放不进尿道内 或有血性液体流出,

56、都说明可有膀胱、尿道损伤。(6) 神经系统检查:膝是否伸直 (检查股神经 ) 、下肢能否内收(检查闭孔神经)和足能 否背曲 ( 检查坐骨神经)。3。 骨盆平片,情况许可行髂骨斜位、闭孔斜位 X 片、CT+3D 确诊骨折脱位,类型,移位 情况。4。 入院行三大常规、血型 RH 血型、凝血五项、感染四项、肝功、肾功、血糖、电解质、 心电图、 B 超等 , 拟手术的病人有必要时行风湿四项、输血前三项检查,有高血压、心脏病 史者行心脏彩超和血脂六项、心肌酶谱检查等。【诊断】1.较大暴力损伤史,常合并全身多发损伤和休克。2.局部症状主要是疼痛 , 体征主要为骨盆挤压,分离阳性。3. X 线片可确诊 .【

57、 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1)骨盆环未完全断裂,无明显移位,无合并症,卧床休息46 周.( 2) 骨盆环完全断裂,有明显移位畸形的耻骨、坐骨支骨折或骶髂关节脱位,应骨盆兜悬 吊牵引固定 8 10 天,悬吊使臀部刚抬离床面为度 .2。 手术治疗:(1 ) 耻骨联合分离明显,多处骨折明显移位者,可内固定。牵引治疗效果不佳,亦可考虑 行手术复位内固定。( 2) 对合并大出血休克,经短时间大量输液输血休克得不到纠正者,可行髂内动脉栓塞 疗法.3)围手术期:麻醉前 1 小时用一次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如头- 25 - 28 -孢拉啶或头孢唑啉 ; 头孢呋辛 ; 头孢曲松等)。

58、(4)术后预防性应用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3 至 5 天(如头孢拉啶或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 ) 。术后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情况。术后 3 天内常规复 查手术部位 x 片,住院期间每周复查 1 次。术后 3 天复查血常规,各项检查如有异常随时复 查.(5 )一旦手术部位出现感染迹象,如术后持续发热,伤口疼痛、肿胀,白细胞增高 , 可考虑 应用抗生素, 作为治疗感染, 应选用广谱, 高效及敏感的抗生素 (如头孢呋辛, 头孢曲松) , 而且要有足够的剂量,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应给与全身支持疗法,当发现切口有脓性液 时,应根据手术具体情况采用切开引流或闭合冲洗的方法,将脓性液

59、排除 .(6) 如老年患者或特殊情况可选择使用抗凝、改善微循环制剂1 种.(7)如果估计病人有骨生长迟缓或特殊部位骨折可况选择使用促骨生长药 1 种。(8 ) 中医治疗按骨伤科三期辨证用药。(9 ) 无痛下功能锻炼 , 物理治疗。(10)如属骨盆开放性骨折,则早期合理应用抗生素对防止感染十分重要.应在急诊输液时即输入足量广谱抗生素 , 行清创术时仍持续静滴。此外,在手术前 , 清创后,及第一次换 药拔引流条时,均应常规做一次细菌培养及药敏。治疗开放性骨折首选先锋素类 , 一期缝合 无感染迹象的可在术后 3 至 5 天停药,创口未一期缝合者,用药时间则持续至二期处理以 后。用药剂量则以治疗量为原

60、则 .3。 内脏损伤,请有关科室协助处理。【 疗效标准 】1。 治愈: 骨盆环恢复原状,功能恢复。2。 好转:骨盆骨折经治疗略遗有畸形,功能部分障碍。【 出院标准 】 骨折功能复位 , 无近期严重并发症,可出院。门诊随访。- 29 -髋臼骨折【 病史采集 】1.及时完成病史采集,了解受伤机制 , 分析骨折情况。2。 全面了解全身损伤情况,明确是否合并颅脑、胸腔、腹腔损伤,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 损伤.【检查】1. 髋痛: 主动活动丧失,髋关节弹性固定 ,被动活动可引起剧痛。2. 按股骨头脱出的方向,分为后脱位、前脱位、中心脱位 , 各有其特点。1) 后脱位下肢弹性固定在屈曲、内收、内旋、屈曲畸形位

61、,大粗隆位于 Nelaton 线后上 方。(2)前脱位下肢呈外展、外旋、屈曲畸形位,大粗隆位于Nelaton 线前方 ,? 会阴外侧可触及股骨头。(3)中心型脱位 :无明显畸形 ,肢体可短缩,有轴心扣击痛等 .3。 有可能合并坐骨神经损伤,体查勿疏忽。4. 髋关节正位、闭孔斜位、髂骨斜位 X 线片可明确骨折部位、移位方向及复位难度。5. 有条件尽量行 CT 检查,排除关节腔内有无骨片存留,前后壁骨折块的大小,四边体的 骨折移位及股骨头脱位情况。6。手术的病人行三大常规、血型 RH 血型、凝血五项、乙肝两对半、输血前三项、肝功肾 功电解质、血脂六项、心电图、 B 超、有必要时行风湿四项或者有高血

62、压心脏病史行心脏彩 超和心肌酶谱检查。7 术后 3 天内常规复查手术部位 x 片, 住院期间每周复查 1 糖【诊断】1。 明显的外伤史,多为屈髋位时自前方作用于膝部的强大暴力沿大腿轴线传导到髋部的 受伤机制。2。 有典型的畸形变,和髋关节的弹性固定。3。 X 线片所示 .【 治疗原则 】1. 非手术治疗:(1)无移位骨折或轻度移位的骨折,无合并症,卧床休息 812 周。( 2)双柱骨折少数可以牵引复位。单纯前柱骨折适应非手术治疗。2。 手术治疗 :( 1 ) 髋关节不稳定 髋关节脱位合并后壁或后柱骨折并有移位,导致髋关节不稳定,此 为绝对手术适应症。( 2) 髋关节不匹配 移位的髋臼顶部骨折、

63、横行或 T 形骨折、双柱骨折、关节内有游离 骨块、股骨头有移位骨折块、软组织嵌入。( 3)围手术期:麻醉前 1 小时用一次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 如头孢拉啶或头孢唑啉;头孢呋辛 ; 头孢曲松等)。( 4) 术后预防性应用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3 至 5 天(如头孢拉啶或头孢唑啉;头孢呋辛 ;头孢曲松等)。术后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情况。术后 3 天内常规复- 28 -查手术部位 x 片,住院期间每周复查 1 次。术后 3 天复查血常规,各项检查如有异常随时 复查。(5 )一旦手术部位出现感染迹象 ,如术后持续发热,伤口疼痛、肿胀 , 白细胞增高,可考虑 应用

64、抗生素,作为治疗感染,应选用广谱,高效及敏感的抗生素(如头孢呋辛,头孢曲松) 而且要有足够的剂量 ,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应给与全身支持疗法, 当发现切口有脓性液时, 应根据手术具体情况采用切开引流或闭合冲洗的方法,将脓性液排除 .(6) 如老年患者或特殊情况可选择使用抗凝、改善微循环制剂1 种.(7) 如果估计病人有骨生长迟缓或特殊部位骨折可况选择使用促骨生长药1 种。(8)中医治疗按骨伤科三期辨证用药。(9)无痛下功能锻炼,物理治疗。【 疗效标准 】1。 治愈:关节功能活动正常。复查 X 线片示骨折解剖复位,关节腔内无异物。2.好转:功能不同程度受限,其它条件同上 .【 出院标准 】骨折复位

65、 ,无近期并发症,可出院,院外功能锻炼及门诊随访。肩关节脱位【 病史采集 】 及早完成病史采集,了解受伤机制 , 分析脱位情况。【检查】1。 肩部肿痛,活动受限,弹性固定,上肢可能麻木感。2。 肩峰突出成“方肩” ,肩峰下有空虚感。3. Dugas 征阳性,为特有体征。4.入院行三大常规、血型 RH 血型、凝血五项、感染四项、肝功、肾功、血糖、电解质、心电图、 B 超等 , 拟手术的病人有必要时行风湿四项、输血前三项检查 , 有高血压、心脏病史 - 29- 32 -者行心脏彩超和血脂六项、心肌酶谱检查等 .【诊断】1.有肩部直接撞击史 .2。 具备特有的脱位体征 .3. X 线片显示可分为前后

66、脱位或骨折。4。有条件者可行 CT 检查。【 治疗原则 】1.新鲜关节脱位,须急症复位,必要时在麻醉下进行 , 常用复位方法有:(1) Hippocrates 法(足蹬法 )复位成功有肱骨头滑回关节盂的感觉, Dugas 征阴性可证 实.(2) Kochors 法( 牵引旋转法),此法不可强行旋转,有发生骨折的可能。(3) Milch 法, 俯卧检查台上,胸部下垫枕 , 患肢从台边下垂,数分钟可自行复位,可行外 展旋转复位。肩关节复位后 ,将上肢贴胸 ,屈肘位三角巾固定 3 周;合并有大结节撕脱骨折, 当肱骨头复位后骨折也随之复位了,无须特殊处理。2.陈旧性关节脱位:( 1) 部分患者在麻醉下,手法复位仍可成功。(2)复位失败者可切开复位 ,清除关节内瘢痕 (及)或碎骨块 ,复位肱骨头。有再脱位趋势者, 行肩胛下肌移位术等 .【 疗效标准 】1。 治愈:关节及骨折片达到解剖位置。无骨化肌炎形成下,关节活动受限,经过刻苦的 功能锻炼活动 3 个月左右,能达到正常的活动范围。2。 好转:存在不同程度的骨化性肌炎,关节活动较正常范围略小。3.未愈:关节未复位 , 功能障碍。【 出院标准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