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9686080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一、课标与教学要求:(1)(1)课程标准:描绘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阐明科学发展观的 含义,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2)(2)教学要求:知识目标1 1、识记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后果,全面发展的 产业格局2 2、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及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2 2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科学的发 展观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联系的观点,认识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科学、健康发展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让学生用科学的发展观认识经济建 设,增强学生的

2、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教材梳理:(1)知识结构:基本内涵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 协调发展促进 可持续发展小康社会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持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续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2)知识要点:1 1、科学的发展观就是坚持,树立、 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的全面发展。2 2、全面发展,就是要以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 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全面进步。3 3、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发展、统筹发展、统筹发展、统筹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4 4、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的和谐,实现和、 相协调。5 5、落实科学发展观,要进一步优化,全面提高农业、 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走道路,统筹城

3、乡、区域 发展。6 6、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带动,以促进,走 出一条高、好、低、少、新型工业化路子。(3)、解难释疑:( ( 一) ) 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1 1 、树立科学发展观(1)(1) 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应该树立科学的发 展观。(2)(2) 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 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 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3)(3)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实现,

4、有利 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推进。2 2 、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1)(1)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2)(2)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容 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 平和效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三、问题探究:1、教材PIO 3张家港材料。2、入世后,我国传统行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 竞争。某市率先改造纺织行业,投资建起了纺织制版中 心,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电脑模拟用于新产品开发,新产 品上市从过去需要2 0多天缩短为3天,降低了成本, 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在高污染的造纸、钢铁、化工等行 业引进了先进的治污设备,治理污染的能

5、力扩大和提高。 同时,对传统行业的改造促进了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 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1)该市的发展出现了什么特点?是怎样体现的? 该市走上了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该市经济发展高 新技术产业,用先进技术改进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 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形成了信息化和工业化 相结合的模式;该市引进先进设备,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了经济效益;该市引进先进的治 污设备,加强治污减少污染,坚持了科学发展观。(2)这样做的意义?有利于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有 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 竞争力;有利于实现经济、资源、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四、联系

6、实际:1 1根据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结合目前我国工 业的现状,说明大力振兴工业中的支柱产业,走新型工 业化道路。对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将改造传统产业、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产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 业结合起来加以把握。2 2材料一: 20052005 年 7 7 月发生在四川的猪链球菌病毒 感染的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材料二:据统计,在中国 GDPGDP 连续多年平均保持了 8%8%高位增长的同时,每年因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GDPGDP 损失高达 6%6%,这些问题每年夺去了 2020 万人的宝贵生命,尤 其是去年遭遇的那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所带来的灾难,人们记忆犹新。痛定思痛,公共

7、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党 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正在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建立和 完善公共安全预防应急处理体系。五、能力拓展:(一)单项选择:1 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 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 全面发展。”对这一新的科学发展观,理解正确的是()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更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树立并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A A、B B、C C D D 2 2、20062006 年 5 5 月 7 7 日经济日报载文指出,实施名牌战略必须

8、从实际出发,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征是()A A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B B、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 C C 、以市场化促进工业化 D D、以工业化拉动市场化3 3、“非典”疫情过后,国家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 进一步增加对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的投入,不断完善社 会保障体系。这表明国家正在致力于()A A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B B、统筹区域发展C C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D D、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4 4、连续多年保持 GDFGDF 两位数高速增长的深圳今后将 不再单以 GDPGDP 勺增长来考核政绩,而钭更多地重视经济 发展中资源消耗、社会公平及人的

9、发展等问题,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研究和制 定新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工作已被列为市委、市政府今 年工作的重点之一。不单以 GDGDP P勺增长来考核政绩,这 意味着()A A 、GDPGDP 已不再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B B 、发展经济已退居次要位置C C 、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D D 、物质财富的增长始终是发展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根据我国工业发展的实 际状况,总结西方国家工业化道路的经验和教训,提出 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思路。回答 5-65-6 题。5 5、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征是()A A

10、、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 B B、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C C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D D、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6 6、 20032003 年时,我国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之比为3131:6969,城市化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低 1212 个百分点。这表明 ()(1 1)我国城乡结构不合理,不适应现代化的要求 (2 2)我国必须加大农转非力度,增加非农人口数量(3 3)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非常迫切和必要(4 4)积极发展小城镇是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A A 、( 1 1)B B、( 1 1)( 2 2)(3 3)(4 4)C C、( 1 1)(4 4)D D、 (1 1)( 2 2)( 3 3)

11、7 7、“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人间疾苦声”。温总理 以清代郑板桥的诗句,比喻自己担任总理后的心境。他 坦承:“作为中国的总理,每念及我们还有3 0 0 0万 的农民同胞还没有解决温饱我忧心如焚, 我寝食难安总理心怀天下,让人敬佩这主要体现 了科学发展观中的()A.坚持全面发展B.坚持可持续发展C.坚持协调发展D.坚持以人为本8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 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下列措施有利于实现这一重大任务的是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推进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逐步提高城镇化水 平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A AB.B.C.C.D.

12、D.(二)不定项选择:1.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为此需要()A.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B.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C.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D.走新型工 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必须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发展.据此回 答23题.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A.多建”数字城市” ”信息港”硅谷”B.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C.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D.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3.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质是实现地区共同发展,下 列属于统筹区域发展具体措施的是 ()A.人才强国战略B.西部大开

13、发战略C.可持续发展战略D.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4.黑龙江广袤的黑土地上正在经历又一次历史性巨变.从2 0 0 1年到2 0 10年,这里将有3 0 0 0万亩耕地和荒山重新变成忙满林海,而这恰好与半个世 纪以来,我国在昔日北大荒上开垦出的3000万 亩耕地相吻合.这一历史巨变()A.有利于该地区的持续发展B.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C.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实现D.不利于当地的粮食生产三、问答题: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占全国 80%80%以上人口的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缓慢,明 显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项目地区东部西部广东上海贵州西藏GDPGDP (亿元) 1055

14、6495010821055649501082 人均收入(元)13562373042865530213562373042865530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如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答案:( 1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一步完善社会主 义市场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 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 2)树立科 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协调发展。( 3 3)坚持统筹 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 村经济结构,推进城镇化建设,增加农民收入。( 4 4)坚

15、 持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 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率先发展,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四、辨析题: 工业信息化程度越高,经济效益就越好。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信息化 带动工业化,有利于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 集约型转变,提高经济效益。但提高经济效益,还必须加强企业的科学管理, 提高企业职工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同时生产的 产品必须面向市场,适销对路。因此题中的观点是不准确的。五、材料分析题:本题满分 1515 分。要求紧扣题意,综合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材料一:我国人均占有资源及预计资源短缺情况煤炭原油电力天然气相当于

16、世界平均水平 60%10%/5%60%10%/5%20052005 年短缺 80008000 万吨 1.41.4 亿吨(进口) 25002500 万千瓦 时 8080 100100亿立方米注:据估计到 20202020 年,在 4545 种重要战略性资源中, 我国有 9 9 种严重短缺,有 1010 种短缺。所谓短缺,是指资 源的外贸依存度 (即依赖进口) 在 4040 70%70%之间,超过 70%70% 以上为严重短缺。材料二:我国资源利用情况能源综合利用率每吨标准煤实现的GDPTGDPT 产资源回收率单位产值能耗机动车油耗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 10%10%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30

17、%30%比国外先进 水平低 20%20%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比欧洲高 25%25%比日本高 20%2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5-25%15-25%材料三:在今年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环境可 持续指数”评价中,中国在全球 144144 个国家和地区的排 序中位居 133133 位。评价指出:低产值、高污染的生产模 式将造成国家未富而资源、环境先衰。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经济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什么 问题?( 6 6 分)(1 1)材料共同反映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粗放型 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 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6 6 分)(2

18、 2)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节约资源 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 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 资源、环境相协调。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 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 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3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利用经 济手段、市场机制,鼓励各行各业节约资源、降低污染 排放;限制和淘汰一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4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积极开展 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5企业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靠科技创新,提高 资源的利用效率。6树立正确的消费

19、观。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 节约,自觉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考生从不同角度回答问题,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每答出一点可以得 3 3 分,本问最高得分不得超过 9 9 分。) 六、综合探究题:材料一中国与其他国家单位GDPGDP 能源消耗比较表国家中国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美国能源消耗 11/11.51/7.71/7.71/5.61/5.31/11/11.51/7.71/7.71/5.61/5.31/ 材料二 中国资源人均占有量与世界人均占有量之比4545 种主要矿产资源耕地水森林不足 1/21/31/41/51/21/31/41/5注: : 今后若干年内 , , 我们面临着保持经济增长和能源

20、 资源不足的矛盾。材料三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 , , 要加快建设资源节 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 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 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 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 式。(1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2 2)结合上述材料,探究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原 因和意义,并从国家、企业和公民个人角度,为我国建 设节约型社会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答案:(1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能源消耗高,资源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不高。材料二反映了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小,经济发展 面临能源供应不足的矛盾

21、。(2 2)原因:1从我国的国情看,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小;从 我国使用能源的技术上看,能源利用率较低;从我国经 济发展的速度看,能源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2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 缓解资源瓶颈制约,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 展的有效途径。3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资源 浪费;有利于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 质量和效益。建议:1国家要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对能源 生产与利用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走新型工 业化道路,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2企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 力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从而 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公民要树立科学 消费观,做到厉行节约,科学消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