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综合模拟测试卷十三1综述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9677707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三历史综合模拟测试卷十三1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三历史综合模拟测试卷十三1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三历史综合模拟测试卷十三1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综合模拟测试卷十三1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综合模拟测试卷十三1综述(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4. 战国时期,郡制设立多在边远之地近敌之处,如魏文侯“以吴起善用兵乃以为西河 (郡)守,以拒秦、韩”。朝廷往往授予这些“郡守”节制周边县域文武官员,统一调度县域人、财、物以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权力。这反映出当时A 负责地方管理的郡守都是武将B 吴起变法加强了魏国集权体制C 魏国地方管理实行郡守负责制D 郡的设置具有巩固国防的作用25. 廷议又称集议,是中国古代朝廷的议事制度。唐代政事堂议事,程序规范,秩序井然;守代设置了廷议的固定场所,参加者的排编程式因定化,廷议的议程程式化, 设有掌管廷议的监议御史。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减少政策失误的需要B.提高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C 宦官专权乱政

2、现象严重D.君主权力独裁强化的需要26. 在古罗马,若债务人到期不将某款项偿还,先是会被债权人收为奴隶,“使役之,出卖 之,杀戮之”,后转变为对债务人实行监禁,再而转变为对债务人实施信用破产的丧廉耻制度。这反映出古罗马A 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B.道德因素在法律发展中起决定作用C 法律充分保护罗马贵族利益D.法律具有保护人身权利的人文精神27新航路开辟后的几个世纪里,欧洲殖民者将大量金银运往亚洲,“在中国及印度大部分市场上,纯金和纯银的比价通常是10: 1,至多也不过12: 1。而欧洲的比价是 14: 1,甚至是15: 1”。这种差异A 加速了亚洲商品流向欧洲B 导致欧洲传统手 T业消失C

3、使欧洲原始资本积累加快D 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28.1834年英国颁布新济贫法,下面是该法案颁布后英国济贫院的真实写照:这就是教 区给穷人们的住房一一泥巴糊的墙几乎裹不住腐朽的门框,恶臭让人弊得心慌,笨重的纺车整天悲鸣般吱吱作响,这里的孩子从来没有父母来探望,这里的父母也好似不晓得亲情一 样这表明,英国的济贫法A 保障了工人的基本生活B.是工人不断抗争的结果C 资助了社会上的弱势群体D.将单纯救济改为兼顾救济与经济发展29.著名史学家钱乘旦指出:“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他 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

4、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这 表明A “光荣革命”的实际效果因国王权力较大受到限制B “光荣革命”后的英国实际上是一种贵族民主制度C 英国议会通过政党间的相互牵制实现了权力的制衡D.1832年议会改革基本确保了英国议会选举的广泛性30一位代表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宣称:“主要的危险来自我们的(州)宪法的民主成分。 人民所行使的政府的权力会把其他部门吞没。没有一部(州)宪法规定了足以抑制民主的办法。”这表明A .保守派认为1787年宪法的民主原则会威胁社会稳定B 大小州之间关于如何分配权力方面的矛盾进一步激化C 美国独立初期的邦联体制不利中央政府权力的强化D .美

5、国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31.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学者翻译的书籍如埃及近代史菲律宾独立战争史 越南亡国史朝鲜亡国记印度灭亡史等大量增加。其主要原因是A 国内民族主义运动兴起B国人借此寻求政治变革C 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D.进化论思想的广泛传播32. 在孙中山看来,驾驶汽车的车夫是有能而无权的,汽车的主人是无能而有权的。国民是 主人,就是有权的人,政府就是有能的人。只有实行权能分开,赋予人民权力,才能管理好 国家。这实质上反映了孙中山主张A .主权在民B.权能分开C.天赋人权D.自由平等33. 1943年晋冀鲁豫边区遭遇灾荒,政府组织妇女纺织换取粮食,组织灾民运输赚

6、取脚费,产药材的地区组织民众挖药材向合作社换取必需的生活用品。据不完全统计,共生产线一万八千七百五十二斤, 产布六百二十九匹, 灾民在一个月中总收入达八万五千元。 这反映了当 时边区A .为抗战提供了物质保障B.经济因灾荒而得到发展C .社会救助实行以工代赈D农村经济遭受巨大打击34. “大会按照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路,指导国民经济结构调整,这是第一次触及中国经济体制及管理体制的改革”,但这一真知灼见并没在当时贯彻下去。材料中的“大会”召开于“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 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在生产计 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

7、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 计划许可的服务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在社会 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 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A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B.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不久C .邓小平视有南方发表谈话之后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35. 提及当今中国很多闻名海内外的公司的创办历史时,如海尔公司、联想公司等,都不约而同定格在1984年,这种历史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 .邓小平南方谈话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B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促进了公平竞争C .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公众的创新精神D .国家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的进度加快40. (25

8、分)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科举意在“尚贤”,但又竭力维护公平,以应对“向者登科名级,多为势家所 取,致塞孤寒之路”。故明清两代科举,严格限定知识范围,而以“四书”为准,否则,科 考便须“多买书,多求学,平民寒士的力量多半办不到,那么考试起来一定还是图书满家的 贵家子弟占有优势”。但“四书”经义要“讲是非,是非转无标准”,遂以朱熹集注为 圭臬,“则是者是,非者非,既是人人能讲,则录取标准又难定”,复又严格限定文体,强 调答卷的格式化或标准化, 即考生作答须用八股文, 因其“文字必有一定格律, 乃可见技巧, 乃可评工拙,乃可有取舍之标准”,且令评卷者难逞一己之私意。此外,殿试、锁院、弥

9、封、誊录、截角等,无不意在维护公平。清代还规定官员子弟参加乡试,须另立“官卷”以区别 于“民卷”,并发展了明代南北分卷的做法,通过“分省取中”避免倾轧文风不振之地。同 时,明清两代还屡因科场案件而兴大狱,涉事官员动辄杀、遣、革、降。改编自杨国强衰世与西法、钱穆国史新论等材料二 清政府曾以办学堂来填补科举制的教育功能,但科举在“学堂成效未有验”时 突然废除,全国教育乃成一锅夹生饭。不论学堂培养出的新学生是否人才,后来“出任时艰”者的确多是这些人。 惟他们在“出任时艰”时能否比科举选拔出的士人更能因应中国面临的 问题,才是问题的关键。以民国政治的不如人意,问题的答案也许不那么正面肯定。严复就曾批评

10、北洋学堂“弟子无得意者”,“且此不独北洋学堂为然”。至此,读书人“无用”的 潜台词呼之欲出,反智倾向或即因此得到某种程度的复兴。而且,蔡元培等多强调读书与做官分开,但若学堂仅为教育机关,而不再是官吏养成之地,则有良好训练的官吏又从何而来? 士大夫既不从士来,传统的官吏生成方式即只剩“出将入相” 一途。军人在近代中国的兴起, 似乎已成必然之势。那时有人谈选女婿的标准,要“三十岁以下,又成名又成业者,且非军 人”,报人王新命答说:“在科举已废的今天,三十岁以下能够成名成业的非军人,实不可多得。”此外,传统中国士人多在乡间读书,继而到城市为官,最后多半要还乡。废科举后 读书人则基本于城市定居,不再讲

11、求叶落归根,则城乡渐成分离之势,而乡村中读书人比例 的降低也意味着道义约束日减,出现“土豪劣绅”的可能性转增。材料三 在科举废后不久却称赞科举的伟人是孙中山。民国刚成立,他就说:“任官授职,必赖贤能;尚公去私,厥惟考试。”孙中山对中国社会和讲究人情与关系的民族性有相 当深刻的了解,后来在看到民国建立以后各路军阀拥兵自重、强权决定官员选任的状况之后,一再对科举制作出赞美的评价。(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科举考试维护公平的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上述措施有何积 极影响?( 12分)(2)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废科举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6分)(3)根据材料三,说明孙中山两度称赞科举制的政治意图

12、,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选官 制度的认识。(7分)41. (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在重寻近代中国 中写到:如何评估1928年之前的中华民国史,过去的言说,不论是中共,还是国民党,都将这一时间段看作 是“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即便是中性表述,也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或“北洋时期”。 如果从大历史视角观察,1912年至1928年的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的正统。继续妖魔化这段 历史,其实是对中国历史的不尊重。对这一时期的历史, 近年来史学界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地一概贬斥否定到对其中的某些方面给予适当肯定的发展过程。他们认为尽管这一时期是军阀混战、政治混乱的

13、黑暗时期,然而另一方面社会出现了新因素,历史仍在向前发展,是近代 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当中的一个特殊阶段,现代化正是在这种新旧交替和冲突中向前发展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北洋军阀时期的历史。(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一 从1920年1月17日起,美国宪法第18号修正案一一禁酒法案正式生效。根 据这项法律规定,凡是制造、售卖乃至于运输酒精含量超过0.5%的饮料皆属违法。1933年,罗斯福意识到,在这种民众内心郁闷的当口,以往的禁酒令已经不含时宜了。 这时候,人们需要的是抒发胸臆, 是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罗斯福连续向国会提交两分咨文

14、,要求修改禁酒法,以使轻度啤酒合法化, 参众两院在一周之内就通过了深得民心 的啤酒法案。就这样,时隔13年,啤酒第一次在美国合法地出售了,美国人载歌载舞,开怀畅饮。摘编自彭鑫谁拯救了美国一一大萧条中的罗斯福材料二高尔基在自传中写到他在伏尔加河畔度过的童年时说,人们为高兴而喝,人们也为悲伤而喝,这就是俄罗斯人的性格。1985年5月,戈尔巴乔夫成为苏共总书记刚两个月,便颁布了关于消除酗酒的措施。戈尔巴乔夫关闭了伏特加酒厂,取缔了大部分酒类商店, 禁止苏联驻外使馆用酒, 甚至还用推土机推倒了克里米亚、格鲁吉亚、摩尔多瓦和库班河流域的葡萄园,这一切无不令酒乡俄罗斯举国号啕。随后,如戈尔巴乔夫所料,丈夫

15、们和妻子在一起的时间多了,生育率自然提高了, 人均寿命也延长了。但是,戈尔巴乔夫没想到的是,苏联国内出现了食糖短缺。人们抢购并且储藏食,是为了在家里酿酒。 更令戈尔巴乔夫想不到的是,竟然有人开始饮用各种有毒的致醉品,比如制动液,俗称刹车油。最终,可怕的现实令戈尔巴乔夫放弃了他的禁酒令。有一个笑话是这样的:“人们排起长队买伏特加,有一个人实在忍受不了了,便说:我要去克里姆林宫杀了戈尔巴乔夫。 一个小时后,他回来了。仍在排着长队的人们问他:你杀了他?他回答说:杀他?那边排的队比这儿还长!”。摘编自黄继新伏特加,俄罗斯的神 请回答:(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修改禁酒令有哪些作用。(6分

16、)(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戈尔巴乔夫禁酒令失败的原因。(9分)46.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材料一 各项参政员候选人推出后报告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资格审议会置委员九人 ,其人选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指定。国民参政会有听取 政府施政报告暨向政府提出询问案之权。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1938年4月)材料二 毛泽东等人发表对国民参政会的意见称:“虽然在其产生的方法上,在其职权的规定上,国民参政会还不是尽如人意的全权的人民代表机关;但是,并不因此而失掉国民参政会在今天的作用与意义共产党人除继续努力于促进普选的、全权的人民代表机关在将来能以建立外,将以最积

17、极、最热忱、最诚挚的态度去参加国民参政会的工作。”摘编自新华日报1938年7月5日(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国共两党在国民参政会问题上的不同主张。(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民参政会的历史作用。(9分)4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的作者入江昭认为:“如果 21世纪会是一个和平的世纪, 那么它不仅是由国家间的均势或经济上的神相互依存性或是由思想技术层面上的全球化带 来的,而由通过超越国境的个人或集团的网络结构带来的可能性会更大。”20世纪的重大战争时间名称主要原因19041905日俄战争争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

18、战1939-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1950-1953朝鲜战争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1961-1975越南战争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1)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中的表格。(6分)(2)根据材料所提供的视角分析 21世纪人类和平的可能性。(9分)4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材料一 近代英、法、俄、美、德诸大国角立争雄,创为万国公法,以信义相先,尤重 邦交之谊。致情尽礼,质有其文,视春秋战国殆远胜之其构兵中国,犹展转据理争辩, 持重而后发。此岂中国高谈阔论,虚骄以自张大时哉?轻重缓急,无足深论。而西洋立国自有本末,诚得其道,则相辅以致富强,由此而保国千年可也。不得其道,其祸亦反是。据郭嵩

19、熹使西纪程(1877年)材料二 总署钞寄使西纪程后,李鸿章得以先睹为快,并大加称赞道:“总署钞寄行海日记一本,循览其四,议论事实,多未经人道及者,如置身红海、欧洲间,一拓眼界也。” 但很可惜,能如李鸿章一样欣赏的人少之又少。使西纪程出版后,激起了轩然大波,指责谩骂之声遍及京城内外。尤其是在京师,朝野舆论哗然,义愤填膺,甚至到了无不切齿、 口诛笔伐的地方。摘编自杨锡贵郭嵩焘 使西纪程 毁版评述(1) 根据材料一,概括郭嵩焘对欧美诸国的认识。(6分)(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使西纪程在国内引起不同反应的原因。(9分)参考答案DDDAD BCAAC AC40. (1)措施:严格限定考试范

20、围、答案来源和答卷格式;(2分)避免财富、权力、地域等差异转化为科举的优势;(2 分)对科举案件惩以重刑。(2分。考生答出“限定四书”等具体内容最多给1分)影响:注重客观标准,利于政权开放,或扩大统治基础;(2分)避免阶层固化,促进社会流动;(2分)遏制地方意识,巩固中央集权或促进政治统一等。(2分。其他酌情给分)教育水准下降;政治统治低效;知识分子边缘化;传统“四民”结构瓦解;助长反智倾 向;推动军阀崛起;拉大城乡分化;加剧乡村失序;知识分子上升渠道阻塞,或转与政府对 立等。(答出3点即可得6分)意图:巩固辛亥革命的成果,追求民主政治;反对北洋军阀专制统治(4分)认识:选官方式关系到社会的公

21、平、公正,只有科学公正的选官制度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对历史已经形成的选官方式或制度,要能根据时代需要进行完善,而不能盲目地废止。(3分)41. 【考点】北洋军阀时期的时代风貌【解析】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历史的评价首先要表明观点,可予以肯定,也可予以否定,还可辩证看待,既有积极又有消极方面。然后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包括外交、军事)、 经济(包括社会生活的变迁)、思想文化三面各方面进行说明即可。注意语言表述、层次分 明、史论结合。示例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黑暗反动时期。(2分)政治上:北洋军阀推行专制独裁统治,摧毁资产阶级民主制,如袁世凯复辟帝制, 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等,

22、是对历史的极大反动;为争权夺利展开混战,如直皖战 争、直奉战争等,给中国人民带来无限灾难。(3分)经济上:连年不息的军阀混战给国民经济带来了浩劫;北洋军阀的横征暴敛, 吞没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严重地破坏了工农业的再生产;北洋军阀凭借反动政权竭力维护封建买办的 生产关系,严重地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分)外交上:北洋军阀推行媚外政策,如袁世凯同日本签订二一条,疯狂出卖国家权 益,极大地阻碍了民族经济的发展。(2分)思想上: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推行复古尊孔逆流,竭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2分)示例二:北洋军阀时期历史是向前发展的。(2分)政治上:北洋军阀时期尽管推行专制独裁统治,但形式上一直维持着中

23、华民国的民主体制,有利于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资产阶级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3分)经济上:初步建立现代经济法制体系, 发布许多经济法规,解除对工商业者的种种束缚, 对工矿企业采取保护和优惠政策,还鼓励利用外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推进。(3分)军事上:训练、装备一支新式军队,有利于推动军事近代化,增强国防实力。外交上:出席巴黎和会,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捍卫了国家主权。后来在华盛顿会议上中 国收回山东主权,赎回胶济铁路。总的来说,北洋政府在外交上表现出了妥协与抗争的两面 性,挽回了一些国家主权, 为后来南京国民政府废除

24、不平等条约奠定了一定基础,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三民主义的 提出,促进了民主思想的发展。社会生活上: 断发易服”和 废止缠足”等法令的颁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政治经济必 答,其它答出两点即可)示例三:综合前两种观点即可。(评分标准:紧扣论证对象,观点明确;合理引用史实,从多角度进行论证。) 45答案:(1 )作用:在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有利于人们振奋精神,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 爱和希望;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刺激消费;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6分)(2)原因:违背了苏联的习俗和文化传统;用行政命令取代商品价值规律;打

25、破了原 来的经济和生活秩序,又缺乏新方案来安定民心,改革具有随意性和空想性。(9分)46.( 1)国民党:代表由国民党最终确定;国民参政会为咨询机构;共产党:要求建立民选 的、全权的人民代表机关。(6分)(2)建立了参政议政的机制;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有利于大后方民主运 动的发展。(9分)47.答案:(1)( 6 分)时间名称主要原因1904-1905日俄战争r争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参战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1939-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后各国间的贸易大战、法西斯国家 的侵略1950-1953朝鲜战争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1961-1975越南战争

26、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2)材料中主要有四个视角。“国家间的均势”: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不复存在,中国、 欧盟、日本等力量崛起,制约战争的力量在不断增强,有利于世界和平。“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二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强,WTO成立,国际贸易规则不断成熟,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增多。“思想技术层面上的全球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共同的主题;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科技成为人类联系的条件、共享的成果。“超越国境的个人或集团的网络结构”:全球范围内的人员流动,跨越国境的集团组织的建立,沟通、交流及联合的广泛性,地球村的形成。(9分)48.答案:(1)认识:欧美国家国力强大;相互竞争激烈,但重视规则、信义、礼仪;以本 末之道相辅而立国富强。(6分)(2)原因:一方面,西方列强侵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国思 想解放的潮流;另一方面,“天朝上国”的自大心理根深蒂固,君主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9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