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空调机温度控制系统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9420145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微机--空调机温度控制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微机--空调机温度控制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微机--空调机温度控制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微机--空调机温度控制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机--空调机温度控制系统(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南大学微机应用系统设计与综合实验设计报告设计题目 空调机的温度控制系统指导教师 设计者 专业班级 学 号 设计日期 目 录第一章 微机应用系统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31.1 设计目的31.2课程在教学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4第二章 温度采集系统软硬件设计任务42.1 设计容及要求42.2 课程设计的要求52.3 本系统设计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5第三章 总体设计方案63.1 设计思想63.2 总体设计流程图6第四章 硬件设计84.1 硬件设计概要84.2 所用到的芯片及其各自功能说明94.3硬件电路设计系统原理图及其说明10第五章 软件设计125.1 流程图及其说明125.2 软件系统的使用说明125

2、.3源程序及其说明13第六章系统调试与使用22 6.1 系统调试22 6.2使用说明22第七章收获、体会23参考文献24第一章 微机应用系统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1.1设计目的此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是旨在锻炼我们学习应用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培养我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和锻炼我们在学习完本门课后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工程设计和应用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它主要是注重将理论知识活化,培养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敢于动手、善于动手和独立自主解决设计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而且通过自己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自己检阅和查阅解决

3、问题过程中的所需的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经历和教训又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此次课程设计,要求我们熟悉和掌握微机系统的软件、硬件设计的方法、设计步骤,使我们得到在微机开发应用方面的初步训练,为自己在这方面的学习奠定根底,另外,通过我们自己独立设计题目的总体设计方案、编程、软件硬件调试、编写设计报告等问题,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由学习知识到应用知识的初步过渡。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熟练掌握微机系统与接口扩展电路的设计方法,熟练应用8086汇编语言编写应用程序和实际设计中的硬软件调试方法和步骤,熟悉微机系统的硬软件开发工具的使用方法。通过课程设计实践

4、,不仅要培养我们认真仔细严谨的工作态度,培养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检验我们对本门课学习的情况,更要培养我们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查阅资料,撰写设计报告表达设计思想和结果的能力,而且也要学生事后能够及时的反思自己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做得好和不好的地方,做得好的留下经历,以便以后更好的应用,做得不好的地方就要好好反思,免得以后再在这方面犯错误,浪费珍贵的时间。而且此次课程设计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应用。它能起到稳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知识,加强综合能力,提高系统设计水平,启发创新思想的效果。1.2课程在教学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我们测控系统与仪器专业中,根据名词就可以知道,我们专业在测量控制方面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

5、,而此次课程设计则不仅能让我们稳固已学的知识,也会催促我们去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提高我们的自学能力,而这对于我们来说又是一项很重要的必备的能力,另外,在寻找资料的过程中,对于资料好坏的检阅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因为这要能更好的利用时间,到达真正的高效率工作,而此次课程设计正好给了我们一个这样的时机。我们在设计中可以引用所需的参考资料,防止重复工作,加快设计进程,但必须和题目的要求相符合,保证设计的正确。 另外,本专业在对我们进展培养的全过程中注重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以及测控系统应用的全面训练,强调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努力造就适应研究、设计和应用开发的复合型人才。而这种人才便是要动手动脑能力都很强的人,

6、所以要求得掌握各种微机方面硬件软件的根底知识,而且要想有所成就,就要具备现代测控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对知识也要有自主去查阅,学习各种更多知识的态度。因此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不仅对于我们对于本门课程有更进一步的深入了解,也对于一些人生的学习态度和工作态度,以及实践的经历和教训的获得,都是一笔很大的财富,也是一个很有必要的过程。通过课程设计也能进一步锻炼我们在微型计算机硬件软件应用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如今这个高速开展的社会中,只有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很好的适应这个社会,成为有用之才,所以,这门课程,不管在于知识上的还是实践上的,都是一门很重要而且必须开设的课程。第二章 温度采集系统软硬件

7、任务2.1.设计容及要求设计一个分体式空调机的微机控制系统。要求完成以下根本控制功能。制冷与制热状态的恒温自动控制。用户的温度设定和定时时间的设定。送风控制。自动去湿控制。定时、开、关机的控制。三分钟延时启动的保护。当前环境的温、湿度以及设定温度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功能。设计相应的A/D转换器、定时/计数器、并行接口、显示等微机接口电路,可在线键盘参数设置、定时检测、显示、报警,其中控制输出局部采用模拟量或开关量进展控制(参见微机原理应用实验教程)。ADC0809采样,LED显示,3位参数给定与显示,灯光报警。5G14433采样,LED 显示,3位参数给定与显示,喇叭报警。2.2课程设计的要求此次

8、课程设计要到达的主要要:加深理解逐次逼近法,模数转换器的特征和工作原理,掌握ADC0809的接口方法以及A/D输入程序的设计和调试方法,掌握ADC0809A/D转换芯片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编程;进一步掌握8255A可编程并行口使用方法;掌握中断控制器8259A与微机接口的原理和方法,掌握中断控制器8259A的应用编程;进一步掌握程序编写方法及流程图的画法;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我们在理论的根底上,学习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小方面的问题,增强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另外,在设计过程中针对课题需要能够选择和查阅有关技术手册

9、、资料,以提高自学能力,通过这整个过程来丰富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从中总结出经历和教训。而且,在进展软、硬件调试时,培养测控专业人员必不可少的动手调试和测试的能力是非常必需的。在编写课程设计报告时,要努力反思自己此次设计的得与失,为以后提供经历。2.3本系统设计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 1.DVCC系列单片机仿真实验系统一套 2.计算机及DVCC实验软件一套 3.ADC0809芯片一块 4.7SLS02芯片一块 5.74LS393芯片一块6.74SLS138芯片一块7.8255A芯片一块8.8259A芯片一块9.根本TTL电路芯片以及晶体管、电阻、电容等10.导线及排线假设干等第三章 总体设计方案

10、3.1设计思想总的设计思想是通过温、湿度器及执行机构,完成温、湿度自动调节及报警等功能,总体设计框图是传感器将温度、湿度值转换为电量输出,由A/D转换器对模拟信号进展数字化,被数字化的信号经过8088处理后,送显示。本系统完成以下功能:可对温、湿度进展多点自动检测、显示、报警和调控。当温、湿度超过上、下限设定值时,可自动发出报警,并进展温、湿度调节控制,直到报警消除,所需要的温度值可通过键盘随时设定。为实现以上功能需安排以下五个局部组成整个控制系统。系统的硬件组成:(1)信号采样电路(2)系统8088(3)A/D转换电路(4)键盘和显示电路(5)执行电路3.2总体设计流程图1主程序在主程序中首

11、先需要完成对整个系统的初始化,包括对定时器、并行接口、堆栈指针、各种存放器和各种标志的初始化和赋值操作:然后需要进展中断和识别有无遥控按键命令等操作;最后需要完成对定时时间的比拟并对各时间状态标志进展置位操作。在这里,可以设计一个时间状态的标志,如定时时间到后,将其状态标志置1,并转去执行时间控制于程序,在时间控制于程序中将对空调机进展启动。本系统的主程序流程图可参见图3.3。图3.3 空调机控制系统主程序流程图2按键命令处理子程序这局部程序的设计是用来完成对键值进展分析判别的功能。程序将根据采样到的遥控按键的键值判断出下一步应该进展的操作,然后转去执行相应的操作控制子程序,以完成具体的操作功

12、能该子程序的流程图如图3.4所示。3定时中断效劳程序 在系统中可以利用定时器定时向微机发出中断请求信号,微机收到请求后将进入定时中断效劳程序。在中断效劳程序中,主要完成对各软件时间计数操作,即完成计时功能。 4各种功能控制子程序空调机控制系统的功能于程序包括:温湿度数据采集与处理子程序、去湿控制子程序、风扇控制于程序、制冷控制于程序、睡眠控制子程序、时间控制子程序、延时子程序和显示子程序等。这些功能控制子程序的作用是驱动相应的硬件设备,与各种硬件设备进展指令或数据的交换。图3.4 空调机控制系统按键命令处理子程序流程图考前须知:在进展系统设计时应注意:当空调机停机以后,应该使定时器系统继续工作

13、,如果遇到关机又马上启动的情况,应利用时间控制程序使得压缩机在3分钟以前方可启动。第四章 硬件设计4.1硬件设计概要本实验用0-5V的可调电压模拟温度信号。其中8088微机系统作为整个系统工作时的控制核心,完成对A/D通道、LED显示、中断处理等外部过程与设备的控制任务。本次设计根据题目要求,要实现空调温度自动调节。所以,我们采用的微处理器来实现智能控制。总体设计方案示意图,如图2-1所示。图 2-1 总体设计示意首先设计采集硬件电路:选择ADC0809的IN0作为采集通道,将此通道连接到DVCC实验系统箱上的W1电位器的中心抽头VO10-5V插孔,剩余两个分别与总线扩展区的+5V及GND插孔

14、相连接。并将ADC0809芯片的CLK连接到MP区分频器74LS393输出端T4插孔,CLK=2.385MHZ。ADC0809数据线DO-D7用排线连到BUS2区*D0-*D7,另还有由74L138,74LS02等组成的辅助电路。然后设计温度空调控制硬件电路:选择8255A的PB0PB6分别接六个灯,每个灯依次代表着低风速、中风速、高风速、加热/制冷、四通换向阀、风扇、压缩机,而其中灯亮着则代表该器件工作。另外8259A中的一个IR0接一个开关,用来控制所想设定温度的值。表4.1 硬件系统所用芯片列表4.2所用到的芯片及其各自功能说明所用芯片芯片功能8088CPUADC0809A/D转换74L

15、S393提供时钟信号74LS02控制芯片74LS138完成译码8255A读入开关状态七段数码显示器显示温度8059A键盘设定温度值4.3硬件电路设计系统原理图及其说明ADC0809与8088微机总线连接原理图如图3.2所示。图3.2 ADC08098088微机总线连接原理图实验线路的连接在原理图3.2中,粗黑线是需要连接的线,粗黑线两端是需连接的信号名称。(1) 将A/D转换区0809芯片的CLK连MP区分频器74LS393左上方输出端T4插孔。(2) 将通道0模拟量输入端IN0连电位器W1的中心插头VO105V插孔。 (3) A/D区0809芯片的VREF相连+5V电源。40809的数据线D

16、0D7用排线连到BUS2区*D0*D7。5在E*IC1上插上74LS02芯片一只,按图连好有关线路图3.2中粗黑线局部需要用户自己连线。 图3.3 8255A并行接口芯片与8088微机总线连接原理图实验线路的连接在原理图3.3中,粗黑线是需要连接的线,粗黑线两端是需连接的信号名称。 2PB0 4PB1 6PB2 8PB311PB4 13PB5 15PB6其中,PB0灯代表低风速,PB1灯代表中风速,PB2灯代表高风速,PB3灯代表加热/制冷,PB4灯代表四通换向阀,PB5灯代表风扇,PB6灯代表压缩机。图3.4 8259A与8088微机总线连接原理图实验线路连接 在原理图3.4中,粗黑线是需要

17、连接的线,粗黑线两端是需连接的信号名称。 18259模块上的INT1连8088的INTR在主板键盘矩阵下面。 28259模块上的INTA连8088的INTA在主板键盘矩阵下面。 3MP区SP插孔和8259A的3号中断IR3插孔相连。SP端初始为低电平。 48259模块上的D0D7连到BUS2区的*D0*D7。 58259模块上的CS端接Y6。 68259模块上的A0连到BUS区的*A0上。 78259模块上的RD、WR信号线分别连到BUS3区的*RD、*WR上。 8键盘按键开关S.和8259A的0号中断IR0插孔相连。进展温度控制设定。说明:图中粗实线是需要连接的线,其他的线路由DVCC实验系

18、统箱提供,其中ADC0809的VREF端直接连接+5V信号,第五章 软件设计5.1流程图及其说明本系统要实现空调的温度控制,需要编程设计两个模块:主程序,中断子程序模块。a. 主程序:主要完成温度的采集功能,并且显示出来所采集到的温度值,其流程图在第三章第二节已经给出。b. 中断子程序:完成对温度的控制,通过按键S.来设定温度,然后子程序将之与所采集到的温度相比拟,从而进展相应的工作。5.2软件系统的使用说明各个子程序模块都可以在主程序里面反复调用。如果要改变采样通道值,可以在主程序里面设定;如果要设定温度值,可以通过按开关键S.来实现温度的调节;如果要改变制冷制热还是自动模式,则可以在在程序

19、段中改变模式分别为0、1、2,分别代表制热、制冷和自动模式,然后会根据采集到的室温值与所设定的温度值来决定风速的高中低。5.3源程序及其说明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ADPORT EQU 0010H IOCONPT EQU 0FF2BHIOAPTEQU 0FF28HIOBPTEQU 0FF29HIOCPTEQU 0FF2AH TCONTRO EQU 0043HTCON0EQU 0040H INTPORT1 EQU 0060HINTPORT2 EQU 0061HINTREEUP3 EQU 0062HINTREEUP7 EQU 0066HINTQ3 EQU INTRE

20、EUP3 INTQ7 EQU INTREEUP7 ORG 1000HSTART: MOV AL,13H OUT 20H, AL MOV AL, 08H OUT 21H, AL MOV AL, 80H MOV D*,IOCONPT OUT D*,AL MOV AL, 00H MOV D*,IOCPT OUT D*, AL MOV AH, 25H MOV AH, 08H MOV B*, SEG MODEA MOV DS, B* MOV D*, OFFSET MODEA INT 21HKAISHI: CALL FORMATADCON:MOV A*,00MOV D*,ADPORTOUT D*,ALMO

21、V C*,0500HDELAY:LOOP DELAYMOV D*,ADPORTIN AL,D* MOV C*,0300HEI: LOOP EI MOV BYTE PTR CS:WENDU,AL PUSH A* MOV A*,01 MOV D*,ADPORT OUT D*,AL MOV C*,0500HDELAY1: LOOP DELAY1 MOV D*,ADPORT IN AL,D* MOV BYTE PTR CS:SHIDU,AL POP A* CALL CONVERSCALL DISPJMP OOCONVERS:MOV AH,ALAND AL,0FHMOV B*,077AHMOV DS:B

22、*,ALINC B*MOV AL,AHAND AL,0F0HMOV CL,04HSHR AL,CLMOV DS:B*,ALRETdisp: mov d*,077Fh mov ah,20hdisp0: mov c*,00ffh mov b*,d* mov bl,ds:b* mov bh,0h push d* mov d*,0ff22h mov si,offset data1 mov al,cs:b*+si OUT D*,AL mov d*,0ff21h mov al,ah OUT D*,ALdisp1: loop disp1 pop d* dec d* shr ah,01h jnz disp0

23、mov d*,0ff22h mov al,0ffh OUT D*,AL retdata1: db 0c0h,0f9h,0a4h,0b0h,99h,92h,82h,0f8h,80h,90h,88h,83h,0c6h,0ah db 86h,8eh,0ffh,0ch,89h,0deh,0c7h,8ch,0f3h,0bfhShidu: DB 0 Wendu: db 50H MODEE: DB 2 Wind: DB 0 ZWIND: DB 0 KAI: DB 1 Safe: db 1 Wencha: db 4 dup() GEIDING1: DB 50H TIMESET: DB 2 DUP() YA:

24、DB 0 WINDZ: DB 0 YASUO: DB 0FORMAT: MOV B*,0MOV WORD PTR DS:B*+077AH,0000HADD B*,2MOV WORD PTR DS:B*+077AH,0009HADD B*,2MOV WORD PTR DS:B*+077AH,0008HRETOO: MOV AL,BYTE PTR CS:KAI TEST AL,1 JZ E1 JMP MOSHIE1: JMP E*ITMOSHI: MOV AL,BYTE PTR CS:MODEE CMP AL,0 JZ ZHIRE CMP AL,1 JZ ZHILENG CMP AL,2 JZ Z

25、IDONGZHIRE: MOV AL,BYTE PTR CS:GEIDING1 MOV BYTE PTR CS:YA,0 CMP AL,BYTE PTR CS:WENDU JA Y1 MOV BYTE PTR CS:YASUO,0 JMP Y2Y1: CALL NEAR PTR YASY2: CALL NEAR PTR WINDH MOV AL,00110000B OR AL,BYTE PTR CS:YASUO OR AL,BYTE PTR CS:WINDZ MOV D*,IOBPT OUT D*,AL*IANSHIH: JMP NEAR PTR KAISHIZHILENG: MOV AL,B

26、YTE PTR CS:GEIDING1 MOV BYTE PTR CS:YA,1 CMP AL,BYTE PTR CS:WENDU Y3 MOV BYTE PTR CS:YASUO,0 JMP Y4Y3: CALL NEAR PTR YASY4: CALL NEAR PTR WINDH MOV AL,00100000B OR AL,BYTE PTR CS:YASUO OR AL,BYTE PTR CS:WINDZ MOV D*,IOBPT OUT D*,AL*IANSHIL: JMP NEAR PTR KAISHIZIDONG: MOV AL,BYTE PTR CS:GEIDING1 CMP

27、AL,BYTE PTR CS:WENDU LENGRE: JMP ZHIRELENG: JMP ZHILENG JMP NEAR PTR KAISHIE*IT: MOV D*,IOBPT MOV AL,0 OUT D*,AL JMP NEAR PTR KAISHIWINDH PROC NEAR PUSH A* PUSH D* MOV BYTE PTR CS:WINDZ,0 MOV AL,BYTE PTR CS:GEIDING1 TEST BYTE PTR CS:YA,1 JZ HO *OR AL,BYTE PTR CS:WENDUHO: SUB AL,BYTE PTR CS:WENDU CMP

28、 AL,2 DISU CMP AL,5 ZHONGSUGAOSU: MOV AL,00000100B JMP E*IT1DISU: MOV AL,00000001B JMP E*IT1ZHONGSU:MOV AL,00000010B JMP E*IT1E*IT1: MOV BYTE PTR CS:WINDZ,AL POP D* POP A* RETWINDH ENDPYAS PROC NEAR PUSH A* MOV AL,BYTE PTR CS:SAFE TEST AL,1 JZ E*IT0 MOV AL,01000000B MOV BYTE PTR CS:YASUO,ALE*IT0:POP

29、 A* RETYAS ENDP KAIGUANA PROC FAR PUSH A* MOV AL,BYTE PTR CS:KAI *OR AL,1 MOV BYTE PTR CS:KAI,AL POP A* IRETKAIGUANA ENDPMODEA PROC FAR PUSH A* MOV AL,BYTE PTR CS:MODEE ADD AL,1 CMP AL,2 JZ L1 JMP L2L1: MOV AL,0L2: MOV BYTE PTR CS:MODEE,AL POP A* IRETMODEA ENDPWINDA PROC FAR PUSH A* MOV AL,BYTE PTR

30、CS:WIND ADD AL,1 CMP AL,3 JZ ZHIWEI CMP AL,4 JZ L3 JMP L4ZHIWEI: MOV BL,1 MOV BYTE PTR CS:ZWIND,BL JMP L4L3: MOV AL,0L4: MOV BYTE PTR CS:WIND,AL POP A* IRETWINDA ENDPYASUOJI PROC FAR PUSH A* MOV AL,1 MOV BYTE PTR CS:SAFE,AL POP A* IRETYASUOJI ENDPCODE ENDSEND START第六章 课程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系统调试6.1 课程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解

31、决方法 1.中断问题:将程序一遍一遍的检查完毕最后显示没错误以后,连接好电路进展工作的时候反倒还会导致前面已经实现的功能都实现不了了,主要是因为后面参加的中断程序对前面的造成了一定影响,虽然可以正确编译,但是不能得到所想要的结果了。最后经过一遍一遍的程序编程,有了进一步的改善,还是得到了提高的。6.2 系统调试与使用说明本软件系统要与硬件一起配合才能实现功能,在DVCC598JH实验系统下的DV88H实验系统中新建一个文件,将软件程序复制到里面,然后保存,注意保存的文件名不能含有文字。保存完毕,按第四章硬件设计中所述,将硬件各局部连线,检查好接线后,开实验箱电源,显示闪烁的P后,按键盘上的PC

32、DBG键,然后在DV88H系统中联接,编译,编译成功后,调试,运行结果。然后通过调节S.来控制所想要设定的温度值,调节VO1,把调节后VO1的温度数值与所设定的值相比拟,就可以知哪个相应要工作的灯会亮。本多通道空调温度控制系统有一定的实用性,能够通过开关调节设定温度,然后将之与采集到的室温度相比拟,比拟之后根据相应的物理原理所需要的工作。而且该构造较为简单,本钱低,外接元件少。在实际应用中工作性能还可以,各方面功能都能比拟准确的工作。第七章 收获和体会经过两周多的艰辛设计,虽然做出来的结果并不是很理想,但着整个过程不仅加强了我的动手动脑思考问题和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稳固了我课本上所学习到

33、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自我查阅和检阅课外书籍,查找设计过程中我所需要的知识,加强了自己的自学能力。另外,最终,我还是设计出来了一个到达题目所需局部要求的空调机的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完整的流程图,源程序以及硬件连接图。整个设计过程中,我遇到了不少困难,特别是刚开场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从何下手,更不用提应该如何编程和设计电路图,最后我理清思路,首先设计流程图,然后根据流程图来一步一步的编程和涉及硬件图,最终终于在不懈努力修改程序的情况下得到了一些功能的实现。就如大家所知的时间出真知,这次设计我觉得自己真的是获益良多。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我对各个芯片的功能及构造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仅如此,对于各

34、个管脚的常见连接路线也有了印象和了解,在连接线路的时候也有了一定的效率,而且在保证效率的同时也能保证线路连接的正确率,对于一些平常易犯的错误有了更进一步的反思,所以连线时能保证高效率的正确完成线路的连接,而且也让我认识到了工作中需谨记认真慎重工作的态度。而在进展程序的编写和上机调试时,修改其中的各项错误,最后得到正确的程序的过程可谓是一言难尽,虽然偶尔会有灰心丧气的时候,但是最后在一定要做出结果的强大意志力支持的情况下,终于得到了胜利的果实,付出的汗水得到了回报。酸甜苦辣是生活必经的,也只有这样的生活才是真实有趣的,所谓有失必有得,虽然汗水不一定能得到收获,但是要想得到收获,就必须努力,不怕付

35、出汗水,所以在这个思想的支持下,我才能一直坚持不懈到最后把结果做出来。通过这次曲折一直存在的课程设计,我想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会更加努力,会保持工作时慎重认真的态度,努力学习自己不知道的知识,自学各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和阅读能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只停留于书本上的知识层面。虽然这次课程设计总的来说真的可以说是很辛苦的过程,但是苦中作乐,而且我为自己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而欣慰。对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来说,一次课程设计就是一个很好的时间的时机,从中会让我学习到很多无论是书本上的还是书本上没有的很有用的知识和经历甚至教训。这个过程充满了探索、分析和创新的乐趣,所以真的很开心能有这样的时机去学习,虽然累点

36、,但是绝对的值得。而且,对于我来说,这个过程既给了我知识上的丰足,也让我的生活充满了挑战的乐趣,从而让我的精神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满足,所以,这样的设计给我最大的感觉还是乐趣的。另外,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也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效劳,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整个设计过程虽然似乎处处不顺,遇到了很多很多的难题,但最终都在我的不懈努力下被我克制了,我的独立查找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到的提高,这对我来说实在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缺乏之处,在设计过程中的各种小错误让我知道了认真仔细的重要性,也让我了解到了学知识就要学精的厉害性,不要学个一知半解。总的来说,这次课程设计的顺利完成还离不开教师的辛勤指导和同学们的耐心帮助,遇到困难时朋友们对我的帮助也给了我助力,所以,在此很感大家的帮助。参考文献1.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周荷琴 吴秀清中国科技技术大学2. 硬件编程接口与系统软件实现 朱春森 (大学)3.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习题与解析 温阳东 鲍远慧清华大学4. 汇编语言 王爽清华大学5. 新一代汇编语言课程设计加恒高等教育6.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路明中南大学. z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