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处理器系统结构与嵌入式系统设计教案mod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9387136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微处理器系统结构与嵌入式系统设计教案mod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微处理器系统结构与嵌入式系统设计教案mod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微处理器系统结构与嵌入式系统设计教案mod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微处理器系统结构与嵌入式系统设计教案mod》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处理器系统结构与嵌入式系统设计教案mod(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 师 教 案(2010 2011学年第1学期)课 程 名 称:微机系统原理及接口技术授 课 学 时:80授 课 班 级:机电学院任 课 教 师:吴献钢教 师 职 称:讲师教师所在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课程名称微机系统原理及接口技术授课专业班级机电学院年级2008 级课程编号BK03修课人数 114课程类型必修课学科基础课 ( ) ; 专业基础课 ( ) ; 专业课 ( )选修课专 选 课 ( ) ; 公选课 ( )授课方式理论课 ( ) ;实践课 ( )考核方式考 试 ( )考 查 ( )是否采用多媒体是是否采用双语否学时分配课堂讲授64学时, 实践课16学时名称整理出版社及出版

2、时间教材微处理器系统结构及嵌入式系统设计李广军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参考书目1.体系结构(第5版)2.计算机机系统结构3.计算机组成原理 4.计算机机组织与体系结构-性能设计(第七版)5.ARM体系结构与编程6.ARM体系结构及其嵌入式处理器郭新房等译张晨曦等潘松,潘明编张昆藏等译杜春雷编著任哲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科学出版社,2007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授课时间周一第5,6节;周三第1,2节;单周五第5,6节第一章 概述授课学时:4一、 教学内容及要求 内 容 1 课程介绍l 本课程

3、讲授的主要内容、改革目标及要求。l 相关知识及本课程在系列课程中的地位。l 有效学习方法。l 推荐参考书。l 教学进度安排。l 课程考核方式。2 计算机基础知识l 从微电子技术角度理解计算机的发展。l 现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模型。l 并行处理技术:流水线、超标量、VLIW、多机(处理器)l 存储器层次结构。l 不同的CPU设计策略:CISC和RISC结构。l 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评测。l 嵌入式系统概念。 要 求 1 重点掌握内容l 现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模型。l 不同的CPU设计策略:CISC和RISC结构。l 计算机流水线结构。2 理解内容l 计算机存储器的层次结构。3 了解内容l 计算机的发展过

4、程。l 多核处理器的并行结构。l 嵌入式系统。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 点 l 现代计算机的层次结构。l 现代计算机的流水线结构。l RISC和CISC体系结构的区别。l 计算机组织的模型:计算机组织和体系结构 难 点 l 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组织、计算机实现以及计算机层次结构的关系。三、课后练习作业:1、7 10思考:2、3、5、6四、 本章参考资料五、 教学后记重点是使学生能够了解本课程的学习重点和关注的技术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其它问题:本书例程是否需要统一成ARM指令?不统一的好处在于:x86汇编指令其实更容易理解;另外也可以对比学习到CI

5、SC和RISC两种类型的指令。第二章计算机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授课学时:10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内 容 1 计算机体系结构l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特点。l 现代计算机的体系结构的改进:指令集的改进、存储器组织结构的改进、输入/输出的改进。2 计算机的组成原理l 总线与接口技术。l CPU的结构。l 存储器组织结构。l 输入/输出的组织结构。3 计算机互连结构l 总线要素及组织结构。l 总线仲裁方式、总线带宽和时序。l 串行总线。4 计算机工作原理与基本工作流程 要 求 1 重点掌握内容l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特点。l CPU的基本结构及组成。l 存储器的分层体系及组织结构。l 输入/输出控制方式及接

6、口组成。l 总线组织形式及带宽、仲裁、时序的概念。l 串行总线的特点。2 理解内容l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过程。3 了解内容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 点 l 计算机体系结构:指令集、存储器读写、I/O控制方式l 计算机组成原理:CPU结构、存储器组织、总线及接口l 计算机互连:总线协议、总线带宽、总线仲裁、总线时序l 计算机工作流程 难 点 l 计算机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l 串行总线三、课后练习作业:7 、1315、2023、2831 思考:16、812、1618、2527 四、 本章参考资料五、 教学后记本章几乎全是重点,而且从不同角度解释CPU子系统、存储器子系统及输入输出子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7、,可能会导致学生感觉混乱,还需要找到一个好的方法将计算机体系结构及组成这两个角度融合起来理解。建议将第四章提前到第三章前讲。第三章微处理器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授课学时:10学时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内 容 1. CPU的内部结构和功能。2. 从逻辑设计和硬件电路的角度,研究微处理器的体系结构、指令系统及其特性。3. 探讨微处理器系统的硬件、软件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要 求 1 重点掌握内容l 计算机指令系统要素。l 指令格式与寻址方式。2 理解内容l 微处理器的结构和组成l 随机逻辑结构及操作。l 微码体系结构。l 流水线体系结构。3 了解内容l 超标量体系结构及操作。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 点

8、 l 微处理器结构与功能。l 指令系统设计要素。 难 点 l 微码体系结构。l 随机逻辑体系结构。三、课后练习作业:1、2、7、9、11、13 思考:36、8、10、12、15、16 四、 本章参考资料五、 教学后记需要强调并引导学生建立“CPU=硬件+指令”的系统级概念,理解软件和硬件的等价性。对于CPU的不同体系结构应注意说明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成的。考虑是否补充CISC(x86)及RISC(ARM)的具体结构及机器指令编码格式,当然这个也可以在第五章补充。第四章计算机总线接口技术授课学时:10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内 容 l 接口基础:位置映射、位置译码、总线隔离l 存储器

9、接口技术l 并行接口技术(无条件控制、查询控制、中断控制)l 串口接口技术l 模数/数模接口技术l 定时/计数接口技术 要 求 1 重点掌握内容l 位置映射技术l 位置译码设计方法l 存储器模块结构及设计l 程序控制方式下并行接口技术及接口电路设计方法2 理解内容l 中断接口电路设计l 串行接口设计l 定时/计数接口设计l 模数/数模接口技术3 了解内容l DMA控制器接口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 点 l 接口的概念,位置空间概念,接口电路中译码电路的设计l 主存储器扩展设计l 并行接口设计 难 点 l 位置分配、位置空间及位置译码l 带握手信号的接口结构及工作流程l 中断接口的软硬件实现l

10、模数接口技术三、课后练习作业:1、2、4、7、8、10、13、18、19、22、23、28、31、39、41思考:3、9、 11(较难)、 14、16、21、25、26、27、29、 32 (较难)、33 (较难)、 34、35、37 四、 本章参考资料 教材第4章、接口技术相关参考书。五、 教学后记本章教材中内容比较简略,建议在附录中增加涉及到的几个接口芯片的手册。第五章ARM体系结构及指令系统授课学时:10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内 容 l ARM体系结构及处理器l ARM编程模型、运行模式、工作状态、存储器组织结构l 存储器格式及位置映射l ARM指令系统、寻址方式l ARM指令集l THU

11、M指令与ARM指令的区别 要 求 1 重点掌握内容l ARM指令系统l 指令寻址方式l 指令格式l ARM指令集的常用指令:数据传送指令,基本运算指令2 理解内容l ARM指令模型l 处理器运行模式、工作状态l 存储器组织状态3 了解内容l ARM体系结构及处理器l THUMB指令与ARM指令的区别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 点 l ARM指令系统、寻址方式l 指令格式及特点l 指令操作数l ARM常用指令,数据传送指令,基本运算指令 难 点 l 指令结构规律l 指令操作三、作业作业:5、7、9、10思考:14、6、8、11四、 本章参考资料 教材第5章。ARM指令集等相关文件,ARM网站及论坛

12、五、 教学后记第六章ARM程序设计授课学时:7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内 容 l 汇编程序结构与汇编语言l 汇编语言常用伪指令l 汇编程序格式及规范l ARM汇编程序设计方法l ARM程序设计举例l ARM汇编与C语言混合编程 要 求 1 重点掌握内容l 汇编程序结构要求及特点l ARM汇编语言的伪指令l 汇编语言指令格式l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2 理解内容l ARM程序框架l 函数调用l 混合编程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 点 l 汇编程序结构及规范l 常用伪指令l 汇编语句格式规范l 汇编程序设计 难 点 l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l 混合编程、函数调用三、作业作业:3、4、6、8、12、1419思考:1

13、、2、10、13四、 本章参考资料 教材第6章,ARM指令系统、程序设计及C语言设计相关参考书,ARM论坛及网站。五、 教学后记第七章基于ARM内核的微处理器芯片简介授课学时:5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内 容 l ARM处理器结构l 存储器管理单元及接口l CACHE、总线接口单元l ARM9微处理器:MX21处理器、SAM9263处理器、S3C2440处理器l ARM处理器硬件系统 要 求 1 重点掌握内容l ARM处理器最小系统的设计2 理解内容l ARM处理器内核结构l 存储器管理单元l 总线接口单元l 高速存储取 l ARM处理器MC9328MX213 了解内容l ARM处理器AT91SA

14、M9263l ARM处理器S3C2440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 点 l ARM处理器最小硬件设计l ARM处理器内核结构特点 难 点 l ARM处理器内核结构三、作业l 3,5四、 本章参考资料 教材第7章,ARM处理器芯片资料。五、 教学后记第八章嵌入式系统论设计授课学时:6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内 容 l 嵌入式系统简介l 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及设计流程l 嵌入式处理器介绍l 嵌入式软件系统:软件系统结构、工作流程l 嵌入式操作系统任务及技术指标l 常用嵌入式操作系统l 嵌入式操作系统移植l 嵌入式系统的测试 要 求 1 重点掌握内容l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移植l BOOTLOADER的移植方法

15、及过程l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内核移植方法 2 理解内容l 嵌入式软件的设计流程l 嵌入式处理器介绍l 嵌入式软件系统3 了解内容l 嵌入式系统简介l 其他常用嵌入式操作系统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 点 l 嵌入式操作系统移植l BOOTLOADER移植方法l 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l 嵌入式软件设计 难 点 l 嵌入式操作系统内核移植三、作业l 1、3、4、6、8、10、12四、 本章参考资料 教材第8章,嵌入式系统相关资料五、 教学后记 第九章基于ARM微处理器核的SoC设计授课学时:2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内 容 l 片上芯片设计方法l SOC的片上总线l 基于ARM内核的SOC系统设计 要 求 1 理解内容l 片上系统结构及关键技术l SOC的片上总线2 了解内容l 基于ARM内核的SOC系统设计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 点 l 片上芯片总线 难 点 l 片上系统设计三、作业1、3四、 本章参考资料 教材第9章,SOC相关资料五、 教学后记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19 / 1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