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通用技术条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9271445 上传时间:2022-05-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6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焊接通用技术条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焊接通用技术条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焊接通用技术条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焊接通用技术条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焊接通用技术条件(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焊接通用技术条件SDZ018-85本标准适用于水利电力系统一般机械及钢构造产品的手工电弧焊和埋弧自动焊。凡产品图样或技术文件中无特殊要求时,均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1 一般技术要求1.1 焊接工作应配备专职的焊接技术人员、焊接检查和检验人员。1.2 焊工应经专门的技术训练,从事、类焊缝焊接的工人,需按SDZ009-84?手工电弧焊及埋弧自动焊焊工考试规那么?或其他有关焊工考试规那么进展考试,并取得第三方公证单位认可的焊工合格证。1.3 焊接原材料和焊接材料的型号、规格和订货要求应符合图样和技术文件规定,材料的代用应执行代用制度。材料进厂时,应按材料标准的规定检查验收,必要时可进展抽检复验。

2、对无牌号、规格、无质量保证书的原材料和焊接材料,只有经过检验和鉴定,确定其规格、型号、质量状态后,方可使用。1.3.1 焊接材料的选用,应根据母材的化学成份、机械性能、焊接接头的抗裂性、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及使用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参照表1选用。表1 焊接材料的选用及预热、焊后热处理规X注:回火加热速度不大于200/小时,保温时间一般为0.04时/毫米,最低不少于两小时,以2.53/分钟的速度缓冷至300后空冷。1.3.1.1 同种钢材之间的焊接,焊接材料的选用,一般应符合以下要求:a.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应与母材相当;b.工艺性能良好;c.低碳钢及低合金钢焊接的焊条应符合GB981-76?低碳

3、钢及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条?的要求。1.3.1.2 异种钢之间的焊接,焊接材料的选用应符合以下要求:a.两侧均非奥氏体不锈钢时,可根据合金元素含量较低(或强度等级较低)的一侧钢材选用。b.其中一侧是奥氏体不锈钢时,可选用含镍、铬量比不锈钢更高的焊条(焊丝)。1.4 焊前准备。1.4.1 焊接前必须根据材料的可焊性、构造特点、设计要求、设备能力、使用条件及施工环境等因素编制合理的焊接工艺。1.4.2 首次使用的钢种以及改变焊接材料类型、焊接方法和焊接工艺,必须在施工前进展焊接工艺试验。并按有关标准进展工艺评定。1.4.2.1 工艺试验所取得的焊接位置,应包括现场作业中所有的焊接位置。当现场实际焊接作

4、业中,存在明显的阻碍焊接过程的障碍时,应在试验中考虑设置模拟障碍。1.4.2.2 工艺试验所使用的母材及焊接材料,应与工程上使用的一样。1.4.2.3 工艺试验结果评定内容,除无损探伤、拉伸及冷弯试验外,还应根据材料性质提出有关力学性能试验、金相试验、抗裂试验和化学试验等。1.4.2.4 在焊工考试和工程施焊前,必须具有合格的试验评定结果,该结果应由技术负责人验证。1.4.3 焊接材料的使用。1.4.3.1 焊条应根据说明规定进展烘干,烘干的焊条应在100150保温,随用随取。烘干的焊条位置于空气中超过四小时,重新烘干,重新烘干次数不超过两次。1.4.3.2 焊丝外表不得有油污、水、铁锈等,不

5、得有小角度弯曲。1.4.3.3 焊剂颗粒度应符合说明书要求,焊剂使用前应烘干,烘干温度和保温时间,按说明书要求进展,烘干的焊剂要随用随取。1.4.4 钢构造焊缝分类参照表2。表2 钢构造焊缝分类2 零件加工及装配2.1 零件加工坡口型式的选用,应考虑昼减少填充金属,保证焊透,防止产生裂纹及未熔等缺陷,还应考虑加工方便,焊工操作方便以及减少应力与变形等因素。具体坡口选用型式可按GB985986-80?焊接接头的根本型式与尺?选用,或参照SDZ008-84?水工建筑物金属构造焊接技术规程?中的表2选用。、类焊缝坡口的加工应采用机械加工,类焊缝那么可采用热加工方法加工坡口。坡口加工完成后应进展检查,

6、对超过规定的外表不平,局部凹凸、裂纹、夹层等缺陷应予去除和修整。2.1.1 型钢、钢板的零件,切割后的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2.1.2 弯曲加工的圆弧形零件,直径小于1米的,用弦长等于或小于0.8直径的弧形样板进展检查,间隙不得大于1毫米,直径大于1米小于3米时,用弦长等于或不小于1米的弧形样板进展检查,间隙不得大于1.5毫米,直径大于3米时,用等于或不小于1.5米弦长的弧形样板进展检查,间隙不得大于2毫米。2.1.3 边缘刨加工的零件,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GB1804-49?公差与配合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的Js14或js14的规定。2.1.4 零件经矫正后的形

7、位公差应符合以下规定。2.1.4.1 型钢、钢板的平面度、垂直度、不扭曲度应符合表4的规定。2.1.4.2 钢板零件刨边后,边棱的直线度不得大于边棱长度的0.5/1000,且不大于1.5毫米。2.1.4.3 型钢及钢板切割后,厚度方向的垂直度偏差:当板厚10毫米时,不超过1毫米;1020毫米时,不超过1.5毫米;20毫米时不超过2毫米。切口处边缘不得有裂缝及超过1毫米的缺棱,飞刺应加以清理。2.1.4.4 钢板零件边棱之间的垂直度与平行度不得大于相应尺寸公差之半。2.1.4.5 型钢零件切割断面对其外表之垂直度,以及型钢零件切割断面之间的平行度,不得大于型钢零件切割断面之间的尺寸公差之半。2.

8、1.4.6 气割边棱,不得有裂纹、熔渣及氧化铁皮,其割痕深度不得大于表5的规定,割痕内允许有少量高温氧化膜存在。2.1.5 在焊缝及其边缘上不宜开孔,必须要开孔时,应在1.5倍孔径X围内全部进展无损探伤。2.2 零部件拼装2.2.1 拼装焊接零件时,其相互位置偏差应符合以下规定:2.2.1.1 拼装对接接头应符合表6的规定。2.2.1.2 钢板对接在宽度方向的偏差2mm(见图1)。2.2.1.3 型钢对接在高度方向的偏差1mm(见图2)。2.2.2 拼装焊接工字梁及箱形梁应符合表7的规定2.2.3 拼装型钢组合断面的构造时,应符合表8的规定。2.2.4 拼装管路时,管路中心线的同轴中应符合以下

9、规定:a.当管壁厚度小于或等于5毫米时,向轴度小于或等于0.5毫米。b.当管壁厚度大环于5毫米时,同轴度小于或等于管壁厚度的0.1倍。c.管路的同轴度最大不得超过2.5毫米。2.2.5 设备、容相等钢板管相部位节组对时,纵向之间距离应大于三倍板厚,且应小于100毫米,同一管节相邻两条纵向之间应大于500毫米。2.2.6 不同厚度钢板对象,钢的厚度且大于4毫米时,应相邻,倾斜宽度不小于4倍厚度量。焊接3.1 焊接条件3.1.1 焊件应放置稳固,以防止产生变形和附加压力。3.1.2 不许在焊接部位以外地方引弧、试电流、焊接临时支架和其他非构造件。装配时留下的焊痕,应补焊磨平,对于合金钢那么应补作磁

10、粉探伤,着色检查。3.1.3 露天施工,五级风以上或有穿堂风时应有挡风措施。凡遇雨、雪、大雾等情况,无措施不得焊接。3.2 手工电弧焊3.2.1 装配点焊时应使用与产品焊接时一样牌号的焊条,并应遵守一样的工艺条件(如预热等)。焊点应有一定强度,但厚度不应超过正常焊缝的二分之一。一般厚46毫米,长3060毫米。对于冬季施工的低合金钢构件,焊点厚度可适当加大至8毫米,长80100毫米,间距不小于400毫米,并注意引弧,熄弧均应落在距焊缝端部1530毫米处。3.2.2 点焊焊缝应保证与母材两那么有良好的溶合,不得有夹渣、理解纹等缺陷,否那么正式焊接时必须去除重焊。对于、类焊缝,点焊应由合格焊工承当。

11、3.2.3 大型薄板构造件应在装配位置进展焊接,并采用偶数焊工由中心向外转对称分段焊接。所有焊工同时施焊,其焊接规X(焊条直径、电流强度、焊接层次、焊接速度)及焊接方位的对称性应根本一致。3.2.4 超过1000毫米以上的焊缝应采用分段退焊。3.2.5 多层多道焊时,层间接头应错开30毫米以上。3.2.6 为降低焊接应力,用跟踪锤击法,锤头半径为5毫米,锤击不应在表层和每道进展,且应防止在300500兰脆区进展。3.2.7 厚板大刚度构造件焊接,每条焊缝应连续焊接,不宜中断。必要时可采取预热、控制层间温度、缓冷和后热消氢处理等措施。后热消氢处理,目的是防止延迟裂纹,其措施如下:焊后立即加热,加

12、热温度一般为250300,加热X围为沿焊缝两侧200毫米以内,保温时间12小时。3.2.8 低合金钢重要构造件的手工焊接,采用碱性焊条时,应按以下原那么施焊:a.必须短弧操作,弧长一般控制在焊条直径的0.50.8倍之间,窄焊道,直流反接。b.运条角度应垂直于坡口平面,加大在坡口两侧停留的时间,以保证良好的溶合。c.在引绵时不得拉长电弧烘烤焊缝:熄弧时应填满弧坑,防止弧坑裂纹;引弧和熄弧必须熔化在焊道内。d.焊条在焊接方向与钢板间夹角在6080之间。焊接过程不得随意挑弧,以免破电弧的保护气腔。3.2.9 允许不预热焊接的最低环境温度参考表9。表9 低合金钢允许不预热焊接的最低环境温度3.2.10

13、 复杂的构造应分成部件拼焊,校正后进展组装。3.2.11 对于低合金钢、厚板大断面焊缝的焊接,应采用多层多道焊。低氢焊条的摆宽度不超过焊条地径的34倍。每层焊接厚度不超过焊条直径的1.5倍。3.2.12 对于要求焊透的、类角焊缝,按焊透要求编制工艺并按、类焊缝质量标准进展检查。焊角要求圆滑过渡。3.2.13 、类焊缝在同一位置的返修应按返修工艺进展,返修次数不得超过两次,超过两次处理,应经单位施工负责人批准并作好记录。3.2.14 板端堆焊长肉高度不得大于板厚的二分之一,且不超过全长的15%。3.2.15 严禁向焊缝内填加异物。3.2.16 对于要求焊透的双面对接焊缝,反面施焊前应清根处理,经

14、检查,无缺陷前方可进展。3.3 埋弧自动焊及半自动焊3.3.1 平板长缝对接焊和角焊缝应采用埋弧自动焊。焊肉厚度大于8毫米应分层分道焊。3.3.2 自动焊对接接头的点焊选用相似强度等级焊条,焊点厚度一般超过6毫米,长3060毫米。两端引弧板应点焊结实。3.3.3 自动焊引弧板厚度应与工件一样,接头处应焊透或垫以焊剂垫。无预留边的焊件引弧板的坡口应与工件一样。每块尺寸应不小于50100毫米。3.3.4 对接焊缝焊接过程中要严格保证焊条对中,沿焊缝方向应划出检查线,以便焊后检查。3.3.5 焊剂复盖要均匀一致,一般厚度为3050毫米。3.3.6 对接缝引弧,断弧均应在引弧板上,一般距端部50毫米。

15、环形缝引弧接头应与焊缝错开100毫米以上。3.3.7 有上拱要求的梁,应先焊腹板与下翼板连接的焊缝。3.3.8 供埋弧自动焊用工业电源,一次电压波动不得大于5%,工作过程电压波不得大于5伏。交流埋弧自动焊电弧电压的波动值在3伏之间,电流的波动在50安之间,直流埋弧自动焊电弧电压的波动值在2伏之间,电流波动在30安之间。超过上述X围时应停顿焊接,检查送丝、导电和供电系统。3.3.9 、类焊缝埋弧自动焊焊缝的缺陷用手工电弧焊修补,应由合格焊工使用相似等级的焊条,选择正确的工艺规X进展焊补。3.3.10 大直径压力钢管环缝埋弧自动焊,应先焊接内环缝并加焊剂垫,也可用手工焊封底。4 焊接变形的矫正及焊

16、接构造件的热处理4.1 焊接变形的矫正,可用人工或在压力机上进展,但不准在300500时进展。4.2 用气体局部加热矫正时,其加热温度可在700850之间,对普通低合金钢不宜超过900,且不准水冷。4.3 对受力复杂的焊接构造件和要求焊后精加工的构件,焊后应立即消除内应力,可用高温回火,或200300局部低温回火法消除内应力。4.4 焊接构造件的热处理,按规程或工艺进展,参照表1。4.5 热处理后的焊接构造件应由质量检查部门重新检查。5 焊接件成品检验5.1 焊接件的非机械加工面和机械加工面的未注公差尺寸之极限偏差应符合GB1804-79中的Js15或js15之规定。5.2 焊接件平面之直线度

17、在1000毫米长度内不得大于1毫米,全长不大于165/1000,且不大于6毫米,直线度应在被测平面之全长上检查。5.3 焊接件平面的平面度,应符合表10之规定。5.4 焊接件圆柱外表的圆柱度,应在有直径公差X围之内。5.5 焊接件外表之间的同轴度、垂直度、平行度与对称度不得大于相应尺寸公差之半(见表11)。6 焊缝检验6.1 焊缝应符合图样、工艺文件和本标准的规定,分别进展以下工程的检验;a.用肉眼或借助5倍放大镜进展外观检查,焊缝质量应符合表12的规定。b.、类焊缝的两端,距焊缝中心50毫米处应有焊工钢号印记。6.2 工作压力小于3公斤的容器用煤油渗漏法检验焊缝的致密性。先将白烟粉涂于正面,

18、反面刷煤油,渗透5-30分钟观察,白粉上无油渍为合格(试验温度不应低于5)。6.3 对接焊缝X光透视检验依据DJ60-79或GB3322-82;超声波检验依据1152-81,3144-82。检验应着重在焊缝接头处、穿插部位,经过处理的焊缝及易出缺陷的部位。检验部位必须做好标记。检验时发现有不能允许的缺陷时,应在延伸方向可疑部位作补充检查。如补充检查仍不合格,那么对该焊工在该条焊缝上所焊的全部焊缝进展检查。6.4 水压试验按以下规定进展:a.水压试验在无损探伤和热处理后进展;b.试验压力不得小于工作压力的1.5倍;c.焊接件到达试验压力时,需保持5分钟以上,焊缝处不得有汇漏和潮湿;d.试压过程中,不准修被焊缝,水压处于试验压力时,不准敲击焊缝。压力降到工作压力后,方可用铁锤轻敲焊缝附近进展检查。6.5 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试验和金 相试验按以下规定进展;a.试验取样应在焊接材质、工艺参数与实际工程一样的试板上截取;b.焊接接头的物理性能试验按表13中有关规程进展。表12 焊缝质量外观检查标准 mm表13 焊接接头物理试验标准表14 单面焊未焊透及内凹评定标准附加说明本标准由水利电力部XX机械设计研究所起草。本标准由水利电力部机械制造局解释。. .word.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