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屿二期墙后抛石棱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9260602 上传时间:2022-05-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嵩屿二期墙后抛石棱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嵩屿二期墙后抛石棱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嵩屿二期墙后抛石棱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嵩屿二期墙后抛石棱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嵩屿二期墙后抛石棱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 港嵩屿港区二期岸壁工程B标段墙后二片石、抛石棱体、混合倒滤层、土工布分项施工方案单位: 日期:10 / 12港嵩屿港区二期岸壁工程B标段墙后二片石、抛石棱体、混合倒滤层、土工布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海沧开发区,嵩鼓水道和九龙江入海河道交汇处的象鼻嘴海域。港区西侧为嵩屿电厂与配套煤码头,港区北侧为博坦油库与其配套油码头,东侧隔嵩鼓水道与鼓浪屿相望,南侧隔海与招银港区相望。本工程设计规模为可靠泊10万吨级集装箱船码头,结构型式为不带卸荷板的重力式钢筋砼沉箱结构。墙后回填施工按设计要求包括有二片石、10100kg块石、混合倒滤层、土工布。墙后回填施工方法以+1.5m为界分两层进行。-6

2、m+1.5m部分采用水上抛填;+1.5m以上采用陆上抛填,具体分层情况如下图1所示。图1-1 墙后回填断面图二、自然条件1、水文特征1) 潮汐性质:本海区潮型属于正规半日潮。2) 基准面与换算关系:基准面与换算关系如图2-1所示:平均海平面黄海平均海平面 3.57m 3.342m厦门理论最低潮面面 0.22m 厦门鼓浪屿验潮零点(厦门零点)图2-1 基面关系图3) 潮位特征值 (本文所有潮位值与高程均从理论最低潮面起算) 极端高水位(五十年一遇): 7.34m极端低水位(五十年一遇):-0.22m4) 海流本海区海流属规则半日潮流,拟建码头区无实测海流资料。参考工程附近的海流观测资料,临近象鼻

3、嘴南侧的测流站实测最大流速如表1-1。 实测最大海流流速表 表2-1 潮时流速(cm/s)流向(度)层次涨潮105.92910.2H落潮137.21010.2H5) 波浪(1) 波况海区常浪向为SE向,频率66.84% ;次常浪向ESE向,频率12.46% 。强浪向为S-SE、H1/10公1.4m,周期T为4.9秒。(2) 设计波浪要素码头:波向ESE向,重现期五十年,H1%4.86m,T=6.5s,L=65m。北岸壁、护岸:波向NE向,重现期五十年,H1%2.89m, H4%2.45m,T=4.0s,L=25m。2、气象1) 气温湾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月平均气温2月份最低,平均气温12.

4、4;7月份最高,平均气温28.5。2) 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1183.4mm年最多降水量1998.8mm年最少降水量892.4mm(1970年)日最多降水量239.7mm(1973年4月23日)日降水量25mm的天数多年平均13.6d本地区降水主要集中于4-8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7%,其中6月份降水量最大。3) 风况本地区春、夏两季以SE风向为主,秋、冬两季以NE风向为主,每年5-6月下午常有较强的NE或SW向风,平均风力3-4级,最大5-6级,瞬时极大风力可达7-8级。4) 相对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78%。六月份相对湿度最大,为86%;11月份相对湿度最小,为67%。5) 雾况 多年平均雾日

5、数(能见度1km)22d,最多36d(1973年),最少8d(1971年)。全年以3-4月雾日数最多,月平均雾日数5.4d。3、主要海洋自然灾害地区海洋自然灾害的种类主要有:台风、台风暴潮与暴雨、海岸侵蚀、地震灾害、赤潮等。与本工程关系较大的自然灾害是台风、台风暴潮、暴雨与地震灾害等。1) 台风湾地处海峡西岸,每年710月经常受到台风影响。2) 台风暴潮沿海是台风暴潮的多发区之一。3) 暴雨的暴雨(日雨量高于50mm)最早始于2月份,结束于11月份,多集中于46月份(占87%),以78月份最多(占37%)。4) 地震灾害根据区域地震地质资料,市辖区没有发生过强烈的破坏性地震,其遭受的震害主要是

6、区外强震所产生余波。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三、编制依据与采用标准(1) 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JTJ290-98);(2) 交通部水运工程测量规(JTJ203-2001);(3) 交通部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12.26;(5) 中华人民全生产法 2002.11.1;(6) 市政府颁发有关环保、安全的法令、法规;(7) 临时设计施工图纸;(8) 合同文件(包括设计文件、招标文件、技术规格书、设计技术交底会议纪要)。四、施工工艺流程水上抛填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二片石垫层1

7、0-100kg块石理坡回填砂至1.0m二片石垫层二片石垫层混合倒滤层铺设土工布图4-1 水上抛填施工工艺流程图陆上抛填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二片石垫层汽车运块石就位倾倒抛填装载机、挖掘机整平理坡二片石垫层铺设土工布混合倒滤层图4-2 陆上抛填施工工艺流程图五、施工顺序与施工方法1、施工顺序墙后回填根据振冲砂施工顺序总的走向为由南向北,即从本工程A、B标段交接处开始,逐步向北推进。2、施工方法21抛填棱体211 水上抛填棱体墙后抛石棱体在水上振冲砂验收后立即进行二片石垫层的抛填,在二片石垫层抛填一段距离之后再采取分段分层的方法进行墙后块石抛填。1) 定位定位船采用GPS定位,配合沉箱上设置特征旗标

8、进行校核,并在作业时用全站仪对GPS进行复核。2) 石料的选择基床石料规格设计采用10100kg块石,自然级配,石料的饱和抗压强度不低于50Mpa,未风化、不成片状、无严重裂纹。石场经过考察、试验,石料的规格、强度均应符合要求。石料装船前,应该严格把关,对不符合要求的石料严禁装船,石料运至现场时,施工主管人员要进行检查,合格后方能使用。3) 石料上驳石料来源于开发区石场,石场旁边配有简易上料码头,石料经检查符合各项指标后上驳运至现场,为防止船舶靠泊时因风浪影响与下料码头碰撞,装石船舶必须在涨潮时的水位靠泊码头,在退潮时的水位离开码头。4) 过程控制抛石过程600 m3运石方驳直接在沉箱上系缆,

9、利用方驳上配制的装载机进行抛填。100 m3200 m3抛石民船在定位船上系缆,利用定位船上反铲进行抛填。抛石过程中注意抛石平面控制与高程控制,平面控制根据沉箱上所立标进行控制。各抛石层标高用打水砣的方法控制,测量时在临时水尺读取当时的潮位,根据潮位换算抛石层面标高。抛石时要勤打水砣、勤复核旗标、水尺来控制抛石标高与位置。2.2.2 陆上抛填棱体1) 石料装车石料采用装载机进行装车,石料经检查符合各项指标后上驳运至现场。2) 过程控制陆上推填块石石料由自卸车运输通过施工便道至现场,在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下沿码头轴线方向卸石,由装载机推填,并用反铲挖掘机按设计、规要求理坡。施工过程由测量人员放样边

10、线和坡度。2.2 二片石、混合倒滤层施工1)施工顺序在块石回填一定距离之后再进行二片石与混合倒滤层施工。2)施工流程石料准备抛石船定位水深测量二片石(或混合倒滤层)抛填检测验收3)施工方法与要求(1)抛填前,要先进行测量标志,以保证倒滤层厚度与坡度满足设计要求;(2)每段倒滤层抛填完后,应由测量员打水测量,根据检测结果确定补抛位置与补抛量,并补抛以达到设计和规要求; (3)分段铺筑时,应使接缝层次清楚,不得发生层间错位、缺断、混杂等现象;(4)倒滤层施工验收后与时回填覆盖。2.3 土工布铺设1)施工顺序土工布铺设顺序由南往北,在混合倒滤层完成之后立即铺设。2)工艺流程 土工布料选购土工布加工测

11、量人员复核海底标高水下潜水员摊铺(陆上人工摊铺)土工布砂袋压底验收3)施工方法水上铺设土工布应在低潮混合倒滤层顶层露出水面时进行,土工布一端固定,一端放置在方驳上,待测量人员利用GPS定好倒滤层底部位置后,由潜水员下水平整好土工布,并用砂袋压底。陆上铺设土工布时,由人工抬至现场就位,听从技术员指挥由陆上往水下摊铺,并由潜水员水下配合施工。铺设时要求紧贴混合倒滤层,并采用砂袋压底。土工布铺设完毕后,与时进行抛填砂覆盖土工布,以防被水流和波浪冲开。土工布沿码头前沿线方向铺设以保证土工布的整体性,相邻两块土工布连接采用搭接或缝接形式。纵向横向缝接或搭接宽度严格按照设计、规要求控制。六、船机选择施工所

12、需船机类型如下表所示:表6-1施工所需船机设备表序号序船机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 量备 注1定位船300t1艘配反铲2运石方驳600 m32艘配装载机3抛石民船100 m3200 m35艘4挖掘机PC2002台5装载机2台6自卸汽车12 m320辆7交通艇1艘七、工期安排墙后抛石棱体总工程量约为140000m3,计划130天完成;二片石垫层总工程量约为18000 m3,计划120天完成;混合倒滤层总工程量约为16000 m3,计划100天完成;铺设土工布总量为19000 m2,计划120天完成。八、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8.1 抛石棱体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1) 严格把好石料的质量关,石料装船、装车

13、前应认真对石料的质量、规格等进行检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石料严禁装船、装车。(2) 水上抛填过程中施工人员勤校核标位。(3) 施工过程中严把抛石质量关,严格执行质量的自检、互检和专职检查的“三检”制度,分工负责,层层把关。(4)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水运工程测量规(JTJ203-2001)、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的要求进行验收。棱体断面的平均轮廓线不得小于设计断面。(5) 棱体抛填的允许偏差、检查数量和方法如下表: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数量单元测点检验方法1棱体顶部边线100每510m一个断面12用经纬仪和钢尺测量2棱体顶部标高+20002m一个点且不少于三个点用水准

14、仪测量3坡面轮廓线水上200水下300用测深水砣测量8.2 二片石垫层、倒滤层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1)倒滤层材料的规格和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2)倒滤层应连续、分段分层施工的接茬处理应满足设计要求;(3)倒滤层铺设后与时进行检测评定,符合要求即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尽量缩短暴露时间,以防破坏。(4)倒滤层允许偏差、检查数量和方法如下表:倒滤层允许偏差、检查数量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数量单元测点检验方法陆上水上1倒滤层分层厚度5001000每510m一个断面2m一个点用水准仪或测深水砣测量2混合倒滤层厚度100020008.3 土工布铺设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1)土工布按设计与规要求

15、铺设,坡顶的土工布应与上部结构搭接不小于1m,坡趾外伸保护长度不小于2m,相邻土工布铺设水下施工搭接宽度不小于1m,陆上施工搭接宽度不小于0.5m。(2)土工布的坡顶、破趾处理或立缝铺设的固定措施,应满足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要求。(3)土工布织物若出现破损或空洞,与时修补;水下铺设的压稳措施应可靠。(4)验收后,应与时回填覆盖。(5)土工布施工的允许偏差、检查数量和方法如下表:土工布施工的允许偏差、检查数量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数量单元测点检验方法1基层平整度抛石面水下200每10m一个断面每2m一个点检查基层理坡或整平记录水上100砂或砂砾石面水下150水上1002铺设块搭接长度水上

16、L/10抽查30%3用尺测量上、中、下三处水下L/5九、施工过程安全控制措施1、安全保证强制性规定 (1) 参与施工的所有船舶、机械设备、车辆的有关操作人员按有关规程进行合理操作、使用、检查、维修、保养等工作,定期检查船机设备各部件的磨损情况,与时更换不符合规定安全系数的零配件。(2) 参与施工的所有船舶按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核定的载重吨位进行运载,严禁超载作业;机械设备严禁超负荷运转作业。(3) 现场所有施工人员按规定佩戴合格的安全帽、救生衣、相关的劳保防护用品,禁止穿拖鞋作业,非有关施工人员禁止进入施工现场和到施工船舶上停留。2、施工避让(1) 在施工中加强与施工所在地港口管理部门的联系,观察

17、询问每天船舶动态,提前作好避让准备。(2) 作业船舶、车辆、机械设备按指定的施工作业围作业。(3) 船舶在施工过程中防台风、防季候风航行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观察海面上的渔网布置情况、海上养殖设施的具体位置,选择没有任何障碍物的航道航行。(4) 抛石施工的船舶、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要派专人指挥,注意与挖泥船、抛砂船互相避让;夜晚作业时,陆上和海上的作业区必须保证足够的灯光,确保施工船舶、机械设备、的安全。(5) 所有施工船舶服从项目部现场负责人统一安排,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做好和其它分项工程船舶的合理避让,须对方避让时,与时按安全操作规程鸣放信号。3、雾雨天施工(1) 作业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必须严格执

18、行“海上雾中航行规则”;雨天航行或进行施工作业时,能见度不能达到安全航行或作业要求时应选择安全位置抛锚待命,并按规定悬挂明显雾雨天气危险信号灯。(2) 对施工船舶加强雾雨天气安全航行、作业教育,各船舶确保仪器设备、灯光、信号处于良好状态。(3) 机械设备、车辆须在雾雨天气进行施工作业时,必须在能见度达到安全要求的情况进行,且性能、灯光、信号处于良好状态。(4) 机械设备、车辆在雨天施工时要注意避让路面行人,掌握好路面情况,保持安全车速,与时做好预防事故的安全措施。4、防台措施(1) 与时收听当地区域的台风动态,随时做好防台准备。(2) 防台决议如决定防台避风时,未进行装石的船驳立刻停止装石,已

19、装有块石的船驳尽快卸石,定位船应在最短时间起锚,船上的反铲按规定角度将大臂下放。所有船舶做好防台准备后,根据防洪防台领导小组的指令施工水域的所有船舶进入防台锚地避风。(3)船舶进入锚地前要先报告,进港避风时要听从指挥,按规定地点抛锚。防台船舶随时向项目部报告船舶在避风锚地的情况,与时处理船舶在防台中出现的问题,并向防洪防台领导小组报告。十、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1) 加强船舶管理,严格遵循海洋环境保护法,按照海洋环境保护法有关管理条例进行海上施工。(2) 船机在使用或维修过程中做到:在所修机械设备底盘底下铺塑料薄膜。在塑料薄膜上放盛油盒。如有油泄漏,须用吸油棉吸附后,拧放到盛油盒里,将用过的吸油棉放到塑料袋里。(3) 海上危险物品使用:船上配有盛油工具箱,配置吸油棉、盛油盒、溢油分散剂、吸油毡、便携式小型泄漏收集袋、塑料袋、塑料薄膜等工具,用于平时防止或处理油污染。(4) 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保持机况良好,减少噪音强度。(5) 施工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垃圾箱并每天清理,垃圾弃至当地政府许可的地方。船上所有生活垃圾不能直接倒海中,按要求收集到塑料袋中,封闭后用交通船运输到岸上,跟陆地废品一起集中处理。(6) 施工船舶上的材料堆放有序、整齐,施工工具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摆放。任何时候都要做到工完场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