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设计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9258648 上传时间:2022-05-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长相思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学校:辽宁省 本溪市 三十九中学 小学部姓名:真 贞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一、 预习课文,了解整理二、 收集有关的词二、 教学课题使学生通过对词的诵读体会整理的思乡之情,揣摩整理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同时,积累词,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厚实文化积淀。1、朗读中理解本课内容,体会词人暗藏于词中的无限情思,读出词的韵味来。2、感悟词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三、 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授的内容

2、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课中的第三首词长相思。这是一首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词,表达了整理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这首词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整理纳兰性德写景、叙事于一体,升华了羁旅怀乡的主题,意境也由此更加深长。教学重点:1、使学生通过对词的诵读体会整理的思乡之情。2、通过朗读,揣摩整理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3、积累古诗词,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厚实文化积淀。教学难点: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整理的表达方法授课之前利用百度在网上搜索这首词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

3、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关于纳兰性德的简介、生平、作品,以及这首词的写作背景,课堂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通过百度在网上搜索一些跟课文有关的图片资料,做成PPT课件给同学们演示,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四、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回忆古诗词,语言描绘等手段,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多向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体会词人绵绵的思乡情。2、读悟教学法在反复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发展思维,在读中陶冶情操。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反复品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悟。、想象法挖掘教材的空白处,让学生开启想象的闸门,抒发内心的情怀,发表独立的见解,揣

4、摩人物的内心,产生情感的共鸣。在教学中,我按照我校的“激、导、探、创、评”五步教学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探知的欲望,提高学生创新及评价的能力。五、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学1、上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第五课古诗词三首的前两首泊船瓜洲和秋思,谁能把这两首诗背诵一下?2、在泊船瓜洲的整理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江南两岸的春风;而到了秋思的整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第三首长相思的整理纳兰性德的心中,乡愁又是什么呢?二、定标导向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五课古诗词三首的最后一首词长相思。【板书】(课题及整理) 5 古诗词三首 长相思 纳兰性德三、主动

5、探知1、我们学习前面两首古诗时,运用了什么样的学习方法?谁能说给大家听一听。(读古诗、知整理、解诗句、展想象、悟诗情) 这节课,我们用这种方法来学习这首长相思。(课件展示词长相思)2、看屏幕,自由朗读这首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活动】学生看屏幕,自由朗读。 【教师活动】教师可做适当指导。3、指名朗读。 【教师活动】(课件出示断句)教师范读。 【学生活动】学生练习朗读。指名朗读,齐读。4、你了解这首词的整理纳兰性德吗?谁来介绍他? 【百度百科】纳兰性德简介bbb:/baike.baiduaaa/view/3507.htm5、你知道他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词吗? 【百度文库】写作背景bb

6、b:/6、请同学们默读长相思,看看书中的插图,读读书中的注释,同桌之间说一说这首词大概讲了什么意思? 【学生活动】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词意。 学习上阕: 【教师点拨】(1)谁来读读这首词的上阕?(2)“山一程,水一程”你怎么理解的?(翻过了一座座山,趟过了一条条河) 为什么用“山一程,水一程”而不用“山一座,水一条”呢?整理要告诉我们什么? (远离故乡,跋山涉水,行军非常艰难)(3)“身向榆关那畔行”“榆关”指哪里?“那畔”什么意思? 通过这句话,我们知道整理“身”在哪里?【板书】身在征途(4)“千帐灯”说明什么?(说明此行队伍庞大)(5)谁再来读读这首词的上阕,这句词写了什么?(6)在上阕中整理

7、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板书】叙事(7)读了这句词,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我看到了将士们翻山越岭的画面。我看到了将士们辗转反侧的画面。我看到了将士们眺望家乡的画面。我看到了风雪交加的画面。我看到了刀光剑影的画面。学习下阕: 【教师点拨】(1)过渡:整理在这样一个夜晚,会想到什么呢? (想到家乡,想到家乡的亲人,想到家乡的温暖)(2)整理是怎样写的?谁来朗读下阕。(3)“风一更,雪一更”你是怎么理解的?(一阵风,一阵雪) “更”字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每更为现在的两小时。 整理用“更”字要表达什么呢?(风雪很大,风雪交加,天气变得更恶劣了)(4)“聒碎乡心梦不成”“聒”什么意思?(声音

8、嘈杂) 什么声音这么嘈杂? 这是什么描写?(环境描写) 整理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板书】写景(5)通过这句词我们知道整理的“心”在哪里?【板书】心系故园(6)“故园无此声” 整理为什么会想到故园? (帐外风雪交加,整理孤独、寒冷,自然会想到故园)(7)他会想到故园的什么?(故园的温暖、宁静、祥和)(8)谁来再读词的下阕,这句词写了什么?7、对比引读在故园,春暖花开的时候,整理去郊外踏青,放风筝,可在这里,有的只是 在故园,当明月东升的时候,整理和家人围坐在庭院里,数着天上的星星,可在这里,有的只是 在故园,当朋友相聚时,整理和朋友们一起畅饮,一起高歌,可在这里,有的只是 8、此时此刻,你感受到

9、了整理怎样的一颗心? (孤独、思念、期盼、破碎、痛苦、伤感)9、写出了整理的【板书】思乡之情10、你能把你内心的感受读出来吗? 【学生活动】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教师活动】教师适当点拨,激发学生感情。11、总结板书。12、【课堂延伸】这次出行,纳兰性德还写了一首词,题目叫菩萨蛮。【百度搜索】在豆丁网中关于纳兰性德的菩萨蛮 bbb:/www.docinaaa/p-748181.html在这首词中,他留有这样的词句:“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引读:长亭外,杨柳依依,哀怨的家人深情地问他(齐读此句)但是,圣旨铁定、君命难违呀!他只能(齐读: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古道边,芳草

10、萋萋,伤感的朋友深情地问他(齐读此句)但是,报效朝廷、建功立业是男子汉的理想呀!他只能(齐读: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月光下,秋风瑟瑟,孤独的纳兰性德深情地问自己(齐读此句)13、纳兰性德真的轻离别吗?再读长相思用心体会。(课件出示长相思音乐)【百度搜索】在土豆网中适合朗读这首词的背景音乐 14、就这样,纳兰性德将自己对故园的无限思念和依恋写进了这首感人肺腑的长相思中。引读: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作长相思15、让我们跟随纳兰性德一起走出帐篷,眺望远方的故乡,深情地吟诵。齐读长相思。四、运用创新1、家乡在游子的心中,永远是最温

11、馨、最令人魂牵梦萦的地方,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思乡之情的词,读给同学们听听好吗?【百度搜索】描写思乡之情的词 bbb:/zhidao.baiduaaa/question/119300599.html?fr=ala0 bbb:/zhidao.baiduaaa/question/119960613.html bbb:/zhidao.baiduaaa/question/158523684.html2、词的句式长短不一,读起来朗朗上口。你还知道描写其他方面的脍炙人口的词吗? 【百度搜索】脍炙人口的词bbb:/wenku.baiduaaa/view/85dfde36a32d7375a41780fb.html

12、bbb:/bbb:/wenku.baiduaaa/view/1cb01d89680203d8ce2f2452.html五、总结评价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它犹如一杯香茗,飘着悠悠茶香,越品越醇,越品越浓。那么,就让我们一起体会纳兰性德的思念家乡的心情,再读一遍长相思这首词,来结束今天的学习。告诉同学们,如果有不理解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通过百度去网上搜索相关内容参考复习板书设计5 古诗词三首身在征途 (叙事)长相思 思乡之情纳兰性德 心系故园 (写景)六、 教学反思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词人暗藏于词中的无限情思,有感情地

13、朗读词。 教学本课时,我遵循语文课程的特点,努力做到三维目标整合,课程资源整合,教学方式整合,在整合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情感上下工夫。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咀嚼品味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互文参读中升情;古诗词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其本身又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本课教学引领学生融入这种文化,从而洗涤心灵,铺垫精神底子。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以读为本。古诗词之美首先在于它的音律美,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优美动听。所以学古诗词必先朗诵。长相思在声声朗读中被感知、感受、感悟,从读得“字正腔圆”到“有板有眼”,从读得“正确”、“有节奏”到读出“味道”与“

14、感觉”,读出征程的“画面”与故园的“情景”。二、想象感悟。学生们通过想象,感悟纳兰性德的“征途”跋山涉水、辗转反侧、抬头仰望、孤独沉思,充满了远离与牵挂。在与“征途”对话后,我通过问题将对话切换到词人的家乡和故园。在“故园”想象中,我提示词人在家乡生活的多种可能,不断拓展学生对话的思路学生们想象并感悟着家乡的美丽、温馨、安宁和祥和。三、拓展文本。为了深入展开“词人为什么身在征途,心系故园?”这个话题的讨论,我进行了文本的拓展“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这是词人的自问,也是学生在老师点拨下生成问题的概括,更是教者在师生与词人对话过程中的拓展。学生模拟词人的“家人”、“朋友”,以及词人自己

15、一次次叩问“问君何事轻离别?”再次将学生引入“故园”情景的追思中,“故园”的感悟步步加深,“乡愁”越来越浓。在一次次地反问中诉说着自己的理想与壮志。学生在词人的精神诉说中体悟到词人“身向榆关那畔行”并非“轻离别”,而是为了保家卫国。七、 教师个人介绍省份:辽宁省 学校:三十九中学(小学部) 姓名: 真贞职称:小教一级 电话:13941469579 电子邮件:fjlovezz163aaa通讯位置: 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三十九中学(小学部)本人毕业于辽宁省本溪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一直担任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工作。毕业至今一直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念,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工作以来,我不断学习,潜心研究教学方法,学习教学技术,将所学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积极参与区市级教研活动,吸取前辈的经验和专家的指导,总结出自己的想法;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高效率地利用优质网络教育资源。未来路漫漫,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定能改善不足,发扬优点,在教育的路上越走越好!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7 / 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