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孝悌”之道的内涵及意义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238703 上传时间:2022-05-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孔子“孝悌”之道的内涵及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孔子“孝悌”之道的内涵及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孔子“孝悌”之道的内涵及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孔子“孝悌”之道的内涵及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孝悌”之道的内涵及意义(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孔子“孝悌”之道的内涵及意义孔子“孝悌”之道的内涵及意义黄怀信摘要孝悌,是人伦之必须。它不仅可以促使家庭和谐,而且有助于社会和谐。孔子讲究“孝悌”,不仅有完整的“孝悌”之道,而且其内涵丰富。比如他主张孝养父母必须敬,认为孝子不能让父母为其行为担忧,主张孝子必须维护父母的声誉,认为孝子必须顺从父母,认为孝子必须继承父亲的遗志、孝子必须在做人和事业上有所成功等等。除过子女对父母讲孝,孔子还认为弟子对老师也应讲“孝”。他把“孝悌”提到政治高度,认为“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是“士”干事的人国家工作人员的重要标准。这些思想,均值得批判地加以继承和弘扬。关键词论语孔子“孝”“悌”讲孝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

2、德。尚书?尧典篇中,就有舜帝对“顽”父“嚚”母“克谐以孝”的记载,说明孝道在中国出现很早。康诰篇记周公的话说:“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可见不孝不友在当时已被认为是甚于“元恶”的丑行。而“友”,正是指“友于兄弟”,是悌的表现。孔子继承这一传统,对孝悌特别重视。他认为:“孝,德之始也;弟(悌),德之序也。”1论语中,就有19次提到“孝”,5次讲到“悌”(本作“弟”),可见讲“孝悌”是孔子的重要思想。“孝”为什么就是德之始呢?论语?学而篇记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可见他认为孝悌是一个人从小就应具备的基本品德。从小就应具备,所以为“始”。正因为如此

3、,所以他的弟子有若进一步总结出:“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2的论断。关于“孝”的具体内涵,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善事父母”。字的结构,是“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子承老,即子女承事老人,故曰善事父母。至于怎样才算善事,并没有明确说明。尚书?酒诰篇,也只提到“孝养厥父母”。看来,“孝”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人自明的真理,其基本内容是孝养。而在孔子那里(根据论语),则对“孝”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首先,孔子认为,孝养父母必须敬。论语?为政篇记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可见在他看来,只供养父母还不能算是孝,真正的孝,必须是敬养。因为人毕竟是有感情

4、的动物,如果只养不敬,与养犬马确实没有什么区别。道理无疑是浅显的,但很多人往往做不到,所以孔子借机予以批评。其次,孔子认为,子女不能让父母为其行为担忧。也就是说,子女让父母省心才算孝。论语?为政篇记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只让父母为其疾病担忧。言下之意,就是说除疾病外,一切不让父母担忧。疾病之所以在外,因为疾病属于“天灾”,不是人的行为可以决定的。那么也就是说,子女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做使父母担忧的事,当然也包括毁伤自己的身体。孝经所载孔子在回答曾参所问时所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话,无疑是对“父母唯其疾之忧”一句的进一步解释,看来孔子确有这一思想。三,子女必

5、须维护父母的声誉。为政篇记孟懿子问孝,子曰:“毋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毋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所谓“毋违”,根据其下文可知,是指毋违于礼,即不要违反社会礼法。“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孝,也就是说生不事之以礼,死不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就是不孝。生不事之以礼,死不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之所以为不孝,因为不按礼法事奉或安葬、祭祀,皆会被人指责;被指责的自然是子女本人,但其父母也难免跟着受害。比如今人指责一个人,往往说那是某某人的儿子,或者说某某人的儿子如何如何。可见会伤及父母的名声。所以,孔子以“生,事之以礼;

6、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孝,无疑有维护父母声誉之意。当然,孔子对孟懿子提出这样的告诫,无疑是有的放矢,因为孟懿子可能有类似的行为,但真正内涵,无疑是要人们时时注意维护父母的名声,为父母争光。四,子女必须顺从父母,哪怕是不合格的父母。论语?先进篇记孔子赞扬闵子骞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意思是人不说离间他与父母及兄弟关系的话。之所以言此,因为闵子骞的母亲是继母,经常虐待闵子骞。受虐待而人不说离间他们关系的话,说明闵子骞必定顺从他们而无怨言,所以外人无话可说。可见孔子认为顺从父母,哪怕是不合格的父母,就是孝。后世讲“孝顺”,恐怕就是这个意思。当然,这种

7、孝,在现在看来一般人是不能接受的。五,子女必须继承父亲的遗志。论语?学而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里仁篇也有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之章。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就是说在三年服丧期间,不改变父亲生前的办事主张或处事方针。显然,这里面含有继承父亲遗志的意思。当然,所谓三年,并不是绝对的。但三年不改,无疑是有道理的。因为三年服丧,为的就是悼念,如果遽改,显然服丧也就失去了其意义。六,子女必须在做人和事业上有所成功。论语?子路篇记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

8、党称悌焉。”可见是把宗族称孝作为士的标准之一。士,就是干事的人。干事的人,自然有其事业。而又把宗族称孝作为一个条件,说明孝子在事业上一定要有成就。当然,做人方面也应该是成功的。孝经里引孔子说:“立身行道,扬名於後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看来孔子的孝确实含有立身行道方面的内容。除过子女对父母,孔子还把“孝”用在弟子对老师和人对鬼神方面。比如为政篇记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馂,曾是以为孝乎?”显然是指弟子孝敬先生。而“色”,显然比“敬”的要求更高。因为对父母只要心里面敬,容色方面有时侯可以不计。而对先生,容色和悦,则是时时必须的,否则

9、就是不敬、不孝。事实上,社会上经常可以看到有子女对父母发脾气,却很少看到学生对老师发脾气,就是这个原因。关于孝敬鬼神,论语?泰伯篇记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言“致孝乎鬼神”,显然是指祭祀。可见在孔子那里,祭祀鬼神亦可谓之孝。这与诗书的说法是一致的。“悌”(本作“弟”),一般理解为顺从或敬爱兄长,其实并不全面。说文云:“弟,苇束之次弟(第)也。”引申之,凡有次第皆曰“弟”。兄弟有长有幼,即是次弟。既然有次第,就必须循其次第,所以才叫“弟(悌)”而循其次第,显然是双向的。即既要求幼从长,也要求长护幼。就是说兄要像兄,弟要像弟,兄弟之间要

10、有“长幼之节”。当然,弟弟一方的责任更大一些,所以才有“弟弟”之称。因为“弟弟”,实际上就是“悌弟”。大戴礼记?曾子立事云:“孝子善事君,弟弟善事长。”可见“弟弟”不是随便就能叫的。孔子不仅主张小孩子要“出则悌”,而且认为一个干事的人,即国家工作人员“士”,必须做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孔子讲“孝悌”的目的何在?首先,善事父母,是人伦之必须,是一个正常人本应具备的德行。因为正像孔子所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3。那么,乌鸦尚知反哺,何况人乎?同样,“悌”也是人伦之必须。论语?微子篇记荷蓧丈人“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返见之。至,

11、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旧衍可字)废,君臣之礼如之何其废之也?”子路转述孔子的话“长幼之节不废”,无疑是据“见其二子焉”而知,因为见其二子必有长幼之别。可见在孔子那里,长幼之节是不可废的人伦必须。其次,“孝悌”可使家庭和谐。闵子骞被称为“孝”,是因为“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而“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正是家庭和谐的反映。兄弟之间讲究“悌”,家庭自然也无“阋于墙”之虞。可见“悌”也有助于家庭和谐。再次,“孝悌”有助于社会和谐。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而且普通人对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4,必不违犯社会规范;“出则悌”,必能减少社会矛盾。若能如此,社会自

12、然多一份和谐。而君“孝慈”,更能使百姓尽“忠”5;而君民一心,社会自然也就更加和谐。周易?家人卦彖传曰:“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所谓“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主要就是指孝悌之道。可见古人已经知道孝悌关乎“天下定”即社会和谐安定。所以,孔子把“孝悌”提到政治的高度。如有人问他:“子奚不为政?”他说:“书云:孝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6认为讲“孝”、“友(含悌)”就是讲政治。并且把“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作为衡量是否称得上“士”的重要标准。可见孔子主张“孝悌”,并不是单纯出于人伦的考虑。需要指出,对于孔子的“孝悌”思想,今

13、人一般只注意其“孝”,而很少提到“悌”,实在是很大的失误。事实上“悌”所起的社会作用,并不亚于“孝”。孔子说“出则悌”,说明“悌”并不局限于家庭。所谓“出则悌”,就是在社会上讲究“悌”。在社会上讲究“悌”,就是尊重社会上所有比自己年长的人,护让比自己年少之人。今天所谓“尊老爱幼”,实际上就在这个范畴之内。细观当今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种种摩擦与纠纷的发生,主要都是因为当事人不知“悌”的缘故。而社会上一切不讲先后次序的无序现象,比如不排对、加塞之类,实际上也都属于不知“悌”的表现。所以,我们不但不应当忽略“悌”,而且应该大力提倡“悌”,教育人知道“悌”。如果心里面不知“悌”的道理而空讲和谐,和谐恐怕只能是表面的或一时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