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第6单元第一章第1节环境对生物的作用同步测试无答案新版济南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9226275 上传时间:2022-05-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第6单元第一章第1节环境对生物的作用同步测试无答案新版济南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第6单元第一章第1节环境对生物的作用同步测试无答案新版济南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第6单元第一章第1节环境对生物的作用同步测试无答案新版济南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第6单元第一章第1节环境对生物的作用同步测试无答案新版济南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第6单元第一章第1节环境对生物的作用同步测试无答案新版济南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1节环境对生物的作用一、单选题 1.以下实例,不属于微生物与动植物共生的是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B.牛羊与胃内细菌C.人与肠道内的益生菌D.面包与使之长霉的霉菌2.南橘北枳所描述的变异,其形成的原因是A.气温的差别B.基因突变C.人为因素D.染色体畸变3.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量多、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生存依赖环境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D.环境影响生物生存4.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是由共同祖先繁衍而来的,但两者差异很大如图所示,它们对各自生活环境的适应情况是A.非洲鸵鸟能适应,美洲鸵鸟不能适应B.美洲鸵鸟能适应,非洲鸵鸟不能适应C.美洲鸵鸟和非洲鸵鸟都能适应D.非

2、洲鸵鸟和美洲鸵鸟都不能适应5.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种原来生活在热带地区的观赏性植物被引进我们的家乡,可是一到冬天却很容易死亡请问导致这些热带观赏植物死亡的主要因素是A.原料不足B.温度低了C.水分太少了D.阳光不足6.我省近年来在栽培农业方面,出现了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和水果的热潮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大棚种植技术主要解决了作物生长中的什么限制因子?A.水B.温度C.空气D.光照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也日益增强B.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C.自然界中的各种矿物、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可再

3、生资源D.生物圈的变化不仅影响着人类,对生物圈的其他生物也有极大影响8.下列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是A.蚯蚓改良土壤B.森林净化空气C.山顶上和山脚下植物的形态差别很大D.大树底下好乘凉9.2013贺州变色龙的体色能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竹节虫酷似竹节,这些都有利于它们保护自己,这体现了A.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能彻底改变环境D.环境依赖生物10.下列关于生物和环境的关系描述错误的是A.生物能够适应环境B.生物虽然可能破坏环境,但是也会改善环境C.植树造林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D.生物对环境总是有害的11.在对陆地生活动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穴居的动物身体呈锥形或

4、线形B.在陆地生活的动物比在水中生活的动物高等C.在沙漠中行走的骆驼驼峰内有脂肪,四肢底部有厚厚的胼胝体D.陆地生活的动物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12.鱼儿离不开水,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A.生物的生存影响环境B.生物的生存适应环境C.生物的生存改变环境D.生物的生存依赖环境13.2015年#省全面吹响了五水共治的新号角,全省上下为建设山清水秀的美丽#而努力奋斗下列做法不利于五水共治的是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B.用淘米水浇花C.随意丢弃废旧电池D.使用节水型座便器14. 下列四项生态因素中,影响七星瓢虫生活的生物因素是A.光照B.温度C.水D.蚜虫15.许多文学家通过诗句对生物界存在的现象

5、进行了生动的描述下列描述的情境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千里之堤,毁于蚁穴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6.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蚯蚓能疏松土壤B.水质污染造成赤潮C.荒漠中生物种类稀少D.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17.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是A.大力提高以汽油为燃料的汽车的人均持有量B.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C.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D.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科学用水18.蜂兰唇形花的花瓣酷似雌黄蜂,简直可以以假乱真,不可思议的是居然可以发出雌蜂交

6、配时发出的气味,以此来吸引雄蜂峰帮助传粉这可是典型的性欺骗啊这则实例说明植物和动物之间的关系是A.种内互助B.种内斗争C.种间互助D.种间斗争19.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改善环境的是A.大量燃烧煤和石油B.焚烧秸秆C.江河排污D.退耕还林20.下列各项中,能体现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A.大树底下好乘凉B.莲藕的茎和叶柄是中空的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21.休渔期过后,个别渔民违反渔业法的规定,大量捕杀幼鱼,来提高自己的经济收入这样做A.会使海洋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海洋资源的枯竭B.可以促进其他海洋动物的快速生长和繁殖C.可以使海洋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D.会使海洋资源得到合理的开

7、发和利用22.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哪个条件并不是所有细菌真菌都需要的?A.水分B.适宜的温度C.有机物D.氧气23.在冬天,枫树会落叶,樟树却保持满树青翠.对此,下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枫树不适应寒冷环境B.枫树、樟树都适应寒冷环境C.樟树比枫树更适应环境D.这是樟树和枫树在进行竞争二、非选择题24.动物不仅适应环境,从环境中获得生活必需的_,而且能够_环境25.动物不仅能_环境,而且能_和_环境26.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被称为_,这样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_敌害或者_猎物都是十分有利的.27.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小型生态系统中动物数

8、量和植物数量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材料用器:有盖玻璃瓶、小鱼、水草、沙子含少量淤泥、经纱布过滤的池水方法步骤;第一步:取有盖玻璃瓶5个,分别编号为15号第二步:在5个玻璃瓶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池水、沙子和4条大小形状和生长状况相近的小鱼第三步:在14号瓶中分别放入形态、大小和生长状况相近但数量不同的水草具体数量见下表所示第四步:把这五个生态瓶均放在实验室窗台上,并使它们所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基本相同第五步: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编号小鱼条水草棵实验结果生态瓶l号412小鱼存活8天生态瓶2号48小鱼存活6天半生态瓶3号44小鱼存活3天半生态瓶4号42小鱼第2天上午死亡2条,第2大F午死亡2

9、条生态瓶5号40小鱼于当天下午和晚上相继死亡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帮助该小组同学分析数表中据,并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对照组是第_号瓶2由生态瓶5号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没有_,动物很快就死亡其原因是该瓶中没有进行_作用,小鱼得不到足够的_供给,使呼吸作用停止而至死3由生态瓶l5号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动物数量一般_填写大于或小于植物数量4生态瓶l号的动物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最后还是死亡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由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_,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平衡,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的缘故28.如图是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模拟池塘生态系统制作

10、的一个封闭生态瓶请回答:1为保证生物的生存,应将整个装置放在何处?_2在这个装置中,生产者是_,消费者是_3瓶内沙中的_能够将枯枝落叶分解为植物所需的养分4如果想继续探究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否有影响,我们应该怎样设置对照实验呢?_29. 位于我市境内的海驴岛素有鸥鹭王国之称,每年春天约有十几万只黑尾鸥、近千只黄嘴白鹭等海鸟迁徙到此繁衍生息,海驴岛的兴盛,诠释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1哪里具备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哪里就可能有生物海驴岛吸引黑尾鸥的生态因素主要是_因素,因为黑尾鸥主要以海中鱼类为食,也吃虾、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等,黑尾鸥与这些生物之间构成了_关系,而海驴岛周围黑尾鸥的食物充足,并

11、且没有天敌2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得以生存黑尾鸥的形态结构特征与海岛生活相适应,如趾间有蹼,适于_,喙细而侧扁,前端具钩,适于从海岛周围的水域中捕食鱼虾和软体动物黑尾鸥的这些特征,既体现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又体现了_相适应3注意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可以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地政府通过禁止采伐保护海驴岛的植被,通过禁止赶海保护海岛周围水域中的生物,从而保护海岛的栖息环境,使来岛的海鸟逐年增加,如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嘴白鹭由最初的30多只增加到近千只由此可见,保护_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但海驴岛由于面积较小,动植物种类较少,作为生态系统,其_能力相对较弱,因此,人类在享受海岛纯朴之美的同时,一

12、定勿忘保护,并尽量减少打扰30.对分布在云南的西双版纳、#的漠河与#的庐山三个地区的某种哺乳动物的测量结果如表:体长mm耳长mm体毛A地区68565浓密B地区54086正常C地区483103稀疏根据测量的结果可以推测:1A地区为_,B地区为_,C地区为_.2动物的耳朵大、体毛稀疏有利于_,耳朵小、体毛浓密有利于_,这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它们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_.3对A、B、C三地区动物外部形态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为_,它是影响生物生活的_.31.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下图中的两只狐,一只是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一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材料二:科学工作者发现,过去20年里,北极冰盖面积减少了40%,平均厚度从3米减至1.5米;2005年北极冰盖面积为530万平方千米,2007年9月为413万平方千米,创历史最低点这些都说明了一个现象:地球在变暖1图_所示为北极狐其推测理由是_2由两种狐的头部某些特征也可以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往往与_相适应3如果地球变暖进一步加剧,请你预测北极狐的命运将会怎样?_4为了不让地球继续变暖,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至少答出两项5 / 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